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国高端腕表消费研究报告
- 格式:pdf
- 大小:1.46 MB
- 文档页数:31
中国消费税制改革、奢侈品现状、奢侈品征收消费税范围及我国奢侈品征收税情况分析一、中国消费税制改革消费税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是对以消费品或消费行为作为课税对象的各种税收的统称(一般消费税),包括增值税、销售税、零售税等。
狭义是指以特定消费品或消费行为作为课税对象而征收的一种税(特别消费税),对应于中国的消费税。
消费税主要具备三项功能:组织财政收入功能、调节收入分配功能、保护环境功能(矫正外部性功能)。
欠发达国家消费税主要为单纯财政功能,发达国家则侧重“矫正外部性功能”。
中国消费税收入快速增长,且发生过多次调整,但未发生重塑。
国内消费税收入由1994年的487.4亿元增至2018年的10,632亿元,CAGR为13.7%。
自1994年以来,我国多次对消费税进行调整,不同时期、不同经济背景下,征税范围和税率的变化反映消费税限制或促进消费的政策导向变化。
但其所涉及的税目、税率和征税环节均为局部调整,并未有根本性或整体性的重大变革。
中国消费税收入占税收总收入比重不高,且高度集中在四大类消费品。
1994-2018年,国内消费税收入占比经历了先下降后上升的过程。
1994年消费税占比为9.5%,后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消费税发挥的组织财政收入功能逐渐弱化,且部分消费品被调整出消费税征收税目,整体占比持续下降至2008年4.7%。
2009年,随着国家对成品油征收消费税税率的提升,消费税占比快速提升,基本稳定在7%-8%左右。
目前消费税主要发挥调控和引导消费功能,收入高度集中在烟、成品油、小汽车与酒等四种消费品品类,以2017年为例,这四类产品贡献的消费税收入占全部消费税收入的比重分别约为44.7%、41.8%、7.8%、2.3%,合计96.6%(含部分高档汽车和高档烟酒,但是占比非常小)。
2019年9月26日,国务院印发《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后调整中央与地方收入划分改革推进方案》,其中提出的政策措施包括:“后移消费税征收环节并稳步下划地方。
中国奢侈品发展和消费现状中国奢侈品发展和消费现状奢侈品是一种超出人们生存与发展需要范围的,具有独特、稀缺、珍奇等特点的消费品。
店铺给大家整理了中国奢侈品发展和消费现状,希望你们喜欢!中国奢侈品发展和消费现状一、中国奢侈品市场发展现状中国奢侈品协会的的《中国奢侈品报告》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消费者全球高端消费品消费达到9550亿元,中国消费者在世界各地的高端消费品消费总和占全球高端消费品市场总容量的21.9%左右,个人消费用品类更是占到全球的46%以上,中国消费者已经成为全球高端消费品市场无可争议的大买家。
消费渠道方面,2014年我国消费者通过境内店面、代购以及出境购买三个渠道消费比例分别保持在30%、15%和55%左右,出境购买仍是高端消费品销售的主要渠道。
从门店数量来看,自2010年以后,各大品牌在中国的扩张速度都开始放缓,大多数品牌对未来的扩张均持保守态度,更加注重门店的翻新、迁址和运营的改善。
2014年全国所有品牌包括新兴品牌在内仅有100家左右新店开张,蔻驰、普拉达和MCM品牌店分别新增店面13、7和10家;果博斯关闭店面7家,多数为男装店面。
从高端消费品供给结构来看,我国高端消费品市场类商品品类丰富,国内外品牌在不同类别的高端消费品中有不同的表现。
总体而言,除了少数酒类、烟草、茶叶类外,我国高端消费品多依赖于进口,国外品牌在国内市场占据着主导地位,我国本土品牌缺失现象严重。
在化妆品、珠宝、汽车、腕表等个人用品类和交通工具类高端消费品市场中,国外品牌占据了绝对销售份额。
贝恩公司的《2014中国奢侈品报告》中显示,我国内地高端消费品市场各类别前五大品牌普遍都被国外品牌占据,且占据市场份额超过40%,仅有周大福品牌在珠宝类中位居第三名。
在高档住宅类和饮食类高端消费品市场中,我国本土品牌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从高端消费品需求来看,我国富裕消费者的数量在迅猛增长,预计2015年将超过400万,中国将成为仅次于美国、日本和英国的全球富裕家庭第四多的国家,富裕人群的增加将会有效的带动我国高端消费品的需求。
奢侈品消费研究报告一、引言在当今社会,奢侈品消费已成为一种引人注目的现象。
从高端时尚品牌的服装和配饰,到豪华汽车和顶级腕表,奢侈品市场不断扩大,吸引着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关注和投入。
然而,奢侈品消费背后的动机、影响因素以及其对社会和经济的作用却复杂多样。
本报告旨在深入研究奢侈品消费的各个方面,为更好地理解这一现象提供全面的视角。
二、奢侈品的定义与范畴奢侈品并非简单地指价格昂贵的物品,而是具有一系列独特特征的产品和服务。
它们通常具有卓越的品质、精湛的工艺、独特的设计以及象征地位和身份的价值。
常见的奢侈品范畴包括时尚服饰、珠宝首饰、名表、豪华汽车、高端旅游、私人飞机和游艇等。
三、奢侈品消费的动机(一)彰显社会地位消费者通过购买奢侈品来展示自己的财富、成功和社会地位。
拥有奢侈品可以让人在社交场合中脱颖而出,获得他人的认可和尊重。
(二)追求品质与独特一些消费者购买奢侈品是出于对高品质材料和精湛工艺的追求,以及对独特设计和限量版产品的喜爱。
(三)自我奖励与满足在取得成就或经历重要事件后,购买奢侈品作为对自己的奖励,以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和愉悦感。
(四)跟风和从众心理受周围人或社会潮流的影响,为了融入特定群体或跟上时尚趋势而进行奢侈品消费。
四、奢侈品消费的影响因素(一)个人经济状况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和财富积累是决定其是否有能力进行奢侈品消费的关键因素。
(二)品牌形象与声誉知名品牌的历史、文化内涵以及在市场上的良好口碑能够吸引消费者购买其产品。
(三)广告与营销奢侈品品牌通过精美的广告宣传、明星代言和举办奢华的活动来塑造品牌形象,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四)社交圈子和文化环境身边朋友和家人的消费观念以及所处的文化环境对奢侈品消费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五、奢侈品消费的市场趋势(一)年轻化趋势越来越多的年轻消费者开始涉足奢侈品领域,他们对时尚和个性化的追求推动了奢侈品市场的创新和变革。
(二)线上销售增长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奢侈品品牌开始拓展线上销售渠道,以满足消费者便捷购物的需求。
我国高端消费外流现象的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徐翔【摘要】随着中国人均消费水平的提高,高端消费品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然而,海淘、全球购、海外代购和出境游的快速发展,人们可以从这些不同的渠道购买到价格更加低廉的国外高端消费品,获取更多高端消费品的附加价值,这些都在不断加速高端消费的外流.文章首先对中国高端消费外流现象和渠道做出分析,然后从价格、产品、促销、店铺地点四个方面对中国高端消费外流的原因进行详细的分析,最后从政府、企业和消费者三个层面给出中国高端消费回流的对策和措施.【期刊名称】《市场周刊·理论研究》【年(卷),期】2016(000)008【总页数】4页(P77-79,45)【关键词】高端消费;外流;成因;回流【作者】徐翔【作者单位】上海海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713.52015年十一黄金周,40万中国人在日消费53亿人民币,为日本贡献了0.1%的GDP,中国游客人数占访日游客总人数的1/4。
购买的主要商品是化妆品,医药品,电器,服饰等高端消费品。
除了日本,近年来,国人的境外高端消费范围更是扩大到了泰国、韩国等国家。
随着中国人均消费水平的提高,高端消费品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
然而,海淘、全球购、海外代购的快速发展,人们可以从这些不同的渠道购买到价格更加低廉的国外高端消费品,获取更多高端消费品的附加价值,这些都在不断加速高端消费的外流。
另外,高端研究和顾问机构财富品质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奢侈品报告》显示,中国境外旅游人数从2010年的5300万增长到了2014年的1.17亿,预计2015年会达到1.5亿人次,出境游大幅增长让大量高端消费者选择海外购物,加速了高端消费的外流。
从表1可以看出,中国境外奢侈品消费总额从2008年的808亿元增长到了2015年8000亿元。
境外消费额的增加一方面反映了中国人均消费水平的提高,中国经济的腾飞,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中国高端消费外流状况的严重程度。
奢侈品行业分析报告引言奢侈品行业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市场,涵盖了高端时尚、珠宝、手袋、腕表等多个领域。
本文将针对奢侈品行业进行分析,探讨其发展趋势、市场规模、消费行为以及竞争格局等方面的问题。
奢侈品行业发展趋势近年来,奢侈品行业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
其中,亚洲地区成为了奢侈品市场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中国市场的崛起使得奢侈品品牌纷纷将目光转向亚洲市场,通过加大在亚洲地区的推广和营销力度来开拓新的销售渠道。
此外,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奢侈品行业也开始积极利用社交媒体平台来进行品牌宣传和营销。
通过与社交媒体上的KOL(Key Opinion Leader)合作,奢侈品品牌能够更好地与年轻消费者建立联系,并扩大品牌的影响力。
奢侈品市场规模根据市场调研机构的数据显示,奢侈品市场在过去几年中持续增长。
据估计,2019年全球奢侈品市场总体规模达到了1.2万亿美元,而中国市场的规模则超过了3000亿美元,占据了全球奢侈品市场的三分之一。
奢侈品市场的增长主要受益于中产阶级的快速崛起,消费者对奢侈品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此外,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奢侈品市场还有望在未来继续保持稳定的增长势头。
消费行为与趋势消费者在购买奢侈品时有着独特的消费行为和趋势。
首先,消费者更加注重产品的品质和品牌的历史。
他们愿意为了购买一款名牌产品而支付更高的价格,追求与众不同的消费体验。
其次,随着年轻一代的崛起,他们对于个性化和定制化的需求也逐渐增加。
许多奢侈品品牌已经开始推出限量版和定制化的产品,以满足年轻消费者对独特性的追求。
另外,消费者对于可持续发展也越来越关注。
他们更加倾向于购买那些具有环保意识的奢侈品品牌,以展现他们对环境保护的支持。
竞争格局奢侈品行业的竞争格局相对集中,一些大型奢侈品集团占据了市场的主导地位。
其中,LVMH、开云集团、爱马仕等品牌是全球奢侈品市场的领导者。
这些大型奢侈品集团通过不断推出新款产品、加大在亚洲市场的投入以及与各大百货商场的合作来巩固自身的竞争地位。
高端奢侈品行业分析报告高端奢侈品行业分析报告一、行业概述高端奢侈品行业是指价格昂贵,品质卓越,以及稀缺度较高的奢华商品市场。
这些商品包括时装、珠宝、手袋、腕表、高级酒类、香水等。
高端奢侈品市场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快速增长的行业,吸引了许多富裕消费者的关注。
二、市场规模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高端奢侈品市场在过去几年里一直保持着稳定增长的态势。
尤其是在亚洲地区,尤其是中国市场,消费者对奢侈品的需求增长较为迅速。
根据最新的数据,中国市场在全球高端奢侈品市场中占据了相当大的份额,成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市场之一。
三、需求主导因素1.品牌效应:对于高端奢侈品来说,品牌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消费者购买高端奢侈品的主要目的是显示其身份地位和社会地位。
因此,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那些具有知名度和高品质的品牌。
2.个人消费能力:高端奢侈品价格昂贵,需要消费者具备较高的购买能力。
因此,高端奢侈品的购买力主要集中在那些富有的消费者身上。
3.消费者体验:高端奢侈品的购买过程及使用体验也是消费者选择的重要因素。
消费者希望在购买过程中得到专业的服务,使其有一种独特的体验感。
四、市场趋势1.在线销售渠道的兴起: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端奢侈品品牌选择在网上销售产品,因为这种销售方式可以降低销售成本,并且可以更好地触达到广大消费者。
2.定制化需求的增加:消费者越来越注重个性化和独特性,因此,许多高端奢侈品品牌开始提供定制化服务,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3.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在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
许多消费者开始关注产品背后的制造流程和环保问题,高端奢侈品品牌也开始采取相应的措施,推出环保产品。
五、挑战与机遇尽管高端奢侈品市场前景看好,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其中一些挑战包括高端奢侈品市场竞争激烈,品牌的保护和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等。
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富裕消费者的出现以及经济的快速发展,高端奢侈品市场仍然具有巨大的机遇。
卡地亚研究报告一、引言1.1 卡地亚品牌背景及市场定位卡地亚(Cartier)是一家拥有近两个世纪历史的著名法国珠宝和奢侈品品牌,自1847年路易·弗朗索瓦·卡地亚接手其师父阿道夫的店铺以来,卡地亚便开始了它的奢侈品之旅。
品牌以独特的设计、精湛的工艺和卓越的品质闻名于世,在全球奢侈品市场占有重要地位。
卡地亚的市场定位属于高端奢侈品市场,主要面向具有高购买力和对品质、设计具有极高要求的消费者群体。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本报告旨在深度剖析卡地亚品牌的历史、产品、市场营销策略及其在我国的业务发展情况,为奢侈品行业的从业者、爱好者及研究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研究卡地亚品牌,不仅有助于了解奢侈品市场的发展动态,还可以为国内奢侈品品牌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1.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本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和数据统计分析法,通过收集和整理卡地亚品牌相关的历史资料、市场报告和新闻报道等,对卡地亚品牌进行全面的剖析。
数据来源于官方网站、行业报告、新闻报道、学术论文等多个渠道,力求保证研究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二、卡地亚品牌历史与发展(1200字)2.1 品牌创立与早期发展(400字)卡地亚(Cartier)品牌由Louis-François Cartier于1847年在法国巴黎创立。
品牌的早期发展深受当时社会艺术和文化的熏陶,尤其是19世纪末的Art Nouveau 艺术风格,对卡地亚的珠宝和饰品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那个时期,卡地亚以其精湛的工艺和创新的设计赢得了皇室的青睐,被誉为“珠宝商中的珠宝商”。
1904年,卡地亚推出了一系列名为“Santos”的腕表,这标志着品牌正式进入钟表领域。
2.2 品牌在20世纪的发展(400字)20世纪初,卡地亚开始拓展其国际市场,尤其是在美国和英国。
品牌凭借其独特的审美和精湛工艺,迅速在上流社会中获得了极高的声誉。
1917年,卡地亚设计出著名的“Tutti Frutti”珠宝系列,其色彩丰富、造型独特,成为当时珠宝设计的一大创举。
奢侈品调查报告4篇一、前言随着经济社会的纵深发展,在大众传媒影响力日趋扩大的背景下,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中一个比较特殊的消费群体,具有比较特殊的消费心理。
他们既是当前消费主体之一,有着独立的消费意识和消费特点,也是未来中国消费的主力和消费潮流的引导者, 他们的消费观念更为直接的遭到名人/影视作品等的影响。
大学生针对奢侈品的消费特点通常被以为具有双重性:一方面,他们在占用社会资方面居于劣势,经济能力还没有独立,消费遭到很大的制约;另外一方面,又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和相对超前的消费观念。
这两方面的矛盾使得他们的消费行为存在很多题目。
大学生的奢侈品消费状态、消费观念与消费模式,对未来我国经济的发展,奢侈品消费文化的构建都会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
为真实了解当代大学生奢侈品的消费水平、状态,掌控大学生奢侈品消费的心理特点和行为导向,培养大学生构成科学、理性、文明、责任的新消费理念,促使他们成为新消费运动的践行者、推动者,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二、调查目的大学生消费题目正逐年为高校及国人所重视,作为收进很少的学生群体其购买力却在逐年增加,奢糜攀比之风日趋增长,其消费结构和消费能力是不是公道发人深醒,我既是以此为动身点,以问卷调查及采访等情势确定高校大学生奢侈品消费情况调查与分析^p 为课题的社会实践,其意义和目的在于通过对部份高校的实地调研及调查、研究、分析^p 。
三、采访概况及分析^p为了对大学生奢侈品消费情况有比较全面正确地了解,我们展开了研究。
并对商丘工学院在校大学生进行了奢侈品消费情况的问卷调查。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5份,收回有效问卷45 份,有效力为100%。
其中男性大学生占53%,女性大学生占47%。
调查题目主要包括客观选择题,设计费的经济来、月消费状态、消费支出情况及其消费观等多个方面。
旨在让同学们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理财。
本次调查固然抽样比例较小,但我们可以窥一斑而知全貌。
在关于在校大学生月均匀花消状态一栏的调查中,600元以下的有12人;600-1000元的有13人;1000-1500元的有12 人;1500元以上的有4人。
奢侈品消费调查报告[大全5篇]第一篇:奢侈品消费调查报告2020 奢侈品消费调查报告 3 篇【篇一】奢侈品消费调查报告中国奢侈品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品位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
其中,购物动机从送礼为主转变为自用,购物地点也更多地转向海外。
报告中显示,两年前,超过1/3 的中国消费者以购买送礼的奢侈品为主,品牌上包括劳力士手表、gucci 手袋等。
现在中国消费者对于奢侈品的购买动机已不是送给上司或者官员的礼物,转变为自用或者给朋友代购。
报告显示,“三公”消费受限,让购买奢侈品送礼的行为大幅缩减,致使大量中国游客减少在国外消费时的奢侈品购买数量,甚至匿名购买。
海外渠道的奢侈品消费已成为大部分中国消费者购买奢侈品的选择。
调查显示,超过2/3 的中国消费者购买奢侈品的渠道是海外消费,主要集中在法国、米兰、伦敦、纽约和日本这些奢侈品消费热门国家和地区。
归功于汇率、税以及其他折扣,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奢侈品以低于中国地区奢侈品价格的超过 50%出售。
调查显示,约 20%海外消费为朋友自用而代购。
咨询公司贝恩(bain&co)驻意大利的 danielezito 表示,中国消费者曾经购买奢侈品的目的是炫耀财富,但现在他们想通过奢侈品展示品位,并倾向于选择奢侈品行业可以提供的奢侈品。
“这也使规模较小但品质好的小众品牌得到了更多机会。
”调查中显示,越来越多的中国消费者在购买奢侈品时选择服装品类和新品牌。
目的和需求的改变导致奢侈品行业也在发生变化。
来自财富品质研究院的分析表示,电商和代购等新渠道的发展使很多消费者可以有更多机会接触和购买到奢侈品。
渠道大众化也在进一步加速奢侈品牌大众化。
在传统奢侈品牌普遍大众化的同时,高端消费领域出现一定机会,这个机会属于高端定制服务。
据财富品质研究院的调查发现,XX 年已有67%的中国富豪认为传统奢侈品不是真正的奢侈品,定制才是,并且开始钟爱更多领域的定制内容。
【篇二】奢侈品消费调查报告昨天,杭州大厦b 座二楼总服务台的边上,一位三十出头的男士好奇地询问工作人员:“这里怎么又要开一家lv?”由于就在连廊的边上,所有从c 座过来的人都会被这由巨大广告图包围的店铺所吸引。
中国奢侈品进出口贸易现状及对策分析作者:唐瑶)来源:《智富时代》2019年第06期【摘要】近年来奢侈品消费与贸易均在逐渐上升,奢侈品市场增长率达到了全球经济增长率的2倍以上,中国更是对奢侈品向往的国家。
文章研究分析中主要讨论中国奢侈品进出口贸易情况,在总结贸易现状基础上,提出进出口贸易问题和对策,希望为进出口贸易分析提供参考。
【关键词】奢侈品进出口;国际贸易;品牌奢侈品的含义从经济学角度分析是指价值/质量比值最高的消耗品,具有高品质、高价格、个性化、炫耀性的特点[1]。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大众对奢侈品的需求也在不断上升[2]。
当前中国奢侈品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亿美元规模,消费人群巨大,奢侈品市场的飞速发展也暴露出很多问题。
一、奢侈品进出口贸易现状奢侈品种类有很多,如化妆品、高端服饰等,在进行进出口贸易分析中,选择化妆品来进行数据统计。
世界奢侈品协会发布的统计结果发现,全球90%的奢侈品销售金额来自美国、日本、欧洲、中国。
从2013年开始,我国就开始成为了第二大化妆品消费国,而且所占比例不断提高,到2017年,化妆品市场规模占到了全球市场的11.5%,仅次于美国。
2018年,中国美容化妆品以及护肤品出口重量192567吨,同比上升15.9%。
奢侈品进口方面,2018年前11月,美容化妆品以及护肤品进口量达到了187597吨,同比增长79%,2013年之后,美容化妆品、护肤品进口量正在逐渐上升,整体增长率218.02%,表1是最近几年进口额变化,呈现上升趋势。
进一步对比分析进出口贸易额,从数据对比中可以看到,中国奢侈品进口额是要远远超过出口额的,存在贸易逆差。
产生贸易逆差的原因有很多,除了本身出口量少之外,税务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我国对于奢侈品的征税是十分高的,奢侈品的价格需要参考成本费、保险费、运输费、税费等,因此进口额价格很高。
进口化妆品包括唇膏化妆品、眼用化妆品、指甲用化妆品、其他化妆品。
江诗丹顿成立于 1755 年,为世界最古老的钟表创造厂,也是世界最著名的表厂之一。
江诗丹顿传承了瑞士的传统制表菁华,未曾经间断,同时也创新了许多制表技术,对制表业有莫大的贡献。
作为奢靡品品牌,其内涵的品牌价值和品牌文化无疑是营销中的重要因素。
江诗丹顿基于 250 多年历史的沉淀,被誉为“活着的历史遗迹”。
如此悠久的品牌历史便是江诗丹顿最为珍贵的品牌资产,它不是靠刻意创造而来,而是真真切切地靠一点一滴的时间沉淀造就而成。
在 250 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江诗丹顿一贯坚持对高品质的追求——卓越的技术、完美的设计以及严谨的工序。
在生产设计上,江诗丹顿追求独特而典雅的美学设计,利用黄金、白金、钻石、粉红金等希有金属以及需要经过 800 度高温下的 38 次处理烧制的珐琅材质精心雕琢,上述生产工艺铸就了江诗丹顿的低调华丽与经典不败,并彰显沉稳,使其产品达到奢华与品质的完美平衡。
如此精雕细琢的生产技术,造就了江诗丹顿卓越的完美品质。
2022 年,中国奢靡品消费达到 80 亿美元,成为仅次于日本的全球第二大奢靡品消费国。
世界奢靡品协会的调查数据显示,中国人 2022 年的奢靡品消费占全球市场份额的 18% ,消费人群已经达到总人口的 13% ;当年,中国在首饰、服装、皮具、香水等奢靡品上的消费达到 80 亿美元,仅次于日本。
估计到 2022 年,中国奢靡品消费将占全球市场份额的 32% ,超过日本。
中国是瑞士中高档腕表全球出口市场中年均增长速度超过 17.5%的惟一市场。
身为全球钟表业翘楚的江诗丹顿自然不会放过这块奢靡品的乐土。
然而,并不是所有拥向中国的奢靡品牌都能挖到金子,投资银行摩根士丹利在一份名为《奢靡品在中国:一项长期投资》的调查报告中指出,中国内地的奢靡品市场正日渐兴起,但要从中获利,则需较长期的投资与等候。
江诗丹顿亚太区董事总经理柏尚文坦承江诗丹顿在中国的每一家店都在盈利。
在中国烽火连城的钟表市场,昂贵的江诗丹顿何以能站稳脚根?在中国,奢靡品营销的渠道建设普通有代理、直营以及直营加代理三种传统的模式。
手表市场调查报告(一)1调查目的:通过了解手表的使用情况,为厂家提供基本信息,同时有助我们了解市场情况。
为以后做准备,同时我们能学到更多的知识,更好地接触专业。
2调查任务:了解手表的性能和使用情况,了解人们对手表的看法及期待手表有哪些功能。
3调查的基本情况:这个暑假我利用了几天的时间在学校及学笑傲附近做了一个关于手表使用情况的调查。
通过询问同学我了解到了很多,现在许多手机都附有时间功能,手表的用途已没那么明显。
用手表的人也逐渐减少。
同时,大家也肯定了现在手表的功能越来越好。
在调查过程中我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我都一一克服了。
4调查过程及内容:首先我在网上查阅了一些相关的资料,了解到了手表的品牌、性能、使用情况等等。
这使我的调查大大方便了。
我做了一个问卷调查表。
5调查过程发现的问题与分析: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手表的需求已不仅限于计时的需要,而是集计时、多功能、时尚、价值身份于一体。
近几年,中国的手表年销量达到5,000万至万6,000万只水平。
不过,中国目前平均每年每百人购买5只手表的消费水平较发达国家平均每百人年消费23只或较一般发展中国家每百人年消费12只的水平仍相距甚远,因此应当还有相当大的发展潜力。
中国的手表市场可划分为中、高及低档,而中高档手表多为进口品牌。
随着人们越来越重视手表的装饰作用,有些消费者宁愿多花一些钱购买防震、防水等性能较好的中高档手表。
因此,近年进口表销售呈现上升趋势。
其次,款式新颖、质量稳定、价格适中的国内著名品牌也深受消费者欢迎。
而低档手表如国产电子表的销售比较稳定,由于价廉物美,受到学生以及低收入者的青睐。
由于不同消费群的消费水平和观念不同,手表消费已逐步演变成多层的消费需求特色,工薪阶层对手表的需求是耐用、准确、不错的款式及价格适中,从几十元到二百多元是他们接受的价格,更新的欲望并不强烈,国产品牌和组装品牌是他们选购的目标。
白领消费者则以款式和品牌为主,消费价位从几百元到上千元不等。
篇一:手表市场调查分析报告华南农业大学手表市场调查与分析前言:一方面,基于课堂上调研方法的学习,结合我们小组自身组员的年级,学院分布,发放纸质问卷是比较行之有效的方法;另一方面,为了拟补纸质问卷调查的区域性不足,我们决定结合网上调查问卷来开展调查;为了使调研分析的结果得以应用,我们还开展了一系列的手表营销活动,希望能为有需要的同学提供一些经验。
本次调查以问卷为主,采用自行编制的《华南农业大学手表市场调研问卷》进行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份,回收有效问卷368份,有效回收率为%。
调查的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二是调查当代大学生购买手表的频率、目的、方式、选表标准,以及对校内手表市场的看法等。
1.大多数同学并不经常佩戴手表;(二)大学生购买手表目的2.同学买手表主要是为了看时间;(三)大学生购买手表途径从表中可以看得出来,②地边摊却因廉价和方便,因此也能占据一定的比例;③而路边小店居于两者之间,价格一般适中,但售后服务也不会非常到位;④由于目前以淘宝网为代表电子商务仍存在诸多不足,加上部分大学生并不熟悉网店买卖,故选择“网店”买表的同学较少;(四)大学生购选手表标准从表中可以得出,学生在选表时主要注重因素是价表带,价格,机芯,品牌,外观,而是否准时,防水,有日历等其他因素次之;但由于学生自身的鉴别能力,而这也给了一些假冒伪劣手表流其中,针对各种标准,他们更倾向于----(五)手机可以取代手表吗?①同意的大都认为手机也能看时间;②不同意的理由如下:1. 不同意,手表方便,不怕没电;2. 不同意,考试不能用手机,只能用手表;3. 不同意,打开手机啊看时间麻烦;4. 不同意,手机辐射太大;不同意,看手表是一种习惯,手表才时间的载体,手表是成熟男人的标志等(六)大学生用表功能选择计时、闹铃功能、做镜子、录音、变声器、防狼、照明、语音报时、天气预报、u盘、gps、影音播放、远程控制、蓝牙、对讲机、变身、时空转移、测体温等等!这也可见未来手表的市场还是很大的!三、结论与建议 ? 以上调查研究显示,1.大多数同学并不经常佩戴手表;2.近一半的同学会选择自己买表;3.同学买手表主要是为了看时间;4.85%的同学主要是通过专营店或地摊购买的,选择网购的人仅占9%;5.同学们购表是注重的因素五花八门;6.同学更换手表的平均周期约为一年半;7.手机并不能完全替代手表;8,手表的应用市场巨大;? 为更好地开拓当代大学生手表市场,从大学生真正手表需求入手,提一下几点建议:(一)主打物美价廉实惠表针对大多数学生收入不高的问题,应多引进一些廉价实惠的手表,用价格战打开学生这块市场;(二)提供个性化多元服务针对不同的购买需要提供个性化服务,例如:说要送礼的可提供包装服务(特色),免费调表带(售后服务),送货上门,一年内保修等等;(三)引导便捷网购时尚化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针对这次的调研结果,我通过以上几点建议,确立了一次关于2011年本学期末的营销计划,并已经实行,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到钟表市场进货我这次是进了65款手表,以男士手表为主,耗资804元;第二阶段:广告牌的制作我的广告主要绑在五山这边的树上,以及宿舍区楼梯口的窗户上(如右图)→→→→→→→→→→→→第三阶段:在宿舍区摆摊①时间1:2011年5月30日中午11:30~13:00 ? 地点:五山7栋一楼楼梯口(售出一款可得乌金手表33元)②时间2:2011年5月31日中午11:30~13:00 ? 地点:五山5栋一楼楼梯口(售出一款晨曦银白手表21元)③市场营销学队友(彭梅)可得女表一款(35元)④时间3:31日晚? 地点:五山9栋由一位女同学(闫虹)代销出两款精美女表(16*2=32元);⑤时间3:2011年6月1日中午11:30~13:00? 地点:五山3栋楼梯口售出晨曦情侣表一对(21*2=42元)不同的是,这次由我另一个同学(戴显红)帮忙摆的(6月3日在五山11栋还没摆好就被赶走了)⑥时间:6月3日晚 ? 地点:8栋,同班同学买了一款男表(20元)⑦时间:6月6日晚? 地点:16栋,由右图中女同学(戴显红)在她宿舍去卖出一块女表(15元)第四阶段:我们的创新:变卖为租由于手表销售情况不是特别理想,所以需要改变策略(如右图所示)以手表出租为由,变相打广告,一方面,“押金=售价”可以保证自己不会亏本;另一方面,如果有需要的话,他们租用手表考完试后也可退回(无磨损的情况下),而我也可以有5元的收益;? 时间:6月3日中午? 地点:五山8栋至9栋之间的林荫道 ? ? ?由于城管的原因,所以只能手持广告牌叫卖由于出租手表的方式比较新颖所以关注的人比较多但更多的人只是抱观望的态度,所以只售出一款女表(11元)截止至6月6日晚,本次营销活动主要是由组长带领执行,共卖出12块手表,盈利110元;市场营销学第五组小组成员组长:杨泽波组员:刘睿彤,许智敏,鹏飞远,李颖欣,彭梅,李牧,蒋成凯,黄晓明,黄智舜,朱松伟2011-6-6日篇二:关于手表市场调查报告关于手表市场调查报告1调查目的:通过了解手表的使用情况,为厂家提供基本信息,同时有助我们了解市场情况。
2019年中国高端腕表消费研究报告目录1.奢侈品市场发展概况2.高端腕表市场规模3.高端腕表市场格局5781.高端腕表消费者分布情况2.高端腕表消费者决策分析14171.高端腕表品牌营销传播模式2.高端腕表营销传播投入分析3.高端腕表营销传播启示242527Part 1高端腕表消费环境分析奢侈品市场发展概况诸多大宗商品的消费预期在中国经济的新常态下表现乏力,但奢侈品丝毫未显疲软,于近2年实现了超过20%的复合增速。
配饰、鞋服、腕表及珠宝和美妆四大品类在中国市场均有不同程度增长,据艾瑞统计模型核算,腕表及珠宝产品的消费总额于2018年占到中国奢侈品消费总额的22%以上。
毫无疑问,高端腕表将从奢侈品消费的增长趋势中获益。
此外,包括艾瑞在内的多家研究机构一致看好奢侈品在中国市场的前景。
据McKinsey 预测,至2020年,中国消费者将为世界奢侈品市场贡献约35%的消费额;到2025年,这项占比将达到40%。
艾瑞认为,以下三大因素驱动了奢侈品市场近年来的快速增长:1.持续扩大的中高收入家庭规模。
2016年,可支配收入中位数在16万元左奢侈品消费涨势空前,迅速扩大的消费群体是核心驱动力21.4%19.7%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2-2018年中国大陆奢侈品市场规模及增速市场规模(亿元)%)CAGR 12-18CAGR 17-186.8%20.5%珠宝腕表上年占比22.4%奢侈品市场发展概况右的中国城市家庭占比约为43%,而这一群体将在2025年扩大至66%;届时,可支配收入超过22万元的家庭也将是2016年的3倍。
2005-2025年中国城市家庭可支配收入分布1%200520162025e可支配收入大于22.2万元的家庭占比(%)可支配收入在10.3-22.2万元间的家庭占比(%)可支配收入小于10.3万元的家庭占比(%)2.代际消费观念的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各类媒体和出版物对年轻群体自我认知的启发令他们开始关注能帮助他们获得认同感的奢侈品。
如今,80后群体正在职场与生活中掌握更多的话语权,2018年,他们以43%的群体占比贡献了56%的消费总额。
尽管90后与00后群体收入有限,家庭财富的积累和独生子女的身份也使他们获得了父母的买单意愿。
此外,社交场景的需要和助推作用亦不容忽视。
3.数字化购物渠道的成型。
线上奢侈品销售渠道已形成由品牌自有渠道、大型电商、奢侈品电商和聚合式购物平台组成的“四列纵队”。
2018年,通过电商渠道完成销售的奢侈品约占到总体的10%,较2015年扩大近一倍。
考虑到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带来的低线城市奢侈品门店渗透问题,线上渠道还将凭借触达能力和价格优势发挥更大作用。
高端腕表市场规模2018年,中国大陆高端腕表的市场规模达到194亿元。
艾瑞认为,整个奢侈品市场的增速虽有趋缓迹象,但不会迅速中断;进口税与消费税的下调也会带来政策上的利好。
从根源上看,尽管高端腕表本身的产品及品牌属性更符合相对年长的消费群体需求,但年轻消费群体对高端腕表的兴趣正在逐渐被培养起来。
其他间接的政策调整对高端腕表市场的增长亦有积极影响:例如,《电商法》的出台和更严格的商品入境查验使部分高端手表的海外购买渠道丧失原有价格优势,这将一定程度将部分消费者的购物渠道转化至国内。
然而,一些固有问题依然存在:首先,诸多高端腕表品牌在海外市场的价格优势依然十分明显,如日本的“并行输入品”腕表就广受中国消费者喜爱;其次,部分品牌和产品稀缺属性明显,仅在海外渠道有售。
高端腕表市场将在现有规模上继续扩大21.3%20.9%201420152016201720182014-2018年中国大陆高端腕表市场规模市场规模(亿元)%)高端腕表市场格局瑞士钟表一直是全球制表业的最高标准之一,也是中国市场上毫无争议的高端腕表霸主。
2018年,瑞士腕表产值达199亿法郎,其中向香港和大陆两地出口的腕表类产品总额超过47亿法郎,合人民币近290亿元。
除悠久的历史、高超的工艺和众多声名远扬的品牌外,严格的法律保护与认证规定成功打造了瑞士腕表有力的产品背书。
“SWISS MADE”是瑞士腕表的产地保护标识,根据瑞士钟表工业联合会制定的标准,取得认证的腕表须满足以下条件:1.作为一块组装腕表,它需要有60%以上的价值来自瑞士,且必须配以瑞士产机芯;2.机芯的60%以上部件须为瑞士制造;3.占机芯50%以上成本的零配件须来自于瑞士,且成本不应包括组装费用。
中国市场上销售的“SWISS MADE”认证腕表品牌多隶属于斯沃琪集团、历峰集团、路威酩轩集团和开云集团。
前者是专业的制表商集团,而后三高端腕表市场的执牛耳者:“SWISS MADE”港陆合占总额之比21.5%3001.4 阿联酋意大利法国新加坡德国英国日本中国大陆美国中国香港2018年瑞士腕表出口市场TOP10出口金额(百万瑞士法郎)高端腕表市场格局者则以奢侈品集团的形象为消费者熟知,四大集团旗下的品牌定位十分清晰。
此外,以劳力士集团为代表的独立制表企业也在中国市场举足轻重。
中国市场“SWISS MADE”高端腕表主要品牌竞争格局一览Breguet Harry Winston Blancpain Jaquet Droz Léon HatotOmega Vacheron ConstantinRoger DubuisVan Cleef & ArpelsJaeger-LeCoultreCartierIWC SchaffhausenOfficine PaneraiPiagetHublotBVLGARIDaniel RothZenithLouis VuittonDiorChaumetUlysse NardinGirard-PerregauxBoucheronQeelinPatek PhilippeAudemars PiguetRolexFranck MullerRichard MilleChopardChanelCorumCarl F.BuchererParmigiani FleurierLongines RadoMontblancBaume & MercierDunhillTag HeuerFredGucciJeanRichardBreitlingTudorPerreletGrahamMaurice LacroixTissotMido Hamilton Certina Balmain Calvin Klein Frédérique ConstantOrisVictorinoxEternaArmaniEposMovadoBulovaBallTitoni其他代表品牌€71.2亿经营业绩腕表及珠宝18年营业额腕表及珠宝18年营业额腕表及珠宝18年营业额腕表及珠宝18年营业额+6.2%€91.6亿+4.0%€55.0亿+3.0%€41.2亿+8.4%高端腕表市场格局除“SWISS MADE”认证品牌外,日本品牌、德国品牌和自主品牌也是中国高端腕表市场的积极参与者。
日本高端腕表几乎全部出自精工集团和西铁城集团。
不同于瑞士腕表,日本本土品牌的价格定位十分“亲民”,且在中国有工厂开设。
同时,日本企业还以子品牌或多品牌战略向高级及以上类别市场渗透。
例如,精工集团旗下的Grand Seiko品牌即定位顶级类别市场;西铁城集团以收购“SWISS MADE”品牌的方式填充空白市场,并通过Ateliers de Monaco 等品牌打入顶级市场。
但因渠道、营销与竞争环境等问题,日本高端腕表品牌在较高类别细分市场上的竞争力一再受制。
2018年,日本钟表业的出口金额超过9.4亿美元,对港陆两地的出口占比高达76.7%。
历史原因使得工艺精湛的德国顶级腕表品牌多归于瑞士制表商或奢侈品集日本品牌定位分化,德国品牌定位全面,国产品牌定位走高9.419.076.7%9.0%日本德国2018年日德两国钟表业出口情况钟表业出口总额(亿美元)对港陆两地的出口占比(%)日本成品腕表港陆出口额$1.1亿德国成品腕表港陆出口额$1.5亿高端腕表市场格局团旗下,但高级类别与中高级类别品牌则以独立制表企业为主。
2018年,德国钟表业的出口金额约19亿美元,对港陆两地的出口占比达9%。
国产腕表品牌的历史积淀相对薄弱,但海鸥、上海和北京等品牌正在积极投入研发和营销,力争自身在高端腕表市场中的座次。
部分厂商选择通过收并购来拓展自身的全球化版图:如冠城钟表珠宝集团(前海淀集团)除经营旗下罗西尼等品牌外,还通过收购Corum和Eterna等“SWISS MADE”品牌来扩大高端市场布局。
A. Lange & SöhneGlashütte OriginalUnion GlashütteNOMOSMühle GlashütteLacoSinnStowaJunghans德国中国中国市场非“SWISS MADE”主要高端腕表品牌竞争格局一览大型集团高端腕表市场格局近年来,诸多智能腕表凭借可穿戴智能设备的定位涌入高端腕表市场,早期入局者包括苹果和华为等消费电子产品制造商,也包括佳明和颂拓等专业设备制造商;前者主打智能功能,而后者则凸显运动感和科技属性。
自上世纪60年代末的“石英危机”后,智能腕表对高端腕表的冲击再次引发了部分从业者的担忧。
艾瑞认为,从产品属性、品牌形象、消费者需求和实际使用场景上看,以机械表为主的高端腕表和智能腕表仅在计时与装饰功能上存在明显共性,这种基础共性不会影响消费者对高端腕表的兴趣。
尤其是对奢华及顶级类别的品牌而言,二者的市场定位几乎不存在交集。
高端腕表与可穿戴智能设备的竞争点,更多在于消费者仅有一个手腕会用于腕表佩戴。
值得一提的是,越来越多的高端腕表品牌正在踏入智能腕表领域。
以万宝龙为代表的高端腕表品牌开始利用自身品牌力优势,持“探索”兼“对抗”的态度参与竞争,推出多款结合运动数据测量功能、通讯功能、GPS辅助功能和娱乐功能的产品。
智能腕表正为高端腕表品牌创造新机会中国市场智能腕表主要品牌竞争格局一览Garmin Suunto Plolar Ezon 北斗AppleHuaweiSamsungSonyNubiaHonorMiFitbitPebbleHublotIWC SchaffhausenBreitlingMontblancTag HeuerMovadoTissotSeikoCitizenArmaniHugo BossMichael KorsFossilDieselGuessRPAPEssonio较早进入较晚进入Part 2高端腕表消费者研究高端腕表消费者分布情况本次调研为线上调研,面向全国范围,覆盖近2000名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