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铸沙模壳模塑模锻造车铣磨等加工方法的比较
- 格式:pdf
- 大小:334.30 KB
- 文档页数:5
六种铸造方法铸造是一种常见的制造工艺,用于制造各种金属制品。
在铸造过程中,根据所用的模具和铸造材料的不同,可以分为六种主要的铸造方法,分别是砂型铸造、金属型铸造、压铸、熔模铸造、连续铸造和精密铸造。
1. 砂型铸造砂型铸造是最常见的铸造方法之一。
它使用砂型作为铸造材料,将其填充到模具中,然后浇注熔化的金属。
砂型铸造适用于生产各种不同形状和大小的铸件,成本低廉,生产效率高。
然而,由于砂型的热膨胀和收缩,砂型铸造的尺寸精度较低。
2. 金属型铸造金属型铸造是一种使用金属模具的铸造方法。
金属模具可以承受高温和高压,因此可以制造出更精确、更复杂的铸件。
金属型铸造适用于生产高精度、高质量要求的零件,但成本较高,适用范围较窄。
3. 压铸压铸是一种将熔化的金属注入高压下的快速冷却模具中的铸造方法。
压铸可以制造出形状复杂、尺寸精确的铸件,表面质量好,且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
压铸适用于大批量生产,但设备和模具成本较高。
4. 熔模铸造熔模铸造是一种使用可熔化模具的铸造方法。
先制造出模具,然后将其加热以使其熔化,再将熔化的模具注入金属。
熔模铸造适用于生产高温合金和复杂形状的铸件,但模具制造成本较高,生产周期较长。
5. 连续铸造连续铸造是一种连续生产铸件的铸造方法。
在连续铸造中,熔化的金属通过连续浇注到连续铸造机中的模具中,形成连续的铸件。
连续铸造适用于生产长条状或板状的铸件,具有高生产效率和较好的机械性能。
6. 精密铸造精密铸造是一种制造高精度、高表面质量的铸件的铸造方法。
精密铸造使用特殊的模具和工艺,可以制造出复杂的内腔和细小的结构。
精密铸造适用于制造精密仪器、模具等高要求的铸件,但成本较高,生产周期较长。
总结起来,不同的铸造方法适用于不同的生产需求。
砂型铸造和金属型铸造适用于一般铸件的大批量生产,压铸适用于形状复杂、尺寸精确的铸件,熔模铸造适用于高温合金和复杂形状的铸件,连续铸造适用于长条状或板状的铸件,精密铸造适用于高精度、高表面质量的铸件。
八大金属材料成形工艺1铸造液态金属浇注到与零件形状、尺寸相适应的铸型型腔中,待其冷却凝固,以获得毛坯或零件的生产方法,通常称为金属液态成形或铸造。
工艺流程:液体金属→充型→凝固收缩→铸件。
工艺特点:1)可生产形状任意复杂的制件,特别是内腔形状复杂的制件。
2)适应性强,合金种类不受限制,铸件大小几乎不受限制。
3)材料来源广,废品可重熔,设备投资低。
4)废品率高、表面质量较低、劳动条件差。
铸造分类:(1)砂型铸造(sand casting)砂型铸造:在砂型中生产铸件的铸造方法。
钢、铁和大多数有色合金铸件都可用砂型铸造方法获得。
工艺流程:技术特点:1)适合于制成形状复杂,特别是具有复杂内腔的毛坯;2)适应性广,成本低;3)对于某些塑性很差的材料,如铸铁等,砂型铸造是制造其零件或,毛坯的唯一的成形工艺。
应用:汽车的发动机气缸体、气缸盖、曲轴等铸件。
(2)熔模铸造(investmentcasting)熔模铸造:通常是指在易熔材料制成模样,在模样表面包覆若干层耐火材料制成型壳,再将模样熔化排出型壳,从而获得无分型面的铸型,经高温焙烧后即可填砂浇注的铸造方案。
常称为“失蜡铸造”。
工艺流程:优点:1)尺寸精度和几何精度高;2)表面粗糙度高;3)能够铸造外型复杂的铸件,且铸造的合金不受限制。
缺点:工序繁杂,费用较高。
应用:适用于生产形状复杂、精度要求高、或很难进行其它加工的小型零件,如涡轮发动机的叶片等。
(3)压力铸造(die casting)压铸:是利用高压将金属液高速压入一精密金属模具型腔内,金属液在压力作用下冷却凝固而形成铸件。
工艺流程:优点:1)压铸时金属液体承受压力高,流速快2)产品质量好,尺寸稳定,互换性好;3)生产效率高,压铸模使用次数多;4)适合大批大量生产,经济效益好。
缺点:1)铸件容易产生细小的气孔和缩松。
2)压铸件塑性低,不宜在冲击载荷及有震动的情况下工作;3)高熔点合金压铸时,铸型寿命低,影响压铸生产的扩大。
铸锻加工方法概述小伙伴们!今天咱就来好好唠唠铸锻加工方法这事儿。
铸锻加工可是制造业里特别重要的一部分呢,好多咱们日常生活中用到的东西,像汽车零件、各种工具啥的,都离不开它。
那下面咱就具体看看铸锻加工都有哪些方法哈。
一、铸造加工方法。
铸造嘛,简单来说就是把液态的金属倒进特定的模具里,等它冷却凝固后,就变成咱们想要的形状啦。
这就好比是用液态的金属“浇筑”出一个个零件来,是不是还挺神奇的?铸造又可以细分成好几种方法哦。
1. 砂型铸造。
这可是最传统、最常用的铸造方法啦。
就是用型砂做模具,把型砂弄成咱们需要的形状,然后把液态金属倒进去。
型砂这东西到处都能找到,成本也比较低,而且可以做出各种复杂的形状,从小零件到大物件都能搞定。
比如说咱们常见的发动机缸体,很多就是用砂型铸造做出来的。
不过呢,砂型铸造做出来的零件表面可能没那么光滑,精度也不是特别高,后续可能还得再加工一下。
2. 熔模铸造。
这种方法就比较精致啦。
先得做一个和零件形状一模一样的蜡模,然后在蜡模外面涂上一层耐火材料,等耐火材料干了之后,把蜡模熔化掉,这样就得到一个空心的模具啦。
再把液态金属倒进去,冷却后就得到咱们想要的零件了。
熔模铸造做出来的零件尺寸精度高,表面也很光滑,适合做一些形状复杂、对精度要求比较高的小零件,像一些精密的仪器零件就经常用这种方法。
3. 金属型铸造。
金属型铸造就是用金属做模具啦。
金属模具强度高、导热性好,所以用这种方法做出来的零件质量比较好,尺寸精度也比较高。
而且金属模具可以反复使用,生产效率挺高的。
不过呢,金属模具的成本比较高,制造周期也长,不太适合做单件或者小批量的生产。
像一些铝合金的汽车轮毂,好多就是用金属型铸造做出来的。
二、锻造加工方法。
锻造和铸造不太一样哦,锻造是对金属坯料施加压力,让它产生塑性变形,从而得到咱们想要的形状和尺寸。
这就好比是给金属来一场“塑形大变身”,通过外力把它变成各种样子。
锻造也有好几种常见的方法呢。
壳型工艺与砂型工艺的比较
在了解壳型之前,你必须要先了解用于壳芯造型的覆膜砂:
覆膜砂是通过特殊工艺配方技术生产出的具有优异高温性能(高温下强度高、耐热时间长、热膨胀量小、发气量低)和综合铸造性能的新型覆膜砂。
覆膜砂特别适用于复杂薄壁精密的铸铁件(如汽车发动机缸体、缸盖等)以及高要求的铸钢件(如集装箱角和火车刹车缓;中器壳件等)的生产,可有效消除粘砂、变形、热裂和气孔等铸造缺陷。
能使铸件表面更加光洁,尺寸更加准确,减少或不需要机械加工,可缩短生产周期,节约金属材料,降低成本;而且铸模可用自动机械制成(必须采用射芯机),不需要熟练工;尤其适用于各种金属中小型铸件的成批和大量生产。
壳型铸造工艺的成本高,用于配砂的酚醛树脂,相比呋喃树脂来说,价格不会有很大差异,成本高就高在用于覆膜砂壳芯造型的热芯盒(或者冷芯盒),这种模具不同与一般金属模具,价格会高出同类金属模具一倍多,这点你可以去任何一家金属模制作厂家询问的。
因为我们柴油机上的零件大多采用壳芯法造型。
“壳型”不是钢模铸造。
壳型是用覆膜砂制成几到十几毫米厚的砂型。
覆膜砂中的粘结剂是酚醛树脂,价格比较高。
但壳型铸造的用砂量很少。
所以工艺设计合理的话,成本不会提高很多。
但覆膜砂的回用需要专门的处理设备。
铸造工艺及锻造工艺比较1、铸造:铸造种类很多,按造型方法习惯上分为:特种铸造,按造型材料又可分为以天然矿产砂石为主要造型材料的特种铸造(如熔模铸造、泥型铸造、铸造车间壳型铸造、负压铸造、实型铸造、陶瓷型铸造等)和以金属为主要铸型材料的特种铸造(如金属型铸造、压力铸造、连续铸造、低压铸造、离心铸造等)两类。
铸造工艺通常包括●普通砂型铸造,包括湿砂型、干砂型和化学硬化砂型3类。
●铸造金属的熔化与浇注,铸造金属(铸造合金)主要有铸铁、铸钢和铸造有色合金;●铸件处理和检验,铸件处理包括清除型芯和铸件表面异物、切除浇冒口、铲磨毛刺和披缝等凸出物以及热处理、整形、防锈处理和粗加工等。
●铸型(使液态金属成为固态铸件的容器)准备,铸型按所用材料可分为砂型、金属型、陶瓷型、泥型、石墨型等,按使用次数可分为一次性型、半永久型和永久型,铸型准备的优劣是影响铸件质量的主要因素;2、锻造:是利用锻压机械对金属坯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塑性变形以获得具有一定机械性能、一定形状和尺寸锻件的加工方法。
锻压的两大组成部分之一。
通过锻造能消除金属的铸态疏松,焊合孔洞,锻件的机械性能一般优于同样材料的铸件。
机械中负载高、工作条件严峻的重要零件,除形状较简单的可用轧制的板材、型材或焊接件外,多采用锻件。
锻造按成形方法可分为:●闭模式锻造。
金属坯料在具有一定形状的锻模膛内受压变形而获得锻件,可分为模锻、冷镦、旋转锻、挤压等。
按变形温度锻造又可分为热锻(加工温度高于坯料金属的再结晶温度)、温锻(低于再结晶温度)和冷锻(常温)。
锻造用料主要是各种成分的碳素钢和合金钢,其次是铝(铝合开式锻造(自由锻)。
利用冲击力或压力使金属在上下两个抵铁(砧块)间产生变形以获得所需锻件,主要有手工锻造和机械锻造两种。
常用锻造方法的综合比较一、自由锻造自由锻造是指将金属坯料加热至一定温度后,采用锤击或压力机等设备施加力,使其在自由形态下改变形状的一种锻造方法。
该方法操作简便,适用于小批量和单件生产。
优点:1.1 适应性强,可以锻造各种形状和尺寸的工件。
1.2 工艺灵活,易于调整工艺参数,适应不同的材料和产品需求。
1.3 适合加工复杂形状的零件,尤其是非标准件和特殊用途部件。
缺点:2.1 生产效率较低,适合小批量生产,不适合大规模生产。
2.2 成品的一致性和精度较低,难以保证每件工件的尺寸和性能完全一致。
2.3 工艺控制要求高,需要技术熟练的操作工。
二、模锻模锻是将金属坯料加热至适当温度后,置于特定的模具中,通过模具的挤压或冲击力使金属在模具中成形的一种锻造方法。
模锻适用于大批量生产,并且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
优点:1.1 能够实现大批量生产,生产效率高。
1.2 工件尺寸精度高,表面光洁度好。
1.3 由于使用模具,产品的一致性较好,可以保证生产的每一件产品具有相同的质量和性能。
缺点:2.1 模具成本高,适合于批量生产,对小批量生产不经济。
2.2 模具设计和制造难度大,前期投入大。
2.3 对材料的要求较高,需要对材料的流动性和填充性进行精确控制。
三、闭模锻造闭模锻造是指在模具内施加压力,使金属在闭合的模具内成形。
闭模锻造可以提供更高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适用于复杂形状的工件。
优点:1.1 精度高,工件的尺寸和形状稳定。
1.2 表面质量好,减少了后续加工的需求。
1.3 能够生产出复杂形状的工件,提高了锻造产品的附加值。
缺点:2.1 模具成本和维护费用高。
2.2 工艺复杂,对设备的要求较高。
2.3 模具的设计和制造周期长,前期准备工作较多。
四、热模锻造优点:1.1 适用于高强度材料和大尺寸锻件,材料流动性好。
1.2 能够改善金属的力学性能,如提高强度和韧性。
1.3 对材料的加工性能要求低,可以加工难以锻造的材料。
缺点:2.1 热能消耗大,生产成本较高。
汽车零件加工方法
汽车零件加工方法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1. 铸造:使用铸造工艺将熔化的金属倒入模具中,冷却后得到所需的零件形状。
常见的铸造方法包括压铸、浇铸和砂铸等。
2. 冲压:将金属板材加工成所需形状的零件,通过冲压机将金属板材放置在模具中进行剪切、弯曲、拉伸等形成零件的工艺。
常见的冲压零件有车身板件和内饰件等。
3. 机械加工:利用各种机床,例如车床、铣床、钻床等,对金属材料进行切削、钻孔、铣削、车削等工艺,将材料加工成所需的零件形状。
4. 塑料注塑:使用注塑机将熔化的塑料材料注入模具中,冷却后得到塑料零件。
这种加工方法适用于汽车中的塑料外壳、内饰件和密封件等。
5. 激光切割:利用激光束对金属材料进行切割,实现高精度、非接触式的加工。
这种方法适用于加工复杂形状和薄板的零件。
6. 焊接:将金属零件通过焊接工艺进行连接。
常见的焊接方法有电弧焊、气体保护焊、激光焊接等。
7. 热处理:通过加热、保温和冷却等工艺改变金属材料的组织结构和性能,实现零件的硬化、回火、淬火等处理。
不同的汽车零件需要不同的加工方法,根据材料和形状的不同选择适合的加工工艺,以确保零件的质量和性能。
汽车生产制造工艺过程中的七大制造工艺摘要:汽车模具生产中采用了多种制造工艺。
生产中常用的制造工艺有七种:铸造、锻造、冷冲压、焊接、金属切削、热处理和装配。
这七种制造工艺各有其特点和用途。
关键词:汽车;模具;制造;汽车生产在汽车模具生产中,需要大量的加工工艺,在生产过程中,我们最熟悉的是七种生产工艺,它们有着悠久的历史,随着高效率和高技术的发展,一些传统的制造工艺得到了改进。
一、汽车生产制造工艺铸造铸造是将熔化的金属倒入铸模的型腔中,冷却并凝固,从而生产产品的一种方法。
在汽车制造过程中,有许多铸铁零件,占汽车总重量的10%左右,如气缸体、变速箱、转向器壳、后桥壳、制动鼓、各种支架等,通常用砂型模具来制造。
砂型主要由砂制成,掺有粘结剂和水。
砂模材料必须有一定的粘结强度,使之能被塑成所需的形状,并能在不倒塌的情况下抵抗铁水的冲刷。
为了在砂型中形成符合铸件形状的型腔,模型必须由木材制成,称为木模。
热金属的体积在冷却后会收缩。
因此,在铸件原有尺寸的基础上,根据收缩率增大木模尺寸,加工表面相应变厚。
空心铸件需要制成砂芯和相应的芯木模具(芯盒)。
用木模,空心砂模可以转动(铸件也被称为“翻砂”)。
二、汽车生产制造工艺锻造汽车齿轮、车轴毛坯采用自由锻造加工。
模锻是将金属坯放入锻模腔中,承受冲击或压力而成形的一种方法。
模型锻造有点像面团在模具中被压成饼干形状的过程。
与自由锻造相比,模锻生产的工件形状和尺寸更为复杂和精确。
汽车模锻的典型例子有:发动机连杆和曲轴、汽车前轴、转向节等。
三、汽车生产制造工艺冷冲压冷冲压或板料冲压是使金属板料在冲模中承受压力而被切离或成形的加工方法。
日常生活用品,女口铝锅、饭盒、脸盆等就是采用冷冲压的加工方法制成。
例如制造饭盒,首先需要切出长方形并带有4个圆角的坯料(行家称为“落料”),然后用凸模将这块坯料压入凹模而成形(行家称为“拉深”)。
在拉深工序,平面的板料变为盒状,其4边向上垂直弯曲,4个拐角的材料产生堆聚并可看到皱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