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鸟撞文献概述
- 格式:docx
- 大小:24.70 KB
- 文档页数:5
机场鸟害综合防治研究摘要:鸟类撞击飞机事件是当前全世界飞机飞行安全的重要难题,如今,随着客流量的增加、机场建设的发展、航线的增多等,寻求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案显得尤为急迫。
同时,鸟类是生物圈不可或缺的部分,对生态系统的维护起着重要的作用。
所以,人们要在保护鸟类和减少机场鸟害事故中达到平衡,也就是说,要尽量不伤害鸟类的同时,有效解决机场鸟类撞击飞机的问题。
关键词:机场;鸟害防治;驱鸟1.引言机场鸟害指的是飞机在起飞、飞行或降落过程中因与鸟类撞击而发生的飞行安全事故或事故征候。
鸟害是一种具有突发性又具是多发性的飞行事故。
随着航空事业的飞速发展,人造飞行器和鸟类争夺制空权呈现出越来越激烈的态势。
飞机数量不断增多,这使得鸟害事件发生得越来越频繁,鸟撞飞机因此成为危害航空安全的重要因素,机毁人亡的灾难性事件经常发生。
近年来,我国鸟撞事故呈明显的逐年递增趋势,2002年94起,到2009年,就增加到730起。
鸟害事件不仅危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我国鸟类种类丰富,数量庞大,地形地貌多样,植被构成复杂,这些都为鸟类栖息、取食和繁殖创造了十分优越的条件,但也对安全飞行带来了很大的潜在威胁。
保护鸟类是生态保护的重要内容之一,而根治鸟害、实行驱鸟又是保证飞行安全的必要手段。
近年来,人类环保意识不断加强,鸟类种类和数量也随之增加,同时航空事业发展迅猛,加强鸟害防治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安全问题。
因此,本文根据鸟害防治和驱鸟的原则,借鉴国内外经验,提出针对性而又切实可行的鸟害防治和驱鸟建议,以期为鸟害防治和驱鸟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2.有效的鸟害防治措施2.1鸟害防治的原则(1)分季节进行鸟害防治鸟类具有季节变化,不同季节的危险鸟类也不尽相同,因此要针对不同季节采取不同的防范措施。
夏末主要是雏鸟学飞阶段,避让能力弱,感官不灵敏,对飞机飞行安全构成一定的威胁;春秋季则是候鸟的迁徙季节,特别在秋季,鸟类迁徙规模较大,迁徙鸟类的飞行方向与航线有时会有交叉,同时,秋季又是农田收获的季节,草地上散落的种子、草籽等比较多,为食种子鸟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
飞机鸟撞事故分析、预防及建议
周加良
【期刊名称】《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年(卷),期】1994(000)001
【摘要】简要介绍了飞机鸟撞的危害,产生的原因及乌情等。
并着重介绍了预防鸟撞航空工业,机场防止鸟撞方法和急需开展鸟情研究的有关课题内容和建议建立《中国鸟撞委员会》等。
【总页数】8页(P16-23)
【作者】周加良
【作者单位】南昌飞机制造公司650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V328.2
【相关文献】
1.常见施工失稳事故分析与预防建议 [J], 王赫
2.飞机鸟撞事故及预防 [J], 周加良
3.飞机鸟撞事故及预防 [J], 周加良;张启桥
4.民用飞机方向舵抗鸟撞分析研究 [J], 高俊;耿立超;吴志斌
5.人工鸟研究进展及在飞机结构抗鸟撞中的应用 [J], 刘小川;王计真;白春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XX机场鸟击防范措施探讨摘要:为了让越来越多的人能够更关注鸟击航空器的危害,深入认识鸟击航空器对我们的威胁,本文从无法杜绝鸟击的客观情况下开展相关的地面工作预防鸟击航空器的措施和方法来展开。
关键词:机场;鸟击防范。
前言:正常情况下来说,生活中常见鸟类的飞行,并不会对人们的生活以及工作造成过多影响,但在机场中,鸟击是危害航空活动安全重要因素之一,一旦航空器机体遭到鸟类撞击,轻则导致航空器损伤,带来经济损失,重则撞毁机体,造成机毁人亡。
为了更好地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促进开展安全有效的航空运行,对机场鸟击防范策略的研究是十分有必要以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的。
1.背景1.1集团各机场现状目前集团各机场为防止鸟击航空器情况的发生均采取因地制宜的各种措施,其中阎良机场、温江机场、瑶湖机场投入的防鸟、驱鸟资源最大,并且开展了鸟情生态调研,防鸟、开展科学防鸟、驱鸟,鸟击防范工作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效果。
1.2XX机场现状XX机场目前主要采取物理防鸟、驱鸟方式,主要使用枪械、驱鸟炮、拦鸟网等措施。
2018年开始加大力度对机场内草的高度、树木的生长采取有效控制措施,组织清理了机场排水沟、垃圾、残土等,协同有关部门联系机场周边养鸽户,设立鸟情观察人员等工作,在一定程度上防范、控制了鸟类在XX机场内及其周边的活动频率和范围。
1.3对XX机场鸟击防范总结研究的意义XX机场多年来对鸟击防范持续不断开展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鸟击防范的管理仍然停留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阶段,缺少鸟情活动规律总结、科学规划和新技术研究应用。
本文通过归纳鸟情活动规律,总结风险因素、分析防治措施、提出科学鸟击防范策略,对XX机场保持现有鸟击防范工作成果,并在进一步深入开展鸟击防范工作、持续保证安全飞行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XX机场鸟情活动规律分析和主要风险因素2.1鸟击发生的季节规律2月东北地区候鸟迁徙活动开始,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地区大型猛禽金雕、白尾海雕、鸟雕等鸟类从2月底-3月上旬到达迁徙高峰;鹳、鹤、鹭等大型水鸟将于3月中旬陆续迁徙经过,并在湿地停歇;雁类、鸥类水鸟在3月下旬达到迁徙高峰。
鸟击孔探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鸟击孔探标准是一种关于鸟类碰撞风险评估的标准化方法。
随着航空业的迅速发展,鸟击事故对飞行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鸟类在飞行过程中可能与飞机发动机、机翼和其他关键部件碰撞,导致机身损坏甚至引发事故。
因此,对于航空行业来说,制定一套科学、全面的鸟击孔探标准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鸟击孔探标准的定义和背景,重要性及应用以及未来发展进行探讨。
首先,我们将介绍鸟击孔探标准的定义和背景,该标准旨在评估飞机与鸟类碰撞风险。
我们将深入探讨鸟击孔探标准的制定背景和相关研究,以及其在提高飞行安全性方面的作用。
其次,我们将讨论鸟击孔探标准的重要性及应用。
通过实施鸟击孔探标准,航空公司和机场管理机构可以更好地了解飞机与鸟类碰撞的风险,从而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我们将分析鸟击孔探标准在航空安全管理中的作用,并举例说明其应用带来的好处。
最后,我们将总结鸟击孔探标准的关键要点,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我们将回顾本文中提及的主要观点和发现,并探讨未来鸟击孔探标准可能的改进和应用领域。
综上所述,本文将全面介绍鸟击孔探标准的定义和背景,重要性及应用,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通过对这一标准的深入研究和探讨,我们有望进一步提高航空行业的安全性,并减少鸟击事故对飞行安全所造成的威胁。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描述和分析鸟击孔探标准的重要性和应用:第一部分:鸟击孔探标准的定义和背景- 在这一部分,我们将介绍鸟击孔探标准的定义和其产生的背景。
我们将探讨为什么鸟击孔探标准被提出,并说明其在航空安全领域的重要性。
我们还将回顾一些历史事件和案例,以突出鸟击孔探标准的必要性。
第二部分:鸟击孔探标准的重要性和应用- 本部分将详细探讨鸟击孔探标准的重要性和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我们将介绍鸟击孔探标准对于航空器结构安全评估的重要性,并说明其在航空器设计、保养和维修中的应用。
此外,我们将阐述鸟击孔探标准在飞行安全管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其在保障航空安全方面的价值。
军民合用机场鸟击风险评价及防范措施改进研究王维;孟丽娜【摘要】In order to grasp civilian-military airport and the surrounding area ’ s Birds dynamic that threat to flight safety , work of one civilian-military airport birds ecological research in the airport 8 km radius around the range have been done , from June 2015 to May 2016.According to the findings introduct of the bird body length , weight and flight altitude and relative binding relative number of birds , met for the frequency factors influence the degree of bird threat analysis .First proposed the civilian-military airport bird strike prevention features , and the a-nalysis results , combined with the nature of airport for civil use , put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targeted bird strike prevention work on the basis of existing bird strike .%为了掌握军民合用机场及周边地区威胁飞行安全的鸟类动态,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对某军民合用机场在机场周围半径8 km范围内展开鸟情生态调研工作。
牡丹江海浪机场鸟类资源调查及鸟撞防范对策金志民;杨春文;冯利;刘铸;李殿伟;乔征磊;李丁男【摘要】为了更好地获得牡丹江海浪机场鸟撞防范工作所需的鸟类基础性资料,为鸟撞预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从2006年5月至2009年7月对海浪机场中心点周边4km范围内5种生境的鸟类资源现状进行了调查与监测,记录到鸟类102种,属14目33科,其中旅鸟12种,留鸟28种,夏候鸟59种,冬候鸟3种.分别占总数11.8%、27.5%、57.8%、和2.9%.在居留型上,主要以夏候鸟为主.在区系组成上,古北种60种,占58.8%,东洋种5种,占4.9%,广布种37种,占36.3%.以古北种为主.在本地繁殖鸟32种,机场周边鸟类平均密度1.0124只/km2.其中鸟类丰富度指数1.969,均匀度指数0.837,shannon-wiener指数3.246.在所调查的鸟类中雀形目鸟类最多,15科55种.【期刊名称】《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年(卷),期】2010(000)004【总页数】3页(P72-74)【关键词】牡丹江海浪机场;鸟类;群落研究【作者】金志民;杨春文;冯利;刘铸;李殿伟;乔征磊;李丁男【作者单位】牡丹江师范学院生物系,牡丹江,157012;牡丹江师范学院生物系,牡丹江,157012;牡丹江民航机场;牡丹江师范学院生物系,牡丹江,157012;牡丹江师范学院生物系,牡丹江,157012;牡丹江师范学院生物系,牡丹江,157012;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北京,10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58.11随着民用和军用航空事业的迅速发展,尤其是宽体客机等大型喷气式飞机的广泛使用和逐年增多,航班次数的不断增加,再加上飞机场大多建立在城市郊外的苇塘、农田、草地、湿地等鸟类栖息地、取食地的附近,使鸟撞成为目前世界各国航空界所面临的一个急待解决的共同难题。
牡丹江海浪机场也是如此,机场周边的鸟类资源十分丰富,搞好机场的鸟类调查,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治措施,对保障航空飞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驱鸟草技术在机场的应用探讨作者:丁剑桥蒋美其彭华洲来源:《科技创新导报》 2012年第35期丁剑桥蒋美其彭华洲(空军勤务学院机场工程与保障系江苏徐州 221000)摘要:驱鸟草技术是机场环境综合治理和鸟撞防治的一项新技术。
该文介绍这项技术并且分析了其在机场推广应用后的优点和可能导致的问题,最后展望了这项技术的前景,提出对驱鸟草的毒性、生存能力的进一步研究和此技术应用的可行性论证是今后的研究重点。
关键词:驱鸟草技术优点可能导致的问题前景中图分类号:V3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12(b)-0-02鸟撞问题和事故是世界航空界困扰已久的难题,在机场飞行场区活动的鸟类是导致鸟撞问题和事故的主要因素。
随着鸟撞防治研究的工作的开展,机场环境综合治理配合技术手段防治已成为机场驱鸟的有效手段[1]。
民航或军用机场上具有很大面积的草地,这是导致鸟类到飞行场区活动的主要因素也是机场环境综合治理的主要地点。
草地引诱鹌鹑、野鸡、野鸭、猫头鹰等鸟类在此筑巢,同时也吸引大量的小型哺乳动物从而吸引猛禽,草地也会产生大量的昆虫从而吸引食虫鸟类,一部分植物的果实也是鸟类喜好的食物。
所以,机场内的草地是鸟撞防治的工作重点。
1驱鸟草技术驱鸟草技术,主要是通过在寄主植物体内植入内生真菌产生生物碱,鸟类或昆虫等动物食用后,会对其体内胃等消化系统产生不良影响,从而使寄主植物具有抗虫或阻止食草鸟类采食的驱鸟技术[2]。
将驱鸟草种植在机场平地区和土跑道等区域,能有效解决飞行场区内草地吸引鸟类觅食的问题。
内生真菌是一类生长在植物体内的真菌,这些真菌包括子囊菌纲、麦角菌科、瘤座菌族的许多种类,也包括与瘤座菌族关系密切的一些半知菌类。
许多高等植物中都发现了内生真菌,禾本科植物中尤为常见,至少有80个属、几百种禾本科植物被确认含内生真菌。
目前,两个有重要经济意义的植物种高羊茅和黑麦草是主要的研究草种。
研究表明,内生真菌和植物间存在着一种互惠共生的关系,一方面植物为内生真菌提供光合产物和矿物质;另一方面内生真菌的代谢物能刺激植物的生长发育,提高植物对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的抵抗能力。
机场鸟撞防制中的鸟类风险评价鸟类风险评价是机场鸟撞防制系统中的重要环节,它的目的是评估鸟类对航空安全造成的威胁程度。
以下是一个关于鸟类风险评价的例子。
鸟类风险评价的第一步是对机场周边地区的鸟类群落进行调查。
调查人员将记录下不同种类的鸟类的数量、种群密度和迁徙路径。
他们还会评估这些鸟类对机场周边地区的食物和栖息地需求,以及鸟类和飞机之间可能发生冲突的区域。
接下来,调查人员会在机场附近的天空中观察飞行的鸟类。
他们会记录下鸟类的飞行高度、飞行速度和飞行路径。
通过对飞行行为的观察,他们可以判断鸟类和飞机之间可能发生冲突的概率。
调查人员还会对机场附近的风条件进行评估。
强风可以改变鸟类的飞行路径和速度,增加它们与飞机相遇的概率。
因此,了解机场附近的风速和风向对于评估鸟类风险至关重要。
评估鸟类风险时,调查人员还会考虑到机场的使用情况。
不同类型的飞机在起降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的噪音和尾流,这会对鸟类的行为产生影响。
他们还会了解机场的飞行规模和航班频率,以及机场在不同季节的繁忙程度。
所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鸟类与飞机相遇的概率。
最后,调查人员会将他们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合和分析。
他们会使用统计模型和专业软件来评估鸟类风险。
通过综合考虑鸟类种群密度、迁徙路径、飞行行为以及机场使用情况,他们可以确定鸟类对航空安全的威胁程度。
在评估鸟类风险之后,机场管理者可以制定相关的鸟撞防制措施。
这些措施可能包括使用鸟类辱骂器、设置鸟类监控点和改善周边环境等。
通过评估鸟类风险并采取相应措施,机场可以降低鸟类与飞机相遇的概率,从而提高航空安全水平。
机场鸟撞防制中的鸟类风险评价是确保航空安全的关键一环。
在鸟类风险评价中,不仅要考虑鸟类的种类和数量,还要考虑到它们的行为习性、飞行高度和迁徙路线等因素。
下面将详细介绍鸟类风险评价的相关内容。
首先,鸟类风险评价需要对机场周边地区的鸟类群落进行详细调查。
调查人员将记录下不同种类鸟类的数量和种群密度,并分析它们的分布和栖息地需求。
野生动物Chinese Journal of Wildlife 2013,34(4):208—214 大庆萨尔图机场鸟类调查与鸟撞防治对策 王超查林松许青 (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150040)
摘要:2010年l0月.-2011年1O月,对大庆萨尔图机场及周边生境的鸟类种类和数量进行了调查,调查共记录到鸟 类15目29科89种,其中夏候鸟57种,约占鸟类总数的64.0%i旅乌8种,约占鸟类总数的9%;冬候鸟6种,约 占鸟类总数的6.7%;留鸟l8种,约占鸟类总数的20.2%,在机场飞行区内发现鸟类2O种。采用Geo InSight国际 有限公司根据合同与美国空军共同开发的US BAM的避乌模型,对大庆萨尔图机场飞行区内鸟类进行危险指数测定 及排序,以便驱鸟人员明确对飞机构成威胁的鸟类种类,从而达到有针对性地驱除危险指数高的鸟类的目的。 关键词:大庆萨尔图机场;鸟类调查;鸟撞;Delaware危险指数;防范对策 中图分类号:Q95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127(2013)04—208—07
Investigation on Birds and Bird Strike Control in the Area of Daqing Saertu Airport Wang Chao Zha Linsong Xu Qing (Northeast Fomstry Unwemity,Harbin,150040,China)
Abstract:We investigated bird species representation and population numbers at Daqing Saertu Airport and peripheral areas from October 2010 to October 201 1.We recorded 89 species of birds of 15 orders and 29 families.Among the 89 species,57 are summer visitors,accounting for 64%of the species total,8 are passage migrants,accounting for 9%;6 are winter visi— tors,accounting for 7%:18 are residents,accounting for 20%.Twenty species were found in the area of the airport and air— line flight paths.We determined the danger index of the 20 species using the risk index assessment method used by Delaware Air Force Base at Danver,Delaware,U.S.The risks of these 20 species were ranked based on the danger index to help the airport staff understand species threats to aircraft and to guide dispersal of birds of the higher risk index species. Key words:Daqing Saertu Airport;Bird survey;Bird strike;Delaware bird—strike risk—index
民用飞机鸟撞系统安全性设计方法作者:于德淼来源:《科学家》2016年第06期摘要:在民用飞机研制过程中,如何有效防治鸟撞危害历来是一项充满挑战的难题。
鸟撞一直是对民用飞机造成较大威胁的事故之一,民用飞机鸟撞研究历来是各国飞机研发人员研究的焦点。
除了结构抗鸟撞设计外,从系统安全性角度进行鸟撞研究也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介绍了中国民用飞机系统安全性设计中乌撞特定风险的研究现状。
总结了现有民用飞机抗鸟撞设计的基本方法,并提出了民用飞机的“容”鸟撞系统安全性设计方法。
关键词:鸟撞;民用飞机;系统安全性;特定风险分析;安全性设计中图分类号V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363(2016)06-0026-021.鸟撞事件现状2016年3月,一架埃及航空的客机从开罗起飞,在抵达目的地伦敦准备降落时,遭遇一只鸟的猛烈撞击,机头雷达罩被击穿,造成了一个直径30cm的破洞,机组操作得当,飞机顺利降落,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2015年12月,中国空军一架战斗机在执行飞行任务时,发动机遭到鸟撞,飞机坠毁,飞行员跳伞成功,所幸没有造成机组与地面人员的伤亡。
在历史上,仅1960年以来,世界范围内由于鸟撞事故至少造成78架民用飞机损失、201人丧生、250架军机损失、120名飞行员丧生。
鸟撞已被国际航空联合会定位为A类空难。
近年来,随着航空事业的飞速发展,鸟撞事故对于飞行安全的威胁也与日俱增,因此航空领域对民用飞机的安全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2.鸟撞分析依据在飞机研制过程中,安全性分析与评估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国民机研制必须要满足适航条款CCAR25《运输类飞机适航标准》的要求。
而为了验证飞机是否符合CCAR25的要求,需要采用一系列分析方法来验证飞机对适航条款的符合性。
方法之一就是系统安全性分析,其中就包括鸟撞特定风险分析。
特定风险指破坏系统独立性并且影响多个系统、结构组件以及飞机乘坐人员(包括乘客和机组人员)安全的事件,一般会影响飞机运营安全造成飞机受损及人员伤亡等事件。
探析美兰机场鸟害预防措施发布时间:2023-06-07T06:33:19.203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23年5期作者:周俊鑫[导读] 海南在中国的最南端风景异常优美,尤其在冬季成为了大多数人的旅游首选,海口美兰机场的航班及客流量可想而知。
民航中南地区空中交通管理局海南分局单位邮编:571126摘要:美兰机场要想有效的开展防鸟害范工作,必须先对本场鸟害防范进行深入研究。
对美兰机场鸟害防范的研究过程中,首先要了解国内外鸟害现状和采取的应对措施,并系统分析鸟击航空器的原理、成因及其规律性等,然后在此基础上针对美兰机场特殊的地理环境下的鸟类活动习性和近几年本场鸟害的防治效果,建立机场鸟害风险评估模型并确立对本场最有效的鸟害防治措施。
关键词:鸟击航空器;鸟类习性;鸟害防范;风险评估引言海南在中国的最南端风景异常优美,尤其在冬季成为了大多数人的旅游首选,海口美兰机场的航班及客流量可想而知。
因此,美兰机场的航空安全问题日益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航空安全问题以其原因不同大致分为自然因素、机械因素和人为因素三大类。
其中自然因素又可分为天气和鸟害两大类。
机械因素和人为因素可以通过严格的管理来解决,天气因素可以通过天气预报来预防。
但鸟害问题具有不确定性,现阶段无法彻底的解决,并成为美兰机场的难题。
历史上发生的那些因为鸟害而导致的空难,至今都让我们触目惊心。
所以在当今鸟类数量不断增加的同时,如何把鸟撞的数量减少至最低,并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就成为美兰机场鸟害防治工作的重点。
一美兰机场鸟害发生的规律和特点美兰鸟击事件有一定地域和季节的规律性,海南亚热带海洋性气候,为植物生长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环境,成为鸟类生息的天然良港。
另外,机场周围基本上没有大中型工矿企业和密集的城镇人口,所以,人为干涉极少,这正好为鸟类迁徙提供了所需的食物和休整源。
美兰机场春、秋两个季节发生的鸟击事件较高,这主要是因为春、秋两季中候鸟要大规模迁移,且春、秋两季是鸟类繁衍的季节,秋季是鸟类繁衍的旺季,在秋季最容易发生鸟击事件。
掌握鸟类迁徙规律降低鸟撞飞机风险作者:梁海山陆永云彭华洲来源:《科技视界》 2014年第1期梁海山1 陆永云1 彭华洲2(1.中国人民解放军南空后机场处,江苏南京 210018;2.中国人民解放军94608部队,江苏南京 210000)【摘要】本文主要介绍候鸟迁徙的规律,并根据飞行活动的特点,从机场驱鸟、空中避鸟等方面介绍防鸟撞的对策措施,是开展迁徙候鸟防治的具有针对性的方法。
【关键词】候鸟迁徙;鸟撞防治;规律鸟撞飞机问题是影响飞行安全的重要因素,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民航运输类飞机每年发生的飞行事故征候中,有超过四分之一是由鸟撞造成的,鸟撞已成为影响飞行安全的最大隐患。
从民航的鸟撞数据看,受全球鸟类迁徙活动影响,每年的春、秋两季是发生鸟撞问题的高峰期。
因此,研究掌握鸟类迁徙活动规律,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开展针对性的防范,是保证飞行安全的重要工作。
1 鸟类迁徙的特点规律鸟类迁徙是指鸟类有规律的,沿相对固定的路线,定时地在繁殖地区和越冬地区之间进行的长距离的往返移居的行为现象。
全世界的鸟类中,超过三分之一的鸟每年都要进行迁徙,每年迁徙总数量大约在100亿只以上。
在我国1332种鸟类中,完全留鸟有641种,具有迁徙习性的鸟类有691种,占种类数量半数以上。
1.1 鸟类迁徙的时间规律鸟类迁徙通常是一年两次,即春季由越冬地迁往营巢地,秋季由营巢地迁往越冬地。
其迁徙日期因鸟种而异,同时也受环境因素的制约。
每种鸟迁来和迁去的日期也有一定出入,一般来说,春季迁来营巢地较早的鸟,迁离的时间较早,迁来晚的鸟,迁离的时间也较晚。
不同的鸟类迁徙的时间也不同,大型鸟类以及猛禽由于体形较大或性情凶猛、天敌很少,通常在白昼迁徙、夜间休息,以便利用由日照引起的上升气流节省体力;多数候鸟,如体形较小的食谷鸟类、涉禽、雁鸭类等,多选择白天觅食、夜间迁徙的方式。
选择夜间迁徙的鸟类会在黄昏和凌晨异常活跃。
1.2 鸟类迁徙速度和高度鸟类迁徙速度大多在每小时30-70km,每天飞行6-8小时,飞行距离200-280km。
机场鸟撞情况文献概述
一、鸟撞概述
鸟击又称鸟撞,它是指飞机在起飞、飞行和着陆的过程中与空中的飞鸟相撞所产生的飞行安全事故或事故征候。
随着民用和军用航空事业的迅速发展,航班次数的不断增加,鸟类与飞机相撞事故不断发生,已公认是世界范围的新问题。
据权威统计,全球每年大约发生万次鸟击飞机事件,每年因机鸟相撞损失100多亿美元,国际航空联合会已把鸟害升级为“A类航空灾难”。
在高速碰撞时,一只小鸟相当于一发炮弹,对民航飞机和军用飞机的飞行安全都构成威胁。
相撞后的力量超过飞机某一部件的承受力,就有可能损坏飞机的机体或零部件,轻者让飞机不能正常飞行,被迫紧急降落;严重的就直接威胁飞行安全。
据计算,一只0.45公斤的小鸟撞在时速960公里的飞机上会产生22,000公斤的力量,一只500g 的小鸟与时速370公里的飞机相撞,将产生高达3t的冲击力。
据研究数据显示,飞机的发动机遭遇鸟撞的次数最多。
鸟撞事故的发生与鸟的活动、鸟的数量、鸟的群体有密切关系。
我国目前有1300多种鸟类活动,它们大多在1000米以下低空活动,所以我国的飞机鸟撞事故发生高度在1000m以下的占事故总数的85.5%,500m以下的占79.1%,300m 以下的占62.6%。
按飞行阶段统计,我国有67.5%的鸟撞事故发生在飞机起飞、降落阶段。
而FAA( The Federal Aviation Administration)调查发现大约98%的鸟撞发生在飞机起飞和爬升的阶段,2%的可能性发生在飞行中。
因此,现阶段鸟击防范的重点在低空和地面机场责任区范围内。
从鸟撞发生的时间看,多集中在春季和秋季。
春天是繁殖(孵化)期,幼鸟出生,植物萌芽,昆虫生长,鸟类到处觅食,同时候鸟北迁,鸟类活动增多。
秋天
也是候鸟迁徙期,鸟类数量会剧增。
因此每年4月、5月和10月是鸟撞事故的高峰期。
把一天的时间分早、中、晚,鸟在上午忙觅食,傍晚回巢过夜,活动量大。
早晚鸟撞事故为76.6%,其中晚上的鸟撞事故占鸟撞事故总数的55.3%,高峰又集中在上半夜(月份多在鸟的迁徙期),这可能与鸟的夜行性和迁徙性有关。
从鸟撞种类看,小到麻雀大到猛禽都有可能。
根据国际民航组织2000年度鸟击研究报告显示,该年度共记录到鸟击3040起,鸟击次数最多是雀形目鸟类,为1058起,占鸟击总数的35%;其次是鸥类,724起,占鸟击总数的24%;猛禽类378起,占鸟击总数的12%;鸡鸽类共334起,占鸟击总数的11%;水禽类(除去鸥类)共244起,占鸟击总数的8%。
二、机场鸟类多样性研究概述
机场鸟类的分布取决于地形和周围的栖息地,在不同的机场会有不同的鸟类群落结构。
对不同生境、不同季节鸟类多样性的比较研究,可以帮助了解机场及机场周围对鸟撞造成威胁的主要鸟类是来自哪种生境因素,从而更好地规划和预防鸟撞工作。
目前,国内很多机场通过对周边的鸟类进行生物多样性调查,了解鸟类群落的特征,从而确定机场危险鸟类,再利用“生态链驱鸟”方式来降低“鸟口”密度,从而减少鸟击发生概率。
目前,机场鸟类多样性调查多采用样带法和固定半径样点法,调查机场及周边8km范围内的鸟类群落。
根据每种鸟类的数量及每条样线的鸟种和数量进行统计和整理。
从生物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优势度指数、密度、风险值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
鸟类威胁安全飞行的因子包括:鸟类密度、体重、活动高度、遇见频次、活动地点及时间等。
因此,在确定鸟类的风险等级上往往先选取相关评价因子,建立风险评估模型。
例如,咸阳国际机场在鸟类群落调查中选择鸟类
密度、飞行高度、野外观察到鸟类的集群行为、是否穿越跑道及其上空的数据进行危险等级的评估,将具有潜在威胁的鸟类划分为最危险、危险、较危险和不危险4个等级。
咸阳国际机场场内及周边区域直观到的鸟类群落中最危险的鸟类有红隼、普通燕鸥、家鸽、家燕、白头鹎、灰椋鸟、灰喜鹊、麻雀等8种,危险的鸟类有苍鹭、池鹭、白鹭、赤腹鹰等27种,较危险的鸟类有草鹭、绿翅鸭等33种,不危险的鸟类有普通秧鸡、普通夜鹰等32种。
机场场内及周边8km范围内鸟类密度最大的9种鸟依次为麻雀、家燕、灰椋鸟、金翅雀、白头鹎、田鹨、灰喜鹊、家鸽、珠颈斑鸠。
这部分鸟数量大、活动频繁,对飞行安全也有较大威胁。
机场吸引鸟类的因素主要有:食物、水源、栖息地、迁徙和飞行、气候和天气、人为因素。
通过对机场周边的鸟类进行生态群落调查后,根据调查结果可以提出不同季节、不同区域以及不同鸟种的针对性防范意见以及机场管理对策,可有效进行鸟撞防范。
三、鸟撞防范措施概述
鸟撞的防治需要采用综合的治理方法,减少机场环境中吸引鸟类的生态因子是解决鸟撞威胁的根本办法,以生态学和鸟类学为指导,改善机场内外的生态环境,对鸟的活动进行一定限制,同时再配置适当的驱鸟设备进行驱赶,结合鸟害宣传全面进行综合治理,才能达到鸟撞防范的最佳效果。
(一)生态防治
1、生境改造
及时修剪草坪,施用杀虫剂和除草剂,引种抗虫草种,减少昆虫繁衍,从而减少鸟类食物;平整土地,填埋洼地,建立良好的排水系统,尽可能减少机场范围内的地表水,在排水沟上加盖板,定期清理排水沟(防洪渠);清除或改造机
场附近林地、灌丛,减少鸟类栖息地;定期清理麻雀、家燕等鸟巢,对飞行区内建造的铁塔及高大的柱状建筑物或设施的突出部位以及围界铁丝网上安装防鸟刺,或安装防鸟电篱笆以减少鸟类的停栖。
2、加强机场管理
加强对硬化地表面的日常巡查力度,保持硬化地表面的绝对清洁;机场内所有垃圾统一封闭管理,垃圾桶加装顶盖,防止鸟类利用;加强夜间起飞跑道、滑行跑道灯光区环境的监测和管理;建立鸟撞防范管理体系,加强鸟情监控、信息分析、驱赶防治和制度管理。
3、机场周边环境整治
周边有农田的,与农民协商改种不吸引鸟类的农作物或发展大棚种植或培育苗圃;浇灌农田用的排水沟改用暗渠替代;减少周边水域范围,及时割除周边水域的芦苇等挺水植物;规范周边生活小区垃圾管理;禁止周边地区饲养家鸽和放飞信鸽;加强附近居民的宣教教育工作。
(二)主动驱鸟
1、物理化学方法
利用听觉威慑、视觉威慑和喷洒药物等。
如采用“驱鸟王”播放鸟类天敌的恐怖声音或鸟类受伤时的哀鸣声音用以驱散鸟类的声音驱鸟设备,或者用“煤气炮”、“乙炔炮”将鸟吓走;或者从鸟类的视觉入手,制造“稻草人”或在飞机上彩喷大型的鸟类的“恐怖眼”驱赶鸟类;或者用一些驱鸟剂放在鸟类容易出现的地方,例如邻氨基苯甲酸甲酯可以刺激鸟类三叉神经,使鸟类产生厌恶感,在鸟类停歇地喷洒粘性化学剂,使鸟产生不适等。
2、生物学方法
利用鸟类自身的天敌驱鸟,例如训练某些猛禽驱鸟,在机场附近的林地养猫等其他方法,使鸟类感到害怕,从而躲避机场环境。
3、网捕和枪射方法
在机场围栏处和跑道外设立拦鸟网,必要时利用猎枪猎杀鸟类。
4、遥控航模驱鸟
利用航模的外型将其制成像猛禽的样子、恐怖眼、稻草人等,并且用无线电指挥操纵这些模型。
5、雷达测鸟
利用雷达监测机场及机场周围的鸟类,建立机场鸟击数据库,对收集到的信息记录并存储,预报鸟情,防止鸟击事故的发生。
四、结论
1、鸟撞事件的影响因素很多,不单单和鸟的大小有关、鸟的数量、鸟的活动、机场环境及周边的生境等都有密切关系。
避免鸟撞事件发生的前提是要先了解机场及周边鸟类生物群落的特征,再针对不同鸟种、时间、区域进行鸟类防范。
2、鸟撞防范的短期方法是利用各种设备或技术对鸟类进行驱赶,但长期有效的方法还是需要通过生态环境的改造治理,同时加强管理,建立鸟撞监测预警系统。
3、生态环境治理改造的同时,人工干扰的措施也必不可少。
此外,动物对生态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各种驱鸟设备和方法只是短期有效,多种手段组合使用,不断改变先后次序才能有效驱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