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课课程分类
- 格式:doc
- 大小:204.00 KB
- 文档页数:3
通识教育核心课程选课手册(2009-2010-1)教务处2009年9月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目录目录 0说明 (3)一.通识教育与通识教育核心课程 (3)二.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分类 (3)三.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学分 (4)四.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选课 (5)课程介绍 (8)环境变化与中华文明 (9)文学与人生 (10)数学与文化 (11)科学技术史 (12)哲学智慧与创新思维 (13)逻辑与思维训练 (14)交响音乐鉴赏 (15)中西乐理及其应用 (16)美国的文化与历史 (17)天文学史 (18)中外文化 (19)大学语文 (20)民主的智慧 (21)财富与美德 (22)法律与社会 (23)当代传媒文化研究 (24)文化的魅力 (25)跨文化交流 (26)英语写作 (27)历史视野下的美国文化 (28)建筑赏析 (29)Core Curriculum for General Education工程经济与管理 (30)创新思维与现代设计 (31)脑与机器人 (32)形象思维与工程语言 (33)自然界中的混沌与分岔 (34)人与环境 (35)在实验中探究化学 (36)工程实践与科技创新I (37)工程技术探究 (38)生命科学发展史 (39)大学化学 (40)程序设计思想与方法 (41)生命科学导论 (42)药物发展——延续生命的奥秘 (43)中医药与中华传统文化 (44)上海交通大学关于设置本科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意见 (45)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上课安排表(2009-2010-1) ......... Ⅰ-Ⅷ通识教育核心课程说明一.通识教育与通识教育核心课程通识教育是指面向不同学科背景学生开展的,着力于教育对象精神成长、能力提高和知识结构优化的非专业教育,其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和谐发展的人。
我校将本科教育定位为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
多年来,为摆脱狭窄的专业教育,培养更多全面发展的人才,开展了一系列的通识教育探索,并从2009级开始,推出通识教育核心课程。
广外通识课要求广外通识课的要求如下:1. 通选课课程归属类别:社会科学类:涵盖社会学、哲学、历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等学科门类。
人文与艺术类:涵盖文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
自然科学类:涵盖数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化学、生物学、地理学、天文学等学科门类。
2. 开课资质及条件:开课教师(团队负责人)应具备开设课程相关的学科背景,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博士学位。
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原则上曾系统讲授过一门以上的课程。
所开课程教学文件(包括教学大纲、教案、教学日历、选择或编印的教材及其他教学资料等)齐备。
根据学校的要求,若开课教师(团队负责人)为行政教辅系列人员,在满足上述条件的同时,需持有高校教师资格证。
3. 申请方式:申请方式分为任课教师个人申请和教学团队申请两种。
教学团队由一名符合开课资质的教师担任团队负责人,组织成教学团队。
在教学团队中,团队负责人至少承担课程三分之二课时的教学任务;若团队成员中存在无上课经历的人员,由学校视情况安排试讲。
4. 申请时间:根据学校规定的时间进行申请,例如2022年4月27日(周三)—2022年5月9日(周一)。
5. 申请开设流程:开课教师(团队负责人)按要求填写《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开课申请表》,准备完整的课程教学大纲、教学日历等教学材料,并填写《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申报信息汇总表》。
开课教师(团队负责人)在规定时间内将纸质版《开课申请表》交至教务处,同时将电子版《开课申请表》、教学日历、教学大纲、《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申报信息汇总表》以压缩包的形式按“课程名称+授课人”格式命名后发至指定邮箱。
教务处会同人事处对申请教师的开课资质进行形式审查。
教务处组织专家评审新开设的课程,经专家评审同意开设的课程,参加相应学期的学生选课。
6. 注意事项:开课教师每学期开设通选课不超过两门。
校内开设的通选课教学班原则上不少于60人,不超过150人。
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与学分安排(一)通识课程I修读说明:1.通识课程Ⅰ均为必修,总计39学分。
除历史学院、外国语学院和信工学院等院系部分专业外,其余各专业学生必须修满全部39学分。
所修课程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大学生心理适应与发展、形势与政策、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军事理论、大学体育(4门)、大学英语(4门)、计算机应用、程序设计基础等规定课程。
大学英语课程的修读,按照《首都师范大学英语分级教学与课程设置方案》(教发[2011]第56号文)执行。
2.历史学院学生不修《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通识课程I总计37学分;另外,世界历史专业与外国语学院各专业修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两门课程的开课学期相同。
3.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师范)与英语专业不修《大学英语》4门课程(16学分),只在第二外语课程中选择日语、德语、法语、西语其中一种,修读该语种课程1-3系列共计10学分,因此英语专业(师范)与英语专业通识课程I共计33学分。
4.信工学院为全校开设《计算机应用》、《程序设计基础》。
《程序设计基础》分为《程序设计基础》(文)、《程序设计基础》(理),分别由文、理两类专业修读;艺术专业(音乐、美术)修读《计算机应用基础》、《动画设计与制作》两门课同此学分;教育技术系自行开设此两门课程;数学学院不上此两门课,自行开设《计算机1》(计算机概论与C语言);物理系信息工程专业(光电信息方向)不上此两门课,自行开设《机械制图与CAD》、《C语言程序设计》两门课程。
5.信工学院所有专业不修信工学院为全校开设的《计算机应用》、《程序设计基础》两门课程,故信工学院各专业的通识课程I共计35学分。
6.《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文科类学生于第2学期开设;理工科学生于第3学期开设。
通识课程II一览表修读说明:1、课程系列中的A类:文科(含艺术、外语)类一年级学生必须选修课程。
河南科技学院选修课分类河南科技学院20xx-20xx学年第二学期通识选修课网上选报工作即将开始,请各学院认真组织学生选课,并进行必要的选课指导,具体方法及相关规定如下:一、通识选修课类别;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通识选修课分为五种类别:(一)人文社科类:涵盖文学、历史、哲学、宗教、语言、法学、政治、社会学等。
(二)自然科学类:涵盖数学、物理、化学、力学、生物等。
(三)经济管理类:涵盖经济、管理等。
(四)艺术体育类:涵盖美术、音乐、舞蹈、体育等。
(五)工程技术类:涵盖材料、电子电气、计算机、机械、化工、交通、土建、环境、安全、仪器仪表、自动化等。
二、选课对象:20xx级全体学生三、选课原则与操作流程:(一)选课原则1.为促进学科渗透,扩大学生知识面,要求学生跨学科、跨专业选课。
根据相关文件要求,每个学生毕业要求(第2—7学期内)合计至少选择3类课程,且文科学生至少选修1门自然科学类或工程技术类课程,理工科学生至少选修1门人文社科类课程。
所有学生必须从艺术导论、音乐鉴赏、美术鉴赏、影视鉴赏、戏剧鉴赏、舞蹈鉴赏、书法鉴赏、戏曲鉴赏中选择1门。
体育类选修课从第五学期开始选修。
2.《创新创业基础》是全校必选课程。
3.本学期通识选修课门数不得超过三门(必选1门+自选2门),本学期通识选修课学分不设下限上限4分(每学期0-4分)。
4.选课结束后,学生不可随意退选、改选或增选课程。
(二)选课流程选课时间:20xx年3月2日8:00—20xx年3月6日12:00(第1周)学习时间:20xx年3月7日—20xx年6月3日(第2周—第14周)考试时间:20xx年6月6号—20xx年6月10日(第15周)成绩录入:20xx年6月13月—20xx年6月17日(第16周)(三)选课步骤:登录—选课—上课具体操作方法详见附件四、注意事项:操作中有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教务部。
通识选修课学分要求
通识选修课是指大学本科教育中为了发展学生综合素质,拓宽知识视野而设置的一类课程。
通识选修课程学分要求根据不同学校、不同专业而有所不同,但一般要求学生修满一定的学分才能毕业。
以下是通识选修课程学分要求的几个方面:
1. 学分数量:通常要求学生修满一定数量的学分才能毕业。
不同学校和专业要求的学分数也有所不同,一般在10-30学分之间。
2. 科目类别:通识选修课程一般分为人文、社会、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四个类别。
不同学校和专业的科目分类也有所不同。
3. 选修要求:学生一般需要在规定的科目范围内选择一定数量的课程进行修读。
有些学校要求学生必须选修某些科目,也有些学校允许学生自由选择。
4. 学分认定:学生修读通识选修课程后,必须通过考试或者完成作业等方式获得相应的学分认定。
因此,学生在选择通识选修课的时候,应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未来职业发展方向来选择适合自己的科目,并且要按照学校和专业要求,认真修读并获得学分认定。
- 1 -。
上海交通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选课手册(2018-2019-1,2018级)教务处2018年9月目录目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通识教育与通识教育核心课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分类........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学分分布......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选课........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程介绍.....................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交响音乐鉴赏......................................错误!未定义书签。
中西乐理及其应用..............................错误!未定义书签。
美国的文化与历史..............................错误!未定义书签。
世界文化史..........................................错误!未定义书签。
大学语文..............................................错误!未定义书签。
历史视野下的美国文化......................错误!未定义书签。
马克思哲学经典著作导读 ..................错误!未定义书签。
唐诗宋词人文解读..............................错误!未定义书签。
艺术、媒介与创造性思维 ..................错误!未定义书签。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错误!未定义书签。
民族主义与族群政治..........................错误!未定义书签。
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错误!未定义书签。
北大通识课程分类北大通识课程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跨学科思维能力而设立的一系列课程。
根据课程的性质和目标,这些通识课程可以分为不同的分类,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
在北大,通识课程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1. 文学与艺术类课程文学与艺术类通识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文学和艺术的欣赏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
这些课程包括文学史、艺术史、戏剧表演等,通过学习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艺作品,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各种艺术形式,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
2. 哲学与人文类课程哲学与人文类通识课程关注人类思想和文明的发展,旨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思辨能力。
这些课程包括哲学导论、人类学、伦理学等,通过学习哲学思想和人文理论,学生可以深入思考人类存在的意义和社会伦理问题,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和思辨能力。
3. 社会科学类课程社会科学类通识课程关注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研究,旨在培养学生的社会观察和分析能力。
这些课程包括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等,通过学习社会科学理论和方法,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提高自己的社会观察和分析能力。
4. 科学与技术类课程科学与技术类通识课程关注科学知识和技术应用,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这些课程包括物理学、化学、计算机科学等,通过学习科学原理和技术应用,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科学世界和技术发展,培养自己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5. 跨学科类课程跨学科类通识课程融合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方法,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跨学科思维能力。
这些课程包括跨学科研究、综合实践等,通过学习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跨学科思维能力,提高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北大通识课程分类的设置旨在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跨学科能力。
不同的分类可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发展自己的潜能和才能。
通过选择适合自己的通识课程,学生可以拓宽自己的视野,提高自己的学术素养,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幼儿园通识课内容
幼儿园通识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语言与交流:幼儿园通过语言游戏、音乐、故事、绘本等形式,在
培养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引导孩子学会与他人交流,学会团队合作。
2.数学:幼儿园启蒙数学教育主要是通过数字游戏、形状认知、排序、比较等方式,帮助孩子建立数学概念。
3.科学与探究:幼儿园引导孩子探索自然界,通过观察、实验、讨论
等方式,培养孩子的科学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
4.艺术与审美:幼儿园通过美术、音乐、舞蹈等课程,帮助孩子发展
审美能力,培养艺术兴趣,同时也为孩子提供展示自我、表达情感的舞台。
5.社会与人文:幼儿园通过游戏、故事、角色扮演等活动,帮助孩子
认知社会,了解规则和文化,培养孩子对社会和人类的关心和关注。
以上内容只是简单列举,实际上幼儿园通识课程还包括其他方面,如
体育、生活习惯等。
不同幼儿园的课程设置和重点可能有所不同,但总体
目的都是为了孩子全面发展,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通识选修课选课要求
10、11级普本:通识选修课分为人文社科、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就业技能4大类,学生最低修满10学分。
在就业与技能类至少修满2学分,在自然科学类至少修满2学分。
学生选修与本专业重复或相近的课程不计入通识课学分。
12级普本英语:通识选修课分为人文社科类、自然科学与技术类、经济管理类、艺术类、医学保健与体育类、职业生涯规划与创业就业类共六大类,第2-6学期间修读,每个学生最低应修满10学分,其中在职业生涯规划与创业就业类至少修满2分,在自然科学与技术类至少修满2学分。
学生选修与本专业重复或相近的课程不计入通识学分。
12级普本日语:通识选修课分为人文社科类、自然科学与技术类、经济管理类、艺术类、医学保健与体育类、职业生涯规划与创业就业类共六大类,第2-6学期间修读,每个学生最低应修满10学分,其中在职业生涯规划与创业就业类至少修满2分,在自然科学与技术类至少修满2学分。
学生选修与本专业重复或相近的课程不计入通识学分。
读辅修专业、第二学位专业未完成,其成绩合格课程可以充抵同时选修课选修不足的学分。
学生应根据自身兴趣和爱好,在规定时间内上网选择相关课程。
每人每学期最多选修2门,选课时需充分考虑其他课程上课时间与实习时间,避免冲突。
每门课程选修人数不做60人(体育、艺术等特殊课程不足30人)
时不予开课,学生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退、补选。
学生在其集中实习时间超过2周以上的学期及毕业学期不允许选课。
特别说明:科技学院学生选课严格按照科技学院通识选修课选课通知要求。
外国语学院教学科
2013年2月28日。
通识课程分类
通识课程是一种跨学科、全人类思维以及学问扩展的教育课程。
学生们可以在该课程中学习各种学科、技能和思维方式,从而具备更全面、更深入的知识储备和能力素质。
一般来说,在大学中,通识课程被分为以下几个主要类别:
1.人文类通识课程
人文类通识课程探讨文化、艺术和人类价值观。
例如,课程内容包括历史、哲学和文学等。
学生们可以在这些课程中了解人类文化和价值观,从而更好地理解不同社会和文化下的人们。
2.社会科学类通识课程
社会科学类通识课程通过研究社会、政治和经济等主题,让学生们了解人类社会的运作方式。
例如,课程内容包括心理学、政治学和经济学等。
学生们可以通过这些课程更好地理解全球化、社会中的不平等问题以及现代经济等方面的问题。
3.自然科学类通识课程
自然科学类通识课程让学生们了解自然界的基本原理和现象。
例如,课程内容包括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等。
学生们可以通过这些课程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科学技术的重要性以及自然环境的保护等方面的问题。
4.跨学科通识课程
跨学科通识课程涉及多个学科,将它们连接在一起,通过跨领域的研究来探究某些主题。
例如,课程内容包括科技与人类生活、环境保护和全球文化等。
学生们可以在这些课程中探索不同的学科领域之间的联系和互动,从而获得更全面的知识和思维方式。
总之,通识课程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的领域广泛。
在通识课程中,学生们可以从多角度、全面地学习各种知识领域,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和素质,以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