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介绍
- 格式:ppt
- 大小:531.50 KB
- 文档页数:40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线路规划方案一、线网规划(一)线网规划原则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中的专项规划内容,线网规划应满足以下原则:(1)线网规划应与城市总体规划相协调,并预留未来发展余地。
(2)线网规划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城市的地形与地貌,城区线路尽可能沿城市干道布设。
(3)线网规划要考虑线路建成后的实际运营,不仅要满足城市主干客流需求,同时要考虑与其他交通方式的衔接,提高乘客换乘的便捷性,此外还应兼顾整个线网客运量负荷的均衡。
(二)线网规划作用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作用:(1)线网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设立项的必要条件,同时也是线路设计的主要依据。
(2)线网规划是确定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模、建设顺序以及编制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的依据。
(3)线网规划是决定线网结构、换乘车站和换乘形式的基本依据。
(4)线网规划是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用地规划控制的重要依据,可以有效地控制和降低工程造价。
(5)线网规划是城市建设的骨架,可推动城市建设与发展,保障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运营的可持续性。
(三)线网规划内容线网规划涉及专业面广,综合性强,技术含量高,主要内容包括前提与基础研究、线网规模和架构、分阶段实施规划等。
1.前提与基础研究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和综合交通规划,研究内容包括城市现状与发展规划、城市交通现状和规划、城市工程地质分析和建设必要性论证等。
2.线网规模和架构线网规模和架构是线网规划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线网合理规模、线网架构方案的构思、线网方案客流测试、线网方案分析与评价。
3.分阶段实施规划分阶段实施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工程条件、建设顺序、附属设施规划。
具体内容包括车辆段和其他基地的选址与规模、线路敷设方式和主要换乘节点方案,修建顺序规划,联络线分布、城市轨道交通线网与城市的协调发展和环境要求、城市轨道交通和地面交通的衔接等。
国家标准规定,线网规划的方案主要包括线网规模、线网功能层次、线网空间布局等。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图文城市轨道交通是大城市中解决交通拥堵、方便通行的重要交通工具。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轨道交通路线的规划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一张好的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图,能够直观地体现城市的发展,为市民的出行提供更加便利的选择。
本文将介绍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图的相关内容。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图的概念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图,就是指以城市地铁、轻轨交通线路为主干线,从城市中心向周边延伸的交通路线。
它是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规划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图覆盖城市的主要区域,是现代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详细标注了轨道交通的站点、路线、换乘点等信息,可以让人们更加清晰地了解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和建设情况。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图的作用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图具有以下作用:1.显示城市轨道交通的覆盖范围,让市民更加清晰地了解轨道交通路线的概况;2.明确轨道交通的站点、路线、换乘点等信息,便于市民出行选择;3.为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提供规划和指导。
好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图,能够为市民提供便捷的出行方式,降低城市的拥堵率,提高城市的产业水平和生活质量。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图的制作制作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图的关键是对城市轨道交通路线的把握。
一般都是由城市交通规划部门或者专业的设计公司进行制作。
在制作过程中,首先需要收集城市轨道交通的现有站点、线路、次要路线等数据。
然后要结合城市的发展规划,考虑未来城市轨道交通的需求和发展方向。
最后,根据规划建立轨道交通线网,标注各站点所属的线路、换乘点、乘车时间等信息,确立最终版图。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图的实际应用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图已经成为了现代城市交通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可以帮助城市交通管理部门制定轨道交通的发展战略、确定重点建设路线和站点,指导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和管理。
同时,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图也为市民的出行提供了更加便捷的选择。
市民只需要查看规划图,就可以了解自己所在地的轨道交通线路,选择最佳出行方案,减少时间和交通成本。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主要内容1.线网规划的主要依据2.线网规划的年限与范围3.线网规划的基本内容与技术路线4.线网结构的基本形态及与城市空间结构的关系5.线网方案设计6.线网方案评价7.系统制式选择1.线网规划的主要依据1)城市总体规划2)城市综合交通规划3)都市圈城际铁路规划4)《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19)5)《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编制标准》(GB/T54506-2009)6)其它相关的国家规范和规定2.线网规划的年限与范围1)规划年限:远期和远景远期:与现行总体规划的远期年限一致远景:按城市总体规划发展理念,在环境合理容量控制下,城市饱和发展状态下所对应的年份2)规划范围:与城市总体规划的规划范围一致,城市规划区为规划编制的重点3.线网规划的基本内容与技术路线1)相关资料调查与分析(1)城市现状及规划相关资料社会经济资料:GDP、人均收入。
土地利用:居住人口、岗位分布、流动人口。
城市自然地理条件:地质、地形、地貌等自然条件。
城市人文地理条件:历史文物、自然风景区、军事禁区等。
城市总体规划部分需要重点把握与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相关的以下重要信息:城市总体规划的期限与范围城市人口规模(含流动人口)城市空间结构形态城市发展轴向城市中心、副中心、地区中心等重点地区的定位与设施规划基于土地利用布局的城市人口与岗位分布城市相关经济指标(国内生产总值、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等)城市远景发展研究重点城市远景空间结构形态城市远景发展轴向城市远景发展规模,主要指人口、岗位与用地规模,是在合理发展条件下的极限容量,它将成为城市轨道交通所服务的极限目标城市远景人口、岗位分布与用地分布形态等城市空间结构形态示意图城市人口与岗位分布示意图(2)城市交通现状及规划相关资料交通现状资料:城市机动化水平、居民出行特征、城市道路交通系统、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城市对外交通系统及主要客流集散点、路段交通量、OD流量与流向资料。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管理复习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管理第一章城市轨道交通概论1、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是指服务于城市客运交通,通常以电力为动力,轮轨运行方式为特征的车辆或列车与轨道等各种相关设施的总和。
它具有运能大、速度快、安全准时、成本低、节约能源、乘坐舒适方便以及能缓解地面交通拥挤和有利于环境保护等特点,常称为“绿色交通”。
2、城市客运交通体系可以分为:公共交通、准公共交通、私人交通公共交通:常规公交(无轨电车、公共汽车、有轨电车、其他);轨道交通(轻轨、地铁、市郊铁路、其他);辅助公交(旅游车、单位客车);特殊公交(轮渡、索道)准公共交通:出租小汽车、合乘小汽车私人交通:自行车、步行、小汽车、摩托车3、轨道交通的分类一:按基本技术特征分类(1)市郊铁路:又称为通勤铁路,是连接城市市区与郊区以及连接城市周围几千米甚至更大范围的卫星城镇或城市圈的铁路,服务于上下班的乘客,一般站距较长,对疏散中心城市人口到周围卫星城的作用十分明显。
运量每小时可达60000—80000人次。
(2)地铁铁路:地铁是由电气牵引、轮轨导向、车辆编组运行在全封闭的地下隧道内,或根据城市的具体条件,运行在地面或高架线路上的大运量快速轨道交通系统。
单向高峰小时断面流量30000—70000人次。
(3)轻轨交通:是指以有轨电车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电气牵引、轮轨导向、车辆编组运行在专用行车道上的中运量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每小时单向载客运量10000—30000人次。
(4)独轨交通:是车辆或列车在单一轨道梁上运行的城市客运交通系统。
每小时单向5000—20000人次。
(5)自动导向系统(AGT):是一种通过非驱动的专用轨道引导列车运行的轨道交通。
(6)有轨电车:最大小时流量15000人次(7)磁悬浮列车:依靠电磁吸力或电动斥力将列车悬浮于轨面上,实现列车与地面轨道间的无机械接触,再利用直线电机驱动列车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