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课程改革和整合的实践性探讨
- 格式:doc
- 大小:21.50 KB
- 文档页数:3
《机械制图》课程教改的实践与探索发表时间:2011-08-02T10:22:28.230Z 来源:《现代教育教研》2011年第6期供稿作者:张卓民[导读] 打破传统注入式教学,力求教学方式多样化。
张卓民(云南省昭通农业学校云南昭通 657000)【摘要】根据《机械制图》课程教学的特点 ,从突出以应用能力培养这条主线 ,进行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探索 ,从加强学生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 ,培养学生的识图、绘图能力 ,在教学改革中不断探索突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的新途径。
【关键词】机械制图;教改;实践;探索《Machine graphics 》practice of course education reform and investigate Zhang Zhuó-min 【Abstract】According to 《machine graphic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urse teaching, from outstanding with application ability development this lord line, carry on a content of course and method of investigate, from strengthen a student image thinking and logic thinking ability of train, development the diagram of know of student, painting ability, in the reform in education continuously investigate outstanding content of course, teaching method, teaching means, teaching mode of new path. 【Key words】Machine graphics;Education reform;Practice;Investigate 昭通农业学校农机类专业采用的《机械制图》课程,是2010 年8 月由胡建生主编、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工科类专业必修教材,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技术性很强的基础课程。
基于OBE思想的《机械制图》课程的改革与实践《机械制图》是机械类专业中的重要课程之一,它涉及到了机械制图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传统的《机械制图》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存在一些不足,为了更好地满足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以及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有必要对《机械制图》课程进行改革与实践。
本文将以OBE(Outcome-Based Education)思想为基础,探讨《机械制图》课程的改革与实践。
一、OBE思想对《机械制图》课程的启示OBE是一种以学生成果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其核心理念是教育的目标和评价应该基于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综合素质。
OBE思想强调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素质的培养。
将OBE思想引入《机械制图》课程的改革与实践,可以使这门课程更加贴近实际需求,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素质提升。
二、《机械制图》课程的改革方向1. 教学内容的更新与优化传统的《机械制图》课程内容相对陈旧,需要针对当今工业发展的需要进行更新与优化。
在教学内容上,可以引入最新的机械设计理论、CAD/CAM技术和数字化制造技术,使学生能够了解最新的工程设计和制造技术,增强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2. 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改进传统的《机械制图》课程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需要改进教学方法,引入项目驱动式教学,通过案例教学、实验教学和实际操作等方式,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学习并应用所学知识,培养他们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教学手段的多样化与智能化在教学手段上,可以引入智能化教学工具和教学资源,如虚拟仿真软件、在线教学平台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机械制图》课程的知识和技能,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1. 设立实践与创新类课程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可以在《机械制图》课程中引入实践与创新类课程,如机械设计与制造实践、创新设计竞赛等,让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和创新实践,提高他们的实际能力和创新能力。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的思考一、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当前,随着工程技术的飞速发展,机械制图不再是简单的纸质绘图,而是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计算机辅助制造(CAM)等先进技术进行数字化设计和制造。
传统的机械制图教学已经无法满足这一需求。
随着世界各国工业的快速发展,需要设计和制造的产品也越来越复杂,对机械制图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改革是十分必要的。
1. 强调实践能力培养传统的机械制图课程注重在纸上绘制工程图,而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之一就是要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教学内容不仅应包括基本的图纸绘制知识,还应当涉及到CAD和CAM等相关技术的操作和应用。
通过实际的工程图纸设计、数字化设计和制造实践,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工程技术的发展。
2. 加强跨学科知识融合传统的机械制图课程往往只注重机械设计和绘图的技术知识,而忽视了与其他学科的跨学科融合。
现代工程技术已经越来越强调跨学科的综合应用,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之一就是要加强与其他学科知识的融合。
与材料学、机械设计、工艺学等相关学科进行融合,使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理解和应用机械制图知识。
3. 强化创新意识培养1. 更新教学内容随着科技的发展,传统的机械制图教学内容已经无法满足需要,因此需要更新教学内容。
可以将CAD和CAM等数字化设计和制造技术引入课程,加强学生对于这些技术的理解和应用。
也可以加强与其他学科知识的融合,使学生能够更全面地掌握相关知识。
2. 加强实践教学传统的机械制图课程往往只停留在纸质绘图的层面,对于数字化设计和制造技术的应用较少。
需要加强实践教学,包括数字化设计和制造等技术的操作和应用,并结合实际工程案例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培养其实践能力。
3. 开展创新实践在机械制图课程教学实践中,应当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性实践。
可以通过开展工程设计竞赛、课程设计等形式,鼓励学生进行工程设计和制造方面的创新实践,培养其创新精神和能力。
基于OBE思想的《机械制图》课程的改革与实践摘要:成果导向教育(简称OBE)是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
文章介绍了基于OBE思想的《机械制图》课的改革与实践,以学生为中心开展各项教学活动。
教师如何与学生有良好互动,乐学也乐教,接纳是基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首要任务,同时引入适合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学习制图课程的“体一图—体”教学模式和微课教学方式。
关键词:成果导向教育;工程图学;三维CAD;教学改革1.我们想让学生取得的学习成果是什么?2.我们为什么要让学生取得这样的学习成果?3.我们如何有效地帮助学生取得这些学习成果?4.我们如何知道学生已经取得了这些学习成果?《机械制图》课程属于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强的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看图、画图、空间想象和计算机绘图的应用能力。
但是近年来,从用人单位的反馈和专业课程教师的反应看,学生看图和图形表达方面都不尽如人意。
如何改善这样的状况呢?我们从2022年初开始以OBE思想为指导,进行以学生为中心、用最简单直接的方法打造高效课堂的教学实验,从学与教两方面如下。
一、以学生为中心。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首要任务教与学中,学比教更重要。
在OBE强调的4个问题中,主体都是学生,我们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开展各项教学活动,让学生毕业后拥有主动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首要任务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接纳是基础。
接纳是相互的,唯有我们真正接受学生的不完美,才会有真正沟通交流的基础,学生才会接纳我们传授给他们的知识,接受学习任务,激起学习兴趣。
(1)普通高校教师要接纳学生的不完美,转变心态。
普通高校学生确实不如清华、北大的学生有主动性和自制力,教师要如何面对呢?如果我们心里有这样一个信念一“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尽力寻找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我想会有所不同,正所谓“意愿度百分百,方法无穷尽”。
(2)接纳学生的不足和个体差异,实现个性化培养,激发学习兴趣。
基于OBE思想的《机械制图》课程的改革与实践
首先,我们对原有的《机械制图》课程进行了分析,发现在实际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一些基础知识点被重复讲解,导致有些学生对课程产生了浅薄和枯燥的感觉;一些重要的应用知识点和实践技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强调和重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自主学习能力不高等等。
因此,我们通过OBE思想来完善课程设置,建立起更为系统和实际的课程教学目标。
其次,我们设立了多个教学目标,包含了知识、思路、技能和情感等四个不同方面。
知识方面指学生能够掌握机械制图的基础知识和国家标准的相关内容;思路方面指学生能够理解工程制图的设计思路,掌握多种图形设计方法;技能方面指学生能够进行2D和3D 设计,并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技能;情感方面指学生能够认识到工程制图的重要性及其对于工程技术人才的必要性。
接着,我们通过实际活动来实现这些目标。
例如,我们设计了多项课程实践活动,如在学生参观机械设备时要求他们自行作出正确的制图;在实践操中,邀请企业现场指导,从而掌握最实际的绘图技巧;组织学生作业展示,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等等。
同时,我们完善了教学方法,运用讨论、案例分析、课堂演示等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
最后,我们对课程教学效果进行了评估。
学生们的答辩技巧、实践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明显提升。
学生成为应聘者和招聘方,对于所学的制图能力和实用技能有了更自信的认识和表现。
学生参与度也得到了明显提高,教学理念的落实得到肯定和认可。
总之,OBE思想的引入为《机械制图》课程的改革与实践提供了更加科学和先进的教育思想,使学生能够真正地掌握与实践有关的知识和技能,并拥有自主学习能力。
对于提高大学生的实用技能、就业竞争力都产生了显着的推进作用。
论机械制图课程改革
随着中国教育系统的发展和技术变革,传统的机械制图课程也应进行改革。
为了让学生获得更有效的学习效果,机械制图课程应采用跟随现代发展的理念,以培养学生的多元技能能力。
首先,机械制图课程应加强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的培养。
课程应注重让学生能够让学生从实践中学到知识,并能及时地掌握各种机械制图相关的新技术。
此外,课程应将机械制图专业思维和分析理论锻炼纳入课堂教学,使学生学会如何看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对复杂工程设计中分析问题、设计方案和实施方案的能力。
其次,机械制图课程应体现学科的实践性。
拓展学生的实际技能,增强学生的专业技能,也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
应将实践教学纳入课程教学活动,让学生能够加强计算机使用技能,使用CAD软件,深化对机械制图理论和技术的理解,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再次,机械制图课程应注重让学生充分了解社会现实,增强实际操作能力。
课程应充分融入真实社会甚至国际社会环境,使学生能够及时有效地应用到实践中,拓展学生的社会能力,从而让学生能在面对社会变革和机械制图行业发展时,适应发展任务需求。
总之,机械制图课程应深入重构,重塑学科课程教学体系,深化学生专业技能学习,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通过加强课堂理论教学,丰富实践、实践教学,注重学科科学性和实践性,培养学生对复杂工程设计的思考与实践能力,有效改善机械制图课程,做到“教学有结果”。
现代学徒制背景下中职学校《机械制图与CAD》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中职学校作为培养技能人才的重要阵地,面临着如何更好地适应现代学徒制的挑战。
《机械制图与CAD》课程作为培养学生工程制图和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力的重要课程,在中职学校的教学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当前《机械制图与CAD》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不足,需要进行改革与创新。
本文将围绕现代学徒制背景下中职学校《机械制图与CAD》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展开讨论,旨在探讨如何有效地进行课程改革,提高教学效果,为培养更多适应现代产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人才做出贡献。
1.2 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是指在现代学徒制背景下,中职学校《机械制图与CAD》课程教学中所面临的挑战和难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传统的职业教育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产业的需求,学生们面临着就业压力和职业能力不足的困境。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通过教学改革和实践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中职学校《机械制图与CAD》课程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也存在一些不足。
传统的机械制图教学往往缺乏实践性和与产业需求的结合,学生没有机会接触到真实的工程项目,导致他们无法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而CAD软件的应用也需要不断更新和改进,以适应工业设计的发展趋势。
如何改革现有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使之更贴近实际工作需要,是当前中职学校《机械制图与CAD》课程教学需要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2. 正文2.1 现代学徒制背景现代学徒制背景下的教育体系变革已经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
学徒制是一种注重实践、技能培养和产教融合的教育模式,旨在促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提高就业竞争力。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现代学徒制的概念逐渐被引入各级教育体系中。
在现代学徒制的背景下,中职学校作为培养技术人才的重要阵地,更加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技能培养。
基于OBE思想的《机械制图》课程的改革与实践机械制图是机械设计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设计能力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基于OBE(Outcome-Based Education)思想,探讨《机械制图》课程的改革与实践。
一、OBE思想OBE是一种基于结果的教育理念,它强调教育的目标应该以学生达到的实际结果为导向。
OBE认为学生应该具备特定的知识、技能和能力,而不仅仅是掌握知识。
在OBE教育中,教师的任务是明确学生应该达到的结果,设计相应的教学计划和评估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并评估学生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结果。
二、《机械制图》课程现状分析目前的《机械制图》课程主要以传统的课堂教学为主,重点是教授学生掌握制图的基本理论和技能。
这种教学方式存在一些问题。
课堂教学大多是以传授知识为主,学生的参与度较低,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
教学内容相对单一,缺乏与实际工程项目的联系。
评估方式主要以笔试为主,难以全面评估学生的能力。
三、《机械制图》课程改革与实践1. 设定学习目标:根据OBE思想,明确学生应该达到的结果。
除了掌握制图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外,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2. 采用多元教学方法:将传统的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课外参观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引入信息技术,利用CAD软件进行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引入项目驱动教学:将课堂内容与实际工程项目相结合,让学生在课程中进行真实的项目设计和制图。
通过项目驱动教学,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强化实践能力培养:通过课堂实践、实验实践、工程实践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组织学生参与学校的科技创新比赛,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
5. 评估方式改革:改变传统的笔试评估方式,引入综合评估的方法。
通过考察学生在实际项目中的设计和制图能力,综合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机械制图与CAD》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机械制图与CAD》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在背景介绍中介绍了当前教学环境下的挑战和需求。
在分别讨论了课程内容更新与优化、引入先进的CAD软件、实践与理论结合、教学方法改进以及学生能力培养等方面的具体措施和改进方向。
结论部分总结了教学效果的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未来发展展望。
通过对课程教学进行改革,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推动课程发展和教学实践的不断创新。
这些改革举措将有助于提升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为未来的教育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机械制图与CAD》课程教学改革、引入先进的CAD软件、实践与理论结合、教学方法改进、学生能力培养、教学效果的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未来发展展望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这样的背景下,《机械制图与CAD》课程教学改革迫在眉睫。
通过对课程内容进行更新与优化,引入先进的CAD软件,实践与理论结合,改进教学方法,以及加强学生能力培养,将有助于提升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本文将围绕这几个方面展开讨论。
2. 正文2.1 课程内容更新与优化课程内容更新与优化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变革,传统的机械制图课程内容已经逐渐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和实际应用。
需要对课程内容进行更新和优化,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可以对课程内容进行重新梳理和整合,剔除过时的知识和内容,增加新的领域和理论。
这样不仅可以使课程更加系统和完整,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可以加入一些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实践案例,让学生了解最新的技术和发展动态。
可以引入一些前沿的技术和工具,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让学生在课程中能够接触到最新的CAD软件和设备,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可以加强对课程内容的实践性教学,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项目实践,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程中,提高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机械制图课程改革和整合的实践性探讨江苏省高邮市菱塘民族中等专业学校朱根东陈燕
摘要:机械制图课程是中专校机械类必修的基础课程,本文就打破原有学科界限,对课程进行整合的教改思路进行了实践性的论证和探讨。
关键词:机械制图教学改革实践性课程整合项目教学
序言:
随着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中等专业学校的课程改革就是要打破原有的课程体系,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动手能力为目标,以日常工作行动为导向,将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整合,开发整合课程。
课程的整合绝对不能是几门相关课程的简单叠加,而是以知识的综合应用为线索,以完成专业技术工作的过程、行为为导向,将所涉及的教学内容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形成新的课程教学体系。
一、整合的必要性
机械制图不仅是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 ,也是一门重要的技能培训课程。
当今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机械制造业正在向高、精、尖纵向深入 ,不再是传统的单一模式,因此对学生的绘图、读图能力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与传统的手工制图技术相比,现随着计算机绘图软件的出现和迅速发展,传统的手工绘图势必淘汰,因为现代计算机绘图技术主要有以下优点:一是大大减轻了绘图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二是有利于保证绘图精度,所绘出的图质量高;三是计算机绘图易于图样编辑、修改、管理、交流。
在我校中专机械类各专业中,我们将AutoCAD课程教学与CITT高新技术职业资格认证工作结合起来,具备计算机绘图能力必将成为机械类学生就业的一块“敲门砖”。
课程整合是超越不同知识体系、以关注共同要素的方式来安排学习的课程开发活动。
课程整合的目的是减少知识的分割和学科间的隔离,把受教育者所需要的不同的知识体系统一联结起来,传授对人类和环境的连贯一致的看法。
课程整合绝对不能是几门课程的简单叠加,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遵循整体优化的原则,对教材内容进行有必要的取舍,重组知识体系,符合中级技能培训“必须、够用”的原则,不求大而全,防止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具体的做法是:对原有课程,如《机械制图》、《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AutoCAD计算机绘图》等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综合改革,简化投影法、三视图及点线面的理论内容,重点培养学生识读机械图样的能力。
从传统手工制图、徒手绘制草图逐步过渡到计算机绘图,对学生进行制图技能的三重训练。
从学习各种基本几何体的投影开始,到各种机件、常用零件的图样表示,始终将测量的基本技能训练贯穿进去,同时学习各种测量仪器的使用,掌握基本测量技能,将抽象的图样与手中可测量的模型、零件实物联系起来,既培养了学生的基本测量技能,为机械加工实训奠定了必要的基础,又培养了学生空间想象力。
二、新整合课程的教学方法
为了使整合课程真正改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必须使用恰当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黑板、挂图、教模、粉笔、一张嘴”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早已经不适应对培养学生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需求。
整合课程的教学组织上要本着“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精讲多练,培养能力”的原则,灵活采用了讨论式、启发式、讲练结合式和项目教学等多种先进教学方法,使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学习向主动发现学习转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提高了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
在机械制图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始终是一个教学重点,现代化的软件教学平台可以为学生打开一扇通往三维空间之门,让学生在三维空间中直接去认识和感知空间几何元素,直观、形象,易于学生接纳。
例如:在“几何体投影”教学中充分利用AutoCAD 的三维绘图环境,绘制一些立体图让学生观察,并让学生临摹计算机中的立体模型,徒手绘制立体草图,通过练习,学生对各种基本体的轮廓有了了解,初步树立了空间概念。
2、将实物引入课堂,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零件、装配体的测量与表达能力是本课程教学的核心目标,因此将机械零件等实物引入课堂,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听课的兴趣,增加学生对所要表达零件的感性认识,加深学生对课
堂教学内容的理解,拉近课堂教学与实践工作之间的距离,也增加了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3、使用项目教学法,培养学生知识的运用能力。
项目教学法是通过某个具体项目的实现过程,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思考,解决的教学方法。
项目教学法能在最大限度上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工作能力、将理论知识灵活的运用到工作中去。
整合后的机械制图课程,将零件表达、测量、公差、计算机绘图等知识与技能在一门课程中进行学习和训练,这样便于教师更好的选择教学项目,学生综合能力也能得到有效的锻炼,提高了课堂教学实效。
总之,以培养学生工作能力为出发点,打破原有的学科体系,对机械制图课程进行必要的整合,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是一个值得探索的新的课题。
参考文献:
[1]朱根东项目教学法在机电专业实践课程中的应用研究扬州大学学报高校研究版2010.5第14卷;新校园 2011.6中旬刊
[2]王殿章主编.大学教学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