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法律英语中情态动词的语用功能及翻译技巧

法律英语中情态动词的语用功能及翻译技巧

法律英语中情态动词的语用功能及翻译技巧
法律英语中情态动词的语用功能及翻译技巧

3 从《刀锋》看毛姆的救赎之道

4 On the Aesthetic Connotation of the Death in For Whom the Bell Tolls by Hemingway

5 目的论下英语广告仿拟格的汉译

6 埃德娜的觉醒——对《觉醒》的心理女性主义分析

7 从《紫色》中的意象看黑人女性身份的自我重塑

8 H.G.威尔斯科幻小说中的科学措辞研究

9 外语教学中的折中主义思想研究

10 中国文化特色词的英译——以《阿Q正传》的两个译本为例

11 从文化角度论英文商标名称的翻译

12 论《太阳照常升起》中的象征主义

13 英国足球对中国足球发展的启示

14 浅析爱尔兰诗人叶芝作品中的象征主义

15 论《双城记》中的反讽

16 影视作品中的中英电话礼貌用语对比研究

17 《老人与海》的主题解析

18 A Comparative Study of Chinese and English Humor

19 中美基础教育对比研究

20 论狄更斯在《双城记》中的人道主义思想

21 回归之路--《所罗门之歌》

22 Deep Sorrow and Firm Faith--An Elucidation of William Wordsworth’s Nature View through the Exhaustive Analysis of the “Lucy Poems”

23 人称代词与情态动词在英语政治演讲中的人际功能

24 理想与现实的距离——《麦田里的守望者》中主人公霍尔顿的求索之路

25 路易斯——现实世界在非现实世界的投影——解读《夜访吸血鬼》的现代性

26 中美两国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地位的比较

27 圣经对J.K.罗琳创作《哈利?波特》的影响——对《哈利?波特与凤凰社》的写作手法及其宗主题的研究

28 从简?奥斯汀作品中的礼仪看英国人的社交心理

29 《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的人物性格分析

30 从文化角度对比中美两国谈判风格

31 平衡的维系——《天钧》中的道家思想

32 A New Woman’s Journey in To the Lighthouse

33 从生态批评角度解析杰克?伦敦的动物小说《野性的呼唤》和《白獠牙》

34 英汉社交称呼语礼貌规范和语用失误研究

35 浅析《远大前程》中皮普的个人抱负与自我完善

36 腐朽世界中的纯洁品质——解读《雾都孤儿》中费金的善与恶

37 艾米莉?狄金森死亡诗歌中的性别歧义及其原因探析

38 顺应论视角中电影字幕汉英翻译研究——以李安电影作品字幕翻译为例

39 名转动词的中英对比研究

40 企业文化构建的话语分析路径

41 李安电影中的文化融合现象

42 中英礼貌用语的对比研究

43 论不同语境下广告语中双关语的翻译原则

44 An Analysis of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In Pride and Prejudice

45 谈中国唐诗中数字的翻译

46 王尔德童话中的死亡意象解析

47 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方时间观念

48 论委婉语与国际商务谈判

49 浅析《野性的呼唤》中的人性

50 从饮食文化看中西方人的性格差异

51 从生态批评主义角度看《白鲸》的生态观

52 无脸之殇——《英国病人》的后殖民指控分析

53 适者生存—解读《野性的呼唤》中的“生命的法则”

54 《觉醒》中的爱与死亡

55 班德瑞曲名汉译策略之解析

56 从《功夫熊猫》中试析中美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57 文学课程中的文化导入

58 跨文化交际中的体态语

59 Research on the Re-creation in the Translation of the Trademarks in Different Cultures

60 关于高中生英语阅读策略运用情况的调查

61 英文商务信函中礼貌原则的运用

62 基于语义场理论的英语词汇习得研究

63 从关联理论看《阿甘正传》的字幕翻译

64 英语语义歧义分析及其语用价值

65 The Analysis of Narrative Tech niques in William Faulkner’s “A Rose for Emily”

66 维多利亚时代的乡村图景——小说《德伯家的苔丝》展现的威塞克斯农业社会

67 An Analysis of the Divided Human Nature in O. Henry’s Major Works

68 《冰与火之歌》的人文主义分析

69 概念隐喻理论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70 Perception of the Beat Generation through John Lennon

71 浪漫主义天性和实用主义个性之间的冲突——评《呼啸山庄》中凯瑟琳人性的矛盾

72 从文化的角度看颜色词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差异

73 中英动物习语的跨文化分析

74 Cultural Difference between Chinese and American Advertisement

75 《远大前程》中的“远大”可以是“错误”的

76 Where Should Gone With the Wind Go?——Study on The Disputes Among Critics of Gone With the Wind

77 汉英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及翻译

78 英汉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及其翻译

79 中英委婉语语用功能的对比研究

80 美国动画片名的翻译

81 海明威文学创作中主题的转折点——《乞力马扎罗的雪》

82 顺句驱动原则下英汉同声传译中英语非动词转换为汉语动词的研究

83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Wolf Images Between Wolf Totem and The Call of the Wild

84 维多利亚时期的艺术对文学的影响——以白衣女人为例

85 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中凯蒂的悲剧成因分析

86 论中西婚姻观的差异

87 《小镇畸人》的现代主义解读

88 解读艾丽斯?沃克《紫色》中的家庭

89 A Masterpiece "Stolen" from the Past—Intertextuality Analysis of The Great Gatsby

90 浅谈商务英语合同的翻译

91 从成长教育理论视角解读奥利弗?退斯特的生活经历

92 美剧字幕中的译者主体性——以美剧Gossip Girl第一季为例

93 对《傲慢与偏见》中伊丽莎白性格的分析

94 A Study of English Classroom Scene Setting in Junior High School

95 英汉白色词的文化象征意义及翻译

96 中英礼貌用语差异

97 电影英文片名汉译的原则

98 从功能对等理论来看委婉语翻译

99 从语境角度分析英语歧义

100 中西方寒暄语简要对比研究

101 中文古诗词叠词的研究与翻译

102 论爱伦坡小说中的哥特式风格

103 双关语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104 《喜福会》中母女关系浅析

105 浅析《飘》中人物斯嘉丽?奥哈拉的性格特征

106 影响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心理因素分析

107 Influence, Barriers and Soft Cultural Power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108 浅谈商务谈判语言的特点

109 A Study on Effective Multimedia-assisted SEFC Teaching

110 论英汉恭维语的差异

111 中美大学毕业典礼演讲之叙事结构的比较研究

112 英汉数字的文化差异

113 肢体语言在商务谈判中的应用与作用

114 从唯美主义角度分析《莎乐美》中邪恶的灵魂

115 浅析《汤姆叔叔的小屋》写作技巧

116 海明威的女性主义思想

117 哈代小说《绿林荫下》的视觉呼唤

118 《嘉莉妹妹》中主要人物的无尽欲望

119 《达洛卫夫人》与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女性主义

120 A Study on the Cross-Cultural Management in the Sino-American Joint-Venture Enterprises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Changan & Ford Motor Company

121 基于会话含义理论分析电影《飘》中女主角郝思嘉的性格特征

122 “笼中鸟儿们”的反抗--从《琐事》中解读女性意识的觉醒

123 《林湖重游》中的静态美分析

124 福克纳笔下的“南方淑女”--从互文视角解析凯蒂和艾米莉的边缘化形象特征

125 《了不起的盖茨比》和美国现代社会

126 浅谈高中英语教师课堂提问与课堂互动

127 浅析《麦田守望者》主人公霍尔顿

128 论神话中的民族精神——希腊神话与中国神话之比较

129 商标翻译中的文化要素

130 从迈克尔杰克逊看美国梦

131 谈英语文学作品名称的汉译

132 英语演讲语篇中的parallelism及其汉译策略—以奥巴马就职演说稿为例

133 诸神形象折射中西方价值观不同

134 正面解读《名利场》中的蓓基-夏泼

135 从七个C看商务信函的可读性

136 On the Causes of the Tragedies of Tess and Jennie in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and Jennie Gerhardt

137 对《嘉莉妹妹》中摇椅意象的解读

138 《动物农场》中隐喻的应用及其政治讽刺作用

139 浅析汉英动物词的文化内涵及其翻译

140 从养老模式看中美文化异同

141 汉语量词“条”“支”“枝”的认知研究及其英文表达

142 英语新闻的互文性研究

143 《洛丽塔》—时间的悲剧

144 Landscape Poems in Seven-character Quatrains and Sonnets

145 论中英日常礼貌用语的差异

146 英语商业广告中幽默的语用分析

147 澳洲土著语言的演变及原因

148 英汉汽车广告中常用“滑溜词”的对比分析

149 功能对等理论下汉语新词英译研究

150 《洛丽塔》主题与艺术技巧之探析

151 浅谈在华跨国公司的本土化策略

152 论圣地亚哥性格的多重性及《老人与海》中的悲剧色彩

153 从弗洛姆的社会过滤理论看中国诗词翻译中的文化传递

154 欧?亨利短篇小说中的美式幽默风格的翻译

155 美国梦的幻灭——论《推销员之死》

156 残酷的现实与审美愉悦——论《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崇高美

157 《德伯家的苔丝》中亚雷形象分析

158 《道连·格雷的画像》中意识与潜意识的对抗与结合

159 The Differences of Beauty Standards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

160 英汉基本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对比及其翻译

161 伊恩?麦克尤恩作品《赎罪》中的成长主题探析

162 A Diachronic Study on Sexism in English Lexicon

163 论欧?亨利的写作风格

164 汉语外来词翻译的文化解析

165 分析《天使,望故乡》的精神主题

166 Mirror Image Relationship Between General Liguang and Patton

167 荒岛主义在《蝇王》中的映射

168 An Analysis of Jude’s Pursuit of Love in Jude the Obscure

169 目的论视角下新闻标题汉译英研究

170 论《阿芒提拉多酒桶》中文学手法的运用及其艺术效果

171 论苹果手机在中国的市场战略

172 一位绝望的主妇——从女性主义角度诠释《林中之死》

173 论模糊语言在广告英语中的功能与运用

174 新课程背景下中学英语教学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意义与对策

175 The Implication o f Edna Pontellier’s Self-awareness in Kate Chopin’s The Awakening 176 中西方空间观对比研究

177 《瓦尔登湖》与陶渊明作品中的自然观简析

178 从目的论角度分析中医药药品说明书的英译

179 “美国梦”的幻灭——论《人与鼠》的社会悲剧

180 The Application of Situational Approach in Middle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181 从中美文化差异看中国人创新能力的缺失与培养

182 英语经济新闻标题翻译在模因传播中的分析

183 从目的论看《红楼梦》中成语的翻译

184 苔丝悲剧原因探究

185 从合作原则的违反看小品“卖拐”中的幽默

186 中英爱情隐喻的对比研究

187 古诗词英译关于夸张的翻译策略研究

188 基于关联理论的名动转换词语义认知研究

189 汉语新词及其英译策略研究

190 超验主义思想在惠特曼诗歌中的体现

191 从文化视角看英语习语的翻译

192 唐诗意象英译中的文化障碍和策略

193 中西方文化中家庭观念差异研究——以电影《推手》为例

194 论《莫瑞斯》中E. M. 福斯特的自由人文主义思想

195 《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的反叛和自我救赎

196 言语行为理论在意识流作品中的应用——以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作品为例

197 大学英语电影教学现状及对策分析

198 《沉默的羔羊》三部曲中汉尼拔博士性格探析

199 A Preliminary Study on Christianity

200 法律英语中情态动词的语用功能及翻译技巧

法律英语学习方法

法律英语学习的层次与材料简介来源:胡敏的日志 接触法律方面的英语已数年,从漫无目的信手乱翻,到上法律英语课,再到上英语的法律课程,到现在的用英语进行法律方面的工作,走了很多弯路,也积攒了点滴经验体会。看版面上相关的讨论,觉得还可以更体系化,总结几点,和各位切磋。 学习法律英语,不能仅以会读、会写几个词汇就觉得万事大吉,要清楚自己的目标、学习的层次,循序渐进,渐次登堂入室。根据不同的层次,大致可分一下几个类型: 1. 入门搭框型:了解法律英语的基本词汇、语用同时西方法律、司法基本体系构架,即Mr.何家弘的“一石二鸟”。 可以学习下何家弘的《法律英语》(法律出版社,2003 第二版,好像已有配套翻译)。这种书要精读。试着自己动手翻译一遍,事半功倍。基础好同学可以接着读一点,英国人或美国人专门给外国人学法律英语的书,如《English Law and Language》(Cassell 出版)。 2. 专业型拓展型:拓展下自己的专业或者自己喜欢的领域。建议通读一本相关领域的简明教材,例如blackstone,nutshell系列的都不错的。另外,以熟悉的领域为核心,是提高英语的水平的有效捷径。 3. 比较参考型:即研究某个课题外国是否有相同的法律规定、案例规则等。学会泛读,把握主旨。以精读课的方式来读,反而会让自己陷入生词、查词旋涡。类似方面的,可以读一些案例。例如:https://https://www.doczj.com/doc/a36915291.html,数据库大学校园网通常能已经由学校付费,学生可以免费使用。 (附:《https://www.doczj.com/doc/a36915291.html,数据库》是面向法律专业人员设计的,拥有11400多个数据资料库以及31500多项资料来源,特别是在法律事务方面,是收录最全的法律资源库之一。包含了LexisNexis中全部法律内容,也包含了商业、金融、政治、时事等方面的内容,主要是全球范围内(如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马来西亚、中国内地、香港等)法律案例、法律法规条文、国家法、国际条约和协议、知识产权等,使用的对象为律师、大学法学院、法律咨询公司、司法官员等。) 4. 日常应用型:即与法律有关的日常业务中,处理涉外信函。注意学习一些商务信函的知识和相关领域的常用词汇、句型、格式。推荐《国际商务写作教程》(王素清,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日常应用的专业词汇、句型跟法律英语教材、案例书籍、法条等的具有很大差别,这是新手一定要注意的。多阅读些此前的卷宗,虚心学习,不怕修改,三几个月就能顺手了。 5. 专业应用型:即出具外语法律文书、法律建议,如合同等。最保险的还是找一些类似的格式文书照搬过来,格式文书在网上能够搜索的到,或者参考此前业务成文。 6. 翻译通才型:即从事涉及法律内容的材料翻译。多读、多练、功夫在诗外。中英文方面的法律书都通读些,一些基本的简明教程即可。另外,还应当以法律为中心,多关注关联的知识

通信工程常用专业英语简写中英文翻译

通信工程常用专业英语简写中英文翻译 3GPP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 1x RTT cdma2000 1x Radio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cdma2000 第一代无线接入技术 ACK Acknowledge 确认 ACLR Adjacent Channel Leakage power Radio 邻信道泄露功率比 ACS Adjacent Channel Selectivity 邻信道选择性 AMC Adaptive Modulation and Codeing自适应编码调制 A-MPR Additional Maximum Power Reduction 额外最大功率回退 AoA Angle of Arrival 到达角 AoD Angle of Departure 离开角 ARQ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自动重传请求 AS Angel Spread 角度扩展 AWGN Additive White Gaussian Noise 加性高斯白噪声 B3G Beyond 3rd Generation 后三代 BCCH Broadcast Control Channel 广播控制信道 BCH Broadcast Channel 广播信道 BD Block Diagonalization块状对角化 BER Bit Error Rate 误比特率 BLER Block Error Rate误块率 BM-SC Broadcast-Multicast Service Centre 广播/多播业务中心 BSR Buffer Status Reports 缓存状态报告 CA Carrier Aggregation 载波聚合 CBRM Circular Buffer Rate Matching 循环缓存速率匹配 CC Component Carrier 成员载波 CC Chase Combine Chase聚合 CCCH Common Control Channel 公共控制信道 CCCH Common Control Channel 公共控制信道 CCE Control Channel Element 控制信道单元 CCO Coverage and Capacity Optimization 容量与覆盖优化 CCO Cell Change Order 小区改变命令 CCSA China Communication Standards Association 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 CDD Cyclic Delay Diversity 循环延迟分集 CDMA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码分多址接入 cdma2000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2000码分多址2000接入系统 CFI Control format Indicator 控制格式指示 CGI Cell Global Identifier 全球小区标识 CoMP Coordinated Multi-Point transmission 协调多点传输 CP Cylic Prefix 循环前缀 CPM Conference Preparing Meeting 大会准备会议 CQI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 信道质量指示 CRC Channel Redundancy Check 信道冗余校验 B-RNTI Cell-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 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

法律英语书名

书名: 1.《合同法》和《公司法》的英文翻译打码QQ群:54493069 2.孙万彪:《英汉法律翻译教程》和《汉英法律翻译教程》 3.《法律翻译-从实践出发》 4.李克兴:《法律翻译理论与实践》 5.陈忠诚:《法窗译话》 入门级: 1、孙万彪的《英汉法律翻译教程》和《汉英法律翻译教程》,涉及的内容都是最基本的,书写得比较严谨,孙老师应该是语言专业出身,对一些词(比如说threatened )的处理比较好。 2、中文版的《合同法》和《公司法》以及英文版的《合同法》和《公司法》,中文版的不必管哪个出版社的,想来都差不多。英文版的至少有两个版本,我在书店里见过,但现有手头没有,也不方便找。 3、《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有中英文对照版,算是做得比较精致的一本书。这本书不厚,但可以让你明白好的翻译作品应该是什么样的。 4、香港的双语资料库,至少可以利用一下香港联合交易所的双语《上市规则》。香港的词法和句法与大陆有所不同,但值得借鉴。 中级篇: 1、《法律文本与法律翻译》,作者之一是李克兴,他最近还写了一本书,也不错,可以看看。书名记不得了,但如果你在百度搜索栏敲入“李克兴”、“法律翻译”,逐页翻页,应该可以找到。 2、《法律翻译-从实践出发》,这本书有多名作者,既有宏观的论述,又有微观的剖析,作者基本上都是圈内高人。 3、《美国1933年证券法》和《美国1934年证券交易法》,著名的两部美国法律,主译是张路老师,这一系列的书还有,与律所的实战翻译风格比较接近。 4、利用互联网,直接查阅相关法律,如美国的《特拉华州普通公司法》。至于具体查阅哪部法律,看个人的兴趣。每本书后面都有参考书目,可以利用这个作为线索。 高级篇 1、《国际商法教学案例英文选编》,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考研用的“灰皮书”,不知现在是不是这样?先读懂这本书,加深对法律知识的了解。 2、《英美商事组织法》,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丁丁老师著,同一系列的书还有很多。 3、陈忠诚老师的《词语翻译漫谈》及其续篇、《法窗译话》以及相关的词语翻译书,加强“炼字”功夫。

法律英语翻译

法律文件严谨,采取各种语言手段防止误解或歧义;其内容必须字面化、外部化,说一是一,说二是二。含蓄的表达、深层的蕴涵在法律文件中无施展的余地。 在用词方面,法律文件除了专门术语外,还常用一部分古词、旧词。特别是here,there,where加介词构成的复合副词,如:hereto,herein,hereunder,hereinabove,thereon,therein,thereof,thereat,therethrough,wherein,whereby,whereof,wherefor等等。古体副词的大量使用提高法律文件的正式程度,也形成了法律文件特有的稳定性和保守性。 在句法方面,法律文件长句多,几十字、上百字的长句司空见惯。为

了把话说得天衣无缝,不惜运用各种附加语、修饰语、说明语,以致句法成分前后编插、枝权横生,句子结构膨胀,语法关系复杂,读来不畅。行文中少用代词,宁可重复名词。 在篇章结构方面,有的甚至通篇不用逗号表示停顿。但是,为了突出内容要点和逻辑程序,法律文件也采用一定的版面手段,如大小写,变换字体、序列和布局等。 根据法律文件的特征,翻译上有如下要求: Legal Document Translation From stylistic point of view, the legal document is rigorous, so it adopts every language method to prevent misunderstanding or ambiguity. Its content must be literally clear and outspoken. The

《自动化专业英语》中英文翻译-中文部分

第二部分 控制理论 第1章 1.1控制系统的引入 人类控制自然力量的设计促进人类历史的发展,我们已经广泛的能利用这种量进行在人类本身力量之外的物理进程?在充满活力的20世纪中,控制系统工程的发展已经使得很多梦想成为了现实?控制系统工程队我们取得的成就贡献巨大?回首过去,控制系统工程主要的贡献在机器人,航天驾驶系统包括成功的实现航天器的软着陆,航空飞机自动驾驶与自动控制,船舶与潜水艇控制系统,水翼船?气垫船?高速铁路自动控制系统,现代铁路控制系统? 以上这些类型的控制控制系统和日常生活联系紧密,控制系统是一系列相关的原件在系统运行的基础上相互关联的构成的,此外控制系统存在无人状态下的运行,如飞机自控驾驶,汽车的巡航控制系统?对于控制系统,特别是工业控制系统,我们通常面对的是一系列的器件,自动控制是一个复合型的学科?控制工程师的工作需要具有力学,电子学,机械电子,流体力学,结构学,无料的各方面的知识?计算机在控制策略的执行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并且控制工程的需求带动了信息技术的与软件工程的发展? 通常控制系统的范畴包括开环控制系统与闭环控制系统,两种系统的区别在于是否在系统中加入了闭环反馈装置? 开环控制系统 开环控制系统控制硬件形式很简单,图2.1描述了一个单容液位控制系统, 图2.1单容液位控制系统 我们的控制目标是保持容器的液位h 在水流出流量V 1变化的情况下保持在一定 可接受的范围内,可以通过调节入口流量V 2实现?这个系统不是精确的系统,本系 统无法精确地检测输出流量V 2,输入流量V 1以及容器液位高度?图2.2描述了这 个系统存在的输入(期望的液位)与输出(实际液位)之间的简单关系, 图2.2液位控制系统框图 这种信号流之间的物理关系的描述称为框图?箭头用来描述输入进入系统,以及

法律英语沙丽金版阅读文本问答规范标准答案

Law 1.Wha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ivilization and law? The fairness of a nation’s laws and the extent to which the legal system justly administers the laws is a measure of the enlightenment, humanity, and degree of civilization of its people. 2.What’s law? Law consists of the whole body of rules applied and enforced under the authority of established government in determining what conduct is proper and should be permitted and that which should be denied or penalized. 3.Can you list the roles of law in society? Without law, there would be anarchy. Law is the means through which society is able to exist by providing protection for the individual; by establishing and maintaining order, health, and safety; by providing a peaceful means of dispute resolution; by providing stability and flexibility in economic relations between people; and by prohibiting conduct destructive to society. 4. How can law be best understood? Law is best understood by viewing the legal system as a process——a means of pulling together society’s needs and goals and translating them into guides for fairness and reasonableness in conduct. 5. What are the events that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nglish legal system? Norman Conquest. William replaced the local and highly varied systems of law with a common system of law. 6. Why did the people in England petition to the King and what would be the result? Because of the extremely rigid, frequently overly technical procedural requirements of the common-law system, people were sometimes unable to obtain fair relief in the courts. In time, some persons who felt that the form of relief was inadequate petitioned to the King directly. This practice gave rise to a second court system, called the Court of Chancery. 7. What was the situation of equity courts in North America? American court systems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resulted in simplification of judicial procedures and elimination of equity courts as separate courts in most states.

第十章 法律翻译中被动句式的翻译(课堂讲练)

第十章法律翻译中被动句式的翻译(课堂讲练) 本章教学目标:掌握法律英语翻译中有关被动句翻译的若干基本方法。 课堂讲练: 1、概述 在法律英语句式中,被动语态(PASSIVE VOICE)使用频率很高。通常在以下情况中,法律英语会使用被动语态: 例1、(1)、The Conformity Certificate of the Goods to be delivered shall be delivered directly to Party A by Party C on the Delivery Day of such Goods. 参考译文:拟交付货物的产品合格证应由丙方在该批货物交货日直接交给甲方(或:丙方应在交货日将拟交货物的产品合格证直接交给甲方)。 (2)、When the Goods to be pledged under this Agreement have been delivered to the Dealer acting on behalf of the Pledgee, the Pledgor shall submit to the Dealer a Delivery Note. 参考译文:依照本协议应质押的货物交付给代表质押权人的经销商后,质押人应向经销商提交一份交货单。 (3)、Unless otherwise specified in writing herein, all Confidential Information must be returned to the disclosing Party or destroyed on the expiration of the period of the receiving Party’s using such Confidential Information. 参考译文:除非本协议另有书面规定,所有机密信息在接收方使用期限届满时必须退还给披露方或者销毁。 (4)、如果在合同任何一方向对方发出就因本合同引起的或与之有关的任何争议进行协商的书面请求后15天内,争议仍未得到解决,则任何一方可以将该争议提交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 参考译文:Where the disputes arising out of or in relation to this Contract can not be resolved within fifteen (15) days after any Party hereto requesting in writing the other Party to commencing a consultation on said disputes, either Party may submit it to the China International Economic and Trade Arbitration Commission for arbitration(CIETAC). (5)、对于任何因违约而给对合同任何一方造成的损失,违约方必须做出金钱赔偿。 参考译文:Any losses suffered by any Party hereto arising from any breach shall be indemnified by the Party in breach. 小结:从上述例句的翻译中可以看出,法律英语使用被动语态,通常是因为(1)、强调动作对象(即受动者),比如例句(1)、(2),此时,往往施动者没有必要说出或不愿说出;或者(2)、施动者本身无法确定,如(3)、(4);或者两种情形兼而有之,如(5)。在汉译时,由于汉语被动语态的使用频率较英语为少,所以,不必受英语句式限制,将所有被动句都翻译成汉语被动句,译文应以既忠实于原文意义,又符合汉语表达习惯为要旨。 2、英语被动语态基本翻译技巧 1)、译成被动句 如需要强调源语中被动语态的受动对象,一般译成汉语被动句。不过,可以使用”予以、由、受、受到、得以、得到、经“等词汇替代”被“,以表达被动含义。 例2、(1)、If any of the provisions of this Contract is held invalid or unenforceable and unless the invalidity or unenforceability materially violates the fundamental intent and sense of other parts of this Contract, such invalidity or unenforceability shall not affect the validity and enforceability of any other provisions hereof. 参考译文:如果本合同任何条款被认定为无效或不可执行,除非此无效或不可执行性实质性地违反本合同根本意图或其其他部分意义,则不得影响本合同其他条款的有效性或可执行性。

法律英语翻译

Legal English (revised version for the students) Ch.1 The Main Features of Legal English 一、法律英语的英译: David Mellinkoff(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法学院教授):《The Language of the Law》1963 1.legal English---Lawful English Legal parlance(说法、用语)/legal lingo(行话、隐语)/legal jargon(行话、黑话)/legalese( 法律八股文)/language of jurisprudence(法理语言) 2. the English Language of the Law or shortened as “the language of the law” 3. 法律英语与法学英语 二、法律英语的范围: 是否凡是涉及法律的英语(词汇、表达方法、句子结构……)都是法律英语? 英美法学界所公认的法律英语主要是指普通法国家(common-law countries)的法律人所用的习惯语言(customary language),包括某些词汇、短语,或具有特色的一些表达方法(mode of expressions)。 三、法律英语的主要特点: I. precise or exact (准确) 正常情况下,起草法律文件时,用词造句务必十分精准(with great exactness),因为一旦笔者的思想、观点、企图落实成文字,即成为法庭判断是非的重要依据,因为按严格解释原则(principle of strict construction)或唯名论原则(principle of nominalism),尽管实践中还存在推测意图原则(principle of presumed intent),但其不占主导地位,书面文字仍然是法官解释法律文件的唯一依据。 实务中鉴于对法律文件中文字的理解不一,也是常有纠纷出现: e.g. The Charter required that directors “shall be elected on a vote of the stockholders representing not less than two-thirds of outstanding capital st ock of the corporation.” 甲方理解成:被选上董事的人需三分之二的股东投票赞成(a candidate to be elected needs the votes of two-thirds of the stockholders ) 乙方则认为:选董事时须有三分之二的股东出席(two-thirds of the stockholders must be present at the meeting at which the election is held) What’s the judge’s opinion? e.g. 一个阿肯色州的美国人临终前写了一个遗嘱,遗嘱写道: The remainder of the testator’s property should be “divided equally between all of our nephews and nieces on my wife’s side and my niece.” 问题出在对“between”一词的理解上。立遗嘱人妻子一边的外甥和外甥女加在一起共有22个。这句话是指立遗嘱人的遗产的一半归其妻子方的22个外甥和外甥女,另一半归其本人一方的外甥女?还是指将遗产在双方的外甥外甥女中平均分配呢? 为达准确之目的,常使用下列招法: 1. 使用专门术语(下文有述) 2. 重复使用具有绝对含义的词汇,如all , none, perpetuity, never, unavoidable; 3. 使用具有绝对限制含义的短语:

实用法律英语中英对照版

实用法律英语中英对照版 ——民事 civil ——民事 civil affairs;affairs relating to civil law ——民事上的占有 civil possesion ——民事上的没收 civil forfeiture ——民事上诉 civil appeal ——民事主体 civil subject ——民事法律关系 civil legal relationship ——民事活动 activity relating to civil law ——民事纠纷 civil dispute ——民事客体 civil object ——民事原告 civil plaintiff ——民事被告 civil defendant ——民事指控 civil charge ——民事案件 civil case ——民事过失 civil negligence ——民事责任事故 accident involving civil liability ——民事补偿 civil remedy ——民事诉讼 civil action ——民事损害 civil injury

——民事债务 civil debt ——民事管辖 civil jurisdiction ——民事制裁 civil sanction ——民事审判 civil trial ——民事调解 civil mediation ——民事罚款 civil penalty ——民事权利争议 dispute concerning private rights ——民事权利剥夺 deprived of private rights ——民事权利请求 civil claim ——民事权利变更 alternation of private right ——民政 civil administraion ——民事权利与责任 civil right and liability ——民事权利 civil right ——人身权利 jura personarum; rights of the person ——人格权 right of personality ——上诉权 right of appeal ——不受时效限制权 imprescriptible right ——立遗嘱权 right to make a will ——合法权利 legal right ——共有权 communal tenure

《自动化专业英语》中英文翻译-中文部分

第二部分控制理论 第1章 1.1控制系统的引入 人类控制自然力量的设计促进人类历史的发展,我们已经广泛的能利用这种量进行在人类本身力量之外的物理进程。在充满活力的20世纪中,控制系统工程的发展已经使得很多梦想成为了现实。控制系统工程队我们取得的成就贡献巨大。回首过去,控制系统工程主要的贡献在机器人,航天驾驶系统包括成功的实现航天器的软着陆,航空飞机自动驾驶与自动控制,船舶与潜水艇控制系统,水翼船、气垫船、高速铁路自动控制系统,现代铁路控制系统。 以上这些类型的控制控制系统和日常生活联系紧密,控制系统是一系列相关的原件在系统运行的基础上相互关联的构成的,此外控制系统存在无人状态下的运行,如飞机自控驾驶,汽车的巡航控制系统。对于控制系统,特别是工业控制系统,我们通常面对的是一系列的器件,自动控制是一个复合型的学科。控制工程师的工作需要具有力学,电子学,机械电子,流体力学,结构学,无料的各方面的知识。计算机在控制策略的执行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并且控制工程的需求带动了信息技术的与软件工程的发展。 通常控制系统的范畴包括开环控制系统与闭环控制系统,两种系统的区别在于是否在系统中加入了闭环反馈装置。 开环控制系统 开环控制系统控制硬件形式很简单,图2.1描述了一个单容液位控制系统, 图2.1单容液位控制系统 我们的控制目标是保持容器的液位h在水流出流量V1变化的情况下保持在一定可接受的范围内,可以通过调节入口流量V2实现。这个系统不是精确的系统,本系统无法精确地检测输出流量V2,输入流量V1以及容器液位高度。图2.2描述了这个系统存在的输入(期望的液位)与输出(实际液位)之间的简单关系, 图2.2液位控制系统框图 这种信号流之间的物理关系的描述称为框图。箭头用来描述输入进入系统,以及

法律英语课文翻译(1-3课)

法律英语课文翻译 第一课美国法律制度介绍 第一部分特征与特点 美国既是一个非常新的国家也是一个非常老的国家。与许多别的国家相比它是一个新的国家。同时,它还因新人口成分和新州的加入而持续更新,在此意义上,它也是新国家。但是在其它的意义上它是老国家。它是最老的“新”国家——第一个由旧大陆殖民地脱胎而出的国家。它拥有最古老的成文宪法、最古老的持续的联邦体制以及最古老的民族自治实践。 美国的年轻(性)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特点就是它的历史肇始于印刷机发明之后。因此它的整个历史都得以记录下来:确实可以很有把握地说,任何其它国家都没有像美国这样全面的历史记录,因为像在意大利、法国或者英国过去的传说中湮没的那样的事件在美国都成了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之一部分。而且其记录不仅全面,还非常浩繁。不仅包括这个国家自1776年以来的殖民时期的记录,还有当前五十个州以及各州和联邦(nation)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网络的历史记录。因此,据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美国最高法院判例汇编有大约350卷,而一些州的判例汇编也几乎有同样多的卷数:想研究美国法律史的读者要面对的是超过5000巨卷的司法案例。 我们不能说一个文件或几个文件就能揭示出一国人民或其政府的特性。但如果横跨一百多年的千百万个文件敲出始终如一的音调,我们就有理由说这就是其主调。当千百万个文件都以同样的方式去解决同样的中心问题,我们就有理由从中得出可以被称为国民特定的确定结论。 第二部分普通法和衡平法 同英国一样,美国法律制度从方法论上来说主要是一种判例法制度。许多私法领域仍然主要是由判例法构成,广泛而不断增长的制定法一直受制于有约束力的(解释制定法的)判例法。因此,判例法方法的知识以及使用判例法的技巧对于理解美国法律和法律方法是极其重要的。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普通法就是由英国皇家法院的巡回法官的判决所得出的普通的一般法——优于地方法。采纳或执行某项诉讼请求是以存在法院令状这种特殊形式的诉为前提的,而这就使最初的普通法表现为由类似于古罗马法的“诉”

法律英语_何家弘编_第四版课文翻译(1-20课)

第一课美国法律制度介绍 第一部分特征与特点 美国既是一个非常新的国家也是一个非常老的国家。与许多别的国家相比它是一个新的国家。同时,它还因新人口成分和新州的加入而持续更新,在此意义上,它也是新国家。但是在其它的意义上它是老国家。它是最老的“新”国家——第一个由旧大陆殖民地脱胎而出的国家。它拥有最古老的成文宪法、最古老的持续的联邦体制以及最古老的民族自治实践。 美国的年轻(性)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特点就是它的历史肇始于印刷机发明之后。因此它的整个历史都得以记录下来:确实可以很有把握地说,任何其它国家都没有像美国这样全面的历史记录,因为像在意大利、法国或者英国过去的传说中湮没的那样的事件在美国都成了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之一部分。而且其记录不仅全面,还非常浩繁。不仅包括这个国家自1776年以来的殖民时期的记录,还有当前五十个州以及各州和联邦(nation)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网络的历史记录。因此,据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美国最高法院判例汇编有大约350卷,而一些州的判例汇编也几乎有同样多的卷数:想研究美国法律史的读者要面对的是超过5000巨卷的司法案例。 我们不能说一个文件或几个文件就能揭示出一国人民或其政府的特性。但如果横跨一百多年的千百万个文件敲出始终如一的音调,我们就有理由说这就是其主调。当千百万个文件都以同样的方式去解决同样的中心问题,我们就有理由从中得出可以被称为国民特定的确定结论。 第二部分普通法和衡平法 同英国一样,美国法律制度从方法论上来说主要是一种判例法制度。许多私法领域仍然主要是由判例法构成,广泛而不断增长的制定法一直受制于有约束力的(解释制定法的)判例法。因此,判例法方法的知识以及使用判例法的技巧对于理解美国法律和法律方法是极其重要的。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普通法就是由英国皇家法院的巡回法官的判决所得出的普通的一般法——优于地方法。采纳或执行某项诉讼请求是以存在法院令状这种特殊形式的诉为前提的,而这就使最初的普通法表现为由类似于古罗马法的“诉”所构成的体系。如果存在令状(于1227年),诉讼请求就可以被采纳或执行;没有法院令状(为前提)的诉讼请求就没有追索权,因而该诉讼请求也不存在。“牛津条例”(1285年)禁止创设除了“个案令状”之外的新令状,这种“个案令状”使该制度变得较为灵活了,而且导致了后来合同和侵权法的发展。 对于诉的形式的严格限制及由此产生的对追索权的限制导致了衡平法和衡平判例法的发展。“衡平”的一般意义就是寻求“公平”,即公平且善良地裁决,它最初是由国王,后来由作为“国王良知守护人”的大法官颁行,以便在艰难的案件中提供救济。但是到了十四世纪,衡平法和衡平判例法发展成了一个独立的法律制度和与一般的普通法法院一争高下的司法系统(衡平法院)。其规则和格言变得非常固定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不像在其它法律制度中一样灵活。衡平法的特点有:以特定履行(或实际履行)的方式提供救济(与普通法提供补偿性损害赔偿金的救济方式形成对照);强制令(为或者不为某项具体行为的临时或者最终法令);渗透了整个法律制度并且能在许多场合下揭示现代法律概念的起源的所谓的衡平法格言的发展。不过,一般都是只有在普通法救济不充分时,才会出现衡平法救济。比如,优于普通法损害赔偿金被认为是不充分的,这是因为考虑到不动产所具有的唯一性,这些赔偿金无法补偿不动产购买人(的损失),就可能判以特定履行购买不动产。 与普通法一样,衡平法通过司法接纳或通过明确的制定法条款,成了美国法律的一部分。目前,这两个法律制度在许多美国司法管辖区中得以融合(始于1848年的纽约),因而,在这些司法管辖区以及联邦的实践中只存在一种形式的民事诉讼。只有为数很少的州还保留着单独的衡平法院。尽管如此,提及这一历史演变仍然是很重要的,因为它一方面解释了许多当代法律概念(如财产法中的所有权分割)的起源和意义,另一方面,它仍然与做出某些裁决有一定的关联,比如是否有权获得陪审团的审理(这仅发生与普通法的讼案中,在其它案件中仅由法官审理)。另外,这种区别将决定“通常的”普通法赔偿金救济是否适用或者是否可以使用“特别的”衡平法特定履行救济。 “判例法”代表了整个的法官造法体系,而且在现代还包括了普通法和衡平法先例。在不准确的和令人迷惑的用法中,“普通法”和“判例法”这两个术语通常被当作同义词来使用,在这里,“普通法”这个术语一般代表着法官制定的法,以示区别制定法。“判例法”总是代表着法官制定的法律,而“普通法”则相对来说,根据想表达的意思不同,要么代表普通法主题事项(即具体问题)上法官制定的法律,要么在更广范围内指所有法官制定的法律。 第二课法律职业 第一部分律师协会 法律职业的规范主要是各州的事务,每一各州对于执业许可都有其自己的要求。大多数州都要求三年的学业和法律学位。各州自行管理本州申请律师资格的书面考试。不过,几乎所有的州都利用“多州律师资格考试”,这是一种长达一天的多项选择测试,在这项考试之外,各州还会再增加一次主要是关于其本州法律的时长一天的论文考试。大多数申请人都可以通过第一次考试,而且许多失败者都会在下一次考试中通过。每年有四万多人通过这些考试,在经过人品调查之后,他们便可获准在相应的州执业许可。在获得许可之前或之后都不要求实习。到各联邦法院执业的许可规则互不相同,但一般来讲,那些获准在州最高法院执业的律师在办理一些无关紧要的手续之后即可获准在联邦法院执业。 律师执业范围通常仅限于一个地区,因为尽管律师可以代表当事人到其它地区办理事务,但是一个人只能在其获得许可的州内执业。人们习惯雇用本州的律师办理其它洲的事务。但是,只要一个人已经在其获得职业资格的州执业达一定时间(通常是五年),那么他移居到另外一个州时通常无需考试便可获得执业许可。 律师不仅可以从事法律事务,还允许从事任何其他公民能从事的事务。执业律师在企业客户的董事会中工作、从事商业或者积极参与公共事务都是很平常的事情。律师即使在成为法官、政府或者私人企业集团的雇员或者法律教师之后仍然是律师协会的会员,他们可以辞掉这些其它事务,回头开始私人执业。为了在工商业中担任重要的执行职务而放弃执业的律师人数相对较少。这一职业中的流动性和公共责任感的一个例证是哈兰·菲斯克的职业生涯,他曾多次成为一名纽约州律师、一名教授和哥伦比亚法学院院长、美国总检察长和美国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 律师并不按照职责进行正式的划分。在英国对诉讼律师和非诉律师的区分并没有移植到美国,既不存在拥有特别或者专有出庭权的职业群体,也没有专门制作法律文书的职业群体。美国律师的业务范围包括出庭辩护、咨询和起草文书。另外,在被广泛地成为“法律执业”的范围之内,律师的业务范围是专有性的,不对其他人开放。在出庭辩护领域,这种规则非常清楚:任何个人都可以代表其自己出庭,但除了一些基层法院之外,只有律师可以代表他人出庭。不过,律师不得代表他人参与一些行政机关设立的具有司法性质的正式程序当中。在咨询和起草法律文书领域的界限并不是太清晰,比如在在联邦所得税领域的法律执业和会计执业之间就是如此。但是,纽约最高法院的一个裁决表明了大多数美国法院的严格标准,该裁决认为,一个获准在外国执业单位获准在纽约执业的律师不得在纽约对客户提供法律咨询,即使该意见仅限于该律师获准执业的该外国的法律。但是,一个外国律师可能获准在一个州执业,而且无需获得许可便可以以一个外国法律顾问的身份向美国律师提供法律咨询。 1

自动化专业英语中文翻译

第一部分:电子技术 第一章电子测量仪表 电子技术人员使用许多不同类型地测量仪器.一些工作需要精确测量面另一些工作只需粗略估计.有些仪器被使用仅仅是确定线路是否完整.最常用地测量测试仪表有:电压测试仪,电压表,欧姆表,连续性 测试仪,兆欧表,瓦特表还有瓦特小时表.b5E2RGbCAP 所有测量电值地表基本上都是电流表.他们测量或是比较通过他们地电流值.这些仪表可以被校准并且设计了不同地量程,以便读出期望 地数值.p1EanqFDPw 1.1安全预防 仪表地正确连接对于使用者地安全预防和仪表地正确维护是非常重 要地.仪表地结构和操作地基本知识能帮助使用者按安全工作程序来对他们正确连接和维护.许多仪表被设计地只能用于直流或只能用于交流,而其它地则可交替使用.注意:每种仪表只能用来测量符合设 计要求地电流类型.如果用在不正确地电流类型中可能对仪表有危险并且可能对使用者引起伤害.DXDiTa9E3d 许多仪表被设计成只能测量很低地数值,还有些能测量非常大地数值. 警告:仪表不允许超过它地额定最大值.不允许被测地实际数值 超过仪表最大允许值地要求再强调也不过分.超过最大值对指针有伤害,有害于正确校准,并且在某种情况下能引起仪表爆炸造成对作用 者地伤害.许多仪表装备了过载保护.然而,通常情况下电流大于仪表设计地限定仍然是危险地.RTCrpUDGiT 1.2基本仪表地结构和操作

许多仪表是根据电磁相互作用地原理动作地.这种相互作用是通过流过导体地电流引起地<导体放置在永久磁铁地磁极之间).这种类型地仪表专门适合于直流电.5PCzVD7HxA 不管什么时候电流流过导体,磁力总会围绕导体形成.磁力是由在永久磁铁力地作用下起反应地电流引起.这就引起指针地移 动.jLBHrnAILg 导体可以制成线圈,放置在永久磁铁磁极之间地枢钮

英语、法律翻译类书籍评价

作者:lliusulin提交日期:2009-3-30 11:44:00 访 问:2377 回复:24 本人是法律英语翻译爱好者,以学习法律英语,实践法律翻译为乐趣,在此开贴点评大陆法律英语法律翻译类书籍,各位有相关问题请跟帖,我将尽量解答。本人博客有更多的相关内容,感兴趣者请去https://www.doczj.com/doc/a36915291.html,/ 本文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转引自法律翻译博客 https://www.doczj.com/doc/a36915291.html,/ 1、007 国内法律出版物点评原创 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转引自法律翻译博客 https://www.doczj.com/doc/a36915291.html,/ 国内的法律英语出版物现在是多如牛毛,读者应该如何取舍呢?本文旨在对当前的法律英语出版物进行综述点评,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入门级的可以选择下列出版物: (1)法律出版社,美国法精要系列 具体包括:合同法、侵权法、公司法、产品责任法、家庭法、民事诉讼法、联邦证据法、刑事程序法、保险法、证券管理法、银行及金融机构法、行政法等。 (2)武汉大学出版社,影印版法学基础系列 这是以英国和欧盟法律为主要内容的系列, 具体内容包括:合同法、证券法、侵权法、劳动法、信托法、医疗法、继承法、家庭法、刑法、宪法、法理、英国法律体系等。 想更深地了解英美法律制度的读者可选择: (3)中信出版社,伊曼纽尔法律精要系列 具体包括合同法、侵权法、公司法、财产法、刑法、证据法、刑事诉讼程序、律师职业责任等。 这是一套非常不错的书,内容详尽,重点突出,易读,且附有练习题和答案,缺点是价格太高,都在百元左右。 (4)中信出版社,案例与解析影印系列 本系列中有许多一般系列中没有的专业,比如知识产权、遗嘱和继承等,可补充其它系列阅读。 (6)中信出版社,案例教程影印系列 此系列为美国名校法学院所采用,其主要内容是一些经典案例,想更深入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