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京市师达中学学年度初三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北京市师达中学学年度初三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北京市师达中学学年度初三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北京市师达中学学年度初三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北京市师达中学2019—2019学年度第一学

期第一次月考

初三物理2019.10.8班级姓名考号

考生须知1.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请把答案和解题过程写在答题卡上,其中写在试题卷上的答案无效。

2.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3.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准确填写学校、姓名和准考证号。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30分,每小题分)1.在国际单位制中,电压的单位是()

A.伏特(V)B.安培(A)C.欧姆()D.焦耳(J)2.下列物质中,通常情况下绝缘能力最强的是()

A.陶瓷B.盐水C.银D.铜

3. 关于安全用电,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A.把用电器的三脚插头改为两脚插头接在两孔插座上使用

B.家用电器电线的绝缘皮破损了仍继续使用

C.用湿布擦拭正在工作的电视机

D.更换灯泡时先断开开关

4. 图1所示的四个电路中,若将开关S闭合,会存在安全隐患的电路是

5. 汽油机工作的四个冲程中,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

A.吸气冲程B.压缩冲程C.做功冲程D.排气冲程

6. 如图2所示,2019年9月15日22时04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运载火箭成

功发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关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在加速升空过程中机械能的变

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减少,机械能不变

图2 B.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增加,机械能增加

C.动能减少,重力势能减少,机械能减少

D.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加,机械能增加

7. 用两根绝缘细线,分别将甲、乙两个带正电的轻质小球悬挂起来,在将乙球慢慢靠近甲

球时,有可能出现的现象是图3中的()

初三物理试卷第1页共8页

8. 小明用塑料尺在干燥的头发上摩擦了几下,将塑料尺靠近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发现

塑料尺与橡胶棒相互排斥。关于塑料尺的带电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不带电B.带正电C.带负电D.无法判断

9. 在图4所示生活实例中,通过热传递的方式使物体(加“·”的字)内能减少的是

10. 在图5所示的四个实验中,能模拟滑动变阻器原理的是

11. 关于内能、热量和温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内能减少,它的温度一定降低

B.物体的温度不变,它的内能可能增加

C.物体内能增加,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D.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具有的内能多

12. 在如图6所示的电路中,下列说法中可能正确的是()

A.闭合S1、S2,断开S3时,灯泡L1和L2均发光

B.闭合S2,断开S1、S3时,灯泡L1和L2均发光

C.闭合S2、S3,断开S1时,灯泡L2发光而灯泡L1不发光

D.闭合S1、S2、S3时,灯泡L1和L2均发光

13. 如图7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R1为定值电阻。开关S闭合后,在滑

动变阻器R2的滑片P向右移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压表V1的示数变大B.电流表A的示数变大

C.电压表V2的示数变大D.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变大

14. 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同学们用两套完全相同的装置做了如图8所示的实验:

在两个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水和食用油,用完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给水和食用油加热。关于实验过程中出现的情况,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食用油和水加热到相同温度,所需加热时间相同

B.食用油吸热升温较快,说明食用油吸热能力较强

C.加热相同时间,水升温少,说明水吸热能力较强

D.加热相同时间,水和食用油所吸收的热量不同

15. 为了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关系,小芳设计了如图9所示的实验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定值电阻R1=10Ω,R2是电阻箱。实验时改变电阻箱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值,记录电流表A1的示数I1与电流表A2的示数I2如下表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可归纳出I1与I2的关系式为I1=I2+0.6A

D.当流过R2的电流为0.2 A时,电阻箱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值为100Ω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符合题意的选项均多于一个。共14分,每

小题2分。每小题选项全选对的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错选的不得分)

16.关于电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自由电荷定向移动能形成电流

B.电路中有电源就一定有电流

C.电压是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

D.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17.下列关于比热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量大的物体,比热容大

B.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可能相同

C .物质的比热容与其吸收的热量成正比

D .由于水的比热容大,生物体内水的比例很高会有助于调节生物体自身的温度

18. 小东根据图10提供的信息得出以下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A .我国北方楼房中的“暖气”用水作介质,是因为

水的比热容大

B .质量相等的水和沙子,吸收相同热量,水比沙子

升温多

C .质量相等的沙子和铁,降低相同温度,沙子放出

的热量大于铁放出的热量

D .铁块和铝块升高相同温度,一定吸收相等的热量

19. 关于图11所示的四个热学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抽去玻璃隔板后,两瓶中的气体逐渐混合,说明上面瓶中的空气密度较大

B .试管内的水沸腾后,水蒸气将橡胶塞推出,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橡胶塞的机械能

C .缓慢向上提拉与水面接触的玻璃板,在玻璃板离开水面前,弹簧测力计示数减小

D .金属管装有少量酒精,反复迅速拉动缠在金属管外的皮绳,可使管内的酒精沸腾

20. 如图12所示,小杜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看到验电器的金属箔张

开,在这个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用丝绸摩擦玻璃棒能创造新电荷

B .与金属球接触后,玻璃棒和金属球上带有同种电荷

C .与金属球接触后,玻璃棒和金属球上带有异种电荷

D .金属箔张开是因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21. 小华利用如图13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电阻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图中A 为锰铜线,

B 、

C 、

D 为镍铬合金线,S 表示横截面积,A 、B 、C 的长度相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若探究电阻大小与温度是否有关,应选择

B 和

C 这两根金属线分别连入

B .若探究电阻的大小与横截面积是否有关,

图11

初三物理试卷 第3页共8页

应选择C和D这两根金属线分别连入

C.若探究电阻的大小与长度是否有关,

应选择B和D这两根金属线分别连入

D.若探究电阻的大小与材料的是否有关,

应选择A和B这两根金属线分别连入

22. 如图11所示,电源两端电压一定,不考虑温度对

电阻阻值的影响。关于电路的工作情况,下列说

法中正确的是()

A.只闭合S1,R1和R2串联

B.先闭合S1,再闭合S2时,总电阻变小,电压表

的示数不变,电流表的示数变大

C.若R1被短路,则闭合S1和S2,电压表和电流表

都可能被烧坏

D.若电压表和电流表位置对调,闭合S1和S2,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电流表示数几乎为零

三、实验解答题

23.1)如图12所示,电压表的示数为V。2).如图13所示,电阻箱的读数是Ω。

24. 在中国科技馆“探索与发现”A展厅中有个“会发电的衣服”的展台(如图14所示)。“会

发电的衣服”是用一种利用运动产生电流的新型纤维-“发电纤维”织造,人穿上这种纤维织成的衣物,在身体运动过程中衣物会产生一些压折,就能形成源源不断的电流。

展台为参观者提供互动性小实验。

实验过程及现象如下:踩动踏步机踏板,带动压电薄膜振动,使得一些与压电薄膜相连的小灯发光;增大踩动踏板的频率,压电薄膜振动得更剧烈,发光小灯数量会增加。

(1)根据上述实验过程及现象可知:小灯中有电流通过,这是因为压电薄膜振动时可以产生。发光小灯的数量与有关。

(2)“发电纤维”在发电过程中,是将能转化为能。

25. 小敏和小英通过实验探究“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与各支路电流的关系”。她们连接的电

路如图15所示。

(1)当小敏用开关“试触”时,发现电流表A1无示数、电流表A2的指针快速右偏,两灯均不发光。由此可知,她们连接的电路发生了故障;若闭合开关S,可能

造成的后果是。

(2)小英只改接了电路中的一根导线,电路便连

接正确了,请你在图中画出她的改法。(在错

接的导线上画×,然后画出正确的接线)

(3)她们利用改正后的电路进行实验:闭合开关

S后,读出两块电流表的示数,得出的初步

结论是:。

26. 图16所示为建筑物轮廓灯,根据图中的现象,可知建筑物轮廓灯的连接方式为联,

你所判断的依据是。(3分)

27. 小阳连接了如图17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S,用电压表分别测出AB、CD、AD两端的

电压分别为U AB、U CD和U AD,在表格中记录了一组数据后,发现U AD= U AB+ U CD。小阳想只做一组实验得到的结论作为普遍的规律来使用是不可靠的,因此,还应该进一步实验取得更多的实验数据,看是否能够得到相同的结论,接下来小阳应该分别

和进行多次实验。(4分)

28. 小亮通过以下实验来比较牛奶与豆浆的比热容大小,如图23甲所示。他选取了两个相

同规格的电加热器、两个相同的烧杯、质量与初温都相同的牛奶和豆浆、两只相同的温度计进行实验,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1

)在这个实验中,可以通过来比较牛奶和豆浆的比热容大小(选填选项前的字母,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A .加热时间的长短 B .液体的温度

C .液体温度的变化量

D .升高相同温度所需的加热时间

(2)图23乙是牛奶和豆浆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示意图,则图线_______代表豆浆的温度变化规律(选填“A ”或“B ”)。

29. 图18是同学们比较液体比热容大小的实验装置。某次实验中,将两支温度传感器和两

个相同的试管(分别盛有初温相同、质量相同的甲和乙两种液体)分别固定在铁架台上,两个试管放入同一个红外加热器中,两个温度传感器的探头部分与两试管内的液体接触良好,两只温度传感器通过数据采集线与计算机相连接,在计算机上打开与此仪器配套的专用软件,点击“开始记录”,同时打开红外加热器开关,对两试管内的液体加热,这两种液体在沸腾前,在计算机上得到图19所示的升高温度—时间实验图线。

(1)实验中,选择同一个红外加热器的目的是为了 。

(2)若使两种液体吸收相同的热量,则液体 升高的温度多;

(3)由图19可知,液体 的比热容大。(3分)

30. 学习了电学的一些知识后,激发了某小组同学对“水果电池”的研究兴趣,他们找来了梨、

柠檬等水果,将铜片、锌片插入水果一定深度分别作为正、负极,制成了“水果电池”,用数字电压表测量“水果电池”正、负极之间的电压,又将多个水果串联起来测量电压,如图20所示。根据图中信息,请你提出一个可探究的科学问

题: 。

31. 物理小组的同学们在探究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U 跟该电路中某个可变电阻R 的关系时,

初三物理试卷 第5页共8页

初三物理试卷 第6页共8页

记录的实验

数据如下表所示。请根据表中数据

归纳出U 跟R 的关系是:U = 。 32. 小星用图19所示的电路探究

“在电压不

变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他先后将5Ω、10Ω、15Ω、20Ω、30Ω和50Ω六个定值电阻接入电路的a 、b 两点间,闭合开关S ,读出电流表示数填入下表。由实验数据可以看出电流与电阻不成反比。

(1

(2体两端电压不变时,要写出实验步骤、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

四、科普阅读题(共4分,每小题2分)

高压电线下打手机安全吗

有这样一则消息,青岛某建筑工人在大约3m 高的平房顶上做防水工程时,准备接手机电话,手机发生爆炸导致烧伤,其烧伤面积达到了70%。对于事发原因,有工友认为是施工的上方有高压线造成的。对此,人们进行了猜测。

猜测1:可能是拿着手机的时候,靠高压线太近,导致触电引起手机爆炸。

猜测2:可能是手机的电磁波,将人头顶的空气电离,给高压电建了个“绿色通道”,导致触电。

阅读完下面的资料,你就能判断上面的猜想是否正确了。

目前高压线缆

在城市中大量

以“遁地”形式出

现,这种线缆是

带有绝缘层的。

但还有一种架

空高压线,使用的是裸露的导线,而直接将空气作为绝缘介质。对于这种架空高压线,发生的很多事故都是由于直接触摸或误闯非绝缘区造成的,因此与高压线路保持安全距离是保命的诀窍。为保证线路和人身安全,我国对高压线缆的架设有详尽的规定,并将高压线缆周围一定距离设置为安全区域。下表是我国《110kV -500kV 高压架空线路设计技术规程》中对国内高压线与人或物的安全距离做出的限值要求,前面所述事故现场的高压线是按照国家规定架设的。②手机在使用的时候会向外发送无线电波。手机信号使用的无线电波频率为1GHz 、2GHz 左右。一般

来说,电磁波的频率越高,电离作用就越强。像我们常说的紫外线可以使空气电离产生臭氧,它的频率在几十万到几千万GHz。相比之下,手机无线电波的频率太低了,在电离空气方面,它的能力太弱了。

33.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与紫外线相比,手机信号使用的无线电波的电离作用较(选填“强”或“弱”)。

(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猜测1正确B.猜测2正确

C.猜测1和2都正确D.猜测1和2都不正确

34.在生活中为尽量避免手机爆炸,你认为应怎样做更安全。(写出一条即可)

五。计算题(共6分,每小题3分)

35.如图26所示,将两个半径约为1cm的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

两个铅柱就像被粘在了一起,下面吊上5kg的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

(1)两个铅柱没有被重物拉开是因为铅柱的分子之间存在。

(2)小红是一个爱思考的学生,她认为与铅柱底面接触的大气会对铅柱有向上托的力,这个力足以保证两个铅柱不被重物拉开。你是否同意小红的观点?请通过估算该力

的大小来证明。(大气压p0取1×105Pa)

36. 如图33所示,电源两端电压为9V并保持不变,电阻R1的阻值为

12Ω。当开关S闭合时,通过电阻R2的电流是0.25A。求:

(1)电压表的示数U1;(2)电阻R2的阻值。

北京市师达中学2019—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参考答案

初三物理试卷第8页共8页

一、单项选择题

12345678910

A A D A

B B

C C

D C 1112131415

B B A

C C

二.多项选择题

23.1)2.5(2分)2).1965(2分)

24. (1)电压; 踩动踏板的频率;

(2)机械; 电

25.

26. 并; 并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互不影响 (2分)

27.改变电源电压;换用不同规格的小灯泡 (2分)

28. (1)D (2分)(2)A (2分)

29. 在相同时间内,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 甲; 乙 (3分)

30. 示例一:水果电池电压大小与水果种类是否有关?

示例二:水果电池的电流大小与水果个数是否有关?

(其他答案合理均可得分)(3分)

31. V 2V 5.0+Ω

=R U 32. (1)没有控制ab 两点间电压不变

(2分)

(2)电路图见答图2 (1分)

实验步骤

①按照电路图连接电路(将阻值为5Ω的定值电阻接入),开关断开,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

于最大阻值处;(1分)②试触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得示数为某一值U,用电流表测通过R=5Ω电阻的电流I,将电阻R和电流I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1分)③改变定值电阻的阻值,即定值电阻R依次取10Ω、15Ω、20Ω、25Ω、30Ω,保持电阻两端电压为U,仿照步骤②,再进行五次实验,将电阻R和电流I的数据分别记录在表格中。(1分)(三)实验数据记录表(1分)

R /Ω

I / A

33.(1)弱(2)D (各1分,共2分)

34.避免挤压手机电池(2分)其他答案合理均得分

35.略

36. 解:

当开

关S

闭合

时,等

效电

路如答图4所示

九年级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第一单元--三单元)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1分)下列生活事例中,前者属于化学变化,后者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汽车内胎爆炸,汽油挥发 B.石蜡熔化,钢铁生锈 C.烧制陶瓷,工业制取氧气 D.粮食酿酒,动植物呼吸 2.(1分)空气中含量最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的化学式是()A.O2B.O C.N2D.N 3.(1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B.药品取用 C.闻气体气味D.液体加热 4.(1分)下列各组物质中,都由分子构成的一组是() A.铜、二氧化碳B.五氧化二磷、冰水 C.汞、氖气D.氯化钠、硫酸铜 5.(1分)下列选项中,前者包含后者的是() A.混合物、纯净物B.纯净物、软水 C.化合反应、氧化反应D.空气、稀有气体 6.(1分)从微观角度可以认识宏观现象。对下列事实解释正确的是()A.水和过氧化氢化学性质不同﹣﹣﹣﹣﹣构成它们的分子不同 B.热胀冷缩﹣﹣﹣﹣﹣温度升高,微粒变大;温度降低,微粒变小 C.1L大豆与1L小米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L﹣﹣﹣﹣﹣分子之间有间隔 D.在一定条件下,氧气可以由气体变成固体﹣﹣﹣﹣﹣此时,氧分子停止运动7.(1分)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原子序数为14的元素为硅 B.铝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3 C.一个铝原子中含有14个中子 D.相同质量的两种物质中含原子数最多的是铝 8.(1分)常温常压下,下列物质不适合用物理性质区分的是()A.酒精和纯净水B.铁丝和铜片 C.氧气和二氧化碳D.厨房中的食盐和蔗糖 9.(1分)螃蟹作为美食已进入千家万户,蟹肉中的砷(As)元素以有机砷(C5H11AsO2)的形式少量存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C5H11AsO2由五种非金属元素组成 B.C5H11AsO2分子中含有一个氧分子 C.每个C5H11AsO2分子由19个原子构成 D.C5H11AsO2分子中的碳、氢元素的个数比为5:11 10.(1分)氚是氢的一种同位素,氚原子含有1个质子和2个中子。下列示意图能正确表示氚原子结构的是() A.A B.B C.C D.D 11.(1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鱼虾能在水中生存是因为氧气易溶于水 B.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可将红磷替换成细铁丝 C.镁条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D.红热的木炭伸入到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 12.(1分)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用特殊催化剂可把水变成汽油 B.农业园林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

高二 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高二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有机化学基础 H=1,C=12,O=16,Cl=35.5,Br=80,Ag=108,I=127。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分子式表示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的是() (A) C5H10(B) C7H8(C)CH4O (D)C2H4Cl2 2、2008年9月,“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不但又一次实现多人多天太空航行,而且中国航天员成功完成首次太空行走并成功安全着陆。航天飞船是用“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CZ-2F) 发射的。火箭使用偏二甲肼()和四氧化二氮作为推进剂,发生反应后生成N2、 CO2和H2O。该反应配平后N2的化学计算数为() A.1 B.2 C.3 D.4 3、生活中碰到的某些问题常常涉及到化学知识,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变质的油脂有难闻的特殊气味,是由于油脂发生了水解反应。 B.禽流感病毒并不可怕,当加热到70℃以上就可以使其致死,日常使用的消毒剂可以用于消杀病毒。 C.福尔马林是一种良好的杀菌剂,但不可用来消毒饮用水。 D.蜂蚁叮咬人的皮肤时将分泌物甲酸注入人体,此时可在患处涂抹小苏打溶液或氨 4、要将转化为应选用的试剂是() A.Na B.H2SO4C.CO2,H2O D.NaOH 5、氢氧化银溶于氨水所得银氨溶液的pH值()A.比原氨水大 B.比原氨水小 C.与原氨水相同 D.无法估计 6、下列各组物质中,一定既不是同系物,又不是同分异构体的是() A .B.乙酸和硬脂酸 C.CH2O2和C3H6O2D .苯甲酸和Array 7、三聚氰胺为纯白色晶体,无味,溶于热水,微溶于冷水。结构简式如下 图:请根据已知材料结构式,下列选择不正确的是:() A. 三聚氰胺分子式C3N6H6,相对分子质量126 B. 已知合成三聚氰胺的反应是:6 (NH2)2CO → C3H6N6 + 6 NH3 + 3 CO2,反应物是尿素。C.三聚氰胺分子所有原子在一个平面上 D.三聚氰胺呈弱碱性,与盐酸、硫酸、硝酸、乙酸、草酸等都能形成三聚氰胺盐 8、香兰素是重要的香料之一,它可由丁香酚经多步反应合成。

2018-2019学年北京市海淀区师达中学九年级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2018-2019学年北京市海淀区师达中学九年级年级(上)第一次 月考物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30分,每小 题2分) 1.(2分)下列物质中,通常情况下绝缘能力最强的是() A.陶瓷B.盐水C.银D.铜 2.(2分)关于安全用电,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A.把用电器的三脚插头改为两脚插头接在两孔插座上使用 B.家用电器电线的绝缘皮破损了仍继续使用 C.用湿布擦拭正在工作的电视机 D.更换灯泡时先断开开关 3.(2分)如图所示的四个电路中,若将开关S闭合,会存在安全隐患的电路是()A.B. C.D. 4.(2分)汽油机一个工作循环的四个冲程中,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A.吸气冲程B.压缩冲程C.做功冲程D.排气冲程5.(2分)如图所示,2016年9月15日22时04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关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在加速升空过程中机械能的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减少,机械能不变

B.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增加,机械能增加 C.动能减少,重力势能减少,机械能减少 D.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加,机械能增加 6.(2分)用两根绝缘细线,分别将甲、乙两个带正电的轻质小球悬挂起来,在将乙球慢慢靠近甲球时,有可能出现的现象是图中的() A.B. C.D. 7.(2分)小明用塑料尺在干燥的头发上摩擦了几下,将塑料尺靠近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发现塑料尺与橡胶棒相互排斥。关于塑料尺的带电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不带电B.带正电C.带负电D.无法判断8.(2分)在如图所示生活实例中,通过热传递的方式使物体(加“?”的字)内能减少的是() A.铁丝 ..来回弯折温度升高 B.用充电暖手宝给手.取暖

2021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甘肃省武威市第九中学、爱华育新学校、武威十三中等学校【最新】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四个短语中,其原意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花香四溢B.海市蜃楼C.木已成舟D.蜡炬成灰2.以下是我省广受消费者欢迎的食品,其中主要富含糖类的是() A.静宁烧鸡B.刘家峡草莓 C.陇宝牌当归醋D.永登丁娃烧饼 3.高铁酸钠是一种能氧化、杀菌、脱色、除臭的新型高效水处理剂。其化学式为Na2FeO4,其中Fe元素的化合价是 A.+6 B.+4 C.+3 D.+2 4.化学学习小组做实验时,记录了下列实验现象,其中正确的是() A.细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色的火焰,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C.少量高锰酸钾固体溶于水可得到浅绿色溶液 D.电解水时,正极和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1:2 5.【最新】1月,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员研究开发了一套具有超强水处理净化能力的装置,下列关于水的净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活性炭可除去水中的异味 B.过滤可以除去水中所有的杂物 C.硬水通过煮沸可降低硬度 D.蒸馏对水的净化程度最高 6.石油除主要含有碳、氢元素外,还含有少量的硫与氦等。下列有关石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石油是可燃物 B.石油是不可再生能源 C.石油不能充分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 D.油罐起火,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向油罐喷水,是为了降低石油的着火点 7.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检验气密性B.稀释浓硫酸 C.量取液体体积D.加热液体 8.化学方程式是重要的化学用语,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Mg+O2=MgO2B.Cu+2HCl=CuCl2+H2↑ C.NaOH+KCl=NaCl+KOH D.3H2SO4+Fe2O3=Fe2(SO4)3+3H2O 9.【最新】10月,我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因为发现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青蒿素(化学式为C15H22O5)而获诺贝尔奖.下列关于青蒿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物质由三种元素组成 B.该物质中氧元素质量分数最小 C.每个青蒿素分子中含有42个原子 D.该物质中碳氧元素的质量之比9:4 10.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2)

高二化学月考试题 时量:90分钟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量:H-1 Cl-35.5Cu-64 Ag-108N-14S-32O-16Fe-56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3分,16小题,共计48分) 1.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中,正确的一组是 ①“乙醇汽油”是在汽油里加入适量乙醇而成的一种燃料,它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②汽油、柴油和植物油都是碳氢化合物,完全燃烧只生成CO2和H2O ③石油的分馏、煤的气化和液化都是物理变化 ④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 ⑤将a g铜丝灼烧成黑色后趁热插入乙醇中,铜丝变红,再次称量质量等于a g ⑥除去CH4中的少量C2H4,可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溴水的洗气瓶 A.③⑤⑥ B. ④⑤⑥ C. ①②⑤ D. ②④⑥ 2.下列有关金属腐蚀与防护的说法正确的是() A.铜铁接触处,在潮湿的空气中直接发生反应:Fe-3e-=Fe3+,继而形成铁锈 B.轮船的船壳水线以下常装有一些锌块,这是利用了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C.金属腐蚀的实质是金属失去电子被还原的过程 D.在酸性环境下,钢铁只能发生析氢腐蚀 3.有机物CH3CH===CHCl可发生的反应有:①取代反应②加成反应③消去反应④使溴水褪色⑤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⑥与AgNO3溶液反应得到白色沉淀⑦聚合反应,正确的是( ) A.只有⑥不能发生 B.只有⑦不能发生 C.只有②不能发生 D.以上反应均可发生4.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H的绝对值均正确) A.2KOH(aq)+H2SO4(aq)=K2SO4(aq)+2H2O(l)△H=-114.6kJ·mol-1(中和热) B.C2H5OH+3O2=2CO2+3H2O △H=-1368.8kJ·mol-1 (反应热) C.2NH3(g)3H2(g)+N2(g)△H=+92.4 kJ·mol-1 (反应热) D.H2(g)+1/2O2(g)=H2O(g)△H=-242 kJ·mol-1 (燃烧热) 5.己知:

高三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高三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a—23 O—16 Mg—24 Al—27 S—32 Fe--56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10每小题2分,11---20每小题3分,共50分) 1.化学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CO2、NO2和SiO2都是酸性氧化物,都是大气污染物 B. Na2O2、H2O2所含化学键完全相同,都能作供氧剂 C. 常温下,浓硫酸、浓硝酸与铁均能发生钝化,均能用铁罐储运 D. NaClO和明矾都能作消毒剂或净水剂,加入酚酞试液均显红色 2.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两容器内分别充满由14N、13C、18O三种原子构成的一氧化氮和一氧化碳,两容器含有的() A.分子数和气体质量均不同 B.分子数和电子数均相同 C.质子数和中子数均相同 D.分子数、原子数和中子数均相同 3.若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 Cl2参加反应转移电子数一定为2N A B.将31 g Na2O溶解于1 L水中,所得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 C.22.4 L NH3和16 g CH4中所含有的电子数都是10N A D.20 g重水(2H162O)含有的电子数为10N A 4.R2O n-8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把Mn2+氧化成MnO-4,若反应中R2O n-8变为RO2-4,又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2,则n值为()A.1 B.2 C.3 D.4 5. 类比是研究物质性质的常用方法之一,可预测许多物质的性质。但类比是相对的,不能违背客观实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根据化合价Fe3O4可表示为FeO·Fe2O3,则Fe3I8也可表示为FeI2·2FeI3 B. CaC2能水解:CaC2+2H2O―→Ca(OH)2+C2H2↑,则Al4C3也能水解: Al4C3+12H2O―→4Al(OH)3↓+3CH4↑ C. O2与Cu加热反应生成CuO,则S与Cu加热反应生成CuS D. SO2通入BaCl2溶液中不产生沉淀,则SO2通入Ba(NO3)2溶液中也不产生沉淀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7.8 g Na 2O 2 与H 2 O完全反应时,有0.2 mol电子发生了转移

高二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高二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考试范围:第一章;考试时间:50分钟;命题人:宋琼洁 分卷I 一、单选题(共15小题,每小题2.0分,共30 分) 1.某元素的原子3d能级上有1个电子,它的N能层上电子数是() A.0 B.2 C.5 D.8 2.4p轨道填充一半的元素,其原子序数是() A.15 B.33 C.35 D.51 3.某元素基态原子失去3个电子后,3d轨道半充满,其原子序数为() A.24 B.25 C.26 D.27 4.下列电子排布式或电子排布图正确的是() A.O的电子排布图:B.Ca的电子排布式:1s22s22p63s23p63d2 C.N的电子排布图:D.Br-的电子排布式:[Ar]3d104s24p6 5.已知锰的核电荷数为25,以下是一些同学绘制的基态锰原子核外电子的电子排布图,其中最能准确表示基态锰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状态的是() A. B. C. D.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n s电子的能量不一定高于(n-1)p电子的能量 B.6C的电子排布式1s22s22p违反了洪特规则 C.电子排布式(21Sc)1s22s22p63s23p63d3违反了能量最低原则

D.电子排布式(22Ti)1s22s22p63s23p10违反了泡利原理 7.人们通常将在同一原子轨道上运动、自旋方向相反的2个电子,称为“电子对”,将在某一原子轨道上运动的单个电子,称为“未成对电子”。下列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中,未成对电子数最多的是() A.1s22s22p63s23p6 B.1s22s22p63s23p63d54s2 C.1s22s22p63s23p63d54s1 D.1s22s22p63s23p63d104s1 8.在多电子原子中,轨道能量是由以下哪些因素决定() ①能层②能级③电子云的伸展方向④电子自旋状态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s电子绕核旋转,其轨道为一圆圈,而p电子是∞字形 B.能层为1时,有自旋相反的两个轨道 C.能层为3时,有3s、3p、3d、4f四个轨道 D.s电子云是球形对称的,其疏密程度表示电子在该处出现的概率大小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因为p轨道是“8”字形的,所以p电子是“8”字形 B.能层数为3时,有3s、3p、3d、3f四个轨道 C.氢原子中只有一个电子,故氢原子只有一个轨道 D.原子轨道与电子云都是用来形象描述电子运动状态的 11.下面有关“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的说法,错误的是() A.各原子轨道的伸展方向按p、d、f的顺序分别为3、5、7 B.只有在电子层、原子轨道、原子轨道伸展方向及电子的自旋状态都确定时,电子的运动状态才能被确定下来 C.原子核外可能有两个电子的运动状态是完全相同的 D.原子轨道伸展方向与能量大小是无关的 12.下列有关电子云和原子轨道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核外的电子像云雾一样笼罩在原子核周围,故称电子云 B.s轨道呈球形,处在该轨道上的电子只能在球壳内运动 C.p轨道呈哑铃形,在空间有两个伸展方向 D.与s电子原子轨道相同,p电子原子轨道的平均半径随能层的增大而增大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s能级的能量总是小于p能级的能量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次月考测试题

- 1 -word 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化学第一次月考测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 23 Cl:35.5 S:32 Mg:24 Al:27 N:14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45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物质的量是一个基本物理量,表示物质所含粒子的多少 B .1mol 氢中含有2mol 氢原子和2mol 电子 C .1molH 2O 的质量等于N A 个H 2O 分子的质量总和 D .硫酸的摩尔质量是98g 2.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危险品标志,装运乙醇的包装箱应贴的图标是( ) A B C D 3. 下列实验事故的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 ) A 实验桌上的酒精灯倾倒了燃烧起来,马上用湿布扑灭 B 不慎将酸或碱液溅入眼内,立即闭上眼睛,用手揉擦。 C 皮肤上溅有较多的浓硫酸,赶紧用水冲洗。 D 衣服沾上大量的浓氢氧化钠溶液,需将此衣服浸泡在盛水的盆中。 4.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1 mol CO 2 的质量为44g/mol B. CO 2的摩尔质量为44g C. N A 个CO 2的质量与CO 2的相对分子质量在数值上相同 D. CO 2的摩尔质量等于CO 2的相对分子质量 5. 关于“摩尔”叙述正确的是: ( ) A .摩尔是国际科学界建议采用的一种物理量 B .摩尔可以把物质的宏观数量与微观粒子的数量联系起来 C .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简称摩,符号为mol D .国际上规定,0.012kg 碳原子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1摩 6. 用N A 表示阿伏德罗常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28gN 2所含原子数为N A 班级: 姓名: 考号: 考号:

第一次月考后的感受作文

第一次月考后的感受作文 导语:第一次月考,让我受益匪浅:有爸爸、妈妈的鼓励让我感到,学习是公平的。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关于月考的优秀作文,欢迎查阅,谢谢! 作文一:第一次月考的感受 说来这还是我第一次参加月考,在原来的学校里从来都不曾有过月考的经历,一个学期只有期中与期末两场考试,突然间增加了月考,感觉一个学期的时间变得更紧凑了,过的也更快了。 说实在的,这次月考考得并不尽人意。数学,物理,英语都考的和预期所想要达到的目标有所偏差。在刚考完试成绩还没有出来之前的时间往往是最难熬的,不知道是什么原因,现在这个学校的老师改卷子的速度好快,不时就能从办公室里传出高分或者低分的情报。同学们私底下也开始互相的对答案,自己估分,说实话,我真的很不愿意听到关于那些题的正确答案的消息,每一次听到,都会把我的信心摧垮一点,毕竟听到自己在考试中失利了,任谁也不好过,于是,我只能用阿Q的神胜利法来为自己排忧解难。 很多人都说我的成绩不错,但是我并没有这样的感觉。从小学到现在,我的成绩始终是乎高乎低的,上至全年级第一下至全班20多名我都考过。每次考试下来,如果没有粗

心算错的题,或者粗心算错的题扣的分值正好很少,我的成绩就会比较好,但是一旦粗心所错的题正好也是高分值的话我的成绩就会比较差。粗心这个问题始终不能完全解决掉。再来就是题的熟练度不够了,数学考试渐渐的已经感觉时间不够用了,像这次月考当中,数学我做到最后一到大题的时候还有30分钟,可是我仅仅做前两问就用了我20多分钟,浪费了我大量的时间,害的我差一点题都没做完,事后回想起来是因为想错了方向。 十分羡慕那些达到高手境界的尖子生们,他们几乎在每场考试中都能拔尖,他们甚至在100场考试考试中能做到90场的0失误。再看看自己,果然离高手境界还差一段的距离,引用一句老话“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当然了,这一次月考并不是都考的那么糟糕,从某个方面上来说,我发现我的英语似乎又前进了一个境界。当那些同学在为了英语考试读不懂而烦恼时,我能很轻松的完成一道道题,而且正确率十分高,想在这次月考中,我的英语仅阅读,单词填空,补全句子而言竟然是全对,完型也仅扣了一分,全班能做到这种地步的屈指可数,我自己也感到了一种不可思议。现在剩下的就只有再细心一些了,对文章的理解在准确一些了,粗心的问题在这次英语考试中出现的很少,这点可喜可贺。月考英语中,由于第一次使用答题卡,听力也放得不太清晰,所以听力扣了不少分,总成绩也不是那么

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重点励志班)

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重点励志班)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6题;共33分) 1. (2分) (2019高二上·埇桥期末) 下列食品添加剂中,其使用目的与反应速率有关的是() A . 增稠剂 B . 调味剂 C . 着色剂 D . 抗氧化剂 2. (2分)下列装置及相应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 装置①可用于“海带提碘”实验中将海带灼烧成灰 B . 装置②可用于H2O2分解速率的测定 C . 装置③可用于氨气的收集 D . 装置④可用于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 3. (2分) (2019高二下·吉林期中) 下列有机物的命名错误的是() A . 苯甲酸甲酯 B . 3,4-二甲基戊烷

C . 2,3-二甲基戊烷-1-丁烯 D . 2-甲基丙酸 4. (2分) (2018高一下·宾阳期末) 25℃、101kP时,甲烷、乙烷和丙烯组成的混合烃32ml,与过量氧气混合并完全燃烧,气体经过浓硫酸干燥,恢复到原来的温度和压强,气体总体积缩小72ml,原混合烃中甲烷、乙烷、丙烯的体积比可能为() A . 3:2:1 B . 2:1:2 C . 4:2:5 D . 1:1:1 5. (3分)某烃与氢气加成后得到2,2﹣二甲基丁烷,该烃的名称是() A . 3,3﹣二甲基﹣1﹣丁炔 B . 2,2﹣二甲基﹣2﹣丁烯 C . 2,2﹣二甲基﹣1﹣丁烯 D . 3,3﹣二甲基﹣1﹣丁烯 6. (2分)乙烯的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有关乙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乙烯可与氢气、水、溴化氢等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 B . 运输水果常常使用浸有高锰酸钾溶液的硅土处理,目的是使水果保鲜。 C . 乙烯分子中只存在碳碳双键 D . 乙烯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 7. (2分) (2016高一上·诸暨期中) 能够证明甲烷构型是四面体的事实是() A . 甲烷的四个键键能相同

北京市海淀区师达中学2019—2020年八年级第二学期语文周测一(无答案)

初二语文统练(一) 一、语基检测: 我年级将举办“中国风诗词MV 展播”活动,我班准备提交的参展作品包括《古诗新唱》《饮中八仙歌》《如果没有李白》三个节目。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文案组正在制作MV 的片头语和结束语。请你根据要求,完成⑴–⑷题。 【片头语】中国风是什么?有人说,中国风是琼楼玉宇的恢①大气,也是曲.径通幽的含蓄隽永;有人说,中国风是热情奔放的那抹大红,也是恬淡雅致的那朵青花;更有人 说,中国风是诗经国风的悠悠吟唱,也是唐诗宋词的缕缕墨香。中国风像一条无形的②带,将中国人紧紧联结在一起;中国风是一组秘而不宣的符号,传承着华夏民族的精神血.脉。今天,让我们用诗词的文化盛宴,感受中华文明的璀璨辉煌! 【结束语】儿时起,我们便徜徉在中华诗文的美妙世界里,在诗情画意中与文人墨客相 遇【甲】我们看见李白的洒脱——“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懂得杜甫的深沉——“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感受李商隐的多情——“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乙】这些诗词,融入我们的骨血,浸润我们的心灵。希望我们的 MV,,让中华气韵代代相传! ⑴【片头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曲.径(q?)血.脉(xuě)B.曲.径(q?)血.脉(xuè) C.曲.径(qū)血.脉(xuě)D.曲.径(qū)血.脉(xuè) ⑵【片头语】横线处选填汉字,正确的一项是() A.①弘②纽B.①洪②纽 C.①弘②扭D.①洪②扭 ⑶【结束语】中【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恰当的一项是() A. 【甲】句号【乙】省略号 B. 【甲】冒号【乙】省略号 C. 【甲】句号【乙】冒号 D. 【甲】冒号【乙】冒号 ⑷【结束语】横线处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2 分) A. 得到更多人的支持 B. 唤起更多人的共鸣 C. 吸引更多人的兴趣 D. 获得更多人的赞许 2.《古诗新唱》作品组依据古诗词创作了下面的歌词,其中修辞方法或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寒露入了骨,明月入了梦,乡愁入了魔。(源自杜甫《月夜忆舍弟》) B.鸡鸣叫醒残月,照着霜桥上的淡淡足迹。(源自温庭筠《商山早行》) C.没人问你的消息,暖风抚慰落花的回忆。(源自李商隐《无题》) D.少年流的泪,被时间烘焙出更苦的滋味。(源自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3.《饮中八仙歌》作品组搜集与诗歌内容相关的四幅书法作品,配以赏析文字,将其作为诵读MV 的背景。其中赏析需要修.改.的一项是() 唐寅《饮中八仙歌》贺知章的《孝经》

(初三下)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重庆巴蜀中学初级(三下)第一次月考 化学试题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S 32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你选择的答案序号填 入括号中)。 1. 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A、浓盐酸的挥发性 B、一氧化碳的可燃性 C、浓硫酸的脱水性 D、氢氧化钠的碱性 2.下列试剂瓶的标签上,化学式书写错误的是() A B C D 3.NaO H的俗称是() A、粗盐 B、纯碱 C、烧碱 D、石灰石 4.分别将下列各物质加到水中,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A、CuSO4 B、NaCl C、BaSO4 D、FeCl3 5.蚂蚁等昆虫叮咬后,会向人体中注入一种叫蚁酸(甲酸)的物质,使皮肤红肿疼痛,要消除肿痛,可在皮肤上涂下列物质中的() A、稀硫酸 B、氢氧化钠溶液 C、肥皂水 D、食醋 6.某学生查阅资料得到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表: 人的胃液中含有盐酸,对于胃酸过多的人,空腹时最宜食用上述食物中的() A、苹果 B、西瓜 C、牛奶 D、豆制品 7.下列反应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A、H2CO3=H2O+CO2↑ B、NaOH+HCl=NaCl+H2O C、Zn+H2SO4=ZnSO4+H2↑ D、CaO+H2O=Ca(OH)2

气体 碱石灰(NaOH与CaO的混合物) 8.某实验室有4个药品橱,已存放的药品如下: 药品橱甲乙丙丁 药品盐酸 硫酸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钙 红磷、硫 木炭 铜、锌、铁 该实验室新购进一些硝酸,应将它存放在() A、甲橱 B、乙橱 C、丙橱 D、丁橱9.“白醋”是食用醋之一,它是醋酸的稀溶液,小强准备在家中用实验的方法验证“白醋” 具有酸的性质。请你猜测:他选择的下列物质中,可能跟“白醋”发生反应的是( ) A、食盐 B、木炭 C、纯碱 D、铜丝10.下列变化不能通过加稀盐酸反应实现的是() A、Al→AlCl3 B、Fe→FeCl2 C、CaCO3→CaCl2 D、Fe→FeCl3 11.盐是一类物质,有的能食用,有的不能食用。误作食盐食用会引起中毒死亡的是( ) A、NaHCO3 B、Na2CO3 C、KCl D、NaNO2 12.下列物质久置于空气中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盐酸 B、生石灰 C、硫酸 D、铂金 13.下列物质中,既能跟石灰水反应,又能跟稀盐酸反应的是() A、Na2CO3 B、CuO C、FeCl3 D、KNO3 14、以下是我们熟悉的几种气体,其中不能用下图所 示装置干燥并收集的是(省略了铁架台等仪器) () A、NH3 B、CO2 C、H2 D、CH4 15.实际实验过程中,如果遇到下列情况,所采取的措施正确的是() A、少量稀硫酸溶液滴在桌上没关系,不用管它 B、蒸发食盐溶液时,发生液滴飞溅时,应加水进行冷却 C、浓硫酸溅到皮肤上,应迅速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涂上碳酸氢钠溶液 D、洒精灯使用过程中要添加酒精,火焰可以不熄灭,但一定要用漏斗 16.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2Fe+6HCl====2FeCl3+3H2↑ B、Cu(OH)2+H2SO4====CuSO4+2H2O C、Cu+H2SO4====CuSO4+H2↑ D、SO2+2NaOH====Na2SO4+H2O

初中的第一次月考作文

初中的第一次月考作文 导读:【第一次月考作文一】 时间过的很快,转眼间我都第一次月考也已结束,试卷也发下来了。这次的月考我考得最不好就是语文。望着试卷上的分数,我很惊讶。因为这并不是我真正想要的分数.。 我平时不上课不认真听讲,平时我没有养成细致认真的习惯,考试的时候答题粗心大意、马马虎虎,导致很多题目会做却被扣分甚至没有做对。我的基础知识很差,我上课之前不预习,下课之后不复习。我的写作也不是很好,而且我还不怎么喜欢读书。我应该先把主要精力放在基础知识这个方面上,因为每次考试基础知识占比较的大分数。学习的最重要阶段是预习。也就是在老师上课之前,我得先自己学习一下课文,在预习中要尽量地解决问题,把不懂的问题记下来,在上课时跟老师、同学一起学习讨论。课本要反复阅读,直到把问题看的明白了。要想语文成绩变好,应该多看一点课外书。因为现在语文考试的写作占很多分。在读的时后要有条理的做下笔记。这样可以使我积累许多的知识,还可以提高我的写作水平。 这次月考虽然没有考好,但是我相信,我只要照着我上面写的学习方法做,我的成绩一定会变好的。 【第一次月考作文二】 今天下午就开始我初中的第一次月考了,我有点紧张,因为要考三门,语、数、英。我害怕迟到,不到一点就从家出发了。 语文

考试开始,先考语文。我快速地扫了一眼卷纸,幸亏没有作文。我快速地把我会的题做了一下,不过还是有不会的。我苦思冥想才想出了一道题的答案。还有两道题,怎么办呢?我焦急的想。实在想不出来了,我拿出本子,在本子上一个一个的试,后来我试出了一个,就写上去了。还有题没写的呀!我想呀想,就是想不出来。考试结束了,我赶紧写上了一个不靠谱的答案。还有一道题,我想出来答案了,监考老师收卷了,真可惜。考完后我和崔凯迪她们对了一下答案,结果我们几个除了何文博都错了许多,真可惜。 数学 数学考试开始了,我看了一下题,都很简单,都是练习册上的题。不过我在心里对自己说:王静怡,不要放松警惕,越简单的题,越容易出错,加油啊!一定要把数学考好,去弥补语文的分数。我开始做了,很简单,不一会就做完了。这时我的面前出现了一个恶魔和一个天使。恶魔对我说:“做完了卷纸,去看漫画吧!放轻松点,卷纸这么简单,不用检查,去看漫画吧!”天使对我说:“卷纸上的题越简单越容易错,还是检查一下吧!这样才能考好,去检查吧!”天使和恶魔吵起来了,意见不一样,我知道天使的话对我好,于是我理智的选择天使的意见。我把卷纸上的计算题等等都验算了两遍。考完试了,我非常有自信,于是我去和崔凯迪她们通答案,我没有一个错的。后来,有同学告诉我,我算错了,于是我又算了一遍,发现我错了,真可惜。 英语 开始考英语了,我看了一下题灰常简单,我几分钟就做完了,大家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及答案[1]

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附参考答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Fe—56 Cu—64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符合题意的选项,每小题分,共15分) 1.下列现象和做法,仅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绿色植物光合作用 B.上海世博会开幕燃放烟花 C.电解水探究水的组成 D.合金与纯金属相互划刻比较硬度 2.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A.牛奶 B.面粉 C.蔗糖 D.花生油 3.现有①石油②石墨③矿泉水④铁⑤氯酸钾⑥干冰。对上述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A.混合物——①②③ B.氧化物——⑤⑥ C.单质——②④ D.化合物——③⑤ 4.化学学习小组做实验时记录了下列实验现象,其中正确的是()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SO2 B.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D.少量硫酸亚铁固体溶于水可得到蓝色溶液 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分子构成的 B.不同元素的原子的核电荷数一定不同 C.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D.原子是构成物质唯一粒子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广泛使用沼气可以减轻温室效应 B.用点燃的木条检验天然气是否漏气 C.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发生改变 D.用活性炭吸附可以把硬水变成软水 7.生产加碘盐通常是在氯化钠中加入碘酸钾(KIO3)。为检验某食用盐样品中是否含有碘元素,某同学采用以下反应进行实验:KIO3 + 5KI + 3H2SO4 === 3K2SO4 + 3H2O + 3X,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 A.O2 B.H2 C.I2 D.I2O5 8.2010年7月,重庆瓷器口遭遇了百年一遇的洪水。为了防止灾区传染病发生,必须进行环境消毒。下列关于常用消毒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A.高锰酸钾的化学式:K2MnO4 B.H2O2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1.1% C.“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次氯酸钠(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1价 D.过氧乙酸的化学式为C2H4O3,其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1:12 9.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少 B.某溶液降低温度后能析出晶体,则原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C.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通过蒸发溶剂或加溶质的方法都可以达到饱和状态 D.20℃,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则20℃时100g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含有氯化钠36g 10.关于H2→H2O,CO→CO2,Mg→MgO三种物质的转化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某年初中第一次月考总结

XX年初中第一次月考总结 通一个月的月考,我想应该为过去的一个月的学习好好做个总结。 我认为我这个初中生做得非常不称职,因为我的潜意识并没有承认我现在是一名初中生这一事实。正因为这样,我仍然保持小学的学习习惯,比如说中午我仍然处于一种亢奋状态中,所以晚上早早就入睡,然而初中生中午吃了饭就应该午睡,晚上就多了学习的时间,我却没有做过这一点。 我对于学习仍旧像小学那样肤浅,认为只要将主要三门课:语文、英语、数学,学好就行了,所以我根本不会预习或者复习那四门课程,更没有心情理睬,副科四门居然年级,排名靠在顶在后面,大大拉下了我在年级上的排名,直到我知道了分数,才在心里,暗暗后悔,可是后悔还来得及,只要下次月考之前好好努力就一定可以。 重点就是在复习和预习上,我做得不够好。首先是语文,我复习的时候都不知道要复习什么东西,所以也仅仅是看看语文书和课堂笔记而已,预习的

时候就标个自然段,读起课文来一月十行,从不从其他教材上获得深入了解。而数学呢,我对新知识有一个了解的过程,所以开始老师说什么,我根本听不懂,只有学习新知识后一两天,我慢慢消化所学习的东西。英语预习呢,我也只是草草地读几遍而已,上课认真听讲,课后也不复习上的东西,就是把一个单元的单词背背而已。 通过了整个学习情况,我要重视新规定学习计划。将早晨起床时间定为5:30,晚睡定为10:00,中午睡一小时,早晨过后读四十五分的书。先复习今天学习的知识,再写今天老师所布置的作业,接着把明天需要学习的课本通过教材了解深入,第二天上课也就轻松不少了。 通一个月的月考,我想应该为过去的一个月的学习好好做个总结。 我认为我这个初中生做得非常不称职,因为我的潜意识并没有承认我现在是一名初中生这一事实。正因为这样,我仍然保持小学的学习习惯,比如说

高二年级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高二年级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命题:曾健审题:游猛根成绩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C-12;O-16;N-14;Ag-108;Cl-35.5。 (第Ⅰ卷选择题部分,共54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18 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选择题答案填入答题表中)1.如今人们把食品分为绿色食品、蓝色食品、白色食品等类型。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转化的食品叫绿色食品;而直接从海洋获取的食品叫蓝色食品;通过微生物发酵制得的食品叫白色食品。下面属于白色食品的是 A.食醋B.面粉C.海带D.食盐 2、下列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所有的醇都能被氧化成醛或酮B.凡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一定是醛 C.甲醛只有还原性,没有氧化性D.分子式为C4H10O能氧化成醛的醇只有两种3、下列有机物的酸性由强到弱排列正确的是 A.碳酸、甲酸、乙酸、苯酚B.乙酸、甲酸、碳酸、苯酚 C.甲酸、碳酸、乙酸、苯酚D.甲酸、乙酸、碳酸、苯酚 4、将下列各组中的每种有机物放入水中,振荡后再静置,液体分层且该组的全部物质都能浮在水的上层的是 A.乙酸乙酯、甲苯、十一烷B.乙醇、苯、庚烯 C.甘油、甲醛、硝基苯D.溴苯、四氯化碳、苯磺酸钠 5、在实验室进行下列实验,不使用水浴加热的是 A.苯的硝化反应B.制取酚醛树脂C.乙醛与Cu(OH)2反应D.醛的银镜反应6、取某一元醇10.00g,跟乙酸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乙酸某酯11.17g,又回收原一元醇1.80g,此一元醇可能是 A.C2H5OH B.C6H13OH C.C5H11OH D.C7H15OH 7.某些芳香族化合物的分子式均为C7H8O,其中与FeCl3溶液混合后,显紫色和不

高一第二学期 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高一第二学期 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化学反应的叙述正确酌是 A .常温下铜在浓硝酸中发生钝化 B .氯气和烧碱反应可制取漂白粉 C .碳酸氢钠固体受热分解可得到纯碱 D .铁和高温水蒸气反应生成铁红 【答案】C 【详解】 A. 常温下铁和铝在浓硝酸中发生钝化,铜不发生钝化,故A 错误; B. 氯气和石灰乳反应可制取漂白粉,故B 错误; C. 碳酸氢钠固体受热分解323222NaHCO Na CO +CO +H O =? ↑可得到纯碱,故C 正确; D. 铁和高温水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故D 错误; 故答案选:C 。 2.金属铜不能与稀硫酸反应,却能够与浓硫酸反应,是因为浓硫酸具有( ) A .脱水性 B .吸水性 C .强酸性 D .强氧化性 【答案】D 【详解】 A. 脱水性是浓硫酸脱去有机物分子相当于水组成的氢、氧元素,A 不合题意; B. 吸水性是浓硫酸吸取气体中的水蒸气或晶体中的结晶水,B 不合题意; C. 强酸性是硫酸与中等强度的弱酸盐反应生成中强酸表现的性质,C 不合题意; D. 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Cu 位于H 之后,所以Cu 不能置换出稀硫酸中的氢,但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能将Cu 氧化为CuO ,然后溶解为CuSO 4。 故选D 。 3.为了确定某物质是否变质,所选试剂(括号内物质)达不到实验要求的是( ) A .K 2SO 3是否被氧化(BaCl 2溶液) B .新制氯水已经完全变质(紫色石蕊试液) C .KI 是否被氧化(淀粉溶液) D .FeSO 4是否被氧化(KSCN 溶液) 【答案】A 【详解】 A 、K 2SO 3在空气中会被氧化为K 2SO 4,K 2SO 3、K 2SO 4和BaCl 2反应都会生成白色沉淀,故BaCl 2溶液不能达到实验要求,A 错误; B 、新制氯水中存在Cl 2+H 2O HClO+HCl ,HClO 不稳定、易分解,随着HClO 的分解,平 衡不断右移,最终新制氯水会变质为盐酸溶液,失去漂白性,故使用紫色石蕊试液,若溶液变红后,不褪色,可以说明氯水完全变质,即紫色石蕊试液能达到实验要求,B 正确; C 、KI 会被空气氧化生成I 2,I 2遇到淀粉溶液,溶液会显蓝色,故淀粉溶液能达到实验要求,C 正确; D 、FeSO 4会被空气氧化为Fe 2(SO 4)3,加入KSCN 溶液,若溶液变红,则说明FeSO 4已被氧化,故KSCN 溶液能达到实验要求,D 正确;

初中第一次月考总结范文(2020版)

编号:YB-ZJ-0394 ( 工作总结)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初中第一次月考总结范文 (2020版) Through work summary, in order to correct shortcomings, learn experience and lessons, make future work less detours and more results

初中第一次月考总结范文(2020版) 备注:通过工作总结人们可以把零散的、肤浅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系统、深刻的理性认识,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以便改正缺点,吸取经验教训,使今后的工作少走弯路,多出成果。本内容是本年度新编修订版,可下 载后直接使用。 通一个月的月考,我想应该为过去的一个月的学习好好做个总结。 我认为我这个初中生做得非常不称职,因为我的潜意识并没有承认我现在是一名初中生这一事实。正因为这样,我仍然保持小学的学习习惯,比如说中午我仍然处于一种亢奋状态中,所以晚上早早就入睡,然而初中生中午吃了饭就应该午睡,晚上就多了学习的时间,我却没有做过这一点。 我对于学习仍旧像小学那样肤浅,认为只要将主要三门课:语文、英语、数学,学好就行了,所以我根本不会预习或者复习那四门课程,更没有心情理睬,副科四门居然年级,排名靠在顶在后面,大大拉下了我在年级上的排名,直到我知道了分数,才在心里,暗暗后悔,可是后悔还来得及,只要下次月考之前好好努力就一定可以。

(完整版)高二化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

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试卷分析 一、命题意图和试卷整体情况 考查范围:选修4第一、二、三章以及第四章第一节内容。 卷面:,选择题24个,共48分,填空题5个大题,共52分,整体100分。 二、分数统计和答卷情况分析 本次考试参加人数590人,选择题平均分为27.3,分,填空题平均分为27.8分,选择题错误率高的题目为10、21、22、23、24题,填空题整体答题得分率较低。 学生在第一章盖斯定律应用和计算上还存在较大问题,计算水平有待提高。第二章平衡移动原理的应用方面掌握的不好,会理论就是不知道怎样对号入座,对图像表格问题分析能力有欠缺,结合一起的时候好像就不够用了。尤其是第三章在粒子浓度大小比较时,学生对所讲的基本知识掌握的不扎实,理解不透彻,在做稍微的形式变化时学生不能仔细分析,或者根本摸不着头脑,这是选择题最后四个得分较低的原因。化学二卷填空题上涉及的主要问题有两级分化严重,方程式书写、语言表达不规范,比如在终点判断上,很多同学都只说出颜色变化,没按规范书写;计算能力差,比如29题最后一问关于热化学方式式与盖斯定律的计算,发生计算性错误的同学很多;基础知识基本概念不理解,不过关,比如硫酸铝钾水溶液显什么性,以及原因的表示等。26题为电化学题,由于刚刚学的电化学知识学生还没有进行全面的习题练习,所以一部分学生在电源正负极判断以及电极反应式书写上存在问题。 三、教学建议 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这本书,理论性强,在我们今后的教学中,除了重视理论的教学外,还应更加重视学生在理论方面的应用,培养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在理论应用上更加得心应手,为高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1.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由知识传授变为学习方法的传授。对概念的分析要分析到位,课堂上要多引导学生分析;对重点难点知识课堂上要以练代讲。本次考查中反馈出很多学生的“双基”功夫较差,教师也要承担一部分责任,教师要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板书、语言是否就一定是很规范的?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