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第三中学高中通用技术 系统的基本特性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53.09 KB
- 文档页数:5
系统的分析(第一课时:系统的基本特性)【教材分析】本节为广东科技出版社通用技术(必修二)《技术与设计2》第三章第二节《系统的分析》。
在第一节的内容中了解到了系统是普遍存在的,并明确了系统的概念、系统与子系统、子系统与元素、系统的分类等知识,为本节课奠定了理论和实践研究基础。
【学情分析】大部分学生对系统的概念有深刻了解,能够对系统进行举例说明,在此前的学习中通过实践能够对系统做出分类。
系统的基本特性属于比较抽象的知识,需要通过相应的实践探究以及明确的案例引导学生自主掌握相应知识点。
【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系统的基本特性。
2.通过对典型的系统案例的分析,掌握对系统基本特性的分析(二)、过程与方法:1.从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系统开始,归纳系统特性,分析系统不同特性的重要意义。
2.通过典型的案例,从能够分析系统特性到掌握系统特性对系统的影响,为系统的分析奠定基础。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初步系统特性分析的基本思想方法,并能综合其他知识分析实际案例,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创新精神和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能力。
2..形成和保持对技术问题的敏感性和探究欲望,具有对待技术的积极态度和正确使用技术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系统的基本特性是本节重要内容2.知道系统基本特性对生产生活的意义,能从系统特性的角度来分析实际中的问题是本节课程难点内容。
【教学设计方案】回顾上节课内容什么是系统系统是指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元素所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
通过图片展示生活中一些系统案例。
引入新课系统的基本特性板书系统的五个基本特性一、整体性整体性是系统最基本的属性,也是观察和分析系统最基本的思想和方法以自行车为例自行车是大家熟悉的交通工具。
它由车架、车把、鞍座、前叉、脚蹬、链轮等部件组成。
自行车系统可以分为多个子系统,子系统又由许多元素构成。
自行车系统无论大小,都可以分解为一系列的子系统和元素,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承担载人代步的功能。
7、下列曲线表示四个不同的自然生态系统在受到同等程度的外来干扰后,初级消费者数量的变化情况,其中抵抗力稳定性最高的生态系统是
C.
等元素随灌溉水流入某池塘。
池水中首
C.藻类.利用人工合成的植物化学信息素吸引昆虫前来,提高传粉率和结实率
,此现象说明
1B2C3C4B5A6D7A81)生物治理(生物防治) 害虫对农药产生抗药性(2)次级二(3)人造马尾松林营养结构简单(物种较少),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低
一个生态系统,其抵抗力稳定性的大小取决于该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和数量的多少,即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
人工马尾松林比天然马尾松林更容易暴发松毛虫虫害,是因为人工林(生态系统)生物种类少,生物数量少,营养结构单一。
以鸟治虫、以虫治虫(以害虫的天敌来控制害虫的数量)和以菌治虫等措施叫生物防治,具有长效、环保和无污染的优点,而常规农药防治,一是带来环境污染,二是达不到持续长久的效果,究其原因是害虫的抗药性随农药的使用会越来越强。
松毛虫吃马尾松的叶,位于第二营养级,灰喜鹊吃松毛虫,属于次级消费者。
拓展延伸。
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第三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通用技术 5.1 怎样实现创新设计学案学习内容学习指导即时感悟【回顾﹒预习】新课引入展示各种各样创新设计幻灯片设计是一种富有创新性的技术活动,在设计实践中很多人因循守旧,照搬照抄,有的人则脱颖而出,取得成果,这是因为后者运用了创新思维。
我们怎样提高自己创新设计能力?创新思维有什么特征?【自主﹒合作﹒探究】案例分析压力锅的设计学生阅读和分析案例探究一:创新思维的三个主要特征①案例:前苏联车工邱吉柯夫发明摩擦焊接技术讨论得出结论,通过偶然事件由此及彼,体现出开放性特征。
开放性表现为思维的连动和突变②提问如何解决人和物过河问题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提出可以从一个完全不同的角度重新考虑----如将河水抽干,或者修改河道考虑利用桥、船、飞行器、空间索道、河底隧道等不同方法。
多向性从一个向多个方向扩散和发展以求新的思路③案例:日本新力公司的江崎和黑田百合子发现在锗的纯度降低到原来的一半时形成一种性能优异的电晶体,获得诺贝尔奖。
学生分析独立性特点是敢于追求与众不同、前所未有的见解、大胆突破、独辟蹊径标新立异、新颖独立性的思维往往能使设计标新立异的成果探究二:创新思维的三个类型进一步思考案例、讨论、交流组织讨论,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与全班共享联系学习、生活中实际,回顾一下自己在什么情况下运用过创新思维方法。
自我完成,回顾知识。
了解新知引入新知,探索新知在解决了第一个问题基础上,提出设计可以从哪些方面考虑创新?试一试展示实物或图片教师展示一个学习、生活用品要求学生用创新思维的方法,提出创新或改进意见,然后将学生的优化意见分类加以简明评价总结知识方法:6人一组在2分钟内,每人对该产品提出优化意见,然后相互交换卡片,再在2分钟内再提出一条优化意见,最后组长将组内意见作简短报告。
让学生亲历创新过程,学会创新思维的方法。
【当堂达标】讨论压力锅的创新设计案例中哪些地方体现了创新思维特征。
系统的基本特性设计者:【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系统的基本特性。
2、能利用系统的思想对简单系统进行分析.3、培养学生利用系统分析的基本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学会用系统的观点认识和分析事物2、通过分析系统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掌握系统分析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养成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团结协作的作风。
2、让学生感悟从系统的角度认识分析事物,学会用系统的眼光看待问题,分析问题。
【教学重点】理解系统的基本特性,掌握系统分析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建立系统的观点,能够运用系统特性的分析方法对简单系统进行分析【教学策略】本节课充分利用课程的内容载体,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创造欲望。
采用了任务驱动和讲练结合法,通过媒体演示图片,设置问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然后老师讲解实例区分系统的每个特性,学生自主思考,发现和回答问题,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完成本节教学任务。
【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系统的基础知识,知道了系统的定义和分类,那么这节课我们首先做一个小游戏,模拟下工厂中传送带系统工作过程,大家在游戏中思考系统的特性有哪些。
【教学过程】【板书设计】1. 系统的基本特性2. 系统分析的基本方法系统的基本特性分析 3.系统分析方法的步骤【巩固练习】1、在大自然中鹿、兔奔跑速度快,能逃避猛兽追捕;刺猬身上长尖刺.使猛兽无从下口;黄鼬遇敌时突放臭气.扰乱猛兽神志,影响其情绪,在其迟疑间跑掉。
这是生态系统基本特性中的( ) A.整体性 B.相关性C.动态性 D.环境适应性2、一堆沙子、钢筋、水泥等等材料散放在一起没什么意义,但是如果将它们按照一定的结构形式造成一座桥梁,就具有了交通的功能,这个案例说明系统的最基本特性是:()A、目的性B、相关性C、环境适应性D、整体性3、飞机在空中飞行时,时常受到大气对流的影响而产生颠簸,当飞机的检测装置接收到这一信号后,经过控制器的调节,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调整好飞行状态,克服大气对流对飞机飞行的影响,保持平稳飞行。
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第三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通用技术第一章走进设计世界复习学案学习内容学习指导即时感悟高考要求:考试内容要求技术的价值①技术对人类的价值②技术对生活、生产、文化等方面的影响③技术对自然的价值了解了解应用技术的性质①技术的发展与发明和革新的关系②技术的两面性③技术与科学的区别与联系④知识产权在技术领域的重要作用理解了解理解了解技术的未来技术的发展趋势,对技术的情感和理性态度理解知识梳理:一、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技术的价值从三方面体现:技术与人、技术与社会、技术与自然。
①技术与人:技术能人;人,人。
②技术与社会:技术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案例:福特车的生产流水线、联合收割机)丰富了社会文化的内容,改变了社会生活的方式;(案例:出行方式改变)在军事、政治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了解上述相应的案例)③技术与自然:一方面人类依靠技术得以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实例)并与自然保持和谐共存的友好关系;另一方面人类在利用技术开发、改造自然的同时,应把握合理的尺度,注意对自然的保护,不能忽视技术对环境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实例)。
二、技术具有、(技术是为了满足人们某方面的具体需求)、(技术发展的核心所在)、(技术的内在特性,需要综合多方面的知识)、(任何事物客观上都具有的)、(技术实现其价值的体现)等性质。
三、技术的两面性是指技术的和,由此引发的技术伦理问题尤其值得人们关注和思考。
四、知识产权制度体现了人们对知识的尊重和保护,可以保持发明创造的积极性,使技术创新活动走向良性循环。
知识产权在狭义上包括、、。
[当堂达标]:1.1769年,瓦特在大量试验的基础上研制了第一台单动式蒸汽机,引发了第一自我完成,回顾知识。
了解新知探索新知次工业革命,同时让他成为一个富有的名人资本家是由于技术具有()A、创新性B、目的性C、综合性D、专利性2.技术对人的解放作用表现为人依靠技术解放或延长了自己的手、脚……等身体器官,拓展了活动空间,提高劳动效率。
3.2 系统的基本特性教案一、教材分析:系统的基本特性在《系统与设计》这一章中具有较主要的地位和作用,学生学习了第一、二部分后,了解到什么是系统。
对系统有了初步的认识,而系统的基本特性不但使学生对系统有一个深刻的了解,同时也为系统的分析,系统的设计教学做好准备。
本节的重点是系统的整体性,学生理解系统的整体性后,对系统的相关性、目的性、动态性、适应性等就较易理解。
同时这节课的内容不但使学生学到相关知识,对系统有更深一步的了解,还可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实例理解系统的基本特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案例分析,使学生懂得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有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学习的快乐。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系统的基本特性难点:利用系统的基本特性解决有关问题,联系实际,开发课程资源,拓展知识五、教学过程:★复习引入:教师提问:什么是系统?〔学生回答〕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假设干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新课教学:〔一〕系统具有整体性1.美国“阿波罗〞计划中的飞船和运载火箭是由700多万个零件组成。
这些零件都很普通,甚至没有一个是新研制的,为什么能实现把人送上太空的功能?[系统思路]各部分按照一定的结构组成了系统,从而实现了整体的功能。
2. 三个和尚的故事说明了什么?“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又说明了什么?[系统思路]系统不是各个元素〔组分〕的简单相加。
如果将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协调好,就能得到“1+1>2〞的效果。
反之亦然。
3. 巴尔扎克雕像的故事讲述:传说,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曾经给文学家巴尔扎克雕了一座塑像。
塑像雕好之后,大受人们的称赞,人们特别对雕像上巴尔扎克的一双手赞不绝口,都说这双手太逼真、太生动了。
罗丹听到人们的议论后,却毫不犹豫地从塑像上砍去了这双手。
提问:巴尔扎克雕像的故事说明了什么?[系统思路]做任何事情都要重视整体效应,必要的时候要舍得抛弃部分而保留整体。
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第三中学2014年高中生物 3.3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学习目标1.识记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2.认同细胞核是细胞生命系统的控制中心自主、合作探究一.细胞核的功能2.细胞核的功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细胞核的结构1.核膜结构:_________层膜结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染色质(1)组成: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染色质与染色体的相互转化染色质(________________)染色体(________________)染色质3.核仁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核孔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大分子物质如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进出细胞的通道.三.细胞的整体性细胞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基本单位,也是__________________的单位.【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哪一项最能代表细胞核的功能()A 进行能量转换B 合成蛋白质C 储存能量的物质D 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2、下列哪一种细胞能完成最复杂多样的生命活动()A 人的小肠上皮细胞B 蚕豆的叶肉细胞C 变形虫D 人的神经细胞3、如右图所示为再生能力很强的原生动物喇叭虫(图中a.纤毛;b.大核;c.根部),将之切成①②③三截,能再生成喇叭虫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①②③4、某位科学家用活细胞做了许多张连续切片,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这些切片后他画了一个综合图(如右图),有理由认为这一细胞是 ( )①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②能进行呼吸作用的细胞③真核细胞④植物细胞A.①③ B.②④C.②③④ D.①②③④5、下列不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A 核膜B 细胞膜C 叶绿体膜D 线粒体膜6、细胞核行使遗传功能的重要结构是()A 核膜B 核仁C 染色质D 核孔7、下列结构中不属于细胞器的是()A 叶绿体B 高尔基体C 染色体D 液泡8、蓝藻是原核生物,过去也把它作为一类植物,这是因为它具有()A 蛋白质B 核酸C 糖类D 光合作用色素9、细胞能够正常地完成各项生命活动的前提是()A 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B 细胞保持完整的结构C 细胞膜的流动性D 线粒体提供能量10、染色质和染色体是()A 同种物质在同一时期的两种形态B 同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C 不同物质在同一时期的两种形态D 不同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11、蛋白质分子能够通过的结构有()A 线粒体膜和叶绿体膜B 选择透过性膜C 细胞膜和液泡膜D 细胞壁和核孔12、生物体进行代谢和遗传的基本单位是 ( )A.蛋白质分子 B.DNA分子 C.细胞核 D.细胞二、非选择题:14.如下图,用动物受精卵做下列三个实验。
技术与设计关系学案学习内容学习指导即时感悟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理解技术与设计的关系,学会分析设计在技术发明和革新中的作用。
②了解技术发展对设计产生的重要影响。
③理解设计的丰富内涵,形成设计的意识。
2、过程与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让学生打破设计神秘感,形成正确的技术设计观。
②学会分析设计在技术发明和革新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创新设计欲望。
学习重点:理解技术与设计的辨正关系和技术革新对设计的影响学习难点:理解技术设计与艺术设计侧重点的不同【回顾﹒预习】【自主﹒合作﹒探究】下面请同学们看一幅图:蜜蜂建筑的蜂房图。
自我完成,回顾知识。
了解新知同学们在生物课上有没有学过蜜蜂建筑的巢是怎样形成的?有什么特色?蜜蜂的蜂房是由无数个六边形巢室构成,每个巢室边挨着边,紧密的连在一起,没有一点空隙,巢室的基部由六个三角形组成六角锥。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案例:“书写工具”鹅毛笔:鹅毛梗中间不是空的,有许多小隔膜,能起到虹吸作用。
缺点:鹅毛梗不耐磨,经常损坏、变形用不了多长时间就坏了。
蘸水钢笔:人们用钢做成了笔尖,设计了最初的钢笔,使笔更加耐用。
缺点:但是它没有墨囊,写不了几个字就要蘸水,还是离不开墨水瓶,携带不方便。
带墨囊的钢笔:于是人们设计了带墨囊的钢笔,终于摆脱了墨水瓶。
携带起来方便多了。
缺点:可是钢笔带在身上,很容易漏水,弄脏衣服。
为了避免漏墨水人们将墨水注入塑料管中后面用油脂封住,笔尖用一个小钢珠代替笔尖,设计了圆珠笔。
归纳总结:一项技术的创新需要设计,一个技术产品的更新需要设计,一项新工业的改进也需要设计。
设计促进技术的革新。
技术的发展离不开设计。
设计成为推进技术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当堂达标】阅读并分析课本案例:“电动剃须刀” 和“环保餐具的设计”,你认为引入新知,探索新知总结知识设计对技术的发展又起到了什么作用?【反思﹒提升】为设计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使设计的主题更加丰富,效率更高,表达方式更多样⑵:技术世界中的设计,其核心是技术设计。
设计方案的制订学习内容学习指导即时感悟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1)设计的角度和思路(2)设计方案的制定(3)方案的比较、权衡和决策2.过程与方法通过具体的实验过程,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到方案制定的重要性和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合作学习,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学习重点:学会设计方案的的制定学习难点:学会设计方案的的制定,方案的改进和拓展【自主﹒合作﹒探究】[实验] 制作携带方便的小凳的设计方案。
1.设计问题的构思为小朋友们设计一种适合他们在户外活动时使用并携带方便的小凳呢。
便携式小凳的设计要求:结构简单、稳固,易于制作;自重轻,体积小,携带方便;成本不高于 5元。
2.详细的设计方案与说明3.设计了符合要求的多种材料、结构及连接方式自我完成,回顾知识。
了解新4.方案的比较与决策考虑到制作出来的小凳要适合批量生产,选择了以五夹板为制作材料的五个方案。
又根据设计要求对这五个方案进行了再次筛选,最后选中了三个方案。
当多个设计方案产生以后,依据一定的原则,再对这些方案进行筛选。
5.测试、评估及优化主要考查设计方案是否可行,进行各种测试、评估,以及优化设计方案、完善产品原型。
综合考虑了各方面的因素,对三种设计方案和产品进行较为全面的评估。
三个方案评估如下。
经过测试和评估,对照设计要求,在使用五夹板材料的方案中C3是较理想的设计方案。
C3的设计三视图。
6.根据绘制的加工图样进行了产品原型的制作在经过锯、削、刨、磨和装配等几道工序之后,设计制作出生产C3方案的产品原型的过程图。
知引入新知,探索新知总结知识7.便携式小板凳使用说明书:产品简介:本产品是一款专门为小朋友外出活动设计的便携式小凳。
它自重轻,体积小,携带方便,拆卸、组装的方法简单。
产品构成:中空式凳面,凳脚板 ( 两块 ) 。
技术指标:凳子高度:16.5cm。
凳子质量:350g。
凳面面积:432cm2。
使用方法:先将两块凳脚板从凳面中取出,然后对准插缝 , 将它们插接起来,再将插接好的凳脚板插入凳面的槽缝中,并用手或其他物体使凳脚板与凳面完全贴紧。
揭开设计的面纱学习内容学习指导即时感悟学习目标:学习重点:掌握设计的一般过程及特点学习难点:对设计特点的认知与内化【回顾﹒预习】【自主﹒合作﹒探究】请同学们思考课本上提到的案例的设计过程,分组探讨在设计制作过程中经历哪些步骤?做了什么工作?(一)设计及其特点1、设计是从__________________出发,经过一定的_________、 ________和_________,产生相应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信息的过程。
简单的说设计其实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程。
2、设计的特点:(1)设计课题的源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设计的本质是_____________(3)设计的领域_______________(4)设计工作需要考虑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设计需要发挥___________________3、提到设计你会想到什么?列举几个你所知道的设计案例。
4、你参与过设计活动吗?说出你参与的设计过程。
自我完成,回顾知识。
了解新知探索新知(二)影响外观设计的因素1、影响外观设计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美感的评价标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黄金比例是根据黄金分割法优化的比例,其比例为1:_________。
【当堂达标】1.遭遇车祸的概率最高:( )。
A.棕色车子 B.银灰色车子 C.白色车子 D.绿色车子2. 某校信息综合楼装修时,工人师傅在走廊的围墙上又增加了用不锈钢管做成的护栏。
这是考虑了人机关系的什么目标()。
A、高效B、健康C、舒适D、安全3. 设计的一般过程:①发现与明确问题②制作模型或原型③制定设计方案④编写产品使用说明书⑤优化设计方案。
正确的顺序是()А、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②⑤④C、③①②④⑤D、⑤④①③②4.办公空间的设计一般应以()为主。
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第三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通用技术 1.3 技术应用的两面性学案学习内容学习指导即时感悟【回顾﹒预习】【自主﹒合作﹒探究】一、技术应用推动社会的发展1、多媒体展示几组图片(直接感受技术应用的正面作用)漂亮的服饰、多彩的食物、繁简不一的古今住房、变化迅速的交通工具、太阳能发电站、“神六”的发射和人造卫星。
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小到人们的衣食住行,大到航天航空无不包括技术的应用,正是这些技术的不断发明与应用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讨论交流: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列举几种熟悉的技术,分析它们的应用和发展给人类带来的好处,并进行交流,以加深对技术应用推动社会发展的理解。
二、技术应用造成的负面影响以“手机给人们带来了什么?”为例,说明技术应用造成的负面影响。
全球化生态危机主要有哪些表现?总结:技术应用可能带来不理想的后果,甚至造成危害。
尤其是在生态环境、伦理道德等方面,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
三、发展新技术,造福全人类传统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1、小强根据现有摩托车锁加装自动报警装置制得了自动报警防盗锁并在杂志上作了介绍,某锁厂根据此材料生产出了这种防盗锁并投自我完成,回顾知识。
了解新知探索新知放市场,小强起诉锁厂侵权,法院却不予受理。
①根据此案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小强没有申请专利,所以并不拥有防盗锁的专利权B、小强的发明已经过期失效C、在杂志上介绍就相当于获得了专利权②以下对专利权的说法正确的是()A、专利权具有独占性和时间性、地域性B、专利保护是一种技术的独占,不利于社会的发展C、如果有两个以上单位和个人提出同样的专利申请,专利权优先授予国有单位2、1769年,瓦特在大量试验的基础上研制了第一台单动式蒸汽机,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同时让他成为一个富有的名人资本家是由于技术具有()总结知识A、创新性B、目的性C、综合性D、专利性【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
【作业】思考分析克隆技术的两面性?参考答案。
1
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第三中学高中通用技术 系统的基本特性学案
学习内容
学习指导
即时感悟
学习目标:
1.通过简单系统的分析,理解系统的基本特性。
2.初步掌握系统特性的分析方法,能对简单系统进行分析。
3.通过案例的分析和总结过程,达到总结收获、提高认识。
学习重点:
通过简单的系统的案例分析,理解系统的基本特性。
学习难点:
给出一个系统,从基本特性的角度进行系统分析。
【回顾﹒预习】
1.系统的含义和分类?
2、阅读教材,初步认识系统的基本特性。
【自主﹒合作﹒探究】
一、探究系统的特性
活动1:(分组讨论)
1)美国“阿波罗”计划中的飞船和运载火箭是由700多万个零件组成。这些零
件都很普通,甚至没有一个是新研制的,为什么能实现把人送上太空的功能?
(2)传说,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曾经给文学家巴尔扎克雕了一座塑像。塑像雕
好之后,大受人们的称赞,人们特别对雕像上巴尔扎克的一双手赞不绝口,都说
这双手太逼真、太生动了。罗丹听到人们的议论后,却毫不犹豫地从塑像上砍去
了这双手。罗丹这样做的目的何在,雕塑家的这一行为给你以怎样的启示?
自我完成,
回顾知识。
了解新知
引入新知,
探索新知
2
小结: 1.整体性
※系统是一个整体,他不是各个要素(部分)简单相加,系统的整体功能是各要
素(部分)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
※整体性是系统最基本的特性,也是观察和分析系统最基本的思想和方法。 如
一堆沙子、钢材、水泥和绳索散放在一起成就没有意义。如造成一座悬索桥就具
有了交通的功能。
活动2:
(3)为了保护草原植被,当地政府颁布了禁止大量捕杀野狼的法令,这是什么
道理?(狼捕杀羊、野兔等食草性动物,使其数量减少,从而起到保护植被的作
用。)
小结: 2.相关性
※相关性是指组成系统的各个要素之间或整体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系统的
各部分或元素只要有一个变化都会影响其他元素和部分实现其功能。
活动3:
(4)人们为什么要发明自行车?自行车为什么要有刹车功能?自行车的作用是
提高速度,使人们可以更快地到达目的地,而刹车的作用却是减速,两者相矛盾。
为什么还要刹车呢?
小结3.目的性
※系统都是以实现某种功能为目的的,这是区别这一系统与那一个系统的标
志。
※设计和分析一个系统时,必须先弄清其目的,否则就无法构成一个良好、有序
的现实系统。系统的多个目标有时不完全一致,甚至矛盾,这就需要协调,寻求
平衡或折衷的办法,从而更好地实现其目的。
总结知识
分析题目、
总结方法
3
活动4:
(5)家用电冰箱不能紧贴墙壁放置,汽车在雪地行走轮胎要加链条,这是都为
什么?
(6)自行车为什么要不断地进行更新换代?
小结4、环境适应性
※一个系统与其所处的环境之间通常都有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外界环境的
变化会引起系统特性的改变,并相应地引起系统功能和系统内部各部分相互关系
的变化,系统要适应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系统只有具有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才能保持和恢复系统原有的特性。
2、系统分析的基本方法
运用系统的思想和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系统进行分析,就是系统分析
的基本方法。主要分三个阶段:阐明问题、分析研究、评价比较。
【案例分析】田忌赛马
【当堂达标】
1、飞机在空中飞行时,时常受到大气对流的影响而产生颠簸,当飞机的检测装
置接收到这一信号后,经过控制器的调节,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调整好飞行状态,
克服大气对流对飞机飞行的影响,保持平稳飞行。这个现象说明了系统的什么基
本特性?( )
4
A、整体性 B、相关性 C、环境适应性 D、目的性
2、一堆沙子、钢筋、水泥等等材料散放在一起没什么意义,但是如果将它们按
照一定的结构形式造成一座桥梁,就具有了交通的功能,这个案例说明系统的最
基本特性是:( )
A、目的性 B、相关性 C、环境适应性 D、整体性
3.骆驼的双峰的储蓄功能是为了在干旱的沙漠中生存;北极熊身上厚厚的毛和
脂肪的保暖作用是为了在寒冷的北极生存;竹节虫与树枝相似的体态的隐蔽作用
是为了不易让捕食者发现。这主要说明了系统具有( )
A.目的性 B.整体性 C.相关性 D.环境适应性
4.如果把主板、显卡 CPU、显示器、键盘、鼠标、硬盘、内存条等材料散放在
一起没什么意义,但如果将他们有机的组装成一起,就变成一台电脑,这体现了
系统的 ( )
A.整体性 B.相关性 C.目的性 D.适应性
【反思﹒提升】
用结构图总结系统的基本特性?
【拓展﹒延伸】
思考:下列事例体现了系统的什么特性?
(1) 人们往往希望汽车跑得又快又省油,但车速过快会格外耗油,有个折中
的最适当的速度叫经济速度,最省油。
(2) 过度发展畜牧业,导致绿洲变成荒漠。
(3) 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
(4)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5) 要经常给机械手表上链,即上发条。
(6) 春捂秋冻。
【作业】
5
举例说明系统的基本特性有哪些?
附答案:
【当堂达标】
1.C 2.D 3.D 4.A
【拓展﹒延伸】
1.目的性 2.相关性 3.相关性 4.整体性 5.目的性 6.环境
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