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可持续发展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15.55 KB
- 文档页数:2
农村发展概论考试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农村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A. 提高农民收入B. 增加农村就业C. 改善农村基础设施D. 实现农村现代化答案:D2. 农村发展中,以下哪项不是农村发展的基本要素?()A. 土地B. 劳动力C. 资本D. 城市化答案:D3. 农村发展的首要任务是()。
A. 农业现代化B. 农村教育C. 农村卫生D.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答案:A4. 农村发展中,以下哪项不是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A. 环境保护B. 资源利用C. 经济增长D. 人口控制答案:C5. 农村发展中,以下哪项不是农村社会服务的内容?()A. 农村教育B. 农村医疗C. 农村文化D. 农村工业答案:D6. 农村发展中,以下哪项不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途径?()A. 农业产业化B. 农村工业化C. 农村信息化D. 农村城市化答案:D7. 农村发展中,以下哪项不是农村文化发展的主要任务?()A. 保护传统文化B. 发展农村教育C. 提高农民素质D. 农村城市化答案:D8. 农村发展中,以下哪项不是农村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A. 提高农民生活水平B. 改善农村基础设施C. 增加农村就业机会D. 农村城市化答案:D9. 农村发展中,以下哪项不是农村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A. 推广生态农业B. 加强农村污染治理C. 保护农村水资源D. 农村城市化答案:D10. 农村发展中,以下哪项不是农村政策的主要目标?()A. 保障农民权益B.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C. 改善农村基础设施D. 农村城市化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农村发展的基本原则包括()。
A. 可持续发展原则B. 以人为本原则C. 公平原则D. 效率原则答案:ABCD12. 农村发展的主要内容有()。
A. 经济发展B. 社会发展C. 文化发展D. 政治发展答案:ABC13. 农村发展的重点领域包括()。
A. 农业现代化B. 农村教育C. 农村卫生D.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答案:ABCD14. 农村发展的制约因素包括()。
第四节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1.美国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美国拥有发展农业的优越的自然条件。
(1)纬度位置美国本土地处北纬25°~49°,大部分属温带和亚热带,水热条件适宜于栽培多种农作物。
(2)地形美国本土地形分为三大纵列带:①西部高山区:由落基山脉等几条南北走向的高大山脉组成,它们是美洲科迪勒拉山系的北段,由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相撞形成,因为形成的年代较晚,山脉海拔较高,山脉之间分布有宽广的盆地和高原。
②东部阿巴拉契亚山地:该山地形成年代较早,久经侵蚀,海拔较低,多在1 000米以下。
③中部平原区:位于东部山地与西部高山区之间,这里分布有密西西比平原,约占其本土面积的1/2,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有利于农业机械化耕作和大规模经营。
(3)气候美国本土大部分位于温带和亚热带地区。
东部地区以温带落叶阔叶林气候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气候为主,降水丰富,水热充足;中西部分布着大面积的温带草原气候;西海岸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复杂多样的气候类型有利于美国农林牧业的发展,有利于农业的多种经营。
(4)土壤密西西比平原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有利于发展农业.释疑点美国的水汽来源美国东部降水主要受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的暖湿气流影响.【例1】下图为“某国地形剖面图”,分析完成下列问题.(1)写出数字代表的地形区名称: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2)气候类型①为________,③地区的气候类型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该区气候对当地农业的有利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③地区的地形对本区农业的有利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农业高考试题答案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是()A. 气候条件B. 地形地势C. 土壤肥沃程度D. 市场需求答案:D解析:市场需求是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
市场需求决定了农产品的需求量和价格,进而影响农业生产的规模和类型。
气候条件、地形地势和土壤肥沃程度等自然因素也会对农业区位产生影响,但市场需求是决定性因素。
2. 以下哪种农业地域类型属于混合农业()A. 水稻种植业B. 畜牧业C. 林业D. 种植业与畜牧业相结合的农业答案:D解析:混合农业是指种植业与畜牧业相结合的农业地域类型。
这种类型的农业既可以生产粮食作物,又可以饲养家畜,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水稻种植业、畜牧业和林业都属于单一的农业地域类型。
3. 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是()A. 农业技术B. 农业政策C. 农业资源D. 农业环境答案:C解析:农业资源是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农业资源包括土地、水资源、气候资源等,它们是农业生产的基础。
农业技术、农业政策和农业环境等因素也会对农业可持续发展产生影响,但农业资源是决定性因素。
4. 以下哪种农业技术属于生物技术()A. 基因工程B. 遥感技术C. 地理信息系统D. 全球定位系统答案:A解析:基因工程属于生物技术,它通过改变生物体的基因组成来改良生物特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属于信息技术,它们可以用于农业资源调查、农业环境监测等方面。
5. 以下哪种农业政策属于市场调控政策()A. 价格补贴政策B. 农业保险政策C. 农业税收政策D. 农产品出口政策答案:D解析:农产品出口政策属于市场调控政策,它通过调整农产品出口量和出口价格来影响农产品市场供求关系,进而影响农产品价格。
价格补贴政策、农业保险政策和农业税收政策属于财政政策,它们通过调整财政支出和税收来影响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
二、多项选择题6.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农业区位选择()A. 气候条件B. 地形地势C. 土壤肥沃程度D. 市场需求答案:ABCD解析:气候条件、地形地势、土壤肥沃程度和市场需求等因素都会影响农业区位选择。
农业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全球各地对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讨论日益增多。
随着人口的增长、气候变化的影响以及资源的匮乏,人们越来越关注如何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提高农业的产量和效益。
本文将探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挑战以及可行的解决方案。
一、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指在保护环境、经济和社会可持续性的前提下,实现农业生产的长期稳定和发展。
这种发展模式对于实现全球粮食安全、减少贫困、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农业可持续发展有助于实现全球粮食安全。
目前,全球仍有很多地区面临粮食短缺的问题。
通过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可以增加粮食产量、提高农作物的适应性和抗病虫害能力,确保粮食供应的稳定性。
其次,农业可持续发展可以减少贫困。
农业在许多发展中国家是主要的经济支柱,直接相关到数以亿计的农民和其家庭的生计。
通过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可以提高农民的收入、改善生活条件,从而减少贫困的发生。
最后,农业可持续发展对于环境保护至关重要。
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往往会导致土壤退化、水资源污染、生物多样性丧失等环境问题。
而农业可持续发展强调生态系统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有助于减少对环境的负荷,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然而,农业可持续发展仍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目前农业面临着土壤质量下降、水资源短缺、气候灾害等问题,这些都对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产生了负面影响。
其次,农业生产中存在着过度使用化肥和农药、水土流失、农产品采摘和储存等环节的浪费等问题,这些不仅造成资源和能源浪费,还对环境造成了污染和损害。
此外,农村地区的发展条件和基础设施相对滞后,农民的技术水平和科学素养有待提高,这也制约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进程。
三、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为了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解决方案。
首先,科技创新是关键。
通过研发和应用农业科技,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抗病虫害能力,降低对化肥和农药的依赖,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对口农业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种作物属于我国北方主要的粮食作物?A. 水稻B. 小麦C. 玉米D. 大豆答案:B2. 我国农业的主要发展方向是?A. 粗放型B. 集约型C. 传统型D. 高耗能型答案:B3. 以下哪种灌溉方式被认为是节水灌溉?A. 漫灌B. 滴灌C. 喷灌D. 沟灌答案:B4.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A. 经济效益B. 生态效益C. 社会效益D. 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答案:D5. 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主要标志是?A. 机械化B. 信息化C. 智能化D. 机械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的结合答案:D6. 以下哪种肥料属于有机肥料?A. 尿素B. 复合肥C. 农家肥D. 磷肥答案:C7. 我国农业发展中,哪种资源最为紧缺?A. 土地资源B. 水资源C. 气候资源D. 人力资源答案:A8. 以下哪种农业技术被认为是现代农业技术的核心?A. 生物技术B. 信息技术C. 机械技术D. 管理技术答案:A9. 我国农业的主要种植制度是?A. 一年一熟B. 一年两熟C. 两年三熟D. 一年三熟答案:B10. 以下哪种作物是我国的主要经济作物?A. 小麦B. 玉米C. 棉花D. 大豆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以下哪些因素是影响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A. 气候条件B. 土地资源C. 农业技术D. 市场需求答案:ABCD12. 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A. 农业机械化B. 农业信息化C. 农业智能化D. 农业产业化答案:ABCD13. 以下哪些是现代农业的主要特征?A. 高效率B. 高产出C. 高科技D. 高投入答案:ABC14. 以下哪些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A. 保护生态环境B. 节约资源C. 提高农业科技水平D.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答案:ABCD15. 我国农业的主要种植方式包括哪些?A. 旱作B. 水稻种植C. 灌溉农业D. 保护地栽培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6. 我国农业的主要发展方向是粗放型。
第3讲 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一、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及农业发展 1.农业生产条件(1)自然资源优势⎩⎪⎨⎪⎧辽阔富饶的土地资源气候条件适宜,适于多种作物种植林地面积大,森林资源蕴藏量大草场资源和渔业资源兼备(2)社会经济条件{ 农业机械工业发展较快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 2.农业布局的变化二、东北地区农业开发中的问题问题 原因耕地破坏严重耕作粗放,低产田占多数,开垦了不宜耕作的土地 林、草地比重下降,资源利用失调毁林、毁草开荒及林区过度砍伐、草地过度放牧湿地环境破坏 开垦沼泽地水土流失严重 长时间大规模开发,黑土流失农业内部结构不尽合理 作物品种单一,林业和草原畜牧业商品化生产程度较低1.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2.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3.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4.加快农业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5.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加强耕地的建设和保持。
(2)搞好森林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保护。
(3)合理解决东北地区西部农牧交错带的农牧争地矛盾。
考点一 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条件分析1.(2012·福建文综)气候生产潜力是指一个地区光、热、水等要素的数量及其配合协调程度。
下图示意中国东北地区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的空间分布。
读图,回答(1)~(2)题。
(1)影响甲处等值线向北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A .纬度位置B .大气环流C .地形因素D .海陆分布(2)在中国东北地区,与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空间变化规律基本一致的指标是( )A.≥10℃积温B.日照时数C.太阳辐射量D.年降水量答案(1)C (2)A解析第(1)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气候生产潜力的概念,并且能够把影响气候生产潜力的因素与图示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结合起来。
从材料中可知,气候生产潜力的大小取决于光、热、水等要素的数量及其配合协调程度,而图中显示甲处大于同一纬度的两侧,结合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可知,甲处位于东北平原,两侧分别是大兴安岭和长白山地,显然平原地区的光热资源优于山地。
农村发展考研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 农村发展的核心目标是()A. 提高农民收入B. 改善农村基础设施C. 促进农村社会和谐D. 实现农村现代化答案:D2. 农村发展中,以下哪项不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A. 保护生态环境B. 优化资源配置C. 增加化肥使用D. 保障农产品质量答案:C3.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增加农民收入B. 促进土地资源合理利用C. 减少农村人口D. 增加农业产值答案:B4. 农村发展中,以下哪项政策最有利于提高农村教育水平?()A. 增加农业补贴B. 提高农村教师待遇C. 降低农村学校建设标准D. 减少农村教育投入答案:B5. 农村发展中,以下哪项措施最有利于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A. 增加农村就业岗位B. 提供职业培训C. 限制农村人口流动D. 减少农村劳动力答案:B6. 农村发展中,以下哪项措施最有利于保护农村生态环境?()A. 增加农药使用B. 推广有机农业C. 扩大工业生产D. 增加化肥使用答案:B7. 农村发展中,以下哪项措施最有利于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A. 增加农业补贴B. 提高农村医疗水平C. 增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D. 增加农村教育投入答案:C8. 农村发展中,以下哪项措施最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A. 增加农业补贴B. 扩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C. 限制农村人口流动D. 增加农村教育投入答案:A9. 农村发展中,以下哪项措施最有利于提高农村居民文化素质?()A. 增加农业补贴B. 提高农村教师待遇C. 限制农村人口流动D. 增加农村教育投入答案:D10. 农村发展中,以下哪项措施最有利于促进农村社会稳定?()A. 增加农业补贴B. 提高农村医疗水平C. 增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D. 增加农村教育投入答案:B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1. 农村发展中,以下哪些措施有助于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A. 提高农村医疗水平B. 增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C. 增加农业补贴D. 提高农村教师待遇答案:ABC2. 农村发展中,以下哪些措施有助于保护农村生态环境?()A. 推广有机农业B. 增加农药使用C. 限制农村人口流动D. 推广节能技术答案:AD3. 农村发展中,以下哪些措施有助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A. 增加农业补贴B. 扩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C. 限制农村人口流动D. 提高农村教师待遇答案:AB4. 农村发展中,以下哪些措施有助于提高农村居民的文化素质?()A. 增加农村教育投入B. 提高农村教师待遇C. 增加农业补贴D. 限制农村人口流动答案:AB5. 农村发展中,以下哪些措施有助于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A. 提供职业培训B. 增加农村就业岗位C. 限制农村人口流动D. 增加农业补贴答案:AB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农村发展中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性。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2019届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高三考前最终冲刺模拟)下图为我国某地的蔬菜大棚内不同连作年限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和酸碱度改变。
该农业面对国内外市场,由于高强度的土地利用,大棚内的土壤渐渐退化。
据此完成1—3题。
1.连作八年时,大棚内表层土壤退化的主要表现为A.土壤沙化B.土壤盐碱化C.土壤酸化D.土壤有机质削减2.为减缓大棚内土壤退化速度,可实行的措施是A.采纳滴灌技术B.适量掺沙改造C.增施速效肥料D.刚好深耕土壤3.该蔬菜大棚最可能位于A.珠江三角洲B.长江三角洲C.塔里木盆地D.黄淮海平原(2019届湖北省孝感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统考)“被延迟”栽培是指在夏季育苗、秋初定植、秋末冬初在爱护设施内接着生长发育,延迟到11—12月上市供应的栽培方式,既可延长蔬菜瓜果的供应期,又可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新疆吐鲁番市托克进县,每年7月到9月平均气温为40℃,当地主动开展“秋延迟”栽培,塑料大棚等“秋延迟”栽培爱护措施投入占到全部投入的40%。
2019年秋,托克逊县“秋延迟”种植率达到了75%。
据此完成4—5题。
4.下列关于托克逊县“秋延迟”栽培的叙述,正确的是A.投入资金少,相宜在全国大规模推广B.夏秋育苗、定植生产技术要求较高C.投入资金较小,商品率高,收益高D.冬季较寒冷,应尽早提前上市时间5.在下列对托克逊县“秋延迟”栽培农户进一步发展提出的建议中,不合理的是A.加大资金投入,培育新品种B.发展网络营销,形成品牌C.扩大生产规模,形成规模效应D.发展蔬菜深加工,增加附加值(2019届广东省高三百校摸底联考)近年来,内蒙古特泥河农牧场主动响应国家退耕还林政策,以造福子孙后代,改善生态环境为动身点,实施“绿色银行”行动,放弃以往普遍种植的防风林种杨树,大力种植沙棘,生产的沙棘果品质佳、味道好,深受消费者欢迎。
自2019年以来,当地连续举办了两届沙棘采摘节,吸引众多外地游客自驾或组团前来采摘。
在现代农业中,如何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现代农业中,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推广可持续农业实践:鼓励采用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循环农业等可持续农业模式,减少对化学农药和化肥的依赖,保护土壤和水资源。
2.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支持农业科技研究和创新,开发更高效、环保的农业生产技术和品种,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3. 促进农业产业化: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建立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
4.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农村道路、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生活质量。
5. 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加强对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推广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等生态修复措施,保护生物多样性。
6. 培养新型农民:加强农民职业培训和教育,提高农民的农业生产技能和环保意识,培养新型农民。
7. 完善政策支持体系:政府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加大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支持力度,引导农业向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变。
通过这些措施的综合实施,可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保障粮食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
农业可持续发展解释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农业经济、社会和环境需求的基础上,保持农业系统的长期稳定和可持续性的发展。
它旨在将农业的生产效率、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相互协调,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概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农业可持续发展强调对土壤、水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等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
通过采取合理的农业耕作方式、水土保持措施和生态农业技术,减少土壤侵蚀、水污染等问题,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 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农业可持续发展鼓励采用环境友好型的农业生产方式,减少农药、化肥和水资源的使用量,降低农业生产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通过推广有机农业、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等技术,促进农业与环境的良性互动。
3. 农产品安全和品质:农业可持续发展强调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和品质,以满足消费者对健康和安全食品的需求。
通过规范农产品质量检测和认证体系,加强农产品溯源和食品安全管理,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消费者信任度。
4. 农业社会可持续性:农业可持续发展强调在农村社会中促进社会公平和公正。
通过提供良好的农业劳动条件和收入来源,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社会地位,促进农业和农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农业可持续发展对于实现粮食安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政府、农民和农业相关机构应共同努力,采取有效的策略和措施,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实践和推广,为实现可持续的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做出贡献。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农发农管考研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农业发展中,下列哪项不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A. 土壤肥力B. 农业机械化C. 农业政策D. 农业产量答案:D2. 农业管理中,下列哪项措施不是提高作物产量的有效方法?A. 合理轮作B. 土壤改良C. 过度灌溉D. 科学施肥答案:C3. 农业发展中,下列哪项技术不属于现代农业技术?A. 智能农业B. 精准农业C. 传统农业D. 生物技术答案:C4. 农业管理中,下列哪项措施不是农业环境保护的措施?A. 减少化肥使用B. 增加农药使用C. 秸秆还田D. 有机农业答案:B5. 农业发展中,下列哪项不是农业科技创新的领域?A. 农业生物技术B. 农业信息技术C. 农业机械技术D. 农业贸易技术答案:D6. 农业管理中,下列哪项不是农业资源管理的内容?A. 水资源管理B. 土地资源管理C. 人力资源管理D. 农业产品销售答案:D7. 农业发展中,下列哪项不是农业政策的作用?A. 指导农业发展方向B. 促进农业科技进步C. 增加农业劳动力D. 保障农产品质量答案:C8. 农业管理中,下列哪项措施不是农业风险管理的内容?A. 灾害预警B. 保险机制C. 农业补贴D. 农业投资答案:D9. 农业发展中,下列哪项不是农业信息化的组成部分?A. 农业物联网B. 农业大数据C. 农业电子商务D. 农业机械化答案:D10. 农业管理中,下列哪项不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指标?A. 农业产量B. 农业资源利用效率C. 农业生态环境D. 农业经济效益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农业管理中,下列哪些措施有助于提高农业经济效益?A. 农业科技创新B. 农业机械化C. 农业信息化D. 农业政策支持答案:ABCD2. 农业发展中,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A. 气候变化B. 土地退化C. 农业污染D. 农业技术落后答案:ABCD3. 农业管理中,下列哪些措施有助于农业资源保护?A. 节水灌溉B. 土壤保护C. 农药减量D. 秸秆还田答案:ABCD4. 农业发展中,下列哪些技术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A. 精准农业B. 生物技术C. 农业机械化D. 农业信息化答案:ABCD5. 农业管理中,下列哪些措施有助于提高农业竞争力?A. 农业品牌建设B. 农业标准化生产C. 农业市场开拓D. 农业技术创新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农业机械化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农业可持续发展答案
1.C [美国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国家,农业劳动力少,主要使用大型机械化耕作。]
2.A [美国商品经济高度发达,追求效益成为影响农业生产发展的首要因素。其中,经济
效益对农业区域专门化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此外,交通运输条件、国家的政策与法规等,都
是影响区域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3.B 4.C [第3题,畜牧和灌溉农业区主要分布在降水较少的区域,⑦位于高大山脉的背
风坡、距海较远,降水少。第4题,①农业带纬度位置较高,气候湿冷、无霜期长;市场不
属于自然因素。]
5.C [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依赖于科学的、适宜的生产方式和技术,发展生态农业、有机
农业等。]
6.D 7.C [我国东北玉米带和美国玉米带都地处较高纬度,热量条件相对较差的地区,可
以算是地广人稀的地区,但这不是有利于生长的自然条件,而是商品率高、规模大的主要原
因;我国东北是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是其气候特点,美国玉米带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也是夏季降水较丰富,有较好的灌溉条件;两地都是平原地形、世界黑土分布区,故两地共
同的有利自然条件是③④⑤。两地都是地广人稀的地区,实行农场化经营,机械化程度较高;
两国本身都是人口、经济大国,玉米的市场需求大;两地交通条件都很便利,但由于冬季较
冷而复种指数低,故两地共有的社会经济条件是②③⑤。]
8.A [美国产区的1月平均气温在6~8℃之间,所以不会是纬度较高的五大湖区;美国30
˚N~40˚N东海岸有来自大西洋的水汽,降水较多;密西西比河三角洲地区为亚热带季风
性湿润气候,降水也较多,所以A项正确。]
9.C [从图中看出中国的年平均气温与北半球最适宜区吻合,年降水量也比美国更接近北
半球最适宜区,所以①正确;苹果在冬季不生长,糖分的积累主要是从气温日较差考虑,而
不是气温年较差,所以②错;美国产区位于大陆西海岸30˚N~40˚N之间的地中海气候区,
夏季炎热干燥,而我国苹果产区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因此夏季时美国产区光照条件更好,
所以③错;表中中国苹果生产成本远远低于美国,主要是中国劳动力成本低导致的,所以④
正确。]
10.C 11.A [第10题,“最主要”是题眼,黑风暴大规模袭击与破坏的主要原因是人类不
当的活动造成植被破坏,大风和干旱只是基础条件,不是“最主要”原因。第11题,四个
区域中只有塔里木盆地植被最稀疏且多大风天气。]
12.A [读图可知,该地区种植业的规模大于适宜发展种植业的缓坡和平原的规模,所以造
成该地区农业用地结构不合理的原因是过度开垦。]
13.D [我国南方地区丘陵和低山面积大,气候的垂直差异显著,应该调整农业结构,大力
发展立体农业;缓坡适宜开垦为梯田发展种植业,不适宜发展大牧场放牧业。坡度较大的地
区不宜开垦为梯田,若发展水稻种植业,会造成水土流失;全面封山育林,也不可行。]
14解析:选D。美国中部和北部为小麦带,五大湖沿岸和东北部为乳畜带,乳畜带以南的中
部为玉米带,35°N以南的亚热带为棉花带。
15解析:选C。③为玉米带,美国小麦和玉米生产具有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的特点,
但也存在能源消耗大、环境破坏严重的问题。
16解析:选A。从1月份气温看,美国产区位于亚热带,从降水量来看不可能位于东海岸,
原因是:东海岸临大西洋,受来自掠过墨西哥湾暖流的季风的影响,年降水量高于1000 mm,
所以分布区只能是西岸的地中海气候区。
17解析:选C。把中美两国的生产条件与“北半球最适宜区”的生产条件进行比较,可以发
现中国与之最接近,据此可确定①;气温日较差影响植物的呼吸作用,气温日较差大,植物
体内的营养物质分解慢,积累的糖分多,而②说的是气温年较差;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
雨,阴天多,光照不如夏季干燥的地中海气候充足,据此排除③;从生产成本对比看,美国
的生产成本远远高于我国,其中主要的是劳动力成本,美国经济水平高,人们的生活水平高,
劳动力价格高,由此可确定④。
18解析:选A。“黑风暴”是强风侵蚀裸露的地表而产生的一种灾
19解析:选B。美国西部原先有较好的植被覆盖,后来美国在西部发展的过程中,大量地破
坏植被,将许多地方的草原开垦为农田,从而使地表失去了植被的保护,因而出现了“黑风
暴”。
20解析:选C。此种灾害发生于美国西部的高原区,该高原位于西部的科迪勒拉山区,地势
较高,海洋水汽难以影响到,气候较干旱,是美国主要的草原分布区。
21解析:选D。甲位于内蒙古高原东部,乙位于松嫩平原地区,丙位于大兴安岭北段,对应
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别为草地、耕地、林地。
22解析:选D。东北地区之所以能成为全国主要商品粮基地,就自然条件而言,黑土肥沃,
粮食生产条件和基础好,粮食产量高,宜农荒地多,增产潜力大;就社会因素而言,东北地
区人少地多,本区人口对粮食的需求量少,剩余的粮食较多,可以提供大量的商品粮。
23解析:选B。北大荒指由黑龙江、乌苏里江和松花江冲积而成的三江平原地区,这里是我
国面积最大的沼泽区,沼泽土富含有机质,生产潜力很大。
24.答案:(1)E
(2)北部是春小麦产区,南部是冬小麦产区。
(3)①春季气候干旱,亚洲高压仍强盛,北京等北方地区风力较大;②多年来植被破坏严重,
乱砍滥伐森林、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致使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严重。
(4)美国接受了“黑风暴”的教训,退耕还牧、还林,西部地区主要发展畜牧业,国家重视
生态环境的保护。
(5)我国在西部大开发中,一定要把保护环境放在首位,加大对环境治理的投资,植树种草,
治理沙漠,并通过立法保护环境,不能以牺牲环境来发展经济。
25答案:(1)乳畜带 小麦带 玉米带 棉花带 畜牧和灌溉农业带 水果和灌溉农业带
亚热带作物带(2)温带大陆性 地中海 (3)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优势,更好地应用现代农业科
学技术和农业装备,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4)农业现代化程度高,地广人稀 (5)开发历史
悠久 矿产资源丰富 港口多、交通便利 乳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