蠕形螨的致病与诊断
- 格式:ppt
- 大小:2.89 MB
- 文档页数:8
犬蠕形螨病的诊治据统计,犬蠕形螨病占犬病门诊总量的7.5%。
前些年我们采用敌百虫、除虫菊酯类药配成药液进行药浴或喷洒、涂擦体表患部治疗,疗效为35%~50%。
近两年我们采用伊维菌素为主药治疗此病,安全有效率达100%,有推广应用价值。
1.检查确诊该病一般具备犬皮肤病的共性。
表现在头部、口角、眼部、耳根,或颈、胸、腹壁、背部、四肢,或臀部、肛门周围,或一处或两处或多处部位出现脱毛、皮肤变性、炎性红肿,患部痒觉不明显。
病程较长,日见消瘦。
一般生理指标、体温、脉搏、呼吸等无大变化。
蠕形螨病与其他犬皮肤病的主要区别在于,蠕形螨病的病程较长,用脱敏药及抗生素治疗症状不会消失。
随病程的加长,病灶区会不断扩大。
最好通过实验室进行快速而准确诊断。
方法是:用刀片在病灶与健康皮肤交界处刮取混有一定坏死组织的渗出液作为病料(要刮到稍微出血),涂在载玻片上,并当即滴加一滴甘油或石蜡油,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
凡在视野里出现有4对短腿,形似蛹的虫体,即可认定是蠕形螨。
2.治疗方法采用全身和病变局部双向用药对症综合治疗的方法。
选用上海同仁药业生产的伊维菌素(商品名为百虫杀)油剂注射液按每10公斤体重一次皮下注射0.2毫升,利用该药注射给药兼杀体内外线虫、螨虫、支节动物害虫,又不伤害家畜,药物在动物体内不进入脑、脊髓,并在全身分布极广,能快捷杀灭隐藏在毛囊洞穴中及皮下脂肪中的蠕形螨虫。
我们还利用该药2倍标准用药量而不产生任何毒副作用的安全性,再以相同药量加入绿药膏或肤轻松软膏等渗透性极强的膏药内,外涂受害部位,表里兼治,并借以止痒、除斑皮鳞屑,控制并发性感染,1~2天涂1次。
经1~2周外用药治疗,还可杀死由虫卵孵化出的第二代幼虫。
我们还用青霉素加地赛咪松注射给药3~5天,进行脱敏、消炎治疗疗效均达100%。
如再采用敌百虫溶液进行环境、粪便消毒(每5天1次,共2~3次),其发病基本得到控制。
柯基犬的了蠕形螨-犬蠕形螨病的病因与症状犬蠕形螨病的病因与症状犬蠕形螨的病原学;2.犬蠕形螨的整个发育过程发生在狗身上,包括卵、幼虫、若虫和成虫四个阶段,其中若虫有三个阶段。
3.犬蠕形螨多寄生于患病皮肤毛囊上部,然后转向底部,很少寄生于皮脂腺。
它们除了寄生在毛囊内,还可以生活在狗的和淋巴结内,有的在其中繁殖。
犬蠕形螨病的临床症状;犬蠕形螨的症状可分为两种:2.脓疱型:多见于颈、胸、内阴等部位,后期遍布全身。
大面积的脱毛、红斑和厚皮往往会变成皱纹。
从小米到麦粒有弥漫性脓包,脓包呈蓝红色。
挤的时候脓排出,里面含有大量的蠕形螨和虫卵。
脓包破了以后会形成溃疡,变得痴情,有难闻的气味。
脓疱型几乎没有瘙痒。
如果有严重瘙痒,可能是混合感染。
可能最终死于衰竭、中毒或败血症。
犬蠕形螨的防治措施:2.除了局部应用杀虫剂外,危重犬还应使用抗菌药物,防止继发感染。
3、鳞屑型,应先用酒精或等量混合溶液擦洗患处,或刮去,使药物能到达毛囊。
用药方法如下:25%或50%苯甲酸苄酯乳剂,充分涂于患处;浸泡在5%溶液中5分钟,每3天一次,共5-6次。
4、脓疱型,先将脓疱切开,用3%双氧水清洗,用3%碘酊或3%龙胆紫溶液搓洗,然后按鳞片。
5.蠕形螨除寄生于皮肤和皮下结缔外,还可寄生于淋巴结。
所以治疗脓疱型时,局部治疗和化疗(静脉注射锥虫蓝或肌内注射色氨酸等。
)必须配合使用,要用大剂量青霉素作为补充。
犬蠕形螨病的预防;(2)注意狗粮营养均衡,增强身体抵抗力。
(3)为防止垂直传播,不宜用犬繁殖。
(4)不要让健康犬接触病犬,防止直接接触和传播。
狗蠕形螨痊愈后:对于患局部性蠕形螨病的幼犬,预后极好。
85%的青年型全身性蠕形螨病患犬可被治愈。
成年型病例的治愈率不定,依赖于动物的整体健康状况。
对于患有局部蠕形螨的幼犬,预后良好。
系统性蠕形螨病幼犬85%可以治愈。
成人病例的治愈率各不相同,取决于动物的整体健康状况。
犬蠕形螨怎么治疗犬蠕形螨病是一种常见的寄生性皮肤病,这种病症主要就是由于蠕形螨(脂螨)寄生于犬、人或其他家畜的毛囊及皮脂腺内所引起的,一般通过接触感染,幼犬发病率高。
犬蠕形螨病的诊疗犬蠕形螨病是一种寄生于犬身上的疾病,主要由犬蠕形螨引起。
这种螨虫每年可在春季和夏季孳生一次,病犬经常出现体温升高、食欲不振、消瘦、皮肤瘙痒等症状。
犬蠕形螨病的诊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临床症状病犬出现以下症状时,需要考虑是否感染犬蠕形螨病:•头部、颈部、后背等部位出现皮肤瘙痒•犬毛蓬松、掉毛严重,尤其是在臀部、脊背、颈部等比较靠后的部位•皮肤出现炎症,甚至出现痂皮和溃疡•班坪现象(用切尖的玻璃片将犬皮肤刮取后,显微镜下可以看到犬蠕形螨)2. 诊断方法为了明确是否感染犬蠕形螨,可以使用以下检测方法:2.1 皮肤刮片检测将犬皮肤的表面片屑刮下,直接或经过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犬蠕形螨的形态、数量和分布情况。
2.2 皮肤生物学检测采集病犬的毛发或切下皮肤样本后,培养在适宜的营养基上进行观察和诊断。
2.3 过敏原检测根据病犬抗体的变化情况,诊断是否感染了犬蠕形螨。
3. 治疗方案3.1 药物治疗在药物治疗上,可以使用如下药物:•伊维菌素:通过抑制寄生虫的生长、繁殖来杀灭犬蠕形螨。
•芬普尼:可用于改善犬的皮肤瘙痒、掉毛、皮肤炎症等症状,从而减轻病犬的不适。
•青霉素:经过多次注射,可从病犬体内将犬蠕形螨逐渐杀死。
3.2 常规皮肤护理除了药物治疗外,常规的皮肤护理也非常重要。
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给病犬清洗皮肤:每周至少清洗两次,使用温水和适宜的洗髮液,对于病情比较严重的犬可以使用药用洗髮液。
•给病犬梳毛:用梳子梳理犬的毛发,以去除犬蠕形螨及其卵,减轻犬的瘙痒和不适。
•给病犬加强营养:提高病犬的身体免疫力,增加对病菌的抵抗能力。
4. 预防措施在预防犬蠕形螨病方面,可以做到以下几点:•定期给犬洗澡和梳毛;•对犬具有感染性的环境和用品定期进行消毒和清洁;•保持环境清洁,并加强犬的营养和抵抗力,提高免疫力。
总之,对于犬蠕形螨病的诊断和治疗,需要仔细观察临床症状,结合检测方法合理选用药物治疗,并采取日常预防措施,提高犬的身体免疫力。
住院患者中蠕形螨感染情况分析蠕形螨是一类微小的寄生虫,它们常常寄生在人类和动物的肠道内,引起一系列相关疾病。
在医院住院患者中,蠕形螨感染情况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蠕形螨感染可以引起一系列的不适症状,严重者甚至会危及患者的生命。
对住院患者中蠕形螨感染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医疗工作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蠕形螨感染的病因和传播途径蠕形螨感染是由一类寄生虫引起的疾病,这些寄生虫一般寄生在动物的肠道内,通过排泄物传播给人类。
而人类感染蠕形螨的主要途径包括:食用未煮熟的肉类或者未经消毒的水,接触感染的动物等。
在医院内,蠕形螨感染还可能通过医护人员的不洁操作传播给患者。
加强对于蠕形螨感染的防范意识和措施,对于降低住院患者感染蠕形螨的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二、蠕形螨感染的临床表现蠕形螨感染主要引起一系列的消化系统症状,包括腹泻、腹痛、恶心、呕吐等。
在一些严重感染的患者中,还可能出现贫血、体重下降、消瘦等全身症状。
由于蠕形螨寄生在肠道内,因此会对患者的消化系统功能产生不利影响,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医疗治疗效果。
三、蠕形螨感染的诊断和治疗蠕形螨感染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询问、症状观察和实验室检查。
在实验室检查中,可以通过大便常规检查或者蠕形螨特异性抗体检测来确认诊断。
一旦确诊,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治疗。
蠕形螨感染的治疗主要以驱虫、改善消化功能和支持疗法为主,一般情况下预后良好。
在医院内,住院患者中蠕形螨感染情况时有发生。
其主要原因可能包括:一是患者自身的抵抗力较弱,容易受到感染;二是医院环境复杂,医护人员的卫生习惯不规范;三是患者在医院内长时间接受治疗,容易受到交叉感染的影响。
对于住院患者中蠕形螨感染的情况,需要加强医院感染监测和控制措施,降低患者感染蠕形螨的风险。
五、加强对住院患者中蠕形螨感染的防范和治疗对于住院患者中蠕形螨感染的防范和治疗,医院和患者本人都需要付出努力。
医院应增加医护人员的卫生意识教育和培训,建立和完善感染监测和控制制度,避免不洁操作引起的交叉感染。
人体蠕形螨的致病情况*导读:一般认为,蠕形螨与痤疮、酒糟鼻等皮肤损害一定关系。
毛囊蠕形螨寄生人体,由于宿主的个体差异,致使人体对毛囊蠕形螨的感染表现出不同反应,即部分人可出现临床症状,而另一部分人则不表现任何症状。
……我国人体蠕形螨的感染率较高,关于蠕形螨致病与否,多年来尚存争论。
毛囊螨主要寄生在睫毛和全身各部,在适合寄生和致病条件下可引起各种各样的皮肤损害,皮损的好发部位常在皮脂腺分泌较多的鼻面部。
在发病初期,在鼻颊部有散在或弥漫性玫瑰色红斑、丘疹及轻度毛细血管扩散。
中期:可见大小不等丘疹、丘疱疹、脓疱、脱屑、血管扩张明显。
后期:色素沉着,毛细血管扩张组织增生。
毛囊螨临床表现也多种多样,像脂溢性脱发样、单纯糠疹样、睑线炎样、须疮样、痤疮样、脂溢性皮炎样等皮损。
皮脂螨的皮损表现主要以鼻为主,引起鼻尖、鼻翼玫瑰色红斑、丘疹,毛细血管扩张明显,严重时,由于组织增生,鼻部可形成大小不等的结节,晚期鼻部可肥厚畸形,形成鼻赘,伴发鼻黏膜干燥、呼吸不畅等症状。
国外学者报告人群感染率为27%~100%,国内报告感染率在0.8%~81.0%之间。
那么高的感染率说明不少健康人皮肤上有蠕形螨,但不一定致病,如果都致病,那我们大多数人都要得毛囊虫病了。
虽说专业书上有毛囊虫皮炎的记载,但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很少下这一诊断。
面部皮肤病中最常见的是痤疮(青春痘)、脂溢性皮炎、酒渣鼻和面部(过敏性)皮炎。
这些病都各有各的病因,如痤疮是由于体内男性激素(女性也有)增高、皮脂腺分泌过多、毛孔堵塞和细菌感染等因素所致;脂溢性皮炎是皮脂分泌过盛所致;面部皮炎大多由过敏因素(如化妆品等)引起;酒渣鼻病因不明,可能与饮食、胃肠道功能紊乱、精神因素等有关。
虽然有人在酒渣鼻的皮损处发现毛囊蠕形螨,认为它是急性酒渣鼻的发病因子,但据唐鸿珊报道在酒渣鼻中感染的毛囊数及每个毛囊内这种螨的寄生数并不比未患酒渣鼻的对照组多,并且在用硫磺软膏治疗后,酒渣鼻好转而毛囊蠕形螨未见减少。
犬蠕形螨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防治措施作者:刘杰来源:《现代畜牧科技》 2018年第5期摘要:犬蠕形螨病也叫做脂螨病或者毛囊虫病,是由于皮脂腺或者毛囊寄生有蠕形螨而发生的一种顽固性皮肤病,通常是5一lo月龄的幼犬容易发生。
临床上主要是引起皮脂腺炎和毛囊炎,病犬皮肤严重瘙庠,被毛发生脱落。
该病容易复发,如果没有及时治疗或者治疗不当,非常容易继发感染细菌而变成成脓皮症。
关键词:犬;蠕形螨病;致病机理;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药物治疗;饲养管理中图分类号:S858. 29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9737(2018)05-0093-011 致病机理犬蠕形螨是一种条件性致病、永久性寄生的寄生虫,目前国内外还没有明确其致病机理。
通常认为在犬抵抗力降低,生活环境温度高且湿度大时容易导致蠕形螨大量繁殖,从而出现发病。
该病对犬的危害程度与机体自身情况、感染虫种(雄虫或者雌虫)、感染数量以及继发感染状况等相关。
犬蠕形螨在犬皮脂腺或者毛囊内寄生,会抑制皮脂分泌,同时会摄取皮脂分泌物、吸食细胞内容物,导致毛囊扩张,上皮发生变性;虫体的足爪、鳌肢活动会产生机械性刺激,且在其进出毛囊时可能携带病原菌而导致机体继发感染病原微生物。
目前,认为其致病机理包括以下几方面:机械性刺激,即足爪和鳌肢会直接损害组织细胞;化学性损害,虫体分泌物、代谢物以及死亡后的分解产物会产生化学性和抗原性刺激,造成局部组织发生炎性反应,使其表现出相应的临床症状,如局部皮肤损害、脂溢性脱毛、外耳道瘙痒、睑缘炎等;免疫病理,即当虫体钻透真皮层,会导致机体发生严重的I型过敏反应,如荨麻疹、哮喘、水肿以及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继发微生物感染,即感染真菌或者细菌,或者病原微生物大量繁殖致病,临床上可发生脂溢性皮炎、脂溢性脱毛、毛囊炎、口周炎、睑缘炎、乳头炎等;自体损害,犬在虫体机械性刺激、化学性损害下以及感染微生物导致其出现自抓自挠和发生免疫应答,会对机体造成更大的损害。
人体蠕形螨相关疾病的研究人体蠕形螨是寄生在人毛囊和皮脂腺内的一种永久寄生虫。
本文对人体蠕形螨的致病机制、相关疾病、临床诊断和防治方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人体蠕形螨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蠕形螨又称毛囊虫,属蛛形纲,是一类永久性寄生虫。
人体蠕形螨较多寄生在额头、脸颊、鼻翼、下颌、眼睑周围等部位的毛囊和皮脂腺内,有超过140种和亚种,与人类密切相关的主要是毛囊蠕形螨和皮脂蠕形螨[1]。
人体蠕形螨虫体前端有刺吸式口器,呈不规则形,以上皮细胞和腺细胞的内容物为食,对人体皮肤产生损害,引起人体蠕形螨病。
本文对人体蠕形螨的致病机制、相关疾病、临床诊断和防治方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人体蠕形螨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1 人体蠕形螨的致病机理国内外学者对于蠕形螨致病性的主要观点有:(1)蠕形螨对宿主没有致病性[2]。
(2)酒渣鼻、斑丘疹、痤疮和其他皮肤疾病是由于蠕形螨的机械刺激和化学刺激的作用[2]。
(3)蠕形螨是一种条件致病螨,宿主感染后必须在一定条件下才出现临床症状[3]。
大多数学者认为是否导致蠕形螨病及其严重程度由感染蠕形螨的数量、寄生时间和宿主抵抗力等共同决定。
调查显示,痤疮、丘疹、酒渣鼻等类型的重症皮肤病患者的蠕形螨感染率较高,且临床症状越严重则蠕形螨数量越多[4]。
李文龙[5]研究表明蠕形螨致病机理主要有3种:(1)机械性刺激:蠕形螨机械性刺激是致病主要原因,由于蠕形螨螯肢、带刺足爪和蠕形螨虫体在皮肤毛囊内的直接刺激作用,使人体皮肤产生炎症反应,导致血管扩张,管壁通透性增加,组织水肿等症状。
(2)继发细菌感染:蠕形螨感染可使皮肤继发细菌感染。
王秀虎等[6]研究结果表明,蠕形螨继发细菌感染主要是需氧菌,其次是兼性厌氧菌,两者占总数的97.9%。
如金黄色葡萄球菌附着在蠕形螨虫体上,随着蠕形螨出入人体皮肤毛囊或皮脂腺,可使人体面部继发细菌感染。
(3)免疫病理作用:蠕形螨的代谢产物、分泌物和虫体等对人体而言属于异物,容易引起免疫反应,导致大量的淋巴细胞和免疫细胞浸润,分泌淋巴因子和免疫抗体,导致红肿和瘙痒等症状。
住院患者中蠕形螨感染情况分析蠕形螨是一种微小的寄生虫,常常寄生在人类的肠道中。
它通常对人体没有任何害处,但在一些情况下,蠕形螨可能会导致感染和疾病。
近年来,对住院患者中蠕形螨感染情况的关注逐渐增多。
本文将对住院患者中蠕形螨感染情况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这一问题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我们需要了解住院患者中蠕形螨感染的一般情况。
蠕形螨感染主要通过摄入寄生虫卵或幼虫传播,通常是通过食物或水,尤其是未经处理的食物或水。
在住院患者中,由于疾病导致的免疫系统功能下降,容易受到蠕形螨感染的风险可能会增加。
长期卧床、使用抗生素等也会增加蠕形螨感染的风险。
对住院患者中蠕形螨感染的防控工作尤为重要。
我们需要关注住院患者中蠕形螨感染的临床表现和病情严重程度。
蠕形螨感染通常会导致腹泻、腹痛、发热等症状,严重的感染可能会导致营养不良、贫血甚至肠梗阻等严重后果。
对于住院患者来说,由于其身体状况可能较弱,蠕形螨感染可能会给疾病治疗和康复带来更大的困难。
及时发现和治疗蠕形螨感染对于住院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针对住院患者中蠕形螨感染的情况,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医院和相关部门需要加强对食品和饮用水的卫生监测和管理,确保住院患者摄入的食物和水源是安全的。
对于容易受到蠕形螨感染的患者,例如长期卧床、使用抗生素或免疫系统功能较弱的患者,需要加强对其个人卫生的教育和管理,避免感染的发生。
对于已经感染蠕形螨的患者,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以避免病情恶化对患者造成更大的危害。
我们也需要关注住院患者中蠕形螨感染的研究和监测工作。
通过对住院患者中蠕形螨感染情况的监测和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感染的特点和趋势,为预防和控制工作提供更科学、更有效的依据。
也可以通过相关研究工作,不断提高对蠕形螨感染的认识和防控水平,为减少住院患者的感染风险提供更多的支持。
犬蠕形螨病的诊治犬蠕形螨病又称犬毛囊虫病或犬脂螨病。
是由于犬蠕形螨寄生于犬毛囊或皮脂腺而引起的皮肤病。
犬蠕形螨多寄生在犬的眼、耳、唇以及前腿内侧无毛处,形成与周围界限明显的红斑。
主要表现为患部脱毛、皮肤肥厚发红。
该病的发生与犬的年龄、犬被毛的长短有关。
多发于3—10个月龄的幼犬,三岁龄以上的犬极少发生,但目前各年龄段的犬均有发生;短毛种的犬比长毛种的犬的发病率要高。
该病常继发细菌、真菌感染,引起更严重的皮肤病,因此,对其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1 病史该患病犬为蝴蝶犬,公犬,9月龄,体重为4.5kg,根据畜主叙述2005年11月的一天该犬曾经单独离家出走半天,找到后大概五天发现该犬出现异常,其腹部和臀部各有1cm×1.5cm和1cm×2cm皮肤脱毛,该犬时常烦躁不安,食欲有所下降。
2 临床症状就诊时,患犬脸部,两后肢内侧,左右腹部共出现五处渐进性掉毛,面积1.5×4cm2不等;病犬烦躁不安时常抓挠啃咬患部,常在地面或各种物体上摩擦患部,四处已经出血结痂,影响了其正常的采食和休息,食欲减退,病犬逐渐消瘦。
病犬体温390C。
接近病犬时感觉有股难闻的气味。
3 实验室诊断用双拇指甲对挤病灶有毛无毛交界处皮肤,挤出毛囊内容物,再用刀片钝端刮取皮脂,置载玻片上,加甘油水再加盖玻片,在光学显微镜低倍镜下观察,可见呈半透明乳白色,虫体狭长,表面密布横段的条纹的蠕虫样虫体。
根据病史、临床诊断和实验室检查,确诊该犬是感染了蠕形螨病。
4 治疗4.1 彻底清除患犬的垫料,将有关的污物烧毁,场地及用具等清洗干净后用消毒液彻底消毒。
4.2 先将病变部位的被毛用剪毛剪剪去,清洁患部,然后用0.5%酒精制敌百虫溶液擦洗,每隔2—3天擦洗一次。
并辅以静注葡萄生理盐水。
注意不要让患犬舔食药液及避免药液溅入眼睛等敏感部位,若发生应立即用清水冲洗。
4.3 1%伊维菌素注射液按每千克体重0.05-0.1ml皮下注射,7天1次,连用5次,苏格兰牧羊犬慎用。
蠕性螨症状-狗狗蠕形螨病的病因与症状狗狗蠕形螨病的病因与症状你得十年,它的一生!爱狗狗,爱生活!犬蠕形螨病又称毛囊虫病或脂螨病。
是由犬蠕形螨寄生于皮脂腺或毛囊,从而引起的一种常见顽固的狗狗皮肤病。
多发于5—10月龄的幼犬。
一、犬蠕形螨病的病因:1、犬蠕形螨呈半透明乳白色,虫体狭长如蠕虫样,体长为—0.3毫米,宽约毫米,从外形上可区分为前、中、后3个部分。
2、犬蠕形螨全部发育过程都在犬体上进行,包括卵、幼虫、若虫,成虫4个阶段,其中若虫有3期。
3、犬蠕形螨多半在发病皮肤毛囊的上部寄生,尔后转入底部,很少寄生于皮脂腺内。
此外除了寄生于毛囊内,还能生活在犬的和淋巴结内,并有部分在其中繁殖。
二、犬蠕形螨病的临床症状:犬蠕形螨症状可分为二型:1、鳞屑型:多发生于眼睑及其周围、口角、额部、鼻部及颈下部,肘部、趾间等处。
患部脱毛,并伴以皮肤轻度潮红且发生银白色具有粘性的皮屑,皮肤显得略微粗糙而龟裂,或者带有小结节。
后来皮肤呈蓝灰白色或红铜色,患部几乎不痒,有的长时间保持不变.有的转为脓疱型。
2、脓疱型:多发于颈、胸、殷内侧及其他部位,后期蔓延全身。
体表大片脱毛,大片红斑,皮肤肥厚,往往彤成皱褶。
有弥漫性小米至麦粒大的脓疱疹,脓疱呈蓝红色,压挤时排出脓汁,内含大量蠕形螨和虫卵,脓疱破溃后形成溃疡,结痴,有难闻的恶臭。
脓疱型几乎也没有瘙痒。
若有剧痒,则可能是混合感染。
最终可能死于衰竭、中毒或脓毒症。
三、犬蠕形螨病的防治措施:1、隔离治疗病犬,并用杀螨药对被污染的场所及用具进行消毒。
2、对重症病犬除局部应用杀虫剂外,还应全身应用抗菌药物,防止继发感染。
3、鳞屑型,应先用酒精或等量混合液擦洗患处,或者用将其刮净,以便药物能够到达毛囊中。
用药如下:25%或50%苯甲酸苄酯乳剂,充分涂擦患部:5%溶液浸润5分钟,隔3天一次,共5—6次。
4、脓疱型,先切开脓疱,以3%过氧化氢溶液洗涤,用3%碘酊或3%龙胆紫溶液涂擦,然后按鳞屑治疗。
蠕形螨病原学检查方法一、引言蠕形螨是一类微小的寄生虫,广泛分布于自然环境中,同时也是人体的常见寄生虫之一。
为了准确、迅速地检测蠕形螨的存在,科学家们开发了一系列病原学检查方法。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蠕形螨病原学检查方法。
二、直接显微镜检查法直接显微镜检查法是最常见的蠕形螨病原学检查方法之一。
该方法通过取患者皮肤、毛发或病灶组织标本,经特殊处理后,使用显微镜观察样本中是否存在蠕形螨。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快速,对于蠕形螨的初步筛查十分有效。
三、镜下涂片检查法镜下涂片检查法是常用的蠕形螨病原学检查方法之一,相比直接显微镜检查法更加敏感。
该方法将取得的样本涂布在玻片上,经过染色处理后,使用显微镜观察样本中是否存在蠕形螨。
镜下涂片检查法可以更准确地判断蠕形螨的种类和数量。
四、组织切片检查法组织切片检查法是一种更为深入的蠕形螨病原学检查方法。
该方法需要取得患者的组织标本,通过特殊的切片技术,将组织标本制作成薄片,然后使用显微镜观察标本中是否存在蠕形螨。
组织切片检查法能够提供更详细的蠕形螨感染情况,对于严重感染的病例尤为重要。
五、分子生物学检查法分子生物学检查法是一种高度敏感的蠕形螨病原学检查方法。
该方法通过提取患者标本中的DNA或RNA,利用特定的引物和技术,扩增并检测蠕形螨特有的基因片段。
分子生物学检查法不仅能够准确检测蠕形螨的存在,还能够区分不同种类的蠕形螨。
六、免疫学检查法免疫学检查法是一种快速、准确的蠕形螨病原学检查方法。
该方法通过检测患者体液中的抗体水平,来判断是否存在蠕形螨感染。
免疫学检查法可以通过血清学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技术来进行。
这种方法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尤其适用于慢性感染的检测。
七、结语蠕形螨病原学检查方法的发展为蠕形螨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通过直接显微镜检查法、镜下涂片检查法、组织切片检查法、分子生物学检查法和免疫学检查法等多种方法的综合应用,可以准确、迅速地确定蠕形螨的感染情况,为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提供指导。
蠕形螨睑缘炎诊断标准
蠕形螨睑缘炎是一种由蠕形螨引起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累及睑缘皮肤、睫毛毛囊和睑板腺。
以下是蠕形螨睑缘炎的诊断标准:
临床症状:患者通常出现眼痒、眼红、干涩、异物感等症状,可伴有睫毛脱落和睑缘肥厚等表现。
临床检查:医生会观察患者的睑缘皮肤,寻找红肿、脱屑、糜烂等炎症表现。
同时,可能会检查睫毛毛囊的病变情况,包括萎缩、瘢痕等。
实验室检查:通过皮肤刮片法在病变部位取样,进行显微镜检查,以发现蠕形螨。
这是诊断蠕形螨睑缘炎的关键手段。
鉴别诊断:需要与鳞屑性睑缘炎、特应性皮炎等疾病进行鉴别。
蠕形螨睑缘炎的炎症反应通常较剧烈,且病程较长,而其他疾病可能具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和病程。
治疗:蠕形螨睑缘炎的治疗主要包括眼部清洁、消炎和抗蠕形螨治疗。
医生可能会开具含有抗蠕形螨药物的眼药水或药膏,以及具有消炎作用的眼药水或药膏。
总之,蠕形螨睑缘炎的诊断需要结合临床症状、临床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同时注意与其他疾病的鉴别。
确诊后,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最新资料推荐------------------------------------------------------蠕形螨病的诊断和治疗蠕形螨病亦称为毛囊虫病或脂蠕病,是由蠕形螨寄生于犬、猫的皮脂腺和毛囊内而引起的一种常见而又顽固的皮肤病。
各种蠕形螨均有其专一宿主,互不交叉感染。
主要特征为脱毛、皮炎、皮脂腺炎和毛囊炎等[1]。
1病原蠕形螨属蛛形纲前气门亚目蠕形螨科蠕形螨属。
虫体细长如蠕虫样,呈半透明乳白色。
一般体长 0. 170. 44mm,宽 0. 0450. 065mm,外形上可分为前、中、后三个部分。
口器位于前部,呈膜状突出。
中部有四对短粗的足,各足基节与躯体腹壁愈合成扁平的基节片。
后部细长,表面密布横纹(如图 1)。
雄虫的生殖孔开口于中部的背面,雌虫的生殖孔则在[2]。
腹面第四对足之间图 1 2生活史蠕形螨的发育属于不完全变态,整个发育过程均在宿主的毛囊或皮脂腺内进行。
发育史包括卵、幼虫、若虫、成虫 4 个阶段。
雌虫在毛囊或皮脂腺内产卵,几天后卵孵出幼虫,幼虫蜕皮变为前若虫,再蜕皮变为若虫,最后蜕皮变为成虫。
全部发育期为 1824 天。
3发病机理及诱因1/ 9蠕形螨可吞食毛囊上皮细胞,引起毛囊扩张,上皮变性。
虫多时可引起角化过度或角化不全,真皮层毛细血管增生并扩张。
蠕形螨钻入毛囊皮脂腺内,用口器吸取宿主细胞内含物,由于虫体的机械刺激和排泄物的化学刺激使组织出现炎性反应,虫体在毛囊中不断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2繁殖,逐渐引起毛囊和皮脂腺的袋状扩大,甚至增生肥大,引起毛干脱落。
此外由于腺口扩大,虫体进出活动,使化脓性细菌侵入继发毛脂腺炎、脓疱[3]。
多数健康犬也寄生有少量蠕形螨,一般无症状,但虫体大量繁殖,会引起发病。
蠕形螨发病除与免疫、遗传因素有关,还和动物年龄、饲养环境及应激等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