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重力场基础知识
- 格式:ppt
- 大小:1.91 MB
- 文档页数:70
重力场1. 引言重力场是一种物质或物体所产生的引力作用的区域。
它是一种基本物理现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
从牛顿的引力定律到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人们对重力场的研究已经取得了重大的成果。
本文将介绍重力场的定义、性质和应用。
2. 定义重力场可以被定义为物质或物体所产生的引力力场。
根据牛顿的引力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与它们的质量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因此,重力场可以被描述为质点在空间中引起的引力作用。
3. 特性重力场具有以下特性:3.1 范围无限重力场的范围是无限的,尽管引力的强度会随着距离的增加而减弱。
这意味着即使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非常远,它们之间仍然存在着引力作用。
3.2 强度与质量相关根据牛顿的引力定律,重力场的强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较大质量的物体将产生较强的重力场,而较小质量的物体将产生较弱的重力场。
3.3 引力方向向心重力场的引力方向指向重力源的中心。
这意味着较小质量的物体将被较大质量的物体吸引,并向重力源靠近。
4. 应用重力场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天文学、航空航天和地质学等。
4.1 天文学天体物理学家使用重力场的概念来研究星体之间的关系。
通过测量和计算重力场,他们可以推断出一颗星球或行星的质量、形状和运动方式。
4.2 航空航天在航空航天工程中,重力场的理解对于设计太空飞行器和轨道计划至关重要。
科学家们考虑重力场的影响来预测和调整飞行器的轨道,并使用重力助推来节省燃料和能源。
4.3 地质学地质学家使用重力场来研究地球内部的结构和组成。
通过测量地球表面上的重力场强度变化,他们可以推断出地下的岩石和矿石的分布情况。
5. 结论重力场是一个基本物理现象,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介绍了重力场的定义、特性和应用领域。
通过深入了解重力场的工作原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宇宙的运作和地球的构造。
希望本文能为读者对重力场有更全面的认识。
重力场与万有引力定律应用知识点总结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宇宙中,重力场和万有引力定律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从地球上物体的下落,到天体的运行,无一不受其影响。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重力场与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知识点。
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重力场。
重力场是一种特殊的物质场,它使得物体在其中受到重力的作用。
在地球上,我们感受到的重力实际上就是地球重力场对物体的作用效果。
重力场的强度可以用重力加速度来表示,通常在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值约为 98 米每秒平方。
而万有引力定律则是描述物体之间相互吸引作用的定律。
其公式为:$F = G\frac{m_1m_2}{r^2}$,其中$F$ 表示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G$ 是万有引力常量,约为$667×10^{-11} N·m^2/kg^2$,$m_1$ 和$m_2$ 分别是两个物体的质量,$r$ 是两个物体质心之间的距离。
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十分广泛。
在天文学中,它帮助我们理解和预测天体的运动。
比如,地球围绕太阳的公转就是因为太阳对地球的万有引力提供了向心力。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和向心力公式,可以得出:$G\frac{Mm}{r^2} = m\frac{v^2}{r}$,其中$M$ 是太阳的质量,$m$ 是地球的质量,$r$ 是地球到太阳的距离,$v$ 是地球公转的线速度。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地球公转的速度、周期等参数。
在研究卫星的运动时,万有引力定律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
当卫星绕地球运行时,地球对卫星的万有引力充当了向心力。
我们可以通过调整卫星的高度和速度,使其在特定的轨道上稳定运行。
比如,地球同步卫星,它的运行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始终位于地球赤道上方的固定位置。
要实现这一点,卫星的轨道高度、速度等都需要精确计算,而这些计算都离不开万有引力定律。
在地球上,我们也能感受到万有引力定律的影响。
比如,物体的重量实际上就是地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
当物体的位置发生变化时,比如从海平面上升到高山上,由于距离地心的距离增加,物体所受到的重力会略微减小。
地球重力场的基本知识1.1 引力与离心力1、万有引力(1)引力的定义:指质量和质量之间的一种相互吸引力,简称为引力。
(2)引力的公式设有两质点M (a.b.c )和P (x.y.z ),质量分别为M 和m ,则两点之间的引力的大小与两点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两点之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其方向在两点的联线上。
式中,f —万有引力常数,实验得知6.67×10-8;M 称为吸引点,P 为被吸引点,则引力的方向朝向M 点,在公式中有“-”号,表示引力的方向与向径(矢径)的方向相反。
可知,为沿X ,Y ,Z 轴的单位向量,模为:当P=1时,即P 为单位质点,则上式变为2M F f r=− 引力的三个方向余弦为:(3)引力的三个坐标轴分量(模乘以方向余弦):2、地球引力(1)假设:地球为圆球,物质按同一密度按同心层分布。
(2M:地球质量m:质点质量r:质点至地心距离(3)方向:指向地心3、地球上一点的离心力(1)定义:离心力是一个惯性力,是地球上一点以等角速度绕地球自转轴而产生的。
(2)公式:P= m ω2ρ,式中: ω—地球自转角速度;ρ—质点所在平行圈半径,随纬度不同而不同: ①在旋转轴上离心力=0;②离旋转轴越远,离心力越大;③在赤道上,离心力达到最大值,约为引力的1/200还小。
(3)方向:指向质点所在平行圈半径的外方向。
4、重力(1)定义:指相对于地球固定的单位质点所受的力。
因地球上的质点同时受到引力和离心力的共同影响。
(2)表达式:P F g+=其中,F :指地球及其它天体质量产生的引力;P :指相对于地球瞬时角速度的离心力,而自转角速度是随时间变化的,地球地极也不是固定不变的,故指相对于地球的平均角速度和平均地极的离心力。
(3)地极:过地球质心的自转轴与地面的交点,称为地极,是随时间变化的。
(4)对实测重力应加改正:(因重力测量是单位质点在测量时刻的真正重力,不是前面定义的重力,故应加改正)包括:①相对于地球运动的天体的影响;②由这些天体影响造成的地球形状变化的影响; ③大气的影响;④地球的自转角速度变化和极移的影响(极移:地极点在地球表面上的位置随时间变化的现象,称为地极移动,简称极移) (5)方向:重力的方向主要取决于地球引力的方向,总是朝向地球内部。
重力的知识点总结归纳一、理论基础1. 万有引力定律万有引力定律是牛顿在17世纪提出的,它描述了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与它们的质量和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具体公式为:F=G*(m1*m2/r^2)其中,F为物体之间的引力,G为引力常数,m1和m2分别为两个物体的质量,r为它们之间的距离。
2. 引力场引力场是指物体周围存在的引力作用区域,它是引力作用的场所。
在引力场中,物体受到的引力大小与它们的质量和位置有关。
3. 引力势能引力势能是在引力场中的物体所具有的势能,它与物体的质量以及引力场中的位置有关。
当物体在引力场中移动时,它会具有不同的引力势能。
4. 重力波重力波是由引力场的扰动产生的波动,它是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预言,近年来得到了实验上的证实。
重力波对宇宙中的天体运动和引力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地球重力地球作为我们生活的星球,其重力对我们的生活和环境具有重要的影响。
下面将从地球的重力加速度、重力对天体的影响、地球引力场等方面进行介绍。
1. 重力加速度地球的重力加速度约为9.8m/s²,这意味着在没有空气阻力的情况下,物体在地面自由下落时,其速度每秒增加9.8米。
2. 重力对天体的影响地球的重力对天体的影响非常显著,它使得地球围绕太阳运动,同时也影响了月球绕地球的轨道。
地球的引力还对地球周围的卫星和宇宙空间中的天体运动产生影响。
3. 地球引力场地球表面及其周围空间存在着引力场,引力场的作用区域称为地球引力场。
地球引力场的特点是不均匀分布,这导致了地球表面不同位置的重力加速度可能有所差异。
三、重力对物体的影响重力是一个普遍存在的自然现象,在日常生活中,重力对物体产生了许多重要的影响。
从物体的重量、垂直自由落体运动、斜面运动等方面进行总结归纳。
1. 物体的重量重力对物体的作用使得物体具有重量,其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物体的重量可以通过重力与物体的质量之间的关系来计算。
2. 垂直自由落体运动在地球的重力场中,物体做垂直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是加速度恒定,大小为重力加速度。
第一章 重力勘探的基础理论§1.1 地球重力场一、重力的概念1、万有引力作用:221rm m GF = (1-1)式中:G 为万有引力常数。
在SI 制(国际单位制)中,)/(10672.62311s kg m G ⋅⨯=-(米3/(千克·秒2))。
2、惯性离心力质量为m 的质点在自转的地球上要受到惯性离心力C 的作用,C 的大小与地球自转角速度ω的平方和该质点到自转铀的距离及成正比,其模量为Rm C 2ω= (1-2)3、重力加速度--重力场强度mP g /= (1-3)重力场强度:表示单位质量所受的重力。
空间某点的重力场强度,无论在数值或量纲上都等于该点的重力加进度,且二者的方向也一致。
重力勘探中常用“重力”代表重力加速度或重力场强度。
4、单位1)在国际单位制(SI )中,重力的单位为米/秒2(m/s 2),以它的百万分之一作为国际通用重力单位(gravity unit),用g.u.表示,即1 g .u .=10-6m/s 22)在CGS 制(厘米·克·秒制):1cm/s 2作为重力的一个单位,称为“伽”(Gal)1Gal=103mGal=106µGal=1cm/s 2两种单位的换算关系为1 g .u .=10-1mGal二、重力场的数学表达式1、引力场rr rdm GF d ⋅=2)/(10672.62311s kg m G ⋅⨯=-⎰=Vrdm G F 22、离心力场LC 2ω=222zy x g g C F g ++=+=⎰+-=Vx xdm rxG g 23ωξ⎰+-=Vy ydm ryG g 23ωη⎰-=Vz dmrzG g 3ζ3、重力位场中某点的重力位W 应等于单位质量的质点由无穷远移至该点时场力所作的功。
1)引力位⎰=Vrdm G V2)离心力位)(21222y x U +=ω3)重力位UV W +=kg j g i g gradWg z y x ++==4)重力位的导数xg zg zx W W z x xz ∂=∂=∂∂∂=三、重力等位面1、等重力位面:就是由重力位等于C (常数)的一切点所构成的曲面,其上任一点的重力方向皆与过该点的曲面的法线方向重合。
重力场1. 介绍重力场是指由质量体产生的引力所形成的场。
在重力场中,物体会受到引力的作用,而引力的大小和方向取决于物体的质量。
重力场是宇宙中最基本的力场之一,它对地球上的物体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如使物体下落或保持在地面上。
重力场的概念最早由英国物理学家牛顿提出。
他通过研究苹果掉落的现象,发现物体之间的引力是由质量决定的,并提出了普遍的引力定律。
根据牛顿的引力定律,重力场可以通过重力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来描述。
2. 重力场的特征重力场有一些重要的特征,如下所示:2.1 引力加速度重力场中的物体会受到一个称为引力加速度的力的作用。
引力加速度的大小取决于物体所处的位置和质量。
在地球表面附近,引力加速度约为9.8 米/秒²,这是由于地球的质量产生的引力造成的。
2.2 引力势能重力场中的物体具有引力势能。
引力势能是指物体由于在引力场中所具有的位置而具有的能量。
当物体从高处下落到低处时,引力势能会转化为动能。
这也是物体在地球上自由落体时产生的速度增加的原因之一。
2.3 引力作用重力场使物体之间产生引力作用,即物体之间的相互吸引力。
根据牛顿的引力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与它们的质量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因此,重力作用的大小取决于物体的质量和距离。
3. 重力场的应用重力场有许多重要的应用,以下是其中一些例子:3.1 天体运动天体运动是重力场的重要应用之一。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重力场影响了天体之间的相互运动。
例如,地球围绕太阳的运动、月球围绕地球的运动等都是由于重力场的作用而产生的。
3.2 人类活动重力场对人类的日常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
例如,重力场使人类可以站立在地面上,使物体保持在地面上而不会漂浮。
此外,重力场还影响着人类的运动、呼吸等生理活动。
3.3 导航和地质勘探重力场的研究对导航和地质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借助重力场强度的测量,可以确定地球表面的引力变化,进而帮助确定地下岩层的分布以及地质构造的形成。
重力场与万有引力定律应用知识点总结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广袤宇宙中,重力场和万有引力定律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从地球上物体的下落,到天体的运行,无一不受其影响。
接下来,让我们深入了解一下重力场与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知识点。
一、重力场的概念重力场是指物体在其周围空间产生的一种能够使其他物体受到重力作用的场。
可以把它想象成一种无形的“力量场”,物体在其中会受到向下的引力。
在地球上,我们感受到的重力就是地球重力场的作用结果。
重力场的强度通常用重力加速度 g 来表示,在地球表面,g 的平均值约为98m/s²。
但需要注意的是,g 的值会随着地理位置的不同而略有差异。
比如,在赤道附近,g 的值相对较小;而在两极地区,g 的值则相对较大。
二、万有引力定律万有引力定律是由牛顿发现的,它指出:任何两个质点都存在通过其连心线方向上的相互吸引的力。
该引力大小与它们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与两物体的化学组成和其间介质种类无关。
用公式表示为:F = G (m1 m2) / r²,其中 F 是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G 是万有引力常量(约为 667×10⁻¹¹ N·m²/kg²),m1 和 m2 分别是两个物体的质量,r 是两个物体质心之间的距离。
三、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1、计算天体的质量通过观测天体周围物体的运动情况,结合万有引力定律,可以计算出天体的质量。
例如,要计算地球的质量,可以通过测量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周期 T 和轨道半径 r,根据 F = m(2π/T)²r = G (M地 m月) / r²,就可以求出地球的质量 M 地。
2、解释天体的运动万有引力定律很好地解释了行星绕太阳的公转、卫星绕行星的运动等天体的运行规律。
开普勒定律描述了天体运动的轨道、速度等特点,而万有引力定律为其提供了理论基础。
3、预测卫星的轨道在人造卫星的发射和运行中,万有引力定律起着关键作用。
重力测量知识点总结高中第一部分:引言重力测量是地球科学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门涉及物理、地质学、地理学等多学科交叉的学科。
重力测量主要是通过测定地球不同地点的重力加速度来了解地球内部结构、研究地质构造、地壳运动以及探测矿产资源等。
本文将从基本概念、重力测量方法、重力异常解释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与总结。
第二部分:基本概念1. 重力重力是地球对物体吸引的力,是地球引力场的表现。
重力的作用使得物体朝向地球表面运动,它是地球上一切自然现象的基础。
在测量重力时,通常使用重力加速度(g)来表示重力大小,单位为m/s²。
2. 重力异常地球不是一个理想的等密度椭球体,其密度分布和形状都存在一定的不规则性,导致地球的引力场并非处处均匀。
这种非均匀性所引起的重力场偏离理想状态的现象称为重力异常。
重力异常可以是重力加速度值的偏差,也可以是地面上观测到的重力矢量与理想状态下的重力矢量之间的差异。
3. 重力异常的形成机制地球重力场的不均匀性主要受到地球内部密度分布不均匀、地壳结构的差异、地球自转引起的离心力和科里奥利力等因素的影响。
这些因素导致地球的引力场在空间和时间上存在一定的变化,从而形成了各种不同类型的重力异常。
第三部分:重力测量方法1. 重力测量仪器目前常用的重力测量仪器包括弹簧测重仪、绝对重力仪、相对重力仪等。
这些仪器可以测量地面上某一点的重力加速度,并能够在不同测点之间进行重力差测量,从而得到地球不同地点的重力场数据。
2. 重力测量方法重力测量方法包括绝对重力测量方法和相对重力测量方法。
绝对重力测量是指直接测定地面上某一点的绝对重力加速度数值,其精度较高,但测量速度较慢。
相对重力测量是指通过比较不同地点的重力加速度差值,来获得重力异常的分布情况。
相对重力测量速度较快,适合大范围的重力场调查。
3. 重力异常的解释通过对重力测量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可以得到地球的重力异常分布图,进而推断出地下构造、地质构造,甚至是矿产资源等信息。
高一物理重力力基础知识点引言物理学是一门研究自然界的基本规律的学科,其中重力力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
在高一物理学习中,对于重力力的基础知识点的掌握是非常关键的。
本文将介绍高一物理重力力的基础知识点,并从不同角度进行解析,深入理解重力力的本质。
重力力的概念与性质重力力是地球或其他天体对物体产生的一种吸引力。
它的存在是由于物体具有质量而产生的,地球作为一个大质量物体会对其他物体产生引力。
重力力的大小与质量相关,质量越大,重力力越大。
同时,重力力的大小还与物体之间的距离有关,距离越近,重力力越大。
重力力的计算在物理学中,重力力的计算可以通过公式F = G * (m1 * m2) / r^2 来实现,其中G是万有引力常数,m1和m2是两个物体的质量,r是物体间的距离。
这个公式说明了重力力的一种计算方式,通过计算重力力的大小,我们可以了解不同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重力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重力力对物体的运动有重要的影响。
根据牛顿的第二定律,物体的运动状态会发生变化,当物体受到重力力的作用时。
在垂直向下的重力力作用下,物体会受到加速度的影响,向地面运动。
这是因为重力力所产生的加速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质量越大,产生的加速度越大。
同样,物体也会受到支持力的作用,支持力和重力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重力力和支持力的大小相等,物体不会发生加速度,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重力力的应用重力力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应用。
例如,人们常常使用秤来测量物体的质量,秤的工作原理就是利用了重力力对物体的作用。
通过测量物体所受的重力力的大小,就可以推断出物体的质量。
重力力还可以解释地球上物体的自由落体现象。
当物体处于自由落体状态时,只受重力力的作用,不受其他力的干扰。
在没有空气阻力的情况下,物体会以恒定的加速度向地面运动,这就是重力力在自由落体中的应用。
结论通过了解重力力的概念与性质,学习重力力的计算方法,以及了解重力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和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物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一章 重力勘探的基础理论§1.1 地球重力场一、重力的概念1、万有引力作用:221rm m GF = (1-1)式中:G 为万有引力常数。
在SI 制(国际单位制)中,)/(10672.62311s kg m G ⋅⨯=-(米3/(千克·秒2))。
2、惯性离心力质量为m 的质点在自转的地球上要受到惯性离心力C 的作用,C 的大小与地球自转角速度ω的平方和该质点到自转铀的距离及成正比,其模量为Rm C 2ω= (1-2)3、重力加速度--重力场强度mP g /= (1-3)重力场强度:表示单位质量所受的重力。
空间某点的重力场强度,无论在数值或量纲上都等于该点的重力加进度,且二者的方向也一致。
重力勘探中常用“重力”代表重力加速度或重力场强度。
4、单位1)在国际单位制(SI )中,重力的单位为米/秒2(m/s 2),以它的百万分之一作为国际通用重力单位(gravity unit),用g.u.表示,即1 g .u .=10-6m/s 22)在CGS 制(厘米·克·秒制):1cm/s 2作为重力的一个单位,称为“伽”(Gal)1Gal=103mGal=106µGal=1cm/s 2两种单位的换算关系为1 g .u .=10-1mGal二、重力场的数学表达式1、引力场rr rdm GF d ⋅=2)/(10672.62311s kg m G ⋅⨯=-⎰=Vrdm G F 22、离心力场LC 2ω=222zy x g g C F g ++=+=⎰+-=Vx xdm rxG g 23ωξ⎰+-=Vy ydm ryG g 23ωη⎰-=Vz dmrzG g 3ζ3、重力位场中某点的重力位W 应等于单位质量的质点由无穷远移至该点时场力所作的功。
1)引力位⎰=Vrdm G V2)离心力位)(21222y x U +=ω3)重力位UV W +=kg j g i g gradWg z y x ++==4)重力位的导数xg zg zx W W z x xz ∂=∂=∂∂∂=三、重力等位面1、等重力位面:就是由重力位等于C (常数)的一切点所构成的曲面,其上任一点的重力方向皆与过该点的曲面的法线方向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