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生在图书馆的行为现状分析及教育对策

大学生在图书馆的行为现状分析及教育对策

大学生在图书馆的行为现状分析及教育对策
大学生在图书馆的行为现状分析及教育对策

大学生在图书馆的行为现状分析及教育对

[摘要]高校图书馆作为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三驾马车”之一,地位特殊,作用不可估量。本文列举了一些大学生在图书馆使用中的违规行为,探讨分析了其行为缺失的原因,并就如何规范和引导大学生图书馆行为,结合素质教育要求,提出了相应的教育对策。

[关键词]图书馆大学生素质教育

一、概况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提出进行素质教育以后,在我国高校得到较为普遍的响应,大学生的素质教育正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以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为根本,提高文化素质为基础,全面提高人才的整体素质是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观念。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更加注重学生“为人”、“做人”的必备的人文、社会、自然科学的知识的传授,更加注重学生情感体验和良好个性的养成,是当下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先教育学生学会如何做人,再教育学生学会做学问、做事业,这才是理想的教育。世界高等教育大会所发表的《世界21世纪高等教育宣言》中指出,能否进入大学应取决于本人的品行而不是优越的社会地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21世纪报告强调,21世纪的教育,不仅要使学生有

知识、会做事,更重要的是会做人。我们要把学生培养成有社会责任感和事业心的人,有科学文化知识和开拓能力的人,有志有为,德才兼备的人。然而,目前大学生在学校、在图书馆的阅读行为不得不引起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二、学生不良行为的表现

(一)不爱护馆藏图书:在书上写、画、做笔记、做练习;将书作他用而导致图书受潮、受污;随意插放图书造成封皮破损等。

(二)不爱护馆藏设备:在阅览桌上刻画;蛮力操作导致检索机键盘、鼠标损伤;违规使用造成电脑光驱损坏或感染病毒。

(三)偷盗行为:侵入电脑更改借阅数据;破坏书内防盗磁条;掉换图书条形码;夹带书、刊出室;将书刊撕页、剪图片等。

(四)不服从管理:不使用代书板;一次取多本书、刊阅览;用他人借书证借书;夹带零食入室、不尊重工作人员等。

(五)行为随意性:随意放置书刊、随意丢弃废物、随意吃零食、随便搬动阅览椅子,几人围着一起边看边谈。

(六)藏匿书籍:将暂时无法借出的图书藏匿起来,或丢置在书架顶部,或塞入书架的夹缝里,或藏在不易发现

的角落。造成“死书”想象,影响图书正常流通。

(七)书包不按要求寄存,进阅览室手机不设置震动档

(八)不注意公共卫生,随地吐痰,乱扔纸屑,在馆内吸烟

诸如以上的不良阅读行为造成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一是降低了图书的使用率;二是增加管理难度;三是加大图书设备维修、重购等资金投入;四是破坏借阅环境;五是影响其他读者阅读。要有效地规范阅读行为,必须对其成因做仔细分析,对症才能下药。

三、造成行为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不和谐,如果说,科学文化是人类认识与改变世界的“发动机”,那么,人文文化就是治疗与完善自身的“方向盘”;前者事关培养学生的世界观问题,后者与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有关,它们都是学生素质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目前学生重科学轻人文的思想还普遍存在。

(二)就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只注重理论的传授,而忽视学生行为在实践生活与学习中的具体表现;只注重课堂教育,忽视用爱心用友情充实学生心灵、感化学生。

(三)德育环境的因素,对如有意识地改善德育环境,比如优化校园的物质,文化环境,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