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瓦斯灾害防治研究现状及其发展

瓦斯灾害防治研究现状及其发展

瓦斯灾害防治研究现状及其发展
瓦斯灾害防治研究现状及其发展

瓦斯灾害防治研究现状及其发展

卢国斌高彬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技术学院辽宁阜新123000)理论广角

‘嶝■l

f摘要】本文在分析煤矿安全科技工作现状和趋势基础E,介绍了近年来霰罔瓦斯灾害防治技术研究取得的进展和新或果,包括瓦斯煤巾爆炸危险怿i平价方法、基于瓦斯地质、地质动力反剃、电磁波探测方法的煤与瓦斯突出区域预测技术和基于AE声发射、电磁辐射等原理的煤与乩斯突出非接触连续预铡技术,提出了目前我国煤矿安伞所面临的挑战和急需开腱的科技研究工作。

【关键'间】瓦斯突出瓦斯爆炸瓦斯抽放灾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F【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09)09(b)一0253—02

矿井瓦斯是成煤过程中的一种伴生气体,从狭义f:讲,应该是甲烷(CH4),赋存在煤的分子团或在煤的袈隙中,在煤矿生产过稃中,由于不断的揭露煤体,使其暴露在宅削中,甲烷则不断地从煤体中游离出来,进入井下生产卒间,与其他有害气体混合,如CO,、N,、H,S、CO、H,、SO,等,形成一种捏合气体,俗称瓦斯。

1瓦斯的主要灾害及瓦斯治理与利用现状

瓦斯的主要灾害有瓦斯爆炸、燃烧、瓦斯喷出、煤与瓦斯突出。无论是哪一种灾害,均会对煤矿的生产产生巨大的威胁和危害,对国家财产和人民的生命造成巨大的损失。而瓦斯本身又是一种洁净的能源,如果能够充分利用,变有害为有利,则是对国家和人民造福,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

1.1瓦斯的治理

1.1.1预防瓦斯爆炸、燃烧的措施

防止瓦斯爆炸.燃烧的技术措施很多,可以分为三个方面:防止瓦斯积聚,防止瓦斯被引燃和防止瓦斯事放的扩大。

防lr晟=斯秘聚的根本措施是加强通风,包括矿并必须根据规定配足风晕,采用机械通风,实行分区通风,工作面采用独屯通风,采空区必须及时封闭,瓦斯矿井的掘进T作面禁止使用扩散通风等措施。防止瓦斯秘聚的其他措施包括及时处理局部积存瓦斯,抽放瓦斯,加强榆查等。防止瓦斯被引燃是指防止明火、放炮和电火花,摩擦火花、冲击火花等引火源使瓦斯燃烧爆炸。

1.1.2预防瓦斯喷m的措施

预防处理瓦斯喷出的措施,应根据瓦斯喷出晕的大小和瓦斯压力的高低来制定,一般采取“探、排、引、堵”等措施。

1.1.3预防瓦斯突出的措施

预防煤和瓦斯突出的措施分为Ⅸ域件措施和局部性措施。开采解放层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匠域性措施。首先开采的非突出层称为解放层,后开采的突出层称为被解放层。局部性措施是指突出危险煤层采掘时采用的影响范围较小的预防措施。

12瓦斯抽放

矿井瓦斯抽放是解决瓦斯灾害的最有效的方法。在矿井中利用专门的巷道系统将瓦斯排至地面或井下同风巷道的安全地点,变现安全生产的目的。同时,瓦斯抽出后,町以充分利朋,将其作为燃料和化工原料进行生产,增加产业,创造效益,是一种最适宜当前提倡环保形势的新产业、新能源。

提高抽放效果的措施有很多。如增大孔径和长度、使用下向钻孔抽放,提前抽放深水平的瓦斯、井E下水力压裂、煤层水力破裂、煤层水力剖缝、综合抽放措施等。目前,瓦斯抽放已由单一抽放犁向综合抽放型发展。

1.3瓦斯的利用情况

由于种种原闪,我闷煤矿抽放的瓦斯大部分被排空,利用率和抽出率都较低。2004年,国有重点煤矿的抽采景趔过18亿立方米。实际利用壁只有4.1亿立方米.平均利用睾为24.7%。有关专家认为,煤矿瓦断治理与利用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投资大、风险高,一I以通过示范工程,用生动的实例向有关部门、地区和企业证明,开发和利用煤矿瓦斯,不仅叮以有嫂解决煤矿在安全乍产领域的突出问鹿,而且具有较为明显的投入产出效益,从而促进瓦斯开发利_}}I产业的迅速_;!}起。月前,人们对Ⅱ斯的认识不断提高,瓦斯的利用串不断增大,必将会按照人民理想的方向发展。

2目前的问题及分析原因

2.1煤矿事故现状

我罔堞矿事故呈现的特点是事敝总黾高。近年来,全国煤矿每年死亡人数为6000人左右,损失十分严重,特别是近年来接连发牛数起死亡百人以上的特男q重大事故,教训十分沉痛。liii瓦斯事故比例高,每年总死亡人数中有近l/3死千_瓯斯事故,在特大事故中80%以上是瓦斯事故,因此预防瓦斯事故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

2.2事故多发的原因

2.2。1技术和安全保障水平比较低

我国煤矿有2万多处,Ifii国有重点、国有地方和乡镇煤矿的敏鼋分别为800,l700及21000骞处。这屿煤矿中既有达到或接近廿界先进水f的现代化大煤矿,也有各方面条件比较差的中小型矿井。全周采煤机械化程度仪为40%左右,大型煤矿井下作业人鼠一般自教百人之多,一日|发生乩斯事故往往伤亡惨重。一半以上的小煤矿仍采用巷采和手工方式开采.效率低下,伤亡事故多发。

2.2.2瓦斯灾害严重

国有重点煤矿中将近一半是高瓦斯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在2004年同有重点煤矿中煤与瓦斯突出矿井124处,占全同重点煤矿的19.2%?高_5l:斯矿井156处,占今国重点煤矿的24.2%;低瓦斯矿井365处,占全圉重点煤矿的56.6%。近80%的矿井有煤尘爆炸危险.近60%的矿井有自然发火危险现象。

2.2.3安全生产的基础薄弱,抵御事故灾害能力不足

许多国有煤矿经过几十年的开采,已进入衰老期.手要乍产设备老化、超期服役,隐患十分严重。大多数小璋!煤矿的安全生产条件与安伞生产规章制度和标准的要求差距较大,在防范伤亡事故特别是重特大事故方面仍然缺乏把握。

2.2.4煤矿职工队伍素质较低,安全管理难度加大

用工制度改革以来,炊矿职工队伍的构成发生r很大变化。大量农民工,临时工进入煤矿,逐步成为井F一线工作的主力,违章蛮干时自发生,直接威胁安全生产。

2.2.5超能力生产问题突出

当前我陶绎济处于快速增长阶段,煤炭需求景增长,煤炭价格上升较快。2006年煤炭产量达到23.32亿t,煤炭超产造成的安全隐患十分严重。

3瓦斯灾害防治的新技术

3.1瓦斯煤尘爆炸危险性预测评价技术

为了自效的遏制瓦斯事故,研究人员一直不懈的努力,进行瓦斯灾害治理的研究。矿井瓦斯煤尘爆炸危险性评价模型就是其中的一项,开发出r瓦斯煤尘爆炸危险性预测评价技术和专家系统软件,井建立了瓦斯煤尘爆炸的危险性评价和防治专家系统。

3.2煤与瓦斯突出区域预测技术

采用瓦斯地质理跑与物探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突出区域预测,一直是国内外的研究方向。。十五”计划以来,我国煤与瓦斯突出区域预测技术取得重要成果。

(1)采片I瓦斯地质方法.建芷了瓦斯地质理论与物探技术相结合的多技术集成的多尺度瓦斯突出区域预测疗法,提出r以瓦斯地质荸元基础的由构造软煤厚度(H)和煤层瓦斯压力(P)相配套的突出区域预铡占L斯地质指标。初步确定构造软煤厚度的突出临界值,

(2)开发r具有信息输入、动态管理和卒间分析功能的瓦斯突出区域预测webGIS信息平台.实现了瓦斯突出区域“斯地质方法的rj动化和可视化l采用地球物珲椿测技术.形残r一套矿井瓦斯富集部位地震抹测技术与方法,形成r瓦斯富集部位探测的核心技术.

(3)采用地质动力区划的方法,确定r活动构造和岩体麻力状志对突出的影响,并划分H{应力升高区、应力降低区和麻力梯度。为此开发r突出每因素模式识别概率预测计算机软件,确定了活动断裂、最大主应力、应力梯度等8个主要影响埘翥,并可方便地划分突出的危险区、威胁区和安全区,开发出了突出f;(域foi侧决策分析系统软件,实现了图、文、声和像的町视化。

(4)采川电磁渡透视技术,成功研制m了株铡煤层瓦斯灾害易发区的技术和装备,建靠了电磁波反射和吸收特征数据库和地质异常体的识别系统,得m了瓦斯灾害易发区分布规律,提出了判定瓦斯灾害易发区的敏感指标和临界值,形成一套适于点[斯灾害易发区的判识方法。

这些技术成果的研究和应用,完善并发展了我国煤矿瓦斯突出区域预测技术体系,提高了突出预测的准确性,非突出危险区预测准确性达到100%,突出危险区预测准确性超过70%,最大限度地降低r掘进和回采过程中的瓦斯影响,显著提高掘进速度和提高同采工作面产景。

3.3攥与瓦斯突出动态预测技术

煤与_6l=斯突出的非接触式预测是通过对瓦斯或煤体本身的信号的实时监铡而进行的连续动态预测技术。这种办法具有测试简单、不与牛产发生冲突、实时连续监侧等优点。肉此,非接触式连续预铡是目前突出预测的}要研究方向。在。九五”攻关成果的基础上,针对掘进T作面煤与瓦斯突出非接触动态预测预报的需要,分别研究出了基于动态瓦斯涌出规律原理、AE声发射原理和电磁辐射原理的工作面突m危险性连续监测技术与装备。

34高产高效矿井瓦斯灾害综合治理技术

加强瓦斯灾害的治理是防l卜煤矿重特大事故发生的重要保证。高瓦斯煤层群保护层开采,低透气性煤层瓦斯强化抽放、巷道边掘边抽等技术是瓦斯冶珲的有效措施,也一直部是煤矿瓦斯治珲的重点和堆点。在煤层群保护层开采方面,通过开展r保护层作甩机理的研究,利用三维离散单元法对淮

科技博览I253

万方数据

理论广角

lIlH,"

热镀锌锌锅工艺参数的控制及渣带的产生原因和处理

刘维郑成障

(唐钢冷轧薄板厂镀锌精整车间3镀锌河北唐山063000)

【摘要1唐钢冷轧薄板厂3#热镀锌牛产线采用两锅三位的方法,实现了生产镀锌和镀铝锌硅两种规格产品。介绍一下热镀锌中锌锅工艺参数的控制。对在镀锌生产过秤中H1现的渣带产生的原吲和处理提出r一些意见。

【关键词1热镀锌锌锅渣带

【中刚分类号]TGI74.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09)09(b)一0254—02

TheProeessControlParametersOfTheZincPotOnHotDipGalvanizingAndReasons

AndSolutionsOfTheStripWithDross

LiuWeiZhengChengbo

(TISCOCRNo.3galvanizingline)

[Abstract]TISCOCRNo.3galvanizinglineusethewayoftwoZincpotandthreeposition,whichishotdipgalvanizing,andthislinesproductionaregalvanizedandgalvaiume.Iintroducetheprocesscontrolparametersofthezincpot,andgiveSomesuggestionsOffreasons

andsolutionsofthestripwithdrossduringtheproduction.

【Keywords]Hotdipgalvanizing?Zincpot,stripwithdross

l热镀锌锌锅工艺参数的控制

1.1热浸镀锌使镀层的形成

(1)带钢进人锌液以后很快与锌液之间发生热交换,最终使带钢与锌液温度基本一致。

(2)带钢首先与锌液中的钻发生反应,形成Ve2A15中间化合物,并达到一定的厚度。

(3)铁原子扩散到锌液中,使带钢表面附近的锌液中的铁浓度升高,由于Fe2A15的目l碍作用,使扩散速度受到很大影响。

(4)表面附近的锌液中的铁的浓度超过其溶解度时,便从膜上开始形成Fe2A15铁锌化台物,井长大到一定的厚度。

(5)带钢离开锌锅.在气刀的作IHr刮去多于的锌液,温度开始下降。

(6)液态镀层在4l9。C左右时凝围、结晶.并在其表面肜成层致密的氧化铝为扣的保护膜。

(7)镀层在崮态下琳续冷却,井经水淬以后成为常温F的镀层。

1.2锌锅工艺参数的控制

1.2.1带钢入锌锚温度的挣制

带钢的入锅温度必须控制在此锌锅温度略高的范围内。如果带钢温度比锌液温度低,则会使带钢附近的钟液发隹冷却,温度卜降,黏度增高,锌液对带钢的浸润件F降,不利f镀锌。将带钢温度控制在锌液温废以}:一定范围,使带钢与锌液的温度差适当提高,有利于中Ihl媒介枯附层铁铝化合物的肜成,从而抑制铁锌化台物的形成,提高镀锌层的附着力。而且,镀锌中的自效铝{氐时,更委适。’提高带钢的人锅温度。

将带钢的入锅温度适当控制在锌液温度以上,还町以利用带钢的热量加热锌液,可减少能源的消耗。当然,带钢进入锌锅的温度也不宜太高,否则会使冷却同学哼巾铁锌反麻时|日J过长,使形成的中向J粘附层遗刮破坏,铁锌化台物层增厚,镀层的粘附性能及韧性恶化。同时过高的帝钢.盘度也会导致锌锅温度超过控制范围,带来一系列问题。因此.生产寅际中一般将带钢入锅温度控制侄锌锅温度以上20。C左右,或以保jIE锌锅温度维持在标准范围内不变为J泉删。

1.2.2带钢速度控制

带钢速度决定退货时间和浸锌时闻,腼后两者埘镀锌层的附着性有重要影响。例如,带钢速鹿过快,则退火时IhJ缩短,就町能引起带钢温度和表面氧化物还原程度不足,造成镀层的附着性变坏。同样,浸镀时间不足也会引起附着性F降。然而,带钢速度过悭,延长r浸锌时间,带钢与锌液反应时Ihj过长.也会引起附着性F降,}l{此,改变带钢速度时,其他r艺参数也应进行相应的调整,才能获得好的镀层附着性。但还必须考虑降低带铡速度会降低生产串的Ju】题。

此外.当变化带钢的品种和带钢规格时应按照由薄到厚或由厚到薄的顺序安排生产。如果带钢规格不同,带钢速度也璺加以改变,从Ifij其他J=艺参数也必须做相应的改变。在调整工艺参数时,必须注意生产过稃的连续性。因为退火炉的升温和降温有一个时间滞后问题,也就足’蜕有一个时间过程,所以进行工艺=操作时不仅要注意本卷带钢的质量.而且还应该为Ii一卷带钢创造良好的牛产条件。

2渣带的产生原因和处理

我唐钢冷轧薄板J‘三镀锌在牛产过程中,曾出现渣带现象,渣带主要使由于浮渣引起的,现就渣带的产生原因和处理方法,总结如下:21浮渣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汀渣形成之后如果能顺利上浮刮锌液表面,则可以及时除去,对产品质量的影响不大,1H.旧底滴一样,悬浮任锌液中的浮渣对生产过稃质帚都会带来很大的影响。浮渣中的铝以及其他高熔点的成分较多,黏度达,枉悬浮状态和上浮的过程中撒易粘到辊子E或带钢卜,而且浮渣颢粒和锌液邓黏乎乎的,熔合在一起,易于牯剑辊子上.而且粘在辊子上的浮渣又会粘附新的

南矿区保护层开采后,采牢尻顶,底板煤岩体应力重新分布的规律、顶底板变形和破坏特征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从珲论卜计算了保护层开采后卸压范嗣向顷、底板方向发腱的深度,为确定被保护层的保护绶粜和卸压范围提供了n,靠的理沦依据。

4存在的问题和急需开展的研究

瓦斯灾害治理是煤矿安全r作的重点。对煤矿瓦斯灾害进行监测监控、预警防治等瓦斯综合治理技术措施,是减少煤矿伤亡事故,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的重委手段。I=1前,煤矿安全工作面临两大的挑战,一是产业结构的调帮,生产高效集约化程度的提高,乩斯涌m昂倍增,通风压力增大.瓦斯煤尘爆炸、煤与瓦斯突出等灾害事故的预防难度增大?二是矿井生产水平的逐年延伸,地应力增大,瓦斯涌出量也增大、煤与瓦斯突出和冲击地压危险性增加。恶化了煤矿生产条件,增大』.生产中的不安全性。为此,煤矿安全技术也需从两个方面开展攻关研究:

(1)根据矿区煤层条件不同、瓦斯赋特征不同、生产条件的变化,采用新的科技手段进一步完善提高现有瓦斯灾害治理技术体系并进fj适应性研究,如采用现代通讯技术、自控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传感技术,解决我国现有煤矿安夸监测系统挂I巨不兼容、无法互联瓦通的技术难题,

(2)不断解决敏=斯治理技术研究中出现的新同题,如伴随我国东韶深井开采带来了。二三高”和深部矿井的延期突H1『口J题,松软低透气性煤层长钻孔瓦斯抽放技术难题。这些『口J题急需开展科技攻关加以解决。

5结语

瓦斯灾害治理新技术在生产矿井进行r试验和应用,取得了经济、社254I科技博览会、安伞环境的多重效益。这哆研究成果对我国煤矿生产条件和瓦斯灾害特点具有很强的针埘性和适应性,具体成果表现为:

(1)百斯煤尘爆炸危险性询测评价技术在矿拜生产中应用表明.评价结果准确一f靠,具自很强的操作性和实_}fI性.为预防煤矿瓦斯煤尘爆炸提供了-重要技术盘撑。

(2)瓦斯地质、动力区划和地球物理探测方法的煤与瓦斯突出预测技术是经实践iiE明是有效的.是减小防突丁秤帚、提岛防突效果的保障技术措施。

{3)AE声发射、电磁辐射等非梭触连续监铡技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并进入实用化和产业化阶段。

(4J保护开采、瓦斯强化抽放技术,取得r珥|论、技术和试验研究的重大进展,是具有突出矿区治理瓦斯的有效技术途径。

(5)逋风系统的监测.可靠性评价技术随着矿井裳约化水平的提高会越来越突现其皋础作用.而虚拟现实技术蛰达到虚埽阶段仍需开鹱大量工作。

【参考文献】

【l】俞启香.《矿井瓦斯防治防治》,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林柏泉.手金石.《煤炭工、眦安全监察与管珲》,煤炭工业出版社.【3】国家煤矿安伞监察局,K煤矿安全规程》,煤炭工业出li叵社.

【4】}省身.Ⅸ矿井灾害防治理论与技术》,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5】宋元明.《中国煤矿瓦斯治理理状与对莆》.

[6】李学来.《中国安全科学学撤》.

万方数据

煤矿瓦斯治理论文煤矿瓦斯论文:煤矿瓦斯灾害防治技术探讨

煤矿瓦斯治理论文煤矿瓦斯论文: 煤矿瓦斯灾害防治技术探讨 摘要:在分析目前煤矿瓦斯治理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井下水力压裂技术和地面采动井抽采与常规的井下瓦斯抽采技术相结合的综合瓦斯治理措施,分别阐述了煤矿井下水力压裂和地面采动井的原理和应用情况,实践表明:煤矿井下定向压裂增透消突成套技术可有效提高瓦斯抽采率,降低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改善井下作业环境;地面采动井可“一井三用”,对抽放采动区域瓦斯效果较好。 关键词:煤矿;瓦斯;水力压裂;采动井 我国是世界第一大产煤国,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约占70%左右,因而煤炭行业是关系我国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基础产业。然而,煤炭行业又是我国安全生产形势最为严峻的行业之一,预防和控制煤矿重特大事故的发生,促进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的根本好转已成为国家和政府层面上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也是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核心任务。在所有煤矿灾害事故中,尤以瓦斯事故为重,其中主要以煤与瓦斯突出以及由瓦斯超限而造成的瓦斯爆炸为最主要的表现形式。近年来,虽然煤矿瓦斯防治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效,但仍没有从根本上遏制重大瓦斯事故的发生,2008年全国共煤矿发生瓦斯事故182起,死亡778人,其中较大瓦斯事故63起,死亡290人;重特大瓦斯事故18起,死亡352人〔1〕。瓦斯灾害已成为制约高效集约化开采技术发展和安全生产的最重要因素,常规或单一的瓦斯灾害防治技术已不能满足煤矿高效安全生产的需要,强化瓦斯抽采才是防止瓦斯灾害事

故最有效的根本途径。针对我国煤层赋存条件复杂,瓦斯抽采率低的特点,提出利用井下水力压裂技术和地面采动井抽采与常规的井下瓦斯抽采相结合的综合瓦斯治理新思路,以供商榷。 1瓦斯灾害防治技术评析 1.1瓦斯治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我国煤储层构造复杂,且煤层多强烈变形〔2〕,多数煤田煤体构造破碎严重,Ⅲ、Ⅳ类煤所占比例较重,煤质松软、坚固性系数偏小,煤层透气性低,渗透率一般在(0.001~0.1)×10-3μm范围内,瓦斯抽采效果不佳,造成瓦斯治理困难。而且随着采掘活动向纵深延伸,煤层瓦斯赋存以“三高一低”(高应力、高瓦斯压力、高瓦斯含量及低渗透性)为主要特征,常规的瓦斯抽采技术难以发挥作用,抽采率低下,抽采效果不明显,瓦斯事故仍时有发生,因此,采用强制增透的瓦斯治理和井上下联合抽采的综合治理措施势在必行。新版的《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第6条明确规定:“防突工作坚持区域防突措施先行、局部防突措施补充的原则。突出矿井采掘工作做到不掘突出头,不采突出面。未按要求采取区域综合防突措施的,严禁进行采掘活动。”目前,煤与瓦斯突出防治主要有开采保护层、水力压裂和钻孔抽采3种技术措施。根据规定,对具有保护层开采条件的煤层应优先开采保护层使煤层整体卸压、消突;但对于不具备保护层开采条件的、单一、低透气性煤层,在实施防突措施时,水力压裂与井下常规瓦斯抽采技术相结合就显的尤为重要了。

浅谈瓦斯灾害防治(新编版)

( 安全论文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浅谈瓦斯灾害防治(新编版) Safety is inseparable from production and efficiency. Only when safety is good can we ensure better production. Pay attention to safety at all times.

浅谈瓦斯灾害防治(新编版) 摘要:瓦斯对矿井安全的威胁主要有爆炸、突出、窒息三种表现形式。瓦斯防治技术的研究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是瓦斯涌出和突出预测,包括对煤岩层中瓦斯含量的预测、采掘过程中瓦斯涌出量和涌出形式的预测、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的预测等,根据预测结果确定合理的采掘部署及防治瓦斯灾害的措施;另一方面是瓦斯灾害预防,包括对煤层及采空区中的瓦斯进行抽放、采掘空间的合理通风、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的消除等,其目的是减少瓦斯涌出量、消除瓦斯异常涌出、将采掘空间中瓦斯浓度稀释到可爆炸限以下,保证充足的氧气供给。 关键词:矿井安全瓦斯突出矿井分级突出预测 1突出矿井分级 由于突出矿井分级方法难以确定,分级管理虽早已提出,但一

直未实现。通过“九五”专项攻关和专家反复讨论,现基本取得一致意见。即:突出矿井按突出危险程度划分为严重突出矿井和一般突出矿井。突出矿井等级用简便方法初步划分后,用模糊综合评判法确认。 简便方法根据最大突出强度、平均突出强度、突出频度、最大瓦斯压力和最大开采深度,按公式计算β值,β≥0.5时,为严重突出矿井;否则,为一般突出矿井。模糊综合评判法按照二层次模糊综合决策模型采用12个指标(6个为突出危害指标和6个为突出危险指标)综合判定突出矿井等级。简便方法易操作,但准确性较差,供现场初步划分突出矿井等级;模糊综合评判法数学处理手段科学,准确性高,但相对复杂一些,为此研制了专门软件。该软件操作界面好,只要用户按提示输入相应数据,马上就能得出结果。突出矿井分级方法和相应的管理措施将编入新的《煤矿安全规程》。这样,全国80多个一般突出矿井将按相应措施进行管理,极大地解放生产力。 2瓦斯突出预测

煤矿瓦斯防治措施

**煤矿瓦斯防治措施 矿井瓦斯是以沼气CH4为主的有毒、有害气体的总称,一般指沼气,以下所称瓦斯均指沼气。瓦斯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无毒的气体,比空气轻,易聚集在巷道顶部或上山迎头,在条件适宜时有燃烧和爆炸性,在高浓度时能使人缺氧窒息。瓦斯灾害是煤矿“五大自然灾害”之首,危害程度最大,必须严格遵守“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的瓦斯治理方针。为有效防治煤矿井下瓦斯灾害,特制定以下措施: 一、瓦斯检查 1、建立瓦斯检查制度,配备瓦斯检查员。瓦检验员要持证上岗,做到跟班巡回检查,不空班、漏检。 2、井下的一切工作地点和硐室都要纳入瓦斯检查范围。每一个采掘工作面瓦斯检查每班不少于3次,其它地点(含回风巷)每班至少检查1次。 3、放炮作业地点,在装药前、放炮前和放炮后要检查放炮地点20米以内的瓦斯,并不少于检查1次。 4、要对每一个用风地点的进风风流、回风风流和工作面的瓦斯进行检测,其数据要进行对比分析,以便确切掌握、监控井下瓦斯浓度。 5、瓦检员要认真填写每次瓦斯检测记录台帐和工作地点的瓦斯记录牌板。 6、瓦检员对甲烷传感器必须定期进行检校、瓦斯检测仪器要定期保养和送有资质部门校验,保证检测数据准确无误。

二、瓦斯监测 1、每个工作面必须配备1台便携式瓦斯报警器。 2、便携式瓦斯报警器要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和校验。 3、井下作业人员应认真观察井下作业场所的瓦斯异常变化情况,如发现煤炮声、煤体松软和开裂、瓦斯浓度突然大幅度变化、温度变化等现象时,应立即撤离现场,查明原因,妥善处理。 三、瓦斯超限处理要求 1、采掘工作面进风风流中,氧气不得低于20%,瓦斯或二氧化碳不得超过0.5%;矿井总回风巷或一翼回风巷风流中瓦斯或二氧化碳不得超过0.75%。 2、采区回风巷、采掘工作面回风风流中瓦斯超过1.0%或二氧化碳超过 1.5%时,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并立即报告矿长和安全员,查明原因,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3、采掘工作面以及放炮地点机电开关附近20米以内的瓦斯浓度达到 1.0%时,必须停止电钻打眼、放炮及其它工作,进行处理;待瓦斯浓度降至1.0%以下时,才能恢复工作。 4、当岩巷掘进遇到煤层、破碎带或煤层突然变化地段时,必须准确监测和检查瓦斯,如发现瓦斯大量增加或其它异常现象时,立即停止掘进、撤出人员进行处理。 5、采掘工作面的二氧化碳浓度达到1.5%时,必须停止工作,并立即报告安全员和矿长,查明原因,进行处理。 6、无论任何情况下,进入停风工作面作业之前,都必须先检查瓦斯和二氧化碳,只有瓦斯和二氧化碳浓度达到规定范围以下,才能进入作业。

煤矿瓦斯治理经验集锦

煤矿瓦斯治理经验集锦 一、高投入 第一条瓦斯治理专项资金按吨煤15元提取。 第二条资金投入的重点是,矿井通风系统、瓦斯抽采系统、矿井防灭火系统、综合防尘系统、安全监控系统等。 第三条坚持瓦斯抽采激励政策(每立方米奖励0.06元),开采保护层激励政策(吨煤补贴工资基金10元),瓦斯抽采巷道和主要风道维修补贴政策(每米补贴2000元和3000元),地测系统创优争先激励政策和防止煤炭自燃发火激励政策。 二、高素质 第四条健全“一通三防”机构,有条件的成立瓦斯和地质相结合的部门。第五条配齐配强通风副总工程师、地测副总工程师和“一通三防”工程技术人员。“一通三防”人员最低达到技校毕业水平,数量要满足瓦斯治理需求。 第六条矿井建立防突、抽采、通风、监测监控专业队伍,石门揭煤工作由防突专业队伍或石门揭煤专业化队伍承担。 第七条瓦斯检测工与爆破工不得兼职。 第八条加强职业教育,办好职业技术学院。 第九条建立安全培训中心,安监局设置安全培训处,矿井建立三级、四级安教室,区队建立五级安教室,并配足师资力量。 第十条全员培训教育实行“五个一”(一日一专题、一周一案例、一月一

考核、一月一评比、一月一奖惩)和“三同时”(工人干部同时参加培训、同时考试、同时接受奖惩),做到班前培训全员学,夜校培训重点学,脱产培训系统学。 第十一条“三大员”(安监员、瓦检员、防突员)安全管理准军事化,享受一线待遇,实行考核淘汰制。 第十二条生产及主要辅助单位职工未经“一通三防”专门培训考试合格不得担任班、队长;特殊工种必须有两年以上采掘工作经验,并经培训合格,持证上岗。 第十三条企业安全检查工作做到“四个一流”(一流队伍,一流作风,一流管理,一流素质)。 三、严管理 第十四条每年制定关于瓦斯综合治理工作的决定。 第十五条坚持瓦斯治理“一矿一策”、“一面一策”制度。 第十六条坚持瓦斯浓度按0.8%断电管理制度。 第十七条实行企业和矿井通风和瓦斯日报两级审阅制、公司调度每日瓦斯牌板制、现场瓦斯异常情况实时监控制。 第十八条每周剖析一个矿的“一通三防”和防突工作情况。 第十九条坚持月度“一通三防”例会、防突办公会和矿长月度“一通三防”述职制度。 第二十条实行“一通三防”重大隐患排查制度、“一通三防”督查和防突督导制度。

矿井瓦斯灾害防治与利用课程设计

矿井瓦斯灾害防治与利用-课程设计 1、矿井概况和煤层赋存条件 1.1、矿井概况 矿井位于平原地区,地面标高+150m ,井田走向长4.0km ,倾斜长1.8km ,井田上界-100m ,下界-860m ,两翼以断层为界。可采储量60000万吨,井型为年产90万吨,服务年限67年。井田采用立井多水平上山开拓方式,分区式通风。第一水平回风水平-100m ,运输水平-260m ,水平服务年限14年。矿井开拓系统见图1、图2所示。水平运输大巷及采区集中上山布置在煤层地板石灰岩层内,每翼一个采区,采区走向长度2000m (采区每翼长度1000m )。 1.2、煤层赋存条件 井田内煤层赋存稳定,有可采煤层三层,自上而下分别是k11(3.0m)K10(1.5m)K9(3.2m),煤层地层柱状图见图3,经上级批准K11、K9煤层有煤与瓦斯突出。煤层倾角20。。 2、抽放瓦斯设计的基础参数 经测定第一水平回风水平(-100)各煤层的瓦斯压力1.5MPa ,运输水平(-260)为3.1MPa(绝对压力)。煤层温度20°C ,煤的真比重1.43,假比重1.3。在30°条件下煤样的吸附常数为a=21.5m3/t ,b=1.1MPa ,煤的工业分析,挥发分V=21.5%,灰分A=16.5%,水分W=1.5%;运出采区煤样残留瓦斯压力0.1MPa (绝对压力),煤柱残留瓦斯压力0.5MPa (绝对压力)。K10 瓦斯参数特性表 2.1、瓦斯含量 X y =VpT 0/(Tp 0ξ)(2-1) 式中V ——单位重量煤的孔隙容积,m 3/t ; p ——瓦斯压力,Mpa ; T 0、p 0——标准状况下的绝对温度(273K)与压力(0.101325MPa); T ——瓦斯的绝对温度,T =273+t ,t 瓦斯的摄氏温度(℃); ξ——瓦斯压缩系数,; X y ——煤的游离瓦斯含量,m 3(标准状况下)/t(煤) 根据所给数据,得: P=(1.5+3.1)/2=2.3 V=1/1.3×[(1.43-1.3)/1.43]=0.07m 3/t ,ξ取1.04 所以,X y =0.07×2.3×273/(293×0.101325×1.04)=1.424m 3/t 100 10031.0111)(0W A W e bp abp x t t n x --++= -(2-2) 式中 t 0——实验室测定煤的吸附常数时的试验温度,℃。

瓦斯爆炸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编号:SM-ZD-58823 瓦斯爆炸的危害及预防措 施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瓦斯爆炸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简介:该方案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 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 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 读内容。 一、瓦斯爆炸的危害 矿内瓦斯爆炸的有害因素是,高温、冲击波和有害气体。 焰面是巷道中运动着的化学反应区和高温气体,其速度大、温度高。从正常的燃烧速度(1~2.5m/s)到爆轰式传播速度(2500m/s)。焰面温度可高达2150~2650°C。焰面经过之处,人被烧死或大面积烧伤,可燃物被点燃而发生火灾。 冲击波锋面压力由几个大气压到20大气压,前向冲击波叠加和反射时可达100大气压。其传播速度总是大于声速,所到之处造成人员伤亡,设备和通风设施损坏,巷道垮塌。 瓦斯爆炸后生成大量有害气体,某些煤矿分析爆炸后的气体成份为O26%~10%,N282%~88%,CO24%~8%,CO2%~4%。如果有煤尘参与爆炸,CO的生成量更大,往往成为人员大量伤亡的主要原因。

煤矿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建设

一)煤矿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建设。 1. 采掘布局合理。 (1)优化生产布局。矿井、采区和工作面设计要满足瓦斯治理的需要,优先开采保护层和实施区域预抽。优化巷道布置,简化生产系统,明确开采顺序,合理确定工作面参数,合理集中生产,实现安全高效。 (2)合理组织生产。进行矿井生产能力核定时,要把瓦斯抽采达标能力作为重要约束性指标。煤矿企业要严格按照批准的生产能力编制矿井年度和月度生产计划,合理组织生产。矿井主要通风系统、瓦斯治理技术、开采工艺等发生变化时,应立即进行生产能力复核,并依据复核结果组织生产,严禁超能力组织生产。矿井采掘工作面个数要符合《煤矿安全规程》(以下简称《规程》)规定。 (3)坚持正规开采。矿井要加强生产准备,保持水平、采区和采掘工作面的正常接替;严禁剃头开采。采煤工作面必须保持至少 2 个安全出口,形成全风压通风系统。开采三角煤、残留煤柱,不能保持 2 个安全出口时,必须制定安全措施,报企业主要负责人审批。煤与瓦斯突出矿井、高瓦斯矿井和低瓦斯矿井高瓦斯区域的采煤工作面,不得采用前进式采煤方法。要严格按规定淘汰落后和非正规采煤方法、工艺。 2. 通风可靠。 (1)矿井配备满足安全生产需要的主要通风机,巷道断面、矿井总风量、采掘工作面和各供风场所的配风量,要满足安全生产的要求。 (2)矿井有完整独立的通风系统。改变全矿井通风系统时,要编制通风设计及安全措施,并履行报批手续。巷道贯通前,要按《规程》规定制定安全措施。 (3)采区实行分区通风。采、掘工作面应实行独立通风,通风系统中杜绝不符合《规程》规定的串联通风、扩散通风、采煤工作面利用局部通风机通风等现象。严禁突出煤层突出危险区域采掘工作面回风直接切断其他工作面唯一安全出口现象。 (4)按《规程》规定设置专用回风巷。采区进、回风巷应贯穿整个采区,严禁一段为进风、一段为回风。 (5)矿井通风阻力合理,各地点风速符合《规程》规定。矿井有效风量率不低于87%。回风巷道失修率不高于7%,严重失修率不高于3%;主要进风巷道实际断面不小于设计断面的2/3。

2017年度煤矿瓦斯防治计划

新化县桑梓镇金鸡山煤矿(2017年度) 瓦斯治理计划 煤矿通风安全技术科编制

审批表 会审人员职务会审人员职务会审人员职务会审意见 会审结论

金鸡山煤矿瓦斯防治 计划 为了加强“一通三防”安全管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和“安全就是效益,超限就是事故”的超前意识,确立瓦斯是煤矿安全生产中头号敌人的意识,切实把瓦斯安全管理工作作为我矿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全方位齐抓共管,多措并举,管理干部要有“瓦斯管理,责重如山”的高度认识和“瓦斯管理,人人有责”的安全意识,严格瓦斯管理制度,杜绝瓦斯事故,搞好瓦斯防治工作。结合我矿安全生产工作的实际,特制订2017年度瓦斯防治计划如下: 一、煤矿成立瓦斯防治技术领导组 组长:阳念华 副组长:吴代忠、黎定辉、刘新中 成员:祝圣耀、刘让平、康忠武、邹高贤 李传首、李志文、阳万光 通防科: 通风维护组: 刘解清、李水南、段富保 瓦斯检查组: 刘佑华、康利元、童楚华 井上监控值班人员:谢贺勋、康裕华、刘新中

井下监控维护工: 黎云辉、李松青、阳文光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阳念华兼任通防科科长。 二、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理念,以有效防范和遏制重特大瓦斯事故的发生为目标,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进一步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增加投入、依靠科技、严格落实、强化管理,着力构建“通风可靠、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的煤矿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推动我煤矿瓦斯治理工作再上新水平。 三、工作目标 矿井全面开展瓦斯综合治理活动,强化瓦斯综合治理责任体系,硬化工作指标,优化生产系统,消除物的、人的不安全因素,从源头上遏制瓦斯事故的发生,以确保我矿安全生产。 四、瓦斯防治计划 1、杜绝瓦斯事故和人身伤亡事故的发生,杜绝井下瓦斯超限作业,瓦斯积聚现象。 2、建立完善的瓦斯防治系统,最大限度地消除瓦斯危害; 3、建立完善的瓦斯监测监控系统,确保监控有效。

瓦斯事故防治措施

编号:2011-08 本号:01 名 称: 瓦斯防治措施 批 准: 赵 乔 有 编 制: 张 见 平 贯 彻: 陈 志 林 编制日期: 2011-05-07 实施日期: 2011-05-10 麒麟区煤炭行业监管审批表(审核)事项表

(审批) 审核意见(签字) 年 月 日主要领导 审批意见 (签字) 年 月 日 注:1、曲靖市麒麟区煤炭工业局关于煤炭行业监管工作重点及审批事项规范管理的通知》(区煤字【2010】25)号文中所涉及的审批事项必须使用本表。 2、本表认真填写一式三份,局、所、煤矿各留一份,与申请的详细审批事项申请一起存档。

强源煤炭有限公司偏坡煤矿咱嘎井安全技术措施贯彻表

在煤矿的采掘生产中,给安全生产带来最大威胁的是瓦斯。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瓦斯事故是导致人员伤亡最多的事故。也是煤矿安全生产防范事故中的重点。在目前的科学领域里,瓦斯依然是一个不能治愈的癌症。它对人员的伤害、对煤矿设施的破坏,是煤矿五大自然灾害中最大、最严重的。煤矿在生产作业中,必须对瓦斯进行严格的管理,防止各类瓦斯事故的发生。 编制该措施的目的,主要是提高煤矿职工对瓦斯及瓦斯事故的认识,对瓦斯事故进行提前防范和清楚遇到瓦斯事故时的处置方法,杜绝瓦斯事故的发生和遇到瓦斯事故时能尽量减少人员的伤亡,以此达到安全生产管理的目的。 一、瓦斯的概念 矿井瓦斯是成煤过程中的一种伴生气体,是指煤矿井下以甲烷为主的有毒有害气体的总称,有时单指甲烷。 瓦斯通常指甲烷,分子式为CH4,它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瓦斯比空气轻,具有较强的扩散性,扩散速度是空气的1.34倍。当无瓦斯涌出源时,巷道内瓦斯的分布是均匀的;当有瓦斯涌出源时,在其涌出的侧壁附近会出现瓦斯浓度升高,巷道顶板、冒顶区顶部往往积聚高浓度的瓦斯,这不是因为瓦斯具有上浮力,而是说明这里有瓦斯涌出源。 瓦斯具有较强的燃烧和爆炸性。 二、矿井瓦斯的危害 1、瓦斯窒息 甲烷虽然本身无毒,但是空气中甲烷浓度较高时,就会相对降低空气中的氧气浓度,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当甲烷浓度降到43%时,氧气浓度就会被冲淡到12%,人员就会感觉到呼吸困难;当甲烷浓度达到57%时,氧气浓度会降到9%,人员一旦进入,在短时间内就会窒息死亡。 2、瓦斯的燃烧和爆炸 当空气与瓦斯混合到一定浓度时(一般达到瓦斯浓度5%—16%,再有其它惰性气体或煤尘混合的情况下,瓦斯爆炸浓度还会相对降低),空气中氧气浓度不小于12%,在遇到火源时,瓦斯就会爆炸。瓦斯爆炸和燃烧产生高温火焰和强烈的冲击波,同时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对矿井造成极强的破坏力,给煤矿职工的生命安全带来严重的威

矿井瓦斯治理安全技术措施正式版

In the schedule of the activity, the time and the progress of the completion of the project content are described in detail to make the progress consistent with the plan.矿井瓦斯治理安全技术措 施正式版

矿井瓦斯治理安全技术措施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解决方案资料适用于工作或活动的进度安排中,详细说明各阶段的时间和项目内容完成 的进度,而完成上述需要实施方案的人员对整体有全方位的认识和评估能力,尽力让实施的时间进度 与方案所计划的时间吻合。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说明:为了进一步搞好瓦斯治理工作,防止发生瓦斯事故,现编制如下安全措施,望有关单位人员严格执行。 一、瓦斯检查人员配备 (一)瓦斯检查人员要选择责任心强,从事井下采掘工作不少于1年,并经专门培训和实测气体、考试合格的人员持证上岗。 (二)各采掘工作面要配备盯头盯面的专职瓦斯检查员,每班检查次数不少于4次,间隔时间为2小时,检查时间要均衡。

二、瓦斯检查点的设置原则及检查标准 (一)矿井必须建立瓦斯、二氧化碳和其它有害气体检查制度。瓦斯检查点的设置应由通修队技术员编制后报通防部审查后,由矿总工程师确定,列入每月的作业计划中,检查点的增加由值班队长负责安排,检查点的减少报矿总工程师批准后方能执行。 (二)瓦斯检查点的设置原则:矿井总回风道、一翼回风道、采区回风道,回风流中的机电硐室和可能涌出或可能积聚瓦斯、二氧化碳的峒室和巷道等,其检查地点的设置、检查次数、检查周期、检查方式由矿总工程师按有关规定确定并实

瓦斯综合治理方案

XXXXX 煤矿 瓦斯综合治理专项整治方案 二○一一年五月

丰汇煤矿瓦斯防治方案设计及防治措施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瓦斯治理工作,进一步做好我矿瓦斯防治工作,有效遏制煤矿瓦斯事故,根据市安监局《市煤安监管字[2011]10号文件》的精神,并结合我矿实际情况,特制定《宏发煤矿瓦斯综合治理专项整治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监管部门要求,深入开展瓦斯整治,落实贯彻“以风定产、先抽后采、监测监控”的方针,着力构建“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的煤矿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确保我矿煤矿安全生产形势平稳。 二、工作目标 落实瓦斯治理措施,进一步完善通风系统、通风设施,改善通风状况,消除事故隐患,坚决遏制煤矿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三、成立瓦斯综合治理专项整治领导小组 (一)瓦斯综合治理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名单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法人代表为第一责任人,总工程师为瓦斯防治技术总负责。 (二)领导小组职责 1.依照《安全生产法》、《煤矿安全监察条例》和其他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定和标准,督促和落实瓦斯治理工作。落实瓦斯治理责任制和管理制度。由组长XXX(法人代表)负责。 2.设置合理的瓦斯防治治理机构和人员,落实治理资金。由副组长XXX(矿长)负责。 3.根据《开采方案》、《安全专篇》的设计,规划好采掘布局。打好瓦斯防治的基础。由副组长XXX(总工)负责。 4.优化通风系统,做到简单可靠。由副组长XXX(总工)负责。 5、维护好安全监控系统,做到长周期稳定运行。由成员XXX 负责(安全矿长)。 检查好电气设备的防爆性能,由成员XXX (机电矿长) 负责。 6、制定完善综合防治煤层自燃的措施并认真落实。由成员

煤矿瓦斯治理方案

煤矿瓦斯治理方案 瓦斯综合治理工作是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重中之重,做好煤矿瓦斯治理工作是保护矿工生命财产安全,构建和谐煤矿的重要举措。根据上级关于瓦斯治理的有关政策和措施,为进一步贯彻执行上级部门文件瓦斯文件治理工作精神,认真落实煤矿瓦斯综合治理的文件精神,积极开展好瓦斯综合治理活动,促进我矿安全生产持续稳定好转,结合我矿实际,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和国家“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总体推进”的安全生产方针作指导,以上级关于瓦斯治理的有关政策、法规和措施为依据,以创建本质安全型矿井为主旨,打好瓦斯治理“攻坚战”,建立健全瓦斯综合治理长效机制,有效防止煤矿瓦斯事故的发生,实现我矿安全生产持续、稳步发展。 二、工作目标 全矿全面开展瓦斯综合治理活动,强化瓦斯综合治理责任体系,硬化工作指标,优化生产系统,消除物的、人的不安全因素,从源头上遏制瓦斯事故的发生,以确保我矿生产安全。 三、瓦斯治理的机制及制度 1、矿成立“隐患排查治理年”领导小组 组长:李发贵(矿长) 副组长:李再兴(矿总工程师)、王顺林(生产矿长)、卢博刚(安全矿长)、张发伦(机电矿长)

组员:刘汉学(通风队长)、汤学文(运输队长)、冯建国(采煤队长)黄忠学(调度主任) 2、领导小组成员职责 ,1)、李发贵:负责全矿瓦斯综合治理全面工作。\ 2)、李再兴:负责全矿瓦斯综合治理具体工作的安排。'、3)、王顺林:负责9103采面瓦斯治理具体工作。 4)、卢博刚:负责全矿瓦斯综合治理所需设施设备的供应5)、张发伦:负责全矿电气设备的管理工作。 6 )、刘汉学:尹富平负责全矿通风系统,防尘系统健全, 完善的组织实施工作。 7)、黄忠学:负责全矿瓦斯监测监控系统的完善及管理工作。3、以《安全生产法》、《煤矿安全规程》等法律、法规为依据,实现煤矿本质安全,建立健全瓦斯综合治理各项制度。 四、瓦斯综合治理方法 1、矿每月召开至少一次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例会,及时研究,解决瓦斯综合治理存在的问题和隐患,保证瓦斯综合治理工作所需的人力、财力、物力。 2、安全费用的提取使用 我矿为确保安全生产设施投入的资金正常运行,按原煤实 际产量从成本中提取,每吨煤提取10兀。 五、瓦斯综合治理措施及标准 1、通风系统管理

瓦斯爆炸的原因及防治措施示范文本

瓦斯爆炸的原因及防治措 施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瓦斯爆炸的原因及防治措施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解决方案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在众多煤矿事故中,瓦斯爆炸造成的危害最大,从每 年的事故统计来看,大多数煤矿的重大事故都是由于瓦斯 爆炸引起的。而在我国目前重点煤矿大多数属于瓦斯矿 井,其中高瓦斯矿井和突出矿井占全国矿井总数的44%。 预控、预防、控制瓦斯爆炸事故,是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 关键。瓦斯防治是煤矿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提高每个 管理干部和职工对瓦斯的认识,特别是对瓦斯危害性的认 识的同时,必须采取有利措施,有效防治煤矿重特大瓦斯 事故的发生,以确保煤矿的安全生产。 一、什么是瓦斯爆炸 瓦斯爆炸是瓦斯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受激发而发生的剧 烈化学反应,反应时产生大量的热和气体,主要是以CH?为

主的瓦斯与空气的混合气体点燃后发生剧烈化学反应的结果。瓦斯爆炸是自由基链反应过程,它包括链引发、链传递、链分支和链终止等过程。如果混合气体各成分达到爆炸浓度范围,并且存在火源点,链反应过程就会被引发,链传递和连分支反应随之很快发生,反应速度急剧增加,反应放出的热量使气体温度迅速升高,体积剧烈膨胀,从而引起爆炸。 二、瓦斯爆炸的危害 矿井一旦发生瓦斯爆炸,就会造成一系列及其严重的危害,其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爆炸产生高温。爆炸时产生的热量,使周围气体温度迅速升高,爆炸瞬间的温度为1850℃—2650℃。这样的高温,会造成人员伤亡,并可能引起火灾,烧毁设备、设施,损坏巷道; 2)爆炸产生高压气体和强大冲击波。由于爆炸时气体

煤矿瓦斯综合治理对策及优点(通用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煤矿瓦斯综合治理对策及优点 (通用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煤矿瓦斯综合治理对策及优点(通用版) 1煤矿瓦斯的危害 煤矿瓦斯是煤层的一种伴生气体。在煤矿开采过程中以不同形式从煤层中涌出,是矿井中一种最常见的有害气体。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①瓦斯具有燃烧爆炸的危险,②煤与瓦斯突出的危险。而且他们具有难预测的特点。随着煤矿开采不断的往下延伸,煤矿瓦斯的涌出量也随之增大,严重的限制了煤矿的生产进度,并极大的制约了煤矿的安全生产。2005年全国煤矿企业共发生伤亡事故3341起,死亡5986人,其中瓦斯事故405起,死亡2157人,同比增加178人,2006年全国煤矿事故死亡4746人,瓦斯事故占327起,死亡1319人,其中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瓦斯事故26起,死亡490人。瓦斯事故的频繁发生,严重的影响了矿井的安全生产,不但造成国家财产和公民生命的巨大损失,而且对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严重影响我国的国际声誉。另外,由于煤矿瓦

斯是一种有强烈温室效应的气体,其温室效应是CO2的23倍,对大气臭氧层的破坏能力是CO2的7倍,而全世界瓦斯排放量占温室气体总排放量的16%。所以,煤矿瓦斯直接排放严重地破坏了大气环境。 2煤矿瓦斯治理的对策 首先,我们要改变把瓦斯作为煤与瓦斯突出、瓦斯爆炸等灾害的根源的传统观念,把瓦斯作为一种资源来进行开发,即把为了安全生产而进行的被动瓦斯抽放,转变为对瓦斯的主动抽采,实现煤与瓦斯的共采,这种思路既能解决瓦斯灾害问题,也能实现瓦斯作为一种资源的价值。其次,我们必须提高认识,增强瓦斯综合治理主动性。全国各级煤炭管理部门和煤矿企业必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切实把瓦斯综合治理工作摆在重中之重的地位。第三,进一步加强对煤矿瓦斯治理和利用的监督管理力度,坚决落实“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的方针。这十二字方针反映了煤矿瓦斯防治的客观规律和基本要求,同时也凝聚了血的教训,是煤矿安全生产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特别是“先抽后采”,对防范瓦斯事故具有釜底抽薪、源头治本作用,是煤矿安全生产的基础性、关键性措施,

山东省煤矿瓦斯治理示范矿井标准

省煤矿瓦斯治理示矿井标准 一、采掘布署 第一条正常生产煤矿只在一个水平生产。上、下组煤配采、多水平开拓上、下水平交替期间及薄煤层开采的煤矿,可允许两个水平同时生产。 第二条高瓦斯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及低瓦斯矿井中的高瓦斯区、瓦斯涌出异常区的一个采区同时作业的采煤工作面数量不得超过2个,同一煤层只能布置一个,掘进工作面数量不得超过3个;其它矿井的一个采区同时作业的采煤工作面数量不得超过2个,掘进工作面数量不得超过4个。小型矿井一个采区同时作业的采煤工作面数量不得超过1个,掘进工作面数量不得超过2个。(通风系统图)安民负责第三条矿井生产水平、采区和采掘工作面接续正常,开采顺序合理。按规定淘汰落后和非正规采煤方法、工艺。 第四条高瓦斯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及低瓦斯矿井中的高瓦斯区、瓦斯涌出异常区的回采工作面不得采用对拉方式生产。 第五条采煤工作面保持至少2个畅通的安全出口,一个通到回风巷道,另一个通到进风巷道。 第六条高瓦斯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及低瓦斯矿井中的

高瓦斯区、瓦斯涌出异常区的采煤工作面,不得采用前进式采煤方法。 第七条采煤工作面坚持正规循环作业,工作面进度与支护、通风等工序相协调,各辅助环节及时跟进到位。 二、通风系统 第八条矿井有完整的独立通风系统。实现生产水平和采区分区通风;无扩散通风、老塘通风、不合理的串联通风及角联通风;无微风、无风作业现象。(通风报表)安民负责第九条改变全矿井通风系统时,编制通风设计及安全措施,由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进行审查,并按管理权限报上级部门批准。巷道贯通及瓦斯排放,有具体的安全技术措施并认真落实。(郭军伟)负责 第十条矿井、采区通风能力满足生产要求。每年安排采掘作业计划时核定矿井生产和通风能力,按月、季、年度对矿井及采区进行通风能力核定,按实际供风量核定矿井产量,无超通风能力生产现象。(安民)负责 第十一条矿井对井下各采掘地点编制通风设计,每月制定各用风地点配风计划,确保各用风地点风量、风速符合规定要求。(安民)负责 第十二条高阻矿井有降阻措施,并列入生产计划或安全费用中。(安民)负责

瓦斯爆炸的危害及预防措施示范文本

瓦斯爆炸的危害及预防措 施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瓦斯爆炸的危害及预防措施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解决方案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一、瓦斯爆炸的危害 矿内瓦斯爆炸的有害因素是,高温、冲击波和有害气 体。 焰面是巷道中运动着的化学反应区和高温气体,其速 度大、温度高。从正常的燃烧速度(1~2.5m/s)到爆轰式 传播速度(2500m/s)。焰面温度可高达2150~2650° C。焰面经过之处,人被烧死或大面积烧伤,可燃物被点燃 而发生火灾。 冲击波锋面压力由几个大气压到20大气压,前向冲击 波叠加和反射时可达100大气压。其传播速度总是大于声 速,所到之处造成人员伤亡,设备和通风设施损坏,巷道 垮塌。

瓦斯爆炸后生成大量有害气体,某些煤矿分析爆炸后的气体成份为O26%~10%,N282%~88%,CO24%~8%,CO2%~4%。如果有煤尘参与爆炸,CO的生成量更大,往往成为人员大量伤亡的主要原因。 二、煤矿井下瓦斯爆炸事故原因分析 1、火源 井下的一切高温热源——电气、放炮、摩擦、静电 2、发生地点 掘进工作面占80%~90%,采煤工作面占10%~20% 采煤工作面发生地点上隅角,采煤机药割附近 掘进面发生的原因:一方面是这些地点采用局扇通风,如果局扇停止运转、风筒末端距工作面较远、风筒漏风太大或局扇供风能力不够,以致风量不足或风速过低,瓦斯容易积聚。另一方面,放炮,掘进机械,局扇,电钻等的操作管理,如不符合规定,容易产生高温火源。

南煤集团南庄矿井瓦斯综合治理方案

收稿日期:2008208218 作者简介:孙卫国(1964—),男,山西阳泉人,中专,工程师,从事煤矿技术管理工作。 第28卷 第4期2008年12月   山 西 煤 炭SHANX I COAL   Vol 128 No .12 Dec .2008 南煤集团南庄矿井瓦斯综合治理方案 孙卫国 (阳泉市南庄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山西阳泉045000) 摘 要:针对不同煤层的工作面,详细介绍了不同类型的巷道布置系统和瓦斯排放方案,并对其设计参数作了详细的叙述。 关键词:瓦斯治理;瓦斯抽放;高抽巷 中图分类号:T D7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5050(2008)0420046203 1 问题的提出 阳泉市南煤集团南庄矿井属高瓦斯矿井,现开 采12号、15号煤层。12号煤层开采时,其瓦斯主要来源于煤层本身及上下邻近层(向下50m 范围,向上120m 范围)。15号煤层开采时,其瓦斯主要来源于上邻近层。 矿井现有3个采区,3种类型的回采工作面。即15号煤八采区综放工作面、15号煤九采区综放工作面和12号煤六采区高档普采工作面。针对不同情况的工作面采取了相应的瓦斯综合治理技术。 2 各种类型回采工作面的特点 2.1 15号煤八采区综放工作面的特点 a.工作面采用的是重型综采支架,回采工作面 月产量达10万t 以上,瓦斯涌出量显著增大。 b .15号煤八采区上部是12号六采区煤,正在开采,可利用12号煤层现有的巷道布置高抽巷。2.2 15号煤九采区综放工作面的特点 a.工作面采用的是轻型综采支架,月产量在6 万t 以内。 b .工作面上部的12号煤层没有解放,没有布置高抽巷的条件。 2.3 12号煤六采区高档普采工作面的特点 a.工作面采用的是高档普采工作面,月产量不 到3万t 。 b .12号煤本煤层瓦斯含量较高。 c .工作面上部没有布置高抽巷的条件。 3 瓦斯治理方法 南庄矿井的瓦斯治理办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通风稀释瓦斯,另一种办法是抽放瓦斯。南庄煤矿认真研究各个回采工作面的回采特点,分别布置通风合理的工作面巷道。 3.1 15号煤八采区综放工作面 经瓦斯涌出量统计,8812初采期间瓦斯最大涌 出量24.73m 3/m in,平均瓦斯涌出量10.49m 3 / m in 。正常回采期间的最大瓦斯涌出量6.88m 3 / m in (风排),平均瓦斯涌出量3.48m 3 /m in (风排)。 其中瓦斯抽放量23.77m 3 /m in 。 通过统计数据分析知,根据正常回采期间的最大瓦斯涌出量和平均瓦斯涌出量配风,剩余的瓦斯量利用抽放系统排出地面。工作面初采期间除风排的瓦 斯量,剩余的17.85m 3 /m in 瓦斯利用抽放解决。3.1.1 综放工作面配风计划 a.瓦斯涌出量计算 Q C =Q W K W K B /1%。(1)式中:Q C ———高瓦斯矿井采煤工作面需要风量, m 3 /m in; Q W ———采煤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取3.48 m 3/m in;K W ———采煤工作面瓦斯不均衡系数,取1.98;K B ———采煤工作面风量备用系数,取1.20。代入式(1)中计算得: Q C =Q W K W K B /1%=3.48×1.98×1.2/1%= 826.8m 3 /m in 。 6 4

瓦斯防治技术现状及趋势

煤矿瓦斯治理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在我国的自然资源中,基本特点是富煤、贫油、少气,这就决定了煤炭在一次能源中的重要地位。我国煤炭资源总量为5.6万亿吨,其中已探明储量为1万亿吨,占世界总储量的11%。我国是世界第一产煤大国,也是煤炭消费的大国。本文简单介绍了我国的能源利用的背景、我国煤炭生产状况、煤炭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威胁我国煤炭生产的主要因素。着重从矿井瓦斯涌出量的测定、矿井瓦斯的抽放、煤与瓦斯突出的防治、上隅角瓦斯积聚的防治、瓦斯煤尘爆炸防治和瓦斯检测系统的发展等方面介绍了世界上主要产煤大国在煤矿瓦斯治理上的技术现状、作用效果及其瓦斯治理的前景和趋势。 关键词:煤矿:瓦斯治理:国内外技术现状:趋势 1 内容背景 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人类文明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伴随着能源的改进和更替。能源的开发利用极大地推进了世界经济和人类社会的发展。 中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摆脱贫困,是我我国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的主要任务。能源消费增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作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能源在其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作用。能源供应持续增长,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在我国的自然资源中,基本特点是富煤、贫油、少气,这就决定了煤炭在一次能源中的重要地位。我国煤炭资源总量为5.6万亿吨,其中已探明储量为1万亿吨,占世界总储量的11%,而石油仅占2.4%,天然气仅占1.2%。"十五"期间,我国煤炭产量由2001年的13.8亿吨已增长到2005年的21.9亿吨,年均增长2.02亿吨,保证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支撑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我国是世界第一产煤大国,也是煤炭消费的大国。我国已经形成了煤炭为主体、电力为中心、石油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全面发展的能源供应格局,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能源供应体系。2004年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分别占75.6%和67.7%。2006年我国原煤产量达23.7亿吨,列世界第一位。 2 我国煤炭生产状况 煤炭是我国的重要的基础能源,在国名经济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改革开放以来,煤炭工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产量持续增长,生产技术逐步提高,安全生产条件有哦所改善,但仍然存在着增长方式粗放,安全事故多发等问题,为我国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问题。 近年来我国煤矿瓦斯事故虽然持续下降,但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和企业管理的规范,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状况从总体上讲,出现了不断好转的局面。在开展机械化生产,原煤产量不断提升的情况下,1949年至2000年全国煤矿百万吨死亡率总体趋于稳步下降态势。 近年我国煤炭百万吨死亡率表2.1 煤矿企业2000年发生伤亡事故2863起,死亡5798人;2001共发生死亡事故3082起,死亡5670人;2002年共发生死亡事故4344起,死亡6995人;2004年全年煤矿企业发生各类伤亡事故3853起,死亡6009人。2003年世界煤炭产量约50亿吨,煤矿事故死亡总数约8000人.当年我国的煤炭产量约占全球的35%,事故死亡人数则占近80%.2003年我国煤矿平均每人每年产煤321吨,全员效率仅为美国的2.2%,南非的8.1%;而百万吨死亡率则是美国的200倍,南非的30倍.2004年全国煤矿百万吨死亡率即使控制在3.1,但与世界上先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