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基础概念一:分子、原子、离子、元素
- 格式:doc
- 大小:279.50 KB
- 文档页数:4
初三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一、物质的组成和分类1.1 物质的组成物质是由原子、分子、离子等微观粒子组成的。
1.2 物质的分类1.2.1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称为纯净物,如氧气、氢气、水等。
1.2.2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称为混合物,如空气、海水等。
1.2.3 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称为化合物,如水(H₂O)、二氧化碳(CO₂)等。
1.2.4 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称为单质,如氧气(O₂)、氢气(H₂)等。
二、原子和分子2.1 原子原子是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具有原子核和核外电子。
2.2 分子分子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原子通过化学键连接在一起构成的粒子。
三、化学反应3.1 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化学反应是物质在原子、离子或分子层面上发生的转化,产生新的物质。
3.2 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3.2.1 化合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
3.2.2 分解反应一种物质分解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的反应。
3.2.3 置换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3.2.4 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3.3 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化学反应可以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包括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等。
四、溶液4.1 溶液的概念溶液是由溶剂和溶质组成的均匀、稳定的混合物。
4.2 溶液的组成4.2.1 溶剂能够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称为溶剂,如水、酒精等。
4.2.2 溶质被溶剂溶解的物质称为溶质,如食盐、糖等。
4.3 溶液的性质4.3.1 均一性溶液中溶质和溶剂混合均匀,无明显分层现象。
4.3.2 稳定性溶液在一定条件下不会发生相分离现象。
五、常见化学物质5.1 氧气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具有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的作用。
5.2 氢气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
5.3 水水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是生物体生存的基础。
初三化学第三单元知识点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初中化学课程的第三单元主要介绍了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包括原子、分子、离子以及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等相关概念和知识。
本文将围绕这些知识点展开讨论。
一、原子和分子1. 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质子带正电荷,位于原子核中;中子电中性,也位于原子核中;电子带负电荷,环绕在原子核外。
2. 原子量是原子质量的相对单位,以质子质量为参照,常用单位为原子质量单位(amu)。
3. 原子的电荷数等于质子数,原子的质量数等于质子数加中子数。
4. 分子是由两个或多个原子以化学键连接而成的,可以是同种原子或不同种原子。
5. 分子式用化学符号表示一个分子,能反映分子中各种原子的种类和数量。
6. 分子式中的下标数字表示该元素原子的数量,不写则默认为1。
分子式的写法应尽量简化,且不同分子的化学式不能写在一起。
二、元素和化合物1. 元素是由同种原子组成的纯物质,具有特定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可以用化学符号表示。
2. 常见元素有氢(H)、氧(O)、碳(C)等。
元素周期表是元素按照原子序数排列的表格,可用于查阅元素性质和信息。
3. 化合物是由两个或多个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具有新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4. 化合物的性质由组成它的元素种类、原子比例和元素之间的化学键类型决定。
5. 化合物可通过化学变化构成,化学方程式可以描述化合物的生成和消失过程。
三、离子和离子键1. 离子是带正电荷或负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形成离子的过程称为离子化。
2. 阴离子是带负电荷的离子,由接受一个或多个电子而形成。
阳离子是带正电荷的离子,由失去一个或多个电子而形成。
3. 离子键是由带正电荷的金属离子和带负电荷的非金属离子通过电子转移而形成的化学键。
4. 离子键具有很高的熔点和沸点,以及良好的电导性能。
四、化学方程式和平衡1. 化学方程式用化学符号和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过程,包括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等信息。
医院供应室工作人员个人总结9篇第1篇示例:作为医院供应室工作人员,最重要的是对医疗物资的管理要严格细致。
医疗物资是医院正常运转的基础,我们需要及时了解医院各科室的需求,合理安排采购计划,确保各类医疗物资的供应充足,同时要注意物资的使用寿命和过期问题,及时清理过期物资,做到库存清晰明了。
我们还需要与供应商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及时了解市场行情,做到价格公道、质量可靠。
医院供应室工作人员还需要具备较强的协调能力和沟通能力。
在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与各科室和供应商之间的沟通协调工作,要及时反馈各科室的需求,了解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保持与各方的良好沟通,做好物资供应的协调工作,确保医院各部门的正常运转。
还要与同事之间建立团结的工作氛围,互相帮助和支持,共同完成工作任务。
医院供应室的工作人员还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我们需要了解医疗物资的使用方法和储存要求,对医院的采购政策和流程有一定的了解,以便能够更好地开展工作。
还需要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和医院相关规定,确保物资采购和管理的合法合规。
End of content.第2篇示例:医院供应室工作人员个人总结在医院供应室工作已经有几年的时间了,这段时间让我对自己的工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在这里,我有幸结识了一群优秀的同事,也感受到了医院供应室工作的独特魅力。
医院供应室工作需要细心和耐心。
作为供应室工作人员,我们要负责医院日常物资的采购、入库、发放等工作,任何一项工作都不能马虎。
要保证医院各科室的用品物资能够及时供应,必须做到对每一件物品都认真核对、清点。
我们还需要及时更新库存信息,以保证医院物资的合理运转。
这些工作虽然平淡,却需要我们持之以恒地投入精力和耐心。
医院供应室工作需要团队合作。
在医院供应室,一个人是无法完成所有工作的,需要与同事们紧密合作,互相配合。
每个人都要尽职尽责,互相帮助,才能让工作更加高效、顺利地进行。
大家共同努力,共同奋斗,为了医院的正常运转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024年中考化学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2024年中考化学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一、化学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1、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原子、分子、离子等微观粒子的概念和性质,以及它们的组成和结构对化学反应的影响。
2、化学反应和化学变化:化学反应的类型、速率和方向,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以及化学平衡的原理和应用。
3、溶液和溶解度:溶液的概念、组成和性质,溶解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以及溶液的酸碱性和pH值。
4、物质的状态和变化:物质的三态变化、熔点和沸点、结晶和升华等物理变化,以及燃烧和爆炸等化学变化。
二、化学实验基础1、实验器材和操作:各种实验器材的名称、规格和使用方法,以及实验操作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2、物质的性质和鉴别:各种常见物质的性质和鉴别方法,以及实验中安全和环保的注意事项。
3、化学方程式和计算: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配平方法,以及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方法。
4、化学实验设计:根据实验目的进行实验设计的方法,以及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
三、元素化合物知识1、空气和氧气:空气的组成和性质,氧气的性质和用途,以及氧气与其他物质的反应。
2、水和溶液:水的组成和性质,溶液的组成和性质,以及水溶液与其他物质的反应。
3、常见的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铁、铝、铜等常见金属的单质和化合物,以及它们的性质和用途。
4、常见的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碳、硅、硫、磷等常见非金属的单质和化合物,以及它们的性质和用途。
四、有机化学基础1、有机化合物的概念和分类:有机化合物的定义和分类方法,以及常见的有机化合物类型。
2、有机化合物的官能团和性质:各种常见有机化合物的官能团和性质,以及它们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3、有机合成和有机工业:有机合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有机工业的发展和应用。
五、化学与生活和社会1、食品与营养:食品中的化学成分和营养价值,以及食品添加剂和防腐剂的作用和使用。
2、环境与能源:环境污染和环境保护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以及能源的种类和利用。
初三化学知识点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性质、结构和变化规律的科学。
在初中化学中,我们主要学习了基本的化学概念、化学元素和化学反应等内容。
下面将详细介绍初三化学的知识点。
一、化学基本概念1. 物质:物质是构成世界万物的基本单位,可以分为纯物质和混合物两种。
纯物质是由相同种类的基本微粒组成,具有固定的化学组成和性质;混合物是由不同种类的基本微粒组成,其组成和性质可变。
2. 元素:元素是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纯物质,它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3. 化合物: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经过化学反应而形成的纯物质,具有固定的化学组成和性质。
4. 分子和离子:分子是由两个或更多的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电中性粒子;而离子是由失去或获得电子的原子或原子团,带有正电荷或负电荷。
5. 反应物和生成物:化学反应中,参与反应的物质称为反应物,而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称为生成物。
6. 氧化和还原:氧化是指物质失去电子或增加氧原子的过程,还原是指物质获得电子或减少氧原子的过程。
二、化学元素1.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将化学元素按照其原子序数和化学性质排列而成的表格。
它包含了118种已知元素,按照一定规律分为周期和族。
2. 原子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围绕核运动的电子组成。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而电子则以能级(壳层)的形式存在。
原子的质子数等于其原子序数,电子数等于质子数时,原子是电中性的。
3. 元素符号和周期表中的排列:每个化学元素都有自己的元素符号,由一个或两个字母组成。
在周期表中,元素按照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顺序排列,且具有一定的周期性规律。
4. 同位素:同位素是指原子核中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种元素。
同位素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但可能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
5. 典型元素和过渡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可以分为典型元素和过渡元素两类。
典型元素位于周期表的A族,具有一定的周期性规律;而过渡元素位于B族,具有复杂的电子结构和化学性质。
三、化学反应1. 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符号和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过程,包括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等信息。
初三化学化学用语专题一、基本概念:【概念复习】1、分子:是的最小粒子。
2、原子:是的最小粒子。
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在中,。
构成原子的三种粒子是、和;其中带正电,带负电荷,不带电荷;在原子中,数= = 。
在原子中,相对原子质量= 数+ 数。
3、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离子。
常见的原子团有、、、、。
【同步练习】1、下列微粒中,能保持水化学性质的粒子是()A、H2B、O2C、2HD、H2O2、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A、分子能构成物质,原子不能构成物质B、分子比原子运动速度慢C、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原子不能D、分子大,原子小3、构成物质的三种基本粒子是、和;例如:二氧化碳是由许多的构成的,钙是由许多的构成的,厨房内的调味品食盐(主要成分氯化钠)则是由和构成的。
【基本概念】4、元素:是具有相同的即的同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
由此可见,元素的种类决定于原子的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
【同步练习】4、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气味,训练有素的警犬可以根据人体气味识别犯罪嫌疑人。
请从微观角度分析警犬能闻到犯罪嫌疑人气味的原因是 ( )A.分子的质量小 B.分子不断运动C.分子间有间隔 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5、元素的化学性质决定于()A、中子数相同B、电子数相同C、最外层电子数相同D、质子数相同6、某矿泉水标签上印有水质成分如下(mg/L):硒:0.013;锶:0.596;锌:0.00162;钠:18.4;钙:4.69。
这里的硒、锶、锌、钠、钙是指()A、原子B、分子C、元素D、电子二、数字的表示意义1、前面的数字:表示微粒(包括分子、原子、离子的个数)▼▼▼化学式、元素符号、离子符号【同步练习】8、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及数字表示下列粒子:(1)两个氮分子;(2)三个钙原子;(3)两个水分子;(4)两个铁离子。
(5)两个五氧化二磷分子;(6)三个硫酸根离子。
(7)两个氢氧根离子;(8)两个硫离子。
2024年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范本一、化学基本概念1.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转化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2.物质分类:(1)纯物质:由同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2)混合物:由不同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
分为均质混合物和非均质混合物。
3.分子和原子:(1)原子:物质的最小单位,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
(2)分子: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最小单位。
4.化学符号和化学式:(1)化学符号:用来表示化学元素的字母或字母组成的缩写。
(2)化学式:用化学符号表示化合物中元素的种类和数量。
5.离子:带电粒子,可以是原子或由原子组成的分子。
6.化学反应:化学物质之间发生物质和能量转化的过程。
7.物质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质量守恒,即反应物的质量等于产物的质量。
二、常见元素和周期表1.常见元素:(1)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和延展性、韧性等性质。
常见金属有铁、铜、铝等。
(2)非金属:导电、导热性差,常见非金属有氧、氮、碳等。
(3)金属loid:表现出金属和非金属的一些性质,常见金属loid有硅、硒、砷等。
(4)稀有气体:常见的稀有气体有氦、氖、氪等。
2.周期表:(1)周期:元素按照电子层数逐一填入,形成水平行。
(2)族:具有相同电子层的元素,垂直排列。
(3)主族元素:周期表中属于s区和p区的元素。
(4)过渡元素:周期表中属于d区的元素。
(5)稀土元素:周期表中属于f区的元素。
三、化学反应及化合价1.氧化还原反应:(1)氧化:物质失去电子。
(2)还原:物质得到电子。
(3)氧化剂:接受电子的物质。
(4)还原剂:提供电子的物质。
2.化合价:指元素在化合物中的相对电荷数。
3.多价元素:指一个元素在不同的化合物中可以表现出不同的化合价。
四、化学式和化学键1.分子式:表示分子中原子的种类和数量。
2.离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中各离子的种类和数量。
3.离子键:由离子间的静电作用形成的键。
4.共价键:由原子间共享电子形成的键。
化学必背九年级知识点归纳一、原子与分子1. 原子的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2. 元素的概念:由具有相同原子序数的原子组成的物质称为元素。
3. 分子的概念: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电中性的粒子称为分子。
4. 原子的相对质量:相对于碳-12同位素的质量而言,其他元素的质量都有一个相对值,即相对原子质量。
5. 化学式:用元素符号和下标表示化合物中原子的种类和个数。
6. 化合价:元素在化合物中与其他元素结合时所具有的固定价数。
7. 金属离子与非金属离子:金属倾向失去电子而形成正离子,非金属倾向获得电子形成负离子。
8. 化合物:由两个或多个不同元素的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物质。
二、化学反应1. 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包括反应物和生成物以及它们的化学式。
2. 反应类型:包括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燃烧反应等。
3. 配平化学方程式:在化学方程式中调整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系数,使得反应前后质量和电荷平衡。
4. 反应的能量变化:反应过程中能量的释放或吸收,包括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5. 反应速率:反应物浓度变化与时间的变化率,受到温度、浓度、压力和催化剂等因素的影响。
6. 规律性:质量守恒定律、电荷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
三、酸碱中和与盐1. 酸与碱:酸是指能产生氢离子(H+)的化合物,碱是指能产生氢氧根离子(OH-)的化合物。
2. 酸碱中和反应: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称为酸碱中和反应。
3. 盐的命名:盐由阳离子和阴离子组成,按照离子的性质进行命名。
4. 中性盐、酸性盐和碱性盐:根据盐溶液的酸碱性来分类,如强酸+强碱生成中性盐,强酸+弱碱生成酸性盐,弱酸+强碱生成碱性盐。
5. pH值:用来表示溶液的酸碱性,pH越小,越酸;pH越大,越碱。
四、化学元素和元素周期表1. 金属、非金属和类金属元素:根据元素在化合物中的性质来分类。
2. 元素周期表:按照原子序数和元素性质进行排列的表格。
初三化学基本知识点归纳一、概述化学一个充满神奇与探索的学科,在初三的学习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作为刚进入初三的学生,你可能会觉得化学是一门复杂又陌生的科目,但其实只要你掌握了基本的知识点,化学学习就会变得轻松有趣。
接下来我们就来一起梳理一下初三化学基本知识点,帮助你在未来的学习旅程中稳步前行。
准备好了吗?让我们一起踏上这场精彩的化学之旅吧!1. 简述化学学科的重要性及其在初三阶段的学习内容概览初中化学是我们了解自然世界的一把钥匙,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学习化学就像走进一个充满奇妙变化的魔法世界,那么在初三这个阶段,我们将学习哪些内容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首先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性质、组成、结构和变化的学科。
在初三我们会初步接触化学,了解物质的基本分类,比如固体、液体和气体。
我们会探索这些物质之间是如何相互转化的,这种转化又会产生什么样的新物质。
接着我们会学习原子和分子,这是化学的核心基础,就像学习建筑的基础一样重要。
我们会了解原子和分子的结构,以及它们是如何组成我们生活中见到的各种物质的。
此外我们还会学习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物质之间发生的一种变化,这种变化会伴随着能量的转移或释放。
我们会学习各种化学反应的类型,比如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等,并通过实验观察化学反应的现象。
我们还会接触到一些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化学知识,比如环境保护、食品安全等。
这些知识不仅让我们更了解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也让我们学会如何运用化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初三的化学学习就像打开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让我们一起探索这个充满奇妙的化学世界吧!2. 引出本文的目的和意义,为读者提供全面的初三化学基本知识点归纳初中化学是每位初中生必须面对的一门重要课程,本文将为大家带来初三化学基本知识点归纳,让大家更轻松地应对这门学科。
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为了帮助正在学习初三化学的同学们。
我们知道化学这门学科涉及的知识点很多,有时候可能会让同学们感到困惑。
初三化学基础概念一:分子、原子、离子、元素1、构成物质的微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由________构成,铁、金刚石由_________构成,氯化钠由______和______构成。
2、分子是保持物质_____________的最小微粒,原子是___________中的_______微粒,分子、原子的本质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下列事实:粗盐提纯中水能透过滤纸说明_________________;热胀冷缩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酒香不怕巷子深巷子深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呼出的CO2和木炭燃烧所生成的CO2都会使石灰水变浑浊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原子的结构:(填带电情况)原子:(填带电情况):(填带电情况)公式一:核电荷数 = _________ =___________公式二:相对原子质量= 单位:______,是______值5、元素就是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决定元素种类的是_______6、在化学变化中发生改变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变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7、右图是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______,核外有____个电子层,最外层上有_____个电子,在化学变化中易______电子,形成_____离子。
该原子属于_______元素(填: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8、从原子结构示意图中看,圆圈中的数字表示________,同一类的元素的原子_______数相同,元素的化学性质由原子的________________决定:金属元素的原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易______电子,形成带____电的_______;非金属元素的原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易______电子,形成带____电的_______;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电子。
9、①纯净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纯净物有________的元素组成。
②混合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如:____ _③化合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如:____ _④单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如:____ _⑤氧化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如:____ _①②③④⑤中,属于并列关系:__________________,属于包含关系:____ _10、基本反应类型:①______________,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大基本反应类型属于____________关系11、看必会知识点四(二),元素周期律(1)从原子结构....看.:同一横行元素的原子,_________同一纵行元素的原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2)从.元素分类....看.:同一横行元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3)从性质变化....看.:同一横行元素的原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4)两个等式:__________= ;__________ = ________= __________12、质量守恒定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适用范围:_________________(2)化学变化前后,微观:原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变(3)化学变化前后,宏观: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变练习题:1.关于SO2、CO2、MnO2三种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都含有氧元素B.都是化合物C.都是氧化物D.都含有氧分子2.化学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
市场上有“高钙牛奶”、“加氟牙膏”、“葡萄糖酸锌”等商品,这里的“钙、氟、锌”应理解为A.原子B.元素C.分子D.单质3.原子序数为94的钚(Pu)是一种核原料,该元素一种原子的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为239,下列关于该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中子数为145 B.核外电子数为94 C.质子数为94 D.核电荷数为2394.下列有关分子、原子、离子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B.一切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中子构成的C.分子的质量总比原子质量大D.分子、原子、离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5.农作物的种子经过发酵、蒸馏制得的乙醇被称为“绿色汽油”。
乙醇的分子结构如图所示,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乙醇分子是由3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B.乙醇中有9个原子C.乙醇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2D.乙醇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7.下列物质中,全部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是A.黄金B.铜绿C.食盐D.干冰8.“闻香识茶”意思是通过闻的方法判断出茶的类别。
人们能够闻到茶香的原因是A.分子之间存在间隔B.分子质量和体积很小C.分子在不断的运动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9.下图是用比例模型来表示物质间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图中两种元素的原子,一定条件下发生的下列反应能用下图表示的是A.2H2 + O2 = 2H2OB.2CO + O2 = 2CO2C.N2 + O2 = 2NO D.N2 + 3H2 = 2NH310.下表呈现的是部分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主要化合价等信息。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铝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最外层有3个电子B.元素的正化合价数一定等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C.核电荷数分别为8和14的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SiO2D .同一周期中,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从左向右逐渐增多11.根据下表中相关信息,判断出的元素名称不一定合理的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干冰、冰是同一种物质B .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分解反应C .化学反应中一定有能量变化D .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13.某学生将燃着的镁条迅速伸入盛满CO 2。
的集气瓶中,发现镁条在集气瓶中继续燃烧,反应结束后发现瓶内壁附着黑色颗粒,瓶底有白色物质。
对此现象他作如下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A .CO 2能支持某些可燃物燃烧B .黑色颗粒可能是碳C .白色物质可能是氧化镁D .白色物质可能是氢氧化镁14.右下图是“尾气催化转换器”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园球代表不同原子。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此反应有单质生成B .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分的C .图中生成物全部是化合物D .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 15.在一密闭容器内有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和一种未知物W ,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 A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x 的值应为0 B .反应后的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和水C .物质W 只含碳和氢两种元素D .物质W 一定含碳、氢、氧三种元素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l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对已发现的元素进行研究,制作了元素周期表(右表是其片断),并在他的元素周期表中留下了许多空位代表尚未发现的新元素,其中就预言了“类铝”这种新元素。
材料二:l875年,法国化学家布瓦博德朗公布了他发现的新元素镓(元素符号为Ga)的性质:镓是银白色金属,密度4.7g ·cm -3,能与沸水剧烈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镓。
不久,他收到门捷列夫的来信称:镓就是我预言的“类铝”,其密度应在5.9-6.0 g ·cm -3之间。
材料三:l876年,布瓦博德朗将金属镓提纯后测得镓的密度为5.94g ·cm -3,从而验证了元素周期表的正确性。
随后科学家根据元素周期表的空位,按图索骥,发现了许多新元素。
目前金属镓广泛用于制造半导体材料。
镓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右,常见化合价为+3。
(反应前) (反应后)(1)镓元素的质子数为______,其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___氢氧化镓的化学式为:______(2)请根据上述材料,总结金属镓的有关知识: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性质(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请从上述周期表片断中查出硅元素的一种数据,并指出其含义:_________________;(4)上述材料中,化学家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及其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知识点小结:略化学性质:2Ga+6H2O=Ga(OH)3+3H2↑用途:制造半导体材料(3)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为28.09或质子数(原子序数、核电荷数)为14(4)化学研究方法有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化学理论研究要得到实验研究的验证化学实验研究为理论研究提供依据、化学理论研究为化学实验研究提供了方向化学研究可以使用实验的方法、元素周期表研究使用了理论(模型、猜想)的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