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桥梁工程实习报告(10篇)

桥梁工程实习报告(10篇)

桥梁工程实习报告(10篇)
桥梁工程实习报告(10篇)

桥梁工程实习报告(10篇)

桥梁工程实习报告第1篇:

桥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经常见到的东西,以我们的尝试能够明白,桥梁就是为了让人能够简便跨越江河。在很久以前还没有桥梁的时候,人们都是经过渡船来横跨两岸,可是渡船并不容易,并且还很麻烦。不仅仅渡船人技术要高超,并且危险系数也很高。所以这时,桥梁的优点就显现出来了。然而桥梁的建造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一座桥也许看起来只需要几块砖头,或许只要一根木材,可是在建造的过程中,我们还要研究到种种方面,例如让桥如何受力合理、如何能让桥发挥最大的承受里等等问题。所以说,桥梁看似很简单,可是真正做起来时需要花上必须的功夫时间。

这次我们的实习地点是卢沟桥附近的几座桥梁。这些桥梁都是在很久以前就已经建好了,有些因为年久失修的原因已经弃用,而有些却还仍在使用。这次的实习让我们掌握了一些关于桥梁方面的专业知识,懂得如何去分析一些桥梁在建造过程中的问题,并且找到解决方案。经过这次实习,我看到了桥梁建造过程中的困难艰难,并且还学习到关于解决桥梁问题的方法。

实习目的:

本次实习是为了让我们接触桥梁方面的一些知识,使我们对桥梁方面的知识有必须的了解。让我们对以后可能接触的专业知识有初步的了解,增强自我学习的进取性。

实习资料:

经过观察卢沟桥以及附近的几座桥梁,初步掌握了解桥梁的构造、局部结构功能作用。并且经过教师的讲解,能够掌握桥梁的专业术语知识,并能够自我分析关于桥梁的一些基本问题。

专论:

首先我们来到的是著名的卢沟桥。那里就是当年的“七七事变”的发生地,同时也是抗日战争的爆发的地方。卢沟桥在北京市西南约15千米处丰台区永定河上。因横跨卢沟河(即永定河)而得名,是北京市现存最古老的石造联拱桥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所有石拱连成一个整体。由于石拱相联,所以这种桥叫做联拱桥。卢沟桥全长266.5米,宽7.5米,最宽处可达9.3米。有桥墩十座,共11个桥孔,整个桥身都是石体结构,关键部位均有银锭铁榫连接,为华北最长的古代石桥。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在此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宛平城的中国驻军奋起抵抗,史称“卢沟桥事变”(亦称“七七事变”)。中国抗日军队在卢沟桥打响了全面抗战的第一枪。卢沟桥始建于公元11_年六月,明昌三年公元1192年三月完工。两侧石雕护栏各有140条望柱,柱头上均雕有石狮,形态各异,据记载原有627个,现存501个。石狮多为明清之物,也有少量的金元遗存。“卢沟晓月”从金章宗年间就被列为”燕京八景”之一。卢沟桥公元在1444年重修。由于清康熙年间永定河洪水,桥受损严重,不能再用,很多古迹在洪水中销声匿迹。1698年重修,康熙命在桥西头立碑,记述重修卢沟桥事。桥东头则立有乾隆题写

的“卢

沟晓月”碑。公元1908年,清光绪帝死后,葬于河北省易县清西陵,须经过卢沟桥。由于桥面窄,只得将桥边石栏拆除,添搭木桥。事后,又将石栏照原样恢复。

如右图所示,这些是卢沟桥底下的护桥墩。从图上我们能够看到,护桥墩成八字形,尖头朝外。首先它能够减小水流的冲击力,保护桥的支撑结构,同时它还骑着直接支撑的作用。桥墩迎水面砌成“分水尖”,尖端嵌有角铁,称为“斩龙剑”当凌汛时节,能够破冰,以减低大冰块对桥身的冲击力。桥南坡度平缓,有利于车辆通行。联拱石桥,共有11个拱券桥洞,有利于泄洪过水。桥墩下的河床经过打桩处理,增强了地基承载本事。如果没有这些护桥墩,那么经过了那么长时间的冲刷,卢沟桥早已被冲垮。

接下来我们看到的是比较接近现代的钢结构桥。从图中我们能够看出这座桥构大多数采用了钢结构,那么钢结构有哪些特点呢

钢结构特点:1、钢结构自重较轻;2、钢结构工作的可靠性较高;3、钢材的抗振(震)性、抗冲击性好;4、钢结构制造的工业化程度较高;5、钢结构能够准确快速地装配;6、容易做成密封结构;7、钢结构易腐蚀;8、钢结构耐火性差。此刻的桥梁必须要是承载很大的重量,并且各种因素又会影响桥梁的性能,所以正因为有了这些特点,才使得此刻的桥梁更多的使用钢结构。那么钢结构在使用的过程中又有哪些优点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