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马克思韦伯 基层治理的实效

马克思韦伯 基层治理的实效

马克思韦伯基层治理的实效

马克思韦伯和基层治理的实效

引言

在现代社会中,基层治理作为一种组织形式,越来越受到重视。基层

治理是指政府与社会各界通过合作与协商,在小范围内共同解决问题

和管理事务的过程。马克思韦伯是社会学领域的重要思想家,他的观

点对于理解基层治理的实效具有深远意义。本文将介绍马克思韦伯对

基层治理的看法,并探讨其实效性。

一、马克思韦伯的基层治理观

1. 基层权力与合法性

马克思韦伯提出了三种基本的权力类型:传统权力、合法权力和魅力

权力。在基层治理中,权力的基础是合法性。基层组织和社会团体通

过选举产生的领导人具有合法性,可以通过制定政策和规范行为来行

使权力。马克思韦伯认为,合法性的权力是基层治理实现实效的基础。

2. 基层治理的目标

马克思韦伯认为,基层治理的目标是为了实现社会的有序和公正。通

过基层组织和社区参与,可以有效解决问题和管理事务。基层治理的

目标是促进社会的发展和稳定,同时保障每个成员的权益。

二、基层治理的实效

1. 反映社区需求

基层治理可以通过社区参与的方式,实时了解和反映社区的需求。马克思韦伯强调了对社会现象的理解和把握,这一观点在基层治理中得到了体现。通过广泛听取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基层组织可以更好地满足社区的需求,提高公共服务的实效。

2. 有效管理资源

基层治理可以更好地管理社区资源。马克思韦伯认为,资源管理是一个社会组织的重要职能。通过基层组织的参与,可以有效调配资源,解决社区内部资源不均衡的问题。基层组织可以帮助居民更好地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资源的最优分配。

3. 建立社区共识

基层治理可以通过协商和合作的方式,建立社区共识。马克思韦伯认为,共识是社会组织内部稳定的重要因素。通过基层治理的参与,社区成员可以就重要问题进行讨论和协商。在共识的基础上,可以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从而加强社区的凝聚力,提高基层治理的实效。

三、马克思韦伯观点的价值

1. 角色定位的重要性

马克思韦伯的基层治理观强调了各个角色在社会组织中的重要性。他认为,社会的发展和稳定需要不同角色之间的合作与协同。基层治理的实效需要各个角色发挥其优势,形成有机的组成部分。这一观点对于优化基层治理结构,提高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2. 对参与的要求

马克思韦伯认为,基层治理需要全体社会成员的参与。他强调了每个成员的主动性和责任性。基层治理的实效取决于社区成员的积极参与和合作。通过积极参与,社区成员可以主动解决问题和管理事务,提高基层治理的实效。

结论

马克思韦伯对基层治理的观点具有重要意义。基层治理作为一种组织形式,在实现社会的有序和公正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马克思韦伯的观点对于理解基层治理的实效性以及提高其实效具有指导意义。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基层治理,充分发挥各个角色的作用,加强社区参与,推动基层治理的实效和社会发展。3. 基层自治的重要性

马克思韦伯的基层治理观主张基层自治的重要性。他认为,基层自治能够有效提升治理的实效性和公正性。通过赋予基层组织更多的自主权和决策权,可以增加基层成员的参与度和主动性,从而更好地满足社区的需求和利益。

4. 制度设计的重要性

马克思韦伯认为,基层治理的实效性与制度设计密切相关。他主张建

立一套合理的制度和规则,以确保基层治理的运作有序和公正。制度

设计应该考虑到各方利益的平衡,遵循公平、透明和可持续的原则,

为基层治理提供坚实的法治基础。

5. 信息沟通和共享的重要性

马克思韦伯强调了信息沟通和共享在基层治理中的重要性。他认为,

通过信息的流动和共享,各方能够更好地了解社区的需求和问题,并

进行合理的决策和行动。有效的信息沟通和共享可以促进各个角色之

间的互动和协作,提高基层治理的效率和效果。

6. 培养领导力和专业能力的重要性

马克思韦伯认为,基层治理需要有一批具有领导力和专业能力的人才。这些人才需要具备良好的组织、沟通和决策能力,能够带领社区成员

解决问题和实现发展。通过培养和选拔这样的人才,可以提高基层治

理的质量和实效。

续写:

7. 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与提升

为了进一步提高基层治理的实效性,我们应该注重对社区成员的知识

和技能的培训与提升。马克思韦伯强调了个体的主动性和责任性,这

意味着每个成员都应该具备一定的知识和技能,能够积极参与社区事

务的管理和决策。通过提供相关的培训和教育,社区成员可以更好地

理解和应对各种问题,提高基层治理的实效。

8. 激励机制的建立

马克思韦伯的基层治理观强调了激励机制的重要性。为了激发社区成

员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我们应该建立一套合理的激励机制。这包

括社区成员的参与奖励、表彰和晋升机制等,以便更好地鼓励和推动

他们的积极参与,增加基层治理的实效性。

9. 合作共建的理念与实践

马克思韦伯认为,基层治理需要各方的合作共建。在实践中,我们应

该鼓励社区成员之间的合作和协同,与其他社区、组织和政府部门展

开积极的合作。通过共同努力,可以集聚各方的智慧和资源,共同解

决问题,共建和谐社区。

10. 健全监督机制与评估系统

为了确保基层治理的实效性和公正性,我们应该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

和评估体系。这包括建立独立、公正的监督机构,对基层治理的过程

和结果进行监督和评估。通过监督和评估,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促进基层治理的改进和提升。

总结:

马克思韦伯的基层治理观点对于我们深入理解基层治理的实效性和提高其实效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我们应该重视社区各个角色的参与和合作,强调基层自治和制度设计,优化信息沟通和共享的方式,培养领导力和专业能力,加强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与提升,建立激励机制,推动合作共建和健全监督与评估体系。通过这些努力,我们可以更好地发挥基层治理的作用,实现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马克思韦伯的简要评价

马克思·韦伯,德国社会学家、社会哲学家、历史学家,社会行动理论的首倡者和理解的社会学的奠基人。 曾在海德堡大学和柏林大学攻读法律,兼修中世纪史、经济理论和哲学课程。1889年获博士学位。毕业后,曾先后在弗莱堡大学(1893~1896)、海德堡大学(1896~1898、1902~1919)和慕尼黑大学(1919~1920)任教。1903年与桑巴特等人共同发起创办《社会科学和社会政策文库》杂志。1910年与滕尼斯、齐美尔等人联合发起成立德国社会学会,对社会学在德国的发展起了重要推动作用。韦伯一生著述颇丰,主要有:《宗教社会学论文集》(3卷,1920)、《政治论文集》(1921)、《经济与社会》(2卷,1921~1922)、《科学论文集》(1922)、《社会学和社会政策论文集》(1924)等。韦伯的知识范围和学术研究视野非常广泛,从经济、政治、法律、宗教、音乐等社会生活领域到社会科学方法论都有重要成果,使他成为在社会学史上与迪尔凯姆等齐名的重要思想家。 马克斯·韦伯是近代社会科学发展史上世界公认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在社会学领域中与卡尔·马克思、迪尔凯姆并驾齐驱。作为一位跨世纪的伟大学者,他在生命的五十多年时间里为后世留下诸如《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经济与社会》等宏大巨著。然而,这位社会学家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在“学术”的思想背后,又有怎样的“生活”背景支撑呢? 与父亲终生隔阂的韦伯韦伯出生在德国的一个有广泛社会和政治联系的富裕家庭。这造就了一种智识性刺激的氛围,对韦伯的成长起了重要作用。父亲老马科斯·韦伯出身西法利亚一个纺织业为主的工商业家族。到韦伯出生时,父亲已经是一名法官。韦伯的母亲出身于教育世家,关注并研究宗教和社会问题。老韦伯在政治上倾向于立宪派,由于关心政治,他逐渐成为一个典型的德国资产阶级政治家,忙碌热衷于当代政治问题,“沉溺于美食、自我满足式的自由放任主义”(沃尔夫冈·莫姆森语)。老韦伯虽然是新教徒,但具有享乐主义倾向,这样一种精神境界使得夫妇之间经常发生冲突,家庭失去和睦。母亲在小韦伯心目中的地位重过父亲,所以逐渐对父亲产生抵触情绪。同时,老韦伯对子女的教育方式专制,纯粹用家长制的方式管理孩子。小韦伯是一个很活跃的人,经常在同学之间闹饮、竞酒、决斗,这也使得与父亲愈来愈对立。后来,老韦伯对妻子的独裁专制态度使韦伯忍无可忍,甚至认为母亲的人身安全也受到父亲的威胁。这些最终导致父子之间的关系彻底破裂。1897年8月10日老韦伯在旅行途中去世,韦伯和父亲的和解成了永远无法成全的遗憾。

马克思韦伯的社会行动理解论

马克斯?韦伯的社会行动理解论 第一节马克斯?韦伯的生平 马克斯?韦伯是近代社会科学发展史上世界公认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 1864年4月21日,马克斯?韦伯生于德国图林根州的埃尔富特市。他的父亲是出身于威斯特伐利亚纺织业实业家兼批发商家庭的一位法学家。1869年他携眷迁居柏林。后来成为柏林市议会议员。他的母亲海伦妮.法伦斯坦-韦伯是位很有文化修养、热衷于宗教和社会问题的妇女。她在1919年去世。她对她的儿子影响很深,使他对宗教具有炽热的感情。 青年时代的韦伯在他的父母亲的客厅里结识了当时知识界和政界的许多杰出人士,如狄尔泰、莫姆森、聚贝尔、特赖奇克和卡普等人。1882年,18岁的马克思?韦伯考入海德堡大学,在法学院注册,开始接受高等教育。他同时攻读历史、经济、哲学和神学,并参加学生会组织的各种活动和辩论会。19岁在海德堡大学学习了三个学期之后,韦伯在斯特拉斯堡服了一年兵役,先是普通士兵,后来晋升为军官。他为曾经担任过帝国军队的军官一直引以为荣。1884年进入柏林大学和格丁根大学继续深造。1886年通过高等学校法学考试。 1887-1888年多次参加在阿尔萨斯和东普鲁士举行的军事演习,成为由关心社会问题、具有种种不同倾向的大学生组织的“社会政治联盟”的成员。该组织是施穆勒于1872年创建的,受“社会主义者讲坛”领导。1889年在柏林获法学博士学位。论文题目是《中世纪商业企业史》。同年,开始学意大利语和西班牙语。登记为开业律师。 1890年再次参加法学考试。应“社会政治联盟”的要求开始调查东普鲁士农民的境况。1892年提出关于东德意志农业劳动者境况的报告。1893年与玛丽安妮.施尼特格尔结婚。1891年《罗马农业史及其对公法和私法的意义》发表。这篇论文以及他和莫姆森教授进行的答辩使他获得了教授资格,在柏林大学谋得了一个教席。从此,韦伯开始他的大学教授生涯。1894年担任弗里堡大学政治经济学教授。发表论文《东德意志农业劳动者境况演变的趋势》。1895年去苏格兰和爱尔兰旅行。开始在弗里堡大学授课。第一次讲授的内容是:《民族国家和经济政策》。1896年韦伯应聘去海德堡大学任教,接替克尼斯教授退休后留下的

马克思韦伯 基层治理的实效

马克思韦伯基层治理的实效 马克思韦伯和基层治理的实效 引言 在现代社会中,基层治理作为一种组织形式,越来越受到重视。基层 治理是指政府与社会各界通过合作与协商,在小范围内共同解决问题 和管理事务的过程。马克思韦伯是社会学领域的重要思想家,他的观 点对于理解基层治理的实效具有深远意义。本文将介绍马克思韦伯对 基层治理的看法,并探讨其实效性。 一、马克思韦伯的基层治理观 1. 基层权力与合法性 马克思韦伯提出了三种基本的权力类型:传统权力、合法权力和魅力 权力。在基层治理中,权力的基础是合法性。基层组织和社会团体通 过选举产生的领导人具有合法性,可以通过制定政策和规范行为来行 使权力。马克思韦伯认为,合法性的权力是基层治理实现实效的基础。 2. 基层治理的目标 马克思韦伯认为,基层治理的目标是为了实现社会的有序和公正。通 过基层组织和社区参与,可以有效解决问题和管理事务。基层治理的 目标是促进社会的发展和稳定,同时保障每个成员的权益。

二、基层治理的实效 1. 反映社区需求 基层治理可以通过社区参与的方式,实时了解和反映社区的需求。马克思韦伯强调了对社会现象的理解和把握,这一观点在基层治理中得到了体现。通过广泛听取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基层组织可以更好地满足社区的需求,提高公共服务的实效。 2. 有效管理资源 基层治理可以更好地管理社区资源。马克思韦伯认为,资源管理是一个社会组织的重要职能。通过基层组织的参与,可以有效调配资源,解决社区内部资源不均衡的问题。基层组织可以帮助居民更好地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资源的最优分配。 3. 建立社区共识 基层治理可以通过协商和合作的方式,建立社区共识。马克思韦伯认为,共识是社会组织内部稳定的重要因素。通过基层治理的参与,社区成员可以就重要问题进行讨论和协商。在共识的基础上,可以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从而加强社区的凝聚力,提高基层治理的实效。 三、马克思韦伯观点的价值 1. 角色定位的重要性

论马克思韦伯的官僚组织

论韦伯的官僚组织 摘要:被誉为“组织管理之父”的马克斯·韦伯,是现代官僚理论的奠基人。他创立的官僚集权组织,被视为与工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最为理想的组织结构。在整个20世纪中,韦伯创立的官僚集权理论,可能是影响最大的理论之一。可以说,韦伯的官僚集权理论是组织理论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它标志着古典理论走向全面的成熟与完善。美国组织研究学者卡斯特与罗森茨韦克将之称为古典组织思想的“第三根主要支柱”。 关键词:马克斯·韦伯;官僚制;组织理论 一、官僚制理论的政治经济背景 1.官僚制的经济背景。在韦伯看来,官僚制是资本主义逻辑的合理发展,随着资本主义的兴起,西方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事务的增多,使国家的行政职能发展成为必然。这一切自然加速了政府规模的升级,政府规模的急速变化冲击了昔日的公权运作形式,这在客观上要求人们去探讨和建构新的公共权力体制,从而催生了官僚制。 2.官僚制的政治背景。自由资本主义时期,人们关注的是如何克服专制主义,分权制衡制度成了理论的焦点,英美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以选举为依托的政党政治在这一时期极为盛行,胜者分赃的官员任命制导致了西方政府行政管理的混乱和低效。为了改变这种局面,西方各国纷纷兴起了文官制度建设。官僚制正是在这种文官制度的兴建过程中产生并为文官制度的设计提供了价值指导。 二、对官僚组织的解读 韦伯认为,人类社会实际上是组织的社会,人们正是通过组织这根纽带以各种方式连接在一起,因而人类社会的变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为组织类型的变迁。韦伯把社会行为分成四类:基于感情的行为;基于传统或习俗的行为;以某种绝对价值为取向的行为;以个人的目的为取向的合理行为。韦伯对这四种社会行为进行了细致的剖析,把历史上出现过的合法的统治归纳为三种纯粹的类型:神秘型统治、传统性统治与法理性统治。三者分别对应于一种合法性权力—组织结构:神授权力—神秘型组织,传统权力—传统型组织,法定权力—法理性组织。 神秘性组织。该组织大多由领袖及其追随者组成,维系组织的基础是领袖的个人魅

农村公有制及社区村民自治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方法

农村公有制及社区村民自治的理论依据和实 践方法 近年来,农村公有制和社区村民自治成为了我国农村发展中的热门话题。作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公有制与社区村民自治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着农村的经济繁荣和社会和谐。本文将从理论依据和实践方法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农村公有制的理论依据 农村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制度下的重要经济体制,其理论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对农村公有制的理论有着深刻的阐述。马克思主义认为,农村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制度下解决农民利益,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手段。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出了农村公有制构建和发展的方向。它强调了公有制在农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既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又为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3. 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是当前我国农村发展的主要任务,其中农村公有制是实现农村振兴的基础。通过发展集体经济、合作经济等形式,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促进农村经济的蓬勃发展。 二、社区村民自治的理论依据

社区村民自治是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在农村的具体体现,其理论依据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党的群众路线:社区村民自治体现了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要求, 即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坚持依靠群众,推动农村社会治 理的科学化、法治化和民主化。 2. 中国农村基层治理现状:中国农村基层治理面临着多元利益的交织、农村社会矛盾的增多等问题。社区村民自治作为一种基层治理模式,能够更好地调解矛盾、满足多元利益诉求,实现农村社会的和谐 稳定。 3. 法治中国建设:法治中国建设强调社区的自治权,社区村民自治 的实践是构建法治社会的重要内容。通过依法推动农村社会治理,增 强村民的自治意识和能力,提高农村社区的自治水平。 三、农村公有制与社区村民自治的实践方法 农村公有制与社区村民自治需要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方法来推进,以 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 1. 建设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是实现农村公有制的基础。通过村集体经济的规模化经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民收入水平, 增强集体经济组织的凝聚力和竞争力,为村民自治提供经济支撑。 2. 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农村公有制和社区村民自治需要与现代行政 体制相适应,构建符合农村基层实际的行政管理模式。推进行政体制 改革,加强村级组织建设,提高村民参与决策的能力和意识。

22版:第44讲 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步步高)

第44讲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一、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历史与特点 1.古希腊时期 (1)特点:基层治理依靠村社进行。 (2)内容:村社实行自治,全体成年男性出席的村社大会是村社最高权力机关,处理与村社有关的事务。 2.西欧封建社会 (1)庄园:是主要的基层单位,庄园主或管家管理庄园事务。 (2)城市:行会或商会规范手工业者和商人的经营活动;行会或商会上层分子把持城市政权,行使城市治理的职责。 (3)基督教会:在基层治理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知识拓展行会制度的衰落 从15世纪起,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逐渐发展起来,取代行会手工业。到16世纪,英国的行会制度已基本消灭。欧洲大陆各国的行会制度残存的时间较长,法国的行会制度解体后又一度恢复并成为皇家御用行会,德国的行会制度则到19世纪才逐渐消灭。 3.近代社会 (1)背景:随着近代西欧民族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国在继承地方自治传统的基础上,加强了对基层治理的管理。 (2)代表 ①英国:1835年颁布法律,确立了英国近代自治市制度。 ②美国:基本保存了地方自治的传统,乡镇是最基本的地方自治单位,承担着除司法之外的所有公共服务功能。 ③法国:大革命后,形成了以自治市镇为基层单位的制度,市长和市议会都由普选产生,市长同时对中央政府和本地选民负责。 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1)特点 ①西方各国的基层自治进一步发展。 ②社区成为基层自治的主要方式。 (2)作用:缓和了社会矛盾,维护了社会秩序和政治稳定。

5.20世纪80年代以后 (1)特点:强调政府、社区和非政府组织的共同作用,社区承担了更多的政府功能,公众、志愿者和私人部门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公共服务。 (2)作用:使基层治理的效率更高、成本更低。 思维点拨社会治理的一体两翼 从国家治理的角度来看,政府主导的社会管理和公民的社会自治,是社会治理的一体两翼,它们相辅相成,不可或缺。其中社会管理是政府依法对社会事务、社会组织和社会生活的规范和管理。实施社会管理的主体是公共权力部门,实际上这是具有政府重要职能的一种政府行为。而社会自治则是公民对社会公共事务的自我管理,其管理主体是社会或民间组织,其所实施的活动则是一种非政府行为。 二、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1.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 (1)建立 ①英国:17世纪初,颁布了济贫法。 ②德国:19世纪80年代,初步建立了社会保险制度,涉及疾病、工伤和养老等方面。 ③美国:1935年,颁布《社会保障法》,标志着美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最终确立。 (2)发展 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率先构建了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实现了全民覆盖,大大推动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 ②此后,瑞典、挪威、芬兰、丹麦等北欧国家以及法国、德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都建成了福利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建立。 (3)影响 ①进步性: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改善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缓和了社会矛盾,有利于经济发展。 ②局限性:过度的社会保障加重了国家财政负担,容易助长懒惰行为。 思维点拨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产生于德国的原因 (1)工业革命促进了德国经济飞跃发展,社会物质财富迅速增加,使德国有能力建立社会 保障制度。 (2)1871年德意志结束了长期的封建割据状态,完成了国家的统一。刚刚统一的德国首要 的任务就是维护国家统一和保持国家权力。187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德国社会矛盾 和阶级矛盾更加错综复杂,并日趋尖锐。因此,德国当时的俾斯麦政府决定首先要稳定 国内政局,缓和阶级冲突,实施了一系列的经济社会改革政策,包括一些社会保险和社 会福利的法规、措施。

从全面管控到依法治理:新中国成立70年来城市基层治理的演进

从全面管控到依法治理:新中国成立70年来城市基层治理的演进 作者:刘升 来源:《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9年第05期 摘要: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我国城市基层治理可以根据治理主体和治理方式的不同划分为三个阶段。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实施之前为第一阶段,因国家在城市中实行以单位制为主的管理方式,单位构成城市基层的治理主体,通过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对城市基层进行全面管控。从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初为第二阶段,在改革的背景下,国家对社会的管控放松,单位制解体,街道与社区却难以完全承接原单位的功能,国家相关治理部门直接面对原子化的个人并成为治理主体。面对大量治理需求,国家成立独立的城管部门,但由于法规和监督约束机制不健全,暴力执法等非正规治理问题频发。进入21世纪后为第三阶段,随着社会法制意识和监督方式的增加,社会约束力不断增强,同时,国家以和谐社会和依法治国的目标来维护社会稳定,使基层治理人员的行为受到社会和国家的双重约束,城市基层治理迈入依法治理的阶段,逐步实现了从全面管控到依法治理的历史演进。 关键词:城市;基层治理;城管部门;全面管控;依法治理 中图分类号:C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168(2019)05-0079-0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从1978年的近1792%[1]上升到2017年的5852%,城市人口从17亿增至81亿。在这个过程中,我国平均每年城镇新增人口2100万,相当于欧洲一个中等收入国家的人口。而根据国家“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将达到60%左右,其中,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将达到45%左右。根据惯例,城镇化率30%到70%是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阶段,超过50%就意味着从农业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型。可见,在当前城镇人口已经远远超过农村人口的背景下,我国已经进入城镇化时代,且在未来可预期的20年里,仍将处于继续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的过程中。 城市在我国治理现代化中起着重要作用。早在1949年3月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就明确提出:“从现在起,开始了由城市到乡村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移到了城市。”[2](pp.1427-1429)之后,温家宝也在关于城市的发展中提到:“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体 现。”2015年12月20日,习近平、李克强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城市是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活动的中心和动力,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

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依据与实践路径

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依据与实践路径作者:陈东冬 来源:《党政干部论坛》 2021年第4期 ※ 基金项目: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重点项目“全面振兴视域下的新型智库建设研究”(编号:L19ASH001)阶段性成果。 陈东冬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加强党的基层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作为贯穿社会治理和基 层建设的一条红线。”基层党建工作影响着基层社会治理的水平,以基层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 理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重要保障,是破解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难题的必然选择,具有深厚的 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 一、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理论依据 (一)以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是由马克思主义政党性质、宗旨决定的,体现了鲜明的唯 物史观 马克思主义理论关于政党思想体系中蕴含着丰富的社会治理内容,是新时代党建引领基层 社会治理的理论基础。马克思指出:“一切政治权力起先都是以某种经济的、社会的职能为基 础的。” 政党是国家与社会的联系纽带,政党与社会具有紧密的内在关联。社会是政党的基础,政党来源于社会、服务于社会,终将消亡于社会,任何执政党都需要妥善处理好政党与社会的 关系,发挥好改造社会、引领社会的重要作用。社会治理是执政党的重要职能,是加强执政合 法性的重要基础和保障。 巴黎公社是新生的具有社会主义国家雏形的政权,在社会治理方面,公社建立了中央统一 领导与地方事情由地方治理的体制,在一个城市的范围内实行新型的社会主义国家治理实践。 马克思与恩格斯充分肯定了巴黎公社的各项治理措施:“公社简直是奇迹般地改变了巴黎的面貌!第二帝国的那个花花世界般的巴黎消失得无影无踪。……夜间破门入盗事件不发生了,抢 劫也几乎绝迹了。” 同时,巴黎公社对未来社会发展、社会治理进行了探索和尝试,揭示了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的实质、发展方向和规律。 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无产阶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建设为社会治理提供了根本的政治保障和组织保障。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是人民群众的利 益所在,是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和获得感的有效途径。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体现了我们党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消除异化的社会关系、实现社会和谐稳定 与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以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政党 理论的创新性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没有给出社会主义国家社会治理的现成答案,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讲: “马克思、恩格斯没有遇到全面治理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他们关于未来社会的原理很多 是预测性的。”这就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结合我国实际创造性发展马克思 主义政党学说和社会治理理论。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阐明了我国基层党建和基层治理的内在逻辑,对 加强基层党建和提高基层治理效能作出了顶层设计和战略部署。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把基

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理论逻辑及其示范性价值

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理论逻辑及其示范性价值 作者:张爱民 来源:《新视野》 2021年第4期 文/张爱民 摘要:“枫桥经验”来自基层实践,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创新和完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在基层的成功范式。追寻其理论逻辑,“枫桥经验”的治理实践契合了 马克思主义社会治理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新时代“枫桥经验”可以在“管理”到“治理”的理性构建中,为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理念、格局、模式等方面的 理论借鉴。将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广到基层治理改革中,凝练“党建1+N、放管结合、技术 赋能”的创新思路,回应中国之治“谁来治、为谁治、如何治”的时代之问,可以发挥其示范 性价值,为“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提升治理效能”现实之需的解决开辟一条可行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枫桥经验;社会治理现代化;基层社会治理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138(2021)04-0081-06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指出:“十四五”时期要努力实现“社会 治理特别是基层治理水平明显提高”。[1]这是新发展阶段我国基层社会治理的科学指引。20 世纪60年代浙江省诸暨市创造了以“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为核心内涵的“枫桥经验”,毛泽东曾指示各地“经过试点,推广去做”。经过不断发展,共建共享、 民主协商、公众参与、科技支撑等最新手段被有效吸纳,最终“党政动手、依靠群众、预防纠纷、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促进发展”成为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新内涵。在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下,以马克思主义社会治理思想为依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为指导,将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广到基层治理改革中,对于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加快推进社 会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示范价值和启示意义。 一理论溯源:“枫桥经验”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社会治理思想 马克思主义社会治理思想的基本要点包含“政党观、人本观、群众观”。而“坚持党的领 导实现矛盾化解、突出人民中心落实帮扶行为、运用群众路线加强治安管理”则是以上要点赋 归至“枫桥经验”的具体体现。 (一)马克思主义政党观:坚持党的领导,实现矛盾化解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共产党人是无产阶级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 作用的部分”。[2]开宗明义地点明了共产党的先进性。先进政党的领导也必须是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观在批判巴枯宁无政府主义思潮的基础上,强调一定的权威和一定的服从都是“不 得不接受的”,一旦失去了集中的领导和权威,党就会走向瓦解。坚持先进政党的领导,才有 坚强的组织和统一的行动,才有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根本保证。“时代是思想之母”,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提出了一系列重要 思想和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党观,为在治理现代化中坚持党的领导指明了方向。 随着社会生产的劳动分工日益复杂,社会组成个体利益诉求的“异质性”也在随之增强,只保 护部分利益却罔顾整体利益显然与提升治理效能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相抵牾。坚持党的领导,

Z20名校联盟(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2023届高三第一次联考政治含答案

Z20名校联盟(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2023届高三第一次联考 政治试题卷 选择题部分 一、判断题 1.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是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集中体现。 3.到2035年我们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4.央企重组整合有利于加快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 5.某种粮大户通过承包土地获得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 6.新时代党的建设必须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 7.《民法典》把“公序良俗”确定为基本原则体现了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 8.人们在否定以往认识的过程中不断接近真理。 9.肆意丑化、亵渎英雄人物等错误言行的实质是历史虚无主义。 10.鼓励人们向上向善是中华人文精神的体现。 二、选择题I 11.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每一历史时代主要的经济生产方式与交换方式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所赖以确立的基础……”。这一论述 ①是对唯物史观的经典表述②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的阐释 ③阐述了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④揭示了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2.1956年底,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三大改造”的完成 ①是对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 ②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③为当时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④是中国革命“分两步走”战略构想的具体举措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3.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涵在“八个明确”的基础上新增了“两个明确”,提出了“十个明确”。从“八个明确”到“十个明确”

治理学原理知识点总结

治理学原理知识点总结 治理学原理知识点总结 第一篇治理总论 第一章治理、治理者和治理学 本章学习要求 经过本章学习,要求准确明白治理的定义和治理基本职能;掌握治理者的定义和治理者的分类;了解治理学的研究内容、性质和特点。 本章考核知识点 第一节治理和治理职能 一.治理 1.治理的定义 治理是依据事物的进展的客观规律,经过综合运用人才资源和其他资源,以有效地实现目标的过程。 2.治理的特点 (1)治理是共同劳动的产物 (2)治理是一系列相互关联、延续举行的活动过程 (3)治理具有明确的目标 (4)治理的对象是组织中的人力和物力资源,治理的实质算是经过打算、组织、领 导和操纵等手段,实现组织内部各要素的合理配置。 二.治理职能 目前普通以为治理的职能包括打算、组织、领导、操纵这四种基本职能。四大职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其中打算是治理的首要职能,是组织、领导和操纵职能的依据; 组织、领导和操纵职能是有效治理的重要环节和必要手段,是打算及其目标得以实现的保 障。惟独统一协调这四方面,使之形成前后关联、延续一致的治理活动整体过程,才干保

证治理工作的顺利举行和组织目标的完满实现。 第二节治理者 一.治理者的定义 组织成员能够简单划分为操作者和治理者两类。 操作者是指在组织中直截了当从事具体的业务,且别承担对他人工作监督职责的人。 治理者是那些在组织中指挥他人完成具体任务的人。 二.治理者的分类 1.高层治理者 2.中层治理者 3.基层治理者 三.治理者的职责 1.保证组织活动的顺利举行 2.保证信息的集散和畅通 3.保证决策的及时正确 第三节治理:是科学依然艺术? 一.治理学的研究对象 治理学是一门研究普通治理的原理和理论的科学。 二.治理学是一门应用性非常强的综合学科 1.治理学的应用性 2.治理学的综合性 三.治理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有机统一 1.治理的科学性 2.治理的艺术性 第二章治理思想史 本章学习要求 经过本章学习,要求了解治理思想史进展过程中的重要时刻、重要著作、要紧学派的观点、杰 出代表及其要紧贡献,了解各进展时期治理思想的特点。

治理学知识点整理

治理学原理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治理与治理学 一、治理的概念与性质 1.治理的概念 (1)世界闻名治理学家对治理下的概念: 科学治理之父泰罗对治理下的概念:确切明白你要他人去干什么,并使他用最好的方式去干。 诺贝尔经济学奖取得者赫伯特·西蒙对治理学下的概念:治理即制定决策。“现代经营治理之父”亨利·法约尔以为:治理是所有的人类组织都有的一种活动,这种活动由5项要素组成:打算、组织、指挥、和谐和操纵。 现代治理大师哈罗德·孔茨对治理下的概念:治理是设计并维持一种良好的环境,令人在群体里高效地完成既定目标的进程,他以为治理包括打算、组织、人事、领导和操纵5个职能,治理的目标确实是制造盈余 斯蒂芬.P.罗宾斯以为,治理确实是同他人一路或通过他人使活动完成得加倍有效的进程,那个进程包括打算、组织、领导和操纵4个职能。 综合以上各类治理的概念,可给出如下概念: 治理是在特定的环境下,运用和整合组织资源,通过打算、组织、领导、操纵等来和谐组织中的群体行为,达到组织既定目标和责任的动态制造性活动。 2.治理的二重性 治理的自然属性是与生产力的进展相联系的,它反映了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生产进程中的方方面面能和谐一致,有序进行,以提高生产的效率的客观要求。 治理的社会属性是与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的,它要代表必然社会制度中的

必然阶级的意志,反映必然阶级的利益要求。因此从治理学的社会属性来看,社会主义的治理和资本主义的治理存在着本质的区别。 3.治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治理的科学性是治理作为一个活动进程,人们通过一个多世纪的不断研究和探讨,已经抽象总结出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反映治理进程中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人们一方面利用这些理论和方式来指导自身的治理实践,解决新的治理问题,另一方面又以治理活动的结果来衡量治理进程中所利用的理论和方式是不是正确,是不是行之有效,从而使治理的科学理论和方式在实践中取得不断的验证、丰硕和进展。因此,治理是一门科学,是有规律可循的。 治理不是一门不精准的科学,而且仍是一门正在进展的科学。治理科学没有,也不可能为治理者提供解决一切问题的标准答案,他只是探讨治理的一样规律,指导人们依照客观规律的要求,从实际动身,制造性地进行治理工作。从那个意义上讲,治理又是一门艺术,即利用系统化的知识——科学,并依如实际情形发挥制造性的艺术。 二、治理的要素、职能、任务和作用 1.治理的要素: (1)治理主体:从事治理活动的人员(包括高层治理人员(组织的核心人物)和中层、基层治理人员) (2)治理客体:治理活动的作用对象,即治理的收受者(包括组织中的一样成员、组织中的其他成员和与组织的扩张和进展相关的人力、财力、物力、信息和其他组织) (3)治理目标:治理活动尽力方向和所要达到的目的 (4)治理职能和治理手腕: 2.治理的职能 (1)打算:制定要达到的治理目标,并事前确信实现目标所需的正确的行动方案。 (2)组织:对人力、物力、财力、信息和其他实现目标所需资源的分派与和谐。(3)领导:指导、鼓励人们尽力工作,并与员工个人或群体沟通的治理活动。(4)操纵:衡量和纠正下属人员的各类活动,从而保证局势的进展符合打算的要求。 3.治理的任务 (1)实现本组织的特殊目的和使命 (2)使工作富有活力,员工有所成绩 (3)关切对社会的阻碍,承担社会责任 4.治理的作用 (1)治理是使各类可能的生产力变成现实生产力的大体条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