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效液相色谱仪校验规程

高效液相色谱仪校验规程

高效液相色谱仪校验规程
高效液相色谱仪校验规程

标准文件

Distributed department

1、目的Objective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仪内部校验规程,确保校验工作规范、顺利进行。

2、范围Scope :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使用的高效液相色谱仪(紫外-可见光检测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的校验。

3、职责Responsibilities :

3.1培训职责:本文件起草人或审核人或批准人负责对质量管理部全体人员培训。

3.2 QC :负责制定本规程,并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

3.3 QA :负责监督和检查本规程的实施。

4、定义Definition :无。

5、程序Procedures :

5.1依据

国家计量校验规程JJG 705-2002液相色谱仪,安捷伦液相说明书,岛津液相说明书。

5.2备件及材料

5.2.1 水:HPLC 级水。

5.2.2化学试剂:乙腈(HPLC)、丙酮(分析纯)。

5.2.3咖啡因标准品。

5.2.4咖啡因标样。

0.005 mg/ml, 0.010 mg/ml, 0.025 mg/ml,0.050 mg/ml,0.125 mg/ml 和0.250 mg/ml 咖啡因水溶液。

5.2.5 色谱柱:4.6mm x 250mm , C18 , 5 阿。

5.2.6 容量瓶:10ml。

5.2.7玻璃注射器。

5.2.8限流阻尼管

529分析天平。

5210秒表。

5.2.11热电偶

5.3校验项目及技术指标

5.3.1泵性能的测试

5.3.2柱温箱温度稳定性测试

备注:如药典专论规定的特定柱温,不在以上温度范围之内,则对分析该品种的仪器增加该温度点校验,校验项目和可接受指标相同。

5.3.3检测器性能测试

5.3.4进样器性能测试

表5

注:*表示该项目的内部校验取决于仪器的配置,有该配置则为必检项目。

5.4校验方法

5.4.1校验通则

541.1 HPLC的内部校验由仪器所属部门经培训的使用者按本规程进行校验,其校验项目依仪器配置和使用范围而定。

541.2政府部门每一年对HPLC进行校验,每六个月内部对HPLC进行一次校验;仪器配置的关键部件大修或更换后,可参考本规程对该部件相关的项目进行校验,以对仪器的性能进行确认。

5.4.1.3校验时,同时检查、确认仪器的安装,使用环境符合要求,仪器处于正常的状态下,并检查、确认仪器的接线牢固,接地良好。

5.4.1.4不同配置的仪器,须按照规定的校验项目及指标进行内部校验,以保证该仪器的所有使用功能均进行了校验。

5.4.2泵性能的测试一S S和S R的测定

5.4.2.1测试条件:

流动相:水;

色谱柱:限流阻尼管。

5.4.2.2 测试:

分别设定流速为0.5ml/min, 1.0ml/min,1.5ml/min,2.0ml/min, 2.5ml/min 等值进行校验,这些流速覆盖了实验室使用的流速范围。待流速稳定后,在流动相流出口处用容

量瓶准确地收集流动相10.0ml,同时用秒表计时,各测量3次,按公式(1)、⑵计算S S 和S R,并以下表所列内容记录测试数据和结果。

表6泵性能的测试

泵流量设定值:流动相体积:

543柱温箱温度稳定性测试一△ T和Tc的校验

543.1测试

将测温仪之热电偶固定在柱温箱中央,关好柱箱门。以限流阻尼管替代色谱柱,分别设定柱温箱温度为20 C, 25 C, 30 C, 35 C, 40 C等值进行校验,这些温度覆盖了实验室使用的柱温范围。待测温仪指示温度稳定后,记录温度显示值,每隔5分钟测一次,

每个温控点测定1小时,求出平均值,并以下表所列内容记录测试数据和结果。设定值与平均值之差为设定值误差△ T,13次测量值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为控温稳定性误差Tc。

表7柱温箱温度稳定性测试

温度设定值:

5.4.4检测器性能测试

544.1基线漂移和基线噪声的测试

544.1.1测试条件

检测波长:254nm ;

流动相:水;

流速:1.0ml/min ;

色谱柱:4.6mm x 250mm,C18,5^m。

5.4.4.1.2 测试

按不同的仪器配置,设定检测器的灵敏度为较灵敏值。待系统平衡后,调整基线在图谱的中部位置,记录基线30分钟。以图谱显示的刻度值或灵敏度与积分仪的匹配关系,计算基线噪声和漂移值。

基线噪声为峰-峰噪声,选择最大的噪声作为基线噪声。

计算方法:基线噪声=图谱单位距离对应的吸光度AU X噪声峰-峰间的垂直距离。

漂移值为30 分钟内噪声的最高值和最低值之间垂直距离L 对应的吸光度AU。计算方法:漂移值二图谱单位距离对应的吸光度AU X L/0.5h。

5.4.4.2 波长准确度的测试

5.4.4.2.1 DAD/PDA 的测试

取咖啡因标样2)进样,记录色谱图和200nm?400nm范围内的紫外吸收图谱,其205nm 处的最大吸收处波长与205nm 比较,其273nm 处的最大吸收处波长与273nm 比较,最小吸收处的波长与245nm比较,三波长处的差值|△入|均应w 2nm。

5.4.4.2.2 UV 检测器的测试

a. 具备紫外图谱扫描功能的检测器:以水流过流通池时作一空白扫描,然后,以手动方式将咖啡因标样2)注入流通池,扫描200nm?300nm 范围内的紫外吸收图谱。记录咖啡因最大吸收和最小吸收处的波长,其205nm 处的最大吸收波长与205nm 比较,其273nm 处的最大吸收波长与273nm 比较,最小吸收波长与245nm 比较,三波长处的差值]△入|均应w

2nm。

b. 不具备紫外图谱扫描功能的检测器:以水注入流通池调零,然后,将咖啡因标样2)注入流通池,通过设定不同波长,记录205nm 、245nm 、273nm 三个波长上下各 5 个nm范围内的吸收度A或流通池参比能量R与样品能量S的比值,205nm、273nm波长处各取该波长范围内最大的吸收值或比值对应的波长为测定波长;245nm 波长处取该波长范围内最小的吸收值或比值对应的波长为测定波长。测定波长分别与对应的波长

205nm、245nm、273nm比较,三波长处的差值|△入|均应w 2nm。

5.4.4.2.3 线性测试

a ?测试条件

流速: 1.5ml/min ;流动相:水-乙腈=85 :15;检测波长:273nm;

色谱柱:4.6mm X 250mm,C18,5^m。

b ?测试

待系统平衡后,分别取咖啡因标样1)、2)、3)、4)、5)、6),手动进样器依仪器配置之定量环的体积进样,记录色谱图。以标样浓度Ci为横坐标,以咖啡因峰面积Ai为纵坐标作线性回归,得其线性方程及相关系数R。对各标样浓度的响应因子fi进行数理统计,

按公式(3)计算其RSD。其中fi =Ci/Ai。

5.4.5 进样器性能测试

5.4.5.1 定性、定量重复性的测试

a. 测试条件

流速:1.5ml/min ;

流动相:水-乙腈=85 : 15 ;

检测波长:273nm ;

色谱柱:4.6mm x 250mm , C18 , 5^m。

b. 测试

取咖啡因标样5)(浓度为0.125mg/ml ),自动进样器以5卩l ,10卩I, 20卩l的体积各连续进样6次;手动进样器依仪器配置之定量环的体积连续进样6次,记录色谱图,

以咖啡因峰的保留时间和峰面积,按公式⑶计算相对标准偏差RSD,并以下表所列内容记录测试数据和结果。

表8定性、定量重复性的测试

5.4.5.2线性测试

a ?测试条件

流速:1.5ml/min ;

流动相:水-乙腈=85 : 15 ;

检测波长:273nm ;

色谱柱:4.6mm x 250mm,C18,5^m。

b ?测试

取咖啡因标样3)(浓度为0.025mg/ml ),分别以5卩l,10卩l,15卩l,20卩l,25卩l 的体积进样,记录色谱图。以进样体积V i为横坐标,以咖啡因峰面积A i为纵坐标作线性回归,得其线性方程及相关系数R。对各进样体积对应的响应因子f i进行数理统计,按公式(3)计算其RSD。其中fi =Vi/Ai。

5.4.6梯度组成测试

5.4.

6.1测试条件

流速:2.0ml/min ;

流动相1:水;

流动相2: 0.5%丙酮的水溶液;

检测波长:265nm ;

色谱柱:限流阻尼管。

546.2测试

以限流阻尼管替代色谱柱,以流动相1平衡系统,通道A、B匹配(或通道C、D匹

配),按下表之梯度程序,平行测试3次,记录色谱图。将色谱图按0%到100%B (或D)重新标定刻度,以测定每个梯级的理论高度(TSH )与实测高度(MSH),见图1 “梯度组成准确度示意图”,其差值(TSH-MSH )即为准确度,以%B (或D)单位表示。取3 次测定中50.0%B、6.0%B和5.0%B (或D)等值的准确度进行数理统计,计算其准确度的精密度SD。

表9梯度测试程序表

超声波检测相关标准

GB 3947-83声学名词术语 GB/T1786-1990锻制园并的超声波探伤方法 GB/T 2108-1980薄钢板兰姆波探伤方法 GB/T2970-2004厚钢板超声波检验方法 GB/T3310-1999铜合金棒材超声波探伤方法 GB/T3389.2-1999压电陶瓷材料性能测试方法纵向压电应变常数d33的静态测试 GB/T4162-1991锻轧钢棒超声波检验方法 GB/T 4163-1984不锈钢管超声波探伤方法(NDT,86-10) GB/T5193-1985钛及钛合金加工产品(横截面厚度≥13mm)超声波探伤方法(NDT,89-11)(eqv AMS2631) GB/T5777-1996无缝钢管超声波探伤检验方法(eqv ISO9303:1989) GB/T6402-1991钢锻件超声波检验方法 GB/T6427-1999压电陶瓷振子频率温度稳定性的测试方法 GB/T6519-2000变形铝合金产品超声波检验方法 GB/T7233-1987铸钢件超声探伤及质量评级方法(NDT,89-9) GB/T7734-2004复合钢板超声波检验方法 GB/T7736-2001钢的低倍组织及缺陷超声波检验法(取代YB898-77) GB/T8361-2001冷拉园钢表面超声波探伤方法(NDT,91-1) GB/T8651-2002金属板材超声板波探伤方法 GB/T8652-1988变形高强度钢超声波检验方法(NDT,90-2) GB/T11259-1999超声波检验用钢制对比试块的制作与校验方法(eqv ASTME428-92) GB/T11343-1989接触式超声斜射探伤方法(WSTS,91-4) GB/T11344-1989接触式超声波脉冲回波法测厚 GB/T11345-1989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的分级(WSTS,91-2~3) GB/T 12604.1-2005无损检测术语超声检测代替JB3111-82 GB/T12604.1-1990 GB/T 12604.4-2005无损检测术语声发射检测代替JB3111-82 GB/T12604.4-1990 GB/T12969.1-1991钛及钛合金管材超声波检验方法 GB/T13315-1991锻钢冷轧工作辊超声波探伤方法 GB/T13316-1991铸钢轧辊超声波探伤方法 GB/T15830-1995钢制管道对接环焊缝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检验结果分级 GB/T18182-2000金属压力容器声发射检测及结果评价方法 GB/T18256-2000焊接钢管(埋弧焊除外)—用于确认水压密实性的超声波检测方法(eqv ISO 10332:1994) GB/T18329.1-2001滑动轴承多层金属滑动轴承结合强度的超声波无损检验 GB/T18604-2001用气体超声流量计测量天然气流量 GB/T18694-2002无损检测超声检验探头及其声场的表征(eqv ISO10375:1997) GB/T 18696.1-2004声学阻抗管中吸声系数和声阻抗的测量第1部分:驻波比法 GB/T18852-2002无损检测超声检验测量接触探头声束特性的参考试块和方法(ISO12715:1999,IDT) GB/T 19799.1-2005无损检测超声检测1号校准试块 GB/T 19799.2-2005无损检测超声检测2号校准试块 GB/T 19800-2005无损检测声发射检测换能器的一级校准 GB/T 19801-2005无损检测声发射检测声发射传感器的二级校准 GJB593.1-1988无损检测质量控制规范超声纵波和横波检验 GJB1038.1-1990纤维增强塑料无损检验方法--超声波检验 GJB1076-1991穿甲弹用钨基高密度合金棒超声波探伤方法 GJB1580-1993变形金属超声波检验方法 GJB2044-1994钛合金压力容器声发射检测方法 GJB1538-1992飞机结构件用TC4 钛合金棒材规范 GJB3384-1998金属薄板兰姆波检验方法 GJB3538-1999变形铝合金棒材超声波检验方法 ZBY 230-84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探伤仪通用技术条件(NDT,87-4/84版)(已被JB/T10061-1999代替) ZBY 231-84超声探伤仪用探头性能测试方法(NDT,87-5/84版)(已被JB/T10062-1999代替)

019YB-2型澄明度检测仪操作与维护规程

天天乐药业GMP文件 目的:建立YB-2型澄明度检测仪的操作与维护规程,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工艺要求。 范围:适用于YB-2型澄明度检测仪的操作与维护全过程。 职责:操作人员、维修人员、工艺员、车间主任、QA现场监控员。 内容: 1 用途、性能 1.1 YB-2/3型澄明度检测仪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标准WBI-362( B-121)91《澄明度检验细则和判断标准》中,标准装置的各项规定而研制的灯检仪。适用于各类针剂,大输液和瓶装药液的澄明度检测。 1.2 该仪器设计,采用了药典规定的专用三基色照度连续可调荧光灯和电子镇流器组成的光源系统。工作装置背景采用了遮光板、黑色背景、检验白板等提高了目检分辨能力与减少视觉疲劳。数字式电子照度计,使用方便,稳定可靠,检测时间可以任意设定,并有声光报警功能。 1.3 该仪器设计合理,性能可靠,操作简便,造型美观为药典规定的澄明度检测推荐设备,成为供2000版药典使用的统一的标准仪器。 2 主要技术参数 照度范围:1000—4000LX 电源:AC220V±10% 50H z 功率:22W 灯管:20W (药检专用荧光灯管) 时限范围:1—79S任意设定 单面(YB-2)外形尺寸:703mm×175mm×513mm 双面(YB-3)外形尺寸:703mm×345mm×513mm 仪器重量:单面(YB-2)约12.5 Kg 双面(YB-3)重量:约25 Kg 3 工作原理

根据所测药品要求设定参数,把传感器放置在测定位置测定照度。 4 操作前准备: 4.1 检查设备状态牌,确认设备处于“已清洁”状态,并且在有效期内。 4.2. 检查确认生产现场处于“已清洁”状态,并且在有效期内。 4.3检查设备及周围环境的清洁情况。 4.4检查机器是否保持水平状态。 4.5检查日光灯的清晰度是否达到要求。 5 操作正常进行: 5.1 将检品盘正向放入灯箱。 2.2 启动电源开关,此时荧光灯亮。 5.3 启动照度开关,此时照度显示为数字“00”,表示照度为0×100Lx。 5.4将仪器配备的照度传感器插头插入面板孔,掀开光电池保护盖,将其放在平行与伞栅边缘检品检测位置,测定照度,同时旋转仪器上部的照度调节旋钮,至所需照度为止。 5.5根据所测要求,用仪器面板上的拨盘开关,设定检测所需时间。 5.6在检测样品的同时,按动计时微触开关,指示灯每秒闪烁一次,而且起始和终止有声响报警。 6 停机 6.1测试完毕后,先关上照度开关,后关仪器的总电源开关。 7 操作注意事项 7.1该仪器使用前一定要检查电源插头的地线是否可靠接地,检品 盒内若留有药水应及时清除,以防流入电器箱内造成其它事故。 8 人员资质 8.1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并且能掌握设备的标准操作方法。 8.2 操作人员应掌握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操作规程,定期对设备进行维 护和保养。 9 劳动保护 9.1 操作人员在生产过程中,应正确的穿戴工作服、帽、鞋。 9.2 操作人员在生产过程中,应正确使用生产工具并按设备操作规程操作。

液相色谱仪验证报告

Agilent1200液相色谱仪A验证报告文件编码:REC-JYYQ-B001-01-00

目录 1.概述 2.验证目的 3.验证依据及验证范围 4.验证工作小组 5.验证方案审批 5.1验证方案起草 5.2验证方案会签 5.3验证方案批准 5.4验证方案实施 6.验证内容 6.1安装确认 6.1.1 文件资料 6.1.2售后服务 6.1.3 消耗性备品备件 6.1.4安装检查 6.1.5安装确认结论及批准 6.2 运行确认 6.2.1 灵敏度及稳定性测试 6.2.2运行确认结论及批准 6.3性能确认 6.3.1 系统适用性试验: 6.3.2定量重复性试验 6.3.3性能确认结论及批准 7.验证结论 8.最终批准

1.概述 液相色谱仪为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检测器为紫外检测器,色谱柱有C18柱,可以进行含量、有关物质和聚合物的定量或定性分析。我司在购买前对该产品的性能、价格、外观和售后服务进行了广泛地调查研究,在同类产品中价格适中、性能稳定、美观且售后服务好。 2、验证目的 为了确保使用该仪器检测数据真实可靠,也为了确认该仪器的各项指标能达到该仪器所设计的性能指标,对该仪器进行验证。 2.验证依据及适用范围 参照国家技术监督局“实验室液相色谱仪检定规程”及中国药典2008版附录V D液相色谱法起草本验证方案。本验证方案适用于实验室液相色谱仪的验证。 4.验证工作小组 成立由组成的验证工作小组,担任验证工作小组组长。 5.验证方案审批 6.验证内容 6.1安装确认 6.1.1 文件资料

检查人日期 检查人日期 检查人日期6.1.4安装检查 对照使用说明书要求安装,确认环境、电源等符合要求。 检查人日期6.1.5安装确认结论及批准 6.2 运行确认(见计量局计量证书) 证书号: 运行确认结论及批准:

YB-II型澄明度检测仪

YB-II型澄明度检测仪使用、维护保养清洁 1、 目的 建立YB-II型澄明度检测仪使用、维护保养标准操作规程。规范对YB-II型澄明度检测仪的使用。 2、适用范围 适用于YB-II型澄明度检测仪的使用和维护保养的操作。 3、责任者 仪器操作人员和仪器管理人员。 4、内容 4.1. 规格及技术参数 电源:AC220v±10% ,50HZ。灯管:22W。照度范围:1000~4000LX。时限范围:1~79S任意设定。仪器重量:约12.5Kg。 外形尺寸:703mm×175mm×513mm。 4.2. 使用方法 4.2.1. 将检测白板正向放入灯箱内,保护电器内电器元气。4.2.2. 启动电源开关,此时荧光灯亮。4.2.3. 启动照度开关,此时照度显示为数字“00”表示照度0×100LX 。4.2.4. 将仪器配备的照度传感器插头插入面板孔,掀开光电池保护盖,将其放在平行与伞栅边缘,检品检测位置,测定照度,同时旋转仪器上部的照度调节旋钮至所需照度为止。照度调好后,拔下插头,关闭照度开关。4.2. 5. 根据所测要求,用仪器面板上的拨盘开关,设定所需检测的时间。4.2. 6. 在检测样品的同时,按动计时微触开关,指示灯每秒闪烁一次,而且开始与终止有声响报警。4.2. 7. 测试完毕后,关上总电源开关,拨掉电源插头。 4.3. 注意事项

该仪器使用前一定要检查电源插座的地线是否可靠接地,检品盘内若有药水应及时地清除,以防流入电器箱内造成其它事故。 打开电源后,如若灯管不亮首先检查保险管和电源,调节仪器灯管旋钮时禁止旋转360度,最大只能旋转180度,以防止灯管电线接触不良。 4.4. 仪器保养 4.4.1. 该仪器请勿置于潮湿,风吹日晒,雨淋之处。使用仪器前,请先检查电源软线与插头,清理灯箱内壁必须使用毛刷。4.4.2. 仪器及环境应时常保持清洁。4.4.3. 每月进行一次仪器的维护检查,并填写维护记录。 4.5. 维修 4.5.1. 灯管不亮,无显示值,应检查电源开关,保险管是否损坏。4.5.2. 灯管启动不亮,应检查灯管,电子镇流器是否损坏。4.5.3. 显示器断道,计数不准确,应检查器件插座是否插牢。4.5.4. 灯管亮,无显示值,不计数,应检查电源变压器是否损坏。 4.6. 清洁 4.6.1. 每次使用完毕,应立即清洁仪器,悬挂标识,并及时填写使用记录。4.6.2. 每次使用结束后用细软布擦拭仪器的表面,目测无清洁剂残留,再用清洁布擦干。再用纱布沾上75%乙醇进行对设备表面进行擦拭。4.6.3. 灯箱内壁必须使用毛刷进行清洁。4.6.4. 效果评价:设备应该光亮整洁,没有污迹。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标准操作规程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标准操作规程 1 定义及概述: 1.1 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一种现代液体色谱法,其基本方法是将具不同极性的单一溶剂或不同比例的混合溶液作为流动相,用高压输液泵将流动相注入装有填充剂的色谱柱,注入的供试品被流动相带入柱内进行分离后,各成分先后进入检测器,用记录仪或数据处理装置记录色谱图或进行数据处理,得到测定结果。由于应用各种性质的微粒填料和加压的液体流动相,本法具有分离性能高、分析速度快的特点。 1.2 高效液相色谱法适用于能在特定填充剂的色谱柱上进行分离的药品的分析测定,特别是多组分药品的测定、杂质检查和大分子物质的测定。有的药品需要在色谱分离前或后经过衍生化反应,方能进行分离或检测。常用的色谱柱填充剂有:硅胶,用于正相色谱;化学键合固定相,根据键合的基团不同可用于反相或正相色谱,其中最常用的是十八烷基硅烷(又称ODS)键合硅胶,可用于反相色谱或离子交换色谱;凝胶或玻璃微球等填充剂是有一定孔径的大孔填料,用于排阻色谱。 1.3 高效液相色谱仪基本由泵、进样器、色谱柱、检测器和色谱数据处理组成。检测器最常用的为可变波长紫外检测器或紫外—可见检测器。色谱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常用积分仪或数据工作站进行。梯度洗脱,可用两台泵或单台泵加比例阀进行程控实现。 2 高效液相色谱仪的使用要求: 2.1 按国家技术监督局国家计量检定规程汇编中“实验室液相色谱仪检定规程”的规定作定期检定,应符合规定。 2.2 仪器各部件应能正常工作,管路为无渗漏连结,流路中无堵塞或漏液,在设定的检测器灵敏度条件下,色谱基线噪音和漂移应能满足分析要求。 2.3 具体仪器在使用前应详细参阅各操作说明书。

澄明度检测仪操作规程2010修订

澄明度检测仪操作规程(2010修) 订.

一、目的: 1.正确操作澄明度检测仪器; 2.保证检验数据的准确性及药品 的质量。二、适用范围:药品入库验收、在库养护过程中注射剂可见异物的检查;除深色透明容器包装或液体、色泽较深(一般深于各标准比色液7号的品种,可见异物的检查)。 三、引用文件: 《中国药典》2010年版附录“可见异物检查法”,YB-Ⅱ使用说明书 四、使用部门: 验收组、养护组 五、仪器使用说明: 1.仪器要放置平稳、防止振动、碰倒。摆放位置要避光。 2.将电源线插头插入220V电插座,打开电源开关。 3.调节照度: (1)打开传感器黄色外罩(打开后可见蓝色硅光电池板); (2)将传感器插入照度传感器插座,按下测量键;

(3)在适当位置将传感器面向光源观察照度显示,转动调节旋钮使照度至要求 值; (4)调好后关闭照度测量键,拔出传感器插头。 4.仪器使用完毕,应关闭电源,拔下电源插头,清理检验场所,罩好布套,做 好《可见异物检查记录》和《仪器使用记录》。(澄明度检查应避光室内或暗处进行)。 六、检查人员条件: 远距离和近距离视力测验,均应为4.9或4.9以上(矫正后视力应为5.0或 5.0以上);应无色盲。 七、可见异物: 定义:可见异物是指存在于注射剂、眼用液体制剂中,在规定条件下目视可以观测到的不溶性物质,其粒径或长度通常大于50um。 八、检查方法: 溶液型、乳状液及混悬型制剂除另有规定外,取供试品20支(瓶),除去 容器标签,擦净容器外壁,必要时将药液转移至洁净透明的适宜容器内;置供试品于遮光板边缘处,在明视距离(指供试品至人眼的清晰观测距离,通常为25cm),分别在黑色和白色背景下,手持供试品颈部轻轻旋转和翻转容器使药液中可能存在的可见异物悬浮(但应避免产生气泡),轻轻翻摇后即用目检视,重复3次,总时限为20秒。供试支(瓶)。2以下的,每次检查可手持10ml及10ml品 装量每支(瓶)在. 注射用无菌粉末除另有规定外,取供试品5支(瓶),用适宜的溶剂及适当 的方法使药粉全部溶解后,按上述方法检查。配带有专用溶剂的注射用无菌粉末,应先将专用溶剂按溶液型制剂检查合格后,再用以溶解注射用无菌粉末。 无菌原料药除另有规定外,按抽样要求称取名品种制剂项下的最大规格量5 份,分别置洁净透明的适宜容器内,用适宜的溶剂及适当方法使药物全部溶解后,按上述方法检查。 注射用无菌粉末及无菌原料药所选用的适宜溶剂应无可见异物。如为水溶性药物,一般使用不溶性微粒检查用水(参见2010版药典二部附录IXR不溶性微粒检 查法)进行溶解制备;如为其他溶剂,则应在各种项下中作出规定。溶剂量应确保药物溶解完全并便于观察。 注射用无菌粉末及无菌原料药溶解所用的适当方法诮与其制剂使用说明书中注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手册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手册 一目的:制定高效液相色谱法,规范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测定操作。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测定。 三责任者:品控部。 四正文 1 简述 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一种现代液体色谱法,其基本方法是将具一定极性的单一溶剂或不同比例的混合溶液,作为流动相,用泵将流动相注入装有填充剂的色谱柱,注入的供试品被流动相带入柱内进行分离后,各成分先后进入检测器,用记录仪或数据处理装置记录色谱图或进行数据处理,得到测定结果。由于应用了各种特性的微粒填料和加压的液体流动相,本法具有分离性能高,分析速度快的特点。 高效液相色谱法适用于能在特定填充剂的色谱柱上进行分离的药品的分析测定,特别是多组分药品的测定、杂质检查和大分子物质的测定。有的药品需在色谱分离前或后经过衍生化反应方能进行分离或检测。常用的色谱柱填充剂有:硅胶,用于正相色谱;化学键合固定相,根据键合的基团不同可用于反相或正相色谱,其中最常用的是十八烷基硅烷(又称ODS)键合硅胶,可用于反相色谱或离子对色谱;离子交换填料,用于离子交换色谱;具一定孔径的大孔填料,用于排阻色谱。 高效液相色谱仪基本由泵,进样器,色谱柱,检测器和色谱数据处理系统组成。检测器最常用的为可变波长紫外可见光检测器,其他检测器有如示差折光检测器和蒸发光散射检测器等。色谱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常用积分仪或数据工作站进行。梯度洗脱,可用两台泵或单台泵加比例阀进行程控实现。 2 高效液相色谱仪的使用要求 2.1 按国家技术监督局国家计量检定规程汇编中“实验室液相色谱仪检定规程(JJG705—90)”的规定作定期检定,应符合规定。 2.2 仪器各部件应能正常工作,管路为无死体积连结,流路中无堵塞或漏液,在设定的检测器灵敏度条件下,色谱基线噪音和漂移应能满足分析要求。 2.3 具体仪器在使用前应详细参阅各操作说明书。

数字超声波探伤仪校验规程

数字超声波探伤仪校验规程 1.0目的 规范数字超声波探伤仪的校准操作,确保其有效性和准确性。 2.0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新购置的和使用中的超声波探伤仪与探头的系统性能的校验。数字式超声仪的校验可按照本规程,也可按照仪器内置的仪器自校功能。 3.0校验人员 校验人员应熟悉仪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并按本规程规定的方法进行校验。 4.0应用器材 4.1 标准试块CSK-ⅠA试块及DB一P Z20一2、DB一P Z20一4型标准试块。 4.2 所用试块必须是具有相应资质的企业生产的标准试块,且经过计量部门检定合格。 5.0校验及评定内容 5.1 外观检查 采用目视及操作方法进行。 5.2 水平线性误差 5.2.1 所用检定设备与被检超声探伤仪的连接方式如图1所示。并应使函数信号发生器输出阻抗、衰减器特性阻抗和终端负载相互匹配。 5.2.2 被检超声探伤仪的工作方式置[双],抑制置“0”,衰减器置适中量值。在扫描范围各挡上,将被检超声探伤仪的发射脉冲输人到函数信号发生器输人端,其输出通过标准衰减器接到被检超声探伤仪“收”端,并调节频率、信号幅度、调制波数及标准衰减器旋钮,使超声探伤仪显示屏上显示六个幅度相等的 (如垂直满刻度80%)脉冲波形。

5.2.3 调节被检超声探伤仪[扫描微调]及[移位]旋钮,使第一个波的前沿对准水平刻度“0”,第六个波的前沿对准水平刻度 “10”,依次读取第二至第五个波的前沿与水平刻度“2”、“4”、“6”、“8”的偏差amax ,如图2所示,取其最大偏差值。按下式计算超声探伤仪水平线性误差: % 100max ?= ?B a L 式中:ΔL —水平线性误差;B —水平满刻度数。 5.3 衰减器衰减误差 5.3.1 所用检定设备与被检超声探伤仪的连接方式如图1所示。并应使正弦信号发生器输出阻抗衰减器特性阻抗和终端负载相互匹配。

澄明度检测仪操作规程

YB-2澄明度检测仪操作规程 1 目的: 建立YB-2型澄明度检测仪使用的标准操作规程,保证正确使用。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YB-2型澄明度检测仪的使用。 3 职责: 3.1 质量控制部负责本规程的起草、审核、修订、培训和执行。 3.2 质量控制部经理负责本规程的审核和监督执行。 3.3 质量中心经理负责本规程的批准。 3.4 质量保证部现场监控员负责本规程执行情况的监控。 3.5 仪器管理员负责YB-2型澄明度检测仪的日常管理。 4 定义: 无 5 引用标准: YB-2型澄明度检测仪使用说明书。 6 流程图: 无 7 程序 7.1 将检品盘正向放入灯箱内,保护电器箱内电器元件。 7.3 启动照度开关,此时照度显示数字“00”表示照度0×1001×。 7.4 将仪器配备的照度传感器插头插入面板孔,掀开光池保护盖,将其放在平行与伞栅边

缘,检品检测位置,测定照度,同时旋转仪器上部的照度调节旋钮至所需照度为止。 7.5 根据所测要求,用仪器面板上的拨盘开关,设定所需检测的时间。 7.6 在检测样品的同时,按动计时微触开关,指示灯每秒闪烁一次,而且起始和终止有声 响报警。 7.7 测试完毕后,关上仪器的总电源开关,拔下电源插头。 7.8 填写使用记录。 7.9 清洁、维护:每次使用完毕,将仪器内残留的碎屑彻底清理干净,并用微湿的抹布擦 干净,晾干防止锈蚀。 7.10 仪器的维修:请专业人员进行维修。 8 注意事项: 该仪器使用前一定要检查电源插座的地线是否可靠接地,检品盘内若留有药水应及时 清除以防流入电器箱内造成其它事故。 9 派生记录: 无 10 引用文件: 无 11 修订记录

高效液相色谱仪 液相色谱仪检定规程

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是分析实验室常用的测试仪器之一,其应用越来越广泛。此种仪器在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并将直接影响到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仪器的正常工作。操作者如果能了解故障的成因,即可清楚预防和排除这些故障的方法,就可正确地使用仪器并最大限度地发挥仪器的性能。今天我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和您分享下在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仪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使用试管的问题 1、试管的洁净问题。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是一个很灵敏的分析方法,如果因使用不洁净的试管,便会影响试验结果的准确性。例如,在用甲醇作溶剂来溶解样品时,所用的小试管是用橡胶塞来做盖子的,因此,在每次进样时,都有一个保留时间固定的干扰峰存在,后经证实,此干扰峰是由甲醇浸泡橡胶塞而溶下的组分所产生,换用玻璃试管后,干扰峰消除。 2、塑料试管的溶解问题。近年来,一次性塑料试管给试验人员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有机溶剂对试管的溶解现象,在利用此种试管提取样品时,有些有机溶剂(如氯仿等)对管壁有溶解现象,这些被溶解下来的物质有时也能在检测器上产生信号,从而干扰样品的测定。这时,可用相同的实验条件先行试验一下,看看不含被抽提物时,提取液在检测器上能否产生干扰信号,如确有干扰信号存在,就只能换用耐有机溶剂的玻璃试管了。 3、被测样品在试管壁上的吸附问题。这个问题也应引起注意,否则也会影响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在治疗药物监测(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TD

M)中,有些被测药物如阿米替林,丙咪嗪等易吸附在玻璃试管的管壁上,因此,操作中宜采用聚丙烯管,为防止提取中吸附现象的发生,可采用0. 5%的已二胺已烷液做为提取剂,可有效地防止吸附。 二、操作进样阀的问题 目前,在分析型高效液相色谱仪中常用的进样阀是7725型进样阀,其内部的六通阀结构使进样操作非常方便,但是,如果使用不当,也会带来问题。例如,在高效液相色谱法的试验过程中,有时会有异常色谱峰的出现以及重现性不好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操作方法不当所引起,要想解决此类问题,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进样量的控制。用进样阀来进样时,阀内的样品环是定量的,(一般分析型进样阀的样品环体积为20ul),由于进样时,注射到进样阀内的样品溶液在样品环的管路中有径向的速度梯度(即管轴处比管壁处的液流速度快)。因此,要想使样品环中充满样品溶液,从而使用进样阀来准确地定量,则必须使进样量大于样品环体积的2倍。如果用注射器来控制进样量,则最大只能注射样品环体积1/2的量,这样才能防止部分样品由溢流管溢出从而导致定量分析的误差。 2、进样阀的清洁问题。如果样品环中有上次进样时样品的残留,必然会污染下次注射进的样品,为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应按下列步骤操作:a.进样阀有2个位置,INJECT和LOAD。首先在LOAD位置时,以注射器将流动相注入进样阀内清洗几次,每次用量大约40ul;b.然后将进样阀板手扳至

超声波探伤检验操作规程

超声波探伤检验操作规程 1适用范围 本检验规程叙述的是使用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仪对煤矿用设备中原材料及零部件等内部进行的一种无损检测。 2引用标准、规范 CHSNDT001-2007 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与认证 GB/T11345-1989 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 3超声波检测人员 3.1从事承压设备的原材料和零部件等无损检测的人员,应按照《无损检测人 员资格鉴定与认证》的要求取得相应无损检测资格。 3.2无损检测人员资格级别分为:Ⅲ(高)级、Ⅱ(中)级、Ⅰ(初)级。取 得不同无损检测方法各资格级别的人员,只能从事与该方法和该资格级别相应的无损检测工作,并负相应的技术责任。 3.3无损检测人员应根据CHSNDT001的规定每年进行一次视力检查。 4检验设备、器材和材料 4.1超声检测设备均应具有产品质量合格证或合格的证明文件。 4.2超声波探伤仪 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仪,其工作频率范围为0.5 MHz ~10MHz,仪器至少在荧光屏满刻度的80%范围内呈线性显示。探伤仪应具有80dB以上的连续可调衰减器,步进级每档不大于2dB,其精度为任意相邻12dB的误差在±1dB 以内,最大累计误差不超过1dB。水平线性误差不大于1%,每次连续使用周期开始(或每三个月)应对垂直线性进行评定,误差不大于5%。 4.3探头 4.3.1晶片面积不应大于500平方毫米,其任一边长原则上不大于25mm。4.3.2单斜探头声束轴线水平偏离角不应大于2°,主声束垂直方向不应有明显 的双峰。 4.4超声波探伤仪和探头的系统性能 4.4.1在达到所探工件的最大检测声程时,其有效灵敏度余量应不小于10dB。

气相色谱仪标准操作程序

气相色谱仪标准操作程序 一、目的:建立气相色谱仪的标准操作程序 二、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气相色谱仪操作 三、职责:质量检验员对本标准的实施负责 四、正文: 4 程序: . 打开载气 4.1.1 打开载气(氮气,%)钢瓶高压阀,缓缓旋动减压阀的调节杆,调节气压至约。载气经减压后进入净化器,干燥净化以除去水份及固体杂质,纯化后的载气经过稳压阀后,载气压力随之稳定,流入稳流阀。 4.1.1 调节主机总压为。调节柱前压Ⅰ,即将稳流阀调节至30ml/min。 . 接通电源,依次打开氢气发生器、空气发生器、主机和计算机开关。 4.2.1 氢气发生器 4.2.1.1 先检查仪器各部零件是否良好,接头有无松动脱落现象。 4.2.1.2 配制电解液:将110g分析纯氢氧化钾用40ml纯化水稀释,待溶解冷却后注入注液盒内(池部容积1.5L)然后再向注液盒内补充纯化水至H处(注液盒位于仪器顶部,取下盒盖,即可注液)。注液时,观察液位显示管内部液位的位置,绝对不准超过液位上限,即略低于上限为好。 4.2.1.3 将仪器后面板上“输出”口的密封帽拧下,保持畅通。 4.2.1.4 用电源线与仪器后面板上插座连接牢固,然后接通电源启动开关,此时仪器流量显示应为GHL-300型0-360ml/min。 4.2.1.5 开机正常,三分钟后关机,用密封螺母将输出口拧紧不漏气。 4.2.1.6 开机三分钟左右,LED数码显示为“000”或接近“000”压力指示为,表示仪器正常,否则漏气,请用皂液检漏后排除。 4.2.1.7 关闭电源,将输出口上的密封螺母取下,用外径Φ3管道与使用色谱仪相连并保证密封不漏气,每天工作完毕只需关闭电源开关即可。 4.2.1.8 工作一段时间后观察变色硅胶的变色情况,可根据需要更换硅胶,更换时先关闭电源,待压力指示为零后,将干燥管逆时针方向旋下,从仪器中取出倒置后,再按逆时针方向旋下上盖,进行更换,然后再按反方向安装好,确保密封。(分子筛的更换与变色硅胶可同时进行,经干燥箱干燥可反复使用) 4.2.1.8 本仪器LED数码显示仅供参考,它是由电解电流转换而来,经过

澄明度检测仪操作规程修订

澄明度检测仪操作 规程修订

一、目的: 1.正确操作澄明度检测仪器; 2.保证检验数据的准确性及药品的质量。 二、适用范围: 药品入库验收、在库养护过程中注射剂可见异物的检查;除深色透明容器包装或液体、色泽较深(一般深于各标准比色液7号的品种,可见异物的检查)。 三、引用文件: 《中国药典》附录“可见异物检查法”,YB-Ⅱ使用说明书 四、使用部门: 验收组、养护组 五、仪器使用说明: 1.仪器要放置平稳、防止振动、碰倒。摆放位置要避光。 2.将电源线插头插入220V电插座,打开电源开关。 3.调节照度:

(1)打开传感器黄色外罩(打开后可见蓝色硅光电池板); (2)将传感器插入照度传感器插座,按下测量键; (3)在适当位置将传感器面向光源观察照度显示,转动调节旋钮使照度至要求值; (4)调好后关闭照度测量键,拔出传感器插头。 4.仪器使用完毕,应关闭电源,拔下电源插头,清理检验场所,罩好布套,做好《可见异物检查记录》和《仪器使用记录》。(澄明度检查应避光室内或暗处进行)。 六、检查人员条件: 远距离和近距离视力测验,均应为4.9或4.9以上(矫正后视力应为5.0或5.0以上);应无色盲。 七、可见异物: 定义:可见异物是指存在于注射剂、眼用液体制剂中,在规定条件下目视能够观测到的不溶性物质,其粒径或长度一般大于50um。 八、检查方法: 溶液型、乳状液及混悬型制剂除另有规定外,取供试品20支(瓶),除去容器标签,擦净容器外壁,必要时将药液转移至洁净透明的适宜容器内;置供试品于遮光板边缘处,在明视距离(指供试品至人

眼的清晰观测距离,一般为25cm),分别在黑色和白色背景下,手持供试品颈部轻轻旋转和翻转容器使药液中可能存在的可见异物悬浮(但应避免产生气泡),轻轻翻摇后即用目检视,重复3次,总时限为20秒。供试品装量每支(瓶)在10ml及10ml以下的,每次检查可手持2支(瓶)。 注射用无菌粉末除另有规定外,取供试品5支(瓶),用适宜的溶剂及适当的方法使药粉全部溶解后,按上述方法检查。配带有专用溶剂的注射用无菌粉末,应先将专用溶剂按溶液型制剂检查合格后,再用以溶解注射用无菌粉末。 无菌原料药除另有规定外,按抽样要求称取名品种制剂项下的最大规格量5份,分别置洁净透明的适宜容器内,用适宜的溶剂及适当方法使药物全部溶解后,按上述方法检查。 注射用无菌粉末及无菌原料药所选用的适宜溶剂应无可见异物。如为水溶性药物,一般使用不溶性微粒检查用水(参见药典二部附录IXR 不溶性微粒检查法)进行溶解制备;如为其它溶剂,则应在各种项下中作出规定。溶剂量应确保药物溶解完全并便于观察。 注射用无菌粉末及无菌原料药溶解所用的适当方法诮与其制剂使用说明书中注明的临床使用前处理的方式相同。如除振摇外还需其它辅助条件,则应在各品种项下中作出规定。

7890B气相色谱仪的操作规程

1、目的:建立安捷伦7890B GC气相色谱仪的操作规程,使检验人员能够正确的使用安捷伦7890B GC气相色谱仪。 2、适用范围:气态有机化合物或较易挥发的液体、固体有机化合物样品。 3、责任人:检测员 4、正文: 4.1 操作步骤 4.1.1 操作前准备 4.1.1.1 色谱柱的检查与安装首先打开柱温箱门看是否是所需用的色谱柱,若不是则旋下毛细管柱按进样口和检测器的螺母,卸下毛细管柱。取出所需毛细管柱,放上螺母,并在毛细管柱两端各放一个石墨环,然后将两侧柱端截去1~2mm,进样口一端石墨环和柱末端之间长度为4~6mm,检测器一端将柱插到底,轻轻回拉1mm左右,然后用手将螺母旋紧,不需用板手,新柱老化时,将进样口一端接入进样器接口,另一端放空在柱温箱内,检测器一端封住,新柱在低于最高使用温度20~30℃以下,通过较高流速载气连续老化24小时以上。 4.1.1.2 气体流量的调节 4.1.1.2.1 载气(氮气)开启氮气钢瓶高压阀前,首先检查低压阀的调节杆应处于释 (400-690kPa)放状态,打开高压阀,缓缓旋动低压阀的调节杆,调节至约0.55MPa。 4.1.1.2.2 氢气打开氢气钢瓶,调节输出压至0.41MPa。(400-690kPa) 4.1.1.2.3 空气打开空气钢瓶,调节输出压至0.55MPa。(550-690kPa) 4.1.1.3 检漏用检漏液检查柱及管路是否漏气。 4.1.2 主机操作 4.1.2.1 接通电源,打开电脑,进入windows 主菜单界面。然后开启主机,主机进行自检,自检通过主机屏幕显示power on successul,进入Windows系统后,双击电脑桌面的(Instrument Online)图标,使仪器和工作联接。 4.1.2.2 编辑新方法 4.1.2.2.1 从“Method”菜单中选择“Edit Entire Method”,根据需要钩选项目,“Method Information”(方法信息),“Instrument/Acquisition”(仪器参数/数据采集条件),“Data Analysis”(数据分析条件),“Run Time Checklist”(运行时间顺

澄明度检测仪操作规程(2010修订)

澄明度检测仪操作规程(2010修订)

一、目的: 1.正确操作澄明度检测仪器; 2.保证检验数据的准确性及药品的质量。 二、适用范围: 药品入库验收、在库养护过程中注射剂可见异物的检查;除深色透明容器包装或液体、色泽较深(一般深于各标准比色液7号的品种,可见异物的检查)。 三、引用文件: 《中国药典》2010年版附录“可见异物检查法”,YB-Ⅱ使用说明书 四、使用部门: 验收组、养护组 五、仪器使用说明:

起草人审核 人 批准 人 编号: 变更记录: 说明: 新订修订 起草日期审核日 期 批准日 期 年月日年 月 日 年 月 日

注射用无菌粉末除另有规定外,取供试品5支(瓶),用适宜的溶剂及适当的方法使药粉全部溶解后,按上述方法检查。配带有专用溶剂的注射用无菌粉末,应先将专用溶剂按溶液型制剂检查合格后,再用以溶解注射用无菌粉末。 无菌原料药除另有规定外,按抽样要求称取名品种制剂项下的最大规格量5份,分别置洁净透明的适宜容器内,用适宜的溶剂及适当方法使药物全部溶解后,按上述方法检查。 注射用无菌粉末及无菌原料药所选用的适宜溶剂应无可见异物。如为水溶性药物,一般使用不溶性微粒检查用水(参见2010版药典二部附录IXR不溶性微粒检查法)进行溶解制备;如为其他溶剂,则应在各种项下中作出规定。溶剂量应确保药物溶解完全并便于观察。 注射用无菌粉末及无菌原料药溶解所用的适当方法诮与其制剂使用说明书中注明 的临床使用前处理的方式相同。如除振摇外还需其他辅助条件,则应在各品种项下中作出规定。 用无色透明容器包装的无色供试品溶液,检查时被观察样品所在外的光照度应为1000~1500lx;用透明塑料容器包装或用棕色透明容器包装的供试品溶液或有色供试品溶

实验室液相色谱仪检定规程

MV_RR_CNG_0173 实验室液相色谱仪检定规程 1. 实验室液相色谱仪检定规程说明 编号 JJG705-1990 名称 (中文)实验室液相色谱仪检定规程 (英文)Verification Regulation for Liquid Chromatograph Used in Laboratory 归口单位 国家标准物质研究中心 起草单位 国家标准物质研究中心 主要起草人 赵 敏 (国家标准物质研究中心) 批准日期 1990年7月28日 实施日期 1991年1月1日 替代规程号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新制造、使用中和修理后带有紫外-可见光(固定波 长或可调波长)、荧光(固定波长或可调波长)和差示折光检测器的实验室液相色谱仪的检定。 主要技术 要求 1 外观 2 输液系统 3 柱恒温箱温度设定值误差ΔT :小于±2℃,控温稳定性误差T c :小于或等于1℃(无柱箱仪器不检此项)。 4 定性、定量测量重复性 5 检测器性能 是否分级 否 检定周期(年) 2 附录数目 5 出版单位 中国计量出版社 检定用标准物质 相关技术文件 备注 2. 实验室液相色谱仪检定规程摘要 一 概 述 实验室液相色谱仪(以下简称仪器)是由输液系统、进样器、色谱柱、检测器和数据记录 处理装置等几部分组成的分析仪器。图1是典型的液相色谱仪组成方框图。它利用样品中各组份在色谱柱中固定相和流动相间分配系数或吸附系数的差异,将各组份分离后进行检测,并根据各组份的保留时间和响应值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图1 液相色谱仪组成方框图 二 技术要求 1 外观 1.1 仪器应有下列标志:名称、型号、制造厂名、出厂日期、系列号(或编号)等。 1.2 仪器要成套、完整。 1.3 仪器各调节旋钮、按键、开关等能正常工作,无松动。指示灯灵敏。 1.4 电源线、信号电缆等插、接头与插座紧密配合。 1.5 输液管路应为不锈钢管,接头紧密、牢固,在规定的压力范围内无泄漏。 2 输液系统 2.1 泵流量设定值误差S S:小于±2%~5%;*流量稳定性误差S R,小于±2%~3%。 :小于3%。 2.2 梯度准确度误差T c i 3 柱恒温箱温度设定值误差ΔT:小于±2℃,控温稳定性误差T c:小于或等于1℃(无柱箱仪器不检此项)。 4 定性、定量测量重复性 4.1 *定性测量重复性误差(8次测量)RSD定性:小于或等于1.5%。 4.2 *定量测量重复性误差(8次测量)RSD定量:小于或等于3.0%。 5 检测器性能 5.1 紫外-可见光检测器 5.1.1 固定波长紫外检测器波长示值误差:小于±2 nm。 5.1.2 可调波长紫外-可见光检测器波长示值误差:小于±2 nm;重复性误差:小于±1 nm。 5.1.3 *基线漂移:小于或等于5×10-3(AU/h)。 基线噪声:小于或等于5×10-4(AU)。 5.1.4 最小检测浓度(静态):4×10-3g/mL(萘的甲醇溶液)。 5.1.5 线性范围:大于或等于103。 5.1.6 吸光度选择器换档误差:小于或等于2.0%。 5.2 荧光检测器 5.2.1 波长示值误差:小于±5 nm(固定和可调波长)。 5.2.2 *灵敏度:10-8g/mL硫酸奎宁溶液在记录仪上有满量程70%以上的响应(检测器范围档置最小,记录仪输入电压与检测器输出电压相同)。 5.2.3 *基线漂移:小于或等于±5×10-3(AU/h)。 基线噪声:小于或等于±5×10-4(AU)。 5.2.4 *最小检测浓度:5×10-10g/mL(硫酸奎宁的硫酸水溶液)。 5.2.5 线性范围:大于或等于103。 5.2.6 范围选择器换档误差:小于或等于2.0%。 5.3 差示折光检测器

《便携式气相色谱仪光离子化检测器校准规范》

便携式气相色谱仪(光离子化检测器)校 准规范》 (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便携式气相色谱仪(光离子化检测器)校准规范》标准编制组 二〇一九年十月 目录 一、任务来源与编制情况 ........... 二、规范制定的目的和意义 .......... 三、规范制定的原则和依据 .......... 四、工作过程 ............... 五、规范制定的主要内容及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任务来源与编制情况 项目名称:便携式气相色谱仪(光离子化检测器)校准规范 项目统一编号:JJFZ(建材)012-2018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8 年行业计量技术规范修订计划的通知》工信厅科函【2018】210 号文要求,由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牵头,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天津电子检测所,南通东昌环保,长园深瑞继保自动化有限公司等单位组成的便携式气相色谱仪(光离子化检测器)校准规范编写小组,对规范进行制定。 二、规范制定的目的和意义 工业废气、建筑材料与家具有害气体释放、汽车尾气排放及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等均直接威胁到人们的生命与财产安全,迫切需要针对环境污染及毒害气体快速、准确、高灵敏的现场检测新技术。 针对建筑材料及家具释放的VOCs 监测、突发性环境污染毒害气体监测、工业园区VOCs 的监测及追踪溯源等,国内外大多采用GC-FID(氢火

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技术标准,但该技术存在以下问题:(1) GC-FID 在检测烷烃、芳香烃、多环芳烃等VOCs 化合物时,其检测灵敏度比PID 低5-10倍;(2) GC-FID 需要的气源更多,需要空气、高纯载气还有高危的氢气,一方面增加了系统体积,不利于便携性,另一方面,高危氢气很容易造成安全事故。而便携式光离子化气相色谱仪是一种具有高灵敏度、应用范围广的广谱检测仪,与传统检测方法相比具有体积小、精度高、功耗低、响应快、可连续测试、等突出优点,可检测离子电位不大于12eV 的化合物,如烷烃、芳香族、多环芳烃、醛类、酮类、脂类、胺类、有机磷、有机硫化物以及一些有机金属化合物。为了填补国内便携式GC-PID 检测技术标准的的空白,加强便携式检测仪现场检测技术研究及校准体系建设,从而对环境毒害气体高灵敏高精度快速检测技术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牵头单位提出了“便携式气相色谱仪(光离子化检测器)校准规范”的编制计划。 三、规范制定的原则和依据 本规范是以JJF 1071-2010《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JJF 1001-2011《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JJG 700-2016《气相色谱仪》和JJF 1172-2007《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光离子化检测仪校准规范》为基础和依据编写的。 四、工作过程 2018年06月,依照“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8年行业计量技术规范修订计划的通知”工信厅科函【2018】210 号文要求,由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天津电子检测所,南通东昌环保等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编制小组,展开“便携式气相色谱仪(光离子化检测器)校准规范”的编制工作。 1. 成立标准编制小组 2018年07-12 月,收集整理国内外相关标准和其它相关资料文件,全面了解各地区便携式检测仪的使用、检定和校准情况,同时开展参编单位征集工作; 2019年01-03月,遴选参编单位,在北京组织召开技术研讨会议,对编制工作进行分工,开始技术规范的编写。 2. 完成送审稿编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