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工艺流程设计
- 格式:ppt
- 大小:1.58 MB
- 文档页数:53
第四章碳酸饮料工艺・ppt第一节工艺流程第二节糖浆的制备和配合第三节碳酸化第四节装瓶生产线碳酸饮料:充有二氧化碳气体的饮料称为碳酸饮料。
通常称为汽水C果味型汽水果汁型汽水可乐型汽水其他型汽水第一节工艺流程一.工艺流程按照生产加工方法的不同,碳酸饮料的生产流程分为“一次灌装法”和“二次灌装法”。
1.二次灌装法又称现调法,这是碳酸饮料垠初的制造方法。
二次灌装法是将配好的调味糖浆.先灌入包装容器.再向包装容器中灌碳酸水密対的生产方法。
二次灌装法工艺流程二次灌装法特点:•工艺过程简单,便于学握•设备投资少.易于操作•二次灌装法适合产址小、含果汁或果肉虽较女、含气虽较少的饮料生产。
2. 一次灌装法又称预调法,抬将调味糖浆和碳酸水预先按一定比例配好后,一次灌入包装容器中密封的生产方法。
一次灌装法工艺流程一次灌装法特点:• L:艺过程复朵.但自动程度较岛•设备复朵,投资大•生产规模大,适合大型连续化工厂•一次灌装法适用于含气量大、产虽:痛的饮料的生产。
第二节糖浆的制备和配合1.糖浆的制备蔗糖是使用最广泛的甜味剂.通常是以无色糖浆的形式从制造商处购买,或饮料丄厂自行使用高纯度结晶糖制成C饮料厂的椭浆根据所含成分不同分为原糖浆.调味糖浆和原浆三种类型。
原糖浆是指将白砂糖加水溶解制成的商浓度的糖液。
调味椭浆又称调和糖浆.是抬除原糖浆以外,添加了酸味剂(柠檬酸)、防腐剂(苯甲酸钠)、果汁、色素.香精等配料制成的糖液。
P139原浆又称汽水主剂是抬将原糖浆以外的配料预先配合好的混合液。
目前,我国由主剂丄厂向灌装厂出售主剂的生产方式正在呈上升趋魁.生产得到了细化,保证r产品质量的稳定.实现了“集中生产.分散灌装”的良好格局。
(1)原糖浆的制备P139原糖浆的制备方法有冷溶法和热溶法两种。
冷溶法就是在室温下.把砂糖加入到冷水中不断搅拌以达到溶解目的的方法。
优质砂糖以及不需要长期贮存的饮料糖浆的制备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热溶法又分为蒸汽加热溶解法和热水加热溶解法。
第四章混凝土桥塔施工工艺4.1 施工准备4.1.1 根据桥塔塔形和结构,研究确定施工方法和选用施工机具。
1.塔柱当其为直塔时,一般宜用爬模;当其为有斜塔时,可选用有劲性骨架或支架爬架提升模扳。
2.根据塔柱高度与模板结构,选定塔柱每次浇筑高度。
3.横梁施工应根据其位置的高度与跨度,设计规定的浇筑方法,选用满布支架法或膺架法。
4.根据塔柱高度外形尺寸选定混凝土及材料等的运送提升设备及施工电梯等。
4.1.2 根据选定的施工方法和施工机具设备,进行场地的总体布置。
1.塔吊的布置应考虑:1)便于塔吊附墙;2)塔吊的选型应能满足覆盖所有的施工面及起吊能力;3)不影响主梁的施工。
2.混凝土输送泵的布置及规格型号应考虑泵送高度和距离能满足施工需要。
4.1.3 测量标志的校核与设立。
4.2 塔柱施工4.2.1 塔柱施工前应充分了解塔柱在施工过程中的应力状态塔柱体形与结构形式根据设计要求主要有单柱形、门形、A形、H形、倒Y形、钻石形等,在顺桥向一般为垂直的。
在结构上,有塔墩固结和塔梁固结或塔梁分离的。
4.2.2 塔柱施工分段进行1.塔柱的分段原则,主要应简化模板结构和便利混凝土的浇筑。
塔柱施工分段一般应考虑:塔柱变截面的位置、横梁的位置及其与塔柱的连接方式,以及劲性骨架和爬架高度、大型预埋件位置等;横梁与塔柱根据设计情况可图4.2.2 主塔分节示意图以采用同时施工,也可采取分开施工。
然后浇筑接头混凝土合龙。
2.塔柱一般分为标准节段和特殊节段。
标准节段是塔柱在施工过程中,每节塔柱都可使用同一套标准模板,其高度一般为3~6m ;特殊节段的模板需要单独设计。
4.2.3 塔柱施工1.塔柱与横梁交接处的施工顺序依据设计规定确定。
2.承台顶到下横梁底的下塔柱部分,一般为实心段混凝土,施工时可在两塔柱周边搭设钢管拼装支架进行施工。
以其第一节段混凝土顶端模板为导模,浇筑各节段塔柱直至下横梁底。
当施工至横梁上一定高度,安装爬模架,转入爬模架施工。
工艺流程设计
《工艺流程设计》
工艺流程是指生产过程中将原材料转化为最终产品的步骤和方法。
在制造业中,工艺流程设计是至关重要的,它直接影响了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因此,一套合理的工艺流程设计对于企业来说至关重要。
工艺流程设计的首要任务是确定产品的生产流程。
这包括原材料的准备、加工步骤、设备选择以及产品的检验方式等。
而在确定生产流程的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原材料的成本、加工工艺的复杂度、生产效率以及产品质量等因素。
只有充分考虑这些因素,才能设计出既经济实惠又能保证产品质量的工艺流程。
另外,工艺流程设计还需考虑生产设备的选择与布局。
在选定了生产流程后,需要根据加工步骤选择适合的设备,并合理布局这些设备,以最大程度地提高生产效率。
此外,还需要考虑工人的操作习惯与人体工程学因素,使得工作环境更加舒适与安全。
综上所述,工艺流程设计是制造业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只有在生产流程、设备选择与布局等各方面考虑周全,才能设计出既经济实惠又能保证产品质量的工艺流程。
良好的工艺流程设计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从而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第四章 绢纺系统与工艺本章主要掌握绢丝纺流程和主要工序工艺。
第一节 绢丝纺系统与工艺绢纺种类:绢丝纺与紬丝纺,还有新工艺,即毛纺精梳的移植。
一、绢丝生产工艺流程精干绵→制绵(梳理)→纺纱1.园梳制绵精干绵→(选别,给湿)→原料调和→开绵→切绵Ⅰ→圆梳Ⅰ→精绵Ⅰ落绵Ⅰ→切绵Ⅱ→圆梳Ⅱ→精绵Ⅱ落绵Ⅱ→切绵III→圆梳III→精绵III落绵III→切绵Ⅳ→圆梳Ⅳ→精绵Ⅳ精绵排绵→精绵Ⅰ Ⅱ III Ⅳ调和→延展Ⅰ Ⅱ →制条→并条Ⅰ Ⅱ III→延绞→粗纱→细纱→合丝→捻丝→络筒→烧毛→摇绞→节取→打包2、精梳制绵(精干绵) →开松→罗拉梳绵→理条I→理条II→精梳→并条I→并条II →并条III→并条IV→以后工序同园梳工艺纺纱二、圆梳制绵(一)精干绵选别、给湿、配绵1 精干绵选别:精干绵中有杂质、蛹屑、蜕皮、纤维、金属丝、精练不良的原料。
2 精干绵给湿:烘出的精干绵回潮一般在6 ~ 8%,直接加工静电严重。
一般茧衣含脱高,回潮为11 ~ 18%,加工较适宜。
若丝条发粘,精梳制绵时会绕绵(通常不给湿)丝绪丝类 ——吐类削口胶量少,回潮偏低,需给湿。
长吐类,回潮控制在12 ~ 14%蛹衬——滞头/合蛹屑多。
园梳中不给湿,精梳制绵中少量给湿。
一般精梳制绵工艺中,水分散发快,回潮应比圆梳制绵约高2%。
3 精干绵配绵配绵:分两阶段第一阶段:精干配绵——将各种精干绵适当配合,生产品质稳定的精绵。
第二阶段:精绵配绵——生产合格而稳定的绢丝。
精干绵配绵:按原料来源、绢丝质量要求,将各精干绵以一定比例配合成混合绵,进行开松梳理。
(二)开绵调合球内原料为束块状,必须进行开松。
1 工艺参数1) 球重:甲球—纤长,筋条多,强力好宜偏轻。
其他球—纤维松,含蛹量多,可稍重。
一般400~500g/球。
2) 铺绵顺序:球中原料差异。
为增加落杂、减少落绵,需合理摊绵。
先铺缠结严重难开松、含杂多的;次铺纤短蓬松、易散落的原料;最后铺纤长含杂少的原料。
工艺流程设计目录模板第一章介绍
1.1 研究背景
1.2 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工艺流程概述
2.1 工艺流程定义
2.2 工艺流程的重要性
2.3 工艺流程设计原则
第三章工艺流程设计的基本步骤
3.1 数据收集与分析
3.1.1 数据来源
3.1.2 数据分析方法
3.2 工艺流程建模
3.2.1 流程图设计
3.2.2 过程描述
3.3 工艺流程优化
3.3.1 优化目标
3.3.2 优化方法
第四章工艺流程设计的关键要素 4.1 设备选择与配置
4.2 原料与物料流动
4.3 工艺参数设定
4.4 自动化与控制系统
第五章工艺流程设计的案例分析 5.1 XXX项目工艺流程设计
5.1.1 项目背景
5.1.2 工艺流程概述
5.1.3 设计步骤与方法
5.1.4 结果与效益分析
5.2 XXX项目工艺流程设计
5.2.1 项目背景
5.2.2 工艺流程概述
5.2.3 设计步骤与方法
5.2.4 结果与效益分析
第六章工艺流程设计的挑战与展望 6.1 挑战
6.2 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作业答案绪论1.5 采用两阶段设计,即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
1.7 一个工程项目的设计,按照我国传统的设计体制,一般可分为设计的前期工作、设计的中期工作和设计的后期工作。
而设计的前期工作又包括编制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厂址选择报告和设计任务书等项工作。
1.10 简述工程设计的基本程序。
一个工程项目从计划建设到交付生产一般要经历以下基本工作程序:提出项目建议书→批准立项→进行可行性研究→审查及批准→编制设计任务书→初步设计(选择建设地点、进行勘察)→初步设计中审→施工图设计(进行建设准备)→组织工程施工→试车(进行生产准备)→竣工验收和交付生产1.设计前期工作阶段:提出项目建议书→编制设计任务书2.设计中期工作阶段: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有一些大型项目,在中间还需有扩大初步设计)3.设计后期工作阶段:组织工程施工→交付生产第二章2.2设计前期应做哪些工作?(同上)2.3 项目建议书包括哪些内容?①项目名称、项目建设目的和意义,即项目建设的背景和依据,投资的必要性和经济意义;②产品需求的初步预测;③产品方案及拟建生产规模;④工艺技术方案(原料路线、生产方法和技术来源);⑤资源、主要原材料、燃料和动力供应;⑥建厂条件和建设厂址初步方案⑦辅助设施及公用工程方案;⑧工厂组织和劳动定员估算;⑨项目实施规划设想;⑩项目投资估算和资金来源及筹措设想;⑾环境保护;⑿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初步估算。
⒀结论与建议2.7 可行性研究包括哪些内容?(1)总论(2)需求预测(3)产品方案及生产规模(4)工艺技术方案(5)原材料、燃料及公用系统的供应(6)建厂条件及厂址选择布局方案(7)公用工程和辅助设施方案(8)环境保护(9)职业安全卫生和劳动保护(10)消防(11)节能(12)工厂组织和劳动定员(13)药品生产管理规范(GMP)实施规划的建议(14)项目实施规划(15)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16)社会及经济效果评价(17)评价结论2.8 设计任务书编制工作的任务是什么?是确定建设规模和投资、建厂地区和建设进度、原材料、动力和燃料的供应,以及协作关系和设计分工等重大问题。
第四章-生产车间工艺流程的选择、设备选型及工艺布置-讲解在生产车间中,工艺流程是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它决定着产品制造的效率、成本和质量。
在工艺流程初期的确定中,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制程的性质、产品的特点、原材料、环境等。
在选取设备和进行工艺布置时,还需要将设备的适应性、生产的安全性和工艺的利用率等方面考虑进去。
工艺流程的选择车间工艺流程的选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因为它将直接影响到产品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在选择工艺流程时,需要根据产品的特点、市场需求、设备能力以及人员经验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以下是选择工艺流程需要考虑的一些相关因素:制程性质制程性质是选择工艺流程时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不同的制程性质对应的工艺路线也会有所不同。
例如,化工制品的生产工艺流程通常需要经过多道化学反应,而纺织品的生产则需要进行多道染色和印花工序。
因此,在选择工艺流程时,需要根据制程性质来进行分析和判断。
产品特点产品特点是影响工艺流程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不同的产品在生产时需要采取不同的制造工艺流程,以适应产品的特性。
例如,对于需要进行表面处理的产品,生产工艺中需要包括表面处理过程。
因此,需要根据具体的产品特点来确定工艺路线。
市场需求市场需求也是选择工艺流程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在选择工艺流程时,需要考虑目前市场上对该产品的需求量、价格等因素。
在工艺流程的设计中,应该尽量实现高效、低成本、高质量的产品生产,以满足市场需求的要求。
设备能力设备能力是影响工艺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为不同的工艺路线需要不同的设备,而不同的设备会限制生产能力。
因此,在选择工艺流程时,要考虑到现有设备的产能和技术水平。
人员经验人员经验也是工艺流程设计中必须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因为不同的制造工艺需要不同的操作技能和管理水平。
在选择工艺流程时,需要考虑到人员的能力和经验水平,以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和稳定性。
设备选型设备选型是生产车间中的一个关键步骤,它直接关系到生产的效率和产品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