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胎心监护基本知识
- 格式:ppt
- 大小:2.08 MB
- 文档页数:68
临床护理:胎心电子监测
(一)评估和观察要点。
1.评估孕周、胎位及是否为高危妊娠。
2.评估环境光线、温度及隐蔽程度。
(二)操作要点。
1.孕妇取半卧位或坐位,暴露腹部。
2.胎心探头涂耦合剂,固定于胎心音最强位置。
3.宫腔压力探头固定于宫底下约两横指处。
4.胎动记录器交给孕妇,指导其使用方法。
5.启动监护仪,无宫缩时将宫腔压力归零。
6.观察胎心音、宫缩、胎动显示及描记情况,注意有无不适主诉。
(三)指导要点。
告知孕妇胎心监护的意义及配合方法。
(四)注意事项。
L尽量避免仰卧位,避免空腹监护。
7.固定带松紧适度,注意探头是否有滑脱现
象,及时调整部位。
8.每次监测20min,如有异常可延长时间,并通知医生。
电子胎心监护仪操作准则1. 背景电子胎心监护仪是一种用于监测胎儿心率和宫缩情况的仪器,广泛应用于产科医疗领域。
正确的操作和使用电子胎心监护仪对于确保胎儿的安全和健康非常重要。
本操作准则旨在提供关于电子胎心监护仪的正确操作和使用方法,以及相关注意事项。
2. 操作准则2.1 准备工作在开始使用电子胎心监护仪之前,请确保以下准备工作已经完成:- 检查电子胎心监护仪的状态和功能是否正常。
- 清洁电子胎心监护仪,并确保其表面无积尘或污渍。
- 安装合适的监护仪电极,确保电极与患者皮肤之间有良好的接触。
2.2 操作步骤以下是使用电子胎心监护仪的基本步骤:1. 将胎儿心率传感器正确放置在孕妇腹部上。
2. 确保胎儿心率传感器与电子胎心监护仪连接良好。
3. 开始检测并记录胎儿心率。
4. 在监测过程中,注意观察胎儿心率的变化,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记录并通知医生。
5. 同时检测并记录宫缩情况,注意宫缩的频率和强度。
6. 定期检查电子胎心监护仪的读数和功能是否正常。
7. 当监测结束时,将电子胎心监护仪移除并进行清洁。
2.3 注意事项在操作电子胎心监护仪时,请注意以下事项:- 确保孕妇在操作过程中感觉舒适,不要给她带来不必要的痛苦或不适。
- 操作前请先了解使用说明书和操作手册,熟悉电子胎心监护仪的功能和操作方法。
- 如果发现任何异常情况或故障,请立即停止使用电子胎心监护仪并通知相关人员。
- 在操作过程中,保持设备和周围环境的清洁和卫生。
- 将电子胎心监护仪妥善存放,避免受到湿气、温度过高或过低等不良环境影响。
3. 总结本操作准则提供了电子胎心监护仪的正确操作和使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正确使用电子胎心监护仪有助于确保胎儿的安全和健康。
在操作过程中请严格按照操作准则执行,并随时注意电子胎心监护仪的状态和功能是否正常,如有问题请及时处理。
产房必备技能:电子胎心监护判读6大要点,多图一次讲清!电子胎心监护(electronic fetal monitoring,EFM)作为一种评估胎儿宫内状态的手段,其目的在于及时发现胎儿宫内缺氧,以便及时采取进一步措施。
监护可在妊娠34周开始,高危妊娠孕妇酌情提前。
每一位妇产科医生和助产士都应熟练掌握电子胎心监护的判读。
要正确解读产时胎监图形,首先必须学习和掌握电子胎心监护的基本评价指标,见表1。
点击图片放大查看点击图片放大查看如何正确评价图形?无应激试验(Non-stress test,NST)● 原理:在胎儿不存在酸中毒或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的情况下,胎动时会出现胎心率的短暂上升,预示着正常的自主神经功能。
无反应最常见的情况是胎儿睡眠周期所致,但也可能与胎儿神经系统抑制(如酸中毒)有关。
● 方法:孕妇取坐位或侧卧位,一般20min;由于胎儿存在睡眠周期,NST可能需要监护40min或更长时间。
研究显示,声震刺激所诱导的胎心加速能可靠地预测胎儿正常酸碱平衡状态,减少40%的NST无反应型的出现,并且能减少达到NST 反应型的监护时间,同时不会影响胎儿酸中毒的发现。
● NST分为:正常/有反应型、不典型/可疑型、异常/无反应型有反应型评价指标(基线、变异)均正常,无减速或偶发变异减速持续短于30秒,40分钟内两次或者两次以上加速(加速标准)。
NST正常且不存在减速的情况下,达到反应型标准即可停止,不需持续满20min;这种类型胎监无需处理,定期监护。
可疑型基线异常(100~110次/分或>160次/分<30分)、变异异常(40~80分钟内变异缺失/微小变异)、有变异减速(持续30~60秒)、加速不足(40~80分钟内两次以下加速)。
任意一项未达到正常,但是又不是很严重,需要进一步评估。
无反应型基线异常(胎心过缓<100次/分或胎心过速>160次/分超过30分钟或基线不确定)变异异常(变异缺失/微小变异≥80分钟或显著变异>10分钟或正弦波形)有变异减速或晚期减速(变减持续时间超过60秒或出现晚期减速)几乎无加速(大于80分钟两次以下加速)任意一项严重异常,需全面评估,必要时终止妊娠(注意:28-32周,15%NST为无反应型)。
胎心监护胎心监护是一种重要的技术和工具,通过监测和记录胎儿在宫内的心脏活动,帮助医生评估胎儿的健康状况。
胎儿的心脏活动可以反映胎儿的供氧和供养状态,对于预防和探测胎儿窘迫、产后儿死亡等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胎心监护的原理、方法以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
一、胎心监护的原理胎心监护的原理是通过监测胎儿的心电图来获取胎儿的心率变化。
胎儿的心脏活动可以通过母体腹部的表面心电图探头进行监测。
该探头会记录胎儿心脏的电信号,并将信号传送给电子仪器进行处理和分析。
通过这种方式,医生可以实时监测胎儿的心率,并评估胎儿的健康状况。
二、胎心监护的方法胎心监护有两种方法:外部胎心监护和内部胎心监护。
1. 外部胎心监护外部胎心监护是指通过母体腹部的表面,使用超声波探头和心电图电极来监测胎心。
这种方法简便、无创伤,适用于大多数孕妇。
医生会将超声波探头放在腹部上,探测胎儿的心脏信号,并将其转化为可视化的心电图。
2. 内部胎心监护内部胎心监护是通过子宫内的电极来监测胎儿的心脏活动。
这种方法通常用于高风险孕妇,比如早产、双胞胎等情况下。
医生会在阵痛开始前将电极放置在子宫壁或直接固定在胎儿头部上。
电极会直接测量胎儿心脏的电信号,并发送到监护仪上进行分析。
三、胎心监护的临床应用胎心监护在临床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 评估胎儿健康状况胎心监护可以评估胎儿的心率变化,判断胎儿是否缺氧或窘迫。
当胎儿心率过快、过缓或出现异常波动时,可能意味着胎儿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及时干预。
胎心监护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发现这些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胎儿的健康。
2. 监测宫内胎儿的再生长和发育通过反复监测和记录胎儿的心率变化,医生可以了解胎儿的再生长和发育情况。
这对于评估胎儿的健康状况、调整孕妇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在高危孕妇中,胎心监护可以帮助医生制定更精确的产前检查计划,确保胎儿的健康。
3. 监控宫缩活动及孕妇分娩进程胎心监护还可以监控宫缩活动,评估宫缩的频率和强度,及时了解孕妇的分娩进程。
胎心监护重要基础知识点
胎心监护是指通过监测胎儿的心率来评估胎儿的健康状况。
下面是胎
心监护的一些重要基础知识点:
1. 胎心监护的方法:有内部监护和外部监护两种方法。
内部监护是通
过将电极或导线直接连接到胎儿头皮上来记录胎心率。
外部监护则是
通过胎儿心率监护仪将传感器固定在母亲腹部进行监测。
2. 胎心率的正常范围:胎心率正常范围通常在每分钟110-160次之间。
如果胎心率超过或低于这个范围,可能意味着胎儿处于某种潜在的风
险状态,需要进一步的评估和处理。
3. 胎心率的变化:胎心率是不断变化的,有一定的波动性是正常的。
胎儿活动、妊娠时期、宫缩等因素都可能导致胎心率的变化。
监测胎
心率的变化可以帮助评估胎儿的适应能力和健康状况。
4. 胎心监护的时机:胎心监护可以在妊娠期的不同阶段进行,最常见
的是在孕晚期和分娩过程中进行监护。
在孕晚期,监测胎心率可以帮
助评估胎儿宫内发育情况和羊水情况。
而在分娩过程中,胎心监护可
以及时发现胎儿窘迫或宫缩异常,提供及时的处理措施。
5. 胎心监护的风险和限制:胎心监护是一种无创的监测方法,相对安全。
然而,长时间使用导致遗传毒性,或者监测不当可能引起误诊等
风险。
此外,对于某些情况,如胎儿位置不佳或母亲体重过重等,胎
心监护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可能会受到限制。
总之,胎心监护是评估胎儿健康状况的重要手段之一。
了解胎心监护
的基础知识,能够帮助医护人员更好地进行胎儿监测和评估,并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保障胎儿的安全和健康。
胎心监护知识点总结
一、胎心监护的目的和意义
1. 监测胎儿的健康状况:通过监测胎心率,可以判断胎儿的健康状况,包括心脏功能、血
液循环和氧气供应情况等。
2. 及时发现问题:胎心监护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发现胎儿可能存在的问题,比如胎位异常、
胎盘功能不良、宫内发育迟缓等,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3. 指导产程管理:在分娩过程中,胎心监护可以帮助医生判断胎儿的耐受能力,指导产程
管理,避免出现意外情况。
二、胎心监护的方法和流程
1. 产前胎心监护:通常在产检时,医生会使用胎心听诊器或胎心监护仪对宝宝的心跳进行
观测。
正常情况下,胎心率在每分钟120-160次之间,具体数值可以根据孕周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2. 产程中的胎心监护:在分娩过程中,医生会使用胎心监护仪对胎儿的心跳进行持续监测,以确保宝宝的健康和安全。
三、胎心监护的注意事项和常见问题
1. 安全性:胎心监护是一项安全无害的检查项目,但需要注意选择正规医疗机构进行检查,避免受到不正规操作的影响。
2. 胎心率异常:如果胎心率低于120次/分钟或高于160次/分钟,需要及时就诊,以排
除可能存在的问题。
四、产后胎心监护的意义和注意事项
1. 产后胎心监护的意义:产后胎心监护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新生儿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可
能存在的问题。
2. 注意事项:产后胎心监护应该在新生儿出生后尽快进行,确保宝宝的健康和安全。
以上就是关于胎心监护的知识点总结,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欢迎随
时向我咨询。
每周一课熟悉电子胎心监护判读要点,正确掌握胎监图纸解读六步法电子胎心监护是产科医护人员必备的一项基本功,只有掌握电子胎心监护的规范应用、识图技巧以及后续快速到位的应急处理,才能保证围产儿的健康安全。
本期【每周一课】由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的姚强教授就电子胎心监护的基本知识、判读要点及案例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内容整理自“华西妇产科规培”系列课程,文末二维码可进入视频。
01电子胎心监护的基本知识广义的胎儿监护包括胎儿生长发育、胎儿有无畸形、胎儿是否成熟、胎儿是否缺氧;狭义的胎儿监护包括胎动计数、胎儿生物物理评分(BPP评分)、胎心监护;胎心监护的手段包括胎心听诊、超声监测、电子胎心监护(EFM)。
1、EFM分类:根据监护时间分为产前监护(NST/OCT)和产时监护(CST);根据监护的手段分为内监护和外监护。
2、EFM临床运用要点:1)掌握胎监仪基本原理及使用方法;2)检查仪器是否正常工作、有无足够图纸;3)充分医患沟通,交代相关事宜;4)嘱孕妇排空膀胱、松开裤带、采取适当体位;5)正确安放胎心探头及宫缩探头;6)调试胎监仪并开始走纸,观察20-40分钟,必要时刺激胎头;7)结束后停止电子胎心监护、妥善收拾胎监仪;8)注意避免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9)掌握宫内复苏要点;10)注意胎心有无异常,及时分析处理;11)正确调试胎监仪时间、走纸速度(3cm/min);12)胎监图纸上标注孕妇姓名、住院号(登记号);13)胎监图纸上标注可能影响EFM的事件,并记录确切时间;14)负责医师应记录自己的发现,并记录时间、签名;15)负责医师在胎监图纸上记录分娩方式及时间;16)妥善保存胎监图纸与病历(重要证据)。
02电子胎心监护的判读要点1、胎监图纸解析六步走:2、电子胎心监护基本术语解析:根据2015年我国专家共识:3、胎监图纸的判读及案例:1.胎心率正常基线:指10分钟内除外胎心周期性或一过性变化及胎心变异的胎心率平均水平,至少观察两分钟,正常胎心率基线是110-160bpm。
电子胎心监护仪使用说明一、简介电子胎心监护仪是一种用于监测胎儿心率和子宫收缩情况的医疗设备。
它通过采集胎儿心电图和子宫肌电图的变化,为医生提供胎儿健康状况的重要参考依据。
本说明将详细介绍电子胎心监护仪的使用方法和相关注意事项。
二、准备工作1. 确保电子胎心监护仪已正确连接电源,并处于待机状态。
2. 判断被监测者的位置,选择合适的监护带尺寸和型号,同时确保监护带不过紧或过松。
3. 确认胎儿位置并标记监护带的位置,以便后续的监测准确。
三、使用步骤1. 将电子胎心监护仪放置在合适的位置,保证设备安全可靠,并连接监护带。
2. 打开电子胎心监护仪的电源开关,并调整监护仪的亮度和音量到合适的水平。
3. 确保监护带与妇女的皮肤紧密贴合,避免出现空隙。
4. 打开电子胎心监护仪的胎心检测程序,并开始监测过程。
5. 耐心等候电子胎心监护仪显示出胎儿心率和子宫收缩变化,并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6. 在监测过程中,如出现异常情况或不适,请立即向医护人员寻求帮助。
四、注意事项1. 在使用电子胎心监护仪之前,必须事先进行培训并获得合格的操作人员资质。
2. 确保电子胎心监护仪工作正常,如发现任何故障或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使用,并联系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维修。
3. 使用过程中应遵守严格的无菌操作规范,确保监护带和接触皮肤的部分清洁卫生。
4. 如遇到胎儿心率异常或子宫收缩情况不正常,请立即向医生报告,并按照医生的指示进行进一步检查和处理。
5. 电子胎心监护仪仅作为辅助工具使用,不能替代医生的诊断和判断能力,医生的意见和建议具有决定性作用。
6. 使用完毕后,应将电子胎心监护仪进行消毒清洁,并妥善保管,以备下次使用。
五、总结电子胎心监护仪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医疗设备,对于孕妇和胎儿的健康至关重要。
正确使用电子胎心监护仪,并注意以上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将有助于提高监测的准确性和安全性,为医生提供更可靠的数据参考,保障孕妇和胎儿的健康。
如有不明之处,请咨询医护人员并及时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