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温泉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分析及对策
- 格式:ppt
- 大小:709.50 KB
- 文档页数:12
“网红重庆”文旅发展成因、困境及其对策作者:张伟进来源:《新西部》2021年第09期作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自然风光雄俊灵秀、饮食门类丰富多彩的名城,重庆市近年来文旅事业蓬勃发展,成为一座名副其实的网红城市。
但是,在具体实践中,重庆市还存在规划建设滞后,区域性公共服务设施有待完善;文旅融合仍以资源开发为主,文化价值体现不够;文旅消费仍以外地游客为主,本土游客占比极低;文化旅游融合度有待提高,产品价值偏低;政府推动力度不足,亟需完善文旅发展政策等问题。
管理部门应鼓励和引导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在规划设计、建设运营、业态发展、技术创新、企业培育、宣传营销、消费促进等方面充分融合,努力营造以文化丰富旅游内涵、以旅游促进文化传播的良好局面。
近年来,重庆有了一个新的城市标签——“网红重庆”,全市游客接待量、旅游外汇收入持续增长。
有媒体根据中国大陆地级以上城市的旅游人数、旅游收入、旅游业比重、交通便利程度和旅游基础设施等五个维度综合衡量后,编制了2020中国旅游城市榜。
在这个榜单上,重庆紧随北京之后成为中国旅游业最发达城市第二名。
从城市的吸引力来看,重庆以绝对优势位居第一,吸引了6.57亿人次的游客到访。
“网红重庆”的成名原因(一)三千年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底蕴深厚重庆是一座闻名遐迩的历史文化名城,具有巴渝文化、开埠文化、抗战陪都文化、码头文化等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
例如,以大足石刻、合川钓鱼城、涪陵白鹤梁等为代表的历史文化资源,以解放碑、史迪威博物馆、抗战遗址博物馆等为代表的抗战遗址旅游资源,以人民大礼堂、三峡博物馆、磁器口古镇等为代表的巴渝文化旅游资源,以红岩和歌乐山革命纪念馆、渣滓洞白公馆等为代表的红色旅游资源。
目前,重庆不仅拥有55处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和282处市级文保单位、近百家博物馆、30个历史文化名镇名村、5条历史文化街区、63处传统村落、44项国家级和511项市级非遗项目、1处世界文化遗产、2处世界文化遗产预备项目等,还有一大批的文化产业园区基地、文化院团、院校、文化企业、文化传播的平台和载体。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五方十泉”建设打造“温泉之都”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6.09.18•【字号】渝办发[2006]221号•【施行日期】2006.09.1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城乡建设综合规定正文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五方十泉”建设打造“温泉之都”的意见(渝办发〔2006〕221号)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根据《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旅游业发展重点专项规划》和我市打造“温泉之都”的战略思路和战略目标,现就加快“五方十泉”建设、打造“温泉之都”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快温泉旅游发展,打造“温泉之都”温泉旅游是现代旅游新的发展方向之一。
近年来,温泉旅游在我国迅速发展,日益成为大众化的旅游新潮流和新亮点。
我市温泉资源储量丰富、品质优良、类型多样、点多面广,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加快温泉旅游发展步伐,着力打造重庆“温泉之都”,对于充分发挥我市温泉旅游资源优势、做强温泉旅游产业、做大旅游经济总量、提升“重庆旅游目的地”整体形象,把旅游产业培育成为我市新兴支柱产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科学规划布局,高水平、高起点建设根据我市温泉资源的分布状况和市场格局,都市温泉按东、西、南、北、中划分为“五方”,即东温泉、西温泉、南温泉、北温泉和中温泉。
在每方温泉中,初步规划2个温泉旅游重点项目纳入市级重点项目进行管理,即东温泉的东泉和东方温泉大世界;西温泉的天赐温泉和金剑山温泉、贝迪温泉;南温泉的南泉和保利温泉别墅;北温泉的统景温泉和北泉;中温泉的梨树湾温泉和海棠晓月温泉,简称“五方十泉”(详见附表)。
首批“五方十泉”重点项目今年内必须开工建设,确保一年初见成效、二年显见成效、三年大见成效。
市政府对“五方十泉”重点项目实行定期考核、动态管理、优进劣出制度。
“五方十泉”项目建设要按照“高水平规划、高起点建设、高效率管理”的要求,突出特色,提升档次。
重庆市旅游资源一、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旅游业是一项以旅游资源为基础,以旅游设施为条件,经营旅行游览服务性的事业。
旅游业是当今世界发展最强劲、规模最大的新兴产业,具有关联度高、带动性强的综合效益。
旅游业的发展,不仅将直接影响到服务、商业、交通、园林、卫生以及文化艺术等有关方面的发展,还将间接地促进为旅游业服务的轻工、食品、建筑、邮电等部门的发展。
所以,旅游业的发展具有很重要的国民经济意义。
旅游业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们生活需求达到一定水平的具体反映。
旅游业正日益成为满足人民新的消费需要的重要社会经济形式之一。
旅游业以旅游资源为基础,以出售劳务取得收入为特征,有“无形贸易”之称,是一种不耗费资源的“风景出口”。
它是属于劳动密集型的第三产业。
在改革开放中发展国际旅游,将有利于增进我国与世界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对促进国际经济、科技、文化的合作与交流等方面,都具有重大的政治、经济意义。
二、丰富、多样、独特的旅游资源重庆市是我国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具有发展旅游业得天独厚的条件,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丰富、多样、独特,山川秀丽,历史悠久,历为广大中外人士所向往。
充分开发利用市境的旅游资源,对振兴重庆具有重要意义。
(一)自然旅游资源丰富多采,驰名于世1.地貌复杂,形态多样,高差悬殊,胜景名山多,峻、奇、秀、古。
林木茂密,山色苍翠,形象、线条、多彩。
2.峡谷深切,峭壁画廊,雄伟、秀美、神奇市境有长江、嘉陵江、乌江、大宁河、酉水、唐岩河等大小河川,当河流横切山脉时,常形成险峻、秀美、神奇的峡谷。
长江三峡、嘉陵江小三峡、乌江峡谷、大宁河小三峡、唐岩河神龟峡等蜚声中外。
3.湖泊秀丽清幽,淡雅得宜市境有小南海、长寿湖、山虎关水库、钟灵水库、向阳湖等天然湖泊和水库。
山无水则不秀,水无山则不奇。
这些点缀在万山丛中的湖泊和水库,秀水索回,波流清澈,四周山色,尽入湖中,秀丽清幽,淡雅得宜,宛如一幅浓墨淡染的山水画卷。
重庆市巴南区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前景分析作者:吕玉香胡伟周军来源:《西部资源》2012年第03期摘要:巴南区地热资源丰富,热储总存量为3.105×1015KJ,热流体储存总量为6.855×108m3。
经30多年的开发利用,已初步形成了以东温泉、南温泉、桥口坝温泉为核心的温泉旅游开发格局,主要用于温泉房地产开发、风景区、温泉旅游、康乐疗养休闲、商务会展等。
为提升开发利用水平,巴南区地热水资源开发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目标,突出重点、打造精品、强化特色、完善配套,建设特色温泉产业。
关键词:地热资源开发现状前景An Analysis of Present Situation and Prospectsof Geothermal Resources in Banan District of Chongqing CityLv Yu-xiang Hu Wei Zhou Jun208 Hydrogeological Team under the Chongqing Geological Bureau of geology and Minerals Exploration,Chongqing 400700Abstract:Banan district is rich in geothermal resources,the total thermal storage is3.105×1015KJ,the total storage of thermal fluid is 6.855×108m3. After 30 years of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hot spring tourism pattern centered upon Eastern Spring、South Spring、Qiao Kouba Spring has been formed,mainly be used for hot spring real estate development,scenic areas construction,hot spring tourism,recreation,sanatorium, commercial exhibition,and so on.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level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geothermal resources utilization should take the market as a guide,benefit as a goal,focus on key projects,create refined works, strengthen specialty, consummate supporting infrastructure, and construct hot spring specialty industry.Key words: geothermal resources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prospect引言巴南区地热资源丰富,开发利用历史悠久,早在清朝同治年间(1862-1874),当地居民开始用温泉沐浴、避暑;抗战期间蒋介石、宋美龄等长期在南温泉沐浴、避暑;新中国成立后,朱德、邓小平、刘伯承、郭沫若等均来南温泉泳浴过。
统景温泉策划重庆渝北,有一个很好的自然资源:统景的温泉。
统景温泉位于统景风景区内,离江北机场仅有30几公里的路程。
从目前来看,发展温泉这一项目确实是有很大的挖掘空间。
在2012年的时候重庆经来自欧洲、非洲及亚洲16个国家和地区的70多名全球顶级专家评审通过,成为全球首个“世界温泉之都”。
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虽然只是一个200多万人口的城市,但其100多处温泉却吸引了世界游客目光,到这里来的游客几乎没有不泡温泉的。
亚洲的温泉大国日本有1.2亿多人,而日本每年泡温泉人数为1.3亿人次,大约人平每年泡温泉1.2次。
在重庆紧统景就有温泉就有100多处,重庆人口多达3200万,而每年泡温泉的大约只有300万人次左右,所以目前重庆市泡温泉的人太少了。
为什么会这么少?其主要原因就是泡温泉还没有形成一种强烈的意识,若是把泡温泉也做得想吃火锅一样深入人心,把温泉保健的当做是一种生活方式,不只能建立名副其实的世界温泉之都,还能大力发展重庆的旅游业,所以现在重庆温泉旅游市场可以说还是一个正在发展的项目,还是一个抢占市场,创立口碑的关键时刻,所以现在的市场宣传是很重要的。
统景温泉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①统景温泉的水质是非常好的,在重庆也只有北温泉可以和它相提并论。
但是现在北温泉主要在发展北温泉柏联SPA项目,北温泉公园改造升级为国际一流水准的SPA温泉和精品酒店。
北温泉门票平时328元周末398元。
十人以上平时优惠为305元周末优惠368元,再来看看统景温泉门票原价100元,爱泡网优惠价格88元,从这里就不难看出统景温泉的优势就在价格上,统景温泉更适合大众,正义走向大众市场。
②统景温泉水温平均温度在35-52度,最高达62度。
水温的高低搭配在重庆其他地方是找不到的,可以满足不同的人对于不同温度的需求。
除了统景在重庆很难再有一个温泉的水温可以达到这么高,其他的温泉一般就是40度左右,天赐温泉可以达到57度,但是都难以超过60度。
温泉旅游研究综述我国温泉旅游研究进展随着我国温泉度假旅游的快速发展,不同领域的学者从各个角度对温泉旅游进行了研究,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温泉旅游的概念界定及发展我国众多学者对中国温泉度假旅游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如高璐,刘玲[1]指出保健养生是最高层次、最具包容性的温泉文化,反映了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重视,这是温泉景区所要体现的文化之一。
深度挖掘温泉旅游产品的文化价值,赋予温泉旅游产品更多的文化内涵,才能使得温泉旅游产品更具活力。
我国的温泉资源丰富,温泉文化历史悠久,温泉旅游是继观光旅游后的又一经济热点。
青风[2]认为我国温泉历史文化悠久,温泉资源丰富。
温泉旅游产业20世纪80年代开发,时至今日任有巨大的开拓空间。
张永康[3]认为我国温泉资源十分丰富,开发的潜能很大。
王华,彭华[4]认为中国的温泉历史已有千年,但温泉旅游才真正发展起来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
迄今为止其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4个阶段:以疗养为目的阶段;以保养为目的阶段;以休闲为目的阶段;以体验文化为目的阶段。
吴洁,程道品[5]的观点是温泉旅游的内容要以文化为线索、温泉旅游的实体表现形式应以文化为主题、温泉旅游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要以文化为特色。
王亚辉[6]认为温泉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温泉开发的差异程度。
文化好说难做,温泉资源的核心吸引力大致相同,如何在文化的表现力及其表现形式上进行突破,是我国温泉旅游行业需要深思的地方2、温泉度假旅游开发对于温泉度假旅游的开发模式有以下几个代表性观点。
如金丽,刘隽[7]提出了近郊休闲度假开发、远郊保养度假开发、间城市的观光度假开发以及边远地区的“秘汤”开发四种开发模式。
这种模式出现的先后与城市旅游的开发顺序密切相关,是由城市内部空间到城市周边地带的逐步过渡的开发模式。
许梅[8]提出了较为新颖的“1+N”模式。
认为这种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温泉旅游市场的淡旺季差异问题,可以使温泉旅游比较均衡的发展,更好的利用温泉资源。
温泉可行性研究报告怎么写一、项目背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温泉旅游已成为人们休闲度假的重要选择之一。
温泉有益健康,具有美容养生的功效,因此,温泉旅游市场潜力巨大。
本报告旨在对某一地区进行温泉可行性研究,为该地区的温泉开发提供参考和决策支持。
二、项目区域分析1.地理位置:该地区位于中国南部,气候温暖,四季如春,适宜温泉养生。
2.交通便利度:该地区交通四通八达,距离主要城市和机场均较近,便于游客到达。
3.自然资源:该地区拥有丰富的温泉资源,水质优良,矿物质含量丰富,适合开发温泉度假区。
4.人文资源:当地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民俗风情,吸引着大量游客。
5.市场需求: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温泉养生需求不断增加,市场潜力巨大。
三、温泉开发规划1.项目定位:建设集温泉疗养、休闲度假、旅游观光于一体的温泉度假区。
2.建设规模:初期建设占地1000亩,后期可根据市场需求逐步扩大。
3.主要设施:包括温泉浴池、SPA疗养中心、酒店、商业街、娱乐设施等。
4.环保措施:建设过程中要注重生态环保,保护当地自然环境。
四、项目投资分析1.总投资额:初期投资约1亿元,后期根据扩建规模进行调整。
2.投资来源:包括政府投资、社会资本和银行贷款等多种渠道。
3.收益预测:根据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预计年收益可达3000万元以上。
五、市场营销策略1.产品定位:打造高端、品质感的温泉度假区,吸引高端客群。
2.促销策略:通过线上线下营销手段,提高品牌知名度,吸引游客。
3.合作推广:与旅行社、OTA平台等合作推广,扩大市场影响力。
六、风险分析与对策1.市场风险:建设过程中市场需求有可能发生变化,需及时调整策略。
2.政策风险:受国家政策调整的影响,项目建设和经营可能受到一定影响。
3.自然灾害风险:要加强对自然灾害的防范,保障项目安全运营。
七、项目实施计划1.前期准备:制定详细的项目计划、调研市场需求、寻找合作伙伴等。
2.建设阶段:选择优质的施工单位,严格控制工程质量和进度。
传统的旅游地产是指一个区域在实施旅游景区开发时,围绕吃、住、行、游、娱、购等基本的配套要素,规划建设一批必要的功能设施,使游客在观光体验的同时能够实现旅游的综合服务价值。
而如今,旅游地产在内涵和外延上都有了全新的解释。
从内涵上来说,旅游地产是集投资与消费于一体的新型物业模式,是以旅游度假为目的,通过整合规划设计、开发建设、专业策划、市场营销、网络管理等各个环节,把旅游业、房地产业及其他关联产业相结合的一个全新模式。
从外延来说,旅游地产作为旅游业和房地产业的完美结合,旅游房地产兼具服务性、经济性、灵活性和投资性的联动需要,既满足了旅游度假者的游憩需求,为部分投资置业者提供了新的投资渠道,同时也为区域以现代服务业为代表的其他关联产业发展提供了融合与共生的空间。
随着大众休闲时代国民休闲度假需求已经成为一种常态生活方式、国民对房地产的投资需求和国家对一线城市房地产行业的政策调整等方面的综合影响,使消费者和开发商对旅游地产的需求更加强烈,也使得旅游地产具有更大的升值潜力。
总结近年国内旅游地产开发的实践,笔者认为目前国内旅游地产发展最大的瓶颈和困境在于旅游核心吸引力的缺乏。
对于消费者来说,旅游地产的本质是要实现一种自然生态、休闲享乐的理想生活方式体验,在自然景点、文化景点等传统旅游资源日益稀缺的情况下,如何通过人为打造能够满足游客需求的独特体验产品,构建地块自身独特的吸引力和品牌效应,对于旅游地产开发商顺利将生地变成熟地,避免同质化竞争,实现区域价值最大化和可持续化至关重要。
因此,本文选择目前国内旅游地产开发中最为流行的十大新型旅游核心吸引物驱动的旅游地产开发模式进行研究,以期为不同条件下旅游地产的成功开发提供借鉴经验。
温泉资源长期以来一直是满足人们养生保健和休闲需求的一种旅游资源。
在大众休闲度假时代,温泉旅游不仅是以温泉资源为核心载体,以优美的自然环境、丰富的人文风情、特色的历史传统文化、沐浴文化以及优质的服务为支撑,以体验温泉、感受文化、康体养生、休闲度假等为目的的旅游活动。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重庆东温泉―南温泉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2014―2030)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4.10.28•【字号】渝府[2014]64号•【施行日期】2014.10.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景区管理正文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重庆东温泉―南温泉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2014―2030)的批复(渝府〔2014〕64号)巴南区人民政府:你区《关于审定〈重庆东温泉―南温泉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2014―2030)〉(送审稿)的请示》(巴南府文〔2014〕224号)收悉。
经市第四届人民政府第65次常务会议审议,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重庆东温泉―南温泉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2014―2030)》(以下简称《规划》)。
二、重庆东温泉―南温泉旅游度假区范围为东温泉片区与南温泉片区,规划面积22.54平方公里,规划建设面积8.22平方公里。
东温泉片区规划用地主要分布在东泉镇长坪山、木耳山之间的中央槽谷地带五布河沿线,西起玉滩村、狮子村,东止锡滩村;南温泉片区主要包括南泉镇杨市村内环路两侧区域和自由村、虎啸村、红星村、红旗村部分区域。
三、重庆东温泉―南温泉旅游度假区空间布局为:东温泉片区为“两山一水一心三园两镇”,“两山”为长坪山与木耳山,“一水”为五布河,“一心”为核心服务区,“三园”为玉狮观光农业园、东泉未来水乐园、国际体育公园,“两镇”为五布民俗小镇、锡滩风情小镇,规划面积约12.54平方公里;南温泉片区为“一镇一水五谷”,“一镇”为南泉镇,“一水”为花溪河,“五谷”为花溪历史怀旧区、自由山谷疗养区、虎啸低岭休闲区、白鹤湿地休闲区、小泉山地休闲区,规划面积约10平方公里。
四、重庆东温泉―南温泉旅游度假区定位为:以优良的温泉资源为核心,森林景观、峡谷景观、滨水景观等为载体,辅以陪都文化、巴渝乡村文化、茶禅文化等人文景观,打造融温泉养生康疗度假旅游、郊区运动娱乐休闲旅游、农业观光体验旅游、风景区观光旅游等于一体的温泉度假旅游综合体。
温泉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养生保健和休闲度假需求不断增加。
温泉资源作为一种天然矿物质水资源,因其独特的地质特征和益处于健康的疗效而备受青睐。
而温泉旅游作为一种健康、休闲的方式,已成为当下人们偏好的度假方式之一。
然而,我国温泉资源并未得到有效开发和利用,目前大多温泉资源的开发利用仍停留在初级阶段,存在许多问题和挑战。
因此,本可行性研究报告旨在对温泉开发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可行性,提出合理建议,推动温泉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
二、温泉开发现状目前,我国温泉资源数量众多、分布广泛。
据统计,全国范围内温泉资源总储量达到2000亿立方米,居世界第三位。
然而,由于我国温泉资源的多样性和分散性,温泉资源的开发利用还存在不少问题和挑战。
一是温泉区地处交通条件欠佳,基础设施滞后;二是温泉区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薄弱,服务水平不高;三是温泉资源开发中存在环境保护问题,资源浪费现象较为严重。
由此可见,温泉资源仍然存在巨大的开发和利用潜力,但需要通过深入研究和科学规划,才能实现资源的有效开发。
三、温泉开发的优势与机遇1. 健康养生趋势:当代社会,人们对健康养生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温泉作为一种传统的养生方式,具有广泛的市场需求。
2. 休闲度假新需求:随着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人们对于休闲度假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温泉度假成为其中一种热门选择。
3. 旅游消费升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旅游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也在逐渐升级,温泉度假产品符合高端旅游海洋的需求。
四、温泉开发的瓶颈与挑战1. 地质环境限制:温泉资源受地质条件影响,不同温泉地质特征各异,开发利用存在一定限制。
2. 缺乏统一规划和标准:当前国内温泉开发缺乏统一的规划标准,各地各企业开发利用标准不一,需统一标准。
3. 环境保护问题:部分温泉地区存在环境保护问题,开发利用应重视资源保护。
4. 服务水平不高:部分温泉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有待提高,服务水平、硬件设施等方面仍存在欠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