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爱残疾儿童教案

关爱残疾儿童教案

关爱残疾儿童教案
关爱残疾儿童教案

关爱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

脑瘫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如肢体痉挛、姿势控制异常和不随意运动,可同时伴有癫痫、智力低下、言语和视觉障碍等,如能早期诊断、早期康复,可使异常性的姿势和运动姿势容易控制,并预防挛缩机制的形成。脑瘫由于脑部受损,运动、语言、智力各方面都会受到影响。

第一课时头的控制

头的控制:小儿不会抬头,坐位练习就非常困难,仰卧位会使小儿后背受压,增加身体的僵硬,竖直可帮助脑瘫儿头竖起,环视周围和学习。

?可练习支持下坐,容易使小儿头部保持平衡。

?坐位时向下压肩部,慢慢向后倾斜,让患儿保持头向前,头控制改善时,进一步进行倾斜运动。

?训练向上抬头时,可在坐位使其身体前倾,慢慢从一侧向另一侧移动患儿。

?可在俯卧位时,鼓励患儿抬头。

?也可俯卧在平衡板上左右倾斜,促进平衡。

?仰卧位训练追视玩具,诱导头部左右移动,促进头部活动及抵抗重力立直。

第二课时头和躯干的控制

头和躯干的控制——回旋:头和躯干之间的扭转是正常回旋的一部分,对以后的坐和步行是十分必须的。回旋时首先头转向一侧,接着是肩部,然后是下肢,但训练时小儿的身体要放松。

用抱球姿势,将臀部抬离地面,训练孩子从一侧向另一侧回旋。

?小儿侧卧位时,按住下方的前臂,通过抓握并移动小儿的腿帮助他完成前后回旋动作。

?仰卧位可用一侧腿扭转躯干,鼓励转头,并将上肢带过来。

?鼓励孩子从仰卧至俯卧,俯卧向仰卧回旋翻滚。

?可让患儿卧于球上,训练者握住其两脚踝部,让患儿向左侧翻身时,使患儿右腿屈曲,跨过中线位,使左臂屈曲,头向左倾斜,身体随球完成翻身动作。

?孩子横躺在垫子的斜面上,利用斜面辅助患儿完成躯干的旋转运动。

第三课时准备独坐

?坐位时,可练习手向前,向侧方推和伸手扑,以提高躯干平衡控制能力,学会不依靠用手支持的坐姿,并让孩子学会扭转和向各个方向伸手。

?依靠双手坐位训练:坐时保持两上肢向前,可使孩子背部伸直,并扭转躯干以触摸自己的脚;也可左右倾斜,促进躯干平衡。

?教师也在患儿坐位时,扶持其臀部,轻轻地向一侧倾斜,让患儿伸出上肢,控制躯干的平衡,完成后再向另一侧倾斜。

?让患儿侧坐位,该侧上肢伸直支撑自己的身体,教师可在肘关节背侧保护,鼓励患儿另一侧上肢向各个方向伸展。

?让患儿手支撑躺在圆桶上,教师握住其臀部缓慢向前倾斜,使患儿学会肘支撑和双手交替向前。

第四课时独坐训练

独坐训练:屈髋屈膝并握住孩子的双手和双脚,向前后、左右慢慢倾斜,以促进头和躯干平衡,也可靠坐,逐渐减少对他的扶持和支撑,并训练患儿独坐能力。

?坐位平衡训练:保持静态坐位平衡后,训练其动态平衡,孩子可横跨在滚桶上,扶住患儿腋下或髋部,左右方向不断摇晃,使孩子体验身体重心不断转移的感觉。

?横坐位到长坐位训练:让孩子将重心向后移动,使躯干屈曲,再将重心向一侧非支撑侧移动,两上肢同时支撑体重形成坐位。

?长坐时可按住其双膝,以支持他的身体,同时向前倾斜,使孩子用手自己向各个方向拿东西,并学会用上肢支撑身体。在这一阶段还能通过良好的姿势,进行双手游戏,帮助孩子练习回旋和坐。

?患儿骑在滚筒上,支持躯干,分别向两侧倾斜,努力拿起

放在垫子上的玩具。

?坐位延迟的孩子需用椅子支持,在吃饭,洗浴、穿衣和游戏时练习坐。

从俯卧位坐起:孩子能独坐时,开始练习从卧位坐起:俯卧位--肘立位--手撑位(教师支撑患儿胸部,将患儿髋部外侧旋后,向下向后压他的髋部)-- 一侧上肢支撑躯干--完成坐位。

从仰卧位向坐位转换训练:练习上抬身体,使身体中心向侧前方移地,然后慢慢伸手支撑坐起,左右交替进行。

四点支撑和用双手和双膝移动:独坐训练完成以后,可以进行用双手和双膝支撑(四点支撑)及平衡,有助于跪起和站立。

?患儿俯卧位,抬起一侧髋向前屈膝,将中心移到向前的膝上,然后以同样的方法屈另一侧下肢,再下压两侧髋,促进抬头和双手支撑,同时也可以利用滚桶来协助完成,有一定支持力时,可做前后左右的推位刺激,使四肢能平稳地控制身体不摔。

?四点支撑完成后再进行三点支撑平衡训练,先练习上肢,再练习下肢,左右反复刺激奠定了爬行的基础。

第五课时爬行训练

?患儿上面支撑其肩部向左右移动,使其成爬行动作。

?交爬训练:由四爬位转换为膝立位的正常运动模式,可给其肩部、手部支持完成此项动作,如肋木等。

膝立位训练

?双膝立位训练:正确的姿势是—双膝关节屈曲约90 度跪地,双髋关节充分伸展,与爬位相比,患儿身体重心提高了,且与地面接触的面积也减少了,患儿保持身体平衡的难度增加了。训练时可扶持双侧髋部,以后逐渐减少扶持力度,达到独跪平衡完成。

?单膝立位训练:也可先在扶持下进行,然后通过不断地练习和逐渐减少各种帮助,让患儿独立完成。训练时应配合双肘关节伸展,外旋和上肢抬高,以加强患儿伸髋动作。

?单、双膝立位转换训练:主要是为了适应身体重心变化并保持身体动态平衡的能力,训练中可先让其在双手或单手抓扶的情况下进行,然后再逐步实现独立完成。

第六课时坐位到站位的转换训练

坐位到站位的转换训练:坐位时身体前屈,双脚放平,双手放在膝下方,重心前移,使臀部离开椅子,教师在两腋下给小儿支持,训练上抬和降低臀部;站立时,教师双手移至患儿肘部,使躯干向前,并伸直髋部站立。

坐位到站位的转换训练:坐位时身体前屈,双脚放平,双手放在膝下方,重心前移,使臀部离开椅子,教师在两腋下给小儿支持,训练上抬和降低臀部;站立时,教师双手移至患儿肘部,使躯干向前,并伸直髋部站立。

站位到坐位的转换训练:在训练中先学会屈曲髋关节来锻炼

患儿在落坐过程中保持动作协调和身体平衡的能力。患儿向前站立时,向下压其双膝,使身体重心向下、向后移动并完成落坐,开始可通过单手扶栏杆来协助完成,最终实现独立落坐。痉挛较严重的患儿,在髋关节和膝关节屈曲时可能会因难以控制身体重心转移,在落坐时出现“跌坐”现象,这种患儿可先坐到高椅子上,逐渐降低高度训练控制重心的能力。

第七课时步行训练

仍以步行训练为主,并通过改善平衡来帮助小儿更稳定地步行,学会迈上迈下和跨步。

进食训练

?进食的体位:采用坐位,髋关节屈曲,上身前倾,避免头后仰,食物来自身体前方。

?帮助控制口部功能,用手指扣击上唇和唇周按摩,改善口、舌功能。

?增加唇、舌的力量,先练伸舌添食,再进行咀嚼训练。

?饮水训练:采用前方带缺口的杯子喝水,从稍稠的液体开始训练。

自我进食训练:坐位下头部直立,学会用餐具将食物送至口中,可先固定装食物的容器。

第八课时更衣训练

?体位:对于痉挛型的脑瘫,因仰卧位易使患儿身体僵硬、后挺、增加穿衣的难度,所以可采用侧卧位或趴在教师的腿上进行,也可采用坐在墙角位,帮助保持髋部屈曲,身体前倾。

?更衣训练方式:先穿严重侧或患侧,如有肢体痉挛,须应用手法牵伸解除痉挛,再进行衣物穿着。

?用厕训练:患儿必须具备足够的理解与合作能力,具备头部和体位控制,能用臀部坐住,膝部弯曲并分开,有独立和下蹲能力,起坐处应有把手,尽量鼓励患儿独立完成。

?洗漱、洗浴训练:可在站位和坐位时自己进行,并运用一些辅助支具完成各项动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