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音响系统优秀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867.50 KB
- 文档页数:99
《家用高保真音响的技术与心理效应》课件第一讲高保真音响的基本构成及其各部分的作用一、高保真印象的基本构成硬件:1、主动发声的音响器材。
如扬声器、功率放大器、连接线等2、被动或辅助发声的器材。
如各种消音或者扩散音装置。
(一般人注意集中在主动发声的音响器材上,而忽略了被动大声的器材。
)软件:各种磁带、密纹唱片(LP)、激光唱片(CD、DVD、VCD等数字音频)二、传统音响与现代音响的发展简介1.传统音响与现代音响的联系和区别现代音响与传统音响之分,可能有不同的定义和分类标准。
当前多以单声道和多声道、模拟音源与数码音源为线索区分音响的现代与传统。
当然,多声道要以单声道为基础,同时多声道发展离不开单声道的进步。
因此,除了声道的多寡之外,现代音响与传统的音响更有声音的动态、频响范围、保真度、信噪比和使用方便等方面的重大差别,现代音响这些方面的进步都是传统音响无法比拟的。
单声道(最早的音响)一个声音通道,用一个传声器拾取声音,用一个扬声器进行放音的过程,称之为单声道。
单声道是指把来自不同方位的音频信号混合后统一由录音器材把它记录下来,再由一只音箱进行重放。
在单声道的音响器材中,你只能感受到声音、音乐的前后位置及音色、音量的大小,而不能感受到声音从左到右等横向的移动。
所重播时的效果相对于真实的自然声来说,是简单化的,是失真了的。
双声道(立体声的最基本实现方式)所谓双声道:通俗的说就是有两个声音通道,在电路上它们往往各自传递的电信号是不一样的,电声学家在追求立体声的过程中,由于技术的限制,在最早的时候只有采用双声道来实现,所以现在立体声和双声道好像变成一个东西了。
四声道(环绕立体声)所谓环绕立体声,系指声音好像把听者包围起来的一种重放方式。
这种方式所产生的重放声场,除了保留着原信号的声源方向感外,还伴随产生围绕感和扩展感(声音离开听者扩散或有混响的感觉)的音响效果。
在聆听环绕立体声时,聆听者能够区分出来自前后左右的声音,即环绕立体声可使空间声源由线扩展到整个水平面乃至垂直面,因此可以逼真地再现演出厅的空间混响过程,具有更为动人的临场感。
如图中所示,5.1音箱的2个主音箱、1个中置音箱和超重低音音箱都是放置在视听空间的前部的,它们一般通过活动的音箱连接线连接至功放的相应端子,无须预布线路。
而环绕音箱位置在视听空间的后部,一般在电视墙面的正对面墙的左右两边,需要在装修时考虑的就是环绕音箱线。
所以,家庭影院的布线,其实就是两个环绕音箱的布线。
环绕音箱的线路,一般建议按下图方式布放。
说明:1、在功放后面的电视墙和沙发两侧放置环绕音箱位置附近墙上,各设置音箱插座一个。
前面用四位,后部环绕用二位。
(从理论上说,从功放至音箱的连接环节越多,效果越打折扣,因为环节多了,信号的衰减和失真也随之增加,但在AV系统中,插座、插头、连接线等环节对音质的劣化远没有纯音乐系统中严重,特别是一般家庭使用的AV系统,根本无须顾忌这一点。
加上插座后,可以有效的保护暗线,特别是环绕音箱一端。
因为一般家庭,总是先装修,后配家庭影院。
装修布线时,以后用什么样的环绕音箱都还没有决定,如果不加插座直接出线的话,从什么位置出线,留好多少余线都很难确定。
加插座后,以后只要用活动音箱连接线连接购置的环绕音箱和插座就行了,音箱摆放的调整余地更大)2、从四位音箱插座至后部左右两侧的二位音箱插座,分别排放环绕音箱线。
要求两侧的音箱线长度基本一致,并尽可能的短,以保证信号损失最小并左右两个声道平衡。
一般建议如上图方式铺线管排线,即线管从电视墙中点沿中线向后排放,至后面墙后再分至左右两侧。
3、环绕音箱插座高度,一般距离地板30-35公分。
4、环绕音箱的放置,常见的问题是将音箱高高的挂在墙角,我们不建议用户这样做,因为这样会严重破坏声音还原和定位。
环绕音箱正确的摆放位置应该在“皇帝位”(发烧专门名词,最佳聆听位置,皇帝位与前置的两个主音箱三点成等边三角形关系)的两侧稍靠后并对称放置,左右距离与两个主音箱之间的距离大概一致;高度距地板75至100厘米之间(音箱中心),一般应与坐在沙发上的人的耳朵并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