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7.4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押题专练)-2017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精品资料(原卷版)
- 格式:doc
- 大小:290.50 KB
- 文档页数:8
2017届人教版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单元测试题( 100分)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6·西宁模拟)两个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和aaBB,这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现欲培育出基因型为aabb的新品种,最简捷的方法是( ) A.人工诱变育种 B.基因工程育种C.单倍体育种D.杂交育种【解析】选D。
欲培育aabb隐性类型的新品种,只需将两亲本杂交所得的F1自交,从F2中直接选育即可。
2.(2016·天水模拟)通过人工诱变培育出的新类型是( )A.青霉素高产菌株B.八倍体小黑麦C.能合成人胰岛素的大肠杆菌D.克隆牛【解析】选A。
青霉素高产菌株的培育原理是基因突变,是通过人工诱变培育出的新类型,A正确;八倍体小黑麦的培育原理是染色体变异,B错误;能合成人胰岛素的大肠杆菌的培育原理是基因重组,所用技术是基因工程技术,C错误;克隆牛的培育原理是动物细胞的细胞核具有全能性,所用技术是细胞工程技术,D错误。
3.下列不属于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制取的药物是( )A.从大肠杆菌体内制取白细胞介素B.从酵母菌体内获得干扰素C.从青霉菌体内获取青霉素D.从大肠杆菌体内获取胰岛素【解析】选C。
运用基因工程技术可以使外源基因在受体细胞中表达来生产转基因产品,A、B、D均为外源基因的表达;青霉菌产生青霉素是自身基因的正常表达,故青霉素不属于基因工程药物。
4.下列育种过程中产生的变异不属于可遗传变异的是( )A.利用太空育种技术培育的新品种B.利用多倍体育种技术培育的无子西瓜C.利用杂种优势培育的高产油菜D.水肥充足条件得到穗大粒多的小麦【解析】选D。
提供优良的水肥条件得到的穗大粒多的小麦,是由外界环境的影响而不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太空育种、多倍体育种和杂交育种的遗传学原理分别是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它们都属于可遗传变异。
5.(2016·六盘水模拟)下列关于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工诱变育种一定能出现人们所需要的性状B.培育三倍体无子西瓜利用的变异原理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C.单倍体育种过程中需要用到植物组织培养技术D.杂交育种和多倍体育种的原理均为基因重组【解析】选C。
第23讲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限时:40分钟)测控导航表知识点题号及难易度1.诱变育种和杂交育种1,2,3,12,135,6,7,8(中),9(中),10(中),2.各种育种方法的比较11(中),14(中),15(难)3.基因工程的原理及应用 41.(2015某某某某模拟)下列关于诱变育种的说法, 不正确的是( B )A.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变异类型B.一次诱变处理供实验的生物一定能获得所需的变异类型C.诱变育种能大幅度改良生物的某些性状D.诱变育种过程能出现新的基因而杂交育种过程则不能解析:诱变育种与自然突变相比能提高突变频率,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多的变异类型,从而加快育种进程;由于基因突变是随机发生的、不定向的,诱变处理供实验的生物不能定向获得所需的变异类型;诱变育种使生物发生基因突变,产生新基因,能大幅改良生物的某些性状;诱变育种过程能创造新的基因,而杂交育种过程则不能,杂交育种只能产生新的基因型。
2.(2015某某岐山质量检测)下图是高产糖化酶菌株的育种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D )原始菌株挑取200个单细胞菌体选出50株选出5株多轮重复筛选A.通过上图筛选过程获得的高产菌株未必能作为生产菌株B.X射线处理既可以引起基因突变也可能导致染色体变异C.上图筛选高产菌株的过程是定向选择过程D.每轮诱变相关基因的突变率都会明显提高解析:由于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且获得的个体可能是杂合体,所以通过图中筛选过程获得的高产菌株未必能作为生产菌株;X射线处理既可以引起基因突变也可能导致染色体变异;由于人工选择具有目的性,所以图中筛选高产菌株的过程是定向选择过程;由于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低频率性,所以诱变能提高基因的突变率,但不一定都使诱变相关基因的突变率提高。
3.(2016某某某某月考)番茄是自花授粉的植物,高光效M对低光效m为显性,子粒少N对子粒多n为显性,以上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现用纯合子高光效多子粒和低光效少子粒番茄通过杂交育种的方式培育高光效少子粒的优质品种。
2017届人教版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单元测试一、选择题1.(2016·青岛统考)下列对基因突变描述不正确的是()A.由于人们可定向诱导突变性状,诱变育种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B.它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原因之一C.丰富了生物的“基因库”,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D.突变频率低、且突变性状一般有害,少数有利解析:变异是不定向的,不能定向诱导突变,A错误。
答案:A2.(2016·马鞍山统考)下列变异的原理一般认为属于基因重组的是()A.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下了一个既白化又色盲的儿子B.将转基因的四倍体与正常的二倍体杂交,生产出不育的转基因三倍体鱼苗C.血红蛋白氨基酸排列顺序发生改变,导致某些贫血病D.目的基因被误插入受体基因的非编码区,使受体基因不能表达解析: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下了一个既白化又色盲的儿子,原理是基因重组,A正确;将转基因的四倍体与正常的二倍体杂交,生产出不育的转基因三倍体鱼苗,原理是染色体变异,B错误;血红蛋白氨基酸排列顺序发生改变,导致某些贫血病,原理是基因突变,C错误;目的基因被误插入受体基因的非编码区,使受体基因不能表达,原理是染色体变异,D错误。
答案:A3.(2015·高考海南卷)关于等位基因B和b发生突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A.等位基因B和b都可以突变成为不同的等位基因B.X射线的照射不会影响基因B和基因b的突变率C.基因B中的碱基对G—C被碱基对A—T替换可导致基因突变D.在基因b的ATGCC序列中插入碱基C可导致基因b的突变解析: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A项正确;物理因素如X射线等可提高突变率,B项错误;基因中碱基对的替换、增添或缺失均可引起基因突变,C项、D项正确。
答案:B4.(2016·西安质检)下列关于变异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物发生变异,相应基因型不一定发生改变B.生物的性状发生改变,相应基因可能未发生改变C.可遗传变异均可通过显微镜观察到D.变异是不定向的,而自然选择是定向的解析:染色体结构变异不一定引起基因型的改变,A正确;基因重组不影响基因本身,但可以产生新的基因型,从而引起性状改变,B正确;基因突变在显微镜下是不可见的,C错误;变异是不定向的,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选择决定的,D正确。
第44讲基因工程【基础演练】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可定向改变生物性状B.工具酶有限制酶、DNA聚合酶C.需要对目的基因进行检测与鉴定D.常用运载体有质粒、动植物病毒、噬菌体等2.科学家根据共有序列设计并合成了由47个核苷酸组成的单链DNA﹣EA7,它可以催化两个DNA片段之间的连接,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DNA﹣EA7分子的特异性取决于其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B.在DNA﹣EA7中,相邻碱基通过“﹣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相连C.DNA﹣EA7中,每个脱氧核糖上均只连接一个磷酸D.DNA﹣EA7作用的底物和DNA聚合酶作用的底物不同3.图甲、乙中的箭头表示三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酶切位点,amp r表示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neo表示新霉素抗性基因。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甲中的质粒用BamH I切割后,含有4个游离的磷酸基团B.在构建重组质粒时,可用Pst I和BamH I切割质粒和外源DNAC.用Pst I和HindIII酶切,可以防止质粒的自身环化D.导入目的基因的大肠杆菌可在含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中生长4.结合下图,判断下列有关基因工程的工具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切断a处的酶为限制性核酸内切酶B.连接a处的酶为DNA连接酶C.切断b处的酶为解旋酶D.切断b处的为限制性核酸内切酶5.我国科学家运用基因工程技术,将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抗虫基因导入棉花细胞并成功表达,培育出了抗虫棉。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抗虫基因的提取和运输都需要专用的工具和运载体B.重组DNA分子中增加一个碱基对,不一定导致毒蛋白的毒性丧失C.抗虫棉的抗虫基因可通过花粉传递到近缘作物,从而造成基因污染D.转基因棉花是否具有抗虫特性是通过检测棉花对抗生素抗性来确定的6.下图表示培育转基因抗植物病毒番茄的过程示意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过程A需要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聚合酶的参与B.过程B通常需要用CaCl2处理,以提高番茄细胞壁的通透性C.过程C需要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D.抗植物病毒基因一旦整合到番茄细胞的染色体上,就能正常表达7.下图表示蛋白质工程的操作过程,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蛋白质工程中对蛋白质分子结构的了解是非常关键的工作B.蛋白质工程是完全摆脱基因工程技术的一项全新的生物工程技术C.a、b过程分别是转录、翻译D.蛋白质工程中可能构建出一种全新的基因8.下列有关基因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同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质粒与含目的基因的DNA片段可获相同黏性末端B.以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为依据合成的目的基因与原基因的碱基序列相同C.检测到受体细胞中含有目的基因就标志着基因工程育种已经成功D.质粒上的抗生素抗性基因有利于质粒与外源基因连接二、非选择题9.如图1表示某质粒,该质粒含有抗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amp')和LacZ基因,LacZ基因能合成β-半乳糖苷酶,该酶能将白色底物X-Gal转化为蓝色产物,图2表示含目的基因的DNA片段,实验小组利用该质粒为载体将目的基因导入大肠杆菌,并筛选成功导入重组质粒的受体细胞(ScaⅠ、ApaⅠ、EcoRⅠ表示限制酶切割位点)。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1.应用生物工程技术培育人们需要的生物新品种或新产品,提高了经济效益。
下图表示培育生物新品种的过程,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图中①~⑤过程中不都发生了碱基互补配对现象B.图中①过程需要的工具是限制酶和DNA连接酶C.将PrG导入细胞Ⅱ,则Ⅱ最可能是浆B细胞D.图中⑤过程需要的培养基中一定含有植物激素和无机养料【答案】B【解析】图中①~⑤过程中不是都发生了碱基互补配对现象,其中②④过程不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现象,A正确;①表示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该过程需要的工具酶是限制酶和DNA连接酶,B错误;将PrG导入到细胞Ⅱ形成的重组细胞能产生单克隆抗体,PrG能无限增殖,则Ⅱ是效应B细胞,能产生抗体,C正确;⑤表示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将转基因植物细胞培育成转基因植株,该过程需要的培养基中一定含有植物激素和无机养料,D正确。
【考点定位】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植物培养的条件及过程;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2.下列应用不涉及基因工程技术的是()A.培育能产生乙肝疫苗的酵母菌B.培育能生产人类激素的绵羊C.培育高产、优质的“太空椒”D.培育分解石油的“超级细菌”【答案】C【解析】培育能产生乙肝疫苗的酵母菌需要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培育能生产人类激素的绵羊需要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将人类激素基因导入绵羊受精卵中;培育高产、优质的“太空椒”采用了诱变育种法,并没有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培育分解石油的“超级细菌”需要采用基因工程技术。
3.下列关于常见作物育种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利用杂交育种可培育出新物种,促进生物的进化B. 利用单倍体育种可获得纯合子,明显缩短育种年限C. 利用多倍体育种可增加染色体的数目,获得茎秆粗壮的植株D. 利用诱变育种可增大突变频率,利于获得新基因【答案】A【解析】利用杂交育种不可培育出新物种,杂交育种会发生基因重组,基因重组促进生物的进化,A项符合题意;单倍体育种可获得纯合子,且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B项不符合题意;多倍体育种可获得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多倍体植株,具有茎秆粗壮的特点,C 项不符合题意;诱变育种是利用物理因素或化学因素诱导基因发生突变,可增大突变频率,利于获得新基因,D 项不符合题意。
1.下图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改良草莓品系的过程:(1)将野生绿色草莓的叶片离体组织培养成四倍体试管苗的过程,体现了植物细胞的________性,此过程中秋水仙素的作用机理是________________。
(2)①过程中欲获得抗虫草莓,可从蛋白酶抑制剂基因、生长素诱导基因中选择__________________作为目的基因,通常用____________方法导入受体细胞,基因表达载体除包括目的基因外,还必须有____________及标记基因等。
(3)②过程可以先用花药离体培养分别获得抗虫草莓和凤梨草莓的单倍体,再利用____________技术获得同时具凤梨风味和抗虫特性的六倍体草莓,该技术常用的酶有__________________,常用的化学诱导剂是________。
2. 现有两种同科不同属的农作物,甲作物高产不耐盐,乙作物低产但耐盐。
欲培育出既高产又耐盐的植株,以适应于盐碱地栽培。
请回答下面的问题:(1)采用________(填“杂交”、“嫁接”或“转基因”)方法可以达到上述目的,这种育种方法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2)采用细胞工程育种的方法如下:⎭⎪⎬⎪⎫甲细胞乙细胞――→处理⎩⎪⎨⎪⎧⎭⎪⎬⎪⎫甲原生质体乙原生质体――→诱导杂种细胞→愈伤组织――→筛选胚状体――→选择目的植株 ①甲、乙原生质体经诱导融合完成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
以胚状体为材料,经过人工薄膜包装得到的人工种子,在适宜条件下同样能够萌发成幼苗,与天然种子相比,人工种子具有哪些显著的优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举出1条)。
②动物细胞工程应用较广泛的是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单克隆抗体最主要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克隆抗体的应用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作为________试剂,能准确地识别各种抗原物质的细微差别,并跟一定抗原发生________。
闪堕市安歇阳光实验学校第7单元第23讲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练习考点一变异原理在育种实践上的应用1.(2016·福建厦门质检)现有基因型aabb和AABB的水稻品种,利用不同的育种方法可培育出不同的类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通过杂交育种获得AAbb,原理是受精作用过程中发生基因重组B.通过单倍体育种获得aaBB,原理是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C.通过诱变育种获得aaBb,原理是基因突变D.通过多倍体育种获得AAAABBBB,原理是染色体变异[29520395] 解析:选A。
通过杂交育种获得AAbb,原理是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A错误;单倍体育种获得aaBB,先发生基因重组,生成AaBb个体,配子aB通过染色体加倍获得aaBB个体,B正确;杂交育种获得AaBb,再通过诱变育种获得aaBb,原理是基因突变,C正确;AABB通过诱导染色体组加倍获得AAAABBBB,原理是染色体变异,D正确。
2.(2016·福建宁德月考)下图是与水稻有关的育种途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A→B过程可获得原水稻没有的优良性状B.C→D过程能定向改变水稻的性状C.E→H过程依据的原理是基因重组D.E→G过程用秋水仙素处理成熟植株[29520396] 解析:选D。
图中A→B过程是诱变育种,可获得原水稻没有的优良性状,A正确;C→D过程是基因工程育种,能定向改变水稻的性状,B正确;E→H过程是杂交育种,依据的原理是基因重组,C正确;E→G过程是单倍体育种,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D错误。
3.(2016·吉林长春质检)下列有关育种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利用花药离体培养技术可获得单倍体植株B.杂交育种能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集中在一起C.三倍体无子西瓜的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不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D.诱变育种可以提高突变率,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优良变异类型[29520397] 解析:选C。
1.下列育种过程中产生的变异不属于可遗传变异的是()A.利用太空育种技术培育的新品种B.利用多倍体育种技术培育无子西瓜C.利用杂种优势培育的高产油菜D.水肥充足条件得到穗大粒多的小麦2.两个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和aaBB,这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现欲培育出基因型为aabb的新品种,最简捷的方法是()A.人工诱变育种B.基因工程育种C.单倍体育种D.杂交育种3.假设A、b代表玉米的优良基因,这两种基因是自由组合的。
现有AABB、aabb两个品种,为培育出优良品种AAbb,可采用的方法如图所示,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由品种AABB、aabb经过①②③过程培育出新品种的育种方式的优点在于可以将多种优良性状集中在一个生物体上B.与①②③过程的育种方法相比,⑤⑥过程的优势是明显缩短了育种年限C.图中A_bb的类型经过③过程,子代中AAbb与aabb的数量比是3∶1D.④过程在完成目的基因和运载体的结合时,必须用到的工具酶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4.将①、②两个植株杂交得到③,将③再作进一步处理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由③到⑨过程中可能出现突变体,经过筛选进而培育成新品种B .由③到⑧的育种过程中,遵循的主要原理是染色体数目变异C .若③的基因型为AaBbdd ,则⑩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总数的1/4D .由③到④过程中体现了幼苗体细胞的全能性5.下列关于育种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用杂交的方法进行育种,往往从F 1自交后代中可筛选出符合人类需要的优良品种B .用辐射的方法进行诱变育种,诱变后的植株一定比诱变前的植株具备更多优良性状C .用基因型为DdTt 的植株进行单倍体育种,所育的新品种自交后代中约有14为纯合子 D .用基因型为DdTt 的植株进行多倍体育种,所育的新品种和原品种杂交一定能产生可育后代6.粮食问题是当今举世瞩目的迫切问题之一。
改善农作物的遗传性状、提高粮食产量是科学工作者不断努力的目标,下图是遗传育种的一些途径。
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 .若要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图示新品种小麦,可选图中E→F→G 的育种方法B .H→I 、J→K 都必需用到与G 过程相同的技术操作C .由F 1→F 2的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D .图中的遗传育种途径,A→B 所表示的方法具有典型的不定向性7.芥酸会降低菜籽油的品质。
油菜有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H和h,G和g)控制菜籽的芥酸含量。
下图是获得低芥酸油菜新品种( HHGG)的途径,已知油菜单个花药由花药壁(2n)及大量花粉(n)等组分组成,这些细胞都具有全能性。
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的育种利用了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等原理B.与④过程相比,③过程可能会产生二倍体再生植株C.过程⑤秋水仙素的作用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影响着丝点的分裂D.三种途径中,利用花粉培养筛选低芥酸油菜新品种(HHGG)的时间最短8.现有甲、乙两种二倍体纯种植物,甲植物的光合产量高于乙植物,但乙植物更适宜在盐碱地种植(相关性状均由核基因控制)。
现要利用甲、乙两种植物培育出高产、耐盐的植株。
下列技术不可行的是() A.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可以获得符合要求的四倍体杂种植株B.将乙种植物耐盐基因导入甲种植物的体细胞中,可培育出所需植株C.两种植物杂交后,得到的F1再利用单倍体育种,可较快获得所需植株D.诱导两种植物的花粉融合后培育成幼苗,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可培育出所需植株9.科学家用纯种的高秆(D)抗锈病(T)小麦与矮秆(d)易染锈病(t)小麦培育矮秆抗锈病小麦新品种,方法如下图所示。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上述育种方法属于单倍体育种B.①所经历的过程属于组织培养C.过程乙被称为花药离体培养D.完成②的处理后,选育出的矮秆抗锈病植株通常能稳定遗传10.下图表示利用二倍体西瓜(2N)培育出三倍体无子西瓜(3N)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情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①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两次细胞分裂一次B.②过程可能产生突变和基因重组C.图中只包含有两个不同的物种D.三倍体无子西瓜可能产生极少量可育的配子11.玉米花药培养得到的单倍体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形成二倍体玉米。
下图是该过程中某时段细胞核染色体含量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e~f所示过程中可能发生基因突变B.该实验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培育的玉米为纯种C.整个过程中不能发生基因重组,i~j过程细胞内含4个染色体组D.低温处理单倍体幼苗,也可抑制f~g过程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12.花生的含油量随选择世代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据图分析,选择育种对高含油量花生品种的产生所起的作用是()A.改变了控制产油的一对等位基因的总频率B.改变了花生的基因库,导致新物种的产生C.定向诱导了控制高含油量基因的自由组合D.淘汰部分表现型,使高含油量基因的基因频率增大13.现有三个水稻品种,基因型分别为AABBdd、aabbDD和aaBBDD。
如果从插秧(移栽幼苗)到获得种子(或花粉)为一次栽培,运用单倍体育种技术,利用以上三个品种获得基因型为aabbdd的植株最少需要几次栽培()A.1 B.2C.3 D.414.应用基因工程方法,可将酵母菌制造成“工程菌”,用于生产乙肝疫苗,在制造该“工程菌”时,应向酵母菌导入下列中的()A.乙肝病毒的表面抗原B.抗乙肝病毒抗体的基因C.抗乙肝病毒的抗体D.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的基因15.下图为利用①和②两个亲本培育某种农作物品种⑥的几种方法,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经过Ⅲ培育成④会用到组织培养技术B.过程Ⅵ中秋水仙素的处理对象是幼苗C.由品种①直接形成⑤的过程可经过基因突变D.经过Ⅰ和V培育出⑥可以明显缩短育种年限16.(22分)通过杂交可将同一物种的不同个体上的优良性状集中在一起,也可将不同物种的染色体集中在一起。
甲×乙为杂交模型,请回答下列问题。
(1)无子西瓜备受青睐,结无子西瓜的植株是由父本甲________与母本乙________杂交得到的,培育无子西瓜的遗传学原理是________,用____________________刺激子房发育成无子果实。
(2)马铃薯品种是杂合子(有一对基因杂合即可称之为杂合子),生产上常用块茎繁殖,现要通过杂交方式选育黄肉(Yy)、抗病(Tt)的马铃薯新品种,则杂交亲本甲的基因型为________,乙的基因型为________。
(3)现有三个纯系水稻品种:Ⅰ矮秆感病有芒(aabbDD)、Ⅱ高秆感病有芒(AAbbDD)、Ⅲ高秆抗病无芒(AABBdd)。
①为获得矮秆抗病无芒纯系新品种,应选择的杂交亲本为________,获得F1后如让F1自交,则F2中表现为矮秆抗病无芒的个体占F2总数的________,若要获取矮秆抗病无芒纯系新品种,需将F2中矮秆抗病无芒的个体继续________,直至_____________。
②如果在①中所述F1的基础上尽快获得矮秆抗病无芒新品种,写出后续的育种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14分)棉花的纤维有白色的,也有紫色的;植株有因高酚而抗虫的,也有低酚不抗虫的,控制这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不同的同源染色体上,彩色棉作为一种具有天然颜色的特殊棉花,它不需要染色就可制成各种原色棉布,低酚棉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棉花品种,具有棉纤维酚含量低,对人体皮肤无负影响的优点,但低酚棉由于酚含量低,使得低酚棉的抗虫能力普遍下降。
现有白色低酚不抗虫棉及紫色高酚抗虫棉的两种纯合品种,欲培育出紫色低酚抗虫棉品种。
某育种机构设计的育种方案如图所示,请回答该方案中的相关问题:(1)从理论上讲,F2群体中的纯种概率为________。
截止F2的这一阶段在育种工作上经常采用,因为它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它依据的遗传原理是________。
(2)要制备出所需要的转基因细胞,作为其中的受体细胞应从表现型为______________的棉株上获得,而作为所用的目的基因,一般应先在细胞外形成______________再导入受体细胞,为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导入,一般是通过______________是否表达予以初步筛选。
(3)由转基因细胞培育紫色低酚抗虫棉的过程,所采用的生物工程技术为________。
(4)最终得到的紫色低酚抗虫棉转入了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毒蛋白基因,使其基因型发生了改变,它和亲本植株______________(“是”或“不是”)同一物种。
18.(19分)水稻花为两性花,风媒传粉,花小,杂交育种工作量巨大。
水稻的紫叶鞘对绿叶鞘完全显性,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设为A和a)。
现有紫叶鞘(甲)和绿叶鞘(乙)两个纯系水稻品种,将甲、乙两种水稻间行种植。
(1)若要获得甲为父本乙为母本的杂交种子,需对母本植株进行________(操作)并套袋隔离,待父本植株花粉成熟后人工授粉并进行________(操作)。
种子成熟后收获________(填“甲”或“乙”)植株上结的种子即为杂交种子,其基因型为________,播种这些种子所得的幼苗表现型为________,若某次实验的这些幼苗出现了性状分离,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间行种植后自然生长,待种子成熟后,收获乙品种植株上的种子播种,长出的幼苗将会出现紫叶鞘和绿叶鞘两种表现型。
其中________性状幼苗是乙的自交后代,请用遗传图解解释你的判断。
(3)由于甲、乙两品系各有一些不同的优良性状,研究者欲以此为基础培育优良杂种。
请你设计一个简便易行的方法实现甲、乙间的杂交,获得杂种植株。
你的方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