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库区船舶防污染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209.10 KB
- 文档页数:3
三峡水库漂污物治理研究与实践效果杨文俊1,冯正鹏2,唐祥甫1,胡兴娥2(11长江委长江科学院,武汉 430010;21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枢纽建设运行管理局,湖北宜昌 443002)摘 要:三峡水库漂污问题是三峡工程运行的关键技术之一,在工程不同设计阶段及运行阶段均有研究,提出了许多有价值成果。
本文综述国内外水库治漂现状,分析三峡水库漂源与蓄水及洪水特性的关系;系统论述三峡工程排漂设施的设计研究成果,付诸工程实践的综合治漂措施效果;同时提出了加强源头控制、完善有关法规标准,从根本上解决三峡漂浮物问题的建议。
关键词:环境水利;清漂效果;综合措施;漂浮物;排漂孔;三峡工程;设计中图分类号:T V69712+5文献标识码:A Study and practice on eliminating flotsams on surface of theThree G orges reservoirY ANG Wenjun 1,FE NG Zhengpeng 2,T ANG X iangpu 1,H U X ing 2e 2(11Yangtze River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 o f CWRC ,Wuhan 430010;21China Changjiang Three Gorges Project Development Corperation ,Yichang ,Hubei 443002)Abstract :Flotsam elimination is one of the key technologies for the operation of Three G orges reserv oir ,it was studied at all the project development phases from design to operation ,and s ome meaning ful results were achieved.First ,this paper gives an overview of the practices of reserv oir flotsam elimination and a case analysis for the Three G orges reserv oir focusing on the flotsam s ources and its relation with the storage level and flood characteristic.Second ,the flotsam spill study and design for the Three G orges project are summarized ,which shows that the effect of a com prehensive measure of flotsam control is quite g ood.Third ,the paper recommends the method of tackling the flotsam root cause ,such as controlling the s ources and enhancing the regulatory standards.K ey w ords :environmental water conservancy ;flotsam elimination effect ;com prehensive measures ;flotsam ;flotsam spill outlets ;Three G orges project ;design收稿日期:2009207210作者简介:杨文俊(1966—),男,教授级高级工程师.E 2mail :yang wj @ 在河道上修建拦河建筑物,改变了河道水文径流条件,上游流域范围内地表植物覆盖层、垃圾场及船舶废弃物,由于降雨径流作用均将汇聚坝前形成水库漂污物。
三峡库区水环境污染现状和控制对策研究摘要:三峡库区水环境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当地甚至整个长江流域的水环境质量。
三峡大坝蓄水,江水流速大大减缓,长江的自净能力下降,污染物的环境容量急剧下降,库区水资源的污染程度将不断增加。
三峡库区水资源污染问题是三峡工程寿命周期的致命因素。
本文介绍了三峡库区水环境污染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对策。
关键词:三峡水污染现状控制对策1 三峡库区水环境污染现状及原因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是举世瞩目的巨大水利工程,引起了周边生态与环境的变化。
随着该区域经济和城市化的发展,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染加重,内源污染、水土流失日益严重,对三峡库区水环境质量造成严重威胁。
三峡工程的建成蓄水,水体自净能力降低,水污染范围和程度有加剧的危险。
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并实施到工程中,努力恢复三峡的生态自净能力和环境容量,是迫在眉睫的任务。
1.1 影响区和上游区水质污染问题三峡地区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是cod和氨氮,库区排放量仅占25%,75%以上是影响区和上游区造成的。
上游长江干流、嘉陵江和乌江三江平均流量占入库总流量的90.8%,是污染物输入的主要通道。
1.2 工业和生活污染城镇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各50%。
其cod、氨氮贡献率生活污水已超过了工业污水。
2005年废水排放比2003年增长了53%,cod减少0.4%,氨氮增加6.9%,主要因为库区关停一些重污染企业。
预计到2010年,废水将比2005年增加55.6%,cod排放增加55%,氨氮排放增加56.2%。
而目标是减排cod106.7万t,去除率达到59.1%,可见任务艰巨。
1.3 农业污染近年来农业生产不断发展,一是农药化肥大量不合理的使用,对水体造成严重污染;二是水土流失未能有效控制,土壤中大量有机成分n、p、k 被雨水冲入水体,造成的面源污染日趋严重。
1.4 库区的内源污染三峡水库蓄水后,水库泥沙淤积将是长期的过程。
泥沙是污染物的重要载体,即使上游污染源得到大幅度控制,通过泥沙淤积累积的污染物也仍将是三峡水库的重要污染源——内源污染。
三峡库区水污染现状与防治探讨摘要:作为一种公共资源的长江三峡水库,水污染形势依然很严峻,其水环境质量的下降直接影响到当地甚至整个长江流域的水环境,破坏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
本文分析了库区水环境基本情况,阐述了库区水环境存在的问题以及成因,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途径和建议。
关键字:山峡库区;水污染;现状;防治对策1 三峡库区污染现状概述长江三峡库区总面积5.8万km2,主要包括长江干流、嘉陵江及乌江重庆境内江段及沿岸市县,以及湖北省的巴东、姊归、兴山和宜昌等市县。
在三峡库区,原本就存在的长江干支流的水污染,大型水利枢纽工程的建成强烈地影响着周边湿地的水文、植被、土壤和地貌特征[1],而三峡库区年周期性水位涨落也将使消落带水土环境发生巨大改变,带来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2-4],再者,三峡库区农业面源污染是很大的问题,如果没有得到控制,水质改善就有很大的困难,特别是COD,总N、总P是导致富营养化主要污染因子,这一点应引起我们特别关注[5]。
1.1 库区城市生活及工业污水排放量大库区沿岸大量的废污水及垃圾直接排入库区江中,使库区水体受到严重污染。
而影响三峡库区环境质量的主要是有机物污染,这些污染物来自化工、造纸、制革等企业排放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和大量未经处理的城市生活污水。
三峡库区涉及的省市近年经济发展提速,但单位GDP的能耗、水耗高,排污强度大,经济发展方式相当粗放[6]。
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统计,2000年库区及上游工业废水排放量为23.4亿吨,生活污水排放量为20.7亿吨。
2005年,三峡水库重庆段接纳废水17.9亿吨,到2010年年接纳废水量达到24亿吨[5],其COD、氨氮贡献率生活污水已超过了工业污水。
1.2 水库两岸固体垃圾污染严重三峡水库两岸垃圾山随处可见,垃圾总量惊人,长江、嘉陵江沿岸有垃圾堆放点约605处,生活垃圾存放量在175m水位以下约300万t;库区还产生工业固体废物743.62万t/a,其中危险废物39万t/a。
当前影响三峡库区水库水质的主要污染源、原因及对策建议长江三峡工程的兴建,实现了对长江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及可持续利用。
三峡工程自18年正式动工以来,成功实现了多期截流,现已达到156米蓄水水位,高峡平湖的壮观景象已初步形成。
就库区万州段长江水质而言,目前尚能保持在Ⅲ类水质以内。
但三峡库区的水质保护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一、三峡库区水环境现状成库后,库区水文条件发生变化,水体稀释自净能力减弱,水环境容量降低。
在相同的排放负荷条件下,水中污染浓度增加,城市饮用水取水点控制浓度、城市岸边污染带长度、宽度将大幅增加;经蓄水和排水后,库区岸边消落带积存的污染物将形成水体内源污染,形成新的环境问题。
据市环保局统计,三峡库区现有大、中型工矿企业3000多家,每年排放工业污水10亿多吨,处理率为70%,达标率偏低;沿XX镇每年有3.5亿吨含粪便的生活污水直接或经简单处理排入长江;沿岸600多处露天垃圾堆场,年产垃圾3万多吨,2万多艘船舶,年产垃圾10万多吨,污染物50多种。
XX市境内60多条次级河流已有1/3污染严重。
大量的废、污水及固体废物排入库区江中,给库区水环境保护带来了极大压力。
二、影响三峡库区水库水质的主要污染源三峡库区水污染的主要来源有面源、点源、流动源和固体废物等。
面源是指水土流失、农田(化肥、农药)排水等;点源主要是沿江工业、生活排污口;流动源主要是长江中的船舶污水和垃圾;固体废弃物主要是沿江堆积的工业废物和生活垃圾。
目前水土流失等面源污染是影响长江水质的重要因素,水土流失将农药、化肥、土壤中的营养元素及一些动植物腐败物质带入水体,使水体中悬浮物、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总磷等浓度增加。
其主要污染源及产生原因具体分述如下:(一)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长江沿岸排污口的排污是造成长江干流及较大支流近岸污染带的根本原因。
长江江津~万州主要城市江段左岸有主要排污口约60处,年排放废污水约34612万吨,其中化学需氧量7.7241万吨,氨氮0.6361万吨;虽经18年“一控双达标”工业企业挤出资金,对污染源进行治理,达到了排放要求。
第20卷 第2期 中 国 水 运 Vol.20 No.2 2020年 2月 China Water Transport February 2020收稿日期:2019-11-06作者简介:杨 科,重庆海事局巴南海事处。
三峡库区船舶生活污水污染防治对策杨 科,王 涛(重庆海事局巴南海事处,重庆 401320)摘 要:本文阐述了三峡库区船舶生活污水污染现状,从海事监管、船公司管理、港口码头及社会污染物接收三个方面分析了船舶生活污水污染产生的原因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三峡库区船舶生活污水污染防治近期及远景措施,旨在保护三峡库区生态环境,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三峡库区;生活污水;污染防治中图分类号:X13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20)02-0127-02引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长江经济带发展,深刻阐述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总基调、战略定位、目标任务以及策略方法,提出“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战略理念、“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路径指向。
然而,随着三峡库区通航环境改善,航行船舶数量增加,船舶污染日益加剧,其中船舶生活污水未达标排放造成的污染不可小觑。
因此,如何强化船舶生活污水监督管理,保护三峡库区水域环境,已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研究重点立足于海事监管,但同时也对船公司、港口码头及社会污染物接收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立足于当下船舶生活污水污染防治亟需解决的问题,但同时也对未来生活污水污染防治方向提出了设想。
因此,本文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及前瞻性。
一、三峡库区船舶生活污水污染现状三峡库区自成库以来,黄金水道作用凸显,船舶流量加大,生活污水排放量也随之加大,但由于库区江面增宽,流速变缓,水质自我净化能力减弱,致使库区水体污染日趋加重。
近年来,三峡库区船舶年均流量40余万艘次,年产生生活污水约1,500余万t,含油废水100余万t [1]。
因此,三峡库区船舶生活污水污染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三峡库区江面漂浮垃圾治理的探讨相关统计表明近年来三峡库区水域污染问题日趋严重,不仅仅给水环境带来了一定的破坏同时还对周边环境产生了影响,其中三峡库区江面漂浮垃圾问题表现得较为突出。
从综合角度来看三峡库区江面漂浮垃圾治理是一项复杂性的系统工程,其中不但涉及到了基本的水上打捞工作,同时还涵盖了水岸转运设备配置等。
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加强专业性队伍建设并完善相关管理机制,才能保证治理工作取得成效性。
本文对三峡库区(重庆段)江面漂浮垃圾问题进行了综合性分析,同时提供了相关的治理对策,供以参考。
标签:三峡库区漂浮垃圾治理0引言三峡工程是我国规模及影响力最大的大型水利工程之一,其主体工程包括混凝土重力坝、泄水闸以及堤后式水电站,另外还有一座永久性通航船闸和一架升船机可用来蓄水、发电以及通航。
在人工调控下三峡库区水位涨落与天然河道表现了明显的差异性,这就使得消落带的稳定性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由于三峡库区覆盖范围极大,可从重庆市一直到湖北宜昌,在这种情况下周围居民的生活活动以及生产活动必然会给三峡库区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从而产生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例如工业污染、水土流失等,其中漂浮垃圾是三峡库区重要的污染源之一,若能对其进行有效治理、控制必定能够促进江流环境以及周边环境改善,这对于三峡水库的正常化运作将带来极大的促进作用。
1三峡库区生态环境分析作为长江上游的最大城市之一,重庆市是该区域最为重要的工业、商业基地,同时也承载了水陆交通枢纽的作用。
重庆市工业发达,特别是制造业十分繁荣,而在这种情况下工业污染便给三峡库区整体环境带来了影响[1]。
另外三峡库区部分重金属元素含量较高,例如汞矿开采所残留的固体废物便易造成汞污染,特别是在乌江水域较为突出。
生活垃圾处理不够到位则造成了沿江垃圾累积,给江流沿岸带来了影响。
作为老牌工业城市的重庆市近年来酸雨情况日趋严重,这使得空气、土壤以及水体资源均受到了较大程度的影响,这也让环境污染极速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