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中国市场六大主要消费人群_图文
- 格式:pptx
- 大小:3.33 MB
- 文档页数:21
一,保守消费型这一部分人主要集中在中老年人群当中。
他们的消费理念以实际生存需要来定,即以少花钱、维持生命为目的。
在保证基本完好物品的前提下,尽量以最少的钱买最多的生活物品。
主要目的是维持生命和适当的娱乐。
而以最大的可能积蓄存款,为子孙的生活与教育存储资金。
二,追求温饱型我们现今的社会里,富翁毕竟是少数。
而80%以上的人群并不在富翁之列。
他们对社会的需求只有两点,那就是生存和温饱。
而生存是第一位的。
只有生存无碍,才谈得上温饱,也只有温饱无碍了,才谈得上享受。
这些在温饱线以上的人群是我们这个社会的主流人群,因此,社会的主要消费对象也是他们。
作为一个有头脑的经济人士,服务的目标应该把他们当作主流消费对象。
其次是在温饱线以下的人群,这一部分人是少数。
这部分人虽少,但他们的目标却很大。
特别是在一些有远见的政府官员的眼里,他们的存在是极具挑战性的。
所以,对于经商者而言,配合政府工作,除了公益活动之外,也是一种商机。
三,前卫消费型能够主导前卫消费的,其实并不一定是那些有钱的富翁。
在很大程度上,主导前卫消费的先锋,是那些16岁到25岁的年轻人。
这些人没有负担,也不承担抚养义务,所以花起钱来出手大方,不计多少,只要心情舒畅,一掷千金也毫不在乎。
他们追求的是潇洒、舒畅和刺激。
这些人虽然只占所有人口的30%左右,经济实力也不充厚,但却主导着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社会的消费方向。
所以,他们是一支不可忽视的群体。
人的一生,大体上可以分为六个时期,即:六岁以下的幼年时期;七岁至15岁的少年时期;16岁到30岁的青年时期;31岁到45岁的壮年时期;46岁到60的中年时期;60岁以上的老年时期。
从消费的角度讲,不同的年龄段有不同的消费类型。
6岁以下的幼年群体是被动无忧消费群体。
他们的消费完全取决于他们的父母,以及爷爷奶奶等长辈。
他们的消费虽然不少,但主要集中在吃、喝、用(穿)、玩具上面。
7岁到15岁为限制型无忧消费群体。
他们的消费集中在吃、喝、用(穿)、学习、娱乐等方面。
在市场竞争的逼迫下,那种拿着火枪打散弹,赶上谁算谁的营销方式现在已经比较少见了。
如今,企业经营者已经懂得想要提高命中率,只能细分市场,定位目标,瞄准目标开火。
品牌营销的理想境界正是一对一。
不论你用什么方式,你都必须针对你的目标人群选择适合他们的沟通方式,集中对他们进行传播与营销。
从消费心理学角度讲,营销中的"攻心"策略关键是看经营者如何正确地把握并迎合消费者。
有效的营销策略必须建立在对消费者的心理把握之上,即了解消费者所想的(认知),他们所体验的(情感),他们乐意去做的(行为)以及能影响这一切的事情和地方(环境)。
随着中国市场的不断细分,使越来越多具有典型市场价值的消费群体被挖掘出来。
研究消费者群体的心理与行为特征,对于企业开展有效的营销活动具有重大意义。
中国消费群体差异性大,根据不同年龄、不同阶层、不同性别、不同区域等特征都可以细分出不同的消费群体。
其中,最具市场潜力的典型消费群体是80后族群、中产阶级、女性群体。
了解他们的特征,是企业开展品牌营销工作的基础。
80后族群我国80后出生的青少年群体,总人数接近3.3亿,他们大多是独生子女,成长环境好,追求消费行为带来的舒适便利,现已逐渐成为中国消费市场上的主力军。
他们生存在电子信息产业高速发展的时代,掌握大量的资讯,开始在社会各行业崭露头角,逐渐成为社会主流。
他们决然不同的新鲜气质正在冲击着传统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他们最突出的特点是:不会像上一代人那样,勤苦做事,规矩做人,他们更有个性与思想。
非常喜爱个性化的商品,并力求在消费活动中充分展示自我。
他们推崇个性的解放与张扬,追求"酷",希望确立自我价值。
他们心目中的所谓"酷",是自我感觉的"酷",是感性多于理性,我行我素的风格。
他们思想活跃,具有冒险精神。
对新事物感到新奇。
在消费方面,表现出追求新颖与时尚的强烈倾向。
他们是新产品尝试者和推广者,也是新潮流的缔造者。
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消费升级趋势与应对——主流消费人群六大标签与互联网行业变化分析2016年2月本产品保密并受到版权法保护Confidential and Protected by Copyright Laws关键发现2015年,中国经济全面进入“新常态”中国宏观经济下行,从高速增长期向中高速平稳增长期过渡,经济增速进入“6时代”;消费成为经济发展主要驱动力。
80、90后逐渐成为消费主力人群,消费结构从生存型消费向享受型、发展型消费升级重品牌、重品质、重服务、重享受、个性化、重精神体验,是目前中国互联网消费主体的主要人格特征不同的人格特征激发与推动互联网相关行业的快速成长重品牌、重品质、重服务——激发与推动电子商务细分领域的快速成长:跨境电商、汽车电商、母婴电商蓬勃发展。
重享受——激发与推动旅游OTA、生活服务O2O、互联网医疗领域的蓬勃发展。
个性化、精神体验——激发与推动文化娱乐领域的蓬勃发展。
把控消费主体的人格特征,将成为发现与挖掘行业机会的关键本报告旨在通过对经济下行、消费结构升级背景下,对消费特征变化、互联网+重点消费领域进行分析与解读,帮助品牌商、厂商、服务提供商把握“新常态”下中国消费市场的发展变化与应对趋势。
背景1 2互联网时代消费者变化中国经济新常态现状从互联网+看消费升级趋势3消费升级趋势引导与应对目录中国经济新常态的三个特点及消费升级的三个层次宏观经济层面消费结构层面消费领域内部层面结构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提升,第三产业占比超越第二产业速度经济增速放缓,趋于平稳,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动力经济增长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型创新驱动新常态经济的主要特点消费领域内部层次的升级居民在消费领域与品类上的变迁消费对宏观经济增长的贡献本报告分析层次中国GDP 增速放缓,经济发展核心推动力进入更迭期11.4%12.7%14.2%9.6%9.2%10.6%9.5%7.8%7.7%7.3%6.9%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05-2015年中国GDP 增速© Analysys 易观智库· 国家统计局◆2012年后中国经济发展软着陆成功,GDP 增长维持7%左右,全面进入“新常态”;◆中国经济传统的“三驾马车”对市场刺激已难以满足“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零点调查:六大类购物消费群体购物是什么?70年代,购物是补充家庭内需;80年代,购物是显示经济实力;90年代,购物是潮流;新世纪,购物是文化与消费的结合,是生活中值得品味的一道小菜。
近日,指标网和零点调查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成都、大连、西安、南京、沈阳和郑州十城市,就居民的购物形态和态度展开调查,结果显示,消费者对于购物的态度以及在购物过程中表现出的行为迥然不同:有人视购物为乐趣,有事没事就会去逛逛街;有人视购物为浪费时间,能不去就不去;有人购物时精挑细选一丝不苟;有人不管三七二十一拿了就走……值得关注的是,对购物持不同态度和行为的消费者,在生活方式、经常消费的商品/服务种类等方面也同样表现出较明显的差异。
根据消费者购物行为和态度的不同,研究人员将受访者划分为六类消费群体。
娱乐型购物群体(18%)典型的特征是爱购物、会购物,他们有空就去逛街、有钱就去购物,和朋友一起分享逛街购物的经验也是他们的兴趣所在;他们追逐时尚,追求新奇、变化的东西,是最喜欢流行歌曲、香水、咖啡、西式快餐、泡吧的一族;他们乐观、进取,敢于面对挑战;他们的娱乐生活丰富多彩,除了逛街购物,美容美发厅和电影院也是他们最常去的娱乐休闲场所。
严谨型购物群体(13%)说不上爱逛街,但常常一个人,带着明确的目的去购物,精挑细选,货比三家,讨价还价;他们对生活态度略显悲观,对自己的现状不满,其中不少人不愿接受新知,不愿冒险;他们也较少参与娱乐活动;香烟和茶是他们标志性的消费产品;他们严谨的购物习惯,使得他们的意见不仅在家庭日常小件商品购买时受到重视,更在耐用消费品的购买及投资储蓄决策时最有影响力。
规律型购物群体(17%)的最大特色在于他们的购物频率,他们购物很有规律,就像闹钟定时一般,他们会告诉你“每周我都会按时去买东西”而且“一次我会买很多东西”;在生活中,规律型购物群体略显保守,自信不足;他们的娱乐活动较少,常去的娱乐场所只有电影院;虽然规律型购物群并非以购物为乐,但他们的意见在家庭日常购买中非常重要,除了买房、买车这样的大项支出,在购买其他日用品、耐用消费品和投资储蓄决策中,他们提供的意见都备受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