胎儿电子监护
- 格式:ppt
- 大小:26.35 MB
- 文档页数:38
胎心电子监护国外指南解读胎心电子监护(electronicfetalmonitoring,EFM)亦称为胎心宫缩描记图(cardiotocography,CTG),包括无应激试验(non-stresstest,NST)及宫缩应激试验(contractionstresstest,CST)。
CST包括临产后自然宫缩所做的CST及运用缩宫素诱发宫缩的缩宫素激惹试验(oxytocinchallengetestOCT)。
NST主要用于产前EFM,CST主要用于产时EFM,OCT可用于产前EFM评价胎盘功能。
EFM是产科临床最常用监护手段。
据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AmericanCollegeofObstetriciansandGynecologists,ACOG)最新调查显示,在美国,约85%活产儿分娩孕妇使用EFM。
尽管EFM临床运用广泛,但仍存在诸多弊病,如假阳性率高,增加临床不必要干预,导致阴道助产及剖宫产率增加,EFM结果的判定,存在人工判读的个体间及个体内误差等。
基于上述弊端,EFM的临床应用价值受到质疑。
近年来,各国妇产科学会相应制定了EFM指南,旨在规范EFM基本术语、操作要点、解析及运用原则。
相比之下,我国迄今尚欠缺对EFM的相关规范。
本文介绍ACOG、英国皇家妇产科医师协会(RoyalCollegeofObstetriciansandGynaecologists,RCOG)及加拿大妇产科医师协会(SocietyofObstetriciansandGynae-cologistsofCanada,SOGC)有关EFM及产时处理的指南,重点是EFM的基本概念。
1 胎心电子监护的操作要点2007年,RCOG有关待产指南规范EFM的操作要点包括:①正确调试EFM仪器时间;②在EFM图纸上应标明孕妇姓名、住院号;③在EFM图纸上标注可能影响EFM结果的事件,并记录确切发生时间(阴道检查、硬膜外麻醉时等);④负责医师应详细记录相关发现及其发生时间,并签名;⑤产后负责医师应在EFM图纸上记录分娩方式及时间;⑥EFM与病历资料一并妥善保存[1]。
一、实训目的本次实训旨在使学生了解电子胎心外监护的基本原理、操作流程和临床应用,提高学生对胎儿宫内健康状况监测的实践能力,为今后从事妇产科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训时间2023年X月X日三、实训地点XX医院妇产科监护室四、实训器材1. 电子胎心监护仪2. 胎儿电子胎心监护带3. 记录纸4. 医用胶带5. 医用酒精五、实训内容1. 电子胎心监护仪的使用(1)打开监护仪,调整好时间、日期等参数。
(2)将胎儿电子胎心监护带贴于孕妇腹部,将监护仪连接到监护带上。
(3)根据孕妇腹部形态选择合适的监护探头,调整探头位置,确保探头紧贴孕妇腹部。
(4)打开监护仪,观察胎心曲线、宫缩曲线等参数。
2. 胎心监护参数的解读(1)胎心率(FHR):正常胎心率在120-160次/分钟。
(2)基线变异(BF):正常BF为每分钟6-25次。
(3)加速(A):胎心率在短时间内加速超过15次/分钟,持续15秒以上。
(4)减速(D):胎心率在短时间内下降超过15次/分钟,持续15秒以上。
(5)宫缩(C):宫缩曲线表现为宫缩时胎心率下降,宫缩结束后胎心率逐渐恢复正常。
3. 胎心监护的异常情况及处理(1)胎心率异常:胎心率低于100次/分钟或高于160次/分钟,应及时查找原因,必要时进行紧急处理。
(2)基线变异异常:BF小于5次/分钟或大于25次/分钟,提示胎儿宫内缺氧。
(3)加速异常:加速持续时间短于15秒,提示胎儿储备能力下降。
(4)减速异常:出现晚期减速、变异减速等,提示胎儿宫内缺氧。
(5)宫缩异常:宫缩过强或过弱,提示胎儿宫内缺氧。
处理方法:根据异常情况,调整孕妇体位、吸氧、给予缩宫素等治疗措施,必要时进行紧急剖宫产。
六、实训总结1. 电子胎心外监护是评估胎儿宫内健康状况的重要手段,对于及时发现和处理胎儿宫内缺氧具有重要意义。
2. 在进行胎心监护时,要熟练掌握监护仪的使用方法,准确解读胎心监护参数,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3. 在实际工作中,要严格遵守操作规范,确保胎心监护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电子胎心监护设备操作评分标准本文档旨在为使用电子胎心监护设备进行操作的医护人员提供评分标准。
通过评分标准,可以对操作者的技术水平和熟练程度进行评估,保证使用设备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评分指标评分标准由以下几个指标组成:1. 设备操作准备:操作者是否按照设备说明书准备好相关设备,如电源、传感器、连接线等。
2. 设备连接:操作者是否正确连接传感器和胎心监护仪,并确保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3. 监测数据获取:操作者能否成功获取胎心监护数据,包括胎心率、宫缩情况等。
4. 数据解读:操作者对监测数据的解读能力是否准确,能否判断出异常情况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5. 操作规范:操作者是否按照设备操作流程进行操作,是否遵守相关操作规范和标准。
评分标准等级根据操作者表现,将评分标准划分为以下几个等级:1. 优秀:操作者在所有评分指标上表现出色,操作流程规范,数据解读准确。
2. 良好:操作者在大部分评分指标上表现良好,但可能存在少许操作不规范或数据解读不准确的情况。
3. 一般:操作者在部分评分指标上表现一般,存在较多操作不规范或数据解读错误的情况。
4. 不及格:操作者在大部分评分指标上表现不佳,操作不规范且数据解读错误较多。
评估方式评估方式可以采用实际操作演示、技能考试或模拟情景演练等形式。
评估结果应及时反馈给操作者,并提供相关培训和指导,以便其提高操作技能和应对能力。
结语通过制定电子胎心监护设备操作评分标准,可以提高操作者的技术水平和熟练程度,确保设备的正确使用和监测数据的准确性,从而保障产妇和胎儿的健康安全。
操作者应严格按照评分标准要求进行操作,并不断提高自身技能水平,提升专业素养。
产时电子胎心监护的临床应用概述【摘要】胎儿电子监护(EFM)是产科临床最常用胎儿监护方法,是目前了解胎儿宫内情况和胎儿储备能力的重要手段。
其通过监测胎心率的变化来评估胎儿宫内的安危状况。
由于其敏感性高,能及时发现胎儿缺氧及酸中毒,但EFM也有较高的阳性率,尤其在产程中EFM图像存在不确定性,给临床医生造成困惑,增加剖宫产率和阴道手术产率。
因此,系统、准确的解读胎心监护是关键,能提高特异性,减少不必要的干预。
目前无论国内外均对胎心监护进行分级管理及处理。
【关键词】产时;胎心监护;临床应用电子胎心率监护20世纪50年代由耶鲁大学的Edward Hon 首次引进使用[1]。
20世纪70年代,随着集成电路和电脑技术的发展以及大量临床经验的积累,胎心监护在临床应用中快速被推广和普及。
在英国,电子胎心监护应用于临床始于20世纪六十年代[2]。
至2002年,在美国,约85%活产儿分娩孕妇使用EFM。
产时连续电子胎心监护(即胎心宫缩图CTG)与间断性监听胎心的随机对照研究显示,胎儿围产期结局无明显不同,只是使用电子胎儿监护增加了手术分娩机率,特别是剖宫产,说明胎心监护的解读仍存在诸多问题,其结果的判断存在人工判读的个体间及个体内误差,使解读时假阳性率增高,增加临床不必要的干预,导致阴道助产及剖宫产率增加。
通过对目前产时胎心监护的文献综述,可进一步标准化、细致化CTG的分类。
通过对临床中不确定胎心曲线可量化指标辅助解读或结合其他辅助手段分析CTG都是提高CTG特异性的方法,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探索与研究。
1、胎心监护的病理生理基础健康的胎儿可以承受产时的挤压。
胎儿氧供应与成人相比,胎儿血氧分压相对较低,但胎儿血红蛋白较高,且对氧的亲和力较强,所以血氧饱和度较高。
胎儿心输出效率非常高,所以胎儿氧供应量通常高于需求量。
在子宫收缩期气体交换减少,意味着氧水平下降,二氧化碳(CO2)蓄积。
在宫缩间期,氧供应得以恢复,蓄积的CO2 也得以排泄掉。
胎儿心电监护的临床应用及其评价 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妇产科 谢守珍 一、胎心监护的历史回顾
电脑被引入胎心监护后,可将长时间连续监护的资料永久保存,以供随时调出和选择,打印记录,过去难以处理的胎心率信号变得简单易行。 多媒体电脑,windows操作系统和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推动了远程胎儿监护技术的飞速发展; 利用电话网络实时传输胎心监护信息到医院电脑中央监护站,由电脑中央监护站进行胎心监护图形的分析及报告。
1994年英国Keith等开发的智能CTG分析系统。 Mongelli报道:CTG分析系统所测得结果和有经验的临床医生获得的结论已没有显著性差异。 二、胎心电子监护的重要性 胎儿方面 健康的胎儿心率随子宫内环境的不同,时刻发生着细微的变化,胎心率的变化是中枢神经的正常调节机能的表现; 胎儿中枢神经是对子宫内环境恶化最缺少储存能力的脏器,最缺乏对低O2的耐受力,而且它一次受损会留下终生后遗症;
胎心率电子监护能分辨出胎心的瞬间变化,并可连续动态监护,为临床提供了一种较为灵敏的监测胎儿心脏和中枢神经调节活动的方法; 胎心电子监护的使命是早期发现胎儿宫内缺O2,积极处理,及时娩出尽可能好的新生儿,它确实挽救了不少围生儿。
社会方面 胎心监护不力致新生儿窒息死亡,医院一审赔偿4万余元(南京鼓楼医院): 2004年8月31日17:30产妇宫口开全,医生5分钟听胎心一次,未用胎心监护仪监测,18:30顺产一男婴,羊水Ⅲ粪染,新生儿1′ Apgar评分4分,后经抢救无效死亡。 三、临床应用 正常妊娠从怀孕第37周开始胎心监护1次/周; 如有合并症或并发症,需从第28-30周开始。
(一)胎心监护方法 监护室要安静,孕妇取侧卧位,倾斜15°; 监护开始前在记录纸上记入日期、时间、住院号、姓名、床号、孕周及诊断; 查清胎方位,确定胎心位置; 打开监护仪电源,用涂有耦合剂的多普勒探头确认胎心位置,用具有弹性的腹带固定;
「胎儿监护仪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胎儿监护仪是用于监测和记录胎儿的心率、呼吸和运动等生理指标的设备,对于胎儿的监护和保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长时间的使用和维护不当等原因,胎儿监护仪也会出现一些常见的故障。
本文将介绍胎儿监护仪的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1.监护仪无法启动或显示屏不亮:-电源问题:检查电源线是否插紧,确认插头是否完好无损,也可以尝试更换电源线进行测试。
-电池电量低:使用过程中未及时更换电池,可以尝试更换新的电池。
-显示屏背光故障:检查屏幕背后的背光灯是否损坏,可以尝试调整屏幕亮度或更换背光灯。
2.胎儿心率信号异常:-传感器故障:检查传感器是否正确安装,确保传感器与胎儿皮肤接触良好,并检查传感器是否损坏,若损坏则需更换传感器。
-信号干扰:检查周围环境是否存在电磁干扰源,如手机、电视等电子设备,尽量远离这些干扰源,以减少信号干扰。
3.呼吸信号异常:-传感器故障:检查呼吸传感器是否正确安装,确保贴紧胎儿胸部,并检查传感器是否损坏,若损坏则需更换传感器。
-呼吸幅度过小:检查呼吸传感器贴附位置是否正确,尝试重新调整传感器位置。
4.运动信号异常:-传感器故障:检查运动传感器是否正确安装,确保贴附在胎儿的四肢上,并检查传感器是否损坏,若损坏则需更换传感器。
-胎儿运动较少:胎儿在一些时段可能休息,若连续一段时间内无运动信号,建议妇产科医生进行进一步检查。
5.报警功能异常:-报警设置错误:检查报警参数设置是否正确,如心率过高、呼吸暂停等报警阈值是否设定合理。
-报警器故障:检查报警器是否正常,如报警器是否开启、音量大小等,若有问题则需更换报警器。
电子胎心监护应用专家共识(完整版)一、EFM图形的术语和定义对EFM图形的完整的描述应包括5个方面,即基线、基线变异、加速、减速及宫缩。
另外,由于正弦波形有着非常特殊的临床意义,往往预示胎儿已存在严重缺氧,常见于胎儿重度贫血、胎母输血的病例,需要特别引起重视。
(一)产前EFM的指征和频率1.低危孕妇:目前尚无明确证据表明,对低危孕妇(无合并症及并发症的孕妇)常规进行产前EFM能够降低胎死宫内等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风险,故不推荐低危孕妇常规进行EFM。
但是,当低危孕妇出现胎动异常、羊水量异常、脐血流异常等情况时,应及时进行EFM,以便进一步评估胎儿情况。
2.高危孕妇:对于高危孕妇(母体因素,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合并糖尿病、母体免疫性疾病、有胎死宫内等不良孕产史等;胎儿因素,如双胎妊娠、胎儿生长受限、羊水偏少、胎动减少、脐血流异常等),EFM可从妊娠32周开始,但具体开始时间和频率应根据孕妇情况及病情进行个体化应用:如患者病情需要,EFM最早可从进入围产期(妊娠28周)开始。
另外,鉴于我国新生儿救治技术的飞速进展,在妊娠28周前,开始EFM的时间应以新生儿可能存活、且患者及家属决定不放弃新生儿抢救为前提,同时应告知患者及家属,对于这个时期的胎儿,EFM解读存在较大误差。
医护人员应认识到,这个时期的胎儿由于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故其EFM的特点有别于足月儿。
但目前尚缺乏更多明确指导临床医师如何判读这部分监护图形的相关研究。
(二)无应激试验(non-stress test,NST)1. NST的原理:在胎儿不存在酸中毒或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的情况下,胎动时会出现胎心率的短暂上升,预示着正常的自主神经功能。
无反应最常见的情况是胎儿睡眠周期所致,但也可能与胎儿神经系统抑制(如酸中毒)有关。
2. NST的方法:孕妇取坐位或侧卧位,一般20 min。
由于胎儿存在睡眠周期,NST可能需要监护40 min或更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