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四年级下册校本课程教案

小学四年级下册校本课程教案

小学四年级下册校本课程教案
小学四年级下册校本课程教案

校本课程教案

第二中心小学

(四)年组(下)学期

进度表

周次内容

1 望洞庭…………………………………【唐】刘禹锡

2 长安秋望…………………………………【唐】杜牧

3 洛桥晚望…………………………………【唐】孟郊

4 山中………………………………………【唐】王维

5 终南望余雪………………………………【唐】祖咏

6 江雪……………………………………【唐】柳宗元

7 山居秋暝………………………………【唐】王维

8 过故人庄………………………………【唐】孟浩然

9 渔歌子…………………………………【唐】张志和

10 雨过山村…………………………………【唐】王建

11 田园乐①…………………………………【唐】王维

12 竹枝词………………………………【唐】刘禹锡

13 过山农家…………………………………【唐】顾况

14 《论语》第六则:学习态度………………【春秋】孔子

15 西江月·秋收起义…………………………毛泽东

16 清平乐·六盘山……………………………毛泽东

校本课程教案

活动内容望洞庭……………………【唐】刘禹锡第( 1 )周

活动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2个生字,认识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正确认读1个多音字“磨”。

3.理解这首古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活动过程

课前背诵一些古诗,最后背《望洞庭》:

1.解题,了解诗人:

(1)板书课题:望洞庭。你从题目知道了些关于这首诗的什么信息?

(写的是洞庭,从“望”角度来写的,是远看)

(2)介绍诗人:

刘禹锡,洛阳人,它的诗通俗清新,富有民歌特色,为唐诗中别开生面之作。

2.初读:

自由读诗,想想从诗中体会到了什么。

指名读,正音:潭、磨、螺。

齐读。

3.精读感情(抓住字眼、想象意境):

(1)“湖光秋月两相和”:

感受“和”──和谐、协调。

你读出时间了吗?

(秋天的夜晚:“秋月”)

你读出当时作者眼前见到的景物了吗?(洞庭湖水清澈透明,与天上明月清光交相辉映,显得十分宁静、和谐)结合看插图。

“两相和”这“两”谁与谁?

(湖光与秋月)

湖光秋月如此“和谐”,水月澄洁,一片宁静的氛围,一派和谐之美!

(2)“潭面无风镜未磨”:

感受“镜未磨”──风平浪静。

(未:没有)

这里藏着一个精确的比喻,你读出来了吗?

(把“潭面”比作“铜镜”)

这铜镜还没有打磨呢,有些模糊,有些迷蒙。为什么?

(一是月光下不真切;二是浩阔湖面,涟漪轻起,波光粼粼)

这湖面浩阔,如月下铜镜铺在大地,涟漪轻起,粼粼细波,一派迷蒙之

美!

(3)“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感受“遥望”“银盘青螺”──自然之美精美绝伦。

闭上眼睛,边读边想象,感受洞庭山水美景。

指名读,想象:白银作的盘子里放上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色田螺,看着它,你有什么感觉?

诗中的“白银盘”指什么?“一青螺”呢?再看插图。说说感受。

月夜遥望,水白山青,相依相伴,恰似一颗青螺缀放在白银盘中,大自然如同精妙绝伦的工艺珍品,让人爱不忍释,好一派秀美柔和之景。

4.积累内化,迁移运用:

(1)朗读、背诵。

(指名有感情读背,因已有基础,重点放在投入情感上)

(2)延伸:其实写洞庭湖的诗还有许多,比如如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临洞庭上张丞相》再如杜甫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他们的特点是把洞庭湖写得大多气势雄伟、境界壮阔,而刘禹锡这首诗却不

同,重在表现洞庭湖的柔和秀美。有兴趣的同学不妨读读比较一下。

能背诵古诗,并能理解诗意,感悟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活动

总结

校本课程教案

活动内容长安秋望………………………【唐】杜牧第( 2 )周活动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目标

2.理解这首古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动过程三、自由读古诗,试着画出停顿。

四、指名读古诗。

五、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以及大屏幕提供的注释自学古诗,把读懂的内容批注在古诗旁边,并试着根据自己的理解朗读古诗。

六、在小组内练习朗读,互相提建议。

七、小组派一名代表读古诗。男女生对读。读不好的地方老师范读。最后配乐齐读古诗。

八、练习背诵古诗。

九、拓展学习杜牧的其它名篇,推荐给同学们欣赏。

十、最后借助画面和音乐一起背诵这首诗。

活动

总结

能有感情朗读古诗,并能感悟诗句的意思。

校本课程教案

活动内容洛桥晚望………………………【唐】孟郊第( 3 )周活动

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这首古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动过程3、自由读古诗,试着画出停顿。

4、指名读古诗。

5、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以及大屏幕提供的注释自学古诗,把读懂的内容批注在古诗旁边,并试着根据自己的理解朗读古诗。

6、在小组内练习朗读,互相提建议。

7、小组派一名代表读古诗。男女生对读。读不好的地方老师范读。最后配乐齐读古诗。

8、练习背诵古诗。

9、拓展学习孟郊的其它名篇,推荐给同学们欣赏。

10、最后借助画面和音乐一起背诵这首诗。

活动

总结

能有感情朗读古诗,并能感悟诗句的意思。校本课程教案

活动内容山中……………………………【唐】王维第( 4 )周

活动目标1.初步理解古诗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景象,喜爱春色。

2.初步学习按古诗节律吟诵,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

活动过程1、故事导入:给小朋友讲家里来客人的故事,并教育学生学会招待客人,做一个懂礼貌的好孩子。

2、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讲述。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副画,请你们仔细观察一下,有没有在画上看到了什么啊?(学生自由回答);

3、在草房子门前你们看见了什么啊?请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回答。(画上有一位大诗人王维,他的家里来了一位客人,客人走了,大诗人王维非常想念他。)

4、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诗,让我们来听听看这首诗到底是怎么写的

5、教师朗诵,并帮助幼儿理解古诗。(教师讲解诗的大意:在山中送走了你以后,夕阳西坠我关闭柴扉。春草明年再绿的时候,游子呀你能不能回归?)于是他就想到要写一首诗,古人写诗常常能用短短几句话就能把一件事说清楚。

6、下面请小朋友们听老师来读一遍。教师朗诵第一遍。小朋友你们都知道这首诗叫什么啊?(山中送别)

7、请学生一起跟教师跟读两遍。

8、教师朗诵,学生边看图片,边联想诗人所写的景象。

9、教师指导学生读古诗的方法,古诗中有的词语有很多意思,所以我们小朋友在朗诵时要慢一点,音要拖的长一点,别人才能听的懂。

10、老师可采用多种形式指导学生分组朗诵等。

板书设计:

山中送别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活动

总结

能有感情朗读古诗,并能感悟诗句的意思。

校本课程教案

活动内容终南望余雪……………………【唐】祖咏第( 5 )周

活动目标1、了解“山水田园诗”的兴衰与发展。

2、了解盛唐“山水田园诗”的特点,学习鉴赏田园诗的方法。

3、准确把握这四首诗的的思想内容及不同的艺术风格。

活动过程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1、关于山水田园诗:山水诗源于南朝(宋)谢灵运,田园诗源于晋代陶渊明,田园诗与山水诗在南北朝时期基本上分道而行,到唐初王绩开始合流。至初唐之交,描写山水别业的风尚盛行于朝野,沈宋、吴越诗人在山水诗创作中取得的成就已为盛唐山水田园诗开了先河。唐朝田园诗继承了陶谢山水田园诗的精神旨趣,在大自然中追求任情适意、快然自足的乐趣,领会老庄超然物外、与大化冥合为一的境界;从东晋以来形成的澄怀观道、静照忘求的审美关照方式,在盛唐进一步与仙境和禅境相融合,促使山水诗形成了优美空静的意境。艺术上,他们继承了重兴寄和感受、谢灵运重观赏和刻画的传统,形成寄情于自然美之中的基本表现方式。以唐代王维、孟浩然为代表,此外还有储光羲、常建、祖咏、裴迪等人。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

2、明确鉴赏中常用到的术语:

1)思想内容:热爱自然,向往自由,归(退)隐,隐逸,闲适淡泊,悠然自得

2)表现手法:借景抒情,白描3)语言特点:清新自然,质朴自然,清新洗练清幽淡雅

3、内容:这类诗多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

4、艺术特色: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

5、代表诗人: 孟浩然王维储光羲常建祖咏

二、学习《宿建德江》

(一)、孟浩然之生平:(689—740),四十岁以前一直住在襄阳,四十岁时到长安考过一次进士,然而却没有考上,从此也就不得不断了做官的念头,在江浙一带游历了几年之后,最终死在襄阳。晚年张九龄为荆州长史,聘他为幕僚。李白《赠孟浩然》“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二)、孟浩然之山水田园诗

1、主要内容:1)隐居山林的逸趣:《过故人庄》2)怀才不遇的苦闷:《岁暮归南山》

3)客居在外的愁思:《宿建德江》

2、艺术风格:清幽淡远,孟浩然以比兴寄托和壮逸之气充实了南方山水诗的骨力,以白描手法写景抒情,形成了冲淡清旷的风格。

(三)、写作背景简介:此诗作于开元十八年(730)漫游吴越之时。当时,孟浩然告别隐居生活,踌躇满志来到长安参加科举考试,想实现自己为国效力的政治抱负。但是,孟浩然科举考试失利,未能中进士,失意东归。途经

建德江时,愁绪无法排遣,然而,当黄昏来临,明月当空之际,这建德江周围的景物却触发了诗人的灵感。于是,一首名垂千古的写景抒情小诗就这样诞生了。

(四)、基本解读:

1、这首诗写诗人的羁旅愁思。(主旨)全诗的诗眼是“愁”字。

2、起句“移舟泊烟渚”,泊,停船过夜。诗人停船在一个烟雾朦胧的小洲边。这一句点题,为下文抒情写景作准备。“日暮客愁新”,客,诗人自指。日暮,黄昏时分。“客愁新”,诗人又有了新的愁思。

3、三、四句并列写景,但有时间先后之分。“野旷天低树”是“日暮”泊舟所见:原野空旷,天空在与地平线相接的地方从树梢顶上倾斜下去。空旷的原野使人孤寂。“江清月近人”,表明时已夜晚,明月在天,倒影在水中,诗人于船上俯视江水,看见月亮是如此之近。这情景让诗人感到冷清。这两句一写远眺,一写近观,给人既辽远又逼真之感。

三、小结:此诗写羁旅愁思,情景相生,风韵天成,富有艺术美。

四、作业:背诵这首诗歌。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检查背诵。

二、学习《终南望余雪》

(一)、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祖咏(699一约746),洛阳(今属河南)人。开元十二年(724)登进士第。后仕途失意,移居汝坟。曾南游江南,北上蓟(jì)门。与王维、储光羲、卢象、丘为等友善。《全唐诗》编诗一卷。《终》是祖咏的一首传世名作,也是一首应试诗。当时,年轻的诗人满怀建功报国的凌云壮志,从东都洛阳来到了帝京长安参加科举考试。诗人早闻长安城南的终南山以其独特的风姿横亘关中,广绵广余里,又恰逢终南山刚刚降过雪,于是读书之余,欣然沿北坡而上,饱览了雪后终南山的秀丽山色。当在科举中看到“终南望余雪”试题时,诗人便用一颗赤城的爱国之心抒写了一首忧国忧民的小诗。

(二)、基本解读:

1、这首诗写在长安城中眺望终南山积雪景象,并预感到城中日暮,将更加寒冷逼人。(主旨)

2、前二句写在长安眺望终南山,看到它的北面山形秀美,积雪高高覆盖在上面,如同漂浮在云端。

3、后二句中,“林表明霁色”,雪后初晴,林梢的日光和积雪的反光相辉映,一片明亮。“城中增暮寒”,俗语说“下雪不冷化雪冷”,又临黄昏,“日暮天寒”非常自然。可见结句写实之妙,结得确实“意尽”。

(三)、思考讨论:

1、积雪是不可能“浮”在云端的,诗人这样写是不是违反了常理呢?

明确:没有。诗人这样写是写初终南山顶高耸入云,突出于云端之上;且云在山腰缭绕飘动,而高出云端的积雪又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望去才好似漂浮在云端之上的特点。

2、古人讲究炼字,请你谈谈“霁”“明”二字的妙处。

明确:1)霁,指雨雪初停后的阳光。明,此处用为动词,染亮。2)诗说“林表”之上有阳光,而不说林中、林下,也不说山脚、山腰,是因为只有在终南山高处才有阳光,表明已是西山衔日,林表上的日光正是落日的余辉,既染亮了林表,当然也照亮了浮在云端的积雪,于是便带出了结句中的“暮”字。

(四)小结:本诗描绘了从长安城里看到的终南山阴岭的秀色,但最后一句才露出作者本意,抒写了关心人民疾苦的忧虑。

三、学习《田家杂兴八首》(其二)

(一)、作者简介:储光羲(约706一约762),润州延陵(今江苏丹阳)人,郡望兖(yǎn)州(今属山东)。开元十四年(726)登进士第。曾隐终南山。安史之乱中陷贼,受伪职,脱身归。长安、洛阳收复后,被下狱,后贬死。《全唐诗》编诗四卷。

(二)、基本解读:

1、此诗写自己归隐田园之乐。(主旨)

2、“众人耻贫贱,相与尚膏腴。我情既浩荡,所乐在畋渔”四句,通过对比手法写自己隐居的志向。世人都追逐荣华富贵而以贫贱为耻,而我却胸怀坦荡,爱好渔猎的闲适生活。

3、“山泽时晦暝,归家暂闲居,满园植葵藿,绕屋树桑榆。禽雀知我闲,翔集依我庐”六句具体写田园生活所乐之处。山林河泽有时昏暗不正常而不适宜渔猎,就回到家里暂且闲居一段时间。家里的环境充满农家风情:满园里种满了葵花藿草,桑树榆树绕屋而生。连飞禽都与我相熟,知我闲居无事,纷纷飞来,聚集在我的屋宇。

4、“所愿在优游,州县莫相呼。日与南山老,兀然倾一壶”四句明志之语:我的愿望在于悠闲自在,无拘无束,地方官府不要来打扰我的悠闲生活。我每日与酒相伴,怀着傲世而看透尘世之心,打算在终南山中终老此生。(三)、鉴赏要点:

1、艺术特色:诗风质朴自然,运用了白描表现方法。

2、知识点回顾:白描——原是中国绘画的传统技法之一,其特点是用简练的墨色线条来勾勒画面。在诗歌中,指不用形容词和修饰语,也不用精雕细刻和层层渲染,更不用曲笔或陪衬,而是用明快简洁的语言、朴素平易的文字,勾画出事物的主要特征。

四、学习《终南山》

(一)、作者简介:孟郊(751—814),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是韩愈的诗友,被时人称为“孟诗韩笔”,早年屡试不第,曾客游河南、邻宁等地。贞元十四年(798)登进士第,寄寓汴州,二年后,方授溧阳尉。因终日吟诗,吏事多废,后辞官归家。孟郊一生,生活贫困,仕途潦倒,诗歌内容多啼饥号寒,倾诉穷愁失意的不平之鸣。诗歌主要风格特征是:凄苦冷涩,奇崛险怪

(二)、基本解读:

1、这首诗通过写终南山的雄奇险怪之景,表达诗人归隐山林、淡泊名利的情志。(主旨)

2、“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高峰夜留景,深谷昼未明”四句写游终南山所见的奇景。终南山虽高大,但还没有高大到充塞于天地之间,此处以夸张手法写出了诗人身处深山的独特感受。仰望,山与天接;环视,视线为千岩万壑所遮,看不到山外尚有何空间。日月并提,并非写日月并“生”’而是诗人在山中游玩多日,仰望看日出,看月升,先是露出半轮,然后再冉冉升起,看起来确实似从山石中“生”出。着一“生”字,“险”而不“怪”,唐诗中有“海上生明月”、“海日生残夜”、“四更山吐月”等,但孟郊此句太“硬”,无这几句中所表现出的情韵。接下来,“高峰夜留景”,“夜”与“景”(日光)应不能同时出现,诗人却写在一起,确有“奇”的感觉,但仔细分析,诗人不过是说山下已是不见阳光的夜幕之时,终南山的高峰上

尚有落日的余晖。“深谷昼未明”,写终南山千岩万壑,高低悬殊,高处已

是白昼,低处尚阴暗无光。与王维写终南山句“阴晴众壑殊”应是同义。

3、“山中人自正,路险心亦平。”二句,抒发自己在山中游玩的感受。“中”

与“正”同义,山“居中”无偏,人“正”而不邪,由山及人,运用类比方

法,抒发诗人对山及人的赞颂之情。“险”与“平”义相反,因为人“正”,

所以路再“险”,心态仍是“平”的。这是以“路险”反衬出诗人心地平坦。

4、“长风驱松柏,声拂万壑清”二句写山风的威力惊人。山高风厉,长风

过处,千柏万松的枝叶都向一个方向倾斜,可见“驱”的力量。声音本是无

形无色的,如何“拂”呢?因为长风过处,叶叶飘拂,声音自然发出。这里

就把视觉和听觉结合起来了,既能看见万壑松涛,又能听见万壑清风。

5、结句“到此悔读书,朝朝近浮名”二句,颇有言外之意,即对山中的景

物如此热爱,自己和山林又是如此投缘,对世上的繁文缛节、功名利禄看得

就淡了,“悔读书”(后悔走读书从仕之路)也就是很自然的了。

3、鉴赏要点

此诗硬语盘空,险语惊人。诗人写直观之景,了无含蓄,如“南山塞天地,

日月石上生”,这种直观感受是诗人身处终南山中,山之深幽使得仰望之际,

真的觉得天地间只有终南山,日和月缓慢升起时,真的如同从石上“生”出

一般,给人以狠重鲜明之感。抒情直言,不讲究委婉含蓄。如“到此悔读书,

朝朝近浮名”,直言快语,情感表露无遗。韩愈《荐士》:“横空盘硬语,

妥帖力排界”,正是说孟郊诗的特色。

(三)、艺术特色:

1、硬语盘空,险语惊人。诗人写直观之景,了无含蓄,如“南山塞天地,

日月石上生”,这种直观感受是诗人身处终南山中,山之深幽使得仰望之际,

真的觉得天地间只有终南山,日和月缓慢升起时,真的如同从石上“生”出

一般,给人以狠重鲜明之感。

2、抒情直言,不讲究委婉含蓄。如“到此悔读书,朝朝近浮名”,直言快

语,情感表露无遗。韩愈《荐士》:“横空盘硬语,妥帖力排界”,正是说

孟郊诗的特色.

五、作业:课后练习题。

活动

总结

能有感情朗读古诗,并能感悟诗句的意思。

校本课程教案

活动内容江雪………………………【唐】柳宗元第( 6 )周

活动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学会“孤”这个生字,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

3、通过朗读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的感情。

活动过程一、导入:

两个星期前09年冬天的第一场雪悄然而至,老师用相机拍下了校园里的雪景。大家一起来欣赏。(播放雪景图)

这雪景美吗?

同学们,古人云:景随情至,情由景生,我们的感情和心绪会直接影响到我们看到的景物。看到这场早雪,同学们感受到的是一份美丽、惊喜和欢乐。同样是看雪景,一千二百多年前,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却和我们有完全不同的感受。

揭示诗题。师、生一起写诗题,根据诗题你应该知道这首诗是写哪里的雪景?

二、新授:

1、自由读古诗,要把字音读准确,把古诗的节奏读出来。

2、(出示幻灯片)谁来读给大家听。

3、我们初读了古诗,你对哪个字或哪个词语的意思还不理解?

(生上黑板质疑)

3、谁能来解决?你是怎么知道的?出示蓑笠,强调两个字的偏旁:蓑是蓑草编的,笠是竹叶编的

4、谁来说说前面两行诗的意思?

5、如果这两行诗里没有“绝”“灭”,会是怎样的情景呢?大家看一看(幻灯片)7、

但是加上绝和灭呢,(幻灯片)看到这截然不同的两幅图,你有什么感受?

6、原本热热闹闹、生机勃勃的场景因为一个“灭”和一个“绝”字变得格外冷清。板书:绝、灭。

7、谁来读一读这两行诗?

生读,评价,读出了冷清和寂静吗?

一人读,四人读,全班读等

8、同学们读的很有味道,古人写诗,往往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读着前两行诗,你脑海中浮现出什么画面了呢?让我们动笔把它写下来吧。

(生动笔)

指名说,边评价边简笔画山、路

皑皑白雪覆盖了群山,飞鸟躲进巢里,山间小路也因为厚厚的积雪更加人迹罕至。大家齐读前两行

9、这是同学们想到的画面,同样也是诗人柳宗元眼中看到的画面,这幅画面里什么生命也没有吗?你怎么知道只有他一个人呢?贴图(孤舟)板书:孤独

谁来说说三四两行诗的意思?解释倒置为了押韵将雪放在后面

10、默读三四两行诗,你感觉老人的心情如何?这样一位老人为什么要来独自垂钓呢?你猜想一下。

11、老翁真正是出于什么原因在这里独自垂钓,我们无从考证。但是看着画面千山万径,飞鸟绝迹,人迹湮没,读着古诗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我们却能强烈的感受到老翁所处的环境是非常的恶劣。

老人被这种恶劣的环境吓倒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谁能通过朗读表达出来?指名读、齐读

仅仅是老渔翁一个人有这样的精神吗?还有谁?

12、诗其实就是作者的心情,只有读懂诗人的心,才能真正读懂诗。当

时柳宗元的心情如何呢,我们来看一看(幻灯片)

13、这个时候,柳宗元是什么样的心情?指板书孤独,是一般的孤独吗?

我们来琢磨一下每一行的第一个字,我们连起来就是——(千万孤独)他是

借渔翁寒江独钓来表达自己孤独冷清的心情,抒发自己坚强不屈的决心呀!

14、此时你脑海中又浮现出什么画面?我们再用笔记下来。

生汇报,师生评价

14让我们伴着音乐读读全诗,感受一下柳宗元的这种心情

15、让我们看着这幅画面把这首诗再来回味一下。谁会?

16、学古诗,我们不仅可以读之、诵之,还可以歌之舞之。诗歌读的时

候是一种韵味,唱的时候又有一番风味,下面我们一起来学唱根据《江雪》

谱成的歌曲。第一遍听,第二遍站起来唱

三、布置作业:

搜集柳宗元的作品,选择喜欢的摘抄下来。

活动

总结

能有感情朗读古诗,并能感悟诗句的意思。

校本课程教案

活动内容山居秋暝……………………【唐】王维第( 7)周

活动目标知识目标:深刻理解王维山水田园诗“诗中有画”的创作风格。能力目标:培养和提高初步鉴赏诗歌的能力。

情感目标:感受诗人高洁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精神。

活动过程

一、导语设计

在学习了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和白居易的《琵琶行》两首古体诗之后,今天我们转入近体诗的学习。自东晋陶渊明、南朝谢灵运开创山水田园诗派以来,他们的山水田园诗深受一些优秀诗人的称赞。到了唐代,它开始受到人们的推崇,王维、孟浩然就是这一时期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作家。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王维的一首山水田园诗《山居秋暝》。

二、作者简介

王维(701—761),字摩诘,蒲州人。开元九年(721)进士,累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著有《王右丞集》。诗与孟浩然齐名,称为“王孟”。前期写过一些边塞诗,但其作品最主要的是山水田园诗,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宣扬隐士生活;其诗体物精细,状写传神,有独特成就。苏轼曾赞:“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三、课文讲解

(一)讲解近体诗的相关知识

古体诗与近体诗的时间分界为唐代,唐以后的诗称为近体诗。包括律诗,绝句和排律等几种,在字数上有五言,七言两种。近体诗的句式一般是每两个音节为一个节奏单位,每一个节奏单位相当于一个双音节词或词组,音乐节

奏和意义单位基本一致.。

(二)根据注释,疏通文意,把握节奏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

(三)诗歌解析,以整体把握诗歌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时间、地点、天气)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月、松、泉、石)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浣女归、渔舟下)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诗人愿望)

(四)品味鉴赏,具体分析诗歌

1.品味鉴赏, 感受诗中图画美。

(1)意象作为一首诗的主题和作者思想的载体,在历来的诗词鉴赏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何谓意象呢?意象是指在作品中饱含了作者思想感情的客观物象。

提问:找出诗中有哪些意象。

明确:空山新雨明月松林

清泉竹林莲石

浣女渔舟

(2)感受此诗的图画美(先请同学简单叙述,再由教师描述)。

第一幅“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空山秋雨图。初秋的傍晚,山雨初霁,万物一新,树木繁茂,,空气清新,高山寂静,宛若世外桃源。

第二幅“明月松间照”——明月松林图。暮色苍茫,皎洁的明月升上了天空,银色的月光透过松树的虬枝翠叶,星星点点地洒落下来。

第三幅“清泉石上流”——明月清泉图。清清的泉水淙淙地流泻于山石之上,在月光辉映之下,宛若一条洁白的绸布闪闪发光、随风飘荡,这是

多么幽美的意境啊!

第四幅“竹喧归浣女”——浣洗晚归图。竹林里传来一阵银铃般的笑声,那是一群勤劳淳朴的山村姑娘刚洗完衣服,披着月光笑盈盈地归来了,

也许她们正为什么开心的事儿在竹林里嬉戏追逐着,笑闹声传出翠

竹林外。

第五幅“莲动下渔舟”——月夜采莲图。密密的荷叶纷纷倒向两旁,

莲花摇动,水波荡漾,原来是顺流而下的渔舟正轻盈地穿过荷花丛,

弄乱的荷塘月色,划破了大山的宁静。

这五幅画面总合空山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清光,石上清泉的声音,浣衣村女的笑声,渔舟穿过荷丛的动态,和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有声有色,有景有人,有静有动,构成了清新秀丽的乡村生活图景。

2.具体分析, 领悟诗歌主旨。

(1)诗歌第一句说“空山新雨后”,诗中明明有浣女、渔舟,诗人为什么说它是空山?

明确:因为山林树木繁茂,掩盖了人们活动的痕迹,正所谓“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鹿柴》)。又由于这里人迹罕至,“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桃源行》),一般人自然不知道山中有人了,所以更显得空了。“空山”二字点出此处有如世外桃源。在王维诗中“空”字出现频率之高,如:

“借问襄阳老,江山空蔡州”《哭孟浩然》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鸟鸣涧》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鹿柴》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酬张少府》

“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桃源行》

“空”理是佛教的基本教义,所谓“空”是说世界上一切事物都虚幻不实。王维受其母的影响,通过接触禅宗,对佛教有了深刻的理解。佛教讲究“四大皆空”,在诗人的眼里,一切胜景浮名都不过是一“空”而已!

(2)颈联的词序可以作怎样的改动?改了好还是不改好?为什么?

明确:可以改为“浣女归竹喧,渔舟下莲动”,改了不如原来的好,因为一来是为押韵的需要,二来这样才符合生活的实际,因为浣女是隐在竹林中,渔舟被莲叶遮蔽,听到竹林内的喧闹声才知道浣女,看到莲动才看到渔舟,这样写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三是可产生“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艺

术效果,增添情趣,表现出了山村的生活美。

(3)颔联和颈联写得十分热闹,这和作者要创造的寂静、宁谧的环境是否和谐?为什么?

明确:和谐。浣女、渔舟的热闹,正是为了烘托出山村环境的寂静、清幽。如同“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一样。人们从这些热闹的景物中,很

自然地体味出一种和平恬静,体味出恬静中的一遍勃勃生机。有动有静,动

静结合,以动衬静。

(4)尾联运用典故,而取其相反之义,我们怎么理解这一句?它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呢?

“王孙自可留”关于王孙的典故:《楚辞·招隐士》中有“王孙游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这里反用其意,意谓任它春芳尽,王孙也可久留。

诗人被雨后秋山诗情画意的景物深深陶醉了,他情不自禁地感叹:芳菲的春

天已经过去,就让它过去吧,眼前这秋天的山野也别有一番景象,也一样的

美好。“随意春芳歇”只是作陪衬,而真正的重点则是“王孙自可留”。这

句话是本诗的主旨句,表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满足之感,深化了主题,同时

也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四、课堂小结

在这首诗中,诗人运用生花妙笔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清新宁静的雨后山村图,一幅优美的山水画:清幽的山景,淳厚的民风,这正是他理想中的生活环

境。他不忍离开,回到官场上那种纷纷扰扰的生活中去,表现了诗人热爱大自

然,陶醉于闲适恬淡的生活情趣。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厌恶官场,想归隐山林

的强烈愿望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五、作业布置

尝试把这首诗改写成一篇优美的散文。

活动

总结

能有感情朗读古诗,并能感悟诗句的意思。

校本课程教案

活动内容过故人庄…………………【唐】孟浩然第( 8 )周

活动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这首古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活动过程一、导入。

我们又遇到一位“话桑麻”的诗人了,他被别人用“只鸡”招去喝酒,这就是孟浩然,他比陶渊明晚了二百多年,只能算半个田园诗人。他早年隐居湖北襄阳的鹿门山,中年曾去京城应考,又去各地漫游,最后做了三年小官,死在任上,年51。他写了一些田园诗,但更多的诗与田园无关。

二、读读讲讲问问。

问:这首诗算得田园诗吗?有什么理由?(算得。诗人去的地方是田园;诗中又写田园风光;用鸡待客是农村习俗;谈话内容是农事。)

问:开头两句是叙事,这番叙述跟诗题有什么关系?(交代“过故人庄”的原因。)你们看,主人待客仅用“鸡黍”,客人一请就到,这说明了什么?(主宾之间感情融洽,不拘常礼,可见友谊极深。)

问:这是一首律诗,开头两句叫“起”,下面两句(即第三、四句)叫“承”,承接之义。这两句承上文哪两个字?(“田家”,写田家四周的风景。)好,现在请大家用自己的话来描述一下。(大意是,村庄四周有绿树环绕,远处可以望见城郭,郭外有青山横斜。)你对这样的风景有什么感受?(清新,淡远,幽静,色调丰富)这是写诗人初到时的观感。

问:第五、六句叫“转”,这里是从写景转而写人事,就是写朋友相聚饮酒的情形。说说饮酒中的气氛怎么样。(酒桌摆在廊子里,打开窗子,眼前是农家的晒谷场和菜园子,显得安静、平和;双方一边喝酒一边说农事,又是多么愉悦,简直是“世外桃源”,可以使人心旷神怡,把世间的忧愁都忘得一干二净。)

问:第七、八句叫做“合”,也就是收拢全诗。同学们读过诗人的《春晓》,它最后一句是——(“花落知多少”)这是用感叹方式收尾。这首诗的收尾方式跟《春晓》不同,用的是普通的道别语。“重阳日”是哪一天?(农历9月9日)现在是什么时候?(从“绿水”“青山”“桑麻”等语可以判定是农历三四月间)“就菊花”的“就”是到跟前来的意思,暗含欣赏之意。过半年再来欣赏故人家里的菊花,包含了怎样的意思?(再来做客)这个道别语好在什么地方?请大家各抒己见。(主人家很可爱,值得再来;主人待客热情,愿意再来;诗人率真,主动提出再来;主宾之间极其融洽;等等。) 三、总结。

活动

总结

能有感情朗读古诗,并能感悟诗句的意思。

校本课程教案

活动内容渔歌子………………………【唐】张志和第( 9 )周

活动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诗句的意思,说说作业4中带点词语的意思。并初步体会诗中对仗句的特点。

4、通过诵读这首诗,感受朋友之间聚散两依依的浓浓情谊,激发学生珍惜人间友谊的美好情感。

活动过程一、导入。

1、同学们,在我们的文学长河中,有一颗璀璨的星星,那就是唐诗。有成就的诗人更是数不胜数,孟浩然就是其中的一个。以前,学过几首孟浩然的诗,谁来背一下?

2、学生背诵《春晓》、《宿建德江》。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孟浩然的另一首诗《过故人庄》

二、学文

1、请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古诗。

(1)出示自学要求一,请学生朗读,明确要求。

师随机点击“资料”,老师搜集了一些资料可以帮助大家理解这首古诗。

2、学生自学,师巡视。

3、交流(回到老师的界面)

(1)指名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2)读了此诗,你知道它讲述了一件什么事?(孟浩然接受一位老朋友的邀请,来到乡村做客的事。)

(3)从这首诗中你体会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诗人与老朋友之间真挚的友情。)

(4)你从哪里体会到的?

4、交流:点击“邀“——“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一句

(1)指名读诗句,理解字词

故人——老朋友

具鸡黍——准备丰盛的饭菜

(2)受到老朋友的邀请,看到这一桌丰盛的饭菜,诗人心情怎样?(开心、高兴)

(3)指导读好这句诗句。

5、交流:点击“话”——“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1)指名读。

(2)把你的体会说说。(打开窗子,面对谷场和菜园,举起酒杯畅饮美酒,闲谈农事。只有老朋友之间才会谈家常事。)

(3)随机理解“桑麻”

(4)看着插图,发挥你的想象,完成“说一说”——“想象诗人和老朋友会聊一些什么?)

(5)学生自己完成。

(6)交流

(真是太感谢你为我准备了这么丰富的菜肴,下次欢迎你到我家去做客。)

(你们这儿真美,真想一直住在这儿啊!)

(今年的收成怎么样?还好,有可能是个大丰收。)

…………

是啊,深情厚意只在淡淡的几句询问农事中,就在这悠然地举杯饮酒,闲谈农事中。

(7)齐读“话”句

6、交流:点击“别”——“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指名读

(2)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依依不舍)

(3)即将分别了,孟浩然会和友人说写什么?和旁边的同学说说。

(4)交流。

7、是啊,真挚的友情让诗人依恋,农家的生活让他向往,那还有什

么让诗人要相约重阳日在来赏菊花呢?(优美、淳朴的田园风光。)

(1)出示“景”——“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放眼望去绿树围绕着村边,青山在村外横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你看到的说出来。)

(2)读好此句。

(3)讲述对仗句。

师范读“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这句诗读上去朗朗上口,你知道它永乐什么修辞手法吗?(对仗)

师讲述什么是对仗句。

师生对对子:“绿树”对________;“村边”对_______;“合”

对______

“绿树村边合,”对____________

这首诗中还有一句对仗句找出来。(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师生共对对子。

读好这两句诗句。

练习背诵。

三、拓展

1、在我们《古诗七十首》中,还有许多田园诗,其中,我们学过两

首,一起复习一下——《清平乐村居》、《四时田园杂兴》(背诵)

2、今天,我们将一起在学一首陶渊明的《饮酒》

3、出示自学要求二,学生自学。

4、学生交流自学结果

(1)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读读背背你喜欢的句子。

四、作业

1、完成“作品区”里的作业。

活动

总结

能有感情朗读古诗,并能感悟诗句的意思。

校本课程教案

活动内容雨过山村……………………【唐】王建第( 10 )周

活动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这首古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活动过程一、看图导入。

1、大屏幕出示课文插图问,这幅图美吗?美在哪里?

2、指导看图,学生用自己的话说。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2、再读古诗,读通古诗。

3、教师范读古诗。

4、指名读古诗。

三、分组学习,体会入境。

1、学生分小组读古诗。

2、在小组里交流,通过读古诗,你知道了些什么?

3、学生提出自己不懂的地方。

四、全班交流,朗读感悟。

1、指名学生读古诗。

2、学生交流自己读懂了什么。

3、提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师生互相交流。

4、教师点拨:这一首诗描写了雨中的山村景色,以及村民的生活情景……

5、学生自由体会朗读,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齐读。

五、创造积累。

1、以小组为单位,用自己熟悉的歌曲调子来演唱这一首诗。

2、指名学生演唱。

(1)、我用我们在音乐课堂上学到的《小蜻蜓》的调子来演唱。(师生打拍子)

(2)、我用我最喜欢的《草原就是我的家》的调子来试着唱一唱。

3、评选优秀创作。

4、学生齐唱古诗《雨过山村》。

活动

总结

能有感情朗读古诗,并能感悟诗句的意思。

校本课程教案

活动内容田园乐①……………………【唐】王维第( 11 )周活动

目标

朗读背诵古诗,感悟古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活动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出示课件:图中画了谁?他在干什么?

2、大屏幕出示古诗的内容,教师简介作者。

3、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古诗的意境。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古诗。

2、同桌互读,纠正字音。

3、指名读古诗,师生评价。

4、教师范读。生再读古诗。

三、图文结合,再读感悟。

1、指名读古诗。

2、出示课件(文中的插图)。分小组讨论:这首诗描写了什么季节?你从哪些词中看出来的。

3、全班交流:

(1)我从“桃红”看出是描写的春天的景色,因为春天才会有盛开的桃花。

(2)我还从“柳绿”看出来是春天的景色,在春天,柳树都发芽了,才会是绿色的。

(3)我补充一点,我是从“莺啼”得知作者写的是春天,我们在第一课学了一个描写春天的词“莺歌燕舞”……

4、用图帮助学生理解“宿雨”、“山客犹眠”。

5、教师点拨:在配乐声中老师用散文的形式把古诗所描绘的意境朗读出来,学生欣赏。

6、多美的一幅画,多美的一首诗,我们在来读一读。

(1)、男生读。(2)、女生读。(3)、齐读。(4)小组比赛读。

四、背诵积累。

1、指名学生配乐朗读,学生闭上眼睛想象画面。

2、教师引导学生根据画面练习背诵。

(1)、教师引背。(2)、同桌对背。(3)指名背诵。(4)、学生齐背。

活动

总结

能有感情朗读古诗,并能感悟诗句的意思。

校本课程教案

活动内容竹枝词………………………【唐】刘禹锡第( 12 )周

小学四年级校本课程教案

第一单元、敢于提问善于提问 1、克服胆小心理 教学目标: 1、通过充分体验让学生正确认识到有些事情不必害怕,树立自信心,争做大胆的孩子。 2、培养学生仔细听、认真看、大胆说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英勇精神。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调查表。 教学过程: 活动(一)故事导入,体验怯懦 1.谈话导入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好听的故事:《咕咚来了》。 2.课件出示画面,师讲故事。 (1)师:请同学们一边听一边思考,故事里的咕咚是什么?小动物们为什么害怕? (2)师讲故事。 3.互动交流并小结。 (1)师:你们从故事中听懂了什么? (2)学生交流。

4.揭题板书: (1)谈话:我们小朋友平时都有害怕的时候,那也是因为我们对一些事物不了解。但是只要我们找到害怕的原因,明白事情的真相,你就会变得英勇多了!今天我们这堂课的活动主题是《克服胆小心理》。 (2)板书课题并齐读。 师:小朋友们,让我们先一起为自己鼓鼓劲儿,大声说:——我不怯懦!活动(二)敞开心扉,走近怯懦 1.看故事,了解怯懦 师:我们在学习、生活中,会遇到哪些令人害怕的事呢?我们先来故事当中的小朋友,他们害怕什么? 生交流故事的内容:中国学生由于怯懦而不敢提问。 2.联系实际,交流怯懦 师:小朋友们,昨天老师给每个小朋友发了一张调查表,写写自己害怕什么,小朋友们都完成得很好。能敢于说出怯懦,面对怯懦,这就是英勇的表现。老师要表扬你们! 3.学生交流。 师:下面谁来说说自己害怕的事? 活动(三)引导体验,克服怯懦 1.引导提问 (出示调查统计表)看,这是老师根据你们填写的内容做的一个统计表,我们班大多数小朋友害怕……(依次板书)这么多让我们感到害怕的事,是不是我们就拿它们没办法了呢?下面我们来召开“英勇者点子发布会”,一起来帮他们出主意,想办法,治一治怯懦的毛病。 在黑板上贴上“英勇者点子发布会”。(好,大家先解放分组讨论讨论)

一年级下册校本课程教案.docx

一年级下册校本课程教案 (第二学期) 一年级校本课程下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孩子天真活泼,喜新好奇,求知欲强,记忆力非凡。古德云:“教儿婴孩,教妇初来”,如果在这个时候能够先入为主地在他们脑海中播撒爱和善的种子,这必将奠定他们一生为人处世,成家立业,幸福成功的基础。 通过以往的经验,我了解到孩子们非常乐于诵读,但是在联系生活实际运用方面还存在欠缺,生活、学习行为方面进步不够明显。《弟子规》的诵读重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把想、说、做结合在一起,从而培养学生能够活学活用,解决现实中一些常见的问题能力,同时也引导他们能够把“孝心”升华,开展出对他人,对这个社会感恩之情。 二、指导思想 中华民族在自己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优良的历史文化传统,诵读中华经典诗文,站在历史的高度上去认识,就是继承和发扬我们祖先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这也是培养小学生人文精神的一个有效途径。《弟子规》是一部浓缩的教育史,集中国文化之大成。我们常常为语文教学的单薄而苦思,寻求更好的办法让学生的知识与见识厚重起来。学校开展以《弟子规》为载体的校本课程,也是为了给处在记忆黄金时期和人格形成时期的孩子们进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教育,为孩子们打下做人的底子,使他们的知识底蕴厚重起来,让我们的孩子终生受益。 三、教学内容 《弟子规》节选。 四、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 1.总体目标:通过学校组织小学生诵读、熟背诗文经典,让他们在一生记忆力最好的时候,以便捷的方式,获得中华文化的熏陶和修养。

科目校本教学 二年级 教科书名称 弟子规 2.班级及册数 具体目 开课任课 2.26周节数 2 节总授课节数36魏永萍 日期教师标: ( 1 ) 为学生 打开经 典阅读 之门, 为培养 学生的 阅读兴 趣打好 基础够 丰富学 生的课 外生活。 ( 2 ) 让学生 学习礼 貌、学 习做人 的道理。 ( 3 ) 培养小 学生的 注意力和记忆力。 ( 4)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提升学生语文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

小学科学校本课程教案

小学科学校本课程教案 【篇一:小学科学实验校本课程计划】 2015年春晋江市第五实验小学校本课程科学实验教学计划 一、概述: 二、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 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 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为他们终生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我校的校本课程特开设了 科学实验。 三、主要任务、目标 根据国家课程标准的要求,以新课标的教学理念为核心,以培养学 生的科学兴趣及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为目的,我们力争通过开展科 学实验的校本课程,来加强对学生观察和实验、提出问题、猜想结果、制定计划、观察、实验、搜集证据、表达交流等方面的训练, 引导学生去亲历科学,在亲自操作、动手实验、自行探究的实践中,学习科学知识,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对科学的积极态度。 四、教学内容 三年级学生对科学活动感兴趣,爱动脑、爱动手,因此我们科学实 验的课程内容内容贴近三年级小学生的生活,采用符合小学生年龄 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本学期主要以“系列科技小实验、小游戏”、“观看科教片”、“科技小发明”和“科技实践”等方式开展活动。通过 这些活动,让学生了解科技知识,启发创造性思维,增强创新意识,提高科学素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科普知识,包括自然知识、科学常识、科技知识。 2.科技小实验小游戏。 3.科技小制作。 4.基本仪器的使用。 【篇二:小学校本课程教案】 二年级校本课程教案 第1课时安全 教学目标: 1、了解学校安全现状。

教育学生注意安全。 教学过程: 一、提问 1、在学校、回家路上、活动中那些是不安全的? 2、小组交流。 3、小组汇报。 二、学习儿歌 1、出示儿歌:安全防范很重要, 千万不要忽视了。 卫生活动与行路, 安全第一保健康。 2、指导学生读。 3、学生齐读。 4、点名读。 5、背诵儿歌。 6、教师讲解。 思考与练习: 1、让学生说说在校内外的日常生活、日常活动、上学、放学路上应该注意哪些安全? 2、联系自己生活实际,说说你见到的不安全现象。 第2课看谁做得快 一、学习目标: 通过学习拖拖的故事,使学生明白时间的重要性,做时间的主人。 二、学习重点: 让学生明白拖拖的做法是不对的,并且明白为什么不对。 三、学习难点: 让学生通过学习这一课,学会自己合理安排时间,会实际应用在生活中。 四、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使同学们时间的重要性,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中, 在科学课上其中一些需要速度快的实验,动作也要迅速。 五、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图说话的能力。 六、学习过程: (1)档案馆:

[小学]四年级阅读与欣赏校本课程教案

[小学]四年级阅读与欣赏校本课程教案《爱的教育》引领课教学第三周教学总第 1 课时时间内容 让学生在读书指导活动中认识《爱的教育》这本书,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外阅读的 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阅读的过程中让孩子体会到读书的快乐,阅读的教学 乐趣。目标 重点:让学生在读书指导活动中认识《爱的教育》这本书,激发阅读的欲望。 重点 难点难点:乐于阅读 一、激情导入揭题。 1、课前导入:播放《爱的奉献》。 2、听了这首歌,你有什么感想, 3、一个意大利的作家写了一本书叫《爱的教育》,我看了以后,感触很深, 我把 它推荐给大家看,你们想看吗, 二、阅读的方法指导 过渡:首先进入第一关:介绍我的书。 教 1、同学们,拿出你的书,请你说说《爱的教育》这本书的作者、译者是谁,你的书是什么版本的,哪年出版的, 学 2、小结:拿到一本课外读物,首先我们要了解这本书的作者,如果是外国名著,过我们还要了解翻译者是谁,这是我们读书的第一步骤。 程 3、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本书的作者亚米契斯。

4、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耗时近十年 写的一部极富感染力的儿童小说。它通过一个小学四年级学生安利科写的日记, 抒发了人类最伟大的感情——爱。书中讲述了发生在安利科身边各式各样感人的 小故事,父母、姐姐在他日记本上写的劝诫启发性的文章,以及 10则老师在课 堂上宣读的精彩的每月故事。它告诉我们:一个人从小不仅要学好各种文化知识, 还要学习比这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对祖国、对家乡、对人民、对父母、对师长、 对同学、对周围所有人的爱与尊重。书中的每一个故事都让人动情,字里行间洋 溢着儿童的纯真与情趣。) 5、小结:了解了课外读物的作者和译者之后,接下来就要读一读前言、编者的话 或者是文章简介,了解文章的大概内容,这是读书的第二步骤。 教学这节课主要引导学生学会阅读一本新书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反思 阅读《小抄写员》教学第四周教学总第 2 课时时间内容 通过对小抄写员一文的疏理,了解故事主要内容,了解叙利奥懂得关心体贴父母、勇于承担家庭责任的美德。并以此为契机,向学生推荐介绍爱的教育一书,教学

一年级校本课程教案

一年级校本课程教案 古诗欣赏《雨过山村》教学内容: 雨里鸡鸣一两家, 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 闲着中庭栀子花。 教学准备: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 1、大屏幕出示课文插图问,这幅图美吗?美在哪里? 2、指导看图,学生用自己的话说。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2、再读古诗,读通古诗。 3、教师范读古诗。 4、指名读古诗。 三、分组学习,体会入境。 1、学生分小组读古诗。 2、在小组里交流,通过读古诗,你知道了些什么? 3、学生提出自己不懂的地方。 四、全班交流,朗读感悟。 1、指名学生读古诗。 2、学生交流自己读懂了什么。 3、提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师生互相交流。 4、教师点拨:这一首诗描写了雨中的山村景色,以及村民的生活情景…… 5、学生自由体会朗读,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齐读。 五、创造积累。 1、以小组为单位,用自己熟悉的歌曲调子来演唱这一首诗。 2、指名学生演唱。 (1)、我用我们在音乐课堂上学到的《小蜻蜓》的调子来演唱。(师生打拍子) (2)、我用我最喜欢的《草原就是我的家》的调子来试着唱一唱。 …… 3、评选优秀创作。 4、学生齐唱古诗《雨过山村》。

玩玩.摆摆.画画 教学理念:小学一年级孩子正是天真活泼,可爱的阶段,所以我设计了一节室外美术课,让孩子真正动起来,活起来,在玩中找到学习乐趣,让美.体连起来,体现课程综合性. 教学重点:让孩子在玩中学会点,线,面在绘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用体育器材组成美丽图画。 教学准备:学生小组内准备不同的体育材。 教学过程: 一.组织学生站队,按小组自由玩手中的跳绳.毽子.球等体育器材,玩出乐趣。 二.分组合作玩,体会合作乐趣。 三.摆一摆.小组内用同类器材合作摆图案。在合作用不同的器材合作摆不同的形象或摆出不同的作品。 四.小组内欣赏作品,进行组内评价,自己评价,教师评。 五.课堂延伸

小学校本课程趣味数学教学方案计划教案

教学内容:数学趣味题一 教学目标: 1、通过解题,使学生了解到数学是具有趣味性的。 2、培养学生勤于动脑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出示趣味题 师:老师这里有一些有趣的问题,希望大家开动脑筋,积极思考。 1、小卫到文具店买文具,他买毛笔用去了所带钱的一半,买铅笔用去了 剩下钱的一半,最后用去剩下的8分,问小卫原有( )钱? 2、苹苹做加法,把一个加数22错写成12,算出结果是48,问正确结果是( )。 3、小明做减法,把减数30写成20,这样他算出的得数比正确得数多 ( ),如果小明算出的结果是10,正确结果是( )。 4、同学们种树,要把9棵树分3行种,每一行都是4棵,你能想出几种 办法来用△表示。 5、把一段布5米,一次剪下1米,全部剪下要( )次。 6、李小松有10本本子,送给小刚2本后,两人本子数同样多,小刚原来 有()本本子。 二、小组讨论 三、指名讲解 四、评价 1、同学互评 2、老师点评 五、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

教学内容:数学趣味题二 教学目标: 1、通过解题,使学生了解到数学是具有趣味性的。 2、培养学生勤于动脑的习惯。 教学过程: 二、出示趣味题 1、小明在小红左边5米,小冬在小红左边8米,问小明和小冬之间有 ( )米。 2、河中有几只鸭子在游泳。游在最前面的一只鸭子后面有2只鸭子, 游在最后面的一只鸭子的前面也有2只鸭子,游在中间的一只鸭 子的前面和后面各有一只鸭子,河中共有( )只鸭子在游泳。 3、一支铅笔二个头,二支半铅笔( )个头。 4、走上一层楼梯要走10级,从一楼走到四楼要走( )级楼梯。 5、解放军叔叔做了一个靶子,靶子分6格,小王射了几枪,每次都 打中了,总分为100分,问小王打了( )枪?打中了哪几 格?( ) 二、分析 教师带领全班,整体分析。 三、小组讨论 四、交流汇报 五、小结 通过这两次的课程,你有哪些收获?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实施计划书

学校课程开发及实施方案 一、开发及实施背景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设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学校课程是国家课程标准中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开发有利于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有利于实现学生的主动、生动、全面发展,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学校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给学校的特色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新的舞台。我校根据实际,把学校课程做为国家课程的一种校本化开发,以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创新思维习惯和实践能力,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尽可能发挥每个学生的个性与特长,让每个学生学有所长(chang),学有所长(zhang)。 二、指导思想 从我校办学理念、培养目标和办学特色出发,本着有效利用现有教育资源,依靠本校教师和专家、家长共同开发的原则,开发具有博文特色的学校课程,以体现个体差异、全面育人的开发宗旨,为学生提供品德形成与人格发展、潜能开发与认知发展、身体与心理发展、艺术审美、综合实践等方面的学习经历,促进学生主动、和谐发展。 三、开发原则 1.立足本地,因地制宜 黄岛是一方古老而又美丽的土地,它不仅有灵秀的山水,丰饶的物产,还蕴涵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沧海桑田、历史变迁,许多名胜古迹令人瞩目、许多名产令人神往、许多风流人物流传史册。因此,我们立足本地,让孩子们从关注身边的名胜、名人、名产开始,通过系列调查活动,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名胜、名人和名产,珍爱名人、关注名胜、保护和发展名产;关注家庭、社区、民族和人类的

手工校本课程计划与教案

手工校本课程计划与教 案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手工》校本课程教案 授课教师: 授课对象:高代庄小学学生 授课时间:每周二校本课程 手工方课程的开设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与课堂教学相比更具灵活性、可塑性,因而学生非常乐意参加。地方课程的开设,在于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爱好、增长知识、提高技能、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为今后培养美术人才起着积极推动的作用。现将本学期美术小组的活动安排制定如下: 一、活动目的 本学期开设的手工地方课程活动为一部分有特长爱好的学生提供一个展示个性才艺的机会和空间,使他们的一技之长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展示,以点带面,促进全校的美术活动。进一步了解美术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及创造能力。同时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创作的乐趣。 二、活动内容 1、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平面剪贴和立体手工制作 2、卡纸和生活中的废旧物品均可作为创作材料 3、给学生自己创作作品的时间和空间。 4、欣赏优秀手工作品,开拓学生眼界。 5、及时用相机拍摄活动内容。(集体或个人) 三、定期举办美术比赛 举办美术展览,交流、回顾、总结学习成果,为同学们提供表现自己实力,增强自信心的舞台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师要精心指导,严格把关。学生大胆构思,不拘一格,精心绘制,多出佳作,在校内展出以起到示范作用。 五、备注

附:教学进程和教案 双唐小学校本课程备课 一、教学进程 有趣的吊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表现物象的形态特征;运用剪、对折、粘贴制作吊饰;有目的的排列。 2、过程与方法: (1)在比较中,感受民间饰物造型、色彩、花纹特点; (2)在探索中学习吊饰的设计方法; (3)在“尝试运用”中掌握制作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乐意与同学合作完成; (2)对吊饰的串联与装饰发生兴趣。 教学重点:

一年级校本课程教案

第1课安全 【教学目标】 1、了解学校安全现状。 2、教育学生注意安全。 【教学过程】 一、提问 1、在学校、回家路上、活动中那些是不安全的? 2、小组交流。 3、小组汇报。 二、学习儿歌 1、出示儿歌:安全防范很重要, 千万不要忽视了。 卫生活动与行路, 安全第一保健康。 2、指导学生读。 3、学生齐读。 4、点名读。 5、背诵儿歌。 6、教师讲解。 三、思考与练习: 1、让学生说说在校内外的日常生活、日常活动、上学、放学路上应该注意哪些安全? 2、联系自己生活实际,说说你见到的不安全现象。 第2课看谁做得快 一、学习目标: 通过学习拖拖的故事,使学生明白时间的重要性,做时间的主人。 二、学习重点: 让学生明白拖拖的做法是不对的,并且明白为什么不对。 三、学习难点: 让学生通过学习这一课,学会自己合理安排时间,会实际应用在生活中。 四、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使同学们时间的重要性,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中,在科学课上其中一些需要速度快的实验,动作也要迅速。 五、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图说话的能力。 六、学习过程: (1)档案馆: 师:请同学们观察拖拖发生了什么故事? 生:进行观察讨论。 生:第一幅图拖拖迟到了。 师:你怎么看出来的? 生:指针都指到了10点40分拖拖才去学校。

生:拖拖晚上11点还没有写完作业。 (2)咨询台:你喜欢小拖拖吗?为什么?你在学习生活中像小拖拖这样吗?谈谈你是怎么做的? 生:讨论回答。 生:不喜欢拖拖。因为他迟到,拖拉,作业做不完等。我在生活中不跟拖拖一样,我不迟到,作业也及时写完等。 (3)活动区:算一算谁算得又对又快? (4)清一清:玩个游戏,谁最快最轻地把语文、数学课本和文具盒整齐地摆放在桌角上。 (5)实践园:时间快车 师:说一说在一分钟的时间里,你能做些什么事呢? (6)开动脑筋 师:同学们谁来读读丽丽的故事? 生:读丽丽的故事。 师:聪明的小朋友,你能用15分钟就完成这些事吗? 生:有些说能,有些说不能。 师:时间是无价之宝,我们要做时间的小主人。 七、板书: 2、看谁做得快 一、拖拖的故事 二、算一算 三、清一清 第3课我自己会做 一、学习目标: 我们都有一双手,能够用这双手做哪些事情。 二、学习重点: 通过每个人都有一双手,使同学们自己明白自己的事情做。 三、学习难点: 使同学们在明白自己的事情做,无论在学校还是家庭中,无论面对老师还是家长都能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四、学习过程: (1)档案馆:“说一说” 师:我有一双能干的手,我这双手会做什么? 生:回答。 (2)咨询台:想一想 师:谁来读一读小强的故事? 生:读小强的故事。 师:小强面对妈妈他该怎么办呢?

【2019年整理】小学校本课程写字教案

` 二年级校本课程写字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撇的写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各种撇的写法,做到用笔正确。 2、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 3、教育学生做人谦虚礼让、宽容待人、团结合作。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各种撇的写法。 难点:斜撇和弧撇及“假、秧”的写法。 教具准备:实物投影仪、书法欣赏作品、格言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欣赏名家名作,陶冶情操,激发学生爱写字的兴趣。 ^ 二、引导、点拨难点,突出重点。 1、撇的种类:弧撇、斜撇、竖撇、平撇 2、一边范写一边讲解写法。 斜撇:起笔重,边行笔边抬笔,收笔呈尖状。 弧撇:起笔较重,行笔先竖后撇,撇出部分较长,弧度较大。行笔“宜缓不宜疾”并要力送到底。古人讲,“书撇如篦发”是说写撇像篦子书发一样,要慢,要力送到底。还有人把撇喻为象牙,形力俱佳。 竖撇:老师边写,边让学生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审美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老师提示写法基本相同,但行笔方向不同。让学生来说竖撇的写法。(起笔稍重,行笔先竖后撇,撇出的部分较短。) 平撇:老师边写边提示学生观察,请学生自己看会写法。(起笔较重,行笔方向较平。) 3、把撇放到各种字中练习。 > 老师范写“假”并做讲解:单人旁的撇是斜撇,竖要写的有力度,有精神,中间的第一横在横中线上。右边的部分要写的修长一些。我们的中国字讲究包容精神,做人也要宽以待人。字要写的方方正正,做人也要堂堂正正。字要写在田字格的中间。左中右要紧凑,因为它们是一家人,要团结在一起,这也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字的左右上下要对齐,这是讲究对称美,但中间这部分却很小,这是讲究错落美,所以说中国字是世界上最美的文字。 4、老师范写“秧”字,请你根据我们学过的写法和结构安排方法仔细观察这个字。看看“假”和“秧”的异同处。(“假”字的左边又细又长,“秧”字的禾字旁上边是平撇,“秧”字的禾字旁“捺”要变成“点”,因为,中国字讲究谦让精神,要给右边的字让地方。)

《虚拟机器人》校本课程活动教案

《虚拟机器人》校本课程活动教案

课时:课时 展示范例机器人激发学生搭建兴趣。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虚拟机器人的平台,这节课,我们来试试搭建属于我们自己的第一个机器人。 一、进入操作界面 首先请大家陆平台,然后点击“搭建机器人”选项,进入机器人搭建操作界面。老师先来带着大家了解一下这一界面的基本功能划分。 模型面板:包含机器人所有模型,有控制器、驱动、安装块、传感器和其它大类。 模型列表:列出各个模型分类中所有模型。 模板列表:用户创建的模板,模板可保存经常使用的模型组合。 菜单工具栏:有文件、功能和操作个菜单,菜单下有相应的工具栏命令。 属性面板:在属性面板中设置直流电机、伺服电机、传感器的属性。 机器人信息:查看机器人零部件的数量,机器人的重量、尺寸等信息。 机器人编辑区:用于构建机器人的操作区,完成机器人零部件的安装等操作。 视角控制面板:调整查看编辑区的视角,完成视角旋转、缩放、移动等操作 二、探索尝试 通过老师的介绍后,大家应该对这些功能区有所了解了。现在请同学们动动脑,动动手,从模型面板中选择自己喜欢的模型,放到机器人编辑区,注意视角的控制和安装点的点选,看谁能组装出属于自己的第一台机器人! 三、问题解决 (一)、机器人搭建首先需要选择好控制器,这是机器人的主体,没有控制器,其他的零件是无法起作用的。 (二)、控制器安放是有方向的,编辑区蓝色坐标轴的方向为机器人前方,学生容易出现错误。(三)、在旋转视角时,切忌用鼠标左键进行拖动,这会改变机器人零件的实际位置。而应该使用视角控制按钮或者鼠标的右键和滚轮来进行视角切换。 (四)、轮子是和电机安装在一起,电机再和控制器连接起来,而不是直接把轮子安装到控制器上。 教师在巡视指导过程中,发现问题,适时引导讲解。 四、拓展延伸 其实在机器人搭建的过程中,我们还可以使用一些小技巧来提高搭建的效率。教授“模板”的使用方法,把一些多次使用的零件组合创建为模板,可以直接拖出来重复使用。 五、秀一秀 通过电子教室“学生演示”的功能,请同学们来展示一下自己的个性机器人,大家来评评谁最有想象力和创造力。 学生点评,教师总结。

【通用】一年级校本课程教案

校本课程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确立现代教育观、课程观、质量观。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发挥学校资源功能,优化学校课程结构,开创学校特色品牌,提高办学水平。 二、课程目标: 1.采用实践—评估—开发的课程开发模式,实施“问题解决”即“自下而上”的政策,引领全体学生参与,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从而努力创建学校的教育特色。 2.发扬"尊重人格、尊重差异、自知自律、自主发展"的人文主义精神,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技精神。针对我校实际,确立“尊重他人、认识自我、勤于动手、善于合作”的校本课程目标。 3.以学校为基地,与外部力量合作,开发出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集中体现“以学校为本”的理念,主要强调课程的开放性、民主性、参与性。 三、课程内容: 主要有分学校篇、家乡篇、育人篇、安全篇、安全篇和环保篇。三年级主要学习学校篇和家乡篇。 四、主要措施 1.新教学理念做引领,指导具体活动实践

组织教师学习课程改革的基本理论,树立大教育观,用大教育观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要树立十种新型的教育观,即新型的教师观;新型的教学观;新型的学生观;新型的质量观;新型的课程观;新型的人才观;新型的教学方法观;新型的过程教学观;新型的教学手段观;新型的终身学习观。 学校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通过走出去、请进来使教师掌握新课改理念,树立新课改意识,及时捕捉信息,开阔视野,寻找差距,完善自我,提高素质,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策略,做好地方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2.建立合理的激励评价管理机制,确保校本课程实施。 校本课程的开发为教师提供了无限的表现与创造的空间,要想让每一位教师都能人尽其才,各尽其能,对会教能编的教师,学校要采取各种形式,及时进行表彰和鼓励。同时,要研究制订校本课程评价标准,并与学校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考核相结合。采用恰当的行政手段,确保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使每一位教师真正成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者。五、课程安排:每周一课时 第一课安全

小学美术校本课程教案

小学美术校本课程教案 教材共三章:“布粘画”“沙粘画”和“立体画”,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养成多留心、要精心、有耐心、有爱心、怀有一颗感恩心的习惯,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陶冶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 热爱祖国的情操。具体内容安排如下: 教材内容课时安排总课时数教学进度评价办法总学分备注第一章布粘画 《美丽的植物》1课时线条优美 《活泼的动物乐园》1课时制作精巧 《生活用品》1课时符合要求 《漂亮的建筑》1课时突出制作特点 《多彩的人物》1课时表现事物特征 第二章沙粘画 《校园一角》1分甲—10分 《美丽的田野》1乙—8分 《我爱我家》1丙—5分 《我的理想》1丁—5分以下 第三章立体画 《迷人的花卉》1 《动物王国》1 《卡通人物》1

第一章布粘画 【教材说明】 本美术校本课程教案章包括六部分内容,由《美丽的植物》《活泼的《生活用品》《漂亮的建筑》《多彩的人物》《风景如此美妙》组成。 布粘的教学这部分内容,要结合学生周围事物,生活实际,对其讲 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布粘技巧的教学,了解布粘艺术的形象美,立体美及动感美,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取多方面的知识。 【培养目标】 1.在学与动手制作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 2.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 【教学建议】 建议本章教学用6课时。 【课堂教学设计】

《活泼的动物乐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通过画图培养学生的绘画技巧,在剪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学要求:1.画图形象,让人易辨动物。 2.裁剪时注意安全,正确使用剪刀。 3.裁剪线条要匀称,根据图画线条要相应对称。 教学重点、难点:1.裁剪的动物要形象。 2.粘贴时有先后主次之分。 教学准备:剪刀、胶水、碎布料等。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在我们周围有许多活泼可爱的小动物,你最喜欢什么动物?(学生踊跃发言)今天我们就用布粘画的形式 把它们呈现在纸上,展示以前学生作品,传递欣赏,(学生啧啧称赞)我们也能像他们一样做的很好,心 动不如行动,我们下面开始吧! 二、绘图、裁布。 1、学生画出自己喜欢的动物,教师巡视指导。 2、把你画的小动物从纸上剪下。 3、按照图画用布裁出动物的轮廓、眼睛、鼻子、嘴巴、耳朵、四肢、尾巴等。

《手工》校本课程计划与教案

《手工》校本课程计划与教案 授课教师:杨敏 授课对象:四年级学生 授课时间:每周五校本课程 手工方课程的开设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与课堂教学相比更具灵活性、可塑性,因而学生非常乐意参加。地方课程的开设,在于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爱好、增长知识、提高技能、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为今后培养美术人才起着积极推动的作用。现将本学期美术小组的活动安排制定如下: 一、活动目的 本学期开设的手工地方课程活动为一部分有特长爱好的学生提供一个展示个性才艺的机会和空间,使他们的一技之长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展示,以点带面,促进全校的美术活动。进一步了解美术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及创造能力。同时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创作的乐趣。 二、活动要求 1、组织学生按时参加活动,并保持室内清洁。 2、每周五下午第二节课开始活动,小组成员必须准时到达美术室。 3、美术小组成员应严格遵守纪律,不准在美术室大声喧哗,不准做与美术学习无关的事。 4、每次老师布置的作业,学生都应按时完成。 5、爱护美术教室内的设施和用品。 三、活动内容 1、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平面剪贴和立体手工制作 2、卡纸和生活中的废旧物品均可作为创作材料 3、给学生自己创作作品的时间和空间。 4、欣赏优秀手工作品,开拓学生眼界。 5、及时用相机拍摄活动内容。(集体或个人) 四、定期举办美术比赛 举办美术展览,交流、回顾、总结学习成果,为同学们提供表现自己实力,增强自信心的舞台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师要精心指导,严格把关。学生大胆构思,不拘一格,精心绘制,多出佳作,在校内展出以起到示范作用。 五、备注 附:教学进程和教案

博爱小学地方课程备课(填年度学期)四年级(1—7 )班执教者:杨敏 一、教学进程

小学四年级上册校本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校本教案 (上册) 四 年 级

四年级上册校本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校本课程的评价,要反映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各方面的个性表现。不但要关心学生学会了哪些知识、掌握了哪些技能,更要关心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和变化,关心学生合作与交往能力的提高,关心学生社会化的发展。评价的内容应该包括学生在活动中的行为、情感反应、参与程度、合作程度等。要引导学生对自己在校本课程中的各种表现进行“自我反思评价”,充分挖掘和发展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关注每个学生在已有水平上发展和个性化表现,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使他们获得学习成功的乐趣。 二、学生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实践能力,但对校本课程课程却并不了解,因此要逐步培养学生一些探究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够从生活和学习中挖掘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主题,能够试着和同学展开小组合作学习,在有效的活动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的潜能。 四年级校本课程要培养学生对生活、学习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具备一定的交往合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要让他们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以及研究探索的方法;使学生形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

个性品质,成为创新生活的小主人。 三、教学目标 1、通过调查讨论,开展主题活动,理解学习行为的含义,了解良好的学习行为对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的重要性,从而指导自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 2、通过调查、访问,查阅资料,实践操作,了解饮食与健康的重要性。在活动中,让学生更多的发展能力。 3、通过调查我们身边的电和交通工具,让我们用实践行动为保护环境做贡献。 4、通过调查、采访,使学生初步了解到人与家庭、社会的关系,引发学生的思考,从而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5、通过制作水果拼盘、了解茶文化,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水平。 四、具体措施 1、教师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活动过程,对整个活动操作做到心中有数。 2、努力创设活动情境,引导学生在活动时有所创造,有所收获。 3、利用现代化媒体,提高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兴趣。 4、善于组织小组活动,让每个学生有展示自己的机会,有互助共同提高的机会。 五、进度表 进度安排表

[实用参考]小学三年级校本课程教案

优质参考文档 小学三年级校本课程教案 1珍惜劳动成果 教学设计示例 第一课珍惜劳动成果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一切用品都是劳动成果,它们来之不易。 2.懂得珍惜劳动成果是一种美德,是尊重劳动人民的表现。 情感: 1.以珍惜劳动成果为荣,以浪费劳动成果为耻。 2.尊敬珍惜劳动成果的人,愿意向他们学习。 行为: 1.珍惜日常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不损坏,不浪费。 2.见到同学不珍惜劳动成果,加以劝阻。 教学重点:使学生懂得“劳动成果来之不易,社会财富,都要爱惜的道理。”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养成珍惜劳动成果,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好习惯。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一个聪聪寻宝的旅程世界。 同学们,今天我要跟着聪聪去寻宝,聪聪你们知道是谁吗?他就是一位生活条件很优越,不懂得珍惜物品的一位小精灵。这一天,他要出去寻宝,但是可能会遇到很多问题和麻烦,你们愿不愿意帮助他?如果愿意,我们就一起出发吧! 二、演示图片1:聪聪飞过白云,飞过大地,来到了他向往已久的快乐城--北京。 师问:同学们,你们猜猜,聪聪最先到了哪里? 学生回答:故宫,长城。 师答:不是,原来他先来到了小学食堂里,他一定是饿了,已经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出示把面包吃一半扔一半的图片。

学生提问:老师,他怎么没吃完就扔掉了,这样太可惜了。 师答:你们也这样觉得吗?聪聪真是太浪费了。那你们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帮帮他。老师这里有一些资料,你们过来找一找,看看哪些可以帮他。 学生回答:老师,我找到了,这个动画《儿童营养面包的由来》,我想让聪聪看看,让他知道一下这面包来得多不容易。 演示动画:《儿童营养面包的由来》 学生回答:老师,我也找到一个。古诗《锄禾》,我想聪聪读了这个,一定就知道这粮食来得有多不易啦! 师问:同学们,谁能告诉我,刚才大家看的《儿童营养面包的由来》一共经过了多少道工序? 学生回答:11道工序。 师问:那你们想想要用多少人力和物力呢? 学生回答:很多很多。很不容易。 教师提问:那聪聪和董必武的女儿谁做得对呢? 学生回答:董必武的女儿谁做得对,因为她把掉在桌上的米饭都捡起来吃了,她知道粮食来之不易。 教师小结:同学们说的很对,我们吃的米饭、面包、糖果等等都是经过好多道工序制成的,许许多多的工人、农民为此付出了劳动。不爱惜这些东西,就是不尊重他们的劳动。我想现在聪聪也应该知道不应浪费粮食和食品了吧! 板书:粮食来之不易,勿浪费 三、同学们,聪聪又遇到了一个问题,请同学们帮他分析一下,他做得对不对?为什么? 出示问题1:当聪聪看到我们的申奥口号:“新北京、新奥运”时,北京小朋友向他提问:“请你说说用过的东西应该怎么办?” 此时,聪聪武断地说:“扔掉。” 师问:聪聪这样做对吗?你是怎样做的,尤其是班上北京的同学好好谈一谈。 学生回答:有的说对,有的说不对。因此产生辩论。

手工校本课程计划与教案

. 手工方课程的开设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与课堂教学相比更具灵活性、可塑性,因而学生非常乐意参加。地方课程的开设,在于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爱好、增长知识、提高技能、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为今后培养美术人才起着积极推动的作用。现将本学期美术小组的活动安排制定如下: 一、活动目的 本学期开设的手工地方课程活动为一部分有特长爱好的学生提供一个展示个性才艺的机会和空间,使他们的一技之长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展示,以点带面,促进全校的美术活动。进一步了解美术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及创造能力。同时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创作的乐趣。 二、活动要求 1、组织学生按时参加活动,并保持室清洁。 2、每周二至周五下午第三节课开始活动,小组成员必须准时到达美术室。 3、美术小组成员应严格遵守纪律,不准在美术室大声喧哗,不准做与美术学习无关的事。 4、每次老师布置的作业,学生都应按时完成。 5、爱护美术教室的设施和用品。 三、活动容 1、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平面剪贴和立体手工制作 2、卡纸和生活中的废旧物品均可作为创作材料 3、给学生自己创作作品的时间和空间。 4、欣赏优秀手工作品,开拓学生眼界。 5、及时用相机拍摄活动容。(集体或个人) 四、定期举办美术比赛 举办美术展览,交流、回顾、总结学习成果,为同学们提供表现自己实力,增强自信心的舞台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师要精心指导,严格把关。学生大胆构思,不拘一格,精心绘制,多出佳作,在校展出以起到示作用。

文档Word . 五、备注 附:教学进程和教案

文档Word . 有趣的吊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表现物象的形态特征;运用剪、对折、粘贴制作吊饰;有目的的排列。 2、过程与方法: (1)在比较中,感受民间饰物造型、色彩、花纹特点; (2)在探索中学习吊饰的设计方法; (3)在“尝试运用”中掌握制作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乐意与同学合作完成; (2)对吊饰的串联与装饰发生兴趣。 教学重点:能运用纸材和点、线、色表现物象;运用“剪、对折、粘贴”的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有目的的排列。

小学三年级数学校本课程优秀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校本课程教案 第一单元速算与巧算 教案目标: 1.让学生知道什么是补数。 2.掌握巧算方法,培养学生勤于动脑的好习惯 第一课时:加法中的巧算 1.什么叫“补数”? 两个数相加,若能恰好凑成整十、整百、整千、整万…,就把其中的一个数叫做另一个数的“补数”。 如:1+9=10,3+7=10, 2+8=10,4+6=10, 5+5=10。 又如:11+89=100,33+67=100, 22+78=100,44+56=100, 55+45=100, 在上面算式中,1叫9的“补数”;89叫11的“补数”,11也叫89的“补数”.也就是说两个数互为“补数”。 对于一个较大的数,如何能很快地算出它的“补数”来呢?一般来说,可以这样“凑”数:从最高位凑起,使各位数字相加得9,到最后个位数字相加得10。 如:?87655→12345,?46802→53198, 87362→12638,…

下面讲利用“补数”巧算加法,通常称为“凑整法”。 2.互补数先加。 例1巧算下面各题: ①36+87+64 解:①式=(36+64)+87 =100+87=187 3.拆出补数来先加。 例2①188+873解:①式=(188+12)+(873-12)(熟练之后,此步可略) =200+861=1061 4、练习 (1) 99+136+101 (2) 1361+972+639+28 (3) 548+996 (4) 9898+203 5、小结 第二课时减法中的巧算 1.把几个互为“补数”的减数先加起来,再从被减数中减去。 例1 、300-73-27 解:式=?300-(73+27) =300-100=200 2.先减去那些与被减数有相同尾数的减数。

(完整)小学四年级校本课程教案

第一课热爱祖国 教学时间 一、教学目标:教学时间 知识目标:正确认识个人年前途与祖国命运的关系,懂得报效祖国是大志。 能力目标:分析个人前途与祖国命运的关系,培养学生辨证思维能力;利用教材提供的材料设计活动,培养学生探究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祖国命运的情感;自觉把个人前途与祖国命运联系起来,立报效祖国之大志。 二、教学重点:个人前途和祖国命运息息相关;立报效祖国之志。 三、教学难点:个人前途与祖国命运息息相关。 四、教学准备:学生收集热爱祖国的故事。 五、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观看建国六十年庆典录像 师:观看完录像你有怎样的感受? 祖国在发展,祖国在腾飞。作为炎黄子孙,我们为祖国而骄傲,为祖国而自豪,我们要为祖国而歌唱!我们小学生从小就要热爱祖国,立志报效祖国。 板书课题。 (二)读课文李四光几改志愿,献身祖国的故事,并思考、探究、交流,回答问题: (1)试分析上述材料,探究李四光几改志愿的原因。 (2)李四光的理论,对我国的采矿业有哪些了不起的贡献? (3)李四光的爱国行为具体表现在什么地方? (4)李四光的故事对你有什么启迪? (5)你还能列举其他具有崇高志向的人物,并说说他们的事迹吗? (学生思考和回答上述问题,老师导入课题,并完成以下学习内容)指名回答第(1)问: 师总结:李四光几改志愿是因为他满怀一种忧国忧民之情,深怀一颗报国救民之心。 指名回答第(2)问,重点让学生明白李四光对祖国的贡献,初步树立热爱祖国的情感,明白好好学习的重要性。 指名回答第(3)问。具体感知李四光的爱国行为。 学生小组讨论回答第(4)问: 李四光几改志愿的故事告诉我们,在进行未来道路选择时,应把个人前途和祖国的命运紧密地联系起来,像李四光那样,按祖国的需要来选择自己的志向。这说明一个道理:个人前途和祖国命运息息相关。 (1)祖国命运影响个人前途。 通过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国人的命运比较来例证,事例可要求学生收集,也可老师举证。让学生具体感知祖国命运对个人前途的影响。如九一八事变后,东三省沦陷,东北人民陷入水深火热的悲痛之中,没有强盛的祖国,哪有幸福的家。又如改革开放后,随着国力的逐步增强,人民安居乐业,海外华人的权益也得到保障,近几年中国政府的几次撤侨行动,就凸显个人的前途命运与祖国的前途命运血肉相连。 (2)国家的富强要靠全体人民的团结奋斗、艰苦创业和无私奉献。

小学三年级校本课程教案

小学三年级校本课程教案 1 珍惜劳动成果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一切用品都是劳动成果,它们来之不易。 2.懂得珍惜劳动成果是一种美德,是尊重劳动人民的表现。 情感: 1.以珍惜劳动成果为荣,以浪费劳动成果为耻。 2.尊敬珍惜劳动成果的人,愿意向他们学习。 行为: 1.珍惜日常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不损坏,不浪费。 2.见到同学不珍惜劳动成果,加以劝阻。 教学重点:使学生懂得“劳动成果来之不易,社会财富,都要爱惜的道理。”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养成珍惜劳动成果,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好习惯。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一个聪聪寻宝的旅程世界。 二、演示图片1:聪聪飞过白云,飞过大地,来到了他向往已久的快乐城--北京。 师问:同学们,你们猜猜,聪聪最先到了哪里? 学生回答:故宫,长城。 师答:不是,原来他先来到了小学食堂里,他一定是饿了,已经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出示把面包吃一半扔一半的图片。 学生提问:老师,他怎么没吃完就扔掉了,这样太可惜了。 演示动画:《儿童营养面包的由来》 学生回答:老师,我也找到一个。古诗《锄禾》,我想聪聪读了这个,一定就知道这粮食来得有多不易啦! 师问:同学们,谁能告诉我,刚才大家看的《儿童营养面包的由来》一共经过了多少道工序? 学生回答:11道工序。 师问:那你们想想要用多少人力和物力呢? 学生回答:很多很多。很不容易。 教师提问:那聪聪和董必武的女儿谁做得对呢? 学生回答:董必武的女儿谁做得对,因为她把掉在桌上的米饭都捡起来吃了,她知道粮食来之不易。 教师小结:同学们说的很对,我们吃的米饭、面包、糖果等等都是经过好多道工序制成的,许许多多的工人、农民为此付出了劳动。不爱惜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