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现代城市园林绿化
- 格式:pdf
- 大小:275.81 KB
- 文档页数:2
浅谈城市园林绿化的问题与改善措施摘要:作为城市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园林绿化具有净化城市环境、反映特色文化、保护地区生物多样性以及为居民提供优美、舒适、健康的休闲场所与紧急避难场所等多样的功能,对提高城市资源的利益效率和维持城市的生态平衡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然而目前我国城市园林也存在着生态效能低下、规划布局不够合理、管理不当等诸多问题,需要引起相关部门充分重视,采取富有针对性的改善措施,不断提高我国城市园林绿化的建设和管理水平。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化问题与对策1 现代城市园林绿化的特点作为城市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园林绿化的主要特点是其功能的多样性。
园林绿化既有净化和改善环境的生态效益,也兼具者美化功能,为城市居民健身、休憩提供了优美、健康的场所,迎合了现代城市居民亲近自然的心理需求,并能通过艺术化的人工植物群落创造出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绿色空间,满足人们的文化心理与审美要求。
借助于先进的生态恢复与重建技术,园林绿化具有再现自然景观的功能,可以通过有效保护地区生物多样性维持城市的生态平衡。
并在提高城市环境资源利用率、创造减灾条件、提供临时避难场所等方面,都具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2 当前城市园林绿化的现状与问题2.1 生态效能低下园林绿化如果片面强调景观效果,极易造成其只具有美化功能,而使绿地植物品种单一,或为求效果,不重视植物的生长特点而盲目栽植的现象。
其后果是导致城市绿量严重不足,没有形成立体空间范围内的生态网络,生态结构简单脆弱,无法发挥植物群落改善城市环境等生态和环境效益。
2.2 综合规划不平衡在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化的背景下,一些城市盲目修建广场、扩宽道路、高楼鳞次栉比,但城市中心区绿地与水体资源却越来越少,导致城市热岛效应越来越明显,能耗不断上升的同时也使居民生活质量显著下降。
此外,规划的不平衡还体现在各绿化区域间的协调性不足,绿地、建筑、道路、灯光等的搭配不够合理,植物配置杂乱,景观建设缺乏文化主题或区域特色不够突出等方面。
现代城市园林绿化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现代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城市园林绿化成为了城市建设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随着城市发展的不断进步,城市园林绿化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城市环境的美观度,还对居民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我们有必要对现代城市园林绿化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能够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一、存在的问题1. 绿地面积不足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土地资源的紧张问题日益凸显,导致绿地面积不足。
许多城市中的绿地被不合理地规划、开发或者占用,致使绿地面积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2. 绿地质量参差不齐由于城市的迅速扩张和快节奏的建设,一些绿地的质量参差不齐,有的绿地缺乏维护,甚至存在着乱倒垃圾、野草丛生等现象,严重影响了城市的整体环境质量。
3. 缺乏生态规划在城市园林绿化中,一些地方缺乏系统的生态规划,导致了一些绿地的布局不合理,生态平衡受到了破坏,缺乏对城市生态系统的整体考虑。
4. 缺乏公共绿地在一些城市中,尤其是一些新兴城市,缺乏公共绿地。
由于城市建设紧张,一些建设项目将原本应当留作公共绿地的空间用于其他用途,导致了周围居民缺乏休闲、健身的场所。
5. 缺乏绿化带一些城市中,尤其是大城市,缺乏绿化带。
由于城市交通、建设等原因,缺乏形成完善的绿化带,致使城市环境的整体绿化度不高。
6. 缺乏生态景观设计在城市园林绿化中,一些地方缺乏生态景观设计,缺乏对人们心理、生理等多方面需求的考虑,导致了城市绿地的单调化、灰色化。
二、对策建议1. 加大绿地建设力度为了解决绿地面积不足的问题,首先要加大绿地建设力度,通过规划布局,合理利用城市边角、临街社区、公共空间等地,增加绿地面积。
城市园林绿化部门应加大绿地维护力度,定期对绿地进行清理、绿化、修剪等工作,提高绿地的整体质量,使之更具观赏性和舒适性。
在城市规划中,要加强对园林绿化的规划,合理规划绿地的位置、形态、功能,注重生态平衡,打造绿色城市,提高城市生态环境的整体质量。
现代城市园林绿化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园林绿化也日益受到重视。
在现代城市园林绿化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如绿地面积不足、植被种类单一、生态功能不明显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对策。
绿地面积不足是当前城市园林绿化中的一大问题。
城市发展迅猛,土地资源有限,因此绿地面积相对较少。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增加绿地面积。
其一,加强土地利用规划,合理划定绿地空间。
在城市规划中要划定出足够的绿地面积,并合理分布在城市不同区域,以满足市民的休闲需求。
其二,发展屋顶绿化。
在高楼大厦的屋顶上进行绿化,可以有效增加城市的绿地面积。
屋顶绿化可以通过种植花草树木,上传土壤和构建生态系统,有效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其三,推广垂直绿化。
垂直绿化是一种在建筑物外墙上种植花草树木的绿化方式,可以有效增加城市绿地面积。
垂直绿化不仅可以美化城市景观,还可以改善空气质量和人们的生活环境。
植被种类单一是现代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另一个问题。
由于缺乏生态多样性,城市绿地生态功能较弱。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科学选用植被种类。
根据城市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选择适应性强、生长快、植物种类丰富的植物进行绿化。
注重植物的生态适应性,提高绿地的生态功能。
加强植物多样性保护。
城市绿地中的植物种类应该多样化,避免过度依赖某一种植物。
不仅要保护野生植物的多样性,也要引进进口植物,增加城市绿地的植物种类。
提高生态功能传递。
城市绿地应该具备一定的生态功能,如净化空气、保护水源、减少环境噪音等。
通过合理设计和植物选择,提高城市绿地的生态功能,使其发挥更大的环境效益。
其一,加强绿化管理。
城市绿地的建设和管理应该加强监管,确保绿地的建设符合环保要求。
加强绿地的维护和管理,保持绿地的良好状态。
其二,推广生态绿地建设。
生态绿地是指以生态功能为主导,通过种植适应性强的植物和建设生态设施,使绿地具备一定的生态功能。
通过推广生态绿地建设,增加城市绿地的生态功能。
现代城市园林绿化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现代城市的发展和建设给人们带来了繁荣和便利,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其中包括城市园林绿化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园林绿化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认真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对策。
本文将就现代城市园林绿化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进行探讨。
一、存在的问题1. 乱搭乱建,绿地被侵占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土地资源日益紧张,一些绿地被用于乱搭乱建,绿化设施被侵占。
一些居民和商家在没有得到许可的情况下,在绿地上建造各种临时建筑,严重破坏了城市的绿化环境。
2. 绿地管理不善,荒芜现象严重一些城市的绿地管理存在欠缺和不善的情况,导致了绿地荒芜现象严重。
一些绿地面积较大的区域,由于管理不善,草木不育,甚至长时间无人管理,使得原本应该是城市绿洲的绿地变得面目可憎,给市民的休闲生活带来了不便。
3. 种植树木单一,缺乏生态多样性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种植的树种单一,缺乏生态多样性。
大面积种植相同的树种容易引发疾病传播和害虫滋生,而且缺乏生态多样性,难以满足市民的不同需求。
4. 绿地建设缺乏规划,缺乏创新设计一些城市绿地建设缺乏规划,缺乏对当地环境和文化的考量,导致了一些绿地建设和设计单一,缺乏特色。
缺乏创新设计和规划导致了绿地的功能和美观性大打折扣。
二、对策1. 加强绿地保护力度,严格管理绿地针对绿地被侵占的问题,需要加强绿地保护力度,严格管理绿地。
建立健全的绿地管理机制,加强对绿地的巡查和监管,对绿地进行侵占和破坏的行为进行严惩,维护城市绿色生态空间。
为了解决绿地管理不善,荒芜现象严重的问题,需要完善相关的绿地管理制度,加强绿地养护维护。
建立专门的绿地管理部门,加大对绿地的投入和管理力度,确保绿地得到良好的养护和维护,提高绿地的观赏性和可持续性。
为了解决树木种植单一,缺乏生态多样性的问题,需要多种植树种,提高生态多样性。
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树种进行种植,增加绿地植被的多样性,提高绿地的抗病虫能力,满足市民的不同需求。
浅议现代城市建设中的园林绿化摘要: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展,人们对城市的思考也在深化,城市作为自然、社会、经济的复合生态系统,其抗外界干扰和自我维持能力主要来自城市园林绿地的生态效应,目前城市园林的功能也正从传统的美化、观赏、体憩、防护等方面开始向自然景观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综合性功能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已成为社会共识和人们共同追求的目标。
本文简单阐述了园林绿化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
关键词:城市建设,园林绿化1 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思考1.1 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加强领导,增加投资以生态学原理指导建设城市绿地系统是今后城市绿化发展的方向,也是现代人渴望有个更加健康的生活环境的必然选择,加强对健康生活环境的必然选择,加强对园林绿化工作的指导,为绿化建设提供一定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正确处理绿化与环境、投资与效益的关系,把间接效益与直接经济效益挂钩,在保证环境与绿化质量的前提下,牢固树立长期绿化的思想,确保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上一个新台阶。
1.2 实行生态树种选择,构建合理绿化结构力量作为城市绿化系统中生态效益的基石,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着手提高。
①在尽可能的情况下增加绿地面积,提高绿化覆盖率;②在有限的绿地面积上挖潜增效,充分发挥和提高其生态效益,如通过发展垂直绿化,进行建筑屋顶和立体墙面绿化来增加绿量,在绿量增加的基础上,实施生态树种选择、合理搭配绿量结构、科学规划布局以及加强管理维护则是挖潜增效、提高城市绿地系统生态效益的重要措施,在进行树种的选择和结构搭配上,遵循适地适树原则,正确处理乡土树种与外来树种的关系,掌握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搭配的合理比例,注意速生树种与慢生树种相结合的原则,坚持以乔木为主,乔灌木相结合构建复层结构绿地,必须要用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的理论、科学的依据,种植结构要符合自然规律和生态城市的要求。
1.3采用科学技术,发挥城市绿地系统的生态功能1.3.1 屋顶绿化技术要点:⑴正确计算绿化材料在屋顶上的称重量,合理建造花池和排水系统,尽可能地减轻荷载。
浅析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与环境保护摘要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们对现代生活有高质量的追求。
人们的环保意识日益提高,对自然环境也越来越关注,我国的园林绿化事业也在这些条件的推动下迅猛发展。
人们对园林环境的高要求使得园林绿化管理工作更加专业和新颖。
目前,园林绿化建设已经成为城市建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园林绿化建设对现代城市的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绿化建设;城市园林;环境保护城市是人们主要的活动区域,城市绿化是城市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城镇化速度加快,城镇人口密集程度增加,城市的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影响,因此,出现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人们应认识到城市建设中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改善环境,促进城市环境健康发展。
一、园林绿化建设与环境保护的探讨(一)园林绿化建设的现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与之相应的人们的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
人们对城市生态环境的要求逐步提高,园林绿化事业有了快速发展。
国家对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给予高度关注,在资金和政策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随着资金投入不断增大、园林绿化建设从业者不断增加、园林绿化建设行业逐步走向专业化规范化[1]。
但在园林绿化建设过程中还是有一些问题存在,例如建筑队伍管理结构不完善、工作人员专业知识水平偏低、建筑工程中偷工减料等问题。
园林绿化建设的重要性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推进新时代“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做了全面部署,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对国家发展也起到重要的作用,国家越来越重视生态文明建设。
园林绿化建设是保护环境,促进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园林绿化建设能够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提高城市植物绿化的覆盖率、提升城市的空气质量、美化市容市貌,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也对人们的身心健康有十分大的助益[2]。
以人为本,保护环境,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才能更好的推动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健康发展。
浅谈城市园林绿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科技业、工农业、交通业、贸易业、文化教育业、旅游业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城市的规模、数量和面貌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在一片兴旺发达的景象时期,园林城市也就油然而生了。
1.城市园林化的含义园林城市是在中国传统园林和现代园林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城市发展,适应城市需要,顺应当代人的需要,以整个城市辖区为载体,以实现整个城市辖区的园林化和建设国家园林城市为目的的一种新型园林。
它的总目标是“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生态良好,人居和谐”。
它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城中有乡,郊区有镇,城镇有森林,林中有城镇,总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渗透,共同提高。
2.建设城市园林的原因2.1 保护生态与环境的要求经过工业化、城市化急速的发展,人们猛回首,惊觉我们的环境已经变的如此恶劣,生态失去平衡,大自然饱受蹂躏,空气、水、土壤遭受污染,动植物灭绝,森林消失,水土流失,沙漠化,温室效应等使人类生活品质下降,各种“城市病”随之而起威胁人的健康。
这些促使人类觉悟到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我们必须从工业化的黑色道路向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道路转折。
建设园林城市可使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维护生物多样性。
2.2 发展民族文化特色的要求由于信息传播和网络化的发展,造成了文化国际化倾向的加剧。
城市和建筑的标准化和商品化,使建筑和城市特色逐步消失,城市面貌千篇一律,文脉难以继承,这是一种文化的失落。
文化是衡量经济和技术进步的真正尺度,只有文化的发展,才能进一步带动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在科技和经济国际化的时代,更加要求文化的民族化,地方化和多样化,越是民族的就越是全球的。
园林由于更贴近人的生活,承载着大量历史文化的积淀,反映当地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建造园林所用材料,如植物、山石等更具有地方特色,因而更有利于产生具有民族化、地方化的效果。
中国园林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特点,在发展过程中又产生了许多不同的地方流派和民族风格,对东亚国家和欧洲的园林曾产生过巨大的影响,这些传统特色要很好地继承和发扬。
现代城市园林绿化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园林绿化作为城市生态系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生态、环境和美化作用,不仅可以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还可以提升城市形象和吸引人才。
现代城市园林绿化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两个方面。
本文将分析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环境污染问题与对策1. 空气污染:城市的工业排放和机动车尾气排放是主要的空气污染源之一。
空气污染不仅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还对植物生长造成负面影响。
对策:加强城市空气质量监测和控制,减少工业和交通源的污染物排放。
建设大型植物绿化带,以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净化空气。
2. 水污染:城市的工业排放和雨水径流是主要的水污染源之一。
水污染对地下水和水体的生物多样性造成威胁。
对策:加强城市水体的监测和管理,严格控制工业废水的排放。
建设湿地和水生态景观,通过植物的吸收和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净化水质。
对策:加强城市噪音的监测和治理,采取隔音措施减少噪音传播。
建设植物隔音带,通过植物的吸音作用,减少噪音的影响。
二、资源浪费问题与对策1. 水资源浪费:传统的城市绿化中,常采用冲洗式喷灌设施,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
对策: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如滴灌、蓄水灌溉等,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利用雨水收集系统,储存和利用雨水进行植物浇灌。
2. 土壤资源浪费:部分城市园林绿化中,采用传统的草坪和花坛造景方式,导致土壤的大量消耗和浪费。
对策:采用城市绿地的草坪更新和土壤改良技术,以减少土壤的耗损。
推行绿色建筑,利用建筑废弃物进行土壤建设。
对策:合理规划绿化区域,根据环境条件和植物特性选择适宜的植物。
推行植物园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如堆肥和制作有机肥料。
现代城市园林绿化中存在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通过加强监管,推动科技创新和教育宣传,可以有效应对这些问题。
只有正确处理城市园林绿化的问题,才能实现城市生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浅谈园林绿化养护中存在的不足及优化措施目前,中国的经济社会建设飞速地向前推进,城市环境的综合发展及建设也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城市园林日益备受社会以及各界朋友的所普遍与关注。
城市园林系统建设本身对于一个城市环境条件的综合改善效应极为明显,即可以滋养精神文明,提供休闲、娱乐和养生的场所,宜居和谐。
同时,又有效的改善了环境生态,对当地空气质量优劣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效果十分地明显。
近年来,城市化改造进程加快,不断拓展现代城市建设已经成为市民所盼所期,是人们美好生活的体现。
1 城市园林绿化概述1.1 城市园林绿化含义园林城市规划是我国在借鉴中国规划传统中国园林理念和中国现代建筑园林方法的实践基础上,紧密和结合中国城市发展,适应我国城市需要,真正成为一个城市环境,以保护和建设城市规划和管理,这个城市的设计和总体目标也是针对这个城市制定的建设总目标使空气更加优美,生态良好,宜居和谐。
它最突出的特点即城中村,村中有村乡,郊区城镇有村镇,城镇森林有森林,林中村庄有林区城镇。
总之,你中有了我,我中也有你,互相交流渗透,共同总结提高。
1.2 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目的和方法园林景观绿化的水平也是反映城市发展进步的一条主要考核指标,不仅是体现着一个现代城市社会的经济文明程度,更应该能切实体现出这一座古老城市浓郁的人文地方特色。
园艺建设已经发展成为现代基础设施的现代条件之一,而基础设施对于提高当代人民的生活水平是必不可少的。
绿色和舒适的住房环境可以帮助人们心中营造安宁、和平和幸福的感觉,从而促进人民的身心健康。
园林绿化可以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监测、改善环境。
因此,不仅强调要进一步注重加强园林小区绿化基础建设,更注重把发展重心放到园林植物工程的园林绿化后期检查和养护的管理维护上来。
2 城市园林绿化养护中存在的问题2.1 城市园林建设不平衡、不协调城市绿化在市政绿化环境总体规划编制及城市建设用地计划制定时有所体现,必须遵守执行,城市发展进程中离不开其市政园林环境及其绿化设施的现代化的建设。
现代城市园林绿化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现代城市的园林绿化在追求城市美观的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以下是现代城市园林绿化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问题一:缺少生态意识许多城市园林绿化存在于纯粹追求美观和短期利益的需求下,忽视了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可持续性。
例如大量使用化学农药和化肥,对生态系统造成了污染和破坏。
对策一:加强公众生态意识教育,提倡生态友好园林绿化。
组织生态教育活动,向公众传播生态保护知识和技巧,培养公众对于生态环境的爱护和保护意识。
问题二:植物单一性许多城市园林绿化选择植物种类单一的问题,只注重景观效果,而忽视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这样的园林绿化缺乏生态系统支持,对于害虫和疾病的抵抗力弱。
对策二:推广植物多样性,鼓励选择本地适应性强的植物。
丰富城市园林绿化植物种类,避免大面积种植同一种植物,引入本地品种和濒危物种,增加植物多样性和生物适应性。
问题三:城市绿地频繁开发城市发展对土地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导致城市绿地频繁开发和减少。
这样的现象导致城市绿地面积减小,人们缺乏接近自然的机会,对于自然环境的依赖性减弱。
对策三:加强城市绿地保护和规划管理。
制定相关规定,严格控制城市绿地的开发,增加城市绿地面积,并将城市绿地规划成为城市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同时建设垂直绿化和屋顶花园,增加城市绿地面积。
问题四:缺乏管理和维护许多城市园林绿化项目在开发和建设之后缺乏管理和维护,导致绿地质量下降和景观效果不佳。
对策四:加强园林绿化管理和维护,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
加大对园林绿化项目的投入,建立专业的绿化保护和管理团队,定期进行绿地巡查和维护,及时修复和更新设施,保持绿地的良好状态。
问题五:缺乏公众参与许多城市园林绿化项目在规划和建设过程中缺乏公众的参与,导致绿化项目与公众需求不相符,缺乏公众认同感和使用积极性。
对策五:加强公众参与,建立多元化的沟通渠道。
在绿化项目的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广泛听取公众的意见和建议,提供多种参与途径,增加公众对于绿化项目的参与度,提高公众对于绿化项目的满意度。
浅谈现代城市园林绿化
发表时间:2018-11-12T10:49:17.557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6期作者:谢佳
[导读] 对城市园林绿化的重要作用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对城市园林绿化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哈尔滨合力投资控股有限公司黑龙江哈尔滨 150060
摘要:本文通过对城市园林绿化的重要作用的描述,论述了城市园林绿化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通过提高园林绿化水平,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使城市资源保持良性循环和可持续性发展。
文中从城市园林绿化的含义和发展入手,对城市园林绿化的重要作用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对城市园林绿化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化;园林植物;树木;空气
前言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城市园林作为城市最基础的设施之一,其与城市的建设和经济发展息息相关,通过城市园林绿化,不仅有利于更好的维护城市良好的形象,而且还对城市经济发展及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长期以来在我国城市建设过程中,都存在着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建设,这是一种对环境极为不负责任的作法,所以需要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对城市的发展进行合理规划,加强城市园林绿化的质量,从而在现代城市发展过程中做到生态和经济的双赢。
1 城市园林绿化的含义和发展
1.1 城市园林绿化含义
城市园林绿化就是在城市一定地域内利用工程和艺术手段来对地形进行改造,通过对建筑和园路进行合理布置,种植一定量的树木花草地,将其打造成环境优美及舒适的场所。
我国城市园林绿化近年来得以快速发展起来,其充分的结合了中国传统园林和现代园林的特点,与城市的发展紧密结合,使其与城市的发展需求及人们对城市环境的需求更好的适应,从而实现整个城市辖区内的园林化,形成城镇有森林,林中有城镇的美好意境,有效的提高了城市的绿化率。
1.2 城市园林绿化的发展
近年来在经济快速发展带动下,我国各行各业都取得了飞跃性的发展,城市无论从规模、数量还是面貌上都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城市人民物质文化生活得以明显的改善,在这种情况下,城市园林也得以快速发展起来。
这对于当前城市人口集中、建筑物聚集、工业污染严重等情况有了一定程度的缓解,而且城市园林绿化面积也不断的增加,城市绿化覆盖面积不断增长,这在很大程度上使城市的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 城市园林绿化的重要作用
在当前城市建设过程中,园林绿化作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城市的发展及经济的进步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而且城市园林绿化的重要作用也得以日益体现出来。
2.1 城市园林绿化能改变城市的生态环境
通过城市园林绿化可以有效的改善区域内的小气候,对空气中的灰尘进行吸附,同时对空气进行净化,还可以对小范围内的温度进行一定的调节,增加空气中的湿度,对城市中的噪音进行吸收,还可以降低风速,有利于水土保持的实现。
2.2.1 园林植物对净化空气有独特的作用
在园林绿化过程中需要栽植大量的植物,这些植物在生过程中不仅能够对空气中的烟尘和粉尘具有良好的吸滞作用,而且还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有害气体,通过光合作用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并释放出氧气,有效的实现了对空气净化。
由于空气中灰尘和工厂中散发出来的粉尘是污染环境的有害物质,而树木则作为天然的过滤器,有效的对空气中的这些有害物质进行吸附。
而且植物在光合作用中有效的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人们生存所必需的氧,从而为人们带来新鲜的空气,为人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
2.2.2 树木具有吸热、遮荫和增加空气湿度的作用
树木在生长过程中需要消耗较多的热量,同时将从根部吸收来的水分进行蒸腾,为人们创造性一个舒适及凉爽的气候环境,这也是在夏季时绿地内的气温通常会低于非绿地气温,而且会与建筑区内的气温相差10℃左右,所以在树木较多的地区是人们防暑降温的重要场所。
同时树木还具有较好的防风效果,可以有效的降低风速,相对于非绿化区,绿地内的静风时间相对较长。
2.2.3 园林绿化还能减弱城市里的噪音
城市不仅人口较多,而且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使城市内工厂数量和规模得以不断增加,由于城市工厂和人口较为集中,道路中车辆频繁的往来,城市处于一片喧嚣的环境下,较为嘈杂。
这对生活在城市的人们会带来噪音上的污染。
而通过城市园林绿化,声音可以在传到叶面上时被反射,这样就将原来的声音通过反射分散到各个方向,使声音得以降低,减小了嗓声所给人们带来的危害。
2.2 城市园林绿化为人们休闲、娱乐、放松提供适宜的场所
每天清晨都有大量人员涌入公园、绿地,有的爬山,有的打拳、舞剑,有的跑步,有的歌咏。
不少公园仅进园晨练的就数以万计。
在其他时间里进园赏景、观花,从事露天跳舞和开展拉琴、唱戏、打扑克、下棋等自娱自乐活动的人也是络绎不绝。
特别是老人和康复中的人竟把公园视为每天必到之处,成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处场地。
工作忙碌的人们在闲暇之余,也喜欢到这些地休息放松,解除上班的压力和疲劳,改善心情。
2.3 城市园林绿化的其他作用
现代化的城市都是高楼林立,人口密集,如果发生地震、火灾等突发性灾害,人们可以迅速跑到空旷的绿化地带进行避难。
如果没有这些就近的绿化带,人们将没有地方可以躲藏。
便利的道路交通、整齐的城市规划、良好的绿化建设,综合起来便对外地甚至国外的商人产生了很大的吸引力。
吸引他们前来考察,前来投资,为城市建设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和更好的发展。
3 城市园林绿化应注意的问题
3.1 根据自己所在城市的综合情况设计出符合自身特点的园林绿化方案
不同的地域特性,适合不同的植物生存。
园林植物和其他事物一样,不能脱离环境而单独存在。
一方面,园林中的温度、水分、光
照、土壤、空气等因子对园林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产生重要的生态作用。
另一方面,园林植物对变化的环境也产生各种不同的反映和各种各样的适应性。
3.2 培养好园林绿化事业的各类人才
园林绿化事业不管是最初的规划、设计、修建以及后来的维护和管理,需要的人才都是多类型、多档次的,要按照所需类别和档次分别培养,只有这样才能打造出高品质、高质量的城市园林绿地。
结束语
城市的高速发展是城市生态环境发展的结果,只有经济生态环境、社会生态环境、自然生态环境相互协调,才能促进整个城市的高速发展。
城市园林绿化是当前城市发展的趋势之一,并且园林绿化和人们的工作生活息息相关、紧密相连。
创建园林绿地城市,建成适合人们居住、工作、休憩的自然生态环境,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满足人民群众生存生活的需求。
从而使绿化建设能够健康的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张秋艳.发展城市园林绿化[J].国土绿化,2010,(3):8.
[2]张志东.浅谈城市园林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J].现代农业,2009,(4):10.
[3]王斌.当前园林绿化存在的几个问题[J].中国园林2011,(10):192.(1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