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学第一章
- 格式:ppt
- 大小:310.00 KB
- 文档页数:33
社会保障学第1章社会保障学导论一社会保障的概念与特征1 社会保障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对社会成员给予物质帮助而采取的各种社会措施的总和2 社会保障的特征(1)法律强制性(2)对象社会性(3)福利性(4)经济保障性(5)机会公平性(6)收支互济性(7)待遇差别性3 社会保障给付标准(1)社会救助的给付标准时保证被救助的人生活水平达到当时当地社会经济条件下的最低生活水平,既保证被救济助人享有当时当地的最低生活水平(2)社会保险的给付标准是被保险人——社会劳动者能够享有基本生活水平(3)社会福利是国家和社会团体为增进群众福利,改善国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而举办的公共福利设施、津贴补助、社会服务和集体福利事业。
社会福利是最高层次的社会保障(4)社会优抚作为特种社会保障制度。
为被保障人的生活水平相当于或略高于当地平均生活水平二社会保障的产生与发展4 社会保障的萌芽——社会救助1961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在原有法案的基础上颁布了《济贫法》5 社会保障的形成标志——社会保险德国是第一个推出社会保险制度的国家1883年俾斯麦国王颁布了《医疗保险法》1884年首创了《工伤保险法》1889年再创《养老保险法》1935年美国颁布了第一部社会保障法典《社会保障法》6 社会保障的发展——社会福利1948年英国首先宣布建成“从摇篮到坟墓”均有保障的福利国家:也是世界上第一个福利国家1952年国际劳工组织制定并通过的《社会保障最低标准公约》7 中国现代社会保障的创建阶段1951年2月政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标志着新中国社会保险的开始三社会保障的作用8 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的影响(1)社会保障有利于为经济发展筹集资金,促进经济增长(2)社会保障有利于保证劳动力在生产顺利进行(3)社会保障有利于为经济发展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4)社会保障有利于兼顾公平与效益(5)社会保障有利于社会成员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6)社会保障可提高经济发展质量9 社会保障与社会进步(1)社会保障促进了社会稳定和社会发展(2)社会保障促进了社会事业的发展10 社会保障与收入在分配(1)社会保障以法律为依据,实行明显的强制性分配(2)社会保障基金筹集与使用的社会性(3)社会保障形式多样,具有复杂性四社会保障模式11 救助型社会保障制度12 保险型社会保障制度保险费用由个人、雇主、政府分担并为强制保险该模式起源于德国、随后为西欧、美国和日本所效仿13 福利型社会保障制度福利支出基本上由企业和政府负担,个人不缴纳或低标准缴纳社会保障费起源于英国,其后在北欧流行,以瑞典为典型。
社会保障学各章节答案第一章社会保障体系名词解释1、社会保障:国家通过立法和行政措施设立的,保护社会成员基本生活和经济、社会稳定,采取保护与激励相统一的原则,对公民在年老、疾病、遭遇灾害而面临生活困难的情况下,通过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依法给予物质帮助和社会服务,以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需要的制度。
1′2、社会保险:由政府举办,强制从业职工在其就业年份里拨出一部分收入交纳保险税(费)作为保险基金,对由于保险计划规定的原因丧失劳动能力或暂时失去劳动岗位,又满足缴纳社会保险税(费)期限的人,提供的收入保险计划。
3、社会救助:由政府举办的,以反贫困为主旨,对因不能正常劳动等原因致使收入水平低于规定的数额(贫困线)的社会成员,提供的最低层次的社会保障,以解决社会保险所不能解决的那些社会问题。
4、社会优抚:社会优抚指国家和社会对为保卫国家安全而做出贡献和牺牲的军属、烈属、残废军人、退伍官兵及其家属等特定优抚对象所给予的优待、抚恤和社会褒扬。
5、社会福利:政府通过免费或低费地提供某种生活用品或劳务,给人以实惠和方便,以提高生活质量。
主要由公共福利事业、局部性或选择性的福利措施、指员工福利和民政福利四部分组成。
是最高层次的社会保障。
单项选择1、C2、D3、A4、C5、C四、多项选择1、ABD2、ABC3、ABCD4、ABCD5、ACD6、ABD7、AC五、简答题1、简述社会保障的内涵。
答:①通过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需要而保持社会稳定的安全项目以及机制、制度和事业的总称。
3′②以社会共同责任为本位,由国家、集体、个人共同分担责任的社会机制和经济机制。
3′③以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形式为公民提供各类保障。
2′④它作为一种国家主导的强制性社会行为,一般通过立法而确立。
2′2、简述社会保障制度的特征。
答:①国家主导性。
1′通过立法和国家行政机器进行规划、组织、管理,并对社会保障财务负有最后的(并非完全的)责任。
1′②法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