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调整制粉系统提高锅炉效率
- 格式:pdf
- 大小:97.01 KB
- 文档页数:2
火电厂中储式制粉系统优化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火电厂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火电厂中储式制粉系统则是火电厂的核心设备之一,其性能直接影响到火电厂的运行效率和能源利用率。
对中储式制粉系统进行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储式制粉系统是火电厂燃煤发电的关键设备之一,其主要功能是将燃煤磨成粉状,以满足锅炉的燃烧需求。
随着社会对环保和能源利用率的要求越来越高,中储式制粉系统的优化变得尤为重要。
下面将从设备选型、运行参数和维护管理三个方面进行中储式制粉系统的优化探讨。
一、设备选型在中储式制粉系统的优化中,设备选型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首先要考虑的是选用合适的制粉设备。
不同规模的火电厂和不同种类的燃煤对制粉设备都有不同的要求。
通常情况下,可以选择辊压式磨煤机、破碎式磨煤机、风冲式磨煤机等多种类型的磨煤机中的一种来进行制粉。
在选型时要综合考虑燃煤的特性、生产能力、设备投资和运行成本等因素,选择性能稳定、能耗低的设备。
其次是要选用合适的输送设备。
输送设备对于中储式制粉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传统的皮带输送机和斗式提升机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火电厂的要求,可以考虑选择全封闭式皮带输送机和螺旋输送机等节能、环保的输送设备。
中储式制粉系统中的除尘设备也至关重要。
由于煤粉在制粉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粉尘,给环境和工人的健康带来威胁。
在选型时要选择高效的除尘设备,如电除尘器、布袋除尘器等,以确保生产过程中的环保。
二、运行参数中储式制粉系统的优化还需要关注运行参数的合理调整。
首先要控制合理的煤粉粒度。
煤粉的粒度直接影响到锅炉的燃烧效率,过细或者过粗的煤粉都会导致锅炉效率低下。
在制粉过程中要控制合理的煤粉粒度,以提高锅炉的燃烧效率。
其次是要合理控制制粉系统的风量。
风量的大小直接关系到煤粉的输送和分级过程,过大或者过小的风量都会导致系统的能耗增加和设备的损耗加剧。
在运行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和工艺要求,合理控制制粉系统的风量。
发电厂锅炉制粉系统优化调整措施摘要:当前我国的火力发电厂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支柱,人们日常的生活中,火力发电厂的存在不可或缺。
火力发电厂在进行发电过程,主要是通过对煤炭资源的消耗来产生动能,再将动能通过机械设备运行形成机械能,机械能再转为电能,以满足社会用电的需求。
火力发电的过程对能源的消耗量极大,因此也会对自然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理念产生一定的冲突,通过对发电厂锅炉制粉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再整合锅炉制粉系统自身特性的情况下,提出了有效的优化调整措施,希望能够给发电厂的正常运转提供一些必要的依据。
关键词:火力发电厂;锅炉制粉系统;运行优化现阶段,我国火力电厂已经成为了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之一,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火力电厂在发电时,主要以消耗煤炭资源产生动能,之后再通过机械设备的生产形成对应的机械能,满足社会的用电需求。
火力发电厂在发展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能源,对于自然生态环境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来说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如何优化火力电厂锅炉制粉系统,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已经成为了电力行业在发展时所关注的重要话题之一。
一、火力发电厂锅炉制粉系统的原理某锅炉采用正压直吹式中速磨煤机制粉系统。
原煤资源由输煤皮带运送置于原煤储仓,原煤由称重式皮带给煤机输送进入到磨煤机,磨内完成干燥与研磨;研磨后风、粉混合物再输送进入静态分离器分离操作,不合格煤粉又重回磨煤机再次磨制,研磨合格后一次风携带煤粉通过粉管进入炉膛燃烧。
涉及物质性质、能量转化为煤炭燃烧、高温烟气的热传递与热能转变机械能。
(1)煤炭燃烧。
制粉系统的运行需要在锅炉炉膛中投入煤炭,再对煤炭进行不断燃烧反应产生热能,持续的热能产生才能保证电力生产可以持续顺利进行,从而对电能产量及电能质量进行提升。
(2)高温烟气的热传递。
锅炉炉膛中煤炭资源经过燃烧,其中的杂质与煤炭物质会在氧气当中反应,形成高温烟气。
制粉系统中的磨煤机运行期间产生大量热量,为保证系统顺利运行下去,通过锅炉的屏式过热器结合内水冷壁进行运行控制。
“W”型火焰锅炉燃烧调整及制粉系统优化W型火焰锅炉是一种高效、节能的锅炉设备,其燃烧调整和制粉系统优化是确保锅炉正常运行和提高燃烧效率的关键。
首先,燃烧调整是调整燃烧过程中的气体流动和燃烧稳定性,以保证锅炉的正常工作。
可以根据燃烧特性和气体流动情况来调整燃烧器的喷嘴大小和位置,以确保燃料和空气的均匀混合,并使燃烧稳定。
同时,通过调整风门和引风机的风量,可以控制燃气在炉膛中的分布,确保加热表面的均匀受热,防止局部过热和腐蚀问题的发生。
此外,还可以通过检查燃烧过程中的烟气成分和温度来判断燃烧是否正常,如果存在不完全燃烧的情况,需要及时调整燃烧器和风门的参数,以提高燃烧效率和降低排放。
其次,制粉系统的优化对于保证锅炉的燃烧效率和节能也非常重要。
制粉系统主要由磨煤机、输送设备和分输器等组成。
优化制粉系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磨煤机的选择和调整:选择适合燃烧器和锅炉特性的磨煤机,保证煤粉的细度和干燥度。
调整磨煤机的转速和进出料口的开度,控制煤粉的产量和质量。
2.输送设备的优化:确保输送设备的输送能力和稳定性,避免煤粉堵塞和泄漏。
定期检查和维护输送设备,清除堆积在输送管道中的煤粉和杂物。
3.分输器的优化:分输器能够控制煤粉的分配和注入方式,优化分配比例和注入位置,避免煤粉集中燃烧和石英挂灰的问题。
通过燃烧调整和制粉系统的优化,可以提高W型火焰锅炉的燃烧效率和热效率,减少燃料的消耗和排放物的产生,实现更加清洁和高效的能源利用。
同时,定期检查和维护火焰锅炉设备,确保各部件的正常运行和完好性,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维修成本。
最后,加强操作培训和管理,提高工作人员的技能水平,确保锅炉的安全运行。
浅谈提高锅炉燃烧效率的措施摘要:抓好锅炉节能工作,提高锅炉燃烧效率降低燃料消耗量,节约能源,减少烟尘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节能降耗,落实国家《节能法》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对提高锅炉燃烧效率提几点建议。
关键词:锅炉;燃烧效率;措施所谓燃烧,是指燃料中的可燃质同空气中的氧激烈进行的放热和发光的化学反应过程。
研究燃烧的目的就是要尽可能地使燃料在锅炉的炉膛内迅速而又良好地燃烧,以求将化学能迅速而又最大限度地转化为热能。
燃烧时,如果燃料的可燃质与空气中的氧能够充分化合,把热量全部释放出来,这种情况就叫完全燃烧。
反之,因各种原因不能充分化合,在燃烧产物中还会有部分可燃物质,则称为不完全燃烧。
一、提高锅炉燃烧效率的措施在锅炉运行中,由于操作不当或者设备原因都会引起排烟量增大或排烟温度异常升高,造成排烟热损失增加,使锅炉热效率下降,为了降低排烟热损失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1煤粉燃烧器运行合理锅炉的燃烧器沿炉膛高度布置,一次风粉喷口有数层,当锅炉负荷发生变动时,根据锅炉的运行状况,合理地投停不同层次的燃烧器,会对排烟温度有所影响,在锅炉正常运行的情况下,一般下层燃烧器先投用,这样可使排烟温度和炉膛出IEI温度保持正常。
1.2减少受热面积灰和结渣锅炉运行中受热面会积灰和结渣,由于灰和熔渣的传热系数比较小,会增加受热面的热阻。
在锅炉受热面积相同的情况下,如果积灰和结渣比较严重,传给工质的热量将大幅度减少,会使炉内各段烟温升高,从而提高排烟温度。
运行中,调整风、粉配比合理,风速和风率适当,防止煤粉冲刷炉墙,防止炉膛局部温度过高,这些措施能有效地抑制飞灰黏结到受热面上形成结渣。
为了保证锅炉的正常运行,必须定期对受热面进行吹灰和除渣,可防止和减轻积灰、结焦,从而保持排烟温度正常。
1.3降低给水温度的影响如果锅炉给水温度降低,将会增大省煤器传热温压,省煤器吸热量增大,在同等燃料量情况下使排烟温度下降。
但是,如果锅炉蒸发量保持不变,因为省煤器出口水温发生下降,蒸发受热面所需热量增大,就需增加燃料量,使锅炉各部烟温升高。
不同工况下制粉系统调节方法
不同工况下,制粉系统(特别是火电厂锅炉的中速磨直吹式制粉系统)的调节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负荷调整:
当锅炉负荷变化时,首先要根据负荷需求调整制粉系统的出力。
当负荷增加时,依次开启更多的磨煤机,并逐步增加冷热一次风风门开度或一次风压,以提高磨煤机的通风量,利用磨内的存煤作为初期负荷上升的缓冲,之后再适当增加给煤量,并开大相应的二次风门,确保煤粉充分燃烧。
若负荷降低,则应关闭多余的磨煤机,减少给煤量,同时减小一次风和二次风的供应,以避免燃烧过度或不充分。
2.煤粉细度控制:
通过调节磨煤机内部的研磨压力和分级设备(如动态分离器的挡板位置),控制煤粉的细度,以适应不同煤质和燃烧条件的需求。
3.风量分配:
根据燃烧器的特性,合理分配一次风和二次风的比例,确保足够的氧气与煤粉混合,形成稳定的火焰。
一次风速不宜过高或过低,以免影响煤粉着火和燃烧效率,二次风则有助于稳定火焰形态和防止结焦。
4.燃烧器管理:
根据燃烧器的特性、布置和负荷需求,均衡各燃烧器的风粉分配,确保燃烧工况均衡稳定,避免局部高温区域和低温区域,从而
控制主蒸汽温度和再热蒸汽温度在适宜范围内。
5.系统维护与监控:
不断监测和调整制粉系统的运行参数,如煤粉浓度、风温和风压等,定期清理设备,预防煤粉堵塞管道和设备故障。
6.环保控制:
考虑到环保要求,还要对排烟温度、氮氧化物排放量等进行调控,可能需要通过调整燃烧模式和风量分配来实现。
总之,不同工况下的制粉系统调节,既要满足锅炉负荷变化的需求,又要兼顾燃烧效率、设备安全、环保要求等方面,综合运用多种技术和管理手段进行精细控制。
300MW锅炉热态燃烧及制粉系统优化调整试验研究【摘要】对国内某300mw锅炉进行了热态燃烧及制粉系统优化调整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分析了煤粉颗粒偏粗、飞灰偏高的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对策,提高了机组运行经济性。
【关键词】电厂锅炉;制粉系统;优化调整;热态燃烧1. 设备概况试验锅炉为上海锅炉厂生产的sg-1025/16.7-m313up 型直流燃煤锅炉,单炉膛燃用烟煤(贫煤),四角切圆燃烧,固态排渣煤粉炉,锅炉本体采用悬吊结构,露天布置采用覆管式轻型炉墙,配上海汽轮机厂n300-165/535/535,300mw汽轮机组。
燃烧器为直流式四角布置切圆燃烧,每组燃烧器设有五层一次风和七层二次风喷嘴,一二次风采用间隔布置。
制粉乏气作为三次风从燃烧器上部分两层八个喷嘴从前后墙送入炉膛。
制粉系统为钢球磨中储式热风送风系统,配四台dtm350/600 型钢球磨煤机。
2. 实验仪器及依据与数据处理方法本次燃烧调整试验采用锅炉性能试验专用仪器和仪表,所有仪表和仪器经过鉴定部门检验,有关需要现场标定的仪表也在现场进行了标定,有效保证了测试数据的真实可靠。
制粉系统试验按照《电站磨煤机及制粉系统性能试验》(dl/t467-2004)[1]进行;燃烧调整试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gb10184-88)[2]进行,并参照《煤粉锅炉燃烧调整试验方法》。
所有测量数据均以算术平均值引入相关计算,测量结果不考虑测试仪器的系统误差。
3. 制粉系统试验与结果分析3.1 磨煤机钢球装载量试验在磨煤机停运状况下,对磨煤机实际钢球装载量进行测量,各台磨煤机实际钢球装载量与其空载电流的对应关系曲线见图1。
根据磨煤机直径、磨煤机长度、磨煤机体积、磨煤机筒体临界转速、最佳钢球装载系数以及钢球堆积密度计算得到最佳钢球装载量为52.13t。
实际的最佳钢球装载量需要通过试验确定,一般情况下,实际的最佳钢球装载量总在计算的最佳钢球装载量附近。
火电厂制粉系统的调节及检修摘要:针对江苏阚山发电有限公司HP1003型中速磨煤机检修存在的风险及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并实施,有效的提高了制粉系统检修期间的安全性,保障检修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保持机组运行安全稳定性。
关键词:制粉系统;改进措施;人身安全0前言制粉系统是大型煤粉锅炉的主要设备之一,制粉系统能否安全稳定运行直接关系到电厂机组安全运行及经济效益。
火力发电厂制粉系统数量多,检修频繁,近年来已发生多次锅炉运行中制粉系统检修导致的人身伤亡事故。
所以就如何在机组运行中安全有效的组织制粉系统检修工作,将关系到设备安全及检修人员的人身安全。
1设备概况江苏阚山电厂是超超临界变压运行直流锅炉,П型布置、单炉膛、改进型低NOxPM主燃烧器和MACT型低NOx分级送风燃烧系统、墙式切园燃烧方式,锅炉采用平衡通风、半露天布置、固态排渣、全钢构架、全悬吊结构,燃用烟煤。
锅炉的制粉系统为中速磨煤机正压直吹系统,每炉配6台上海重型机械厂引进美国燃烧公司CE技术生产的HP1003型中速磨煤机;给煤机为引进美国STOCK 公司专利技术生产的EG2490型皮带式电子秤重给煤机,额定负荷时5台投运,一台备用。
2现状分析针对近年了频发的制粉系统在机组运行中开展内部检修工作发生的多起人身伤亡事件,2016年4月5日,阚山电厂结合制粉系统检修计划,在#1炉1B磨煤机A级检修办理安全检修措施时进行试验,检查制粉系统检修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以便采取可靠地预防措施。
阚山电厂制粉系统流程图如下图1所示,磨煤机入口冷热风隔离门为气动插板门,调节门为电动门。
第一步试验:试验前磨煤机1B处于停运状态,关闭磨煤机1B热风隔离门、调节门,关闭磨煤机消防蒸汽电动门。
关闭磨煤机入口热风插板门控制气源,电磁阀未停电,三个小时后,磨煤机热风隔离门锁紧气缸有轻微松脱现象,热风气动插板门无法锁紧,存在漏热风现象,磨煤机入口温度缓慢上升,最高达到236℃。
磨煤机石子煤斗处有蒸汽漏出,磨煤机消防蒸汽电动门不严存在内漏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