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济南概况

济南概况

济南概况
济南概况

济南概况:济南市位于山东省中西部,地处鲁中南低山丘陵和鲁西北冲积平原的交接带上,南为泰山山地,北濒黄河。东邻淄博的周村、淄川、博山区;南依泰安的泰山区、郊区及莱芜市、肥城县、东平县;西连聊城的东阿县;北与德州的齐河县、济阳县隔黄河相望。地理坐标为北纬36°1′~37°4′,东经116°12′~117°44′。1985年,济南市辖5区4县,全市总面积5775平方公里,总人口383万,其中市区人口143万。济南历史悠久。1928年在章丘龙山镇城子崖首次发现以黑陶为代表的龙山文化遗址。90年代初在章丘北部西河、小荆山等地又发现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表明距今8500~9000年前,就有先民在这里生息繁衍。济南最早见于史册记载的名称是“泺”,后曾称为“ ”、“历下”、“历城”等。“济南”之名始于汉初。汉文帝十六年(前164年)以济南为国,后改称济南郡。隋唐称齐州、齐郡、济南郡。宋徽宗政和六年(1116年)改称济南府。元代称济南路。明朝置山东行省,洪武九年(1376年)济南成为山东首府,历明、清、民国而延至今,一直是山东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济南行政区划多次变动,最大领辖范围曾包括周围27个县。1904年济南开埠后,工商各业逐渐发展,交通通讯日臻完善。1929年独立设市,不再辖县。1948年济南解放后,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城乡关系更加密切,1959年曾辖历城、泰安等9个县(市)。至1985年辖历城、章丘、长清、平阴4个县。济南市区区划也有多次变动,最多时曾分为11个区。1985年设历下、市中、天桥、槐荫4个城区和1个郊区,市区面积为483平方公里。现辖历下、历城、槐荫、天桥、市中、长清六区和平阴、商河、济阳三县及章丘市。

2011年年末户籍总人口606.64万人,年人口增长率4.22‰。常住人口688.51万人(注12)。全年人口出生率11.00‰,下降0.13个千分点;人口死亡率6.66‰,下降1.69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4.34‰,上升1.56个千分点。人口机械增长率0.43‰。

【历史和文化】

济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约公元前22世纪,中国原始部落的首领——舜就生活在济南一带。济南东郊的城子崖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以黑陶为标志的龙山文化(距今4600-4000年)的发现地,这里发现了中国最古老的城址约20万平方米。作为城市,济南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秦始皇建立郡县制时,今天的济南地区属于济北郡。汉初,设立济南郡,济南由此得名。自明清以来,济南一直是山东省省会。1929年7月设立济南市。

济南文物古迹众多,有舜文化遗址----舜耕山(公元前22世纪),有先于秦长城的齐长城(公元前3世纪),中国最古老的地面房屋建筑——汉代孝堂山郭氏墓石祠(公元前1世纪),中国最古老的石塔——隋代柳埠四门塔(公元7世纪)和被誉为“海内第一名塑”的灵岩寺宋代彩塑罗汉(公元11世纪)等。

济南诞生了许多中国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像中医科学的奠基人扁鹊,阴阳五行学派大师邹衍,唐代(公元618-907年)开国元勋房玄龄、秦琼,中国著名文学家李清照、辛弃疾等。另外,李白、杜甫、苏轼、曾巩等历代杰出的作家学者,都先后在济南生活游历,故有“济

南名士多”的佳誉。

济南市位于北纬36度40分,东经117度00分,南依泰山,北跨黄河,地势南高北低。济南境内河流主要有黄河、小清河两大水系。湖泊有大明湖、白云湖等。

济南是中国东部沿海经济大省——山东省的省会,全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和金融中心,也是国家批准的副省级城市和沿海开放城市。全市总面积8177平方公里,市区面积3257平方公里。

济南现辖历下、市中、槐荫、天桥、历城、长清六区和平阴、商河、济阳三县及章丘市。

济南历史悠久,是国务院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境内泉水众多,被誉为“泉城”。

济南的市树是柳树,市花是荷花;市鸟是白鹭,吉祥动物是金牛。【综合实力】2011年全市生产总值4406.29亿元,比上年增长10.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37.86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1828.97亿元,增长11.7%;第三产业增加值2339.46 亿元,增长10.3%。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64331元,增长8.9%,折合9960美元。

全市地域财政收入和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分别达到1387.4亿元和325.4亿元,分别增长7.96%和22.3%。全部税收653.5亿元(含海关代征、出口退税共计50.4亿元),增长23.8%;税收占生产总值比重14.8%,提高1.3个百分点。

【工业经济】2011年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1507.9亿元,增长12.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355.2亿元,增长13.1%。

在规模以上重点工业产品中,全年产量增长的占66.7%,提高6.6个百分点。

工业效益保持稳定。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5023.1亿元,增长15.3%;实现利税517.1亿元,增长7.3%;实现利润251.5亿元,增长4.9%。工业品产销衔接良好,全市工业销售产值增长14.2%;工业产销率98.2%,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

重点行业基本保持较快发展。全市机械装备、石化及新材料、食品药品业、电子信息、新能源及节能环保产业等重点行业增势较好,其中:机械装备业实现营业收入1124.8亿元,增长22.8%;石化及新材料实现营业收入801.9亿元,增长34.5%。

园区承载能力提高。济南出口加工区及8家省级经济开发区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08家,全年工业增加值339.8亿元,增长12.6%,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25.1%,提高0.9个百分点;实现利税总额129.7亿元,增长17.21%,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28.9%,提高2.4个百分点。建筑业较快发展。全年全市建筑业增加值321.1亿元,增长9.2%。新资质等级建筑业企业486家,实现总产值1126.7亿元,增长26.1%。

【农业经济】农业生产稳定增长。2011年全年粮食播种面积702.7万亩,增长0.2%;粮食总产295.8万吨,增长2.2%,实现连续9年丰收。

农业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年末全市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注4)410家,新增6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3278家,新增620家。全市认证无公害产品累计435个、绿色品牌116个、有机农产品138个、农

产品地理标志18个。全市各类畜牧业规模化小区(场)达到826处。农业机械化总动力527.39万千瓦,增长3.48%。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0%。

统筹城乡发展七大工程扎实推进。开展农房建设100094户,其中整村建设93224户(竣工49485户、在建43739户)。落实水利投资27.2亿元。完成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8平方公里。新打农灌机井1250眼,恢复和改善灌溉面积64万亩。新型农村养老制度实现全覆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均筹资标准250元,基本实现全覆盖。河道治理完成投资1.76亿元,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完成投资1.36亿元。完成农村道路保通工程项目187个。重点扶持80个都市农业园区和47个特色品牌基地建设,建成核心示范区26万亩,发展标准化生产基地200万亩、畜禽标准化养殖基地30处、优质果品生产基地30万亩。800个生态文明村庄建设全部完成;44个乡镇(办)基本完成城乡环卫一体化建设;农村户用沼气达到19万户。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不断加强,1502个村建设了文化大院。

【现代服务业】现代服务业平稳增长。2011年现代服务业增加值1098.1亿元,增长8.5%;占全部第三产业比重为46.9%,降低0.7个百分点。

金融业发展形势稳定。2011年全年金融业增加值330.10亿元,增长10.0%。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8364.1亿元,较年初增加767.4亿元,其中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8275.8亿元,较年初增加770.6亿元;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8009.8亿元,较年初增加

981.4亿元,其中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6893.7亿元,较年初增加581.2亿元。保险业快速增长。保险业务收入110.4亿元,增长9.8%;保险业务支出27.7亿元,增长25.0%。证券交易下降。有价证券交易成交总量6765.6亿元,下降29.7%,其中,股票基金交易成交总量6420.5亿元,下降15.7%。

房地产业平稳增长。2011年全年房地产业增加值247.6亿元,增长6.0%。房屋施工面积3520.9万平方米,增长49.0%;其中住宅2608.1万平方米,增长39.6%;房屋新开工面积1220.8万平方米,增长25.6%。商品房销售面积594.1万平方米,增长11.8%,其中住宅536.8万平方米,增长12.5%。

旅游业快速发展。2011年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4008.5万人次,增长18.3%。其中:接待国内游客3979.5万人次,增长18.3%;接待入境游客29万人次,增长25.5%。实现旅游总收入382.8亿元,增长22.0%。其中:实现国内旅游总收入373.7亿元,增长22.0%;旅游外汇收入1.42亿美元,增长25.3%。

物流业、软件业、会展业发展势头较好。2011年社会物流总额10705.3亿元。软件服务业销售收入800亿元,增长31.1%。举办会展141场,参观人数745万人次,增长18.3%;展会交易额1110亿元,增长11.8%。

【国内贸易、对外经济】国内贸易较快增长。2011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23.1亿元,增长17.3%。其中:城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856亿元,增长17.7%。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

餐饮业单位1662家(注10),实现零售额847.7亿元,增长18.5%。“家电下乡”销售58.6万台(件),增长97.3%;销售额15.3亿元,增长112.2%。

对外经济增势较好。2011年全年进出口总值104.0亿美元,增长40.4%。其中:进口43.5亿美元,增长29.8%;出口60.5亿美元,增长49.1%,内资企业出口43.7亿美元,增长59.4%。在出口产品中,机电产品出口42亿美元,增长66.2%;高新技术产品出口5.5亿美元,增长26.2%。新签外商投资项目86个,实现合同外资额14.1亿美元,增长17%;实际到账外资11.0亿美元,增长5.8%。

山东地域文化

山东地域文化(一) (一)泰山文化 泰山文化是自然地理特征的文化,也是地域性文化。泰山自古至今声名显赫。打开中国的历史典籍,从《十三经》到《二十五史》,多处可见对于泰山的记录和描述。它是一座富有象征意义的山,它是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与自然赋形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喻体。 1.泰山概貌 泰山位于中国华北大平原东侧、山东省中部,横亘于泰安、济南两市之间,总面积426平方公里。主峰玉皇顶海拔1545米,相对高差1391米。据载,在距今24亿年前后,鲁西包括泰山地区发生了一次强烈的造山运动,即泰山运动。在这个运动的作用下,形成了规模巨大的山系,古泰山就是这些山系中的一部分,高高地耸立于海平面之上。距今1亿年左右,在复杂的地质作用下,形成了今日泰山的雏形。直到新生代中期(距今3000万年左右),今日泰山的总体轮廓基本形成,又经过了长期的自然雕凿,终于形成了今日的景貌。据考古发现,从40万年前到4000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在泰山文化区域曾活动着沂源猿人、新泰智人,两者分别代表了这一地区旧石器时代人类发展的两个重要阶段。到了新石器时代,这个地区的原始先民依次创造了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等一系列灿烂辉煌的文化。 泰山摩崖刻石泰山有着丰富多姿的名胜古迹。古老而年轻的岱庙,位于泰山南麓泰城中部,又名东岳庙、泰岳庙、岱岳庙,俗称泰庙,是古代祭岱的主要场所。胜迹众多的岱阳又称泰前,是泰山风景名胜荟萃之地,除岱庙外,还有登山东路、登山西路、环山路、徂徕山等景区。今存寺庙20座,碑碣639块,摩崖刻石634处。天人合一的岱顶,位于泰山

之巅,面积0.6平方公里。由此可跨天门,游天街,望天阙,渡仙桥,逛琼阁,赏旭日东升、晚霞夕照、雨凇雾凇、黄河金带、云海玉盘等奇观。岱顶现存庙宇5座,碑碣22块,摩崖刻石246块。风光秀美的岱阴,位于泰山主峰以北,包括后石坞、谷山玉泉寺、桃花峪、娄敬洞山、五峰山、昆瑞山、灵岩等景区。其群山连绵,旷远清幽,奇峰怪岩,洞坞藏秀,有寺庙6座、碑碣640块、摩崖刻石599处。 2.泰山风尚 泰山是一座“文化山”,它与中华文明血脉相连。历代统治者和广大民众都采取种种仪式,表达对泰山的景仰与膜拜,由此形成了颇具特色的“泰山文化”现象。 泰山崇拜。泰山因其“大”成为古代人最早推崇它的原因之一,人们崇拜泰山,是希冀这座“大”山给人带来力量,驱除灾害,求得幸福。人们在对“大”的膜拜中逐渐发现,太阳有着更神秘的力量。因此,太阳崇拜成为泰山崇拜中更为深刻的历史原因。东方与太阳密不可分,在中国古代神话和文学作品中,太阳就被称做“东乌”、“东君”。东方成了尊贵的方位。例如“五行”说中,东方属木,其色为青苍,所以“东方曰苍天”;在“八卦”中,东方为“震”,“震为长男”;在“四时”中,东方为“春”,春乃四季之首;在“五常”中,东方为“仁”,仁是天地大德;在“五帝”中,东方是“青帝”,青帝是至高的天神……这种出于原始思维的东方崇拜,使地处中原之东的高大泰山有了更加神圣的力量。《文献通考》中即记述“岱宗东岳,以其处东北居寅丑之间,万物始终之地,阴阳交泰之所,为众山所宗也”。泰山崇拜反映了人类早期对自然力、自然之神的敬畏与依靠,折射出人与自然和谐的原始形态。 泰山封禅。帝王封禅是中国历史上独有的现象,几乎是每个皇帝梦寐以求的。在帝王封禅史上,除了武则天以女皇的

济南市茶叶市场发展现状

济南的茶叶市场历史概况 以1984年为标志,济南茶叶内销市场才完全进入了市场经济,国内茶叶市场的开放是在茶叶产大于销的背景下进行的,所以济南国内茶叶内销市场,与其他商品不同的是,它是由推销库存产品开始的,长期以来计划经济的结果、生产、加工型的茶企业带着鲜明的生产型企业的特色,暨没有品牌,又没有直接的产品销售的通路,近二十年以买方为主的济南内销茶市场一直没有摆脱产品推销的阴影,二十年来,为卖而卖,为解决产品的销路,由自产内销的门市到销区茶叶批发市场的形成,茶农自产自销彻底颠覆了计划体制下的一级站、二级站的批发网络,完成了“农村包围城市”的异地销售。目前济南茶叶内销70-80%靠的是这种产销见面的市场批发模式。为适应市场需求而作出的产品结构调整,传统历史名茶的挖掘,名优茶的应市,给了消费者极大的挑选余地,同时也培育和刺激了新的消费,促使了内销市场的稳定增长。二十年来,在茶文化和名优茶热的双重作用下,传统的区域性消费习惯正在瓦解,二十年前,从济南为中心的华北、东北、西北等北方市场,花茶的消费要占据95%以上,二十年后,花茶的比重已下降到不到60%,绿茶、乌龙茶,普洱茶呈快速增长之势,尤其是绿茶,在2003年的那场非典以后,绿茶有益健康的观念深入人心,绿茶的增长速度超过20%。二十年前时名茶生产还刚刚起步,市场总容量不到1万吨,二十年后,名优茶市场销量已达20万吨。茶叶消费正逐渐成熟,尤其是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茶有益于健康的观念的不断深入人心,拥有接近1亿人口的山东内销市场,消费前景乐观。 山东省济南茶叶市场网统计的数据显示: 到2004年,全国的茶园面积为127万公倾,茶中产量为万吨,内销为55万吨,内销金额155亿元(人民币),出口为万吨,出口金额为亿美元。 2005年预计,茶园面积为130万公倾,茶叶产量为87万吨,国内销售为57万吨,内销金额为166亿元,1-10月份茶叶出口为万吨,金额为亿美元。 济南茶叶市场概况 济南是目前济南茶叶内销市场最有前景的一个区域,济南不仅有着1400万居民人口,而且是联系全国及世界的旅游城市,据济南茶叶流通协会数据,济南茶叶消费值约20个亿,有茶叶经营商户8000多家,占据济南城区的主要终端通路。 济南市民消费的茶,一般习惯于称散茶再包装,或简易纸袋包装,礼品茶流行礼盒包装。春茶上市或节假日的礼品茶是各商家获得利润的主要来源,他们靠平时积累的回头客和利用各种关系建立起的企事业的团购作为目标客户。 济南茶市的销费结构: 市场消费:5年前,济南市民的花茶消费在80%-90%之间,如今花茶的比重已下降到60%。部分消费群体已转向绿茶、乌龙茶及其他茶。有资料显示,济南市民消费的层次为:花茶30元-60元/斤,礼品茶为90-160元/斤之间,名优绿茶的定位在120-150元/斤之间。 礼品茶消费对象为济南市的企事业单位和团体、驻京机构、游客等,在茶文化的作用下济南

湖南省矿产资源概况

湖南省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矿产资源丰富,优势矿产多且分布相对集中,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湖南省矿产资源种类较丰富,优势矿产突出。已发现各类矿产124种( 168亚种),已探明储量85种( 112亚种)。在已探明储量的矿种中,居全国前十位的矿产有64种(含亚种),居前5位的有41种(含亚种),居前3位的矿产共有25种(含亚种)。其中钨、铋、细晶石、褐钇铌矿、独居石砂岩、萤石、石墨、海泡石、石榴子石、玻璃用白云岩、陶粒页岩等11种矿产的保有储量占全国首位,石煤、锰、钒、锑、铌(钶)铁矿、铷、重晶石、玻璃用砂岩等8 种矿产的保有储量居全国第2 位,锡矿、铪矿、矿、砷矿、金刚石、水泥用泥岩等6个矿产(含亚种)的保有储量居全国第3位。具有国际优势的矿产有:钨、铋、锑、萤石、隐晶质石墨、重晶石等,在国内具有优势或潜在优势的矿种有锰、锡、铅、锌、铌、钽、水泥灰岩、石膏、高岭土、芒硝,煤炭在南方地区具有比较优势。 矿床分布呈明显的区域性和相对集中性。钨、锡、钼、铋、铅、锌、石墨主要集中在郴州、衡阳地区,锑主要分布在娄底、益阳地区,汞主要集中有湘西地区,金、银主要集中在衡阳、长沙、怀化、岳阳和郴州地区,铁矿主要集中在衡阳、株洲地区,锰主要分布在永州、湘西自治州、怀化和湘潭地区,煤主要分布在娄底、郴州、衡阳、邵阳、长沙、湘潭地区;岩盐主要集中在衡阳和常德地区,石膏主要集中在常德和邵阳地区,磷矿主要集中在常德、长沙和怀化地区。 现有特大型矿床8处,大型矿床97处,中型矿床231处,小型矿床

865处,矿点5000余处。目前已开发利用矿产88种,矿山企业8000多个,其中大型矿山14个,中型矿山72个。

工程地质概况

第二章工程地质概况 本工程位于郑州市莲花公园北100m处,玉兰街处,文峰小区住宅楼四幢,其中4#楼占地面积约2800m2,基坑周长约220米,70*40二层地下室。开挖深度分为9.0m,基坑安全等级为二级,基坑临时支护使用年限为12个月。 2.1 工程地质情况 工程地质往往是由勘探得到的,勘探包括钻探、井探、洞探、触探以及地球物理勘探等多种方法,勘探方法的选择首先应符合勘察目的的需要,还要考虑其是否适合于勘探区岩土的特性。工程地质钻探的任务之一是取岩土的式样,用来对其观察、鉴别或进行各种物理力学实验,以下是用钻孔取土器从钻孔中采取的式样进行试验得到的数据。 2.1.1地层特征 据勘察报告,本基坑地层结构由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地层、下伏基岩为第三系泥质粉砂岩。按其岩性及其工程特性,自上而下依次划分为①素填土、②粉质粘土、③细砂、④中砂、⑤砾砂、⑥强风化泥质粉砂岩,六个工程地质层位,以下分别予以阐述: 1杂填土 全场地分布。黄褐色,松散状,湿,由中砂及细砂组成,为近期回填土,欠固结。层顶标高20.40~21.70m,层厚3.2m。 3粉土 全场地分布。灰褐色,可塑,湿,无摇振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有光泽,局部含少量铁锰质结核。层厚3.0m。 3粉质粘土 全场地分布。灰褐色,可塑,湿,无摇振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有光泽,局部含少量铁锰质结核。层顶标高19.10~ 19.35m,层厚1.40~3.40m。 ③细砂 场地部分钻孔可见。灰色、松散状,饱和,上部含少量泥质,以细颗粒为主,成分主要为石英,颗粒级配差。层顶标高15.93~ 16.77m,层厚0.80~1.40m。 ④中砂 场地部分钻孔可见。灰色,松散状,饱和,以中颗粒为主。层顶标高15.15~16.37m,层厚1.90~2.00m。 ⑤砾砂 全场地分布。黄色,稍密状,饱和,层顶标高4.24~7.61m,层厚3.10~4.21m。 ⑥全风化泥炭质页岩 全场地分布。棕红色,岩芯多呈碎屑状及碎块状,泥炭质胶结,原岩结构不清晰。层顶标高-1.71~-0.97m,层厚2.90~ 4.30m。 ⑦强风化炭质灰岩

上海地区气候特征及地质条件

上海地区气候特征及地质条件上海濒江临海,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呈现季风性、海洋性气候特征。冬夏寒暑交替,四季分明,春秋较冬夏较长。主要气候特征是:春天暖和,夏季炎热、秋天凉爽,冬季阴冷;全年雨量适中,年60%左右和雨量集中在5?9月的汛期,年平均降水量1119.1 mm,年蒸发量882.4 mm;年平均日照1400h。由于上海城区面积大、人口密集,使上海城市气候具有明显的城市 热岛效应。全年平均气温15.8 C, 1月最冷平均为3.6 C, 7月最热为27.8 C。上海地区夏季空调运行约4个月(6?1 0月初),冬季运行约3个月(12?3月初)。上海地区具有的夏长、冬短的特点,对地下换热器长时间工作可能会引起热平衡问题。 地质条件特征 上海市位于长江三角洲入海口东南前缘,面积约6340.5K m2,成陆较晚,除西南部有高出 数十米至近百米的零星残丘陵外,全区地势平坦.境内地面标高(吴淞高程)大多在3.5? 4.5M 之间。地貌上整个地形呈现东高、西低形态,西部为淀泖洼地,东部为碟缘高地?上海露 出地表的基岩分布零星, 多呈孤丘出现,总面积约 2.5K m , 而大片的基岩隐伏在第四系松散沉积物之下。上海地区第四纪地层十分发育,除西部、西南部剥蚀丘陵有基岩隆起出露外, 其余地区均有第四纪地层覆盖,厚度一般介于200?320M之间,西南较薄,为100?250M, 向东北增厚至300?400M按沉积相大致可划分为二部分:1)下部,埋深通常约145?320M 间,以褐黄色为主,夹杂蓝灰、黄绿色网纹或杂斑的杂色粘土与灰色白色为主的砂砾互层 , 称之为“杂色层”,为早更新世陆相沉积物;2)上部,埋深通常指约145M以上,是以灰色为主,夹有绿、黄、褐黄等色的粘土,与浅灰、黄灰色粉砂性土互层,称为“灰色层”,属中 更新世以来海陆频繁过渡、海洋渐占优势环境下的沉积物。上海地区内多属于软土地区, 土壤源热泵空调地埋管施工成本低,具有良好的经济性。 传统的地热理论,将地层从上到下分为变温层、恒温层、增温层。根据上海地矿徐剑斌 等人在浦东、浦西5个100M深测温孔共12次实地地温测试记录进行统计研究,上海地区地 下100 M以浅层温度相对稳定,土壤平均温度约17C左右,有利于热泵空调换热器工作。上 海地区地温场示意图如图 2 所示。 1)0?10M温度在13.3?17.6 C,温度受气候影响,温度变化大,为变温带。由于气温 对浅层地温的影响。测试地区变温层在0?10M,左右,受季节气温影响较大。

山东省经济发展状况

山东省经济发展状况(2010年) 近年来,山东省经济发展迅速,许多领域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1)名列前茅的经济指标 山东经济主要指标居全国前列,成为中国东部经济大省,2004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15490.7亿元。居全国第三位。全省人均生产总值16925亿元。农林牧渔产业总产值3453.2亿元,居全国第一位。进出口总额突破600亿美元。 (2)日趋优化的工业体系 山东工业发展迅速,基本形成了以能源、化工、冶金、建材、机械、纺织、食品等支柱产业为主体的工业体系。全省有大中型工业企业2628家,省重点企业集团136个,例如山东电力集团,齐鲁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浪潮集团,济南钢铁集团,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海尔集团,海信集团,兖矿集团等。 (3)蓬勃发展的金融体系 山东金融与保险业发展迅速。目前已形成了以中国人民银行为央行,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分离,多种金融机构并存发展的金融体系。全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4514.3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1782.8亿元。全省设立分支机构的保险公司共18家,全年保费收入817.2亿元。金融市场体系逐步完善。 (4)全面发展的农业经济 山东省一直把农业作为发展经济的基础产业,农业产值居全国第一。山东省是全国重要的粮食、棉花产区,还是全国最大的花生产区,花生出口量占全国一半以上。近年来,山东省的蔬菜生产成为农业中第二主导产业,被称为全国最大的“菜篮子”,是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蔬菜市场的主要供货地之一。山东是著名的“水果之乡”,主要生产高品质的苹果、梨、桃、杏、枣、葡萄、西瓜等,产量居全国第一。

(5)日渐崛起的民族经济 近年来,山东的民营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全省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已达193.6万户,从业人员734.7万人,注册资本达到3503.1亿元。个体私营经济增加值占全省GDP的31.6%;实交税金占全省地方财政收入的20.2%,山东省百强工业企业中,民营企业占31家。南山集团,金锣集团2004年营业收入超过100亿元。 山东的旅游业发展(2010年) 山东省的旅游业在改革开放以后得到健康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实施,国内打开了,引发了“外国人看中国”的入境旅游热。山东旅游业步入快车道,是在“九五”期间。人民生活的富裕给旅游业创造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各级政府的大力扶持给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政策上的保障。在国际旅游继续向前发展的同时,国内旅游渐成规模。近年来,山东省旅游业又有突破性发展,主要指标开始进入全国行列,接待国内游客跃居全国第三位,接待入境游客上升到第七位。新世纪前3年,旅游总收入从307亿元增长到610亿元,年均增长100亿元,高出全国同期年增长14个百分点。2003年,由于“非典”的影响,全省旅游总收入只达到上一年的94%,高出全国6个百分点。2004年,山东省旅游总收入814.7亿元,比上年增长42.1%。2005年更是突破100亿元。旅游业成为山东省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正向主导产业的地位迈进。 截止到2004年年底,全省有12个优秀旅游城市,1A~4A级旅游风景区(点)114家,国家和省级旅游度假区16家,星级饭店500余家,旅行社1373家,其中国际旅行社64家。2002年,我省旅游整体形象确定为“走近孔子,扬帆青岛”。山东省旅游业发展要从打造整体形象入手,主推“山水圣人”和“黄金海岸”两大品牌,进而带动激活全省旅游大市场。

信阳市矿产资源概况

信阳市矿产资源概况 一、经济和社会发展概况 信阳市位于河南省南部,东连安徽、南邻湖北,处于豫鹗皖三省的结合部,西、北分别与南阳市、驻马店市接壤。面积18915平方千米,占全省总面积的的11.3%。京广、京九铁路和106、107国道及京珠高速线纵贯南北,国道312线,宁西铁路横穿东西,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信阳市地势呈南高北低。西部和南部是由桐柏山、大别山构成的豫南山地,面积6980平方千米,占全市总面积的36.9%,山峰海拔1000-1500米;中部是丘陵岗地,位于豫南山地以北,面积7282平方千米,占全市总面积的38.5%;北部是平原和洼地,以淮河为襟带,缓缓舒展于淮河、汝河、洪河之间,成为由江北山地进入华北大平原的前沿走廊,面积4563平方千米,占全市总面积的24.6%。信阳境内河流众多,大小河流20余条,分属长江,淮河两大水系。年均径流量75.25亿立方米。其中,境内淮河流域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98.2%,属长江水系流域面积仅占1.8%。区内各类水库862座,其中大型5座,中型11座,水域面积399万亩。信阳地处在我国亚热带北部的边缘,为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区,季风气候特征明显。 2000年末,信阳市总人口766万,耕地面积52万公顷,人均耕地面积0.067公顷。 信阳市矿产资源较丰富,但分布具有不均性,集中分布在南部、西部山区。水资源属弱富水区,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78.6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26.85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1185立方米,是全省人均水资源量的2.6倍。 信阳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历经了数千年的历史沿革,北宋改义阳为信阳,一直沿用至今。明清时期,信阳的经济文化发展已有相当的规模,粮食充裕,商业繁盛,名士荟萃。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深厚的文化底蕴,造就了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信阳还是著名的革命根据地,是“鄂豫皖”苏区首府所在地,是红军的摇篮,是将军的故乡。 改革开放以来,全市经济发展较快。农业基础地位得到进一步加强;工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的成效,建成了以珍珠岩为主的非金属矿业、治金、建材、食品、医药和电力等工业基地;第三产业比重上升,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科教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全国十大名茶之一的“信阳毛尖”名扬四海,每年一度的“茶节”宾朋满座,经贸洽谈,增加了信阳的知名度,活跃了信阳经济;国家环保总局2000年6月批准信阳市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加快了信阳市生态建设步伐,也为全市经济发展带来机遇。 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61.05亿元,较上年增长9.4%;在全省的位次已由“八五”末的第11位升至第10位,五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115.8亿元,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宜宾市过境高速公路西段 沿线综合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1 前言 工程概况 宜宾市过境高速公路西段宜宾市的宜宾县、翠屏区。本项目的建设主要为提高宜宾市路网的通行能力和促进城市发展,项目在布线时充分考虑了沿线各重要城镇的发展规划,避免了对宜宾市城市发展的干扰。宜宾城市总体规划为本项目确定走向的重要依据之一。 路线起于乐宜高速公路,设枢纽互通,经金城、玉龙、止于宜水高速公路,设柏溪枢纽互通与公路相接。 推荐线(K+A+K)路线全长,建设里程,A线对应的K线长。 经统计,初步设计外业勘测共完成以下工作量: 1、沿线工程地质调绘。 2、工程地质类比调查4处。 3、静力触探孔44孔。 4、初设阶段完成的钻探工作量,机械钻孔84孔。 5、共调查天然砂砾石、砂及碎石料场2处,机制砂料场1处,灰岩碎石料场2处,砂岩片块石料场2处,其余料场可参考利用与公路相交或邻近的公路等工程已有资料,共收集6处。 技术标准、规程、规范 执行的主要技术标准、规程、规范、规定如下: 执行的主要技术标准如下:路计路

(4)《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 GB/T50266-99;以往地质工作及参考资料: (1)区域地质资料:1:20万,H-48-(27)宜宾幅地质图。 (2)宜宾市过境高速公路西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3)宜宾市过境高速公路初步勘察报告。 上述资料对工作区的地层结构、地质构造、地质环境特征等方面进行了详尽的描述,对本次勘察有较大参考利用价值。 2 沿线工程地质概况 地形地貌 项目位于四川省东南部,地处四川盆地盆周山地区的南西缘山地亚区及四川盆地南低山丘陵区,路线走廊带的地形、地貌单元受地质构造和岩性控制明显。将工作区划分为两种地貌类型和五种次级类型地貌,分为侵蚀堆积地貌和构造剥蚀地貌两大类。 (1)侵蚀堆积地貌 ①河流堆积漫滩和一级阶地(Ⅰ 1 ) 主要分布于宜宾岷江、金沙江两岸滩地。堆积漫滩由近代冲积粉砂土、砂砾卵石构成。表面低平,宽数十至千余米,后缘高出江面4~10m。一级阶地由近代冲积粘质砂土、粉砂土、砾卵石组成,表面平整宽阔,略倾向江面,顺江延伸,长数至十余公里,宽约1km,前缘高出江面10~30m。 ②河流堆积阶地(Ⅰ 2 ) 主要分布于宜宾岷江、金沙江两岸二三级阶地。上部堆积黄色砂质粘土,下部为粘土夹砾卵石,组成二级及三级基座阶地。阶地台面不平整,切割处可见基岩出露。二级阶地高出江面50~80m。延伸1~4km。缓状 6纵 台角 无 冷天大 为最

山东地貌概述

山东地貌概述 崔巍(山东省潍坊市)一、基本概况 (一)地理位臵:山东,古代为齐鲁之地,位于中国东部沿海、黄河下游、京杭大运河的中北段,省会设在济南。陆地南北最长约420公里,东西最宽约700余公里,陆地总面积15.67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6%,居全国第十九位。西部连接内陆,从北向南分别与河北、河南、安徽、江苏四省接壤;中部高突,泰山是全境最高点;东部山东半岛伸入黄海,北隔渤海海峡与辽东半岛相对、拱卫京津与渤海湾,东隔黄海与朝鲜半岛相望,东南则临靠较宽阔的黄海、遥望东海及日本南部列岛。近年来山东亦成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 (二)自然环境:山东是我国10个沿海省市之一,地处黄河下游,大

致介于北纬34°22′52″至38°15′02″(岛屿达38°23′N),东经114°19′53″至122°43′之间。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带,计跨纬度3°52′10″、经度8°23′07″,这使得山东自然地理的东西差异远比南北差异明显。山东半岛的东南部为沂蒙山地丘陵,水文属于淮河水系(沂河),而山东半岛西北部为华北平原,水系属于黄河水系(徒骇河),造成两地自然环境不同,山东半岛的东南部为海洋性较强的温带季风气候,西北部为大陆性较强的温带季风气候。总体来说,山东省气候温和,雨量集中,四季分明,属于暖温带季风气候。夏季盛行偏南风,炎热多雨,冬季多偏北风,寒冷干燥;春季天气多变,干旱少雨多风沙;秋季天气晴爽,冷暖适中。 (三)地貌特征:山东省的地貌基本特征,一是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水系呈放射状。全省地势以泰鲁沂山地为中心,海拔高度向四周逐渐降低。泰山、鲁山、沂山共同组成鲁中地的主体,构成山东省中部一条东西向的分岭。东部及南部为起伏和缓的低山丘陵,北部及西部为坦荡的平原,呈弧形围绕在山地丘陵的外围。全省地势中南部凸起;东部地势稍低,缓丘起伏;西北部地势低平,黄河、大运河穿行其间,9/10的地面在海拔50米以下。由历史上形成的黄河冲积扇、泛滥平原和近代黄河三角洲组成的平原呈弧形环抱于中南部山地的西、北两侧。在山麓冲积平原和黄河冲积平原之间为低洼地带,形成带状湖群。众多的山间盆地和山间平原散布于低山丘陵之间,海拔高度都在200米以下。山东海岸北依渤海、东及东南濒临黄海,除黄河三角洲与莱州湾沿岸为淤泥质海岸以外,大部分海岸为岩石的侵蚀海岸,海岸曲折,多港湾、岛屿。

多宝山铜矿地质资源勘查概况

多宝山铜矿地质资源勘查概况 0 引言 矿区出露地层为中奥陶统铜山组, 中、下志留统的八十里小河组和黄花沟组, 中、下泥盆统泥鳅河组、乌奴尔组, 上石炭统花 朵山组, 上二叠统八站组, 下白垩统龙江组及第四系。地层在矿区范围内基本为一单斜岩层, 总体走向300 度, 倾向北东, 倾角40-60 度, 局部地层倒转而向南西倾斜。多宝山铜矿田三矿沟铜矿床的矿种主要为: 铜、铁、钼, 伴生金、锌、银、钨、镓、铟、锗和碲等多种有益组分。 矿区内出露的岩石有: 凝灰粉砂岩、安山质凝灰岩、角岩、黑云母长石角岩、透辉石石英角岩、大理岩、硅质大理岩、矽卡岩化大理岩、粒状钙铁石榴石矽卡岩、致密状钙铝石榴石矽卡岩、英云闪长岩、绿泥石化花岗岩、蚀变闪长岩、石英斑岩等。这些岩石由于遭受不同期次和不同程度的热动力挤压变质, 岩石的硬度在不同成度上由所变化。岩石软硬不均甚至于破碎形成破碎带有的岩石经破碎后经风化形成土状。 综上所述, 矿区地层经强烈区域构造、热液蚀变、变质等因素造成岩层产状陡, 纵横向变化大; 岩层层理、节理发育, 多出现 破碎岩层; 岩石软硬不均、软硬互层, 部分硅化强烈, 可钻性级别高达10-12 级, 给钻探工作带来一些技术难点: 矿区内地下水埋藏深度为2.5-30m 。前人资料单孔最大涌水量为0.33-2.36 升/

秒米 矿区内普查岩心钻孔结构设计, 在满足地质对岩矿心采取几何尺寸要求的前提下, 着重考虑了矿层岩石的机械物理特性带来的技术难题, 为保证钻孔安全、质量、设计为小口径钻孔结构。应用小口径金刚石钻进技术方法。 根据本矿区岩层各类岩矿的物理机械物性, 岩石可钻性、研磨性与完整程度等,设计选用三种钻进方法:一是硬合金钻进, 二是普通金刚石钻进, 三是金刚石绳索取心钻进。 根据地层特点与典型钻孔设计结构, 分层钻进技术设计等三个井段: 一是第四系地层开孔井段: 松软地层冲积层、堆积层或松散的砂土层开孔时, 使用普通硬质合金钻进。钻孔坍塌严重时, 可从 孔口灌注稠泥浆或分段投入粘土球,捣实后再钻进, 也可使用聚丙烯酰胺低固相泥浆护壁。钻进预定深度后, 及时下入孔口套管。二是钻孔穿透第四系松软地层下入孔口套管后,换径? 110 口径 普通金刚石钻进方法,钻至坚硬基岩后,下? 108技术套管,等钻孔主孔段进行绳索取心钻探作技术保证。三是钻进到坚硬基岩, 入下? 108技术性套管护壁后, 由孔深20米左右直至终孔的主井段, 采用S75 绳索取心钻进。 开孔O/150mm钻进用短钻具采用干钻方法,干烧法取 心;O/146mm套管下完后换O /110mm金刚石钻头,O/108mm钻具长为2米, 单管钻进, 当岩心采取率低或下回次不到底时, 采用钢丝合

上海西佘山野外地质概况(参考资料)

上海西佘山野外地质实习报告 摘要:西佘山上具有三重火山喷发的旋回,在上海这个冲积平原上具有独特的地质意义,其发育的多种地质现象值得考察和学习。 引言:2013年3月30日,天气晴朗,我们来到上海西佘山,进行火成岩和侵入现象的考察。佘山,位于上海西南郊,分东佘山和西佘山,这次我们的考察对象是西佘山。西佘山高约99m,在地质历史上曾发生过剧烈的火山活动,留下了明显的遗迹,有许多出露的火山岩。 实习内容: 观察点1,在距佘山南门约75m处,山路的右侧,经纬度为N31.05830°,E121.10.963°,海拔17,18m。这里有出露的流纹岩,倾向为43°,倾角为57.5°,在其层面上可以发现流纹构造,间或可见浅黄色集块岩,如图1.1与1.2所示。流纹岩中比较明显的矿物有云母,肉红色长石以及石英,长石为碱性长石。在这区域还可发现X型节理,走向分别为SW192°,NW276°,如图1.3。再往前走,可以看见球形风化以及风化壳,如图1.4。 图1.1(杜文佳摄)图1.2(杜文佳摄)图1.3(杜文佳摄) 图1.4(杜文佳摄)

观察点2,距观察点1约100m,经纬度为N31.09703°,E121.18469°。此处观察凝灰岩,含有少量角砾岩,故可称为含角砾凝灰岩,如图 2.1。倾向为SW220°,倾角为50°,节理密集。这里与观察点1构成了第一个火山喷发循回。 图2.1(杜文佳摄) 观察点3,位于山路拐弯处,距观察点2约100m,经纬度为N31.09720°,E121.18633°,是第二循回的底部,在这里有巨大的黑色侵入岩墙,岩质为闪长玢岩,是侵入流纹岩形成的,如图3.1。这一侵入现象可能是由流纹岩自身断裂引起的。层面的倾向为344°,倾角为35°。 图3.1(杜文佳摄) 观察点4,经纬度N31.09636°,E121.18515°。这里是第二火山循回的上部,岩石成分为凝灰岩,内含少量角砾,如图4.1,倾向284°,倾角75°。

区域环境概况

2 区域环境概况 2.1地理位置 无棣县位于山东省最北部,地处鲁北平原、黄河三角洲地带。地理坐标为东经117°13′~117°04′,北纬37°41′~37°16′。县界东与沾化县接壤,西与庆云县为邻,南与阳信县紧连,北与河北黄骅市接界,县城坐落在县域的南部偏西地带。无棣县隶属滨州市管辖,全县辖11个乡镇,565个自然村,县域人口43万人。 无棣县是山东半岛与京津唐交通要塞,素有“冀鲁枢纽”之称,既是环渤海经济区与黄河三角洲经济带的结合部,又是京津塘和山东半岛两大经济区的交汇处,与黄骅大港仅一河之隔,境内有500-3000吨级泊位码头7个,年吞吐能力达370万t,航路可北抵塘沽、天津,东到大连、龙口、烟台、青岛,南达湛江等港口。205国道、大(口河)济(阳)路、新(河)海(兴)路等5条国省干线公路贯穿全境,滨(州)博(山)高速公路已经建成通车,与北京、天津、济南、青岛等大中城市均有高等级公路连接。 无棣县工业园区位于无棣县城东部,跨棣丰街道办事处、水湾镇部分区域。 拟建工程位于无棣县工业园区南部,星湖二路南侧、开发五路以西,具体见图2.1-1。 2.2 自然环境概况 2.2.1地形地貌 无棣县地处鲁西北黄泛平原,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县境位于德惠新河、马颊河、秦口河下游,曾为黄河入海口,濒临渤海,受河流淤积、海潮漫溢影响严重,形成南北高低相间的条带状地貌。境内最高点在无棣县城的西部,海拔高度为8m,以万分之一的坡度向东北倾斜,至沿海的车辋城,海拔高度为2.5m,大口河海拔高度为1.9m,三里台、五里台海拔高度仅为1m左右。境内自西向东依次为黄泛平原、滨海平原和渤海湾海岸。 工业园所在区域地貌为河滩高地和浅平洼地,是由古河道冲刷、风蚀而成,地势平坦。地层主要是黄泛冲积层第四系松散沉积物和滨海相沉积。

广州市概况

广州市概况 广州市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的广东省中部,濒临南海,毗邻港澳,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北依绿色屏障白云山,南向狮子洋,东南和西南分别与深圳、珠海经济特区相邻。东江、西江和北江汇成珠江穿越市区而过。广州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是国务院第一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自古以来,广州是中国通向太平洋、印度洋和北欧的主要门户之一,以祖国“南大门”著称。广州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北回归线从这里通过,1999年平均气温22.6°C,年温差15-17°C,年降水量1827毫米,平均相对湿度为77%。四季常青,繁花似锦,故有“花城”之美誉。据资料统计,有关广州市的气象参数如下:广州市气象参数表 广州市是华南地区的中心城市和广东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市辖十个区

和二个县级市,总面积7434.4平方公里,人口990万人,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为2470亿元,与国内的大城市相比,广州市的经济增长速度属于较高的水平。 广州是华南地区的交通枢纽和港口城市。京广、广九、京九等多条铁路干线汇集于此。广州港可通往世界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货物吞吐量超过10000万吨。白云机场是全国三大国际机场之一,年旅客吞吐量超过1300万人次,可通国内外主要城市。广州还是我国主要对外贸易基地,国际性旅游城市,华南地区最大的商业、金融、科技、文化教育中心。近年来,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市环境面貌“一年一小变、三年一中变”效果明显。为适应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至2010年,广州将建设成为空间布局合理、生态环境良好、基础设施完善、工作和生活条件方便舒适、城市风貌体现岭南特色的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

济南市产业结构优化

济南市产业结构优化问题分析 摘要:产业结构优化能够有效地推动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经济的有效发展,它 包括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两个方面。依据产业结构的理论,同时选取济南市为例,对济南市产业结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指出虽然济南市当前产业结构较为合理,但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缓慢,济南应从供给结构、需求结构两个方面促进济南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关键词: 产业结构产业结构政策供给结构需求结构 一、问题的提出 通过对现代经济发展历程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国民生产总值即GDP的增加,二是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增长,截至2016年,国民生产总值已跃居世界第二位,成为发展最好的发展中国家。但随着经济总量的增长,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中国制造2025等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这些问题体现了我国当前结构性矛盾突出。如何解决我国当前面临的产业结构性矛盾,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国外学者很早就对产业结构优化问题进行了充分的研究。威廉?配第在17 世纪首次认识到产业结构是决定国民生产总值和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关键因素,并在1672年出版的《政治算术》表达了他的研究结论:工业比农业、商业比农业附加值高。1691年英国经济学家克拉克结合配第的研究成果和若干国家的统计资料,得出随着经济的发展,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数相对于从事工业生产的人数将趋于减少,同样,从事工业生产的人数相对于从事服务业的人生也将减少。刘易斯在1954年发表的《劳动无限供给下的经济发展》中提出了二元经济结构模型,提出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加速产业结构升级。罗斯托在1958年提出主导产业扩散理论和经济成长阶段论,指出主导产业通过回顾效应、旁侧效应、前瞻效应带动其他产业发展,并将经济发展过程分为传统社会、为起飞创造前提的阶段、起飞阶段、向成熟推进阶段、高额群众消费阶段等五个阶段,后续研究者在其基础上增加了追求生活质量阶段。 国内学者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也进行了大量研究。刘伟和李绍荣(2003)采用建立索洛模型的方法,通过研究我国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得出我国第三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最大的结论。王艳荣(2006)通过建立模型对中国工业化进程中产业结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分析,其预测结果是到 2014 年中国的第三产业占 GDP 的比重将超越第二产业,中国将完成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进入后工业化阶段。葛澄清(2005)结合湖北省得经济发展现状,分析研究了湖北产业结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得出结论:湖北产业结构升级缓慢,农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过大,内部结构不合理第二产业其结构调整缓慢,产业素质偏低第三产业发展规模小,水平低。并就以上相关问题提出政策建议。王健(2010)应用面板数据,对我国 31 个省份 12 年数据建立时间序列模型,研究了产业结构变动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和区域地理溢出效应。我国还有众多学者对产业结构现状进行了研究,周振华在《现代经济增长中的结构效应》一书中对产业结构作了系统的分析,并揭示了结构关联效应、结构弹性效应、结构成长效应和结构开放效应。还有很多学者如郭克莎、李悦、王述英等人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实际状况及其存在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济南市旅游资源要点

济南市旅游资源概况 1、济南趵突泉公园 趵突泉公园,位于济南市中心,南倚千佛山,北临大明湖,是一座以泉水、人文景观为主的文化名园,是泉城济南的标志,亦是泉城三大名胜之首。公园以趵突泉为中心,共规划为18 个景区,以观泉、赏戏、品茗为特色,创造古朴、清幽、含蓄的境界,再现自然之美。趵突泉是七十二名泉之冠,趵突泉群是四大泉群之首。趵突泉公园内泉水众多,有著名的金线泉、漱玉泉、马跑泉、卧牛泉、皇华泉、柳絮泉、老金线泉等共计27 处名泉,是一处不可多得的具有泉水特色的城市公园。园内名胜古迹众多,文化底蕴深厚。泺源堂、娥英祠、望鹤亭、观澜亭、尚志堂、李清照纪念堂与易安旧居、沧园、白雪楼、万竹园、李苦禅纪念馆、王雪涛纪念馆等人文景观或气势恢宏,或古朴典雅。趵突泉公园现为全国优秀公园、“十佳”公园、国家4A 级旅游区(点)、全国建设系统文明服务示范窗口,自1986 年连续18 年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是海内外著名的旅游胜地。

2、大明湖公园 大明湖公园位于济南市区的偏北方向。大明湖景色优美秀丽,湖上鸢飞鱼跃,荷花满塘,画舫穿行,岸边杨柳荫浓,繁花似锦,游人如织,其间又点缀着各色亭、台、楼、阁,远山近水与晴空融为一色。大明湖一年四季美景纷呈,尤以天高气爽的秋天最为宜人。春日,湖上暖风吹拂,柳丝轻摇,微波荡漾;夏日,湖中荷浪迷人,葱绿片片,嫣红点点;秋日,湖中芦花飞舞,水鸟翱翔;冬日,湖面虽暂失碧波,但银装素裹,分外妖烧。 大明湖水色澄碧,堤柳夹岸,莲荷叠翠,宁榭点缀其间,南面千佛山倒映湖中,形成一幅天然画卷,沿湖的亭台楼阁,水榭长廊参差有致,湖的南面有清宣统年间仿江南园林建造的遐园。遐园内曲桥流水,幽径回廊,假山亭台,十分雅致,被称为“济南第一庭园”湖边假山上建有浩然亭,登临其上,大明湖的景色一览无余。湖对面北岸高台上有元代建的北格阁,依阁南望,远山近水,楼台烟树,皆成图画。清代书法家铁保留下的“四面荷花三面柳,

上海市地质环境公报

上海市地质环境公报SHANGHAI GEOLOGICAL ENVIRONMENTAL BULLETIN (2008年) 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 二○○九年五月

上海市地质环境公报 (2008年) 编制部门: 矿产资源管理处(地质环境和勘查管理处) 资料来源: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 二○○九年五月

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第394号令)和市政府领导在市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关于实行地质环境状况公告制度的请示》一文的批示精神,为充分发挥地质环境监测成果的作用,更好地保护地质环境,现发布本市2008年地质环境公报。

目录 一、概述 二、城市地质 三、地质环境监测 四、地下水和矿泉水 1、地下水 2、矿泉水 五、地质灾害防治 1、地面沉降防治 2、汛期防灾 3、编制地质灾害专项防灾预案 4、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5、资质管理 六、地质遗迹保护和地质公园建设 七、矿山地质环境保护 八、法规制度建设 九、大事记 十、附件

一、概述 2008年,在国土资源部和上海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本市地质环境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各项业务与管理工作稳步推进。全面完成了《上海市三维城市地质调查》的各项任务;地质环境监测与保护等工作得到扎实地推进;地质环境质量状况得到进一步改善:2008年全市地下水开采量压缩到3700万立方米以内,地下水回灌量增加至1700万立方米以上,保持了地下水人工回灌量的持续稳步增长,使全市各含水层地下水位继续有所回升;地面沉降速率逐步趋缓,全市平均地面沉降为6.4毫米,比2007年减少0.4毫米。其中中心城区地面沉降量为7.6毫米,比2007年减少0.2毫米。郊区地面沉降量为6.2毫米,比2007年减少0.4毫米;各承压含水层地下水水质较为稳定。

济南经济发展概况

济南经济发展概况 (一)经济发展概况 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3910.80亿元,比上年增长12.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5.17亿元,增长4.8%;第二产业增加值1637.45亿元,增长11.0%;第三产业增加值2058.18亿元,增长14.9%。全市地域财政收入和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分别达到1145.1亿元和266.1亿元,分别增长39.3%、26.6%。全部税收527.7亿元,增长21.2%;税收占生产总值比重13.5%,提高0.5个百分点。企业景气指数平均136.8点,提高14.7个点。2010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321元,“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13.3%;农民人均纯收入8903元,“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13.1%。 (二)各行业的概况 ①工业 济南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城市,在"工业立市"政策的指导下,已经初步形成了门类齐全、结构完整的工业体系。其中冶金、机械、轻纺、化工、电子、建材、医药、食品等行业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全市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25余家。主要产品有重型汽车、机床、大型压力机、实验机、洗衣机、电视机、电子衡器等4000余种。 ②农业 济南市有乡村人口357.8万人,耕地总资源356.8千公顷。济南市重视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2002年,蔬菜总产量633.7万吨,奶类总产量10.1万吨,禽蛋总产量45.1万吨,肉类总产量35.3万吨。其中明水香稻、龙山小米、章丘大葱、北园白莲藕、泰山小白梨、大货山楂、历城红玉杏、黄河鲤鱼、平阴玫瑰等以其品优质良而驰名中外,不仅占据了国内市场,而且远销日本、韩国、俄罗斯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 ③金融 2002年济南市地域财政收入234.6亿元,其中,一般预算内地方财政收入66.25亿元。全市社会消费品总额达到446.5亿元,各行业零售额全面增长,批发零售贸易额293.6亿元,餐饮零售额61.3亿元,其他行业零售额91.6亿元。

济南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一、区域地质与构造 济南地区位于鲁中山地和华北平原的交接地带,根据地下水的赋存条件和运动特征分为第四系孔隙水为主的黄河冲积平原水文地质区,包括黄河以北,及章丘区、历城区小清河以北地区,其他地区为以裂隙岩溶水为主的单斜构造水文地质区。济南市水文地质单元分区见图1-1-1。 1、济南地质单元 济南地区位于鲁中山地和华北平原的交接地带,根据地下水的赋存条件和运动特征,以黄河为界,黄河以南为泰山北部以裂隙岩溶水为主的单斜构造水文地质区(Ⅰ);黄河以北为以第四系孔隙水为主的黄河冲积平原水文地质区(Ⅱ)。 在以裂隙岩溶水为主的单斜构造水文地质区,古老变质岩系组成的泰山山脉为区域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分水岭,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碳酸盐岩地层成单斜产状覆于变质岩系之上与地形倾向基本一致,向北倾斜,至北部隐伏于山前第四系地层之下,在北部平原地带下伏于第四系下面;市区及东、西郊有燕山期火成岩体大片分布;西部玉符河以西沿黄河地带和东梁王庄以北至章丘的埠村、文祖、普集一带,石炭、二叠系地层假整合于中奥陶系地层之上;多条北北西向断裂构造的切割,将该区又分为若干个即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的水文地质单元,控制了该区含水层的空间分布规律、地下水的运动、循环条件及富水状况。 根据地下水运动循环条件,自西往东,依次划分为平阴水文地质单元(Ⅰ1)、长(清)-孝(里)水文地质单元(Ⅰ2)、趵突泉泉域

水文地质单元(Ⅰ3)、白泉泉域水文地质单元(Ⅰ4)和明水泉域水文地质单元(Ⅰ5),以及山前倾斜平原水文地质区、黄河冲积平原水文地质区的商河水文地质区(Ⅱ1)、济阳水文地质区(Ⅱ2)(见图4-2-1)。 2、济南泉域地质条件 泉域位于鲁西台背斜之泰山穹窿体的北缘,在山前倾斜平原与黄海冲积平原的交接地带。自泰山山脉的长城岭向北,由中低山、丘陵逐步过渡到山墙倾斜平原和黄河冲积平原。区内出露岩层有南向北依次为太古界变质岩、古生界寒武系石灰岩、页岩、奥陶系白云质灰岩、石灰岩、泥质灰岩及石炭-二叠系砂岩、砂页岩。有燕山期辉长岩、闪长岩等岩浆岩侵入体。新生界第四系松散岩层主要分布在本区的中部及北部地区。论证区内较大的地质结构有:文祖断裂、东邬断裂、港沟断裂,基本无大的褶皱构造。泉域区域地层特点: (1)太古界泰山群(Art) 泰山群混合片麻岩系大面积分布在区域南部,主要岩性为黑云斜长片麻岩、斜长角闪岩、角闪斜长片麻岩及黑云变粒岩等。片麻岩的偏离轴向为北50°西~北5°东,倾向南西,倾角75°~85°,是区域基底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