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车轮定位
- 格式:ppt
- 大小:6.75 MB
- 文档页数:80
四轮定位的作用当车辆使用很长时间后,用户发现方向转向沉重、发抖、跑偏、不正、不归位或者轮胎单边磨损,波状磨损,块状磨损,偏磨等不正常磨损,以及用户驾驶时,车感漂浮、颠簸、摇摆等现象出现时,就应该考虑检查一下车轮定位值,看看是否偏差太多,及时进行修理。
前轮定位包括主销后倾角、主销内倾角、前轮外倾角和前轮前束四个内容。
后轮定位包括车轮外倾角和逐个后轮前束。
这样前轮定位和后轮定位总起来说叫车轮定位,也就是常说的四轮定位。
车轮定位的作用是使汽车保持稳定的直线行驶和转向轻便,并减少汽车在行驶中轮胎和转向机件的磨损。
主销后倾角:从侧面看车轮,转向主销(车轮转向时的旋转中心)向后倾倒,称为主销后倾角。
设置主销后倾角后,主销中心线的接地点与车轮中心的地面投影点之间产生距离(称作主销纵倾移距,与自行车的前轮叉梁向后倾斜的原理相同),使车轮的接地点位于转向主销延长线的后端,车轮就靠行驶中的滚动阻力被向后拉,使车轮的方向自然朝向行驶方向。
设定很大的主销后倾角可提高直线行驶性能,同时主销纵倾移距也增大。
主销纵倾移距过大,会使转向盘沉重,而且由于路面干扰而加剧车轮的前后颠簸。
主销内倾角:从车前后方向看轮胎时,主销轴向车身内侧倾斜,该角度称为主销内倾角。
当车轮以主销为中心回转时,车轮的最低点将陷入路面以下,但实际上车轮下边缘不可能陷入路面以下,而是将转向车轮连同整个汽车前部向上抬起一个相应的高度,这样汽车本身的重力有使转向车轮回复到原来中间位置的效应,因而方向盘复位容易。
此外,主销内倾角还使得主销轴线与路面交点到车轮中心平面与地面交线的距离减小,从而减小转向时驾驶员加在方向盘上的力,使转向操纵轻便,同时也可减少从转向轮传到方向盘上的冲击力。
但主销内倾角也不宜过大,否则加速了轮胎的磨损。
前轮外倾:从前后方向看车轮时,轮胎并非垂直安装,而是稍微倾倒呈现“八”字形张开,称为负外倾,而朝反方向张开时称正外倾。
使用斜线轮胎的鼎盛时期,由于使轮胎倾斜触地便于方向盘的操作,所以外倾角设得比较大。
1. 主销后倾角定义(Caster):☆主销后倾角定义:上球头或支柱顶端与下球头的连线(转向时,车轮围绕其进行转向运动的转向轴)向前或后倾斜的角度,向前倾称为负主销后倾角,向后倾斜称为正主销后倾角。
☆功能:影响转向稳定性及转向后方向盘自动回正能力。
☆症状判断:(a) 主销后倾角太小造成不稳定:转向后缺乏方向盘自动回正能力:车速高时发飘(车辆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应对此项予以充分重视)。
(b) 主销后倾角不对称造成跑偏:左、右两轮之主销后倾角不相等超过30′(0.5o)时车辆出现跑偏,跑偏方向主销后倾角较小的一侧。
☆案例左前轮主销后倾角设定为+0.5o,右前轮主销后倾角设定为+1.5o,刚这辆车向左跑偏。
☆主销后倾角调整手段:(1)垫片(2)偏心凸轮(3)长孔(4)支柱杆(5)支柱旋转(6)引擎托架移动(7)偏心球头2.车轮外倾角(Camber)☆车轮外倾角定义:轮胎的上沿偏向车辆内侧(朝向引擎、负外倾角)或外(偏离引擎、正外倾角)的角度。
☆功能:调整车辆负数作用于轮胎中心,消除跑偏,减少轮胎磨损。
☆症状判断:正外倾角太大的影响:(1)轮胎外侧单边磨损;(2)悬挂系统零件磨损加速;(3)车辆会朝着正外倾角较大的的一侧跑偏。
负外倾角太大的影响:(1)轮胎里侧单边磨损;(2)悬挂系统零件磨损加速;(3)车辆会朝着负外倾角较小的一侧跑偏。
☆案例:左前轮外倾角设定为 1.0o,右前轮外倾角设定为0.5o,车辆向左跑偏(左右轮外倾角误差0.5o,车辆就出现跑偏)。
☆外倾角调整手段:(1)垫片(2)偏心凸轮(3)长孔(4)球头旋转(5)支柱旋转(7)楔形垫片(6)调整轴承座(8)偏心螺栓(7)偏心衬套(10)偏置球头3.前束角(Toe)☆前束角的定义: 从车辆的前方看,于两轮轴高度相同处测量左、右轮胎中心线之间的距离,车辆前端距离与后端距离差值称为前束角。
前端距离大于后端距离为负前束,反之为正前束。
相等为零前束。
浅谈四轮定位检查及调整技术摘要:随着汽车技术的高度发展,汽车车速不断提高,急加速、急减速、急转向、急制动等动作的出现,汽车后轮在行驶过程中受到的冲击和汽车的载荷,这些都将影响到汽车后轮的运行轨迹。
为了保证汽车直线行驶的稳定性、转向的轻便、转向轮回正性能良好,以及减少轮胎和机件的磨损、增加汽车行驶的安全性,汽车四轮定位的技术参数逐步受到驾驶人员的重视,同时也为汽车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本文主要简单介绍四轮定位的原理及调整技术。
关键词:汽车;四轮定位;调整;故障一、四轮定位概述1、四轮定位定义要想保证汽车在行驶中的安全和舒适,必须考虑许多因素来确定车轮与地面的角度也就是车轮定位。
所谓的车轮定位,就是汽车的每个车轮、转向节和车桥与车架的安装应保持一定的相对位置。
通常车轮定位主要是指前轮定位,现在也有许多车辆需要除前轮定位外的后轮定位,即四轮定位。
2、四轮定位维修的好处及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进行四轮定位。
(1)四轮定位维修的好处a、增加行驶安全b、直行时方向盘正直c、转向后方向盘自动回正d、减少汽油消耗e、减少轮胎磨损f、维持直线行车g、增加驾驶控制感h、降低悬挂配件磨损.(2)、什么情况下需要进行四轮定位a、每行驶10000公里或六个月后;b、直线行驶时车子往左或往右拉;c、直行时需要紧握方向盘;d、直行时方向盘不正;e、感觉车身会漂浮或摇摆不定;f、前轮或后轮单轮磨损;g、安装新的轮胎后;h、碰撞事故维修后;i、更换新的悬挂或转向有关配件后;j、新车每行驶3000公里后。
3、四轮定位的主要技术参数及其作用主要定位参数(1)、前束(Toe):从汽车的正上方向下看,由轮胎的中心线与汽车的纵向轴线之间的夹角称为前束角。
轮胎中心线前端向内收束的角度为正前束角,反之为负前束角。
总前束值等于两个车轮的前束值之和,即两个车轮轴线之间的夹角.前束的作用是消除车轮外倾造成的不良后果。
车轮外倾使前轮有向两侧张开的趋势,由于受车桥约束,不能向外滚开,导致车轮边滚边滑,增加了磨损,有了前束后可使车轮在每瞬间的滚动方向都接近于正前方,减轻了轮毂外轴承的压力和轮胎的磨损.(2)、外倾(Camber):从汽车正前方看,汽车车轮的顶端向内或向外倾斜一个角度,称为车轮的外倾。
四、定位参数不正确的外在表现1.正外倾角太大的影响:(1)轮胎外侧单边磨损;(2)悬挂系统零件磨损加速;(3)车辆会朝着正外倾角较大的一侧跑偏。
2.负外倾角太大的影响:(1)轮胎里侧单边磨损;(2)悬挂系统零件磨损加速;(3)车辆会朝着负外倾角较小的一侧跑偏。
3.正前束太大造成:◆轮胎外侧快速磨损(a)对子午胎,会类似正外倾角太大所形成的磨损形态。
(b)磨损形式为锯齿状或块状。
(c)当用手由轮胎之内侧向外侧抚摸,胎纹内缘有锐利的感觉。
◆转向不稳定(a)直行性差;(b)车轮发抖。
4.负前束太大造成:◆轮胎内侧快速磨损(a) 对子午胎,会有类似负外倾角太大所形成的磨损情况。
(b) 磨损形成为锯齿状或块状。
(c) 当用手由轮胎之外侧向内侧抚摸,胎纹内缘有锐利的感觉。
◆转向不稳定(a)直行性差(b)车轮发抖5.主销后倾角太小:(a) 直行时方向盘摇摆不定,转向后缺乏方向盘自动回正能力。
(b)高车速时发飘(车辆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应对此项予以充分重视)。
6.主销后倾角太大:(a) 转向时方向盘太重。
主销后倾角不对称造成跑偏:主销后倾角过大,易使高速行驶时汽车摆头,转向发飘。
(b)左、右两轮之主销后倾角不相等超过30′时车辆出现跑偏,跑偏向主销后倾角较小的一侧。
7.转向前展角:如果转向前展角度超过1.5-2°,车辆在转弯时会发出尖锐的噪音,其可能原因是转向前臂变形弯曲。
一般来说,转向前展角是不可调整的,只能通过更换变形的零件改正缺陷。
8.退缩角:退缩角事实上反映了车辆轴距的变化。
退缩角达到某种程度,车辆将出现跑偏。
跑偏方向朝轴距较小的一侧。
9.推进角造成的影响:(1)轮胎磨损;(2)行驶跑偏;(3)方向盘偏斜;10.推进角的修正方式:(1)调整轴距;(2)更换变形零件。
五、如何进行四轮定位准备:测量轮胎气压;测量下摆臂轴离地高度及调整;测量调整轴距。
测量调整:四轮定位参数测量及调整。
1.测量轮胎气压⑴把待修车辆停放在四轮调整平台上,发动机熄火,并拉好驻车制动。
四轮定位基础知识目录一、基本概念 (3)1.1 四轮定位的定义 (3)1.2 四轮定位的作用 (4)二、四轮定位的主要内容 (6)2.1 前轮定位 (7)2.1.1 前轮外倾角 (7)2.1.2 前轮前束 (9)2.1.3 前轮转角 (10)2.2 后轮定位 (10)2.2.1 后轮外倾角 (11)2.2.2 后轮前束 (12)2.2.3 后轮转角 (13)三、四轮定位的测量方法 (14)3.1 前轮定位的测量 (15)3.1.1 使用前束尺测量前轮前束 (16)3.1.2 使用外倾角尺测量前轮外倾角 (17)3.1.3 使用转角尺测量前轮转角 (18)3.2 后轮定位的测量 (19)3.2.1 使用后束尺测量后轮后束 (20)3.2.2 使用外倾角尺测量后轮外倾角 (21)3.2.3 使用转角尺测量后轮转角 (22)四、四轮定位的调整技巧 (23)4.1 前轮定位的调整 (24)4.1.1 调整前轮外倾角 (25)4.1.2 调整前轮前束 (26)4.1.3 调整前轮转角 (27)4.2 后轮定位的调整 (28)4.2.1 调整后轮外倾角 (29)4.2.2 调整后轮前束 (30)4.2.3 调整后轮转角 (31)五、四轮定位的注意事项 (33)5.1 定位前的准备工作 (33)5.2 测量时的注意事项 (34)5.3 调整时的安全操作 (35)六、四轮定位的维护与保养 (37)6.1 定期进行四轮定位的重要性 (38)6.2 常见问题的诊断与处理 (39)6.3 长期使用的注意事项 (39)一、基本概念也称为四轮定位仪检测,是车辆维修中一项重要的常规检查。
它主要是通过测量车辆四个轮胎相对于车身纵轴(或车辆前进方向的中心线)的倾斜角度,来确保车辆转向准确、行驶稳定,并防止轮胎异常磨损。
这个检测过程涉及对车辆前轮定位角、后轮定位角以及主销内倾角和前束的测量与调整。
这些参数的准确性对于车辆的操控性、稳定性和安全性都至关重要。
汽车四轮定位专题汽车四轮定位专题车轮定位对维持驾驶安全、转向稳定以及轮胎正常磨损是极为重要的,车辆定位角度不正确,在紧急制动时就可能发生跑偏、侧滑,导致严重事故。
在正常运行时可能使轮胎寿命缩短,而转向拉杆等部件的失调或失效往往会导致丧失转向控制,其结果不堪设想,因此对车辆进行四轮定位至关重要。
影响四轮定位的因素主要与使用有关,如在凸凹不平的路面上高速行驶、剧烈制动、惯性侧滑、重载、不均匀重量分布、转弯时速度过猛使侧倾力过大,以及在路边停车经常单侧或双侧车轮冲击路肩等。
当然,影响四轮定位的因素也与维修质量有关,如发生碰撞事故维修、悬架系统修理、转向系统修理以及更换车轮或轮胎之后,便有可能造成四轮定位参数失准。
一旦发现故障现象,应及时进行检测和调整。
“汽车四轮定位专题”以汽车四轮定位的全过程为主线,以问询诊断、车辆路试、检查更换、四轮定位以及调整试车等为主要内容,针对四轮定位涉及的各项工艺流程进行分析。
问询诊断驾驶员提供全面、真实的故障发生时间、情况、起因以及伴随着什么故障等,是十分重要的。
因为驾驶员对自己车的性能是十分熟悉的,车辆性能、响声和振动等任何一点细小变化,通常驾驶员都能感觉出来。
而严格地说上述任何一点细小变化,都是有其原因的,也许就是故障原因。
但是驾驶员毕竟只能从驾驶感受上去感觉车辆性能的变化,而不能说出故障内在、外在的联系,有时又由于某些原因有的驾驶员会有意隐瞒某些重要情况。
这就不仅需要修理技师能科学、合理地向驾驶员了解情况,而且还要求修理技师善于和驾驶员沟通。
问诊需要抓住重点,主要如下。
1.为诊断故障而向客户提问的技巧(1)必须询问故障症状发生时的情况,以便重现故障。
(2)提问时要用客户熟悉的话语,不要使用客户不懂的专业术语。
(3)用直接实际事例来询问客户,使客户能容易回答。
2.在向客户问诊时必须懂得的常识(1)应在故障再现时,确认客户的要求。
(2)当故障没有再现时,确认故障再现的条件。
在日常的行车生活中,最怕的故障可能是刹车系统出问题,其次就是车轮及车胎的问题吧。
车友们通常会采用调整胎压等做法,目的多是为了防止爆胎,再有就是四轮定位了,目的则是为了对车轮进行调整。
有些车友认为,四轮定位其实就是前轮定位,因为前轮属于转向轮,包括我们常听到的主销后倾、主销内倾、前轮外倾和前轮前束这四项内容也都属于前轮定位。
其实,对两个后轮来说也同样存在与后轴之间安装的相对位置,即车轮外倾和后轮前束,只有加上后轮定位,才是完整的四轮定位,只是在调整定位值时,后轮定位大多是不可调节的。
我们都知道四轮定位的大致作用,也就是驾驶平衡、减少摩擦、防止颠簸等,在平时生活中,我们也可以根据驾驶状况来判断是否需要进行四轮定位。
首先,车辆的驾驶或转向出现问题时,可以做。
正常情况下,很多车友都会在直线行驶时解放双手,抽支烟或做些别的事情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发现车辆跑偏,也就是车辆平衡出了问题。
至于转向时或转向后,出现不自动回轮等问题,也需要做四轮定位。
再有就是轮胎出现异常磨损或托底等撞击使底盘及悬架受损时,也要做四轮定位。
轮胎磨损属于正常现象,但如果总是一边出现磨损,就要多注意了。
当然,轮胎磨损还和胎压有关系,也会造成车辆轻度跑偏,这里所说的也只是其中的一个原因。
四轮定位只是一种检测调整或者说是一种辅助行为,在平时的行车过程中,还是需要车友们多多注意养成良好的习惯,比如按季节或环境适当调整胎压、不冒险试过会造成托底的凸起地段、不将车辆悬空停放、不将车辆停放在不平整地面等等,也只有养成好习惯,才能少进几次维修站嘛。
汽车四轮定位图解车轮定位为了汽车稳定行驶、转向轻便,必须用悬架系统保证车身、车轮与地面之间保持一定的相互关系,为了确保这三者之间应该具有的一定相互位置关系,我们有必要经常对车辆进行定期的测试与调整,这一过程称为“车轮定位”。
车轮定位(续)有了恰当的定位,可以:·确保车辆直线行驶·延长轮胎使用寿命·提高燃油经济性能定位原因何时需要车轮定位检测:·直线行驶时方向盘不正·行驶中方向盘振动、发抖或太重·行驶中左右偏向、车身颠簸不稳定等·轮胎呈单面、不规则、块状或羽毛状磨损·碰撞事故维修后·更换新的悬挂或转向有关配件后下列原因所导致的车辆跑偏现象并非定位不当所造成:·不恰当的胎压·“咬死”的刹车·道路上的路拱·液力转向系统的失灵注意:当车轮受到轻微撞击时可能需要车轮定位,但较大的撞击往往会导致部件损坏,需要更换部件,再进行车轮定位。
初始检查通过试驾来判断:·振动·跑偏·噪声·异响目测检查:·轮胎非正常磨损·损坏的零部件·碰撞损伤情况任何受损伤或磨损严重的部件必须在调节定位角度之前予以更换车轮后移·单侧车轮后移将造成车辆跑偏·若后移超过6毫米可能有零部件损坏车轮后移(续)·车辆将向车轮后移较大的一侧跑偏行驶高度·用于建立正确的悬架高度,所有其它角度都依据此高度测定·应在车辆两侧相同部位测量·数据列在维修手册中,但是只适用于生产商指定的轮胎和车轮注意:·在定位调整之前,应首先进行行驶高度的测量和调整。
·车辆行驶高度的测量点由生产商确定。
测量行驶高度的目的·可找出损坏或磨损的悬架零部件·确保悬架有足够的伸缩空间·两侧不相等- 弹簧可能损坏或磨损·太高或太低- 可导致轮胎过早磨损下面再介绍这个车轮定位角的信息,它可分为推力角、主销后倾角、车轮外倾角和前轮前束值推力角·推力角是后轮推力线与车辆几何中心线之间的夹角·推力角以度为测量单位,理论上应该为0度·车辆后轮沿推力线方向推动车辆·调节后轮前束可以校正推力角·推力角是车轮定位的基础推力角与方向控制·方向盘和前轮控制行驶方向·后桥定位结果影响操纵性能·若推力角不是零度,行驶中需要调节转向来保持直线行驶推力角检查推力角是车轮定位的基础,前轮定位角度调节之前需要先检查推力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