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水混合物油品物性参数计算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5
联合站脱气原油物性特征参数计算摘要:油田联合站是油气集输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和耗能单元。
其特点是设备多、流程比较复杂。
其工艺流程、设备利用、尤其是能源消耗、效率变化等因素,都直接影响着整个油气集输系统。
油田进入特高含水开发期这种影响更明显。
因此,研究和分析联合站的各部分以及整体的用能情况,并对联合站进行优化以降低运行成本及节能降耗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联合站;物性参数;比热容;粘度;导热系数;经济性;安全性;工艺流程1引言在工艺计算中常常需要确定脱气原油的物性参数,最可靠的方法是实验测定,在缺少实验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利用一些经验关系式计算。
2原油密度若已知20℃时的原油密度,在0~50℃范围内其它温度下的密度可按下式计算:?%jt=?%j20?%_(t-20)?%_=1.8280.00132?%j20式中:?%jt、?%j20分别为温度为t℃和20℃时的原油密度,kg/m3;?%_为温度系数,kg/(m3·℃)。
在20℃~120℃范围内,原油的密度为:?%jt=(t-20)式中:780≤?%j20tslcy=(1.687+0.00339t)②tsl>t>tcmax,随油温降低,比热容急剧上升。
由于这个温度范围内,单位温降的析蜡率逐渐增大,放出的潜热多,故比热容cly随温降而增大。
c-t关系可用下面公式:cly=4.186aent式中:cly为含蜡原油在析蜡温度以下的比热容,kj/(kg·℃);a 为常数,随原油的不同而不同,kj/(kg·℃);n为常数,随原油的不同而不同,1/℃。
③ tcmax> t > 0℃, 随油流温度的降低,比热容又逐渐减小。
这个温度范围内,多数蜡晶已经析出,故再继续降温时, 单位温降的析蜡率逐渐减小。
tcmax为析蜡率最大, 即比热容达最大值的温度, tcmax一般略低于凝点。
这个区域的c-t关系可用下面的拟合公式:cly=4.186be-mt式中:cly为含蜡原油在低于tcmax温度的比热容,kj/(kg·℃);b 为常数,随原油的不同而不同,kj/(kg·℃);m为常数,随原油的不同而不同,1/℃。
油品分析论文范文标题:油品分析与评价引言:油品是现代社会经济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能源,对于确保能源供应安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因此,对油品的分析与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油品分析及评价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从化学组分、物理性质以及环境污染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化学组分分析油品的化学组分是评价其品质和性能的重要指标。
常见的方法包括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红外光谱法(IR)、核磁共振法(NMR)等。
通过这些方法,我们可以准确地测定油品中的各种化学组分,如烷烃、芳烃、环烷烃以及硫、氮等杂质的含量。
这些指标可以用来评价油品的稳定性、易燃性、密度、黏度等性质,为石油化工行业的生产和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二、物理性质评价除了化学组分外,油品的物理性质也是评价其品质和性能的重要指标。
常见的物理性质包括密度、黏度、凝点、闪点等。
密度反映了油品的浓度和质量,黏度则表示了其流动性,而凝点和闪点则是判断油品适应环境条件的重要指标。
通过粘度计、密度计和分析仪器等设备的使用,可以实时监测油品的物理性质,并及时调整油品的配方和处理工艺,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
三、环境污染分析油品的使用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环境污染问题。
因此,对油品中的环境污染物进行分析和评价也是一项重要研究内容。
常见的环境污染物包括石油中的苯、甲醇、酚类物质等,这些有害物质对人体和环境都具有潜在的危害。
通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等分析技术,可以对油品中的有害物质进行准确测定,并制定相应的治理和控制措施,以减少环境污染和健康风险。
结论:油品分析与评价是对油品品质和性能进行科学评估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油品的化学组分、物理性质以及环境污染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价,可以为石油化工行业的生产和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能保障能源供应的安全和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加强油品分析与评价的研究,对于推动石油化工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和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油品调和计算范文
1.确定原料油的性质和特性:包括密度、粘度、闪点、凝固点、硫含量、酸值等,这些指标可以通过实验室分析和检测来获取。
原料油的性质
和特性会直接影响产品的品质和利润。
2.分析目标产品的要求:根据市场需求和客户要求,确定目标产品的
性质和特性指标,例如汽油、柴油、润滑油等。
同时还需要考虑产品的稳
定性、可靠性和环境友好性等因素。
3.确定混合比例和配方:基于原料油的性质和目标产品的要求,通过
混合计算,确定最佳的混合比例和配方。
这一过程需要考虑到原料油的性
质和特性之间的相容性以及混合后产品的性质和特性是否满足要求。
4.进行混合调和:根据确定的混合比例和配方,将各种原料油按指定
的比例混合调和。
在混合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温度、压力和搅拌速度,以
保证混合均匀。
5.进行产品测试和评估:混合调和完成后,需要进行产品测试和评估,以验证产品是否符合要求。
测试项目包括密度、粘度、闪点、凝固点、硫
含量、酸值等,同时还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性能测试,如马达功率、燃烧效
率等。
6.优化调整:如果产品测试结果不符合要求,需要对配方进行调整,
重新计算混合比例和配方。
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多次迭代,直到获得满足产
品要求的最佳配方。
油品调和计算的关键是根据原料油的性质和特性,合理选择混合比例
和配方,以获得满足产品要求的最佳产品。
合理的油品调和计算不仅可以
提高产品的性能和质量,还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因此,对于炼油企业来说,油品调和计算的研究和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浅论油品常见的理化性能及其测定技术方法摘要:石油及其产品的沸点、平均分子量、闪点、密度、黏度、残炭值等理化性能是最重要的油品性质,通过对这些油品的理化性能进行测定分析,就可以对油品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从而为各类油品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油品;理化性能;测定技术各类油品表现出的沸点、平均分子量、闪点、密度、黏度、残炭等理化性能是油品最重要的外在表征,通过这些油品的理化性能及外在表征进行技术上的测定分析,就可以对油品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认识,以便为各类油品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下面就分别对油品表现出的不同理化性能的测定技术进行一个简要总结分析。
一、油品的沸点及其测定技术方法。
油品基本都是许多烃类和非烃类的混合物,其沸点范围及蒸馏曲线是受到蒸馏设备、条件和方法的约束影响的。
常用的蒸馏方法主要有馏程测定、实沸点蒸馏和平衡气化三种。
其中馏程测定也被称为ASTM蒸馏或恩氏蒸馏,主要是在一种标准设备中,按照GB6536-86规定的方法进行的简单蒸馏。
而实沸点蒸馏是与馏程测定的方法完全不同的一种测定技术,主要是用带有一个相当于理论板数14~18的填充精馏柱的蒸馏装置,在回流比5:1的条件下进行蒸馏,通过这种蒸馏方法可以对轻重馏分进行比较好的分馏。
当然油品是复杂的混合物,用该方法是不能够得到其中单体烃的真实沸点的,而得到的只是一条连续的实沸点蒸馏曲线。
至于平衡气化主要是指在一定的压力和温度下保持气液两相处于平衡状态下进行分离的测定方法,所以又被称为一次气化或平衡蒸馏。
二、油品的平均分子量及其测定技术方法。
油品常用的平均分子量包括数均分子量和重均分子量两种,其中的数均分子量被广泛应用,数均分子量主要是指体系中具有各种分子量的分子的摩尔分率与其相应的分子量的乘积的总和,而重均分子量却是指体系中具有各种分子量的分子的质量分率与其相应的分子量的乘积的总和,两者是不同的。
对于数均分子量的测定方法都是依据溶液的依数性,具体的测定方法有冰点降低法和沸点升高法,还有蒸气压渗透法和渗透压法等。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油品与水的物理性质差异。
2. 探究油品加水后的反应过程。
3. 分析油品加水对油品性能的影响。
二、实验背景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操作不当或设备故障,油品与水混合的情况时有发生。
为了了解油品加水后的反应过程,本实验通过对不同类型的油品进行加水实验,分析油品加水对油品性能的影响。
三、实验材料1. 油品:汽油、柴油、润滑油等。
2. 水:去离子水。
3. 实验仪器:量筒、烧杯、搅拌器、温度计等。
四、实验方法1. 准备实验材料:将油品和去离子水分别倒入量筒中,确保量筒干净、无杂质。
2. 混合油品与水:将油品和去离子水按一定比例混合,使用搅拌器搅拌均匀。
3. 观察现象:观察混合后的油品与水是否分层,记录分层现象及时间。
4. 分析油品性能:通过对比实验前后油品的物理性质,分析油品加水对油品性能的影响。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现象(1)汽油加水:混合后,汽油与水迅速分层,汽油在上层,水在下层。
(2)柴油加水:混合后,柴油与水逐渐分层,柴油在上层,水在下层。
(3)润滑油加水:混合后,润滑油与水难以分层,形成乳状混合物。
2. 实验结果分析(1)汽油加水:汽油与水混合后,分层现象明显,说明汽油与水之间存在较大的密度差异。
汽油加水后,汽油的辛烷值、抗爆指数等性能会受到影响,降低汽油的使用效果。
(2)柴油加水:柴油与水混合后,分层现象逐渐明显,说明柴油与水之间存在一定的密度差异。
柴油加水后,柴油的燃烧性能、润滑性能等性能会受到影响,降低柴油的使用效果。
(3)润滑油加水:润滑油与水混合后,难以分层,形成乳状混合物。
润滑油加水后,润滑油的使用效果会受到影响,降低润滑性能。
六、结论1. 油品与水混合后,存在明显的密度差异,导致油品与水分层。
2. 油品加水后,会影响油品的性能,降低油品的使用效果。
3. 在实际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应尽量避免油品与水的混合,以确保油品性能稳定。
七、实验建议1. 在操作过程中,加强员工培训,提高操作技能,减少油品与水的混合。
油品理化参数范文油品理化参数是指石油和石油产品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包括密度、粘度、闪点、凝固点、蒸汽压等。
这些参数可以反映油品的品质和适用性,对于油品的生产、储存和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对常见的油品理化参数进行详细介绍。
1. 密度:指油品的质量与体积之比,通常以其相对密度表示。
相对密度是指与水的密度比值。
常见的相对密度单位是kg/m³或g/cm³。
2. 粘度:指油品的黏滞性。
粘度分为动力粘度和运动粘度两种。
动力粘度是指单位面积上单位时间内油品的流动速度与单位压强之比。
运动粘度是指单位长度上承受单位剪切应力的油品上的转速与半径之比。
粘度通常以运动粘度的单位Pascal秒(Pa·s)表示。
3.闪点:指油品在一定条件下开始释放出可燃性气体的最低温度。
闪点是判断化学品易燃性和安全性的重要参数。
常见的闪点单位是摄氏度(℃)或华氏度(℉)。
4.凝固点:指油品在一定条件下开始凝固的最低温度。
凝固点是衡量油品低温使用性能的重要指标。
常见的凝固点单位是摄氏度(℃)或华氏度(℉)。
5. 蒸汽压:指油品在一定温度下饱和蒸汽与大气之间达到平衡时的压力。
蒸汽压与油品的挥发性相关,对于燃油和溶剂的选择具有重要影响。
常见的蒸汽压单位是帕斯卡(Pa)或毫巴(mbar)。
6.确定烃类成分的量和种类:通过色谱仪对油品中的烃类进行分析,可以确定其烃类成分的量和种类。
油品中的烃类包括烷烃、烯烃和芳香烃等。
烃类组成对于油品的性质和用途具有重要影响。
7.确定非烃类成分的含量:油品中还可能含有硫、氮、氧和杂质等非烃类成分。
这些成分对油品的品质和环境影响有一定影响。
通过化学分析方法,可以确定非烃类成分的含量。
8.硫含量:指油品中含有的硫元素的质量分数。
硫含量是衡量油品甲醇对环境影响的重要参数。
硫含量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9. 酸值:指油品中酸性物质的含量。
油品中的酸性物质能够与金属结合形成酸性物质,对设备和管道以及燃烧设备产生腐蚀作用。
化工论文范文化工论文下载:江汉油田原油的物性研究摘要:介绍了江汉油田6口油井原油的凝点、粘度、析蜡点和含蜡量的详细测定结果。
实验得出,江汉原油的平均凝点为27℃;50℃时原油的粘度均较小,均值为33.3mPa·s;含蜡量均高于10%,属高含蜡原油。
这些结果为江汉油田原油的开采、运输、加工等提供了有效的基础数据。
关键词:原油凝点粘度析蜡点含蜡量原油的性质随产地的不同有很大差别,即使在同一油田中,不同的油井,同一油井不同的采油层位,原油的组成和性质也有很大差异。
我国所产原油80%以上为含蜡原油,世界各国所产的原油中也有相当数量的含蜡原油。
含蜡原油的凝点高,流变性复杂,给原油的生产、储存以及运输带来诸多问题和困难,比如输油能耗高,管道运行存在安全隐患等。
江汉油田原油含蜡量比较高,油井结蜡严重,研究江汉原油油样的物性,可为原油析蜡过程和油井清蜡、防蜡方法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笔者对凝点、粘度、析蜡点和含蜡量分别进行了实验分析,旨在对该地区的原油的开采、加工、运输提供一定的参考[1,2]。
1实验部分1.1实验仪器和方法1.1.1实验仪器玻璃套管、温度计、恒温水浴锅;美国Brookfield DV-II+系列布氏旋转粘度计、ULA超低粘度适配器;美国PE公司Pyrisl DSC差示扫描量热仪。
1.1.2实验方法凝点[3]测定依照SY/T 0541-94进行测定,将经预热后的油样装入试管中,以0.5℃/ min~1℃/min的冷却速度冷却试样至高于预期凝点8℃时,每降2℃观测一次试样的流动性,直至将试管水平放置 5 s而试样不流动,此时的最高温度即为凝点。
粘度[4]测定,固定转速为60 r/min,从70℃一直冷却到25℃,每降5℃测量一次。
析蜡点和含蜡量测定[5]在70℃,恒温1 min,以保证试样中的蜡全部熔化。
然后以5℃/min的降温速率在氮气气氛下(流速50 mL/min)从70℃冷却至-20℃。
油水混合物及油品物性参数计算摘要:联合站系统包括多种工艺过程,存在着从多种操作参数组合中寻找出最优运行参数的问题。
一般来说,设计参数主要决定着工程的投资,而运行参数决定着生产的运行费用。
工程投资是巨大的,但它一般是一次性的。
生产运行费用一般不如工程投资巨大,但它是一种连续性消耗,积算起来也很可观。
联合站系统十分庞杂,运行参数很多,生产管理者必须按照系统不同需要确定出相应的优化运行参数组合,按最优化运行参数组合管理生产,才能获得最优的运行效果。
使用优化设计软件来寻找新参数的优化组合,可以大大缩短人工试验摸索的时间。
关键词:油水混合物;油品物性;联合站系统;比热容;质量含水率;外界脱水条件;电化学脱水
1引言
油田进入开发后期,随着原油含水的增加,油气集输处理的难度逐步增大,为了降低油田油气集输的能量消耗和处理成本,设计人员对油气集输系统进行了大量的分析研究,提出了各种有效的节能降耗技术,如对原油脱水过程进行研究并应用了高效的原油脱水分离设备,在总体布局上进行各类站的功能调整、工艺流程简化改造,采用磁化技术、破乳脱水、变频调节及集输系统中的检测控制等一系列技术和工艺措施,以适应高含水期的油气处理要求。
对原油集输系统进行以节能为中心的技术改造,采用新工艺、新技术和高效设备后,还必须考虑整个系统的效益,这样就要求对系统进行参数
优化,保证在完成各项生产指标的同时,生产系统的总耗能最少。
2油水混合物物性
在油田集输生产中,大多数情况下物流都是油水乳状液,因此有必要计算油水混合物的常用物性参数。
2.1混合物密度
油水混合物密度可近似按下式计算:
?%j1=(1-k)?%j0+k?%jw (1)
式中:k为原油体积含水率;?%j0为原油密度,kg/m3;?%jw为水的密度,kg/m3。
2.2混合物比热容
油水混合物比热容可按下式计算:
cp=(1-k)cpo+kcpw(2)
式中:k为原油体积含水率;cpo为相同温度下油相的比热
容,kj/(kg·℃);cpw为相同温度下水的比热容,kj/(kg·℃)。
2.3质量含水率
根据体积含水率,可由式(3)算出油水混合物的质量含水率:
x= (3)
3油品物性分析
油品物性包括油品化学沉降脱水性能及温度对脱水效果的影响等,研究这些参数可以为节能降耗技术方案提供有力的依据。
用化学破乳剂进行原油乳化液的破乳脱水是近代普遍采用的一种方法。
该方法可单独使用,也可与其它方法联合使用。
3.1破乳剂浓度对脱水效果的影响
影响原油乳状液破乳的因素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三个因素:原油乳状液的性质、原油破乳剂的性质、外界脱水条件。
原油脱水率一般不完全与破乳剂用量成正比,当化学破乳剂浓度达到一定数值时,原油脱水率不再继续升高。
根据某些学者的观点,破乳剂和乳化剂均属于表面活性剂,二者并无严格的界限。
大部分破乳剂在破乳的同时又起乳化作用,在一定的条件下(如加药浓度过高),破乳剂可能变为乳化剂。
在实际生产中,希望充分发挥破乳剂的破乳功能,最大限度地减小它的乳化作用。
原油沉降脱水是利用油、水密度差把原油和含油污水分离开来的原油处理工艺,主要是通过沉降脱水罐完成的。
具体的说是油区来的含水原油经过气液分离器后进入沉降罐中,由于油和水的密度不同,水向下沉,油往上浮。
在一定的脱水温度下,对比加入不同数量的破乳剂沉降不同时间后的脱水率,得出破乳剂的破乳效果与加药浓度和沉降时间的关系,寻找合理的破乳剂浓度和沉降时间,以减少破乳剂添加量,节约投资。
3.2温度对脱水效果的影响
乳状液温度对其稳定性有很大影响,随温度的升高,乳状液稳定性下降。
这是因为:温度升高,原油中所含的天然乳化剂(沥青质、胶质等等)在原油中的溶解度增大,减弱了内相颗粒界面膜的强度,使水滴易于在相互碰撞时合并下沉。
内相颗粒体积膨胀,界面膜变
薄,机械强度减弱,加剧内相颗粒的布朗运动,增加了相互碰撞合并成大颗粒的机率,另外油水体积膨胀系数不同,随温度的增加,油水密度差增大,水滴易于在油相中下沉。
国内外的原油脱水处理,无论是纯化学脱水还是电化学脱水,都要将原油温度提高到一定值,才能达到较好的脱水效果,但是温度升高导致加热炉负荷增大,燃料耗费增加。
在不同的脱水温度下,对比加入不同数量的破乳剂后的脱水率,得出合理的破乳温度和破乳剂浓度,以降低加热炉的负荷,节约燃料。
4结束语
整个联合站系统要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这包括:站内各种设备的效率(泵效率、加热炉效率、分离器效率、脱水器效率、站内管网效率、存储设备效率、沉降设备效率等)、介质(油品)的物理化学性质等,多种因素共同的作用决定了整个联合站系统。
参考文献:
[1] 朱琦.关于长距离输气干管经济管径的研究[j].油气储运,1985,4(5):1-7
[2] 杨廷觉.输气管道的简单经济模型[j].油气地面工
程,1986,5(6):8-13
[3] 郑清高.输气干线经济方案的探讨[j].天然气工
业,1990,10(3):51-55
[4] 刘扬,关晓晶.油气集输系统优化设计研究[j].石油学
报,1993,14(3):110-117
[5] 刘扬,关晓晶.油气集输管网系统多目标优化设计[j].石油规划设计,1993,4(1),26-28
[6] 赵洪激,刘扬.油气集输系统站内设备优选软件[j].天然气与石油,1998,16(3):53-54
[7] 刘海涌.孤东油田开发后期原油集输系统能量分析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研究生院,2005
作者简介:辛亮(1974-),男,汉族,2006年毕业于宁夏广播电视
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现主要从事油田地面建设方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