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系统常见疾病超声检查
- 格式:ppt
- 大小:1.03 MB
- 文档页数:55
*前列腺增生鉴别诊断1.膀胱颈挛缩多为慢性炎症所致,发病年龄轻,多在40-50岁左右出现排尿不畅症状,但前列腺体积不增大,膀胱镜检可以确诊。
2。
前列腺癌前列腺有结节,质地坚硬,血清PSA升高,鉴别需要MRI和系统前列腺穿刺活组织检查.3。
尿道狭窄多有尿道损伤及感染病史,行尿道膀胱造影与尿道镜检查,不难确诊.4.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临床表现与前列腺增生相似,有排尿困难、残余尿量较多、肾积水和肾功能不全,前列腺不增大,为动力性梗阻。
病人常有中枢或周围神经系统损害的病史和体征,如有下肢感觉和运动障碍,会阴皮肤感觉及肛门括约肌张力减退或消失。
膀胱癌鉴别诊断:1、膀胱结石:膀胱结石特点:①好发于各年龄段.②反复尿频、尿急、尿痛及排尿终末血尿。
③查体:,膀胱区稍隆,可有压痛及叩击痛。
④B超:膀胱充盈良好,壁不光滑,在膀胱三角区可见强回声光团,后有声影,改变体位可移动。
2、肾、输尿管肿瘤:膀胱肿瘤的血尿跟肾、输尿管肿瘤的血尿相似,均可为间歇性、无痛性血尿,且可同时存在,但膀胱肿瘤90%以上单独发生。
膀胱肿瘤血尿可能伴有尿路刺激症状或影响排尿,血尿开始或终末加重,可能有血块“腐肉”,肾、输尿管肿瘤无刺激症状,也不影响排尿,血尿全程均匀,亦可能有条索状或输尿管铸型血块,不含“腐肉”。
一般经过B超、CT扫描、MRI扫描、尿路造影检查不难鉴别。
3、肾结核、膀胱结核血尿在长期尿频以后出现,终末加重、尿量少,可伴有低热、盗汗、消瘦。
尿中有结核杆。
膀胱结核性肉芽肿有时可误诊为肿瘤,经活检不难区别.腺性膀胱炎临床表现与膀胱肿瘤相似,需要经过膀胱镜活检及活组织检查鉴别交通性鞘膜积液鉴别诊断:1。
睾丸肿瘤:睾丸肿瘤多为实质性肿块,质地坚硬,患侧睾丸有沉重感,掂量时如秤砣,透光试验呈阴性。
2。
腹股沟疝:肿大的阴囊有时可以见肠型、闻及肠鸣音,在卧位时阴囊内容物可回纳,咳嗽时内环口处有冲击感,透光试验阴性。
精索静脉曲张鉴别诊断:左睾丸鞘膜积液鞘膜积液透光试验阳性,B超明确为液性暗区。
肾结石超声诊断?随着当前饮食结构、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泌尿系统疾病患病数量明显,尤其是肾结石,表现为腰腹部绞痛、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畏寒发热、血尿、疼痛难忍等一系列症状体征,甚至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给我国居民健康发展及生活质量、工作带来极大不利影响。
所以,尽早诊治肾结石具有一定的重要意义。
近些年,我国超声诊断技术因无创、价格低、操作简便等优势而受到广泛运用,并且得到大部分患者的接受、认可。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人群仍对肾结石的超声诊断缺乏一定程度认识,进而影响配合度,降低诊断效果。
为此,本文就肾结石的原因及危害性、超声诊断等方面内容予以介绍,如下。
1.肾结石的原因及危害性1.1原因现今社会,泌尿系统疾病人群越来越多,特别是肾结石,患病率呈逐年增长趋势发展,除了与尿路机械性梗阻、感染及异物、新陈代谢紊乱(肾小管病变、高血钙、尿酸结石及药物等)有关之外,还和以下原因存在联系:(1)部分人群长时间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便会降低机体免疫力,引发肾功能紊乱,形成结石。
(2)暴饮暴食、熬夜、定外卖、习惯性不吃早餐等等是现代年轻人的生活常态,殊不知这种行为容易引起机体营养不良,继而增加肾脏中的尿酸、草酸、钙成分,如若没有及时排出至体外,则会引发肾结石。
(3)一部分人群忙于工作而忘记喝水/活动,直到渴了才稍微喝一点水,甚至一天几乎都不喝水,再加上不愿活动,这样一来便会导致尿液结晶的沉积,造成肾结石。
(4)其他,例如晚间应酬多、频繁夜生活、夜间喜欢喝咖啡等人群发生肾结石的几率明显增高;从事办公室文职、司机等工作的人群为了少上洗手间而限制每天的饮水量,最终造成体内水分严重摄入不足,致使废物无法排出而形成肾结石。
1.2危害性肾结石发生后,会给人体带来以下危害:(1)局部损伤,总的来讲,肾结石的体积虽然横销,但是其活动度较大,容易损伤局部组织,甚至导致肾盏、肾盂上皮细胞脱落,形成溃疡、纤维组织增生,最终造成肾脏纤维化、肾盂肾炎。
健康域影像超声是一种以超声波为基础的医学成像技术,在临床中应用广泛。
超声能清楚地显示肌肉及内脏器官的结构、尺寸、病理病变等,是一种重要的临床诊断手段,广泛应用于心外科、普外科、泌尿外科、心内科、消化内科、妇科、产科、眼科、麻醉科、康复医学科、急诊科等,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对于普通民众来说,超声检查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只是由于他们缺乏专业的医学知识,容易对超声检查产生误解。
超声检查的理论基础超声检查是一种通过超声来产生图像的检查方法。
超声频率超过20000赫兹,有很好的方向性和反射性,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
超声检查的工作原理分三步,第一步是利用超声检查设备中的相位阵列在检查设备中产生一种短促而强烈的声波。
为使声波能够传递到人体内,必须将耦合剂涂于探针与皮肤间,以减少探针与皮肤间的空气接触。
第二步是回波,当声波进入人体,与器官或者其他组织接触时,就会产生一种反射,然后被探测器捕捉到,再传送给超声主机,完成数字化成像。
第三步为成像,捕捉到的回波信号包含三个因素,即:回波信号的强度、从探针发出的声波到被接收所需的时间以及在探针的多个小块中接收到的回波信号。
当这三个因素都达到了之后,超声仪器才能确定影像中的某一个像素点,以及它的亮度。
超声检查的主要类型超声的类型有很多,A型超声、B型超声、M型超声、D 型超声、三维超声、超声造影等都属于超声检查的范畴。
A型超声A型超声是一种幅度调制的、一维的、在临床上很少使用的超声。
B型超声B型超声是一种由灰度调制而成的二维超声,在临床上使用较多,也是其他超声的基础,在显示腹部和盆腔脏器、心脏、血管、肌肉、骨关节等方面都有很好的效果。
M型超声M型超声是一种特殊的、经过灰度调制处理的超声,适用于对心脏、大血管等进行检查。
D型超声即多普勒超声,由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彩色多普勒能量显像、脉冲多普勒显像、连续显像、连续显像多普勒显像、组织显像多普勒显像等组成,可对心脏、血管进行动态、血流等方面的检查,并可对心脏、血管进行定性、定量的研究。
泌尿系统疾病诊断泌尿系统是人体的重要生理系统之一,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等器官。
泌尿系统疾病的发生对人体的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因此及时准确地进行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及其诊断方法。
一、肾脏疾病的诊断肾脏是泌尿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常见的肾脏疾病包括肾结石、肾功能衰竭等。
对于肾脏疾病的诊断,一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进行:1. 临床症状分析:通过询问患者的病史和症状,如腰痛、尿频、尿急等,结合体征进行初步判断。
2. 实验室检查:尿液分析、肾功能检测等可以提供肾脏疾病的重要信息。
尿液分析可以检测尿中是否出现血尿、蛋白尿等异常情况,肾功能检测则可以评估肾脏的排泄和浓缩功能。
3. 影像学检查:肾脏的超声检查、CT扫描、核磁共振等可以提供肾脏内部结构的清晰影像,帮助医生判断是否存在肾结石、肿瘤等异常情况。
4. 病理检查:通过肾脏穿刺活检,可以直接观察组织细胞的形态和结构,进一步确定疾病类型和程度。
二、膀胱疾病的诊断膀胱是储存尿液的器官,常见的膀胱疾病包括膀胱炎、膀胱肿瘤等。
膀胱疾病的诊断主要依靠以下几种方法:1. 临床症状分析:通过患者的主诉,如尿频、尿急、尿痛等,结合体检结果初步判断是否存在膀胱疾病。
2. 尿液分析:膀胱炎常伴有脓尿,而膀胱肿瘤则常引起血尿。
通过尿液分析可以检测尿中是否存在异常,帮助医生初步判断疾病类型。
3. 膀胱镜检查:膀胱镜检查是一种直接观察膀胱内部的方法,可以发现膀胱肿瘤、炎症等异常情况。
通过膀胱镜检查,医生可以进行活检或切除肿瘤等治疗操作。
三、尿道疾病的诊断尿道是排尿通道,常见的尿道疾病包括尿道感染、尿道狭窄等。
对于尿道疾病的诊断,一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 临床症状分析:通过询问患者的病史和症状,如尿道疼痛、尿液异常等,结合体征进行初步判断。
2. 尿液分析:尿道感染常导致尿液异常,如白细胞增多、脓尿等。
通过尿液分析,可以了解尿道感染的程度和病原体类型。
内科常见病的操作项目有哪些(一)引言概述:内科是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与人体内部器官、系统的疾病诊断、治疗和预防相关。
在内科临床实践中,常见病是指一些疾病发病率高,诊断和治疗相对简单的常见疾病。
本文将介绍内科常见病的操作项目,旨在帮助医护人员更好地诊断和治疗这些疾病。
一、消化系统常见病操作项目:1. 腹部触诊:通过触摸腹部,检查腹部肿块、脏器肿大等情况。
2. 胃镜检查:通过镜子插入食管、胃等消化器官,观察和诊断胃炎、溃疡等疾病。
3. 检查大便样本:通过化验大便样本,发现潜血、寄生虫等指标,进行消化道疾病的诊断。
4. 肠镜检查:通过镜子插入直肠、结肠等部位,观察和诊断结肠炎、息肉等疾病。
5. 肝功能检查:通过化验血样,评估肝脏功能,判断肝炎、肝硬化等疾病的严重程度。
二、心血管系统常见病操作项目:1. 心电图检查:通过记录心脏电活动,判断心律失常、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
2. 血压测量:通过测量血压,评估高血压、低血压等疾病的严重程度。
3. 超声心动图检查:通过超声技术,观察和诊断心脏瓣膜异常、心室肥厚等疾病。
4. 心脏磁共振成像:通过磁共振技术,了解心脏结构和功能,评估心肌梗塞、心肌炎等情况。
5. 索芬坦试验:通过不同姿势下血压的变化,判断立位性低血压等疾病。
三、呼吸系统常见病操作项目:1. 肺功能检查:通过呼气流量、肺活量等指标,评估肺部功能,判断哮喘、肺气肿等疾病。
2. 支气管镜检查:通过插入支气管镜,观察和诊断支气管炎、肺结核等疾病。
3. 胸部X光检查:通过X光技术,观察肺部结构、阴影等情况,评估肺炎、肺癌等疾病。
4. 动脉血氧饱和度测量:通过探针测量氧气饱和度,评估呼吸衰竭、间歇性低氧血症等疾病。
5. 痰液培养:通过培养痰液样本,检测细菌和真菌感染,帮助治疗肺炎、支气管扩张等疾病。
四、泌尿系统常见病操作项目:1. 尿常规检查:通过化验尿液,评估肾脏功能,判断尿路感染、肾小球肾炎等疾病。
2. 肾功能检查:通过检测血清肌酐、尿素氮等指标,评估肾脏的排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