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区2016-2017学年高二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 格式:doc
- 大小:170.00 KB
- 文档页数:10
高二化学第二次月考一.选择题(5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在热化学方程式中无论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都必须标明状态②所有的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③放热反应发生时不必加热④吸热反应在加热后才能发生⑤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数值只与参加反应的物质的多少有关⑥一般来说,吸热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也能发生⑦依据盖斯定律,反应焓变的大小与反应的途径有关A. ②③⑥⑦B. ③④⑤⑦ C。
④⑤⑦D。
③④⑦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在某反应中,当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时,该反应吸热B. 同温同压下,4Al(s)+3O2(g)2Al2O3(s)在常温和点燃条件下的ΔH不同C. 稀溶液中:H+(aq)+OH—(aq)H2O(l);ΔH=-57。
3KJ/mol ,若将含0.5 mol H2SO4的浓溶液与含1 mol 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7。
3kJD. 由C(石墨)C(金刚石)△H= +1.90 kJ·mol—1 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3。
已知101 k Pa时辛烷的燃烧热为-5518 kJ· mol-1。
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2C8H18 + 25O2 = 16CO2 + 18H2O △H =-11036 kJ·mol-1B.2C8H18(l) + 25O2(g) = 16CO2(g) + 18H2O(l) △H =-11036 kJ·mol-1C.2C8H18(l)+ 25O2(g)= 16CO2(g)+ 18H2O(g)△H =-11036 kJ·mol-1D.2C8H18(l)+ 25O2(g) = 16CO2(g))+18H2O(l) △H =-5518kJ·mol-14.利用含碳化合物合成新燃料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方法,已知CO (g)+2H2(g)CH3OH(g)过程能量情况如下图所示,曲线Ⅰ和曲线Ⅱ分别表示不使用催化剂和使用催化剂的两种情况。
南昌十九中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年级第一次月考
化学试题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B B C A B D A D C C D C B B C C
17(每空2分)
不变;增大、增大;不变、不变;减小、减小
18(每空2分)
(1)CH3OH(l)+O2(g)═CO2(g)+2H2O(l)△H=﹣725.8kJ•mol﹣1;
(2)N2(g)+2O2(g)=2NO2(g)△H=+67.8kJ•mol﹣1;
(3)N 2(g)+3H2(g)2NH3(g)△H=﹣92kJ•mol﹣1.
(4)A、C、E (3分)ΔH = -51.8 kJ/mol 不相等相等
(5)大小烧瓶口未向平、没有使用环形玻璃棒、温度计插在大烧杯中分(3分)
(6)偏大
19、(每空一分)
实验编号实验目的T/K pH
c/10-3mol·L-1
H2O2Fe2+①
②313 3 6.0 0.30
③探究溶液的pH对降解反应速率
的影响
(2)8.0×10-6
(3)过氧化氢在温度过高时迅速分解(2分)
(4)反应速率趋向于零(或该降解反应趋于停止) (2分)
(5)将所取样品迅速加入到一定量的NaOH溶液中,使pH约为10(或将所取样品骤冷等其他合理答案均可)(2分)
20、(1)3mol
(2)0.05 mol/(L· S)
(3)x=2。
天津市部分区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化学(理科)试卷参考答案选择题(1~10题每题2分,11~20题每题3分,共50分)1-5 C C D D B 6-10 B A A C B 11-15 D A D D A 16-20 C C C B A21.(共12分)(1) 甘油 (1分)(2) —NH 2 (1分) —COOH (1分)(3) CH 2=CH —CH=CH 2 (2分) CH 2=CH —CN (2分)(4) NaOH 醇溶液、加热 (2分)(5) 紫红色退去 (1分) 氧化反应 (1分)溶液显紫色 (1分)22. (共12分)Ⅰ.(6分)(1)稀氨水 (1分)恰好溶解 (1分)(2)水浴加热 (1分)产生光亮的银镜 (1分)(3)0.02 (2分)Ⅱ. (6分)(1)(2) 酯化(或取代) 加聚 (2分)(3)(2分)23.(共16分)Ⅰ.(4分) (1) (2分)(2) 2 CH 3CH 2OH + O 2 ――→Cu △ 2 CH 3CHO +2 H 2O (2分)Ⅱ. (12分)OH H (n-1)H 2O(2分)(1)③ ⑦ (2分)② ⑧ (2分)(2)CH 2Br-CH =CH-CH 2Br +2NaOH HOCH 2-CH =CH-CH 2OH+2NaBr(2分)(3)(2分)(4)保护A 分子中 C =C 不被氧化 (2分)(5) (2分)24.(共10分)(1) C 5H 10O (2分)(2) HOOC —CH 2—COOH (2分)(3) HO-CH 2-CH 2-CH=CH-CH 3 (2分)(4) 2 (2分)CH 3CH 2CH 2COOH 或CH 3CH(CH 3)COOH (2分)鏖战百日 筑梦辉煌——中考百日誓师大会主持词开场白: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春回大地,万物复苏。
今天,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日子。
我们离2019年中考决战仅有100天的时间,100天就是100次的冲锋,100天就是100次的搏击!再过100天,我们九年级全体同学,就要结束紧张而美好的初中生活,接受中考的洗礼,迎接人生的第一次挑战了;八年级全体同学也要踏进中考考场,参加地理、生物学科的考试。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一年级化学试卷试卷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 60 分钟。
相对原子质量:H:1 Cl:35.5 O:16 N:14 P:31 S:32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个2分,满分60分)1.含硒(Se)的保健品已开始进入市场。
已知硒与氧同主族,与钾同周期,则下列关于硒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非金属性比硫强B.氢化物比HBr 稳定C.原子序数为34D.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显碱性 2.下列化合物中,阳离子半径与阴离子半径比值最小的是( ) A.NaF B.NaCl C.MgI 2 D.KBr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难失电子的原子,得电子的能力一定强B.易得电子的原子,失电子的能力一定弱C.电子层结构相同的单核离子,阳离子半径一定比阴离子半径大D.任何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4.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判断,下列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是( ) A .氧B .氟C .碳D . 氮5.X 元素最高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H 3XO 4,则它对应的气态氢化物为( ) A .HX B .H 2X C .XH 4 D . XH 36.原子序数为1-18号的元素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的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B .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的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C .原子核外各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D .核电荷数为17的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7个电子7.三种金属元素A 、B 、C ,在相同条件下,B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比A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强,A 可以从C 的盐溶液中置换出C ,这三种元素的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 .A ,B ,C B .B ,A ,C C .C ,B ,A D .B ,C ,A 8.下列排列有错误的是( ) A .粒子半径:Al 3+>Mg 2+>Na +>F -B .稳定性:HI<HBr<HCl<HFC .酸性:H 4SiO 4<H 3PO 4<H 2SO 4<HClO 4D .碱性:Al(OH)3<Mg(OH)2<Ca(OH)2<KOH 9.下列性质的递变中,不正确的是 ( ) A .HCl 、H 2S 、PH 3的稳定性依次减弱B .HClO 4、H 2SO 4、H 3PO 4、H 4SiO 4的酸性依次减弱(相同条件下)C .CsOH 、KOH 、LiOH 的碱性依次减弱D .Na +、Mg 2+、Al 3+的氧化性依次减弱密封线内不要答题10.若用x 代表一个中性原子中核外的电子数,y 代表此原子的原子核内的质子数,z 代表原子的原子核内的中子数,则对Th 23490的原子来说 ( ) A .x=90 y=90 z=234 B .x=90 y=90 z=144 C .x=144 y=144 z=90 D .x=234 y=234 z=324 11.下列4组原子序数的元素, 彼此间能形成共价键的是 ( )A .12和9B . 8和13C .8和11D . 15和17 1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共价键 B .共价化合物中可能含离子键C .两种元素构成的共价化合物分子中的化学键都是极性键D .含有非极性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13.下列关于原子的几种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12C 与13C 具有相同的质量数 B .16O 与17O 具有相同的电子数 C .18O 与19F 具有相同的中子数 D .14N 与15N 具有相同的质子数 14.下列的氢氧化物中,碱性最强..的是 ( ) A .Ca(OH)2 B . NaOH C .RbOH D . A l(OH)3 15.下图为元素周期表短周期的一部分,有关元素X 、Y 、Z 、M 的说法 不正确的是( )A .Y 、Z 可形成ZY 6分子B .X 原子最外层达到8电子结构C .原子半径:Z>M>YD .Z 的氢化物可表示为H 2Z16. 下列变化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①液态水汽化 ②将胆矾加热变为白色粉末 ③浓硫酸稀释 ④氯酸钾分解制氧气 ⑤生石灰跟水反应生成熟石灰A .①④B .②③C .①④⑤D .②④ 17. 下列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放热反应的是( ) A. 氢氧化钠与稀H 2SO 4反应 B. 甲烷在O 2中的燃烧反应 C. 灼热的炭与CO 2反应 D.Ba(OH)2·8H 2O 与NH 4Cl 反应 18.下列有关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原子序数为15的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为+3 ②ⅦA 族元素是同周期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③第二周期ⅣA 族元素的原子核电荷数和中子数一定为6 ④原子序数为12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ⅡA 族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SiH 4比CH 4稳定B.O2-半径比F-的小C.Na和Cs属于第ⅠA族元素,Cs失电子能力比Na的强D.P和As属于第ⅤA族元素,H3PO4酸性比H3AsO4的弱20.下列设备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是( )21.已知反应A+B===C+D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B.该反应吸收的能量为(E1-E2)C.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该反应只有在加热条件下才能进行22.关于化学反应与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中和反应是吸热反应B.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反应物总能量与生成物总能量一定相等C.化学键断裂放出能量D.燃烧反应属于放热反应23.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如Ba(OH)2·8H2O与 NH4Cl的反应要吸收热量,在化学上叫做吸热反应。
2016年天津市滨海新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汽油挥发 B.铁水铸锅 C.胆矾研碎 D.粮食酿酒2.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A.酒精 B.汽油 C.氢气 D.天然气3.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A.泥土 B.面粉 C.植物油D.高锰酸钾4.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生铁 B.空气 C.干冰 D.海水5.某工地发生多人食物中毒,经化验为误食工业用盐亚硝酸钠(NaNO2)所致.Na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A.+3 B.+4 C.+5 D.+26.如图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B. C.D.7.测定人体内或排出的液体的pH,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身体的健康状况.人体内的一些液体的正常PH范围如表,其中碱性最强的是()液体胃液胆汁胰液血浆pH 0.9﹣1.5 7.1﹣7.3 7.5﹣8.0 7.35﹣7.45A.胃液 B.胆汁 C.胰液 D.血浆8.正在生产中的国产大型客机C919部分机身采用了新型的铝锂合金,这种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铝锂合金中的铝(Al)元素和锂(Li)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A.中子数不同B.质子数不同C.相对原子质量不同D.中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和不同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吸氧可以帮助人克服高原反应B.酸雨显酸性,正常雨水显中性C.在煤炉上放一壶水就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D.对于人体必须的元素,应多吃含这些元素的营养补剂10.血红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8000,经测定其中铁的质量分数为0.335%,则每个血红蛋白分子中铁原子的个数为()A.1 B.2 C.3 D.4二、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1-2个符合题意。
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的多选不得分;有2个选项符合题意的只选一个且符合题意得1分,若选2个有一个不符合题意不得分)11.下列内容是某同学对化学知识的归纳,其中不正确的是()A.空气的组成:氮气、氧气、氢气、稀有气体等B.燃烧需要三个条件:可燃物、氧气、温度达到着火点C.常见的合成材料: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等D.人类所需要的六大基本营养素: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12.如表是某同学用多种方法鉴别物质的情况,其中两种方法一定都正确的是()需要鉴别的物质方法和所加试剂方法一方法二A 软水和硬水加适量肥皂水搅拌观察颜色B 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空气带火星的木条适量澄清石灰水C 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铵加适量水溶解后测温度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D 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滴加碳酸钠溶液滴加紫色石蕊试剂A.A、B.B、C.C、D.D、13.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用除杂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A.除去氯化钾溶液中的少量碳酸钾:加入过量氯化钙溶液,过滤B.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少量氯化钡:加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过滤C.除去铜粉中的少量铁:加入适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蒸发滤液D.除去一氧化碳中的少量二氧化碳:先通过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再通过过量浓硫酸14.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的“目的→操作→现象→结论”的描述都正确的是()选项目的操作现象结论A 比较铝和铜的金属活动性将一个洁净的铜丝浸入硫酸铝溶液中无变化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B 检验露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取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样品,逐滴滴入稀盐酸开始时没有观察到气泡产生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变质C 探究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向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所得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酚酞溶液仍为无色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D 检验集气瓶中是否集满二氧化碳将燃烧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燃着的木条立即熄灭集气瓶中已集满二氧化碳A.A、B.B、C.C、D.D、15.某固体样品可能由硝酸钠、硝酸钡、硫酸铜、碳酸钾、碳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探究其组成,取固体样品13g加足量的水溶解得无色溶液,再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得到干燥沉淀10g.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固体样品中一定含有碳酸钾B.该固体样品中一定含有碳酸钠C.该固体样品中可能含有硝酸钠和硝酸钡D.加足量的水溶解得无色溶液,说明样品中一定没有硫酸铜三、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0分)16.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请从下列物质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①石墨②氦气③熟石灰④硝酸钾⑤活性炭⑥碳酸氢钠(1)属于复合肥料的是;(2)可用于制铅笔芯的是;(3)用作吸附有异味的物质的是;(4)焊接金属时常用作保护气的是;(5)农业上可用来配制农药波尔多液的是;(6)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是.17.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1)下列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是(填字母).A.铁 B.氢气 C.金刚石 D.硫酸铜(2)蛋白质中含有氮元素.下列食品中,富含蛋白质的是(填字母).A.鸡蛋 B.馒头 C.西红柿 D.花生油(3)人体由50多种元素组成,人体内所含铁元素属于(填“常量”或“微量”)元素,人体缺乏铁元素后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填字母).A.贫血 B.甲状腺肿大 C.食欲不振 D.骨质疏松.(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与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5)核电荷数少于核外电子数的一定是(填字母).A.分子 B.原子 C.阳离子 D.阴离子(6)如图各图中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则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填字母).18.在牙膏中,常用轻质碳酸钙粉末做摩擦剂.人们通常以石灰石为原料进行生产(石灰石含杂质,杂质不参与反应也不溶于水)如图是实验室模拟生产“摩擦剂”的流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操作a的名称是;(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①;反应②.(3)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当遇到溶有二氧化碳的水时,反应生成碳酸氢钙.写出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四、解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0分)19.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木炭在充足的氧气中完全燃烧(2)锌和稀硫酸反应(3)碳酸氢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20.水和溶液在生命活动和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自然界的水常常遭到人为污染,污染物中氮和磷含量过高会造成水中藻类过度繁殖,使水质恶化,这里的“氮和磷”是指(填字母).A.分子 B.原子 C.元素 D.单质(2)水在化学实验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如图1中五个实验分别用到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填序号).①实验A中水做溶剂②实验B中水的作用是吸收生成物,防止生成物扩散到空气中污染大气③实验C中通过烧杯中水进入集气瓶中的体积可得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结论④实验D中水的作用只是提供热量⑤实验E中的水仅作为反应物.(3)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新型、高效的多功能水处理剂,受热时发生如下反应:4K2FeO4aR+4K2O+3O2↑.则a、R分别是()A.4 FeOB.2 Fe2O3C.3 Fe2O3D.1 Fe3O4.(4)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回答下列问题:①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②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填“相等”或“不相等”.)③t2℃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写最简比).④t3℃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同时降温至t2℃,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21.通过学习化学,我们了解了某些物质的性质以及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中的物质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B常温下都为液体且组成元素相同,A、B、E、H、X、Y为氧化物,L、X、Z为黑色固体,N为红色固体,F为白色沉淀,M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等(如图中部分反应条件已省略).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E ;M ;(2)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方程式:反应①;反应⑤.(3)反应①﹣⑥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有种.A.1B.2C.3D.4.五、实验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0分)22.根据如图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1)写出图中带有标号的仪器名称:a ,b .(2)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制取并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应选用的装置为(填字母).(3)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应选用的装置为(填字母),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盛有紫色石蕊溶液的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23.铜、铁、铝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请回答:(1)黄铜是铜锌合金,其硬度比纯铜(填“大”或“小”):(2)铝块能制成铝箔是利用了铝的性.(3)“双吸剂”的主要成分是还原铁粉,常用于食品保鲜,其原因是铁粉能吸收空气中的和.(4)用等质量的锌、铁、镁三种金属分別与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充分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填字母).A.曲线X、Y、Z分别表示锌、铁、镁的反应情况B.反应后一定有剩余的金属是镁C.反应后可能没有剩余的金属是锌和铁D.三份盐酸均反应完.24.食盐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回答下列问题(1)粗盐中含有的难溶性杂质,甲同学在实验室里通过如图1所示的实验步骤将其去除.①过滤所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②在加热蒸发过程中,当蒸发皿中出现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将滤液蒸干.③在本实验中,先称取5g粗盐,再量取10ml水,加粗盐至不再溶解为止时称得剩余粗盐质量为1g,通过如图1实验步骤最终得到3.5g精盐,则精盐的产率是.(2)利用上述实验得到的精盐中还含有少量氯化镁、氯化钙、硫酸钠等杂质,乙同学用天平称量一定量的含氯化镁、氯化钙、硫酸钠的精盐,并设计了如图2所示过程进行除杂提纯,实验后得到较纯净的氯化钠固体(此题中微溶物视为可溶物).①沉淀A中共含有种物质(填字母).A.2B.3C.4D.5②滤液B中加适量稀盐酸的作用是除去.(3)氯化钠固体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氯化氢气体.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六、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0分)25.蔗糖的化学式C12H22O11,是食品中常用的甜品剂.请回答下列问题:(1)蔗糖中C、H、O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2)蔗糖中碳元素、氢元素的质量比为;(3)要配制15%的蔗糖溶液160g,需要蔗糖的质量为g.(4)要把(3)配得的溶液稀释为5%,需要添加水的质量为g.26.纯碱样品中含有少量的氯化钠,某同学为测定该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含量,他取该纯碱样品6g,全部溶解在100g水中,再加入104g溶质质量分数10%的氯化钡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过滤,所得溶液为不饱和溶液(不考虑过程中物质质量的损失).请计算:(1)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到0.1%)2016年天津市滨海新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汽油挥发 B.铁水铸锅 C.胆矾研碎 D.粮食酿酒【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汽油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铁水铸锅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胆矾研碎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粮食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A.酒精 B.汽油 C.氢气 D.天然气【考点】氢气的用途和氢能的优缺点.【专题】化学与能源.【分析】根据酒精、汽油、氢气、天然气燃烧的产物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酒精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排放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故选项错误;B、汽油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气体,会污染空气,故选项错误;C、氢气燃烧生成水,对环境没有污染,是最理想的燃料,故选项正确;D、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等,二氧化碳排放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常见燃料的使用对环境的影响即可正确解答本题.3.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A.泥土 B.面粉 C.植物油D.高锰酸钾【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专题】运用类比进行知识的迁移;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本题考查溶液的概念,在一定条件下溶质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解答】解:A、泥土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悬浊液,故A错;B、面粉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悬浊液,不属于溶液,故B错;C、植物油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乳浊液,不属于溶液,故D错;D、高锰酸钾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故D正确.故选D.【点评】应熟悉溶液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在不改变条件时,溶液的组成和浓度都不会发生变化,要与悬浊液和乳浊液区分.4.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生铁 B.空气 C.干冰 D.海水【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化学反应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分类.【分析】本题考查利用纯净物的概念来判断物质是否为纯净物,宏观上看只有一种物质,微观上只有一种分子.【解答】解:A、生铁中含有铁和碳,属于混合物,故A错;B、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B错;C、干冰是由二氧化碳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C正确;D、海水中含有氯化钠、氯化镁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D错.故选C.【点评】在熟悉概念的基础上能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来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还要从社会实践中了解生活中常见物质的组成.5.某工地发生多人食物中毒,经化验为误食工业用盐亚硝酸钠(NaNO2)所致.Na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A.+3 B.+4 C.+5 D.+2【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亚硝酸钠(NaNO2)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解答】解: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钠元素显+1,氧元素显﹣2,设氮元素的化合价是x,可知亚硝酸钠(Na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1)+x+(﹣2)×2=0,则x=+3.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利用化合价的原则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能力.6.如图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B. C.D.【考点】液体药品的取用;测量容器-量筒;加热器皿-酒精灯;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倾倒液体时,标签向着手心,瓶塞倒放在桌面上;B、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C、点燃酒精灯不能引燃,要用火柴点燃,熄灭酒精灯不能吹灭,要用灯帽盖灭;D、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试管内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解答】解:A、倾倒液体时,标签向着手心,瓶塞倒放在桌面上;故A错误;B、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故B正确;C、点燃酒精灯不能引燃,要用火柴点燃,熄灭酒精灯不能吹灭,要用灯帽盖灭;故C错误;D、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试管内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手握试管夹的长柄;故D错误.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熟记常见仪器的使用方法,熟悉实验基本操作7.测定人体内或排出的液体的pH,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身体的健康状况.人体内的一些液体的正常PH范围如表,其中碱性最强的是()液体胃液胆汁胰液血浆pH 0.9﹣1.5 7.1﹣7.3 7.5﹣8.0 7.35﹣7.45A.胃液 B.胆汁 C.胰液 D.血浆【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专题】常见的碱碱的通性.【分析】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且pH越大,碱性越强.据此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胃液的pH为0.9﹣1.5,小于7,显酸性.B、胆汁的pH为7.1﹣7.3,大于7,显碱性.C、胰液的pH为7.5﹣8.0,大于7,显碱性.D、血浆的pH为7.35﹣7.45,大于7,显碱性.根据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且pH越大,碱性越强,胰液的pH最大,碱性最强.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是正确解题的关键.8.正在生产中的国产大型客机C919部分机身采用了新型的铝锂合金,这种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铝锂合金中的铝(Al)元素和锂(Li)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A.中子数不同B.质子数不同C.相对原子质量不同D.中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和不同【考点】元素的概念.【专题】运用类比进行知识的迁移;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据此进行分析解【解答】解: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不同,所以铝(Al)元素和锂(Li)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不同.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元素的概念的理解和不同种元素之间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进行解题的能力.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吸氧可以帮助人克服高原反应B.酸雨显酸性,正常雨水显中性C.在煤炉上放一壶水就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D.对于人体必须的元素,应多吃含这些元素的营养补剂【考点】氧气的用途;一氧化碳的毒性;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专题】化学知识生活化;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常见的酸酸的通性;化学与生活.【分析】A、根据氧气可以供给呼吸进行分析;B、根据正常雨水pH≈5.6,小于7,显酸性进行分析;C、根据一氧化碳难溶于水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元素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分析.【解答】解:A、吸氧可以帮助人克服高原反应产生的不适正确,因为氧气可以供给呼吸,故选项正确;B、正常雨水pH≈5.6,小于7,显酸性,故选项错误;C、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室内放一盆水不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故选项错误;D、对于人体必须的元素摄入过量也不利人体健康,所以人体必需的元素要合理摄入,摄入不足或摄入过量均不利于人体健康,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通过对生活常识的设问考查,体现化学学习对生活的重要意义,同时也能获得一些正确的做法指导.10.血红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8000,经测定其中铁的质量分数为0.335%,则每个血红蛋白分子中铁原子的个数为()A.1 B.2 C.3 D.4【考点】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分析】由血红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乘以铁元素的质量分数,再除以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就可以得到血红蛋白分子中铁原子的个数.【解答】解:一个血红蛋白分子中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为68000×0.335%,则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6,平均每个血红蛋白分子中铁原子的个数是68000×0.335%÷56≈4.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1-2个符合题意。
晓天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年级化学(试题卷)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 1 C 12 O 16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8分)1.已知丙烷的二氯代物有四种异构体,则其六氯代物的异构体数目为( ) A 、2种 B 、3种 C 、4种 D 、5种 2. 下列各有机物的名称肯定错误的是( )A.3-甲基-2-戊烯B.3-甲基-2-丁烯C.2,2—二甲基丙烷D.3-甲基-1-丁烯3.甲酸甲酯分子内处于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种数(即核磁共振谱的峰数)为( )A .1B .2C .3D .4 4. 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同时存在同一平面上的是( )A .CH CH 2B .CH OC .COH OD .CCH 3O5. 有4种碳架如下的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c. d. ①a 和d 是同分异构体 ②b 和c 是同系物③a 和d 都能发生加成反应 ④只有b 和c 能发生取代反应 A .①④ B .①② C .②③ D .①②③6.工业上用改进汽油组成的办法来改善汽油的燃烧性能,例如:加入CH 3OC(CH 3)3来生产无铅汽油。
CH 3OC(CH 3)3分子中必存在的原子间连接形式是( )A.B .C. D .7.要对热稳定的高沸点液态有机物和低沸点的杂质的混合物进行提纯一般使用的方法是( )A 、蒸馏B 、重结晶C 、过滤D 、萃取8.某有机物在O 2中充分燃烧,生成等物质的量的H 2O 水和CO 2,则其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A .分子中的C 、H 、O 的个数比为1:2:3B .分子中C 、H 个数比为1:2C.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 D.该分子中肯定不含氧元素9.A、B两种烃,它们含碳质量分数相同,下列关于A和B的叙述正确的是()A.A和B一定是同分异构体B.A和B不可能是同系物C.A和B最简式一定相同D.A和B的化学性质相似10.由两种烃组成的混合气体2L与足量的氧气充分反应后生成CO25L、H2O 7L(所有体积都在120℃测定),则这两种混合气体的可能组成是()A. C2H4、C3H8B.CH4、C5H8C.CH4、C4H8D. C2H6、C3H8 11.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A.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B.蒸馏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C.可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D.称量时,称量物放在称量纸上,置于托盘天平的左盘,砝码放在托盘天平的右盘12.1体积某气态烃和2体积氯化氢发生加成反应后,最多还能和6体积氯气发生取代反应。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一年级化学试卷试卷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 60 分钟。
相对原子质量:H:1 Cl:35.5 O:16 N:14 P:31 S:32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个2分,满分60分)1.含硒(Se)的保健品已开始进入市场。
已知硒与氧同主族,与钾同周期,则下列关于硒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非金属性比硫强B.氢化物比HBr稳定C.原子序数为34D.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显碱性2.下列化合物中,阳离子半径与阴离子半径比值最小的是( )A.NaFB.NaClC.MgI2D.KBr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难失电子的原子,得电子的能力一定强B.易得电子的原子,失电子的能力一定弱C.电子层结构相同的单核离子,阳离子半径一定比阴离子半径大D.任何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4.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判断,下列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是( )A.氧 B.氟 C.碳 D.氮5.X元素最高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H3XO4,则它对应的气态氢化物为()A.HX B.H2X C.XH4 D. XH36.原子序数为1-18号的元素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的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B.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的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C.原子核外各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D.核电荷数为17的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7个电子7.三种金属元素A、B、C,在相同条件下,B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比A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强,A可以从C的盐溶液中置换出C,这三种元素的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A,B,C B.B,A,C C.C,B,A D.B,C,A8.下列排列有错误的是( )A.粒子半径:Al3+>Mg2+>Na+>F-B.稳定性:HI<HBr<HCl<HFC.酸性:H4SiO4<H3PO4<H2SO4<HClO4D.碱性:Al(OH)3<Mg(OH)2<Ca(OH)2<KOH9.下列性质的递变中,不正确的是 ( )A.HCl、H2S、PH3的稳定性依次减弱B.HClO4、H2SO4、H3PO4、H4SiO4的酸性依次减弱(相同条件下)C .CsOH 、KOH 、LiOH 的碱性依次减弱D .Na +、Mg 2+、Al 3+的氧化性依次减弱10.若用x 代表一个中性原子中核外的电子数,y 代表此原子的原子核内的质子数,z 代表原子的原子核内的中子数,则对Th 23490的原子来说 ( ) A .x=90 y=90 z=234 B .x=90 y=90 z=144 C .x=144 y=144 z=90 D .x=234 y=234 z=324 11.下列4组原子序数的元素, 彼此间能形成共价键的是 ( )A .12和9B . 8和13C .8和11D . 15和17 1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共价键 B .共价化合物中可能含离子键C .两种元素构成的共价化合物分子中的化学键都是极性键D .含有非极性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13.下列关于原子的几种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12C 与13C 具有相同的质量数B .16O 与17O 具有相同的电子数 C .18O 与19F 具有相同的中子数 D .14N 与15N 具有相同的质子数 14.下列的氢氧化物中,碱性最强..的是 ( ) A .Ca(OH)2 B . NaOH C .RbOH D . Al(OH)3 15.下图为元素周期表短周期的一部分,有关元素X 、Y 、Z 、M 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Y 、Z 可形成ZY 6分子B .X 原子最外层达到8电子结构C .原子半径:Z>M>YD .Z 的氢化物可表示为H 2Z16. 下列变化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①液态水汽化 ②将胆矾加热变为白色粉末 ③浓硫酸稀释 ④氯酸钾分解制氧气 ⑤生石灰跟水反应生成熟石灰A .①④B .②③C .①④⑤D .②④ 17. 下列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放热反应的是( ) A. 氢氧化钠与稀H 2SO 4反应 B. 甲烷在O 2中的燃烧反应 C. 灼热的炭与CO 2反应 D.Ba(OH)2·8H 2O 与NH 4Cl 反应 18.下列有关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原子序数为15的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为+3 ②ⅦA 族元素是同周期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③第二周期ⅣA 族元素的原子核电荷数和中子数一定为6 ④原子序数为12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ⅡA族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SiH4比CH4稳定B.O2-半径比F-的小C.Na和Cs属于第ⅠA族元素,Cs失电子能力比Na的强D.P和As属于第ⅤA族元素,H3PO4酸性比H3AsO4的弱20.下列设备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是( )21.已知反应A+B===C+D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B.该反应吸收的能量为(E1-E2)C.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该反应只有在加热条件下才能进行22.关于化学反应与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中和反应是吸热反应B.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反应物总能量与生成物总能量一定相等C.化学键断裂放出能量D.燃烧反应属于放热反应23.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如Ba(OH)2·8H2O与 NH4Cl的反应要吸收热量,在化学上叫做吸热反应。
2016---2017年度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二化学试题(考试时间 90分钟试题分数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 S:32 N:14 Na:23 Cl:35.5 K:39 Zn:65 Ag:108 Ba:137 Fe:56 Cu:64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2小题,每小题3分,共66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化学与生产生活实际密切联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氢能可再生,没有污染,现已用作火箭和燃料电池的燃料B.在环保领域,酸性或碱性废水的处理常常利用中和反应C.为防止电池中的重金属等污染土壤和水体,应积极开发废电池的综合利用技术D.保护轮船船体,多采用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B.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强C.SO3溶于水,其水溶液能导电,故SO3是电解质D.升高温度,可提高活化分子百分数,使有效碰撞几率提高,化学反应速率加快3.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H<0的反应均是自发反应B.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能迅速进行C.冰在室温下自动熔化成水,这是熵增的过程D.高锰酸钾受热分解是一个熵减小的过程4.在p H=1的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N a+、K+、S2-、CL-B.AL3+、M g2+、SO42-、CL-C.K+、F e2+、ALO2-、NO3‑D.K+、N a+、SO42-、SO32-5.甲溶液的p H是4,乙溶液的p H是5,甲溶液与乙溶液的c(H+)之比为()A.10:1B.1:10C.2:1D.1:26.相同条件下,等体积、等p H的醋酸溶液和盐酸溶液加水稀释相同的倍数后,所得溶液的p H() A.仍相同 B.醋酸溶液的大 C.盐酸的大 D.无法判断7.已知4NH 3(g)+5O2(g)4NO(g)+6H2O(g),若反应速率分别用v(NH3)、v(O2)、v(NO)、v(H2O)表示,则正确的关系式为()A.4v(NH3)=5v(O2)B.5v(O2)=6v(H2O)C.2v(NH3)=3v(H2O)D.4v(O2)=5v(NO)8.用石墨电极电解100mL H2SO4与CuSO4的混合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两极均收集到2.24L气体(标准状况),则原混合溶液中Cu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 1mol•L-1B. 2 mol•L-1C. 3 mol•L-1D. 4 mol•L-19.下列反应的能量变化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是()A.铝粉与氧化铁的反应B.NH4CL晶体与B a(OH)2•8H2O晶体的反应C.锌片与稀硫酸反应D.钠与冷水反应10.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H 2(g)+I2(g)2HI(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A.H2、I2、HI的分子数之比为1:1:2B.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发生变化C.单位时间生成nmol H2,同时消耗2nmol HID.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11.将浓度为0.1mol/L的HF溶液加水不断稀释,下列各量始终保持增大的是()A.c(H+)B.K a(HF)C.c(F-)D.c(OH-)12.化学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把握是学好化学的关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燃烧热指的是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所放出的热量B.勒夏特列原理指的是,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之一(如温度、压强,以及参加反应的化学物质的浓度),平衡将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C.盐溶液不一定显中性,不显中性的盐都会促进水的电离D.电镀是利用原电池原理在某些金属表面镀上一薄层其他金属或合金的方法13.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三种盐N a X、N a Y、N a Z的溶液,其PH依次为8、9、10,则HX、HY、HZ的酸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A.HX、HZ、HYB.HX、HY、HZC.HZ、HY、HXD.HY、HZ、HX14.某学习小组用锌片、铜片和稀硫酸进行原电池的相关探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的p H增大B.溶液中的H+向锌电极定向移动C.锌电极的反应为2H++2e-=H2↑D.外电路中,电子由铜电极转移到锌电极15.如图是电解C u C l2溶液的装置,其中c、d为石墨电极.则下列有关的判断正确的是()A.电解过程中,d电极质量增加B.d为阳极,电极反应为:2C l--2e-=C l2↑C.a为负极、b为正极D.电解过程中,氯离子浓度不变16.有关A g CL的沉淀溶解平衡的说法正确的是()A.A g CL难溶于水,溶液中没有A g+和CL-B.A g CL沉淀生成和溶解同时在不断进行,且速率相等C.向A g CL溶液中加入盐酸,一定会有沉淀生成D.向含有A g CL的悬浊液中加入N a B r固体,A g CL沉淀不变化17.用惰性电极电解一定浓度的C u SO4溶液时,通电一段时间后,硫酸铜有剩余,若想将溶液恰好恢复到电解前的浓度和p H(不考虑二氧化碳的溶解),则需加入下列哪种物质()A.C u OB.C u (OH)2C.C u SO4D.H2O18.2.0mol PC l3和 1.0mol C l2充入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下述反应:PC l 3+C l2PC l5.达平衡时,PC l5为0.40mol,如果此时移走1.0mol PC l3和0.50mol C l2,在相同温度下再达平衡时PC l5的物质的量是()A.0.40molB.0.20molC.小于0.20molD.大于0.20mol,小于0.40mol19.MOH强碱和等体积、等浓度的HA弱酸溶液混合后,溶液中以下关系不正确的是()A.c(M+)>c(A-)>c(OH-)>c(H+)B.c(HA)+c(H+)=c(OH-)C.c(M+)>c(A-)>c(H+)>c(OH-)D.c(M+)=c(A-)+c(HA)20.N2O5是一种新型硝化剂,其性质和制备受到人们的关注.一定温度下,在2L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N 2O5(g)4NO2(g)+O2(g)△H>0.反应物和部分生成物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0~20s内平均反应速率v(N2O5)=0.1mol•(L•s)-1B.曲线a表示NO2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C.10s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平衡D.20s时,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21.已知常温下:某N a HSO3溶液的p H=5,则在N a HSO3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一定正确的是()A.c(N a+)>c(HSO3-)>c(OH-)>c(H+)>(SO32-)B.c(N a+)+c(H+)=c(OH-)+c(SO32-)+c(HSO3-)C.c(N a+)=c(SO32-)+c(HSO3-)+c(H2SO3)D.c(OH-)=c(H+)+c(HSO3-)+c(H2SO3)22.25℃时,c(CH3COOH)+c(CH3COO-)=0.1mol/L的醋酸、醋酸钠混合溶液中,c(CH3COOH)、c(CH3COO-)与p H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溶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p H=5的溶液中:c(CH3COOH)>c(CH3COO-)>c(H+)>c(OH-)B.溶液中:c(H+)+c(N a+)=c(CH3COO-)+c(OH-)C.由W点可以求出25℃时CH3COOH的电离常数D.p H=4的溶液中:c(H+)+c(N a+)+c(CH3COOH)-c(OH-)=0.1mol/L第II卷(非选择题共34分)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34分)23.(7分)现有浓度均为0.1mol•L-1的下列溶液:①盐酸②醋酸③氢氧化钠④氯化铵⑤硫酸氢铵⑥氨水,请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t℃时,K w=1×10-13,则t℃(填“>”“<”或“=”)______ 25℃.(2)②③④三种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填序号) ______ .(3)④⑤⑥四种溶液中NH4+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填序号)______ .(4)常温下,将①和③按体积比2:1混合后,溶液的p H约为______ (已知lg3=0.5).24.(8分)某二元酸(H 2A)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是:H2A=H++HA- HA-H++A2-回答下列问题:(1)请判断H2A是强电解质还是弱电解质?______ ,理由是______ .(2)已知0.1mol•L-1N a HA溶液的p H=2,则0.1mol•L-1H2A溶液中氢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应______ 0.11mol•L-1(填“<”,“>”或“=”),理由是:______(3)N a2A溶液显____(填“酸性”,“中性”或“碱性”).理由是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4)H2A溶液和N a2A溶液能否发生反应?______ 能反应的写出离子方程式______ .25.(6分)研究和开发CO2和CO的创新利用是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双赢的课题.在催化剂作用下,CO可用于合成甲醇:CO(g)+2H 2(g)CH3OH(g).(1)若在恒温恒压的条件下,向密闭容器中充入4mol CO和8molH2,合成甲醇,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①该反应的正反应属于 ______ 反应(填“吸热”或“放热”).②在0.1MP a、100℃的条件下,该反应达到平衡时容器内气体的物质的量为______ mol.(2)若在恒温恒容的条件下,向上述平衡体系中充入4mol CO,8mol H2,与(1)相比,达到平衡时CO转化率______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平衡常数K ______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3)在上述合成甲醇的反应中需要用到H2做反应物,以甲烷为原料制取氢气是工业上常用的制氢方法.已知:(g)+H2O(g)=CO(g)+3H2(g)△H=+206.2k J•mol-1①CH②CH4(g)+CO2(g)=2CO(g)+2H2(g)△H=+247.4k J•mol-1则CH4和H2O(g)反应生成CO2和H2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6.(13分)如图是一个化学过程的示意图.已知甲池的总反应式为2CH3OH+3O2+4KOH═2K2CO3+6H2O 请回答:(1)甲池是_____(填“原电池”或“电解池”),通入CH3OH的电极作为__极,通入O2的电极作为____极,该电极反应式为___ .(2)乙池是______(填“原电池”或“电解池”),A电极名称为____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 .(3)甲池中溶液的p H ______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乙池中溶液的p H ______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4)当乙池中B(A g)极的质量增加5.40g时,电路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______ mol,甲池中理论上消耗O2 ______ m L(标准状况下).万全中学2016---2017年度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二化学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试题分数100分)23.(1)>;(2)④②③;(3)⑤④⑥;(4)1.524.(1)强电解质;H2A第一步完全电离;(2)<;HA-部分电离且H2A第一步电离出的氢离子抑制第二步电离;(3)碱性;A2-+H 2O OH-+HA-;(4)能;A2-+H+=HA-25.(1)放热;8;(2)增大;不变;(3)CH4(g)+2H2O(g)═CO2(g)+4H2(g)△H=+165.0k J•mol-126.(1)原电池;负;正;O2+2H2O+4e-═4OH-;(2)电解池;阳;4OH--4e-═O2↑+2H2O;(3)减小;减小;(4)0.05;280万全中学2016---2017年度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二化学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试题分数100分)23.(1)>;(2)④②③;(3)⑤④⑥;(4)1.524.(1)强电解质;H2A第一步完全电离;(2)<;HA-部分电离且H2A第一步电离出的氢离子抑制第二步电离;(3)碱性;A2-+H2O OH-+HA-;(4)能;A2-+H+=HA-25.(1)放热;8;(2)增大;不变;(3)CH4(g)+2H2O(g)═CO2(g)+4H2(g)△H=+165.0k J•mol-126.(1)原电池;负;正;O2+2H2O+4e-═4OH-;(2)电解池;阳;4OH--4e-═O2↑+2H2O;(3)减小;减小;(4)0.05;280。
大港八中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年级数学试卷(理)试卷满分 120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8道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在复平面内,复数(2)i i -对应的点位于(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2.i 是虚数单位,复数734ii++=( ) A . 1i - B . 1i -+ C . 17312525i + D.172577i -+3.用反证法证明命题“设a ,b 为实数,则方程20x ax b ++=至少有一个实根”时,要做的假设是( )A .方程20x ax b ++=至多有一个实根B .方程20x ax b ++=至多有两个实根C .方程20x ax b ++=恰好有两个实根D .方程20x ax b ++=没有实根 4.设曲线2y ax =在点(1,)a 处的切线与直线260x y --=平行,则a =( ) A .12 B .12- C .1 D .1- 5、已知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a b ,导函数()f x '在(,)a b 上的图象 如图所示,则函数()f x 在(,)a b 上的极大值点的个数为( ) A.1 B.2 C.3 D.46.甲、乙、丙三人中只有一人去游览过黄鹤楼,当他们被问到谁去过时,甲说:“丙没有去”;乙说:“我去过”;丙说:“甲说的是真话”.事实证明:三人中,只有一人说的是假话,那么游览过黄鹤楼的人是( )A.甲B. 乙C.丙D.不能确定7.已知函数32()1f x x ax x =-+--在(,)-∞+∞上是单调函数,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8.如图所示的阴影部分是由x 轴,直线1x =及曲线1x y e =-围成,现向矩形区域OABC 内班级: 姓名: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随机投掷一点,则该点落在阴影部分的概率是( )A .1eB .11e -C .11e -D .21e e --二、填空题(本题共6道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9.设i 为虚数单位,若复数522z i i=--10.观察下列不等式:①232112<+; ②353121122<++;③474131211222<+++;照此规律,第五个不等式为 . 11.电动自行车耗电量y 与速度x 的关系式为3213940(0)32y x x x x =-->,为使耗电量最小,则其速度应定为12.已知2()2(1)f x x xf '=+-,则(0)f '= . 13.2(2|1|)x dx --⎰= .14.设()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偶函数,当x >0时, ()f x +()xf x '>0,且(1)0f =,则不等式()xf x >0的解集为 .三、解答题(本题共4道小题,共50分)15.(本题满分12分) 已知复数()()2136z m i m i i =+-+-,当m 为何实数时,复数z 是(1)实数;(2)虚数;(3)纯虚数;(4)零16.(本题满分12分)用数学归纳法证明:22211123(1)n ++++K >1122n -+17.(13分)已知函数3211()132f x x x =-+,x ∈R . (1)求函数()f x 的极大值和极小值; (2)求函数图象经过点3(,1)2的切线的方程; (3)求函数3211()132f x x x =-+的图象与直线1y =所围成的封闭图形的面积.18.(13分)设函数21()ln 2f x x ax bx =-- (1)当12a b ==时,求函数()f x 的单调区间; (2)当0a =,1b =-时,方程()f x mx =在区间21,e ⎡⎤⎣⎦内有唯一实数解,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大港八中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数学理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题5分,共 40 分)1.A2.A3.D4.C5.B6.A7.B8.D二、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题5分,共 30 分)9.10. 2222211111111623456+++++<11.40 12.4 13.3 14. (-1,0)∪(1,+∞) 三、解答题15.解:z=i m m m m )6()3(22--+-∴(1)当m=-2或m=3时z 为实数;(2)当23m m ≠-≠且时z 为虚数; (3)当m=0时z 为纯虚数; (4)当m=3时复数z=0;16.证明:(1)当n =1时,左边=,右边=,不等式成立 (2)假设当n =k 时,原式成立,即++…+>-,当n =k +1时,++…++>-+∵-++=>0,∴-+>-, ∴-+>-,即n =k +1时结论成立.根据(1)和(2)可知不等式对任意正整数n 都成立 ∴++…+>-.17.(1)()f x 的极大值为(0)1;f =()f x 的极小值为5(1);6f = (2)1y =或3148y x =-; (3)()3209(1)64f x dx -=⎰. 18.解:(1)依题意,知f (x )的定义域为(0,+∞), 当a=b=时,f (x )=lnx ﹣x 2﹣x ,∴f ′(x )=,令f ′(x )=0,解得:x=1或x=﹣2(舍去),经检验,x=1是方程的根. 当0<x <1时,f ′(x )>0,当x >1时,f ′(x )<0,所以f (x )的单调递增区间是(0,1),单调递减区间是(1,+∞). (2)当a=0,b=﹣1时,f (x )=lnx+x , 由f (x )=mx 得mx=lnx+x , 又因为x >0,所以m=1+,要使方程f (x )=mx 在区间[1,e 2]内有唯一实数解, 只需m=1+有唯一实数解,令g (x )=1+(x >0),∴g ′(x )=(x >0),由g ′(x )>0,得:0<x <e ,由g ′(x )<0,得x >e , 所以g (x )在区间[1,e]上是增函数,在区间[e ,e 2]上是减函数, g (1)=1+=1,g (e 2)=1+=1+,g (e )=1+=1+,所以m=1+或1≤m<1+.。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二年级化学试卷
试卷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 60 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下列各图所示的分子结构模型中,分子式为 C2H6O 的是( )
A. B. C. D.
2、下列各有机物中,属于烃的是( )
A.氯丁烷 B.苯 C.硝基苯 D.乙醇(CH3CH2OH)
3、下列各对物质中,互为同系物的是( )
A. CH4、C2H4 B. CH4、C2H5OH
C. C2H6、C3H8 D. CH3COOH、C3H8
4、能够鉴定氯乙烷中氯元素的存在的操作是 ( )
A.在氯乙烷中直接加入AgNO3溶液
B.加蒸馏水,充分搅拌后,加入AgNO3溶液
C.加入NaOH溶液,加热后加入稀硝酸酸化,然后加入AgNO3溶液
D.加入NaOH的乙醇溶液,加热后加入AgNO3溶液
5、研究有机物一般经过以下几个基本步骤:分离、提纯→确定实验式→确定分子
式→确定结构式,以下用于研究有机物的方法错误的是( )
A.蒸馏常用于分离提纯液态有机混合物
B.燃烧法是研究确定有机物成分的有效方法
C.核磁共振氢谱通常用于分析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D.对有机物分子红外光谱图的研究有助于确定有机物分子中的基团
6.能证明乙炔分子中含有C≡C叁键的事实是( )
A.乙炔能使溴水褪色
B.乙炔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乙炔可以跟HCl气体加成
D.1mol乙炔可以和2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7、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①乙烯的最简式C2H4 ②乙醇的结构简式C2H6O
座位号
③四氯化碳的电子式
④乙炔的结构简式CHCH ⑤乙烷的结构式CH3CH3
⑥乙醛的结构简式CH3COH.
A.全对 B.全错 C.③④⑤ D.③④⑥
8、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聚丙烯的结构简式:
B.丙烷分子的比例模型:
C.苯的结构式:
D.2﹣乙基﹣1,3﹣丁二烯分子的键线式:
9、既可以用来鉴别甲烷和乙炔,又可以用来除去甲烷中混有的乙炔气体,得到纯净的甲烷的方法是 ( )
A.通入足量的溴水
B.通入足量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C.燃烧
D.使乙炔在一定条件下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10、下列有关烯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烯烃分子中所有的原子一定在同一平面上
B.烯烃在适宜的条件下只能发生加成反应不能发生取代反应
C.分子式是C4H8的烃分子中一定含有碳碳双键
D.烯烃既能使溴水褪色也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
11、下列物质中,不可能是乙烯的加成产物的是( )
A.CH3CH3 B.CH3CHCl
2
C.CH3CH2OH D.CH3CH2Br
12、已知在苯分子中,不存在单、双键交替的结构.下列可以作为证据的实验事实是:
①苯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②苯中6个碳碳键完全相同
③苯能在一定条件下与氢气加成生成环己烷 ④实验室测得邻二甲苯只有一种结构 ⑤苯不能使溴水因反
应而褪色( )
A.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⑤
13、实验室制取的乙炔气体中常混有少量H2S、CO2和水蒸气,为了得到干燥纯净的乙炔气体,选择最简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