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原君 第一课时-河南省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课件 (共24张PPT
- 格式:pptx
- 大小:2.26 MB
- 文档页数:25
原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民主启蒙思想家黄宗羲的生平及其思想;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行阅读,积累文言知识;学习事例和对比论证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学会辨析文言字词在不同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逐步提高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了解古代作品的思想观点,培养学生探究其现实价值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理解作者对君主罪恶的不满,启迪人民在思想上对君主有正确的认识。
教学重点黄宗羲的主要思想观点;文言词句。
教学难点认识黄宗羲观点在当时的进步性及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导读:积累常识1. 齐背龚自珍《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鲁迅先生也有这样的诗句:“万家墨面没蒿莱,敢有歌吟动地哀。
”这就是我国封建皇权统治时期社会的真实写照。
比龚自珍略早些的17世纪中叶,明朝灭亡,另一个号称“中央帝国”的王朝——满清走向了它的“辉煌”。
这个时期,帝制正盛,风雨如磐,谁要是对“天子”有一点点“不敬”,那就是“大逆不道”。
而就是有这样一个人,在这腥风血雨、黑色恐怖的岁月,竟大胆地喊出“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的口号,鼓舞人民把人君打翻在地,掷其皇冠,摧其御座,这是何等的勇气,何等的气魄!要知道,这可是轻则系身囹圄,重则身首异处、惨遭灭门的“罪行”啊!喊出这个口号的人,就是黄宗羲。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喊出这个口号的战斗篇章——《原君》。
2. 黄宗羲(1601—1695)字太冲,号南雷,又号梨洲。
浙江余姚人。
明末清初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
出自官僚家庭,其父黄尊素因弹劾权奸魏忠贤而遭害,及长,遂承父志,参加并领导“复社”,坚持同魏忠贤余党进行斗争。
清兵南下,曾组织“世忠营”进行抵抗。
明亡以后,多次拒绝清廷征召,于隐居中专事著述讲学。
所持政治思想主张,具有鲜明的民主色彩,曾大胆指出:“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并倡以“天下之法”代替“一家之法”,对清末改良主义维新派和资产阶级革命派以一定影响。
亲爱的同学:这份试卷将再次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我们一直投给你信任的目光……学习资料专题原君(节选)一、语基落实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好逸恶劳,亦犹夫.(fú)人之情也B.而妄传伯夷、叔齐无稽.(jǐ)之事C.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zēng)不惨然D.今也天下之人怨恶其君,视之如寇雠.(chóu),名之为独夫,固其所也项,“稽”应读“jī”。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博.我一人之产业博:取得。
B.好逸恶.劳,亦犹夫人之情也恶:厌恶。
C.其逐利之情,不觉溢.之于辞矣溢:洋溢。
D.岂设君之道固如是.乎是:这样。
项,“溢”的意思是“流露”。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中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此其人之勤劳..所欲居也.. B.必非天下之人情C.传之子孙,受享无穷.. D.古者天下之人爱戴..其君项,“人情”不同于现代汉语,在这里是两个词。
这句话应读为“必非天下之人/情所欲居也”,其意思是“这一定不是天下的人内心所愿意接受的”。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B.C.D.项,①介词,把,拿;②介词,凭。
B项,①代词,代君主;②结构助词,的。
C项,都是连词,表转折。
D项,①语气词,表判断;②句中助词,舒缓语气。
5下列语句中,从句式角度看,与其他三项不同类的一项是( )A.此我产业之花息也B.有人者出,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C.初不欲入而不得去者,禹是也D.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项属于一般陈述句,其余三项是判断句。
二、阅读理解(一)课内阅读阅读文本选段,完成第6~9题。
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天下有公利而莫或兴之,有公害而莫或除之。
有人者出,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
此其人之勤劳,必千万于天下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