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患者便秘的护理探讨
- 格式:pdf
- 大小:337.37 KB
- 文档页数:2
脑卒中患者便秘的原因分析及中医护理方法分析【摘要】目的通过实验研究对中医护理方法在医院脑卒中患者中的研究价值进行研究与讨论。
方法配合本次研究的患者为我院2019年10月~2020年9月期间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共104例,对所有参与研究的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即人数均为52人的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中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护理,采用常规护理干预+中医护理方法对实验组患者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在接受不同护理后的SAS、SDS评分、便秘发生率和满意度情况进行比较。
结果两组患者在进行护理前,SAS、SDA评分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在接受不同的护理后,数据显示,实验组患者的SAS、SDA评分情况明显得到改善,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实验组患者的便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数据显示,实验组患者中,非常满意患者人数35人,13例患者基本满意,只有4例患者不满意,患者满意度高达92.3%;对照组患者中,非常满意患者人数18人,基本满意患者20例,14例患者对护理表示不满意,组内满意度仅为73.1%;对照组患者满意度较低(P<0.05)。
结论心理护理在医院脑卒中患者的护理中应用效果良好,能有效降低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况,减少患者便秘的发生,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意义,可以在今后的临床治疗中大力推广。
关键词循证护理;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研究价值;满意度引言脑卒中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之一,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较高的死亡率,未死的患者中,还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1],本文通过实验研究对中医护理在医院脑卒中患者的护理中的研究价值进行研究与讨论,选取我院于2019年10月~2020年9月期间收治的脑卒中患者,以下为全部研究内容。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于2019年10月~2020年9月入院104例患者,对所有参与研究的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即人数均为52人的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患者中,男性25例,女性27例,患者年龄处于27岁~7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1.31±5.43)岁;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6例,女性26例,患者年龄处于24岁~7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2.17±5.12)岁。
文献综述医药卫生脑卒中患者便秘的临床护理进展徐艳谭春丽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北京100029摘要:脑卒中患者的便秘因素多种多样,每个病人有着自己的特点,护理工作要因人而异,加强健康宣教,采取不同的方法帮助病人解除便秘的痛苦,预防便秘引发的并发症,减轻脑卒中患者便秘的痛苦,减轻病人焦虑抑郁的情绪,以利于病人早日康复。
关键词:脑卒中;便秘;护理脑卒中是指急性起病,由于脑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的神经功能缺损综合征,症状至少24小时[1]。
便秘是脑卒中常见并发症之一,长期卧床的脑卒中偏瘫患者便秘的比例在90%以上[2]。
便秘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硬和(或)排便困难。
排便次数减少指每周排便少于3次。
排便困难包括排便费力、排除困难、排便不尽感、排便费时以及需手法辅助排便[3,4]。
脑卒中患者便秘时用力排便使腹内压和颅内压增高,易诱发脑血管破裂,使病情加重,甚至危及生命。
据报道,约有10%的患者致残的诱因为便秘。
Robain等[5]究表明,便秘可加重脑卒中患者的脑部损害,从而降低患者的活动能力。
Wiesel等[6,7]则认为便秘可以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脑卒中患者便秘的护理,现就临床中的护理进展综述如下:1脑卒中便秘的原因1.1疾病病变部位因素茅新蕾等[8]研究表明,脑卒中患者急性期常发生便秘,基底节区脑卒中者便秘发生率较非基底节区脑卒中者高。
但卒中患者并发便秘的确切机制不清,有待进一步研究。
1.2患者心理因素脑卒中患者多为急性发病,因发病突然和对预后的担心,使患者产生紧张、焦虑、恐惧等心理变化,临床上大多只重视对便秘症状的护理,忽视了对心理因素的分析而导致便秘。
有时排便时间与其他治疗活动相冲突,以致排便时间仓促也可导致患者出现便秘情况。
1.3运动减少脑卒中患者常合并运动功能障碍,肢体乏力,无力排便,长期卧床,胃肠蠕动更加缓慢,使排便功能进一步衰弱。
1.4排便习惯及环境改变排便是个人隐私,当脑卒中卧床病人在床上排便需要他人协助解决时,会觉得丧失了隐私及日常习惯,甚至在病房内怕影响其他人,有便意时,就会强迫或克制不排便,导致便秘。
2022年第8卷第7期Vol.8,No.7,2022中西医结合护理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Nursing老年脑卒中患者便秘的中医护理研究进展李黎1,李宁2,曹红京2(1.北京市隆福医院老年病科,北京,100010;2.北京市隆福医院护理部,北京,100010)摘要:本文整理和分析引起老年脑卒中便秘的因素及采用中医护理措施改善老年脑卒中便秘的研究现状,旨在为进一步深入研究中医护理对老年脑卒中便秘的应用提供参考和依据。
关键词:脑卒中;老年患者;便秘;中医护理;按摩;艾灸中图分类号:R 473.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709-1961(2022)07-0075-05Research progress on Traditional ChineseMedicine nursing for elderly stroke patientswith constipationLI Li 1,LiNing 2,CAO Hongjing 2(1.Department of Geriatrics ,Beijing Longfu Hospital ,Beijing ,100010;2.Department of Nursing ,Beijing Longfu Hospital ,Beijing ,100010)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potential factors causing constipation in elderly patientswith stroke ,and reviewed the studies on effec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nursing in relief of constipation after stroke.Suggestions were provided for the further study and clinical practice of TCM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constipation in elderly stroke patients.KEY WORDS :stroke ;elderly patient ;constipati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 ;massage ;moxibustion 脑卒中起病急骤、进展较快、病情严重,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和复发率高,是老年患者常见疾病之一,严重危害老年人的身体健康[1]。
脑卒中患者如何防止便秘
脑卒中患者由于瘫痪卧床不起、肠蠕动减慢,加之进食少容易发生便秘。
脑卒中后造成很大精神压力,影响食欲,也使肠道功能紊乱,加重便秘。
轻者2~3天1次大便,重者7~8天没有大便。
对于轻者可喝些蜂蜜水,多吃梨、香蕉等水果,可起到通便润肠的作用,还可以服用果导片,每晚1~2片,麻仁滋脾丸,每日1~2丸,或番泻叶冲水代茶饮,重者如果超过3天无大便,应及时报告医生,常用开塞露2支,剪开口后灌入肛门,5~10分钟即可排便。
或用石蜡油、肥皂水灌肠。
精神因素引起肠道紊乱者非常常见,有些患者精神抑郁,常常伴有失眠、紧张、惶恐不安,顽固便秘,天天被大便纠缠不休,且用润肠药无效,此时予抗抑郁药,不仅可以缓解精神症状,而且可以治疗便秘,所以医生及家属要多了解患者各方面的情况,综合治疗。
老年脑卒中患者便秘的护理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脑卒中患者便秘的中医护理措施。
方法回顾我科于2013年10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60例老年脑卒中发生便秘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所给予的中医护理措施。
结果经过给予饮食调护、情志护理、生活调理及给药护理护理等措施后,60例患者中56例排便功能良好,可定时排便,3例患者感觉有便意,仅1例效果不佳。
结论对于脑卒中发生便秘的患者,中医护理对于促进排便功能恢复,保持大便通畅,减少诱发再次中风的危险因素,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脑卒中;便秘;中医;护理体会【中图分类号】R743.74【文献标识码】A脑卒中是中老年人群常见的疾病之一,具有起病急、变化快、危害大等特点,以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半身不遂、肢体活动及言语不利、口眼歪斜等为主要表现。
便秘是指排便时间延长,排便困难,甚至秘结不通为特点的一种疾病,其在脑卒中的急性期、恢复期及后遗症期均常见,脑卒中患者便秘的发生率约为30%~60%。
当脑卒中患者出现便秘后,由于粪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故可发生细菌分解、发酵腐败、生成毒素等情况,可导致患者出现腹胀、腹痛、头晕、头痛及烦躁不安等症状,另外,由于排便困难,在排便时用力过猛可导致血压突然上升,可诱发脑血管意外,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
因此,应加强脑卒中患者便秘的临床护理工作。
现将笔者对60例患者的中医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患者共60例,均为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间收治的中风发生便秘的患者,其中,男35例,女25例;年龄在61~82岁,平均64.5岁;脑卒中病程1~12年,平均4.6年;出血性脑卒中2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38例。
全部患者均经头部犆犜检查明确诊断为中风,且排除并发肠道疾病和恶性肿瘤的可能。
1.2护理方法1.2.1饮食调护饮食调护是脑卒中患者便秘护理措施中的重中之重。
中医学认为饮食有节不仅是保持健康的方法,同时又是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
如《黄帝内经》中言:“谷肉果菜,食养尽之也。
脑卒中患者便秘的护理脑卒中是指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所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
脑卒中后患者需要卧床休息4-6周,便秘的发生率较高,便秘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还会加重病情甚至导致其他严重的并发症。
通过对2013年8月~2014年8月我科32例脑卒中患者的便秘原因的分析,对便秘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帮助患者解除便秘的痛苦,避免了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的康复,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标签:脑卒中;便秘;护理1.临床资料本组32例,男20例,女12例:年龄39岁~72岁;均经CT或MRI检查证实,其中出血性脑卒中19例,缺血性脑卒中13例。
2.脑卒中患者发生便秘的原因2.1生理因素:脑卒中患者多为老年患者,因其消化功能减退,腹壁肌、膈肌、盆底肌和肠平滑肌等功能减退,肌张力下降,胃肠蠕动减慢,反应迟钝,便意淡漠容易发生便秘。
2.2心理因素:脑卒中患者多数发病突然且严重,并伴有失语、肢体活动障碍,加之医院环境改变,无意识障碍者内心会产生紧张、焦虑不安、恐惧、失望及精神抑郁等心理,10%的老年人有明显的抑郁症状[1]。
疼痛、功能障碍和精神抑郁等应急反应均可引起交感神经兴奋,使排便神经反射功能紊乱,使肠蠕动减慢。
2.3环境因素:脑卒中病人在发病后长期卧床,涉及个人隐私,排便的隐蔽性丧失而不适应在床上排便,又因为排便需要他人的帮助、排便所产生的声音和气味而心理紧张,从精神上压抑排便的需要,从而减少了排便的次数,粪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大部分水分被大厂反复吸收,粪便过分干燥,排出困难,导致便秘。
2.4活动因素:活动能力减弱是脑卒中患者便秘的一个高风险因素,长期卧床体质虚弱,运动量减少,肠道平滑肌张力减低,腹肌及膈肌松弛无力排便时腹内压不足而导致排便困难[2]。
患者卧床时间较长且伴有偏瘫,活动减少,肌肉张力减退,胃肠蠕动减慢;同时由于食欲降低,摄入食物和水分不足以刺激正常蠕动。
2.5饮食因素:由于患者吞咽和致言语障碍食量减少、饮食不当、食物过于精细,缺少纤维或水分不足,则无法产生足够的粪便容积和消化食糜,食糜通过回肠速度减慢、时间延长、水分再吸收增加,导致粪便变硬,排便减少而产生便秘。
耳穴压豆、穴位贴敷联合现代医学常规疗法预防脑卒中卧床患者便秘临床研究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危险因素的不断增加,脑卒中已成为全球死亡率和残疾率最高的疾病之一。
卧床患者在瘫痪后的一个月内,其症状恶化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很高,便秘是其中一种常见的并发症。
因此,实施预防和控制卧床患者便秘的方案成为了非常热门的课题。
本文旨在探讨耳穴压豆、穴位贴敷联合现代医学常规疗法预防卧床患者便秘的实际应用价值。
一、研究背景卧床患者由于活动受限、膀胱肠道失去正常控制功能,容易造成便秘的发生,妨碍患者康复。
便秘可以加重病人的疼痛、感染和瘢痕、会引起顽固性尿路感染,还可能导致肛裂、便秘性肠梗阻和脱肛等加重病情,严重时病人甚至会失去生命。
因此,防治卧床患者便秘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二、研究方法1、选取对象在该研究中共有80名卧床患者,全部来自医院康复科,年龄在40~70岁之间,均为首次脑卒中,近期均未使用过通便剂。
2、实验步骤将80名卧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
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则加入了耳穴压豆、穴位贴敷联合现代医学常规疗法治疗。
其中,实验组耳穴压豆使用标准粘扣式豆子,每天压5分钟,共5天为一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
穴位贴敷治疗共选择两个穴位,分别是大肠穴和讲穴,每天贴敷1次,每次30-40分钟,每次换一次穴位,15天为一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同时采用常规药物通便治疗,根据患者便秘情况定期调整药物剂量。
3、数据采集与分析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治疗过程中及治疗结束时,使用简易通便评定量表评估患者的便秘程度。
柯达评分法(KODA score)分5个等级,便秘程度从轻到重分别为:欠通便、轻度便秘、中度便秘、重度便秘、极重度便秘。
采用描述统计学和t检验进行数据分析。
三、研究结果1、实验组治疗结束时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治疗期间,实验组的便秘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
3、实验组治疗结束时KODA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得分变化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实验组治疗效果显著。
脑卒中患者便秘相关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发表时间:2017-06-12T09:43:13.483Z 来源:《医师在线》2017年4月上第7期作者:张志群[导读] 若因病情需要使用上述药物则需严密监测患者排便情况,一旦出现严重便秘,则应告知主治医师进行及时处理。
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人民医院神经内二科,贵州,遵义,563100摘要目的:分析脑卒中病人便秘发生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护理对策。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03月-2017年03月期间142例脑卒中后便秘患者的病例资料,通过查阅病历、服药登记表及登记卡随访记录等方法调查可能与其便秘发生相关的各类原因,并提出针对性护理对策。
结果:调查结果显示,142例脑卒中患者发生便秘主要为饮食、疾病、活动能力、心理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等5类因素所造成。
结论:脑卒中患者出现便秘是多种影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结合其根本原因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避免、减少便秘发生。
关键词:脑卒中;便秘;护理便秘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表现为排便时间间隔较长、大便干结、排出困难等症状,而脑卒中后便秘患者常因用力排便,导致腹压升高,血压和颅内压也同时升高,甚至导致脑出血或原发疾病加重,危及生命。
近年来国内外医护工作者越来越多的涉足这一问题的研究。
笔者现对本院近年来脑卒中后便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调查分析便秘发生原因,并提出针对性护理对策,现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选取2010年03月-2017年03月遵义市红花岗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142例脑卒中后便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脑卒中诊断参照陈灏珠等《实用内科学》[1]中相关标准,便秘的临床诊断参照国际罗巴Ⅱ标准[2],其中包括男性患者87例、女性55例,年龄25~88岁、平均(69.5±11.9)岁,出血性卒中72例、缺血性卒中70例。
所选患者均为初次发病,排除肠道炎症性疾病、肠道肿瘤、胃肠消化功能障碍等可能导致便秘的消化道疾病患者。
2原因分析2.1饮食因素脑卒中患者因疾病导致食欲减退,进食较少,大便量少而不能有效刺激直肠黏膜形成排便反射;卒中昏迷患者,长时间鼻饲流质,饮食习惯和膳食结构发生改变,缺乏纤维素食物,尤其缺少粗纤维,减少了对消化道的刺激作用,使肠蠕动减弱,易形成便秘。
脑卒中患者便秘的护理策略摘要】目的:分析在临床治疗脑卒中患者时,针对患者便秘的护理措施。
方法:选择本院于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脑中卒并发便秘患者100例,随机分配为对照组与护理组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护理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患者便秘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
结果:经过不同护理措施介入干预,两组患者均有一定护理效果。
其中护理组患者护理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含义(P<0.05)。
结论:在脑卒中患者出现便秘情况时,采用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病症情况,对于提升患者治疗体验,改善患者便秘情况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脑中卒;便秘;护理策略脑卒中是神经康复中常见的难治性疾病,已成为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幸福感[1]。
脑卒中患者常见于老年患者,是由于患者动脉血管粥样或斑块硬化,造成患者脑部供血不足而出现的常见性疾病,对于患者生命健康与生活质量造成了较大程度影响。
而脑卒中后便秘是患者出现脑卒中后常见疾病,受患者用药以及活动受限影响,从而导致患者出现便秘现象,增加了患者疾病危险程度。
因此针对脑卒中患者便秘患者及时采取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对于提升患者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分析了不同护理措施对于脑卒中便秘患者的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1.1 对象本研究对象选择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脑卒中便秘患者,其中男性患者61例,女性患者39例,患者其平均年龄(55.37±6.31)岁。
排除其他因素对于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采用随机分配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护理组。
其中护理组患者50例,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0例,患者平均年龄(54.76±6.64)岁;护理组患者50例,其中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19例,患者平均年龄(56.17±5.17)岁。
脑卒中患者便秘该怎么办 你知道什么是脑卒中吗?得了脑卒中的患者如果出现了便秘的情况该怎么办呢?脑卒中也就我们常说的中风,脑卒中指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着因为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从而引发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患者一旦得了脑卒中,就会伴随着头晕头痛、肢体麻木、吐字不清等,半身不遂还会伴随着发热、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如果病情严重还可能影响到患者呼吸、消化、循环等系统功能,严重时还可能危及生命。脑卒中患者发生便秘的情况比较多见,而便秘是促使和诱发第二次脑卒中的主要原因之一,复发的脑卒中其死亡率和再次复发率都明显高于首次发作。为有效地防止便秘减少脑卒中的复发率。 一、什么是脑卒中?
脑卒中是常见严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疾病,脑卒中的发病率非常高,死亡率与发病率都比较高,而且会导致患者发生半身不遂或者残缺等状况。脑卒中的典型症状:起病非常急,起病后就会立即出现相应的症状。例如:患者出现头痛、恶心、呕吐或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还有的患者会昏迷不醒,以及神经功能受损的症状。患者在后期可能还会出现偏瘫,语言功能障碍,行走不稳等症状。会让人得脑卒中的因素有以下几个,例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其中高血压是脑卒中发病的一个最重要危险因素,所以控制血压对预防和控制脑卒中是非常重要的。即便病情稳定的脑卒中患者,仍然需要长期坚持服用降压药物。因为如果血压控制的不好,则随时会有加重或复发脑卒中的危险。血管性危险因素脑卒中发生的最常见原因,是因为脑部供血血管内壁上有一个栓子,栓子脱落后就非常容易导致动脉-动脉发生栓塞,也就是缺血性卒中。也可能由于人体脑血管或者是血栓出血造成的,这种出现的情况为出血性卒中。一般的冠心病伴有房颤的患者,心脏的瓣膜也比较容易发生附壁血栓,栓子脱落后也可以堵塞脑血管,从而导致缺血性卒中。很多不良的生活方式会导致人体出现高血压的情况,例如:经常吸烟、不健康的饮食习惯、过于肥胖、不喜欢运动,缺乏适量运动,过量的饮酒等原因都可能会增加脑卒中的发病风险。脑卒中还与人的性别、年龄、种族等因素有关系。
脑卒中患者便秘的护理探讨
发表时间:
2011-06-24T08:44:39.420Z 来源:《中国健康月刊(学术版)》2011年第3期供稿 作者: 鄢艳丽
[导读] 运动疗法 脑卒中肢体偏瘫或早期需要卧床休息的病人,护士协助翻身,鼓励患者床上运动。
鄢艳丽【关键词】脑卒中;便秘;护理
【中图分类号】
R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3-0089-01脑卒中病人由于长期卧床、排便姿势的改变、饮食结构不
合理、精神心理因素等原因,极易引起便秘。国外调查显示脑卒中后便秘的发生率为
35%~60%,其临床症状常以病人排便时间间隔较长,
大便干燥,排出困难为主。由于粪便在肠腔内停滞过久,肠内细菌分解发酵和腐败产生毒素,被机体吸收,导致头痛、头晕、食欲不振。
甚至排便用力腹压升高,继之血压升高,诱发脑出血、脑梗死、心肌梗死等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高度重视对脑卒中病人便
秘的预防和护理。我科
2010年6月~12月对120例脑卒中病人便秘,进行评估、探讨,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取得较好效果。
1
临床资料
本组120例,男76例,女44例,年齢37~82岁,平均年龄59岁,均CT或MRI证实。其中出血性脑卒中39例,缺血性脑卒中81例。120
例中在住院期间
69例发生过便秘,占57.5%,男46例,女23例。
2
便秘原因分析
2.1
心理因素 脑卒中患者大多数存在焦虑、紧张、恐惧、悲观、失望心理,可引起肾上腺素分泌,交感神经兴奋,迷走神经受抑制,
使胃肠蠕动减慢。
2.2
疾病原因 由于脑卒中患者脑组织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神经冲动及传导均发生不同程度的障碍,导致不能有效、规律地引起排便
反射,从而引起排便功能障碍。
2.3
药物因素 有些治疗脑卒中的药物如:脱水剂、利尿剂、降压剂、抗胆碱能药物、止;痛剂等会抑制大肠蠕动,致使排便能力下
降,从而产生便秘。
2.4
活动减少 脑卒中病人由于卧床时间较长,体质虚弱,活动量减少,使胃肠蠕动减慢,出现腹肌及膈肌松弛无力,排便时腹内压力
不足,导致排便困难
[1]。
2.5
排便环境改变 卧床脑卒中病人,不习惯在床上排便或排便体位的不适,甚至在病房内怕影响其他人,有便意时,强迫或克制不排
便,久而久之使排便反射逐渐消失,导致便秘。
2.6
饮食结构改变 脑卒中有些患者早期往往出现头痛、头晕、或全身疼痛,行动不便,胃纳差,进食少或食物的过于精细,缺乏纤维
素的摄入,饮水量的减少,不足以刺激肠蠕动,导致便秘。
2.7
社会文化因素 大多数的社会文化都接受排便是个人隐私观念。当脑卒中病人需要他人协助解决排便问题而丧失隐私时,就可能
压抑排便的需要,从而造成便秘。
2.8
年龄因素 脑卒中患者以老年人居多,老年人由于结肠、直肠肌肉萎缩,肠肌肉紧张力减低,排便能力较差,加上胃肠粘液分泌减
少,大便容易秘结而形成便秘
[2]。
3
护理对策
3.1
心理护理 与患者多沟通,耐心做好解释工作,消除紧张恐惧心理,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本病的有关知识、病房设施、卧床排便以及
保持大便通畅的重要性,争取患者主动配合,以促进疾病早日康复。
3.2
调整饮食 鼓励患者多食蔬菜、水果、小米、粗粮等含纤维素高的食物,如:芹菜、韭菜、蜂蜜、核桃,水果类香蕉、生梨、雪莲
果等,适当摄取油脂类食物,增加进水量,无禁忌症每天进水量可维持在
2000~3000ml左右,指导患者每天早晨起床喝上一杯淡盐水或蜂
蜜水,以达到润肠的目的。吞咽困难的尽早鼻饲,注入足够的营养和水分,可将青菜、水果制成汁在饮食中配用,能促进消化功能,增强
胃肠蠕动。忌食烈酒、浓茶、咖啡、辣椒等刺激性的食物。
3.3
运动疗法 脑卒中肢体偏瘫或早期需要卧床休息的病人,护士协助翻身,鼓励患者床上运动。运动能增进肌肉张力,增强排便肌肉
肌力,有利于患者肢体功能恢复
[3]。在病情稳定的情况下,指导病人和家属床上患肢功能锻炼,主动提肛运动,盆底肌的训练(平卧,双
膝屈曲稍分开,轻抬臀部并提肛以收缩盆底肌
10~20次,深吸气,往下腹部用力,做模拟排便动作),也可做腹式呼吸运动(吸气时鼓腹
并放松肛门、会阴,呼气时收腹并缩紧肛门、会阴,气呼尽略加停顿,再进行呼吸,如此反复
7~8次)。病情不允许活动的患者,护士为患
者或指导家属为其按摩腹部。让患者仰卧,两膝屈曲,放松腹部,操作者立于患者右侧,双手伸直重叠(左手在下,右手在上),放于右
下腹部以大鱼际肌和掌跟着力,沿着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呈顺时针方向进行按摩推柔,由慢到快,由轻到重,反复推展按
摩,以刺激肠蠕动增加,使肠内容物流通,有利于大便排出
[3]。每天在起床或临睡前进行,每次治疗15~20min,每天1~2次。还可采用穴
位按压方法治疗习惯性便秘
[4]。能下床的可在室内或走廊漫步,以不感疲劳为宜。
3.4
排便指导 指导患者养成定时的排便习惯,最好安排在早晨起床后,卧床患者按时给予便器,以促进正常排便反射形成。每天询问
排便情况,
3天以上未解大便者,除增加纤维素饮食、适当运动外,可遵医嘱给润肠通便及促胃肠动力药,如复方芦荟胶囊、麻仁软胶囊、
酚酞片、西沙比利等,大黄叶、番泻叶泡水饮用,促进大便的排出;对于大便干燥者,可外用开塞露塞肛软化大便,超过
5 d以上无大便
者,可采用
0.2%肥皂水灌肠及开塞露40~50ml加生理盐水200~400ml左右输液式灌肠(用一次性输液器取下头皮针接上一次性吸痰管,吸
痰管润滑前段插入肛门
20~25cm,然后打开调节器缓慢匀速滴入)。保留时间15~20min以上,充分软化大便刺激肠蠕动促使粪便排出,效
果良好。大便干结可用人工方法戴手套掏出。
3.5
舒适排便 因地制宜,改善排便环境。卧床病人及在床旁排便的,尽量为病人提供隐蔽的环境及充足的排便时间,如使用窗帘、屏
风遮挡,避开查房、治疗护理和进餐时间,动员病房其他家属离开,避免不相干人员走动,以尊重患者的隐私,消除紧张情绪。卧床患者
可抬高床头
15~20角度,以增加舒适度排便。
4
讨论
便秘是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尽早采取预防和针对性的有效护理措施,不仅降低脑卒中便秘的发生率,而且减轻病
人便秘的痛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和护理效果,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69例便秘病人通过上述的治疗和护理,便秘症状均得到缓
解,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林政, 林琳 ,赵志泉等,对慢性便秘患者进行生物反馈训练的护理 [J] 中华护理杂志2002,37. (4):264
[2]
吴凤祥 脑卒中卧床患者便秘的原因分析和护理干预 [J] 实用临床医学杂志 (护理版),2006.,2 (5):42
[3]
郁丹丹 ,吴明菊 . 中风患者便秘的辩证施护体会[J]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8,8 (35):8644
[4]
宋春雨,宋晓英,杨秀萍.按压天枢穴治疗便秘.护理研究 2003,17 (8A):924
作者单位:331100江西省丰城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