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繁殖率下降的因素
- 格式:doc
- 大小:136.00 KB
- 文档页数:4
2017年第11期近些年,我国猪只饲养量呈现逐年增高的趋势,而猪场中母猪的饲养是很重要的,通常母猪的分娩率决定着所产仔数的数量、个体大小、健康程度等,与养猪场的经济效益有直接的关系。
在实际的养殖生产中引起母猪分娩率低的原因主要包括受胎失败和妊娠失败。
引起母猪分娩率低的原因主要有两种:(1)受胎失败;(2)妊娠失败。
而造成受胎失败和妊娠失败的原因有公猪方面的因素,也有母猪方面的因素。
因此,要针对不同的原因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提高母猪的分娩率,从而提高母猪的产仔数以及仔猪的质量。
1母猪受胎失败的原因分析公猪的精液的质量是影响母猪受胎的主要因素,如果对公猪的使用不当,会改变公猪精液的品质,使精液的质量下降,活力降低,死精和畸形精子的数量增加等,同时健康精子的数量减少,从而使精子的受精能力下降,最终导致受胎失败。
当公猪发生繁殖障碍时,如公猪的生殖器官发育异常,阴茎短小,使配种时不能达到受精部位,而使配种失败,有的公猪患有与生殖系统相关的疾病,如细小病毒病、乙脑病毒病等会影响到公猪的性欲,也会使公猪精液的品质下降。
公猪对高温表现的较为敏感,当养殖环境的温度过高时,公猪的性欲和精液质量就会受到影响,如果长期生活在高温环境下,公猪的精液的死精数量会大幅度的上升,而使母猪受胎率降低,严重时还会导致不育,严重影响母猪的分娩率,因此,在夏季公猪的繁殖性能通常较低。
另外,营养因素也是影响公猪精液质量和繁殖性能的主要因素,当公猪营养不良时,性欲就会降低,精液的质量变差,射精量明显的减少,所以在公猪的配种期要对期优饲,增加饲料的营养浓度,对提高公猪精液的品质极为有利。
引起母猪发情排卵异常的主要原因包括营养因素,即空怀母猪饲喂不当引起体况过肥或者过瘦,当母猪过肥时脂肪会在卵巢大量沉积,而影响排卵。
当母猪体质过瘦,营养不良时,会影响到卵细胞的发育,导致排卵异常,降低母猪的分娩率。
母猪在哺乳期如果饲喂不合理,或断奶不及时,会影响母猪体况的恢复和生殖系统的复旧,其直接后果是会使母猪发情异常,从而降低分娩率以及下一胎的窝产仔猪数。
影响母猪受胎率的4大原因猪属于四季繁殖生产动物,在养猪生产中,高温常导致母猪发情或返情。
母猪受胎率会明显低于秋冬季节,产仔数量减少,弱仔数量增加,发生流产及死胎现象增多,严重影响养猪经济效益。
1、营养因素高温季节,猪的活动量、采食量下降,母猪繁殖所需的营养物质特别是维生素摄入不足;或是由于高温饲料中的维生素遭到破坏,而脂溶性维生素A、维生素E是维持母猪正常繁殖活动最基本、最有效的维生素;或是供给饲料营养不全面、饲料霉变,以及缺乏青绿饲料等原因,均可造成母猪发情排卵规律紊乱,出现乏情或是发情不规律的现象,从而影响配种和受孕。
2、环境温度因素环境温度超过30℃时,公猪的精子质量就会受到影响,外界温度越高,精子质量越低。
在气温过高的情况下,可导致公猪的性欲下降,死精、弱精增多,如对母猪的配种时机把握不准,极易造成母猪空怀不孕。
该原因是导致高温季节母猪受胎率低的主要因素。
3、运动不足天气炎热,种猪的运动量相对减少,加上大多养猪场对种猪使用定位栏养殖,运动量更显不足。
公猪运动量过少,会导致精液活力下降,从而影响母猪受胎率。
母猪运动量不足,会影响母猪的正常发情排卵,同时会使母猪四肢乏力而影响配种受孕。
4、疾病原因a.猪繁殖呼吸综合征。
主要是妊娠母猪和1月龄内小猪易感染,母猪表现消瘦、厌食、耳部和腹部发蓝、早产、产死胎和弱胎。
b.细小病毒病。
该病影响母猪的繁殖生产性能。
空怀母猪感染后可影响母猪的正常发情,一部分母猪会出现持续性不发情。
母猪配种初期感染后会致一部分胚胎早期死亡,被母体吸收,母猪不出现返情症状,也不怀孕产仔;母猪怀孕中期感染后会致一部分胎儿中途死亡。
胎水被母体吸收,母猪腹围减小,或产死胎、弱胎、木乃伊胎,或产少数活仔;母猪怀孕70天后感染,母猪能产一部分活仔,仔猪带毒成为新的传染源。
c.非典型性猪瘟。
该病会导致猪的免疫力下降,并引起母猪发生繁殖生产障碍。
母猪怀孕10天前感染,会导致早期胚胎死亡或被母体吸收,母猪出现返情或产仔数量减少;母猪怀孕10天~15天感染,会增加死胎数;怀孕中后期感染,会致死胎、弱胎,产后胎儿生长发育不良;母猪产前1天左右感染,仔猪能存活,但严重影响生长发育。
母猪受胎率低是原因,怎么改善养猪业在我国的发展是非常成熟的,我国各地基本上都有养殖。
猪肉对于很多人来说也是每顿都不可缺少的肉类食物,因此现在我国猪的养殖面积还是非常大的。
在养猪的时候,百度文库重要的是要做好母猪管理的。
而母猪在饲养中经常会出现受胎率低的现象。
那么导致母猪受胎率低的原因是什么呢?下面专业人士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一起来看看吧!1、营养因素在母猪生长过程中,如果营养物质没有满足母猪的生长需求的话,那么会影响母猪的发情排卵工作,从而导致母猪的配种受孕率下降。
并且还有可能会出现死胎、弱胎等现象。
而且在夏季的时候,温度较高,如果母猪的维生素摄入量过少或者是饲料中维生素被破坏的话,那么也会造成母猪受胎率下降,影响胚胎的正常发育等。
最后,在母猪进食饲料中,如果营养成分过少,例如缺少青饲或者是饲料过少的话,那么种猪在繁殖的时候便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2、公猪因素在夏季高温炎热的环境下,公猪的性欲是会因此而降低的,其死精、弱精的情况也会越来越多。
所以无法保证母猪正确的配种时间,最后造成母猪空怀。
因此,公猪性欲下降的因素是导致母猪受胎率低的一个主要因素。
除此之外,如果公猪在夏季受到严重的热应激,而且还没有有效的利用公猪的话,那么长时间的情况下,对公猪的健康是非常不利的。
导致公猪性功能下降,同样也会影响到母猪的受胎率。
3、运动因素在饲养母猪的时候,百度文库是要保证母猪每天都有着充足的运动量的。
不过现象很多猪场都存在着猪缺少运动的现象,并且很多猪场都是以定位栏饲养为主,从而导致猪的运动量更少。
尤其是在公猪饲养中,如果缺乏运动量的话,那么还会降低公猪的精子活力,直接影响到母猪的受胎率。
而如果是母猪缺少运动的话,那么母猪的发情排卵也会受到影响,对配种受孕都是非常不利的。
4、疾病因素很多病毒对母猪的受胎率都会造成不同程度上的影响,导致母猪出现各种繁殖性能的异常。
例如在空怀阶段的时候,一些母猪会出现持续性的不发情现象。
母猪受胎率低的几个影响因素-养猪技术母猪是猪群中的重要群体,是猪场经济效益的主要影响因素,目前饲养场母猪群比较常见的负面表现就是母猪的受胎率降低,但是导致母猪受胎率降低的原因不只一种,会受到很多种因素的影响。
下面就具体来了解一下:母猪受胎率低的几个影响因素。
1、营养因素首先,营养物质的摄入量不能满足母猪的需要,会造成母猪的发情排卵不规律然后对于配种和受孕产生一定的影响,此外还有可能产出死胎和弱胎。
其次,在炎热的夏季如果母猪摄入的维生素不足或者是采食的饲料中维生素的稳定性被破坏,就会导致母猪采食之后出现受胎率降低并且会造成胚胎发育不正常的情况表现出来。
第三,如果母猪采食的饲料只含有有限的营养成分,如果猪采食了青饲料缺乏或供给不足的饲料,就会在种猪的繁殖活动方面表现出相应的异常。
2、疾病因素细小病毒病会在不同程度上对母猪的受胎率造成影响,根据母猪感染细小病毒的不同阶段而表现出繁殖性能异常。
如果在空怀阶段的母猪感染了细小病毒仍然会有正常的发情表现,但是其中会有部分母猪表现持续性的不发情状态;配种初期的母猪如果感染细小病毒就不会有返情表现,同时也不会怀孕产仔;刚怀孕母猪如果感染细小病毒,一部分胚胎在早期就已经死亡而且被母体吸收;母猪怀孕的中期和后期如果感染了细小病毒,结果会发现有的胎儿中途就发生死亡,同样是因为胎水被母猪吸收,可见母猪的腹围变小或者是产死胎、弱胎、木乃伊或者仅仅只是产出几头仔猪。
实际生产中可以给后备母猪或者在配种之前对其进行细小病毒疫苗的免疫接种措施,后备母猪在第一次免疫之后应该在3周之后重复进行1次疫苗免疫。
如果猪感染了非典型猪瘟也会导致免疫力降低,母猪感染就会造成繁殖障碍的情况出现。
如果母猪在怀孕的10天前发生非典型猪瘟感染,会造成早期胚胎死亡或被母猪吸收的后果,临床生产中可见母猪返情或产仔数量降低;如果在妊娠的10 -15天母猪感染了非典型猪瘟就会导致死胎数量增加;妊娠中、后期的母猪如果感染非典型猪瘟就会产出死胎、弱胎,并且产出的胎儿生长发育不正常;妊娠母猪在生产前1周发生非典型猪瘟感染,对于仔猪正常的生活不会产生不良影响,但是仔猪的生长发育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引起母猪繁殖障碍的几个因素母猪是生猪养殖中重要的繁殖动物之一,对于提高猪场的繁殖效益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猪繁殖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影响母猪繁殖的障碍因素。
主要的有以下几个方面:饲养管理不当:饲养管理不当是导致母猪繁殖障碍的一个重要原因。
饲养环境的湿度、温度、空气质量等都对母猪的繁殖产生影响,如果环境温度过高或者过低,湿度过大或者过小,都会影响母猪的发情情况,影响其受精能力。
饲料的质量和数量也会对母猪的繁殖产生影响,如果饲料中存在过多的抗生素或者其他有害物质,都会影响母猪的发情和受孕能力。
营养不良:营养不良是导致母猪繁殖障碍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母猪繁殖过程中需要摄入一定量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如果长期处于缺乏这些营养物质的状态下,会导致母猪的卵巢发育不良,影响其发情和受孕能力。
饲料中缺乏某一种或几种营养物质也会导致母猪的繁殖障碍。
疾病和感染:母猪在繁殖过程中容易受到一些疾病和感染的影响,导致繁殖障碍。
母猪在发情期和受精后容易受到繁殖系统感染,导致卵泡发育不良、受孕能力下降。
猪场常见的疾病,如乳房炎、血吸虫病等也会对母猪的繁殖能力产生影响。
精神壓力:母豬是頗為敏感的動物,對於離開與經常性鬧事等精神壓力是缺乏承受力的。
這會直接影響到母豬的發情週期和繁殖功能。
經常性的精神壓力會讓母豬暴露出焦慮和緊張情緒,影響到荷爾蒙的排放,從而減少母豬發熱性內分泌素的分泌。
基因品種:基因品種是母豬繁殖的重要因素之一,良好的基因品種有助於母豬的生殖力和生育能力。
如果品種選擇不當或基因不理想,也可能導致母豬生殖能力下降。
綜上所述,母豬繁殖障礙的因素多種多樣,飼養管理不當、营养不良、疾病感染、精神壓力和基因品種等都會對母豬的繁殖能力產生影響。
在猪场管理过程中,需要加强管理和饲养环境的控制,提供良好的饲料和营养,加强抗病能力,注意母猪的精神状态,合理选择基因品种,以提高母猪的繁殖效益。
母猪产仔少的几点原因分析一、年龄原因。
猪的年龄及胎次影响产仔数的多少,同时影响产活仔数的多少。
怀胎12轮胎的母猪繁殖性能低,排卵数少,产仔数少;35胎繁殖性能最好,产仔数及产活仔数最高;6胎以后的母猪繁殖性能有所下降,坎氏及产活仔数下降。
并且由于体力的影响,产仔过程易产生疲劳,时间过长,造成死胎比例过大。
在生产中应加强低胎次和高胎次猪的助产,减少产仔的间隔时间。
二、品种原因。
有些品种本身的繁殖能力低,造成产仔数少。
如:皮特兰、杜洛克等,由于品种的原因,产仔数提高非常困难,在商品猪生产的母系选育过程中,不能只注重猪种的体型和瘦肉率,而忽视了繁殖专业知识。
三、管理上的问题。
配种前不能短期优饲:为了增加排卵数,后备母猪和断奶母猪配种后前45天要短期优饲,喂给优质全价的饲料,增加饲喂量,以提高排卵数;配种时月龄过小:后备母猪配种体重小得多过低及月龄太小,由于现在猪的品种生长速度太快,配种过早,没有达到体成熟,造成产仔数减少,后备配种母猪的配种月龄只要在7月龄以上。
没有控制配种前的膘情:半齿脂母猪没有限饲,造成配种之时体重过大过肥,产仔数减少。
基本巴氏断奶后过瘦、流产和返情母猪过肥,均影响母猪的排卵数,从而影响产仔数;妊娠期间饲喂量不合理:妊娠阶段性每天日粮饲喂量为1.52公斤,中期适量每天饲喂量为22.5公斤,末期每天饲喂量为33.5公斤,同时要视母猪的猪只群居动物体况随时调整饲喂量。
四、饲料的原因。
没有给母猪营养、全价的配合饲料。
有的生产者认为母猪不用或少用添加剂,以免造成母猪的过度肥胖,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必须加以纠正。
有些饲料合资企业也认为母猪的饲料不重要,做配方不认真、不全价、偷工减料,造成养猪者加不加添加剂效果不出现明显的思想误区。
五、其他原因。
疫苗接种微秒不合理、疫病等因素也影响母猪的产仔数量。
母猪繁殖障碍症的原因及解决措施作者:覃雄来源:《当代畜禽养殖业》 2017年第6期母猪年提供仔猪头数或母猪年出栏育肥猪头数,是衡量一个猪场经营效益好坏的重要指标。
母猪正常发情和适时配种是饲养母猪成败的关键所在。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要求母猪发情及时,多产仔、产好仔,以提高仔猪存活率。
但是养猪企业最头痛的事情就是母猪繁殖障碍问题,母猪的繁殖障碍症已经成为养猪企业最大的发展瓶颈。
本文就造成母猪繁殖障碍的原因和解决措施进行剖析。
1 母猪出现繁殖障碍的原因(1)遗传基因问题。
选择母猪必须利用母猪良好的遗传基因。
二元母猪已经成为现代养猪企业公认的母猪繁殖模式,能发挥其父系、母系的繁殖、生长基因作用。
但是选择二元后备母猪首先应查其父母代的基因,其次还应从外观上查看后备母猪的体况。
另外,季节性繁殖劣性基因也可能造成季节性的母猪不发情。
(2)传染性疾病。
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猪伪狂犬病、猪布氏杆菌病、乙脑、细小病毒病、附红细胞体病、衣原体病等,都可导致猪的生殖系统发育不良,以至造成不发情或发情不明显或者产仔时的难产,从而造成繁殖障碍。
(3)饲养管理不良。
由于营养不良,造成母猪过于瘦弱而不发情。
饲喂单一品种的饲料,造成母猪营养不良,导致不发情。
后备母猪饲料中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不足或饲料中含有霉菌毒素等,都可以造成母猪不发情。
营养过高,使母猪过肥,卵巢内脂肪浸润,卵泡上皮脂肪细胞变性,造成卵泡萎缩或卵巢囊肿,也可导致母猪不发情。
断奶过晚,哺乳损失体重在15kg以上,导致身体状况差,造成母猪断奶后发情推迟或不发情。
母猪产科病(如患有子宫内膜炎)也会造成不发情。
饲养环境的因素,如饲养环境的光线、通风、活动范围的大小、异性的刺激和应激等因素等等。
内分泌失调的原因,如激素分泌不足或者比例不平衡,卵泡囊肿和黄体过多等。
2 解决措施首先,检查母猪不发情的原因,根据不同的原因采取不同的解决方法。
(1)选择父母代遗传基因好的二元母猪做为后备母猪培养。
繁殖母猪生产效率的影响因素及提高方式
随着养殖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现代养殖已经越来越重视提高母猪的生产效率。
母猪的生产效率直接影响着养殖场的经济效益,因此提高母猪的生产效率是养殖业的重要任务之一。
下面将介绍影响母猪生产效率的因素及提高方式。
1. 饲料:母猪的饲料是影响其生产效率的重要因素。
良好的饲料能提供母猪所需的营养物质,并保持其身体健康。
不同阶段的母猪所需的饲料种类和含量也不同。
2. 环境:母猪需要一个温度适宜、干净卫生、通风透气的环境。
良好的环境能减少母猪生病的几率,提高其生产效率。
3. 疾病:母猪生病将严重影响其生产效率。
常见的疾病有猪流感、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等。
必须采取防病措施,预防和治疗疾病。
4. 饮水:母猪需要清洁、新鲜的饮水,以保持身体健康。
饮水水源中的微生物和有害物质将对母猪产生不良影响。
5. 品种:选择适合本地环境的母猪品种能提高其生产效率。
1. 给予适宜的饲料:根据母猪生长阶段和特殊情况,为其配备适宜的饲料,能提高母猪的免疫力、增加其体重和生产效率。
2. 维持良好的环境:确保母猪养殖场干净卫生、通风透气、温度适宜,以及其他基本养殖条件。
3. 预防和治疗疾病:对养殖场进行定期检查,尽早发现疾病,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4. 提供充足的清洁饮水:母猪需要持续清洁、新鲜的饮水以保持其健康。
总之,提高母猪的生产效率需要从多个角度来考虑。
只有照顾好各方面的因素,才能让母猪健康成长,并在生产方面发挥最好的效果,为养殖场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
近年来,母猪繁殖率下降在我国各地规模养猪场均有不同程度发生,成为影响规模猪场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母猪繁殖率下降主要表现为准胎率低、流产、产死胎、弱仔、产仔数少和不孕,时有哺乳母猪突然断奶现象发生。
笔者近期对我国87家规模养猪场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存栏3000头以上的较大、大型规模养猪场母猪繁殖率下降比例为16.7%,平均窝产活仔数9.7头,较2008年减少5.11%;平均每头能繁母猪年可提供商品猪16.8头左右。
存栏2000头以下中小规模养猪场母猪繁殖率下降比例为29.4%,平均窝产活仔数9.1头,较2008年减少8.02%;平均每头能繁母猪年可提供商品猪14-15头左右。
由于母猪繁殖率下降造成的经济损失为20-30%,严重的高达40-50%。
经分析认为,在造成母猪繁殖率下降的诸多因素中,其主要原因是蓝耳病、猪瘟和衣原体等疫病因素;其次是子宫内膜炎及营养不平衡、霉变饲料、品种(品系)遗传、滥用抗生素和添加剂及妊娠母猪环境控制不合理等。
影响母猪繁殖率的主要疫病有蓝耳病、猪瘟、伪狂犬病、细小病毒、乙脑、口蹄疫、猪繁殖与呼吸道综合征(PRRSV)、圆环病毒、钩端螺旋体和衣原体等。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采集了部分猪场的病料进行病理化验,提取出了猪繁殖与呼吸道综合征病毒(PRRSV)、细小病毒、伪狂犬病毒和衣原体等病原。
引以注意的,
一是由于有些影响繁殖率的疫病许多症状相近,在临床中往往造成误诊,在生产中应加以重视。
如衣原体病近来在我省时有发生,且发病数量呈增加趋势,有的猪场误诊为蓝耳病,贻误治疗时机。
对于传染病造成的母猪产仔数减少的情况,要对其进行血清学检查,以作出准确判断。
二是在生产管理中,要合理制定免疫程序,妊娠期、哺乳期尽量减少疫苗注射,除大肠杆菌、红痢外的疫苗都应在配种前注射,减少因疫苗注射对胎儿的影响。
三是发现母猪患附红细胞体病、子宫炎、钩端螺旋体、产后瘫痪、乳房炎、产褥热、阴道炎、布氏杆菌病等病,应及时加以治疗或淘汰。
投入品应用与控制是影响生猪繁殖性能的重要因素,营养不平衡、饲料霉变、
滥用抗生素和添加剂等均有可能导致母猪繁殖率下降。
在生产中,一是母猪日粮
中长期缺乏维生素A、B2、E、叶酸和钙、磷、锰、锌,可造成母猪繁殖障碍,
要保证母猪各种营养摄入均衡、适量。
同时要适当控制配种前的母猪膘情,配种
时体重过肥,产仔数可能减少,母猪断奶后过瘦、流产和返情母猪过肥,可造成
排卵数减少,从而影响产仔数。
为增加排卵数,后备和断奶母猪配种前4-5天
要短期优饲,以提高排卵数。
二要保证饲料品质安全。
原料中玉米黄曲霉超标、
豆粕尿素酶偏高、矿物质消化力不强、氟含量超标,均影响母猪产仔数及产活仔
率。
要投入品管理上,要加强饲料仓储管理,控制好原料水分,必要时适当添加
防霉剂、吸附剂防止饲料霉变。
三要禁止滥用抗生素和添加剂。
在调查中发现,
许多猪场经常性进行预防性投药,长期或超量使用抗生素及其他添加剂预防疾
病,容易导致猪胃肠菌群紊乱,肝脏等器官负担过重,免疫力下降,严重的可能导致注射疫苗后抗体水平低,继而起不到保护作用。
引种和选种不当影响生猪的繁殖率。
猪的遗传因素是影响母猪繁殖率的主要原因,猪场的在选种中应采用以繁殖性状为主的综合选种方法,不断提高繁育猪群的质量。
在引种时,一要注意引进高繁殖力的品种、品系,在确定引进品种后,要选择繁殖性能好的家系和个体;在商品猪生产的母系中,尽量避免使用产仔数少的品种的血缘。
二要在引种后严格隔离观察检疫,严防带毒种猪进入猪场。
三要合理掌握引种日龄。
引种日龄偏小会造成种猪淘汰率过高,调查中有些猪场引种日龄偏小,淘汰率高达50%以上,给猪场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
三要及时淘汰生产性能低或患病母猪。
对屡配不孕、异常分娩、死胎、低产、泌乳力差和疾病母猪要及时淘汰,初产母猪更应严格。
猪舍环境也是影响母猪繁殖性能的因素之一,在环境控制应重点把握以下几方面,一是温度。
当产房温度超过26℃时,母猪采食量下降,当温度达到32℃时,可造成母猪流产或死胎现象。
所以当室温超过30℃时,应提高日粮营养水平,添加电解质和维生素等抗应激物质,增喂青绿多汁饲料,采取降温和通风等措施,减少母猪的热应激。
二是湿度。
猪舍湿度过高可造成细菌大量繁殖,影响母猪繁殖性能,猪舍相对湿度宜控制在60-70%。
三是通风。
空气质量差会造成猪打喷嚏、流泪、咳嗽等不良反应,严重时会造成母猪发情障碍。
猪舍要控制通风,保持舍内空气质量良好,一般要求舍内调温风速为0.2-1.5m/s,换气率为每分钟1-1.25个猪舍容积空气量,母猪舍氨气浓度质量分数应控制在
15mg/m3以下,二氧化碳不超过0.15%,硫化氢不超过10mg/m3。
四是光
照。
母猪哺乳期间光照时间应达14-18 H,照度50-100LX,猪舍光照不足时应补充人工光。
此文章来自:广州安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网站: 招商热线:400-999-3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