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和分类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和分类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和分类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和分类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和分类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1.从逻辑上讲,计算机网络是由“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两部分。

2.从硬件上讲,计算机网络是由网络硬件和网络软件组成。

网络硬件:

拓扑结构(决定网络当中服务器和工作站之间通信的连接方式)、网络服务器、网络工作站(一台入网的计算机)、传输介质(网络通信用的信号通道)和网络设备。

网络软件:网络操作系统、通信软件、通讯协议等。

目前的网络操作系统有UNIX、Netware、WindowsNT

UNIX:多用户操作系统,是可以管理微型机,小型机和大、中型机的网络操作系统。

Netware:美国NOVELL公司的网络操作系统。

WindowsNT:微软公司网络操作系统(微型机和工作站)

计算机网络分类

1.根据网络的规模和距离: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

2.根据网络的拓扑结构:星状网、环状网、树状网、网状网、总线型网。

局域网:

LAN,Local Area Netware,局部范围内的网络,在有限的范围内将数台计算机进行连接,实现数据通信。比如说校园网就是典型的局域网。特点:

1.距离小,参加组成的计算机一般在10KM内

2.信道的带宽大,数据的传输速率高,一般是在1-1000mbps(比特/

每秒)。

3 .数据传输可靠,误码率低

4.局域网大多采用总线型、星型及环型拓扑结构。结构简单,实现容

易。

5.网络的控制一般趋向分布式,从而减少对某一节点的依赖性。

6.归一个单一的组织拥有和使用,不受公共网络管理的约束。

广域网:

WAN,Wide Area Netware,通讯距离大,传输速率低于局域网,常常借用公共通讯网来实现,是广域网的数据传输率较低,错误率也较高。internet是世界上最大的广域网。

城域网:

MAN,Metropolitan。介于局域网和广域网之间的高速网络,最初的城域网是将城市的终端连接起来。传输介质主要用光纤。

网络的拓扑结构:

指网络中的通讯线路,和各个节点,计算机之间的几何排列,它用以表示网络的整体结构外貌。同时也反映了各个模块之间的结构关系。也就是网络中各个节点相互连接形式。

拓扑学把实体抽象成与大小、形状无关的点,将连接实体的线路抽象成线,进而研究点、线、面之间的关系。

按照传输技术(信道的类型)分类:

1.广播式网络、(多个网络节点共享一个公共的通信信道。总线型、网

状、无线通信和卫星通信)

2.点对点网络、(拓扑结构:每条物理线路连接一对节点。星型、环状、

树状和网状结构。

总线型:

总线型采用单根传输线路作为公共传输信息。可以双向传输。

优点:结构简单,布线容易,可靠性高,易于扩充,节点的故障不会殃及系统,是局域网常用的拓扑结构。

缺点:出现故障后诊断困难。节点不易过多。最著名的总线型网络是以太网。

星型:

是以中央结点为中心,把若干外围结点连接起来的辐射式互连结构。这种连接方式以双绞线或同轴电缆作为连接线路。

优点:结构简单,容易实现,便于管理,现在常以交换机作为中央结点,便于维护和管理。

缺点:中心结点是全网络的可靠性瓶颈,中心结点出现故障会导致

网络瘫痪。

环状网:

环状网各个结点通过通信线路组成的闭合线路,环中只能沿一个方单向传输。信息在每台设备上延迟时间是固定的,特别适合实时控制和

局域网系统。

优点:结构简单,控制简便,结构对称性好,传输速率高。

缺点:任意结点出现故障都会造成网络瘫痪。

树型网:

是一种层次结构,结点按照层次连接,信息交换主要在上、下结点进行,相邻结点或同层结点一般不会进行数据交换。

优点:连接简单、维护方便、适用于汇集信息的应用要求。

缺点:资源共享能力差,可靠性低,如果中心结点出现故障,会影响整个网络。

网状:个结点与通信线路互连成各种形状,每个结点至少要与其他两个结点连接,连接时任意的,无规律。

优点:可靠性高,比较容易扩展。

缺点:管理上复杂。

(广播式)环状结构:常见于局域网,有一个闭合回路构成,各个结点经接口设备连接到环上,任何一个结点发送的信息均沿环传送到接收结点.

数据通信基础

1.数据传输

(1)数据通信

数据通信是指通过适当的传输线路将数据信息从另一台设备传送到另一台设备的全过程。

数据通信:数据处理(主要由计算机完成)、数据传输(依靠数据通信系统完成)。

2.信号类型

(1)模拟信号:是波形圆滑,且连续变化的信号。

(2)数字信号:是一种按时间间隔取值的离散信号,取值为有限的0或1。

数据传输的相关术语:

(1)传输线路:它是信息的传输通道,由各种类型的传输介质和相关的中间的通信设备组成。

(2)调制解调器(MODEM):(调制)将数值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解调)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值信号。

(3)多路复用器(多路转换器)

(4)交换器:是用于临时连接和传输

(5)信道:信号传输的通道,抽象的描述,与传输介质相比,它更侧重逻辑上的含义。

(6)点对点通信:一条物理信道直接连接两个需要通信的设备,称为“点对点通信”。

(7)多点共享信道通信:多个数据终端公用一条通信信道。(8)包(分组):大段的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把它划分成若干个等长或不等长的小段数据,然后对每一小段信息加上一些附

加信息,例如序号、目的地、发送地、错误检测信息等,如

此包装后的数据段称做数据包(简称包)也称为“分组”

(Packet)。

(9)帧(Frame):帧是数据通道中的最小语义单位,根据信号内容的不同可以分为命令帧、响应帧、数据帧等。

(10)数据传输速率(Data Rate):指单位时间内传送的二进制数据位数,通常用“位/秒”、“千位/秒”(Kbps)、或“兆位/

秒”(Mbps)作计量单位。

(11)信道容量:信道应许的最大传输速率,它是通信信道的主要性能参数之一。

(12)误码率:指数据传输中出错数据占被传输数据总数的比例,它是通信信道的主要性能参数。

(13)数据通信的传输技术:

1.基带传输和频带传输

基带传输:基带(Base Band),是指电信号固有的基本频带;

基带传输,是指将数字设备发出的数据信号原封不动地送入信道上去传输,要求信道的频带足够宽。

频带传输:利用电话线一类的模拟通信线路,把数字信号调制成音频信号后再发送和传输,到达接收端后再把音频信号解调为原来的数字信号。

2.异步传输和同步传输

3.单工、半双工、全双工通信方式

(1)单工通信:数据只应许按指定的一个方向传输。通常用于数据采集系统。

(2)半双工通信:任何时刻信道上只有一个方向的数据传输,另一时刻才应许有相反方向的数据传输的方式。

(3)全双工通信:应许两个方向同时传输数据,效率高、使用方便,现在计算机常见的通信方式。这种方式通信要

求有两个完全独立的信道。

初中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基本组成(1)》教案、教学设计

第2 单元网络技术基础 第1 课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组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计算机网络、网络协议的基本概念; 2、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和应用、三个网络组成部分的作用和网络组件的作用。 3、认识常见的通信线路和常用的连接设备。 技能目标: 1、会安装上因特网必需的网络组件。 2、能识别常见的网络连接设备和传输介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体验计算机网络实体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2、培养热爱网络、爱护公共设施的意识。 【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法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环境】 微机教室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明确学习目标

二、计算机网络的定义:计算机网络是指若干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及传输介质连接起来,在通信软件的支持下,按照一定的网络协 议相互通迅,实现计算机间资源共享、信息交换和协同工作的计算机系统的集合三、计算机网络的构成: 1、计算机系统:主要担负数据处理工作,负责信息的采集、存储和加工。 2、网络节点:是计算机和网络的接口,主要担负发送、接收和转发的工作,计算机通过网络节点向其它计算机发送信息,并鉴别和接收其他计算机发送来的信息。 3、通信链路:是连接两个节点之间的通信信道,包括通信线路(双绞线、光 纤等)和相关的通信设备(交换机、路由器、调制解调器等)。 四、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局域网(LAN):小范围内 2、城域网(MAN):城市内不同地点若干主机和局域网相互连接起来。 3、广域网(WAN):可以覆盖一个国家或地区。互联网是覆盖全球的最大的广域网。 五、计算机网络的应用

1、网络在科研和教育中的应用 2、网络在企事业单位中的应用 3、网络在通信和娱乐中的应用 六、计算机网络协议与网络组件 1、网络协议:TCP/IP 2、网络组件 七、通信线路与连接设备 1、调制解调器 2、网络适配器 3、传输介质 (1)光纤(2)双绞线(3)同轴电缆4、网络互连设备 (1)、集线器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紧密结合的产物,是利用通信线路和设备,把地理上分散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或多个计算机系统相互链接,按照网络协议进行数据通信,由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进行管理,实现资源共享的计算机系统。 2、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1)通信子网: a. 传输介质:双绞线、电缆、光纤、无线电波 b. 通信设备:交换机、网关、路由器 功能:承担数据的传输、转接和变换等通信处理工作 2)资源子网: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 功能:负责数据处理业务,为用户提供各种网络资源和网络服务 3、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1)网络通信协议:计算机网络中用于规定信息格式和传输时序的一套规则。 2)层次结构模型 原因:可以对负责问题采取分而治之的模块化方法,每一层都建立在原来基础上,低层为高层服务,每层都有相应的协议约定。 优点:各层之间相互独立; 当任何一层发生变化时,不会影响到其它层; 各层可以以采取自己最合适的技术来实现; 整个系统分解成若干个易于处理的部分,使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实现和维护 变得更加方便 4、OSI网络体系结构模型 物理层、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 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5、TCP/IP协议的主要功能 链路层:规定各种物理网络和TCP/IP协议之间的接口 网络层:选择路由,传输数据分组。IP协议 传输层:提供端到端的可靠通信、TCP协议 应用层:网络和用户的界面,提供各种服务。 1、信号的分类: 定义:信号是数据的电磁编码或电子编码 分类:模拟信号:随时间连续变化的电信号,通过电压或电流的变化进行传输数字信号:离散变化的电信号,由二进制代码的1和0组成的信号优缺点:模拟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会衰减,受噪声影响大,容易发生畸变。 数字信号——即使受到噪声干扰也易于恢复,信号更真切。 2、通信方向:单工通信、半双工通信、全双工通信。 优缺点:单:效率低 半:效率低,可节省传输线路,用于局域网 全:效率高,结构复杂,成本高 3、基带传输和频带传输 基带传输:基本不改变信号波形的情况下直接传输方波信号。 频带传输:数字信号在模拟信道上传输时,将数字信号调制成模拟信号进行发送和传输,到达接收端后再把模拟信号解调成原来的数字信号。 4、数据交换技术:通信网络要为所有进入网络的数据提供一条从进网第一个结点到离开网

计算机网络系统组成

计算机网络系统是一个集计算机硬件设备、通信设施、软件系统及数据处理能力为一体的,能够实现资源共享的现代化综合服务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组成可分为三个部分,即硬件系统,软件系统及网络信息系统。 1. 硬件系统 硬件系统是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硬件系统有计算机、通信设备、连接设备及辅助设备组成,如图1.6.4所示。硬件系统中设备的组合形式决定了计算机网络的类型。下面介绍几种网络中常用的硬件设备。 ⑴服务器 服务器是一台速度快,存储量大的计算机,它是网络系统的核心设备,负责网络资源管理和用户服务。服务器可分为文件服务器、远程访问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打印服务器等,是一台专用或多用途的计算机。在互联网中,服务器之间互通信息,相互提供服务,每台服务器的地位是同等的。服务器需要专门的技术人员对其进行管理和维护,以保证整个网络的正常运行。 ⑵工作站 工作站是具有独立处理能力的计算机,它是用户向服务器申请服务的终端设备。用户可以在工作站上处理日常工作,并随时向服务器索取各种信息及数据,请求服务器提供各种服务(如传输文件,打印文件等等)。 ⑶网卡 网卡又称为网络适配器,它是计算机和计算机之间直接或间接传输介质互相通信的接口,它插在计算机的扩展槽中。一般情况下,无论是服务器还是工作站都应安装网卡。网卡的作用是将计算机与通信设施相连接,将计算机的数字信号转换成通信线路能够传送的电子信号或电磁信号。网卡是物理通信的瓶颈,它的好坏直接影响用户将来的软件使用效果和物理功能的发挥。目前,常用的有 10Mbps、100Mbps和10Mbps/100Mbps自适应网卡,网卡的总线形式有ISA和PCI 两种。

一篇故事讲述了计算机网络里的基本概念

一篇故事讲述了计算机网络里的基本概念:网关,DHCP,IP寻址,ARP欺骗,路由,DDOS等...2010-04-29 20:25|(分类:默认分类) 计算机主机网关的作用是什么? 假设你的名字叫小不点,你住在一个大院子里,你的邻居有很多小伙伴,在门口传达室还有个看大门的李大爷,李大爷就是你的网关。当你想跟院子里的某个小伙伴玩,只要你在院子里大喊一声他的名字,他听到了就会回应你,并且跑出来跟你玩。 但是你不被允许走出大门,你想与外界发生的一切联系,都必须由门口的李大爷(网关)用电话帮助你联系。假如你想找你的同学小明聊天,小明家住在很远的另外一个院子里,他家的院子里也有一个看门的王大爷(小明的网关)。但是你不知道小明家的电话号码,不过你的班主任老师有一份你们班全体同学的名单和电话号码对照表,你的老师就是你的DNS服务器。于是你在家里拨通了门口李大爷的电话,有了下面的对话: 小不点:李大爷,我想找班主任查一下小明的电话号码行吗? 李大爷:好,你等着。(接着李大爷给你的班主任挂了一个电话,问清楚 了小明的电话)问到了,他家的号码是211.99.99.99 小不点:太好了!李大爷,我想找小明,你再帮我联系一下小明吧。 李大爷:没问题。(接着李大爷向电话局发出了请求接通小明家电话的请 求,最后一关当然是被转接到了小明家那个院子的王大爷那里,然后王大 爷把电话给转到小明家) 就这样你和小明取得了联系。 至于DHCP服务器嘛,可以这样比喻: 你家院子里的居民越来越多了,传达室李大爷那里的电话交换机已经不能满足这么多居民的需求了,所以只好采用了一种新技术叫做DHCP,居民们开机的时候随机得到一个电话号码,每一次得到的号码都可能会不同。 你家门口的李大爷:就是你的网关 你的班主任:就是你的DNS服务器 传达室的电话交换机:就是你的DHCP服务器 同上,李大爷和王大爷之间的对话就叫做路由。 另:如果还有个小朋友叫做小暗,他住的院子看门的是孙大爷,因为小暗的院子刚盖好,孙大爷刚来不久,他没有李大爷和王大爷办公室的电话(李大爷和王大爷当然也没有他的电话),这时会有两种情况: 1、居委会的赵大妈告诉了孙大爷关于李、王两位大爷的电话(同时赵大妈也告诉了李、王关于孙的电话),这就叫静态设定路由 2、赵大妈病了,孙大爷自己到处打电话,见人就说:“我是小暗他们院子管电话的”,结果被李、王二位听到了,就记在了他们的通讯录上,然后李、王就给孙大爷回了个电话说:“我是小明(小不点)他们院子管电话的”,这就叫动态设定路由 然后有一天小不点要找小暗,结果自然是小不点给李大爷打电话说:“大爷,我找小暗”(这里省略了李大爷去查小暗电话的过程,假设他知道小暗的电话),李大爷一找通讯录:“哦,小暗的院子的电话是孙大爷管着的,要找小暗自然先要通知孙大爷,我可以通知王大爷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答案: 1.按照覆盖的地理范围进行分类,计算机网络能够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三类。 2.按通信媒体进行分类,计算机网络能够分为有线网和无线网。 3.按使用范围进行分类,计算机网络能够分为公用网和专用网。 4.按配置进行分类,分为同类网、单服务器网和混合网。 5.按对数据的组织方式进行分类,计算机网络能够分为分布式数据组织网络系统和集中式数据组织网络系统。 【相关阅读】 1。按地理范围分类 计算机网络常见的分类依据是网络覆盖的地理范围,按照这种分类方法,可将计算机网络分为局域网、广域网和城域网三类。 局域网简称LAN,它是连接近距离计算机的网络,覆盖范围从几米到数

公里。例如办公室或实验室的网、同一建筑物内的网及校园网等。 广域网简称wAN,其覆盖的地理范围从几十公里到几千公里,覆盖一个国家、地区或横跨几个洲,构成国际性的远程网络。例如我国的公用数字数据网、电话交换网等。 城域网简称mAN,它是介于广域网和局域网之间的一种高速网络,覆盖范围为几十公里,大约是一个城市的规模。 在网络技术不断更新的这天,一种用网络互连设备将各种类型的广域网、城域网和局域网互连起来,构成了称为互联网的网中网。互联网的出现,使计算机网络从局部到全国进而将全世界连成一片,这就是Internet网。 Internet中文名为因特网、国际互连网,它是世界上发展速度最快、应用最广泛和最大的公共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它带给了数万种服务,被世界各国计算机信息界称为未来信息高速公路的雏形。 2。按拓扑结构分类 拓扑结构就是网络的物理连接形式。如果不思考实际网络的地理位置,把网络中的计算机看作一个节点,把通信线路看作一根连线,这就抽象出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局域网的拓扑结构主要有星型、总线型和环型三种,如图7-1、7-2、7-3所示。 1)星型拓扑结构 这种结构以一台设备作为中央节点,其他外围节点都单独连接在中央节点上。各外围节点之间不能直接通信,务必透过中央节点进行通信,如图7-1所示。中央节点能够是文件服务器或专门的接线设备,负责接收某个外围节点的信息,再转发给另外一个外围节点。这种结构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服务方便、建网容易、故障诊断与隔离比较简便、便于管理。缺点是需要的电缆长、安装费用多;网络运行依靠于中央节点,因而可靠性低;若要增加新的节点,就务必增加中央节点的连接,扩充比较困难。 星型拓扑结构广泛应用于网络中智能集中于中央节点的场合。在目前传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可以划分为几个阶段

复习题 一、简答题 1)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可以划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什么特点 2)按照资源共享的观点定义的计算机网络应具备哪几个主要特征 3)通信子网与资源子网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 4)局域网、城域网与广域网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5)通过比较说明双绞线、同轴电缆与光纤等三种常用传输介质的特点。 6)在广域网中采用的数据交换技术主要有几种类型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7)在通信过程中,数据传输差错是如何产生的有哪些原因会引起差错 8)网络互连的类型有哪几种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 9)请说明产生广播风暴的基本工作原理。 10)路由器在哪层上实现了不同网络的互连在什么情况下要选择多协议路由器 11)网关在哪层上实现了不同网络的互连网关实现网络协议转换的方法有哪些 12)请说明Internet的基本结构与组成部分。 13)IP地址的结构是怎样的IP地址可以分为哪几种 14)Internet的基本服务功能有哪几种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15)请说明WWW服务的基本工作原理。 16)请说明电子邮件服务的基本工作原理。 17)请说明FTP服务的基本工作原理。 18)请说明Telnet服务的基本工作原理。 19)什么是电子商务的概念电子商务有哪些类型电子商务有哪些主要特点 20)请说明电子商务系统的基本结构与工作过程。 21)局域网操作系统与单机操作系统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22)非对等结构局域网操作系统与对等结构局域网操作系统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23)请说明局域网操作系统的基本服务功能。 24)典型的局域网系统容错技术(例如NetWare SFT)中的服务器镜像、磁盘镜像与磁盘双工 的区别是什么 25)以太网交换机主要分为哪些类型在以太网交换机选型上应考虑哪些问题 26)请说明使用双绞线与集线器组网的基本方法。 27)组建千兆以太网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28)网络结构化布线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主要应用在哪些领域中 29)Windows 2000 Server对系统有什么要求在安装过程中需要注意些什么 30)什么是用户账号的概念系统提供了哪些内置用户账号如何创建新的用户账号 31)什么是组账号的概念组账号的类型有哪些如何创建新的组账号 32)什么是共享目录的共享权限与本地使用权限它们有什么区别与联系如何为共享目录设 置共享权限与本地使用权限 33)请举例说明打印服务器、本地打印机、网络打印机的概念。 34)如何安装本地打印机如何安装网络打印机如何设置网络打印服务器属性 35)ISP在用户接入Internet时的作用是什么如何选择ISP 36)如何通过电话网接入Internet如何通过局域网接入Internet这两种接入方法各有什么 特点 37)如何安装TCP/IP协议 38)如何创建新的拨号连接如何设置拨号连接的属性如何使用拨号连接上网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试题答案(1份)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50分)。 1、Internet 的基本结构与技术起源于(B ) A.DECnet B.ARPANET C.NOVELL D.UNIX 2、计算机网络中,所有的计算机都连接到一个中心节点上,一个网络节点需 要传输数据,首先传输到中心节点上,然后由中心节点转发到目的节点,这 种连接结构被称为( C ) A.总线结构B.环型结构C.星型结构D.网状结构 3、在OSI的七层参考模型中,工作在第二层上的网间连接设备是( C ) A.集线器B.路由器C.交换机D.网关 4、物理层上信息传输的基本单位称为( B ) 。 A. 段 B. 位 C. 帧 D. 报文 5、学校内的一个计算机网络系统,属于( B ) A.PAN https://www.doczj.com/doc/a55971878.html,N C.MAN D.W AN 6、ATM采用信元作为数据传输的基本单位,它的长度为( D )。 A、43字节 B、5字节 C、48字节 D、53字节 7、在OSI的七层参考模型中,工作在第三层上的网间连接设备是(B ) A.集线器B.路由器C.交换机D.网关 8、异步传输模式(ATM)实际上是两种交换技术的结合,这两种交换技术是(A ) A. 电路交换与分组交换 B. 分组交换与帧交换 C.分组交换与报文交换 D.电路交换与报文交换 9、IPv4地址由( C )位二进制数值组成。 A.16位 B.8位 C.32位 D.64位 10、对令牌环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 A.它不可能产生冲突 B.令牌只沿一个方向传递 C.令牌网络中,始终只有一个节点发送数据 D.轻载时不产生冲突,重载时必产生冲突来。 11、关于WWW服务,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C ) A、WWW服务采用的主要传输协议是HTTP B、WWW服务以超文本方式组织网络多媒体信息 C、用户访问Web服务器可以使用统一的图形用户界面 D、用户访问Web服务器不需要知道服务器的URL地址 12、OSI/RM参考模型的七层协议中低三层是( C )。 A、会话层、总线层、网络层 B、表示层、传输层、物理层 C、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 D、逻辑层、发送层、接收层13、为实现计算机网络的一个网段的通信电缆长度的延伸,应选择( B )。 A、网桥 B、中继器 C、网关 D、路由器 14、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是指(A )。 A、计算机网络的物理连接形式 B、计算机网络的协议集合 C、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 D、计算机网络的物理组成 15、TCP/IP协议的IP层是指(C )。 A、应用层 B、传输层 C、网络层 D、网络接口层 16、下列( C )信号发送不需编码。 A、数字数据模拟信号发送B、数字数据数字信号发送 C、模拟数据模拟信号发送D、模拟数据数字信号发送 17、分布在一座大楼或一集中建筑群中的网络可称为( A )。 A、LAN B、广域网 C、公用网 D、专用网 18、在网络体系结构中,OSI表示( A )。 A、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B、Open System Information C、Operating System Interconnection D、Operating System Information 19、OSI标准是由(D )制订的。 A、CCITT B、IEEE C、ECMA D、ISO 20、在数据通信中,将数字信号变换为模拟信号的过程称为(D )。 A、编码 B、解码 C、解调 D、调制 21、采用全双工通信方式,数据传输的方向性结构为( A ) A.可以在两个方向上同时传输 B.只能在一个方向上传输 C.可以在两个方向上传输,但不能同时进行 D.以上均不对 22、采用异步传输方式,设数据位为7位,1位校验位,1位停止位,则其通信效率为( B ) A. 30% B. 70% C. 80% D. 20% 23、以下各项中,不是数据报操作特点的是( C ) A.每个分组自身携带有足够的信息,它的传送是被单独处理的 B.在整个传送过程中,不需建立虚电路 C.使所有分组按顺序到达目的端系统 D.网络节点要为每个分组做出路由选择 24、TCP/IP体系结构中的TCP和IP所提供的服务分别为( D ) A.链路层服务和网络层服务 B.网络层服务和运输层服务 C.运输层服务和应用层服务 D.运输层服务和网络层服务 25、由于帧中继可以使用链路层来实现复用和转接,所以帧中继网中间节点中只有( A ) A.物理层和链路层 B.链路层和网络层 C.物理层和网络层 D.网络层和运输层 二、填空题(在空白处填上正确的答案,每空1分,共20分)。 1、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主要有星型拓扑结构、总线型拓扑结构、(环型)、树型拓扑结构及

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及简答

1.广域网覆盖范围从几十千米到几千千米,可以将一个国家、地区或横跨几个洲的计算机和网络互联起来的网络 2.城域网可以满足几十公里范围内的大量企业、机关、公司的多个局域网互联的需要,并能实现大量用户与数据、语音、图像等多种信息传输的网络。 3.局域网用于有限地理范围(例如一幢大楼),将各种计算机、外设互连的网络。 4.无线传感器网络一种将Ad hOC网络技术与传感器技术相结合的新型网络 5.计算机网络以能够相互共享资源的方式互联起来的自治计算机系统的集合。 6.网络拓扑通过网中结点与通信线路之间的几何关系来反映出网络中各实体间的结构关系 7.ARPANET 对Internet的形成与发展起到奠基作用的计算机网络 8.点对点线路连接一对计算机或路由器结点的线路 9.Ad hOC网络一种特殊的自组织、对等式、多跳、无线移动网络。 10.P2P所有的成员计算机在不同的时间中,可以充当客户与服务器两个不同的角色,区别于固定服务器的网络结构形式 1.0SI参考模型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0制定的网络层次结构模型。 2.网络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层次结构模型与各层协议的集合。 3.通信协议为网络数据交换而制定的规则、约定与标准。 4.接口同一结点内相邻层之间交换信息的连接点。 5.数据链路层该层在两个通信实体之间传送以帧为单位的数据,通过差错控制方法,使有差错的物理线路变成无差错。 6.网络层负责使分组以适当的路径通过通信子网的层次。 7.传输层负责为用户提供可靠的端到端进程通信服务的层次。 8.应用层.0SI参考模型的最高层。 1.基带传输在数字通信信道上直接传输基带信号的方法 2.频带传输利用模拟通信信道传输数字信号的方法 3.移频键控通过改变载波信号的角频率来表示数据的信号编码方式 4.振幅键控通过改变载波信号的振幅来表示数据的信号编码方式 5.移相键控通过改变载波信号的相位值来表示数据的信号编码方式。 6.单模光纤光信号只能与光纤轴成单个可分辨角度实现单路光载波传输的光纤 7.多模光纤光信号可以与光纤轴成多个可分辨角度实现多路光载波传输的光纤 8.单工通信在一条通信线路中信号只能向一个方向传送的方法 9.半双工通信在一条通信线路中信号可以双向传送,但同一时间只能向一个方向传送数据 10.全双工通信在一条通信线路中可以同时双向传输数据的方法 11.模拟信号信号电平连续变化的电信号 12.数字信号用0、1两种不同的电平表示的电信号 13.外同步法发送端发送一路数据信号的同时发送一路同步时钟信号 14.内同步法从自含时钟编码的发送数据中提取同步时钟的方法 15.波分复用在一根光纤上复用多路光载波信号 16.脉冲编码调制. 将语音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方法 1.纠错码让每个传输的分组带上足够的冗余信息,以便在接收端能发现并自动纠正传输差错的编码方法 2.检错码让分组仅包含足以使接收端发现差错的冗余信息,但是不能确定哪个比特出错,并且自己不能纠正传输差错的编码方法。 3.误码率二进制比特在数据传输系统中被传错的概率 4.帧数据链路层的数据传输单元 5.数据链路层协议为实现数据链路控制功能而制定的规程或协议。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复习题

1.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按拓扑结构分类:星型结构,树型结构,总线型结构, 无约束型结构。 2.计算机网络通信介质:双绞线电缆,同轴电缆,光缆通信。 3.光纤分类:多模传输和单模传输,跳变式光纤和渐变式光纤 4.协议:是存在于任何通信过程中的约定,规则和标准。 5.协议的功能:分割与组装,规定格式和特性,传输服务,传输控制 6.协议的内涵:协议包含了所传输信息的格式,语义和定时(传输顺序) 7.网络协议是由网卡和网络操作系统共同实现的。 8.网络接口卡(网卡):是安装在计算机扩展槽中连接计算机与网络的常用设 备,是一种使网上设备与网上的通信介质进行通信服务的电路板。一方面, 网卡通过通信介质的端口监视网络的状态,侦听媒体上的信号。另一方面, 要掌握时机将所连设备要发送的数据发送到网上,以实现网络设备间的通 信。 9.TCP/IP与OSI/RM比较:层次性是否严格,可靠性第一还是效率第一,复 杂性在主机方还是在通信子网,异种网互联的能力 10.模拟信号特征:波形是连续的,圆滑的,没有突跃的变化;幅值在某一范 围内可以取任一值。 11.数据传输率:指每秒钟传输的二进制代码位数。每位脉冲周期越长,数据 传输率越低。码制越大,数据传输率越高。 12.调制:将不适合信道传输的信号变换为适合信道传输的信号。 13.解调:调制的逆过程。 14.数字信号的模拟调制可采用调频,调幅,调相三种移动键控制技术来进行 数字数据的模拟调制,分别称为幅移键控A SK,频移键控FSK,相移键控 PSK。 15.脉码调制基本步骤:采样,即将原波形的时间坐标离散化,得到一系列的 样本值;量化,对采样得到的样本值按量级分级并取整;编码,将分级并 取整的样本值转换为二进制码。 16.数字编码:单极性码和双极性码,归零码和不归零码,曼彻斯特码和查分 曼彻斯特码。 17.评价数字信号编码方式的有缺点的几方面:脉冲的宽度,占用的频带宽度, 直流分量,自同步能力。 18.实际的信道在传输信号时,面临的三大问题:衰减,延迟变形和噪声。 19.信道的主要性能参数:带宽;信道容量,吞吐量,信道的误码率。 20.带宽:衰减和延迟变形与信号中所含傅立叶分量频率大小相关,并由信道 的质量决定; 21.信道容量,即信道上所允许的最大数据传输率,是信道的一个极限参数, 信道无法按比它传输速率大的速率传输数据,它与信道带宽以及噪声强度 有关。 22.吞吐量:是指信道在单位时间内成功传输的总信息量,单位为bps. 23.信道的误码率:是指信道的传输信号的出错率,是数据通信系统在正常工 作情况下的传输可靠性指标。 24.信道的传输模式:单工方式,全双工方式,办双工方式 25.异步传输时,发送方和接受方独立地使用自己的时钟系统。 同步传输时,建立发送方时钟对接收方时钟的直接控制,使双方达到完全同步。 26.同步传输:外同步法,自同步法 27.FDM是模拟传输中常用的一种多路服用技术。 28.时分多路复用的两种同步方式;同步时分多路复用和异步时分多路复用。 29.多点访问技术的两种控制方式:竞争方式,受控方式 30.竞争方式:各节点以竞争方式来取得介质的使用权。 31.受控方式:各个节点必须在某一控制原则下接人,形成一种无冲突的访问 控制方法。 32.载波侦听多路访问(CSMA)又称先听后说,是随机访问方法中的一种减少冲 突的技术。基本思路是,为了避免发送的冲突,每一个站点在发送前,要 先监听共享介质上有无其他节点在发送信息,如果介质空闲,该站就立即 发送;如果介质忙,则按某种算法退避一段时间后重试。 33.CSMA坚持退避算法有三种类型:不坚持CS MA,1-坚持型CS MA,p-坚持型 CSMA。 34.通信信道的噪声分为两类:热噪声和冲击噪声。热噪声是内部噪声;冲击 噪声是外部噪声。 35.在数据通信中应付差错的基本对策有三方面:提高信道质量,提高数据信 号的健壮性,采用合适的差错控制协议。 36.奇偶校验码分为垂直(偶)校验、水平奇(偶)校验和水平垂直(偶)校 验。 37.拥塞:当网上传输的数据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网络的容量便开始变小, 吞吐量下降的现象。 38.流量控制的基本原理:防止拥塞和死锁的办法时制定网上交通规则,进行 流量控制。 39.进行流量控制的基本策略:增加用户可用资源,限制用户资源需求。 40.用户资源需求限制策略:等待传输法,预约缓冲区法,数据单元丢弃法, 许可证法。 41.滑动窗口协议从发送和接受两方来限制用户资源需求,并通过接收方来控 制发送方。其基本思路是某一时刻,发送方只能发送编号在规定范围内, 即落在发送窗口的几个数据单元,接收方也只能接收编号在规定范围内, 即落在接收窗口内的几个数据单元。 42.基本的连接管理方式:面向连接的服务和无连接的服务。 43.数据交换技术涉及内容:交换方式,交换网络,交换设备,交换协议。 44.在分组交换网中,提供有虚电路和数据报两种服务方式。 45.传输模式是指在通信网中将信息从一点传到另一点或多点的方式。 46.ATM网络包含两种网络元素:A TM端点和A TM交换机。 47.ATM交换有两个重要特征:具有物理端口编号,为了提供交换功能,输入 端口必须与输出端口相关联;具有虚连接标识符,输入VPI/VC I要与输出 VPI/VCI相关。 48.ATM交换具有两方面的功能:空间交换,时间交换 49.A TM交换机由I/O线路接口单元、交换单元、控制单元组成。 50.TCP/IP参考模型,包括网络接口层、网际层、传输层、应用层四层结构。 51.IP地址占用32位,并被分为ABCD E五类。ABC是三类基本地址类型, 都由三部分组成:类型标志、网络标识符和主机编号,他们的区别在于网 络大小的不同。 52.子网掩码:将较小的网络看作是一个网络的子网,并从hostid域中借用某 几位高位作为子网的subnetid域。于是,网关的路由表就被分成两级:先 识别由netid标识的路由,以确定一个逻辑的网络;再在该逻辑的网络内部 用subnetid来确定具体的子网。 53.路由器的功能:网路互联,网络的隔离,划分子网和流量控制,网络管理 和系统支持。 54.路由器的工作主要是:路径判断,使用一定的路由算法选择合适路径;交 换。 55.第三层交换:实际上是一种利用第三层协议中的信息来加强第二层交换功 能的机制。其目标几尽量在第二层进行交换,以绕过路由器,改善网络功 能。56.IP交换网络:把IP交换机与IP交换机、IP交换机与IP交换网关连接起 来,就可以构筑成IP交换网络。 57.标签:是被附加在数据报中的一种短而长度固定的数字,数字本身与物理 层地址无直接联系,且只有本地意义,它可以在各种不同的物理介质上使 用,不同介质上使用的标签是不同的。 58.标签交换的宗旨:最大限度地利用路由技术和A TM交换技术地优点,是 一种用路由器实现IP交换地技术。 59.IP交换与标签交换地比较:IP交换和标签交换都是性能优越地IPO A技术, 都是把A TM地第二层交换与第三层路由相结合地多层交换技术,都提供 IP数据报传送。它们的不同处:采用控制驱动的标签交换与采用流量驱动、 基于单个信息流的IP交换相比,避免了一个流一个流地建立步骤,具备了 公用internet所需求的扩展性;IP交换只支持长持续期的信息流交换,而 标签交换即支持长持续期的信息流标记交换,又支持短持续期的信息流标 记交换,避免了高容量应用中的瓶颈问题;标签交换能支持多种协议,而 IP交换只支持IP协议;标签交换是基于拓扑结构的技术,开销小;标签 交换可以通过现有路由器或A TM交换机升级,并提供流量调节,实现从 现有网络向未来网络的平稳过渡,并在大型网络中有很好的可靠性。 60.网桥(桥接器)主要用途:用于同构型;扩展工作站的平均占有频带;扩 展LAN的地址范围;进行网段微化,将局域网分段成几个子网,以提高 信息流量和网络性能。 61.网桥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内部的端口管理软件和网桥协议实体来工作的。 62.交换式网络:交换式网络从根本上改变了共享介质工作方式,它可以通过 交换机在多端口之间实现多个并发连接,实现多个节点的间的并发通信, 以增加带宽,改善网络性能和服务质量。交换式网络的核心部件是交换机。 交换式网络从根本上改变了共享介质的工作方式,它是有目的地转发数据。 通过交换机的端口之间的数据交换,形成多个并发连接,从一个端口进入 的数据被送到相应的目的端口,不影响其他端口,因而不会产生碰撞。交 换机是交换式网络的核心部件。交换机能将网络分成几个较小的碰撞域(如 以太网)或较小的环(如网环),给每个站提供专用的信息通道,分配更多 的带宽。即对封装的数据报进行转发,并减少冲突域,隔离网络风暴。63.交换机与集线器的区别:从组网形式看,交换机与集线器非常相似,但实 际工作原理有很大不同。从OIS体系结构看,集线器工作在OS/R M的第 一层,是一种物理层的连接设备,它只对数据的传输起同步、放大和整形 处理,不能对数据传输的短频、碎片等进行有效处理,不进行差错处理, 不能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正确性。交换机工作在OSI的第二层,属于数据 链路层的连接设备,不但可以对数据的传输进行同步、放大和整形,还提 供完整性和正确性的保证。从工作方式和带宽来看,集线器是一种广播模 式,一个端口发送信息,所有的端口都可以接收到,容易发生网络风暴; 同时它共享带宽,当两个端口间通信时,其它端口只能等待。交换机是一 种交换方式,一个端口发送信息,只有目的端口可以接收到,能够有效地 隔离冲突域,抑制广播风暴;同时每个端口都有自己的独立带宽,两个端 口间通信不影响其他端口间的通信。 64.交换机与路由器的区别:交换机和路由器都能将网络分段,但它们的作用 与结构有所不同。 a)交换机的主要功能是将LAN的碰撞域分段成一些较小的碰撞域, 有效的解决了带宽的问题。但它仍属于同一广播域。一个广播域 中产生的业务,仍然转发给它的碰撞域。路由器的一个重要功能 是流量隔离以判断故障,它的每个端口都是一个子网,或者说它 将网络分解成一些子网,广播业务不经过路由器转发。采用路由 器连接的网络有边界问题。(正确定义网络的边界,可以将广播动 荡、配置不当、抖动的主机以及设备故障隔离开来,将这些灾难 性事件限制在产生它们的一个局部,防止漫延到其它子网。) b)路由器工作在OS I/RM的第三层,比交换机了解更多的信息,具 有数据报的过滤作用,只允许特定的数据报通过,限制了广播风 暴扩散的可能性,限制了不支持协议的发送,并限制了以未知网 络为目的地的数据报的发送,可以提供防火墙服务。而交换机的 转发策略只按每一帧中的MAC地址相对简单地决定转发目的地, 不考虑数据帧中隐藏更深的其它信息。 c)网桥和交换机仅支持广播型拓扑结构,不扶持环型拓扑结构。路 由器可以支持复杂网络拓扑结构。 d)路由器是一种具有一定智能的通用设备,可以选择最优路径转发 分组,也可以限制路由选择信息的传播,藉此可以进行分组滤波, 提供网络安全;[它将网络分解成多个域,可以提供附加带宽;它 可以支持网状网络结构。 交换机,则是一种专用设备,它所连接的各碰撞域属于同一广播 域,主要功能是提供附加带宽,能进行带宽分配,用于满足一个 组织和各部分对带宽的要求。 65.虚拟局域网(VLAN):VLAN是建立在交换技术的基础上的。通过交换机 “有目的地”发送数据,可以灵活地进行逻辑子网(广播域)的划分,而 不像传统的局域网那样把站点束缚在所处的物理子网之中。V LAN形成的 四种通用方法:端口VLA N、MAC V LAN、第三层VLAN、IP多播组V LAN。 66.传输层模型:(见P176图4-1) 67.传输层建立在网络层之上。网络层建立在数据链路层的基础上,向传输层 提供两种服务,面向连接的服务和无连接服务。 68.在通信子网范畴中,连接通常叫做虚电路,无连接的数据分组通常叫做数 据报。通常把面向连接的服务也叫做虚电路服务,把无连接的服务叫做数 据报服务。 69.传输层的基本开发思想:为了给应用于各种网络的应用程序提供更可靠的 网络服务,使应用于各种网络的应用程序能够采用一个标准的原语集来编 写,而不必担心不同的通信子网口和不可靠的数据传输,才设置了传输层。 70.原语:原语规定了一个实体应当完成的功能,供用户和其他实体访问该服 务时调用,并通知服务提供者采取某些行动或报告某个对等实体的活动。 71.传输协议的基本要素:建立连接,数据传输,释放连接,连接表 72.连接包括:与远端的固定传输地址的连接;与非固定传输地址的连接;TSAP 地址和NS AP地址结构 73.三次握手:就是通信双方在建立连接或释放连接时要经过三次交互。 74.在TCP/IP的传输层中,有两个独立并行的协议:传输控制协议(TCP)和 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75.TCP服务特征:端对端的通信,虚电路的连接,全双工通信,面向数据流 的服务,有缓冲的传输,完全可靠性。 76.TCP协议的主要功能:TCP连接的建立与释放,确认和超时重传机制,流 量与拥塞控制。 77.协议端口号的分配有两种基本方式:一种是统一分配,一种是动态绑定。 78.计算机网络采用客户机/服务器计算模式的好处:增强系统的稳定性和灵活 性,能够为作业配备较佳资源,大大减低系统的开发成本和风险,便于维 护和应用。 79.客户机/服务器计算模式有四种应用方式:客户机类应用方式,服务器类应 用方式,客户机/服务器类应用方式,分布处理类应用方式。 80.在windows操作系统环境下,服务器软件可以使用三种技术处理来自多台 客户机的服务请求:多线程、消息驱动和循环处理。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个知识点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200个知识点 1. 用一台计算机作为主机,通过通信线路与多台终端相连,构成简单的计算机连机系统。 2. 系统中所有数据处理都由主机完成,终端没有任何处理能力,仅起着字符输入、结果显示等作用。 3. 在大型主机-终端系统中,主机与每一台远程终端都用一条专用通信线路连接,线路的利用率较低。 4. ISO是国际标准化组织。 5. OSI/RM的全称是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 6. OSI/RM共有七层,因此也称为OSI七层模型。 7. 计算机网络是利用通信设备和线路把地理上分散的多台自主计算机系统连接起来,在相应软件(网络操作系统、网络协议、网络通信、管理和应用软件等)的支持下,以实现数据通信和资源共享为目标的系统。 8. 现代计算机网络能够实现资源共享。 9. 现代计算机网络中被连接的自主计算机自成一个完整的系统,能单独进行信息加工处理。 10. 计算机网络自主性是指连网的计算机之间不存在制约控制关系。 11. 计算机网络中计算机之间的互连通过通信设备及通信线路来实现。 12. 计算机网络要有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支持。 13. 计算机网络中各计算机之间的信息交换必须遵循统一的通信协议。 14. 一个计算机网络是由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构成。 15. 计算机网络的资源子网负责信息处理。 16. 通信子网由用作信息交换的通信控制处理机、通信线路和其他通信设备组成的独立的数据信息系统组成,它承担全网的数据传递、转接等通信处理工作。 17. 网络操作系统建立在各主机操作系统之上的一个操作系统,用于实现在不同主机系统之间的用户通信以及全网硬件和软件资源的共享,并向用户提供统一的、方便的网络接口,以方便用户使用网络。 18. 网络数据库系统可以集中地驻留在一台主机上,也可以分布在多台主机上。向网络用户提供存、取、修改网络数据库中数据的服务,以实现网络数据库的共享。 19. 计算机网络具有信息交换、资源共享、均衡使用网络资源、分布处理、数据信息的综合处理、提高计算机的安全可靠性的功能 20. 信息交换是计算机网络最基本的功能,主要完成计算机网络中各节点之间的系统通信。用户可以在网上收发电子邮件,发布新闻消息,进行电子购物、电子贸易、远程教育等。 21. 资源共享是指网络用户可以在权限范围内共享网中各计算机所提供的共享资源,包括软件、硬件和数据等。这种共享不受实际地理位置的限制。资源共享使得网络中分散的资源能够互通有无,大大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它是组建计算机网络的重要目的之一。22. 在计算机网络中,如果某台计算机的处理任务过重,可通过网络将部分工作转交给较“空闲”的计算机来完成,均衡使用网络资源。 23. 对于较大型综合性问题的处理,可按一定的算法将任务分配给网络,由不同计算机进行分布处理,提高处理速度,有效利用设备。采用分布处理技术往往能够将多台性能不一定很高的计算机连成具有高性能的计算机网络,使解决大型复杂问题的费用大大降低。

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

简述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 一、什么是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及网络通信协议的管理和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计算机系统。 二、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要目的是实现计算机之间的资源共享、网络通信和对计算机的集中管理。除此之外还有负荷均衡、分布处理和提高系统安全与可靠性等功能。 1、资源共享 (1)硬件资源:包括各种类型的计算机、大容量存储设备、计算机外部设备,如彩色打印机、静电绘图仪等。 (2)软件资源:包括各种应用软件、工具软件、系统开发所用的支撑软件、语言处理程序、数据库管理系统等。 (3)数据资源:包括数据库文件、数据库、办公文档资料、企业生产报表等。 (4)信道资源:通信信道可以理解为电信号的传输介质。通信信道的共享是计算机网络中最重要的共享资源之一。 2、网络通信 通信通道可以传输各种类型的信息,包括数据信息和图形、图像、声音、视频流等各种多媒体信息。 3、分布处理 把要处理的任务分散到各个计算机上运行,而不是集中在一台大型计算机上。这样,不仅可以降低软件设计的复杂性,而且还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降低成本。 4、集中管理 计算机在没有联网的条件下,每台计算机都是一个“信息孤岛”。在管理这些计算机时,必须分别管理。而计算机联网后,可以在某个中心位置实现对整个网络的管理。如数据库情报检索系统、交通运输部门的定票系统、军事指挥系统等。 5、均衡负荷 当网络中某台计算机的任务负荷太重时,通过网络和应用程序的控制和管理,将作业分散到网络中的其它计算机中,由多台计算机共同完成。 三、计算机网络的特点 1、可靠性 在一个网络系统中,当一台计算机出现故障时,可立即由系统中的另一台计算机来代替其完成所承担的任务。同样,当网络的一条链路出了故障时可选择其它的通信链路进行连接。 2、高效性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组成

二单元 第1课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组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计算机网络、网络协议的基本概念; 2、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和应用、三个网络组成部分的作用和网络组件的作用。 3、认识常见的通信线路和常用的连接设备。 技能目标: 1、会安装上因特网必需的网络组件。 2、能识别常见的网络连接设备和传输介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体验计算机网络实体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2、培养热爱网络、爱护公共设施的意识。 【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境】 微机教室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明确学习目标 二、计算机网络的定义:计算机网络是指若干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及传输介质连接起来,在通信软件的支持下,按照一定的网络协议相互通迅,实现计算机间资源共享、信息交换和协同工作的计算机系统的集合。 三、计算机网络的构成: 1、计算机系统:主要担负数据处理工作,负责信息的采集、存储和加工。 2、网络节点:是计算机和网络的接口,主要担负发送、接收和转发的工作,计算机通过网络节点向其它计算机发送信息,并鉴别和接收其他计算机发送来的信息。

3、通信链路:是连接两个节点之间的通信信道,包括通信线路(双绞线、光纤等)和相关的通信设备(交换机、路由器、调制解调器等)。 四、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局域网(LAN):小范围内 2、城域网(MAN):城市内不同地点若干主机和局域网相互连接起来。 3、广域网(WAN):可以覆盖一个国家或地区。互联网是覆盖全球的最大的广域网。 五、计算机网络的应用 1、网络在科研和教育中的应用 2、网络在企事业单位中的应用 3、网络在通信和娱乐中的应用 六、计算机网络协议与网络组件 1、网络协议:TCP/IP 2、网络组件 七、通信线路与连接设备 1、调制解调器 2、网络适配器 3、传输介质 (1)光纤(2)双绞线(3)同轴电缆 4、网络互连设备 (1)、集线器

计算机网络(本)简答题

三、简答题 1、计算机网络的功能有哪些? 答:资源共享、数据通信、集中管理、增加可靠性、提高系统的处理能力、安全功能。 2、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组成是什么? 答:计算机网络系统有通信子网和资源组网。 3、计算机网络的定义是什么? 答:计算机网络就是李彤通信设备和线路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功能独立的多个计算机系统互联起来,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实现网络中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 4、C/S结构与B/S结构有什么区别? 答:C/S模式中,服务器指的是网络上可以提供服务的任何程序,客户指的是向服务器发起请求并等待响应的程序。B/S模式是因特网上使用的模式。这种模式最主要的特点是与软硬件平台的无关性,把应用逻辑和业务处理规则放在服务器一侧。 5、资源子网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答:资源子网主要负责全网的信息处理,为网络用户提供网络服务和资源共享功能等。 6、通信子网主要负责什么工作? 答:通信子网主要负责全网的数据通信,为网络用户提供数据传输、转接、加工和转换等通信处理功能。 7、计算机网络按网络覆盖的地理范围分类,可分为哪几类? 答: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 8、计算机网络按网络的拓扑结构分类,可分为哪几类? 答:星型网络、总线型网络、树型网络、环型网络、网状型网络。 9、计算机网络按网络的使用目的的分类可以分为哪几类? 答:共享资源网、数据处理网、数据传输网。 10、计算机网络按网络的服务方式分类可以分为哪几类? 答:分为客户机/服务器模式、浏览器/服务器模式和对等网3种。 第二章 三、简答题 1、什么是计算机网络协议?计算机网络协议的要素有哪些? 答:为进行网络中信息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称为网络协议。 计算机网络协议的要素有语法、语义和语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