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年7月国开(中央电大)汉语言专科《中国现代文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8年7月国开(中央电大)汉语言专科《中国现代文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8年7月国开(中央电大)汉语言专科《中国现代文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8年7月国开(中央电大)汉语言专科《中国现代文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试卷代号:2411

2018年7月国开(中央电大)汉语言专科《中国现代文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1928年1月,在世界性左翼思潮影响下,在上海的两个社团三个刊物一起,共同提倡革命文学,形成了无产阶级文学倡导运动。其中,这两个社团是创造社和(C)。

A.觉悟社

B.春雷社

C.太阳社

D.新月社

2.在现代派诗人中,最具先锋意识也最年轻的是《二十岁人》(1936)的作者(D)。

A.卞之琳

B.冯至

C.何其芳

D.徐迟

3.孤岛时期的“南明史剧”《碧血花》《海国英雄》和《杨娥传》是40年代历史剧创作高潮的前奏。这些作品的作者是(A)。

A.阿英

B.阳翰笙

C.夏衍

D.陈白尘

4.解放区民歌体叙事诗的主要作品有《王贵与李香香》《漳河水》《赶车传》《王九诉苦》和《赵巧儿》等。其中《王贵与李香香》的作者是(A)。

A.李季

B.阮章竞

C.田间

D.张志民

5.徐志摩在眼看博士学位到手之际,却厌倦了美国社会的功利色彩,不顾家庭的反对,决然横渡大西洋,是想去拜一位英国哲学家为师,这位哲学家是(B)。

A.尼采

B.罗素

C.叔本华

D.杜威

6.与鲁迅一样,曾留学日本,并“弃医从文”的另一位现代作家是(C)。

A.周作人

B.田汉

C.郭沫若

D.茅盾

7.从1931年起,巴金历时十年,完成了由《家》《春》《秋》三部连续的长篇小说组成的近百万字的(C)三部曲。

A.《爱情》

B.《生活》

C.《激流》

D.《人间》

8.“我”从小失去父亲,由母亲卖身供养求学。当“我”发现这个残酷的事实后,坚决离开了母亲。但是生活的艰辛无情地嘲弄了“我”,在受骗失身之后,“我”一步一步滑向命运的波谷,终于和母亲一样,做了“世袭”的妓女。这个故事出自小说(A)。

A.《月牙儿》

B.《柳家大院》

C.《断魂枪》

D.《我这一辈子》

9.《萧萧》的主人公是一个童养媳萧萧。她12岁出嫁来到婆家,丈夫只有3岁,等到长成少女,却被雇工引诱怀了身孕。这个雇工是(B)。

A.傩送

B.花狗

C.柏子

D.天保

10.因为《蛇》《蚕马》《无花果>和《南方的夜》中的优美诗句,有人称冯至为“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这个人是(A)。

A.鲁迅

B.郭沫若

C.茅盾

D.闻一多

二、多项选择题

11.五四问题剧热潮之后,出现了一批歌颂时代新女性的剧目,主要有(ABC)等。

A.郭沫若的《卓文君》

B.熊佛西的《新人的生活》

C.欧阳予倩的《泼妇》

D.田汉的《名优之死》

12.30年代,文艺斗争日趋激化,其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有四个。其中主要有(ABD)等。

A.反对国民党政府“文化围剿”的斗争

B.与“民族主义文艺运动”的斗争

C.与《现代评论》派的斗争

D.与“自由人”和“第三种人”的“文艺自由论辩”

13.《女神》分为三辑,第一辑的三个诗剧是(BCD)。

A.《凤凰涅粲》

B.《女神之再生》

C.《湘累》

D.《棠棣之花》

14.散文集《背影》的内容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三类:(ABC)。

A.《执政府大屠杀记》《白种人——上帝的骄子!》等小品文

B.《背影》《给亡妇》《儿女》等亲情散文

C.《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温州的踪迹?绿》等写景美文

D.《航船上的文明》《旅行杂记》《伦敦杂记》等游记散文

15.《北京人》塑造了一系列“废人”的形象,主要有(ACD)等。

A.曾浩

B.愫方

C.文清

D.江泰

三、填空题

16.1915年9月15日,______主编的《新青年》创刊,拉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

陈独秀

17.1921年3月出版的______的《尝试集》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部个人诗集。

胡适

18.李金发的第一部诗集《______》(1925)经周作人推荐编入“新潮社丛书”后,扩大了象征主义的影响。

微雨

19.抗战胜利后,讽刺剧的创作中,最有代表性的是______的《升官图》。

陈白尘

20. ______参加“剧联”后,受左翼戏剧运动的影响,创作了《农村三部曲》(《五奎桥》《香稻米》《青龙潭》)。

洪深

21.1930年,______以王剑虹与瞿秋白的恋爱故事为原型,创作了中篇小说《韦护》,透露出了创作转变的迹象。

丁玲

22.抗战文艺运动指“七七事变”至“______事变”期间,以开展抗日宣传为主要内容的各种文艺活动。皖南

23.______的短篇小说《月牙儿》和《黑白李》都采用的是被焚毁的长篇小说《大明湖》的主干情节,而《断魂枪》则是流产的长篇小说《二拳师》中的一段。

老舍

24.徐志摩生前共出版过《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三本诗集,此外,还有其身后经亲友整理编印的诗集《______》等。

云游

25.《倾城之恋》中的______是个穷遗老的女儿,离婚回到家里,大家庭的尔虞我诈,使她在无奈之下,只能设法做一个女结婚员,找一份安稳的婚姻以获得经济上的安全。

(白)流苏

26.老舍,原名______,北京人,出生于满族正红旗一个平民家庭。

舒庆春

27.周作人、林语堂、______是现代闲适派散文传承中三个最重要的作家。

梁实秋

28.______被清华大学破格录取后,博览群书,手不释卷,立下了“横扫清华图书馆”的志向,又有“人中之龙”之誉。

钱锺(钟)书

国开(中央电大)汉语言文学本科《古代小说戏曲专题》十年期末考试简答题题库(排序版)

国开(中央电大)汉语言文学本科《古代小说戏曲专题》十年期末考试简答题题库(排序版) (电大期末纸质考试必备资料) 说明:1.试卷号:1340; 2.资料整理于2019年8月5日,收集了2012年1月至2019年1月中央电大期末考试的全部试题及答案。 从元稹的《莺莺传》到王实甫《西厢记》,崔张故事发生了哪些变化?[2012年7月试题] 答:(1)故事结局发生了变化,从分手的悲剧变成大团圆的喜剧; (2)人物形象发生变化,张生从始乱终弃的负心人变成忠于爱情的痴情种; (3)主题发生变化,从写文人逸事到歌颂青年男女对自由爱情的追求。 关汉卿《窦娥冤》的浪漫主义色彩表现在何处?你对这种浪漫主义如何评价?[2014年1月试题] 关汉卿《窦娥冤》的浪漫主义色彩表现在何处?你对这种浪漫主义如何评价?[2017年6月试题] 答:(1)《窦娥冤》的浪漫主义色彩表现为窦娥三桩誓愿的实现、鬼魂诉冤、清官雪冤等情节中。 (2)这种浪漫主义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理想和愿望,但这种不具备现实基础的美好结局削弱了剧本的悲剧力量。 关汉卿《窦娥冤》中的窦娥形象具有哪些性格特点?[2016年7月试题] 答:(1)善良贤孝,主要表现在她对婆婆的态度上。 (2)刚烈倔强,敢于抗争,主要表现在她和张驴儿、太守祷杌的冲突中。 和前代小说相比,明代白话小说中的爱情描写表现出哪些新的特点?[2016年1月试题] 答:(1)描写的对象发生了根本变化,市民阶层成为主要描写对象。 (2)择偶标准改变,向尊重品德情感、注重生活实际方面进化。 (3)主题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反对门第观念、贞操观念。 洪升的《长生殿)表现了怎样的思想内容?[2015年1月试题] 答:(1)通过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描写,歌颂真挚的爱情。 (2)通过开元天宝时期的社会政治生活,反映了时代的历史悲剧。 简述《水浒传》中梁山英雄接受招安的原因。[2012年7月试题] 答:(1)个人因素,即根深蒂固的忠孝观念和青史留名的人生追求。 (2)农民阶级固有的局限性,即只反贪官、不反皇帝的思想。 (3)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意识,即同仇敌忾、抵御异族侵略的渴望。 简述甄士隐、贾雨村这两个形象在小说《红楼梦》中所起的作用。[2016年1月试题] 简述甄士隐、贾雨村这两个形象在小说《红楼梦》中所起的作用。[2017年1月试题] 简述甄士隐、贾雨村这两个形象在小说《红楼梦》中所起的作用?[2013年1月试题] 答:(1)通过二人荣枯沉浮的故事揭示小说的主题。 (2)通过二人的牵引介绍小说中的重要人物。 (3)通过二人把天上的爱情故事搬到人间。 (4)交代“将真事隐去”、“用假语存焉”的特殊艺术手法。 简析《梧桐雨》一剧的艺术成就。[2012年1月试题] 简析白朴《梧桐雨》一剧的艺术成就。[2018年1月试题] 简析白朴杂剧《梧桐雨》的艺术成就。[2019年1月试题] 答:(1)善于借助景物描写揭示人物的内心。 (2)艺术构思上,把李杨爱情与梧桐联系起来,加强抒情效果。 (3)文采丰赡,清词丽句中不乏活泼自然。 简析传奇《桃花扇》艺术构思上的特点。[2016年7月试题] 简析传奇《桃花扇》艺术构思上的特点。[2017年6月试题] 答:(1)“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以男女主角爱情的悲欢离合反映南明的历史兴亡。 (2)发挥以物为线的传统叙事方式,以桃花扇作为串联故事的线索。 简析高明《琵琶记》中的蔡伯喈形象。[2013年7月试题] 答:(1)有浓厚的忠孝观念,时刻宣扬封建礼教。 (2)被封建礼教所束缚,因仕途羁勒而痛苦,是一个软弱怯懦的知识分子。 1

2017年汉语言文学考试真题以及答案解析(一)

2017年汉语言文学考试真题以及答案解析 2017年4 一名词解释(15分) 1、现代汉民族共同语言: 是指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2、调类 就是声调的分类,是按照声调的实际读法归纳出来的,调值相同的归为一个调类。声调的种类,就是把调值相同的字归纳在一起所建立的类。古汉语分为平上去入四个调类,现代汉语普通话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调类。调类一般用五音标记法来表示。阴平55,阳平35,上声214,去声51 3、部件 汉字合体字中由一个以上的笔画构成的可以独立书写的组字单位。大部分的汉字是由若干组笔画结构拼合而成的,这些相对独立的笔画结构称为「部件」。部件是大于基本笔画(例如:点、横、撇、捺等)而小于或等同于偏旁的结构单位。 4、单纯词 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语叫做单纯词 5、同位短语 又叫复指短语,多由两部分组成,前后各部分词语不同,但复指同一个事物。

二、简答(40分) 1、简述语音的社会属性 语音的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语音的社会属性表现在多方面。 1、从语音的地方特征和民族特征来看,普通话有翘舌音,而方言却没有;英语有齿间音,汉语却没有。 2、从语音表示意义的社会性来看,用什么声音跟表示什么意义没有必然的联系,而是随着社会不同而不同,由全体社会成员约定俗成。同样的语音形式可用来表示不同的意义,同样一个意义又可以有多种语音形式。 3、从语音的系统性来看,汉语里送气、不送气区别词义,英语不能;英语里清音、浊音区别词义,汉语普通话不能;语音的组合上,汉语的l只在音节开头出现,英语既可以在开头,也可以在末尾。 2、举例简述四种造字法 ⑴所谓象形法,就是描绘实物的形状或特征的一种造字法。象形字当中,也有一些不是直接用来表示具体实物,而是用来表示与实物有关的概念。例如:“大”字,原来是像一个正面直立的人的形状,手足展开,就表示“大”的意思了。这种从名词推广到形容词的造字法,是后来发展出来的。象形字虽然起源最早,但数量却最少。因为宇宙间的事物很多,不可能按每一事物的特征都造一个象形字,很多抽象的概念根本画不出来,而且即使画得出,这种依样画葫芦的造字法也太笨了。后来为了克服象形字的局限性,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就又发明了另一种造字法指

电大本科汉语言文学《中国古代文学专题1》试题及答案3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1) 试题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唐代孔颖达主持撰定的70卷的《》集唐前汉学之大成,是《诗经》研究 史上《毛传》、《郑笺》之后又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 2.“二南独立说”认为“二南”当从《诗经·国风》中独立出来,单列一类。这里的“二南”指的是《》《 ___》。 3.《秦风.》是《诗经》中最能体现同仇敌忾、抵御外侮的战斗精神的诗篇,诗日:“岂日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4.许穆夫人是《诗经》作品中少数几位留下了姓名的作者之一,《诗经·都风》中保存了她的作品《____》,诗中表达了对故国卫国灭亡的哀伤,也对阻止她回国吊唁的许国大夫进行了谴责批评。 5.“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是《诗经·卫风.一》一诗中的句子,诗中用桑叶的凋落来暗示了女子的年老色衰。 6.“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是《诗经·王风.____》-诗中的句子。 7.现存最早的《楚辞》本子是东汉王逸的《____》,他在《叙》中表明所依据的底本是刘向的辑本。 8.《____》一诗是屈原的绝笔,全诗最后说:“宁溘死而流亡兮,恐祸殃之有再”, 表明了诗人以死殉志的悲壮之情。 9.“首虽离兮心不惩”、“魂魄毅兮为鬼雄”是屈原《____》一诗中的句子,诗歌赞颂勇武刚强的将士,充满了慷慨悲壮的英雄气概。 10.南朝齐诗人____对山水诗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进作用,“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即是他描写山水的名句。、 11.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诗风以清淡著称,但他《临洞庭》中的名句“气蒸云梦泽, ”却气势壮阔。 12.中晚唐很多诗歌关注民生疾苦,如诗人____ 的《橡媪叹》一诗就反映了老百姓在官吏的横征暴敛下只得以橡实充饥的惨剧。 13.周邦彦怀古词名作《西河·金陵怀古》化用了唐代诗人____ 的《石头城》和《乌衣巷》中的句子,但却没有斧凿的痕迹。 14.唐代大诗人杜甫伤悼诸葛亮的绝句《____》结尾写道:“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表达了对诸葛亮功业未竞的无限惋惜。. 15.建安时期的咏物诗多借咏物来寄托情志,其中诗人的《赠从弟》其二“亭亭山上松”颇具代表性。 1

汉语言文字学试题

汉语言文字学试题 一、15分) 1、根据汉语拼音方案写出下列的拼音。(4分) ⑴我们去天安门广场看升旗。 ⑵留学生要提高运用汉语的水平。 2、根据普通话的声韵拼合规律,分别说明下列拼音错误的原因并加以改正。(4分) ⑴ciǎo(巧)⑵tā(拖)⑶jà(价)⑷güé(决) 3、写出下列声母的国际音标,并说明其发音特点(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4分) ⑴ch[]⑵z[]⑶r[]⑷q[] 4、轻音音节有什么作用?举例加以说明。(3分) 二、文字部分(15分) 1、说明下列汉字的造字法,合体字请指出其偏旁及作用。(7分) (示例:休,会意字,偏旁为亻、木,均表意,表示人靠着树休息) ⑴森⑵辩⑶从⑷舟⑸甘(6)闻⑺阁⑻武 2、下列词语中如有别字,请加以改正。(4分) ⑴飞扬拔扈()⑵短小精捍()⑶投机捣把() ⑷如法泡制()⑸惮精竭虑()(6)潜然泪下() ⑺篷荜生辉()⑻磬竹难书() 3、写出与下列繁体字相对应的简化字。(4分) ⑴嘆⑵難⑶畢⑷塵⑸穢(6)瀋⑺豐⑻邊 三、词汇部分(20分) 1、举例简要说明应该从那些角度辨析同义词。(6分) 2、指出下列各个合成词的构成方式(复合式的还须指出其类型)。(6分) 司令说服女儿沙子花儿质量莲子姐姐胆怯老乡跳高老龄 词语辨析。(8分) ⑴“大家请他再唱一个,他就又唱了一个”中“再”和“又”能否互换?为什么? ⑵“欢迎你以后常常来母校看看”中的“常常”能否换作“往往”?为什么? ⑶“情况很复杂,你的想法未免过于简单了”中的“未免”能否换作“难免”?为什么? ⑷“看到这次冠军非自己莫属,王平不免有些飘飘然”中的“不免”是否可以换成“难免”?为什么? 四、语法部分(30分)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改正。(4分) ⑴汉语中的形容词大部分都能重叠使用。 ⑵词是语言中最小的语法单位。 ⑶词类划分的标准主要是词的意义。 ⑷连词都可以连接词、词组、句子,甚至段落。 2、下列句子或短语是否有歧义,如果有歧义,请加以分化。(8分) ⑴电脑没叫他拿走。⑵我让他说了几句。⑶我们三个人一组。⑷热爱边疆的战士。 3、举例说出表达下列意义的语法形式(至少列出两种)。(6分) 示例:表示“完成” 语法形式①动词+了例如:他买了一本书。 ②动词+结果补语例如:作业刚做完。 ⑴表示“比较” ⑵表示“动作或状态的起始” ⑶表示“存在”

实用英语期末复习(汉语言文学)

1.为方便起见,这些照片将按时间顺序展示。 For convenience, the photos will be shown in time sequence. 2.货款一付,货物就会在你方便的时候运到。 Once the payment has been made, the goods will be delivered at your convenience. 3.请给家里打个电话,告诉他们我正在回家(去公司)的路上。 Please dia l home and tell them I’m on the way home.(on the way to the company. ) 4.It seems ages since we heard from you—and even longer since you went to work in China. 似乎很长时间没收到你的来信了,从你到中国工作时算起,到现在就更久了。 5.与其说他是位音乐家,倒不如说他是位诗人。 He is more of a poet than a musician. 6.我们在过去的几个月里已经成功地加快了生产速度。 We have succeeded in speeding up the production rate in the past few months. 7.我建议你把这一笔钱存入银行。 I suggest that you make a deposit at the bank. 8.Every day, about 128 million Americans log onto the Internet to use email, receive news, access government information, conduct business, book travel reservations, and engage in other activities. 每天,大约有一亿两千八百万美国人登录因特网使用电子邮件,接收新闻,获取政府信息,办理生意,预定机票酒店及从事其他活动。 9.Please rise together with me in offering our sincere wishes that the coming years will be filled peace, joy, happiness and love. 请起立与我共同举杯,让我们衷心祝愿,未来的岁月将充满祥和、快乐、幸福和爱情。 10.This means that you can make the call again to the right number without having

汉语言文学专业模拟试题真题完整版

汉语言文学专业模拟试 题真题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汉语言文学·专业》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韵母中只有韵头和韵腹的是()。 A、ai B、iang C、ua D、ou 2.“展览馆”前两个音节的连续变调是()。 A、阳平、上声 B、阳平、阳平 C、半上、半上 D、阳平、半上 3.下列四组词中不全是外来词的是()。 A、扑克、幽默 B、引擎、海洛因 C、基因、咖啡 D、白宫、俱乐部 4.下列各组词中,全部都是单纯词的是()。 A、尼龙、马达、姐妹 B、沙发、枇杷、巧妙 C、休克、游泳、吩咐 D、逻辑、荒唐、葡萄 5.从结构关系的角度看,“小二黑的漂亮”属于()。 A、主谓词组 B、动词性词组 C、偏正词组 D、名词性词组 6.“小王把大门关上了”中的“把大门关上”,从结构类型上看属于()。 A、偏正词组 B、动宾词组 C、谓词性词组 D、体词性词组 7.下面四个句子结构不太协调的是()。 A、家乡一片绿,祖国万年青。 B、高高兴兴来上班,平平安安回家去。 C、谦虚人常思己过,骄傲者只议人非。 D、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 8.下面四组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九宵云外、耳濡目染 B、一筹莫展、轻歌曼舞 C、一杯黄土、虚与委蛇 D、相形见拙、彬彬有礼 9.下列单韵母中舌位最低的是()。 A、a B、o C、u D、i 10.下列词组中谓语部分属于连动结构的是()。 A、我认为小李说得更好 B、连长命令战士开炮 C、我举手赞成 D、我吓了一跳 二、选择题(读古文,根据文意选择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20分)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1.“子路从而后”中的“后”是()。 A、动词用作名词,“落后” B、方位名词用作动词,“落后” C、名词用作动词,“后面” D、方位名词用作状语,“在后面” 2.文中的“丈人”是指()。 A、老年人 B、岳父 C、巨人 D、老百姓 3.“以杖荷蓧”中的“荷”字意思是()。 A、挑 B、插 C、农具 D、荷花 4.“孰为夫子”句的准确翻译是()。 A、谁是夫子 B、谁称得上是夫子 C、说的就是夫子 D、哪个能做夫子 5.“植其杖而芸”中的“植”和“芸”的意思分别是()。 A、“用”和“运送” B、“用”和“除草” C、“种”和“耘田” D、“插”和“除草” 6.“杀鸡为黍而食之”的“为”字是()。 A、介词,给 B、介词,做 C、动词,煮 D、动词,给

电大本科汉语言文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2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期末考试 心理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个3分,共30分,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入括号中) 1.某种感觉的韦伯分数越小,说明该感觉越( )。 A.迟钝B.敏锐C.正常D.低常 2.听到悦耳的歌声,这时人们的心理活动主要是( )。 A.思维B.感觉C.知觉D.想像 3.先前学习的内容对后续学习内容所产生的干扰作用叫( )。 A.前摄抑制B.倒摄抑制C.超限抑制D.侧抑制 4.心理旋转实验中被试在大脑中进行图像旋转,体现了表象的( )特点。 A.直观性B.稳定性C.概括性D.可操作性 5.以下不属于诱导依从策略的是( )。 A.登门槛效应B.留面子效应 C.引诱法D.示范法 6.冯特创立的心理学派是( )。 A.构造心理学B.机能心理学 C.格式塔心理学D.行为主义心理学 7.主张情绪是对机体变化的知觉的情绪理论是( )。

A.詹姆斯一兰格理论B.坎农一巴德理论 C.沙赫特一辛格理论D.斯腾伯格理论 8.世界上第一个标准化的智力量表是( )。 A.斯坦福一比奈智力量表B.比奈一西蒙智力量表C.韦克斯勒智力量表D.瑞文推理测验 9.“活泼好动、行动敏捷”是人的( )特征的表现。 A.气质B.能力C.性格D.兴趣 10.“印刻”的概念是由奥地利的( )提出的。 A.劳伦兹B.皮亚杰C.艾里克森D.柯尔伯格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1.韦伯定律 12.聚合思维 13.复合情绪 14.刻板印象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从以下4个题中任选3个完成) 15.简述意识的含义并列举意识的几种不同状态。16.遗忘的影响因素有哪些7 17.使用智力测验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18.简述人格的自我调控系统的成分及其作用。 四、论述题(20分) 19.试述主要的工作动机理论,并结合实际谈谈如何运

汉语言文字学基础2名词解释和简答题部分

汉语言文字学基础2 名词解释和简答题部分 省形:指汉字形声字的形符在形体结构上笔画有所省略。如乔字“从夭从高省”。 省声:指汉字形声字的声符为某字的省略如:炊,从火,吹省声。 异文:凡同一书的不同版本,或不同的书记载同一事物而字句互异,包括通假字和异体字,都称异文。 《说文解字》 简称《说文》,是我国第一部分析字形、说解本义、辨识音读的字典,也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文字训诂著作之一。作者东汉许慎。作者总结了汉字构造的“六书”理论。该书首创部首法排检法,所收9353个汉字(另有重文1163)依据540个部首分部排列;通过分析字形探求字的本义。 说文四大家 段玉裁金坛人《说文解字注》 朱俊声吴县人《说文通训定声》 桂馥曲埠人《说文解字义证》 王筠安丘人《说文句读》、《说文释例》 转注: 转注者,建类一首,同义相受,考老是也。由于许慎定义模糊,对专注的理解分歧很大。南唐徐锴、清代江声等人主以同部为转注,戴震、段玉裁等人主以互训为转注,朱俊声主以引申为转注。 四体二用: 六书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造字之法,能创造新字。转注和假借是对已有汉字的运用,是用字之法。 古今字: 一种纵向的历时的同词异字现象,即同一个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用不同的字来表示,就形成古今字。前一个时代所用的字称为“古字”,后一个时代所用的字称为“今字”。 异体字: 指在任何情况下,只是字形不同而音义完全相同的字。也就是说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互换,而词义不发生歧义。 通假字: 就是古代文献中本有其字不用,而用与之形体不同,意义不同,只是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另一字代替其意义。 六书: 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现意,上下是也。

汉语言文学期末考试题(有答案)

《汉语言文学》期末考试题 一.填空题 1 .“大历十才子”是指李端.卢纶.吉中孚___ .____. ___.____. ___ ___. ___等。 2. 杜牧时称“小杜”,因与____齐名,被称为“小李杜”。 3.韦应物以____ 著名。 4.《滁州西涧》是_______的代表作。 5.世称“韩孟诗派”中的“韩”指_______,“孟”是指___________。 6.李商隐的抒情之作中,最为杰作的是以______为中心的情诗。 7.屈原的《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它和《诗经》并成为“__ __”。 8.《离骚》全诗372句2400余字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为宏伟瑰丽的_______。 9.《离骚》是我国古代_______的典范之作。 10.《离骚》最引人注目的两类意象____ . ___。 11.我国最早的记事文字是_______和_______。 12.《尚书》意为“_______”是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的作品汇编。 13.《尚书》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部分。 14._______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成熟。 15.庄子名____,____时期____国人。 16.《论语》是___家的代表作,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由孔子及其弟子篆录而成。 17.先秦诸子散文中最具有文学价值的首推为____共____篇分为内、外、杂三部分。 18.《庄子》的哲学思想起源于____,而又有所发展。 19.先秦儒家的最后一位大师为:____。 20.《韩非子》是先秦____家的代表作,共55篇,着重谈治国的法术,为君王所

采用。 21._____是汉代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学样式,它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韵散兼行。可以说是诗的散文化,散文的诗化。 22.汉赋经历了_____,_____,_____几个发展阶段。 23.西汉前期,在传统的骚体赋方面取得较高成就的是_____,其代表作有_____和_____。 24.______的______,奠定了典型的汉代大赋的基础。 25.杨雄的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史称“四大赋”。 26.两汉乐府是继______、______之后,中国诗歌史上又一座辉煌的里程碑。 27.______多数独立成篇,还有一些附在______的结尾。 28.______是东汉文人五言抒情诗成熟的标志。 29.曹丕在《______ 》中称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为“建安七子”。 30.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获得更加自觉的发展,诗歌、散文、辞赋、骈文、小说等文学样式,都取得了显著成就,期中______的地位尤为突出。 31.曹丕博学多识,勤于著述,他的《典论·论文》是中国______史上第一篇专门性的论著。 32.魏晋南北朝小说可以分为______和______两类。 33.《文心雕龙》的作者是______。 34.曹丕的______探讨了个性与风格的关系,标志着古代文学批评进入一个新时期。 35《三国演义》中的“望梅止渴”“七步成诗”等情节都是取材于______。 36.西晋陆机文学创作的专论是______。

汉语言文学试题及答案

汉语言文学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各级各类学校要用普通话作为教学语言,在_____ __ ,普通话要成为校园语言。 2、涌藏语系主要分布在中国、______ 、缅甸、___ ___ 等地。 3、单元音韵母包括________个舌面元音和3个舌尖元音。 4、上声音节后的轻声音节读_________ 调。 5、________ 、_______ 两韵母儿化,直接卷舌。 6、石鼓文是刻在鼓形石上的________文,是我国最古的________文字。 7、小篆据说是秦相________简化大篆而成。 8、了解字义,对防止________ 有帮助。 9、多义词的转义往上通过_______或以本义作比喻的方式形成。 10、谚语具有鲜明的_________ 、特定的思想性,通俗生动的等特点。 11、古语词具有________的特点,多用于______ ___语。

12、句式搭配不当主要指在一组结构较整齐或____ __一致的句式中,不须______ 的要求,随意使用不一致的句式。 13、领词往往引出一吕排比句与________ ,使联语衔接自然,_________ 。 二、选择题: 1、粤方言的使用人口占汉民族的() A.4% B.5% C.2.4% D.8.4% 2、下列儿化属于表示"喜爱"、"亲切"等感情色彩的是() A.猴儿 B.话儿 C.头儿 D.信儿 3、东晋以后的草书变体称为() A.隶草 B.章草 C.今草 D.狂草 4、属于支配式的是() A.纠正 B.袒护 C.人为 D.借口 5、《汉江临泛》的作者是() A.李白 B.杜牧 C.李贺 D.王维 三、多项选择 1、通行客家方言的地区是() A.广东西部 B.广东东北部 C.福建西北部 D.江西东部 2、"不"念轻声的有()

汉语言文字学习题

汉语言文字学习题 一、填空(每空1分。共25分) 1、《论语》第一篇是《_____》,今见《孟子》最早注本为东汉_______注。《诗经.关雎》最后一句是_______。《左传.隐公元年》:“若阙地及泉,______,其谁曰不然?”《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______,而有志焉。”《离骚》:“纷吾既有_______兮,又重之以修能。”“绝圣弃知,大盗乃止。”语出《______》篇。 2、今字“婚”的古字是_______。“头发”的“发”字的繁体字是_______。“勝”字的声符是_____。查《康熙字典》“鄙”字在_______部。 3、《词诠》为近人_____所著,周德清《中原音韵》分曲韵为______部。陆发言著《_____》分诗韵为206韵。 4、现代汉语的两个元音韵尾是_______、_____。“除”韵的字母是舌尖后、送气、清、_______音。“居”的韵母是舌面、______、______、______元音。“共”的韵母属于______呼。“小雨”连续时,“小”的实际调值是_______. 5、从短语的结构类型看,“绕道走”属于______短语。“书本”一词属于复合式的_____型。修辞格的通感也叫____觉。 6、王力分先秦古韵为30部,与“缉部”相配的阳声韵是_____部。36个字母的牙音_____。“今”属13辙的_____辙。 二、解释名词术语(每题4分,共20分) 1、籀文 2、犯孤平 3、惯用语(举例) 4、施事宾语(举例) 5、之为言(举例) 三、回答问题(每题10分,共40分) 1、举例说明动词和形容词相区别的语法特征。 2、把字句和被字句的构成和应用有哪些条件? 3、根据王力《古代汉语》语法体系语气词有哪些?请各举一例说明。 语言学概论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口腔、鼻腔、______腔是人类发音的共鸣腔。 2、瑞士语言学家绪尔在他的名著《_______》中提出“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的理论在主张。 3、在世界各大语系中,使用人数最多的两个语系是_____语系和______语系。 4、共鸣腔有多种形式,被特别强化的陪因在语音分析中叫_______,用______等等表示。 5、性、数、格是______词和______词所具有的语法范畴。 6、任何符号都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体,语言符号的形式是语音,而______是它的内容。 7、以_____结尾的音节叫做闭音节。 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40分) 1、组合关系 2、音位的区别特征 3、外来词

汉语言文学期末考试

第一、二章章节测试 姓名: 一、判断题 1、语言是以语法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音为结构规律的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2、语言中书面语是第一性的,口语是第二性的。() 3、口语具有简短明快、通俗自然地特点。() 4、书面语具有语句雅正、结构完整的特点。() 5、书面语是口语得以形成的基础和源泉,并不断为口语提供鲜活的材料,促使口语向前发展。() 6、王力的《汉语史稿》以语音的演变为主要依据,参照语法和词汇的变化将汉语的发展分为上古、中古、近代和当代四个时期。() 7、民族共同语是一个民族全体成员共同使用的语言,方言是局部地区人们使用的语言。() 8、唐宋以来,以北京话为代表的北方与逐渐取得了各方言区之间的交际工具的地位。() 9、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10、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分布最广的语言。() 11、世界上的文字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表音文字和表意文字,汉字属于表意文字。() 12、汉字形体演变的总趋势是:变图画为线条,改繁复为简易,从表声到表意。() 13、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改革文字的原则就是“约定俗成,稳步前进”。() 14、笔画法一般先按笔画数从少到多排列,内部再按笔形的横、竖、撇、点、捺、折的顺序排列,以此类推。() 15、巿字念(fu),卂字念(qiong).。() 16、戊字念(wu) ,戌字念(shu) ,戍字念(xu)。() 17、字形的规范包括不写错别字,不用繁体字和不规范的简体字,不用异体字。() 18、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有意义的单位,它可以分为两大类:成词语素和不成词语素。() 19、本义是一个词在某一历史阶段中最主要最常用的意义,基本义指一个词有历史可查的最早意义。() 20、楷书是从隶书演变而来的,兴于汉末,盛行于魏晋,一直沿用至今天。因为比以前任何一种字体都好写好认,可以作为“楷模”,所以尊之为“楷书”,又称“真书”、“正书”。() 二、不定项选择题 1、汉语有()和()两种存在形式。 A、口语 B、书面语 C、方言 D、普通话 2、中古汉语是从()到()。

汉语言文学语言学试题7814552745988教学内容

全国200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语言学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45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6小题,每小题1分,共26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语言符号具有可变性的根本原因在于语言符号的() A.任意性 B.强制性 C.离散性 D.线性 2.音高取决于() A.发音体振动的振幅 B.发音体振动的频率 C.发音体振动的持续时间 D.共鸣器的形状 3.听觉上最自然、最容易分辨的最小语音单位是() A.音素 B.音位 C.音渡 D.音节 4.就词重音而言,不能用来区别意义的是() A.自由重音 B.移动重音 C.固定重音 D.不固定重音 5.北京话“慢”单念时读[man],但“慢慢儿”却有人读做[mai mar],前一音节的语流音变现象是() A.同化 B.异化 C.弱儿 D.增音 6.“奥林匹克运动会”这个词包含的语素数量是() A.2个 B.3个 C.4个 D.7个 7.英语“worker”中的“-er”是() A.构词语素 B.构形语素 C.虚词语素 D.词根语素 8.下列汉语词语中的“儿”不属于词根语素(实义语素)的是() A.健儿 B.女儿 C.少儿 D.花儿 9.整个语汇系统的核心和基础是() A.通用语汇 B.常用语汇 C.一般语汇 D.基本语汇 10.一般语汇(非基本语汇)最重要的来源是() A.古语词 B.方言词 C.新造词 D.外来词 11.词组的聚合关系分类是指把词组分成() A.向心词组和离心词组 B.联合词组和偏正词组 C.基本词组和特殊词组 D.简单词组和复杂词组 12.把句子分成“单句”和“复句”,这种分类是() A.句子的句型类 B.句子的句式类 C.句子的功能类 D.句子的简繁类 13.“吓唬”和“恐吓”在非理性意义上的主要差别是() A.语气意义不同 B.感情色彩不同 C.语体色彩不同 D.形象色彩不同 14.下列关于词的本义和基本义关系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A.二者总是一致 B.二者总是不一致 C.基本义比本义更常用 D.本义比基本义更常用 15.下列各项词义引申中,采用比喻方式的一项是() A.“锁”本指一种器具,后引申指凭借这一器具的行为 B.“兵”本指兵器,后引申指使用兵器的人 C.“南瓜”本指一种植物,后引申指这种植物的果实 D.“后台”本指舞台的后面,后引申指在背后操纵、支持的人或集团 16.下列关于等义词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A.等义词是理性意义和非理性意义都完全相同的词 B.等义词一般都能够长期并存 C.等义词在语言表达上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D.同义词大多是等义词

电大专科汉语言文学《大众传媒》试题及答案Word版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8分,共40分】 1.“镜中我” 2.媒介控制 3.信息社会 4.拟态环境 5. 5W理论 二、问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人类传播活动的第二个历史阶段是什么? 2.民主参与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三、论述题(30分) 试分析“受众即市场”观点的积极意义和缺陷。 试卷代号:21 65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大众传播学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11年7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8分,共40分) 1.“镜中我”是库利学说中最为流行的一个概念。这个概念是他在1902年提出的,用来说明自我如何在与他人的互动关系中不断形成的过程。所谓的“镜中我”可以理解为想像中的社会镜子,存在于个人生活交往的各种社会关系之中,我们的自我就映照在这面社会镜子里。通过这面镜子我们才能认识自己。 2.媒介控制是指传播制度中通过某些环节或因素对传播媒介的传播行为进行约束和施加影响,使其符合社会利益和社会发展需要的过程。能够产生媒介控制作用的环节或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包括国家和政府的政治力量、各种利益集团和经济势力、广大受众的社会监督和传播媒介的内部控制等。 3.信息社会是指信息成为与物质和能源同等重要甚至比之更为重要的资源,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以信息为核心价值而得到发展的社会。简言之,就是大量生产、传播、消费信息的社会。 4.拟态环境也就是信息环境,它并不是现实的再现,而是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 5. 5W理论由拉斯韦尔提出,指一个传播过程中的五要素,即谁(Who),说什么(Say What),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对谁说(To Whom),产生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 二、问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1)人类传播活动的第二阶段是文字传播时代。(5分) (2)文字的出现标志着人类传播活动进入了第二个阶段。这个阶段从文字的发明延续到印刷的兴起:(5分) (3)文字是继语言之后的第二种媒介,它的发明使传播活动和人类社会发生了意义重大的突破。从传播的角度看,文字媒介的显著功能有两点,即使信息在空间中传之广远和在时间上传之久远,从而弥补了口语媒介的两大缺陷。(5分) 2.民主参与理论要求大众传媒向一般民众开放,允许受众的自主参与。(4分)其主要观点有: (1)任何个人和弱小群体都拥有知晓权、传播权和媒介接近权。(4分) (2)媒介应主要为受众而存在,而不应主要为媒介组织、职业宣传家或广告赞助商而存在。 (4分) (3)与大规模的、单向的、垄断的大媒介相比,小规模的、双向的、参与的媒介更合乎

2020年汉语言文字学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2020年汉语言文字学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选择题(60题,每题1分判断题正确选A,错误选B) 1.要克服表意字和记号字的局限性所造成的困难,只有一条出路()。 A. 采用表形的方法 B. 采用表音的方法 C. 采用表形兼表音的方法 D. 采用表音兼表形的方法 2.在汉字里,像“花”这样可以从结构上进行分析的字,一般称为()。 A. 独体字 B. 象形字 C. 合体字 D. 指示字 3.“花”中的“艹”和“化”属于() A. 语言的符号 B. 文字的符号 C. 拼音的符号 D. 字母的符号 4.先秦称铜为金,所以后人把古代铜器上的文字叫作()。 A. 甲骨文 B. 金文 C. 大篆 D. 小篆 5.《史籀文》是()太史籀所作的一部字书。 A. 周文王 B. 周武王 C. 周宣王 D. 周厉王 6.到了汉代,()取代小篆成为主要字体。 A. 甲骨文 B. 金文 C. 隶书 D. 楷书 7.魏和西晋碑刻一般使用(),字体大都很工整。 A.隶书 B. 楷书 C. 草书 D. 行书

8.在汉字形体演变的过程中,()是最重要的一次变革。 A. 甲骨文变为金文 B. 隶书变为草书 C. 篆文变为隶书 D. 行书变为楷书 9.在东汉晚期出现了一种新的字体,就是()。 A. 隶书 B.草书 C. 行书 D. 楷书 10.“余尝谓汉魏时,隶乃正书,钟、王小楷乃隶之行”,这里的“王”指的是()。 A. 王羲之 B. 王献之 C. 王廷风 D. 王学仲 11.()不但批判了六书说,而且还提出了关于汉字构造的新理论——三书说。 A. 许慎 B. 江永 C. 唐兰 D. 裘锡圭 12.下列()形声字的形成,是通过改换形声字偏旁形成的。 A. 赈 B. 羞 C. 弦 D. 野 13.下列哪对异体字的用法是属于部分异体字用法中的包含式?() A. 採和采 B. 汝和女 C. 记和纪 D. 雕和凋 14.下列哪个汉字属于同形字中在结构或形体上是同为形声字类型的?() A. 姥 B. 体 C. 夯 D. 槕 15. 指出下列哪些字是属于文字合并中的母字并入分化字的例子。

电大本科汉语言文学现代汉语专题试题及答案(6)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 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开卷) 现代汉语专题试题 一、举例并解释下列术语( 每词4分, 共20分) 1.声调 2.复合词 3.双宾动词 4.词类 5.成字部件 1.声调是贯穿一个音节的高低升降的调子, 由音高变化形成, 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例如普通话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 2.复合词由两个以上的词根语素组合构成的合成词。例如”江山、海洋、农民”等等。 3.双宾动词就是能够同时带两个宾语的动词。例如”送你一朵花”, ”送”有两个宾语。 4.词类就是按照词的语法功能划分出来的类别。例如名词、动词、形容词。 5.成字部件就是能够独立成为一个汉字的部件。例如”好”

中的”女、子”就是成字部件。 二、判断正误( 每小题1分, 共10分。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 1.韵母10U、 uei、 uen的拼写形式在实际运用中永远不会出现。( √ ) 2.普通话要以白话文著作作为语法规范。( × ) 3.方言是地域文化的反映, 因此方言不应该被消灭, 而应该保留。(√ ) 4.普通话语音系统中唯一一对清浊对立的辅音都是舌尖后音。(√ ) 5.定位语素全部都是词缀, 非定位语素就是词根。(× ) 6.动词和形容词的主要区别是动词能够充当谓语。(× ) 7.汉字和音节是对应的, 普通话一个音节只用一个汉字记录。(× ) 8.汉字是记录汉语的法定文字, 因此汉字中不能夹杂非汉字符号。(× ) 9.网络语言产生的原因与网民使用方言有关, 因此属于地域方言。(× )

10.网络语言会对现实语言产生一定影响。( √ ) 4.从不同角度纠正下面句子中存在的问题。( 10分) 解题提示: 下面的句子, 可能在语汇、语法、汉字书写方面有错误, 注意纠正。直接写出正确的句子即可, 不需要说明纠正的原因。 ①青年朋友们, 努力吧, 未来的鸿图要靠我们来描绘。 ②我报设立了”改革刍议”栏目, 欢迎读者参与。 ③这篇文章, 针贬时弊, 观点鲜明, 受到了读者的好评。 ④这一张张笑容, 一颗颗红心, 汇成了爱的海洋。 ⑤这是新老顾客备受信赖的名牌产品。 ①青年朋友们, 努力吧, 未来的宏图要靠我们来描绘。 ②我报设立了”改革小议”栏目, 欢迎读者参与。 ③这篇文章, 针砭时弊, 观点鲜明, 受到了读的好评。 ④这一张张笑脸, 一颗颗红心, 汇成了爱的海洋。 ⑤这是备受新老顾客信赖的名牌产品。

汉语言文学试题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1—200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汉语言文OO级第四学期中国古代文学(B)(1)试题 2002年7月 一、填空(每空1分,共25分) 1.本学期我们学习过的两首上古劳动诗歌是:《吴越春秋》所载的《》和《礼记·郊特牲》记载的传为伊耆氏时代的《》。 2.春秋战国时期的散文可分为两大类,即散文和散文。 3.屈原最重要的代表作是长篇抒情诗《》,组诗《》、《》和长诗《天问》等。 4.汉初,政论散文的代表作家是《过秦论》的作者和《论贵粟疏》的作者。 5.汉代历史散文的代表作家是《史记》的作者和《汉书》的作者。 6.曹魏正始时期的两位最有代表性的作家是和。 7.《咏史》八首的作者是,《游仙诗》十四首的作者是,《拟咏怀》二十七首的作者是。 8.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小说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记述神仙方术、鬼魅妖怪、殊方怪异、佛法灵异的小说,一类是记述人物的轶闻琐事、言谈举止的 小说。 9.先秦至南北朝两位最伟大的诗人是先秦时代的和晋代的。 10.本学期我们学习过其作品的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是《》,现存的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文总集是《》。 11.我们学习过的三次民间诗歌创作高潮是先秦的《》民歌,汉代的民间歌辞和南北朝民歌。 二、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共5分;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入括号) 1.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学艺术起源于( )。 A.人对自然的模仿 B.人类的生产劳动 C.人类的阶级矛盾与阶级斗争 D.人类的游戏 2.我们现在所见到的《诗经》就是( )。 A.《鲁诗》 B.《齐诗》 C.《韩诗》 D. 《毛诗》 3.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是( )。 A.《汉书》 B. 《史记》 C.《春秋》 D.《战国策》 4.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一首由文人创作的七言诗是( )。 A.曹植的《美女篇》 B.枚乘的《七发》 C.曹丕的《燕歌行》其一 D.王荣的《七哀》诗其一 5.被杜甫称赞其诗作“凌云健笔意纵横”,“暮年诗赋动江关”的南北朝诗人是( )。 A.谢灵运 B.谢跳 C.庾信 D.江淹 三、多项选择(每小题1分。共5分;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入括号) 1.下列作品中,不是屈原创作的作品是( )。 A.《九辩》 B.《招隐士》 C.《七发》 D. 《九怀》 E.《七谏》 2.下列历史著作中,属于纪传体的有( )。 A.《左传》 B.《战国策》 C.《国语》 D.《史记》 E.《汉书》 3.《古诗十九首》的主要内容是写( )。 A.劳动者的苦难及其反抗 B.游于思妇的离别相思之苦 C.青年男女争取婚姻自由的斗争 D.统治者的歌舞田猎生活

电大专科汉语言文学《中国现代文学》试题及答案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8-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半开卷) 中国现代文学试卷 2018年7月 一、填空题(要求:书写规范,不得有错别字。每空2分.共30分) 1.现代文学的第一个十年,即1917年至1927年,习惯上又称“____时期”。 2. 1926年4月,主编《晨报副刊》的徐志摩与闻一多在副刊上开辟了“------一”专栏,新月诗派(格律诗派)正式形成。 3.李金发的第一部诗集是《____》。 4.被称作京派小说“鼻祖”的一----- ,原本就是在鲁迅影响下成长起来的“乡土文学”作家,虽未能得到鲁迅的赏识,却得到了周作人的偏爱。 5.----------参加“剧联”后,受左翼戏剧运动的影响,创作了《农村三部曲》(《五奎桥》、《香稻M>、《青龙潭》)。 6.一------- 的《包身工》刻画了包身工“芦柴棒”的形象,增强了作品的文学性和艺术感染力,标志着报告文学的成熟。 7.田间曾以精悍有力、通俗易懂、鼓动性强的长诗《给战斗者》,被一称为“时 代的鼓手”,是抗战初期影响最大的诗人之一。 8. 1918年5月,鲁迅在发表了白话小说《____ 》和白话新诗《梦》、<爱之神》后,一发而不可收,几乎同时开始了白话小说、白话诗和杂文的创作。 9. 19 21年出版的小说集《____》,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收入郁达夫在日本完成的<银灰色的死》、岱沉沦》和《南迁》三篇小说。 10.《》写的是1917年冬,因为祖母病逝,作者从北京到徐州,和父亲一道回扬州奔丧。丧事办完,又和父亲乘车北上,到了南京浦口车站,父亲为了谋生不得不和他中途分手。 11. 1930年,丁玲以王剑虹与的恋爱故事为原型,创作了中篇小说《韦护》,透露出了创作转变的迹象。 12. 1946年初,曹禺和且美国国务院的邀请,到美国讲学,历时一年。 13. 出生在湖南凤凰的一个军人家庭,曾祖母和祖母是苗族,母亲是土家族, 身上流着湘西边地军人和少数民族的血液,这对他后来的人生和创作产生了最基本的影响。 14.《七月》的名字是____起的,用以纪念全民抗战爆发的历史时刻。 15. 1946年周扬曾说,《》、《李有才板话》和<李家庄的变迁》是“三 幅农村中发生的伟大变革的庄严美妙的图画”。 二、单项选择题(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题只有一 个正确答案,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每题1分,共5分) 1.朱自清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是一篇著名的游记散文。另一篇“同题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也同样有名,它的作者是( )。 A.丰子恺 B.叶圣陶 C.何其芳 D.俞平伯 2. 19 21年11月与梁实秋等人一起发起成立“清华文学社”的青年诗人是( )。 A.闻一多 B.徐志摩 C.戴望舒 D.臧克家 3.最早举起中国新感觉派旗帜的是( )。 A.穆时英 B.钱杏郄 C.刘呐鸥 D.施蛰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