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贵阳-义务教育 从基本均衡走向优质均衡] 义务教育均衡的手抄报

[贵阳-义务教育 从基本均衡走向优质均衡] 义务教育均衡的手抄报

[贵阳:义务教育从基本均衡走向优质均衡] 义务教育均衡的手抄报

■大事回顾

2018年12月,贵安新区和29个县(区)顺利通过了国家对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督导检查,贵州成为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的省份之一。

育才造士,为国之本。作为省会城市,当好“排头兵”,做表率、走前列,贵阳教育当仁不让。早在2016年12月9日,随着南明区、花溪区、清镇市、修文县、开阳县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督导检查,我市提前两年率先在贵州省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目标,基本实现了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历史性突破。

以前,最让息烽县小寨坝镇茅草寨村村民王忠碧担忧的就是孩子上学的安全和食宿问题。现在,小寨坝小学建起了宿舍和食堂,学生可以住校,一周回家一次。

“多亏现在的好政策,孩子住在学校里,不用起早贪黑,学费、住宿费、生活费全免,还有营养餐,我们真是赶上了好时候。”王忠碧开心地说。

过去的2018年,贵阳多措并举破解义务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坚持城乡教育规划、办学条件、经费投入、师资队伍建设、教育教学管理、教育教学质量六个一体化,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建设,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地区、基础薄弱学校和弱势群体倾斜,进一步提高贵阳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

结合乡村振兴战略,贵阳优化农村义务教育学校资源配置,着力解决教育布局不合理,城乡分布不均衡的问题,一栋栋宽敞明亮、设施齐备的教学楼拔地而起,农村薄弱学校条件得到根本改善。

“没想到,家门口就有北京名校的贵阳分校,不仅离家近,而且教学环境、教育质量都很不错。”市民吴毅开心地说道,2017年9月,自己的孩子成为了北京日坛中学贵阳分校的学生。让孩子上好学,是众多家长的心愿。贵阳不断加大教育供给侧改革,强化新建改建居住区配套教育资源建设,“百校攻坚”计划有序加快实施,“十件实事”项目有力推进,教育学位逐年增加。2018年,贵阳继续扩大教育开放合作,引进了北京海嘉学校等入驻贵阳办分校。采取学区化集团化办学、引进优质教育资源、运用“大数据+教育”等措施,提升新建和薄弱学校办学质量和水平。

为发挥课堂主阵地作用,向课堂要效率,贵阳持续加强培训机构清理整顿规范工作,坚决取缔无证、无照培训机构。

2018年5月,贵阳还在全省率先推出“乐童计划”,采取“家长自愿、政府出资、学校主导”的方式,对有需求的学生开展免费托管服务,解决学生课后无人看护的难题。

丰富育人课程体系,在义务教育阶段试点开设STEAM课程,培养学生综合应用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组织编写小、初、高《人工智能读本》,让“人工智能”在全省率先走进中小学课堂。

实施名教师、名班主任、名校长的“三名工程”,搭建优秀干部、教师成长的助力平台,促进区域内师资力量均衡配置,推动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在区域、城乡、校际间合理有序流动;坚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全面提升干部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

……

回眸2018,全市教育系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推动义务教育从基本均衡发展向优质均衡前进,使人民群众对教育的获得感进一步提升。

本报记者罗海兰

(《贵阳:义务教育从基本均衡走向优质均衡》由贵阳日报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感谢您的阅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