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婚嫁礼仪

婚嫁礼仪

婚嫁礼仪
婚嫁礼仪

婚嫁礼仪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古今皆然。

“婚姻”,古时候,人们以黄昏为吉时,“昏”是男女结亲的美好时辰,“婚”原来写作“昏”;女子因有了丈夫,父母因之嫁女,所以叫“因”。因为都与男与女有关,后来加上“女”,写作“婚姻”。《礼记》注疏说:“婿曰婚,女曰姻。婿以昏时来迎,女则因之而去,故名‘婚姻’”。

婚姻是人类繁衍后代的文明形式,是社会高度理性化发展的产物。

一、传统婚礼

传统婚礼,就是旧式婚礼。婚礼,古代简单,到了夏、商两代,逐渐完备,到了周代、春秋战国时期更加完备,婚姻要行六种礼仪或仪式,称为六礼之仪。六礼分为纳采、问名、纳征、纳吉、请期、亲迎六项。近代的传统婚礼,是在这六项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主持这项婚礼,一般要注意做好下列各项工作。

(一)说媒

封建社会,男女双方一般都要经人从中说合,才能“结丝罗”、“结连理”、“通二性之好”,这种说合就叫“说媒”,现在称做为“做介绍”。做这项工作的人,俗称“媒人”,书写“冰人”,雅称“月老”,现称“介绍人”。

1、“月老”:即“月下老人”的简称。据《唐人小说》记载:

有个叫韦固的读书人,夜行经过宗城,碰上一位老人靠着一个大口袋坐在路边,在月光下翻阅一本大书。韦固好奇地看,书上的字一个都不认识,向老人询问,翻阅是什么书。老人回答说,这是天下的婚姻簿。韦固又问老人,大口袋装着什么东堤。老人回答,装着红绳,用它去系男女的脚,只要把一男一女的脚系在一根红绳上,即使他们是不共戴天的仇家,或是相隔乡人,也一定会结成夫妻。所以人们便说“千里姻缘一线牵”。把成全婚姻的人也称“月老”。

2、“红娘”:唐代的才子元稹(zhen)写篇《莺莺传》,其中塑造了一个聪明、活泼的婢(bi)女的形象。她一再巧设机谋,终于撮成了张生(张君瑞)与(崔)莺莺小姐的婚事。元代王实甫根据这个故事写成了《西厢记》,其中红娘的形象更加聪明可爱。后来人们以“红娘”代称媒人。

3、媒人:在旧式婚礼中是一个重要的较色,在相亲、换帖、压礼、择吉、接亲、拜堂等过程中,都离不开媒人,直到新人进了洞房,才基本结束。

媒人说成一桩媒事,可以得到一些钱财和礼物,这称为“谢媒礼”。谢媒礼一般由男方支付(如果男到女家,则由女方支付),在成亲的前一天,联通肉食、鞋袜、衣料等一起送媒人家。送给媒人的钱,一定用纸封好,上写“月老之敬”、“巧系红线”、“丝罗之敬”等用语之一个,称“红包”、“封子”等。

4、介绍人:过去的“说媒”现在叫做“做介绍”。过去说媒的人叫做“媒人”;现在做介绍的人,称作“介绍人”。媒人和介绍人

做的工作基本相同,但又有本质的区别:

1、在婚姻过程中的地位作用不同:旧式婚礼中的媒人在婚嫁的全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特别是在议婚阶段,更重要媒人腿勤、嘴巧、融洽、调和关系;现在的介绍人在婚姻过程中,只是起介绍男女认识的桥梁作用,男女双方认识以后,就任其自由来往,自由交谈。

2、做工作的重点对象不同:过去男婚女嫁,要依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媒人把工作的重点放在男女双方的父母身上;现代“婚姻自主,恋爱自由”,介绍人把工作的重点放在男女双方当事人身上。只在适当时候,征求一下父母的意见,鼓励父母支持儿女办婚事。

3、说媒的目的不同:媒人无色对象,为男女两家保媒,以求事成之后获得丰厚的协力;介绍人是为关心亲友的终身大事儿刘忻替他们选择配偶。

4.工作方法不同:媒人为促成婚事,把对方有点说得多,甚至花言巧语两头欺骗,尽量让双方家长满意,只求撮合婚事,不问后果;介绍人起公允的介绍作用,男女双方的优缺点,志趣爱好、脾气、性情、家庭情况、社会地位等都如实反映,绝不隐瞒欺骗,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5、过去只有长者,能说会道者做媒人;现在除长者以外,哥、嫂、姐、亲戚、朋友、同学、同事等做介绍,甚至儿女可以给表偶的父母做介绍人。

(二)相亲

1、看孩:经媒人说合后,男方在媒人带领下,到女方去,让女方父母、亲友看看,称为“看孩”。

2、相亲:男方初次到女方去,要带些礼物,如糖果之类,礼物不再多,表表心意而已。男方到女方作初次访问,双方见面、谈话,对对方有一个初步了解,称为“相亲”。相亲时,男女二人都套收拾打扮得尽量风度,有光彩一些,以便给对方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

3、相家:男方到女方相亲后,女方父母再由媒人的带领,到男方回访,看看男方的家庭及环境请款,称为“相家”。男方要做好充分准备,款待客人。如果女方欣然接受邀请,男方要设宴款待女方客人和媒人。

(三)过礼

通过相亲、相家,男女双方同意了这桩婚事,要履行订婚手续,称为“过礼”或“压礼”。

1、换帖:过去,过礼之前,由媒人把男方的生辰八字(年、月、日、时)送到女方,把女方的生辰八字送到男方,这叫“换帖”或“还庚”。再请算命先生推算,看双方的八字是否相合,这叫“合八字”。庚帖的写法是:一张红纸,宽约一寸,长约八寸,男写:男XX(名)乾造XX年XX月XX日X时(用干支代表)建生(18个字)。女写:女XX坤造XX年XX月XX日X时瑞生(18个字)。

例如:男孩名迎世,1998年2月初二早8时生。

写作:男迎世乾造戊寅年乙卯月丙午日辰时建生

又如:女方名新世2000年五月初三午12时生,

写作:女新世坤造庚辰年壬午月癸巳日午时瑞生

2、过礼:就是下聘礼。聘礼是伏羲时代开始的,规定男女嫁娶,以“俪皮”为礼。俪皮就是两张鹿皮,由男方送给女方作为聘礼。(俪为成双,两者相配偶之意,所以古今称人家夫妻为“伉俪”)。

现在过礼,选个好日子,由媒人带男方到女方去过礼订婚。过礼时要送重礼,除烟、就、肉、蔬等菜外,还要送一笔可观的先进和衣服或衣料等,这是订婚礼物,送的现金、钞票要正面朝上,选好放齐,用红纸(或红手绢)包封,上写:“缔结良缘”、“成家之始”、“誓约通信”、“终身之盟”等用语。先进数日取吉利数,如四季发财、六六大顺、千里(万里)挑一等。

过礼之后,婚事已定,男女双方商定日期到当地政府办理结婚证书,正式确定婚姻关系。

(四)结婚登记

我国有《婚姻法》和《婚姻登记法》两部规范的婚姻法律,以下几项是准备结婚的青年和家长必须认真执行。

1、必须是男女双方完全组员的婚姻。

2、重婚是严重的违法行为。

3、必须是男女双方满22周岁,女性必须年满20周岁。

4、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

5、结婚之前必须进行婚前检查,凡是患麻风病未经治愈,严

重性的遗传疾病,指定的姓名、精神病等禁止结婚。

6、结婚之前,必须持有关证件(身份证、户口薄、所在单位出具的婚姻情况证明、婚前体检证明、离过婚的离婚证)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结婚登记,登记后,则可以领取结婚证。结婚证,婚姻当事男女双方各持一份。这样就乘客合法夫妻,可以接受到法律的保护。农村的只拜堂,办结婚喜酒,不领取结婚证的夫妻,不算合法夫妻。

(五)择定婚期

办好结婚证,男女双方在法律上已成合法夫妻。按传统做法,男方父母再没人带领下,到女方去协商结婚日期,这叫“择吉”或“看好”。

由于受传统结婚嫁礼俗的影响,选什么“黄道吉日”,“选双不选单”等,其实,这都是不科学的。现在,我们应从这几个方面选定婚期:

1、避开女方的月经期:月经期内结婚,因性价,把细菌带入阴道,通过宫颈进入宫腔,引起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还会因盆腔充血而造成血量增多。婚期选择在女方下次月经来潮前的一周内结婚,因为这段是安全期,可避开结婚当月怀孕,有利于优生优育。

2、一般来说,节假日或农闲季节结婚比较适宜。男女双方都有时间和精力来做婚前准备工作,便于亲友前来参加婚礼,可以增加喜气气氛。

(六)置办嫁妆

婚期已定,女方要置办嫁妆。衣箱、衣柜、梳妆台、写字台、彩电、洗衣机、电冰箱、摩托车及棉被等用具、用品用及早准备。特别要注意结婚时明盒底里的必需品:门帘。脸盆、镜子、梳子、香皂、牙刷、牙膏、茶瓶、茶杯、瓦块等日用品,另外还要准备三顿放(汤圆、挂面)和二十个烧饼(一岁一个)。最火要买一身衣服和一对鞋,由男方带走,结婚时,衣服随礼盒送到,称为压盒子衣;鞋是新娘到男方下车时焕穿,称为“穿新鞋走新路”。

嫁女之前,衣箱、衣柜等嫁衣装齐后,上锁、贴嫁妆婚联,如:奁达贵府,寒舍谨封;微物数色达贵府,乘此梁晨物尊宅;虽无锦绣藏于内,宜有粗纱在其中。摩托车挂彩花,梳妆台、写字台、洗衣机等帖红“囍”字。

雪顶伴娘,一般是选择与新娘年龄接近的姐妹与好友,人数2至6人。多了也可。过去式帮助新娘抵抗抢亲的,现在是伴随新娘结婚的好伙伴。

(七)新房的布置

1、布置新房:新房,就是洞房,布置时不能以豪华为目的,而应是既美观又实用。在新房中,要放上书桌、书柜、学习电脑等继续学习提高的用具。新房中要陈设婚纱照,悬挂大红双喜字和彩灯。窗户上贴剪纸的红双喜字,四角贴剪纸的蝴蝶图案。墙壁四周挂字画、写字台、梳妆台和床头可以防喷画、插花点缀。

2、铺床:床上用具有一番讲究。结婚前一天晚上,要请两位嫂子给新人铺床。边铺边唱《铺床摇》:“孩叔孩婶您别急,嫂子俺

给恁铺床哩,萱床暖铺您挺上,明年生个胖儿郎。先放一根大火棍,孩子长大是举人;再铺一把火豆杆,孩子将来中状元。搁块砖,生一千,放花生,花着生,生男成龙女成凤,美满幸福过一生。”铺床时,要放枣子表示早生贵子,放栗子表示立子,也就是早生孩子,方花生表示方柜员表示圆圆满满。床上用的枕头、杯子等都要是双数,表示成双成对。

(八)张贴婚联

在传统婚礼进行的前一天,男家就已经张灯结彩了。办婚事时要张贴大红的婚联,婚联的撰写与张贴是根据房子的具体情况来安排的,在大门、中门、客厅、洞房、厨房张贴不同的婚联。婚联分上联和下联,上联贴在进门方向的右边,上联的重要区别是最末一个字是仄声,也就是普通话的第三声和第四声;下联贴在进门方向的左边,下联最末一个字是平声,也就是普通话的第一声和第二声。横披贴在门的上方中间。

婚事对联

对联是我国特有的文雪形成,起源五代,兴盛于明清,至今不衰。

1、婚事对联书写、悬挂应注意的问题:

①字体:以楷书、隶书或行书为宜。

②用纸:红纸写金字或黑字。

③悬挂:无论门或窗,一律联首(上联)挂(贴)右边,对尾(下联)挂左边,上方正中挂横批。

2、拟写对联格律的要求:

①上下对联字数要相等,分句要对称。如:

昔日同床/竹马青梅谈理想;

今宵合卺/高山流水话知音。(卺jin古代盛酒的瓢)

②上下结构相同。如:

花烛下/宾客满堂/齐赞/简朴办事;

洞房中/新人一对/共商/勤俭持家。

③上下连平要协调。要注意起平落—即上联最末字用声,下联最末字用平声。如:

文鸾对舞珍珠鼠;汗颜双栖玳瑁梁。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④对仗要工整。以小对打,词性用正对或流水对。如:

金风过情夜明月闹洞房;(正对)

百年歌好合五世卜其昌。(流水对)

3、横披,也叫横批,是对联上方居中的一条短幅。一般为四个字组成,要求和连语内容向配合。如:

喜鹊喜期传喜讯;(上联)新燕新春闹新房。(下联)

良辰美景(横批)

4、婚联的撰写与选用:要根据张贴场所而撰写或选用。

﹤1﹥大门用联:

大驾光临门第耀;良辰聚会主宾欢。

碰杯邀客开宏量;举箸筳宾表至诚。

天喜地喜催的红梅放;主欢宾欢迎将新人来。

席上愧无鱼贵宾来临弹铗唱;门中能引凤愚男正喜弄啸吹。扫净庭阶迎客驾;携来笙管接鸳舆。

栓么不教宾客返;碰杯漫听凤凰鸣。

﹤2﹥厨房门用联:

客有隆情来庆贺;厨无每位实怀惭。

厨内精心调五味;堂前聚首会三亲。

愧无名师条每位;但凭拙手煮清羹(geng)。

﹤3﹥宴厅用联:

三杯淡酒酬宾客;一席粗肴宴懿(yi)亲。

几杯淡酒难称宴;一席留宴莫说归。

陋室摆筳酬厚意;嘉宾上座叙欢情。

节值仲冬迎淑女;时逢吉日款良朋。

﹤4﹥祖台用联:

光前振起家声远;裕后遗留世择长。

乔木千枝思已本;长江万派溯清泉。

祖动宗往流芳远;子孝孙贤世泽长。

﹤5﹥季节用新婚联:

①春季用联:

巧借新春迎淑女;好将人日作婚期。(正月初七用)

春雨润春花春色处处艳;新人办信石新风人人夸。

春风绿柳封鹦鹉;夜雨华灯引凤凰。

燕舞莺歌春巳丽;鸾鸣凤唳(li)日初长。

佳偶同塑百年美;伉俪共育一枝春。

雨露滋培连摇树;春风吹放合欢花。

名花眼影同心侣;美酒春风并蒂莲。

②夏季用联

绕屋扶疏杯映绿;照人欢爱烛摇红。

麦浪芳菲莺花共艳;桃谭浓郁鱼水同欢。

才子凌云闺咏月;榴花映日剑摇风。

喜酒香浮铺酒绿;榴花艳映佩花红。

佳期恰近端阳节;乐园长开吉利花。

指头榴花红艳艳;绣端凤侣情殷殷。

美好姻缘天作合;清平时节日初长。

炎暑销金金屋见;荷花吐玉玉人来。

翠竹碧梧丽色映屏间孔雀;绿怀新柳欢声谐叶底新蝉。

③秋季用联

含笑花摇帘帐里;嫩凉秋到酒杯边。

银汉新秋金闺嘉偶;人间巧节天上佳期。

皓月清光增客兴;中秋佳节乐宾筳。

饮对规划情更雅;婚当八月意尤浓。

巳缘鸿雁传尺素;且喜秋声入洞房。

扫净苔阶迎淑女;酿成菊酒宴佳宾。

菊花艳放迎新妇;竹叶香浮宴贵宾。

丹桂香飘云路近;玉箫声晓镜台高。

借的花容添月色;权将秋夜代春宵。

④冬季用联:

梅花芳讯先春试;柏叶怀吟小雪初。

点额新妆香飘梅岭;同心佳偶喜溢兰闺。

嘉宾舒怀樽倾北海;男孩受室梅放南枝。

霜蒙竹叶藏青楼;露涙梅花点黛眉。

冬至阳春冰欲伴;天寒炉暖酒尤香。

小庭院难盛弥天喜气;好夫妻尽享盖世福缘。载雪梅花飘锈阁;林枫兰韵入香味。

拥彗扫门迎淑女;敲冰煮茗待嘉宾。

香茗味传佳客饮;腊梅花放玉人来。

梅蕊初放花开并蒂;凤凰于飞喜满华堂。

彩照高悬鸳鸯舞;红梅怒放凤鸾茗。

同心盟订三生石;连理枝开十月花。

﹤6﹥再婚用联:

红叶题诗欣赠嫁;青梅煮酒庆于归。

彩笔曾题红叶句;华堂今诵爱情诗。

碧岸雨收莺语暖;蓝田日暖玉生烟。

﹤7﹥复婚用联:

梅开二度花更艳;月缺重圆光愈明。

去冬洞房方破镜;今朝花烛又生辉。

﹤8﹥招赘(招婿)用联:

好风还爱婿;美酒宴良朋。

赘婿如儿成两美;天伦叙乐贺百年。

声送玉箫来引凤;影摇银烛照乘龙。

选个乘龙吹箫引凤;打开甥馆就地培花。

梧桐滴翠欣闻引凤去;丹桂飘香喜见乘龙来。

﹤9﹥同学结婚用联:

同学同行同伴;知人知面知心。

碧沼红莲开并蒂;芸窗学友结同心。

﹤10﹥横批:选用横批时,要使之与对联的内容相符,在形式上,要避免与对联同字。

百年佳偶比翼双飞珠联璧合志同道合永结同心

情投意合三星在户心心相印天作之合美满幸福

花好月圆白头偕老喜气生辉万紫千红情真意切

户拱三星光大门庭革命伴侣喜气盈门喜成连理

美满婚姻不醉不归情长意重鸾凤和鸣并肩前进

情深似海喜事新办互助互爱五世其昌忠诚友爱

永偕伉俪皆大欢喜喜庆吉祥分甘娱目座满春风

情深谊厚四壁辉煌欢溢高堂贵子优生鱼水合欢

龙腾凤翔胜友如云光前裕后高朋满座

(九)婚典主事人员

新郎、新娘一宣布订婚,婚典上的主事人员就得开始练习,

最迟要在举行婚礼的前一天,全部确定。

新婚执事单

一、总管:代替主家负责管理婚礼全部事宜。一般由村、家族中威信高,办事好、头脑灵活、应变能力强的人单人。

二、执事:协助总管负责管理婚礼工作或接得工作。一般由年纪较长的亲属或朋友担任。

三、礼柜(先生):负责收记婚礼先进工作或请帖的填写工作。由能写会算的二人承担此项工作。

四、嘉宾工作:

1、安请桌:负责吸烟桌凳的安排摆设工作。

2、散盅筷:负责喜宴用的桌布、餐具、餐纸、酒具等散发工作。

3、端菜:端菜是项吃累的工作,应由年轻力壮、做事稳重的一班人承担。如果开桌太多,每班6人,可分二至三班,

4、供酒:负责喜酒的供应工作。

5、供馍:上笼热菜上桌后,负责散发喜馍(白馍点红点)。

五、勤杂人员:

1、厨师:请厨艺高、调味巧的师傅。

2、帮厨:帮助厨师工作的人。

3、烧火:负责烧火蒸菜。由一定烧火经验的人担任。

4、洗刷:由能吃苦耐劳,做事稳当的人担任。

5、茶水:负责用水和茶水供应工作。

六、接新人员:

1、扛毡:接新人员的负责人,称“扛毡人”、“领队人”等。一般由新郎的叔、伯或兄长担任。

2、抬喜盒:由年轻力壮的4至8人干此工作。

3、抬喜酒:由年轻力壮的4至8人干此工作。

4、放炮:负责出发、进村、返回的放大鞭炮,和过桥、十字路口的放小鞭炮。

5、音乐:负责接新的放喜乐。代替了乐队。

6、接新人:由4至6人的女年轻人担任,最好是未婚好。

7、压车孩:由亲近的3至9岁的小孩压车(或压轿),抱一个插花的大蒸馍。

8、司机、摄影师等。

七、迎新人员:

1、迎客:一般由新郎的两个嫂子或其他两个年轻媳妇担任,以保护引导新娘拜堂。

2、点喜纸、抹胭脂:由两名十来岁的姑娘负责新娘下车时抹胭脂和天地桌前点烧喜纸。

3、撒喜钱:由大伯哥(新郎的哥哥)负责撒喜钱斗里的彩纸与小零钱。

4、鸣炮:负责新娘下车和结婚仪式的放鞭炮。

八、拜堂仪式人员:

1、婚礼司仪:负责婚礼的主持工作,一般由族中或村中文化

高、口才好的亲友或有经验的同事担任;也可请专业人士担任。

2、主婚人:一般由德高望重的长辈、家长担任。

3、证婚人:一般由单位领导担任。

4、介绍人:婚姻介绍人担任。

5、来宾代表:由男女来宾中选派文化高、口才好的人担任。

前一至五项,名单应用红纸放大贴在墙上;第五项人员名单由扛毡人掌握领导;第七、八项人员名单总管在新娘到家前,安排到人,到时各执其事。

(十)婚典仪场布置

1、仪场布置:婚典仪场有条件布置在小礼堂的舞台上(集体婚礼),一般选家中最宽敞的房间,也可在院中。具体布置有繁有简。一般布置:上悬彩灯、彩联;正中墙上挂大红喜帏(用红被单、红毯子代替),上贴“天地君亲师位”六个字。[这六个写时讲究:①要自上而下竖写;②“天”要平(“天”的两横要谢平,不能弯曲);③“地”要宽(“地”字要写宽些,不能写窄了);④“君”不开口(“君”字的“口”字要全封闭,不能空隙);⑤“亲”字写目(“亲”字右上面的“目”的最后一横不能全部封住,“亲”字写成“亲”。]或立祖牌位(现在用《新婚仪式》代替),两边或下边贴金色大红双“喜”字,两边挂上婚联(如:贺去日良辰设彩帐;喜新婚夫妇释花堂;新婚之禧)。

2、天地桌斗布置:堂前放大红八仙桌一张,上盖红布(称天地桌);上放天地斗(满都麦,插杆带盘称,上盖红布,插两棵,

两棵全蒜),香炉一个、两炷香、红蜡烛一对(称龙凤蜡)、喜纸(红、黄、绿三色纸)十二份(三张一份)、红胭脂一盒。天地桌前放红拜垫一对(或红花席一领)。桌旁放椅子或长凳两条。此处为新人“拜堂”处。

3、天地桌、天地斗之物的含义:①天地桌:桌上为天,桌下为地,代表天地。

②天地斗:说法一:称盘为日,称钩为月,麦豆为大、小星,合成日、月、星、斗,红布避邪,妖魔、鬼怪不敢近前。

说法二:满斗粮食表示五谷丰登;红布在上表示办红事欢天喜地;两棵葱表示儿女双聪明;两棵狻,儿女都会打算盘算账;秤,子女都会用称,做买卖。宗旨,五谷丰登,生活富裕,欢天喜地办喜事,预兆儿女双全,个个聪明伶俐,会写会算,能经商,将来是大款。

(十一)婚前准备

婚期即到,新郎家长,两、三天前,就要邀请本家族的人,由族长(或总管人)主持商量怎样操办喜事。具体商讨如下事宜:

1、买菜:根据自家亲朋好友和女方来客的多少,计算出要待客多少桌(一桌8至10人)多加两桌机动;再根据经济情况,开什么样的席面,有禁烟的厨师,买啥菜,每样买多少,都了如指掌。厨师有空,请厨师一同前往去买菜;如果厨师无空,请他开好菜单,请稍有经验3至4人去购买。菜提前两天卖好,厨师做好不耽误待客。

2、安放广播:为增添婚典喜庆气氛,农村现阶段办婚事,都放大广播。乡亲们一听到广播喜乐播放,就知道要办喜事了。为了使大家更清楚,请主持人最好写篇《报喜辞》。写明谁、在什么时间、为哪个儿子操办婚事,欢迎亲朋好友光临。如:

报喜辞

乡亲们、朋友们:

喜乐高奏报喜事,美曲远扬传佳音。

一人之喜万人事,一家有事百家帮。

明天是公元二〇一X年X月X日(农历XX年X月X日),这天是黄道吉日、吉星高照、万事如意,诸事可行。明天是个好日子,心想之事都成功!X组XXX先生将其X子XXX的新婚大喜之事安排在这天。请大家转告大家,广而告之,XXX恭请各位亲朋好友前来帮忙,并祝大家同喜。

3、借炊具、餐具:如果在家待客,要借大锅、炒锅、火炉、蒸笼、盘子、大、小碗、餐桌、板凳、托盘等炊具、餐具。根据开桌多少,每桌十几个菜,计算好用多少菜盘、鱼盘、大碗、小碗、盆子、小勺等,在稍留余地的情况下,按需借用。因客人多了,可分批招待,借桌凳可适当少些,如果需待15桌,可借10张桌子,40至50条板凳;如果需待20桌。可借15张桌子,60至75条板凳;如果需待30桌以上,可分三批招待,15张桌子,60至75条板凳,基本上就行了。

如果租赁家,准备的有盒子,要借全盒和扁担。

4、写发请帖:邀请参加婚典的请帖,也叫婚贴、请柬、喜帖是正式邀请亲朋好友前来参加的婚典或婚宴的帖子,从商店买回来,填上既定的文字,就可以送发了。一般要提前一星期、最迟要在婚礼前一天送到被请人手中。如果被邀请的人是特殊身份的人,要另外书写请帖。具体写法,请参看“结婚文书”的“婚宴请帖”。

5、迎亲人员:按照执事单人员要求,逐一落实,最迟在婚典前一天,全部人员安排到位,名店全部写清,由总管人掌握;把执事单的前五项的人招待客人员,用红纸放大写出,贴在大门口的墙上,工作需用时,好各负其责。第六项的“接新人员”名单,交给接新负责人(扛毡人),娶亲接新时,好全部出动,不漏掉人员。第七项的“迎新人员”,总管人要通知到人,以免举行婚礼时误事。

招待客人时,需用的喜烟、喜酒、糖果花生、瓜籽等以前买到。送新娘来的kernel,要给她们奉送“礼钱和糖果”,人多时要提前包封好。要提起那买好(或借到)杯子、茶瓶、茶盘、筷子、桌布、餐布、餐纸等,以便客人喝茶、就餐使用。

6、装喜盒:婚礼的头天晚上,一切准备奇缺后,要把喜酒、喜盒装好。喜酒过去用酒坛子盛装,现在是瓶酒用纸箱包装。为了抬送方便,要用红绳捆绑好,上贴红双喜字或喜联。喜盒要分格装好:每格垫红方纸一张,低格装盒果十斤以上(装双不装单数);底二格装四样干菜(每样可做一盘菜)和一连藕,都用红纸条腰封;上二格装心肝肺,用红纸条腰封;上格装:礼条(带肋骨的猪胸肉)十斤左右;红鱼两条(大小一致,一般一斤以上);盒子现金例千

金(按商量数额,百元钞票。正面朝上)。这些礼盒均用红纸腰封。新娘胸花条,送客用的小红花(喜红条)都要放盒内送去。盒上要有:新娘压盒子衣一身,鸡子(公鸡一只或公、母鸡各一只。可用现金代替,用红纸腰封)、酒壶一把。盒子例外物品备齐,用喜盒婚联(如:“X宅谨封呈达X府”,“喜盒谨封送达贵府”)贴封。

另外,新娘的上车礼、下车礼由扛毡人随身带去。上车礼数额整数加一为好,有“百里挑一”“千里挑一”的含意。

最后,迎亲车辆再次落实,要求司机准时提前到来。

(十二)婚嫁装饰

婚期即到,新郎、新娘都要装饰、打扮一新。新郎除洗澡、理发之外,要穿上结婚礼服。过去要穿大衫、戴礼帽;现在以西装为普通。衣服的颜色一般以深色为宜,但色彩要明快。领带要和媳妇搭配。胸前一定戴“新郎”红花,但材料选择和形式设计要与新娘的手花保持一致。

新娘的装饰打扮更要讲究。除洗澡、盘头、描眉、化妆之外,服装和装饰相当讲究。女装现今普遍的是西式礼服和婚纱。左手无名指上戴戒指(婚典上难燃也可和女人一样同戴戒指),手拿手花,头戴头花,肩膀下垂肩花,胸前戴“新娘”胸花(有肩花时,新娘胸花可省)。

胸花,除新郎、新娘戴之外,主婚人、证婚人也应戴。

(十三)送嫁迎新

1、接新:婚期已到,一切准备就绪,接新队伍就要出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