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师范学院化学实验室污染调查及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199.24 KB
- 文档页数:4
实验室环境污染现状分析与防治对策张淑华,张杰,肖忠新,吴惠慧,李变兰(首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家庭医学学院,北京 100069)【摘要】文章从多个层面分析了首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家庭医学学院教学科研实验中心实验室存在的污染现状。
并提出了实验室污染的防治对策和具体措施。
阐明实验室是一种不容忽视的污染源,必须加强对中心实验室的环境保护。
【关键词】实验室;环境污染;防治对策【中图分类号】G72414 【文献标识码】J 【文章编号】09-205 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已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识。
随着教学科研的不断进行,在教学和科研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液、废渣、噪声、射线、高频、微波等污染,对环境构成了一定的威胁,尽快解决实验室环境污染问题,不仅有利于改善实验室环境、校园环境、师生的生活环境,而且有利于中心实验室的可持续发展。
作为实验室的管理者必须加以高度重视。
一、实验室环境污染现状分析首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家庭医学学院实验教学科研中心成立于2004年底。
中心的前身为各个教研室所管的相对独立的实验室,实验教学从属于教学,实验室分散在不同区域与楼层,对实验室缺乏严格管理制度与措施;对实验室的污染问题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缺乏完善的实验室污染防治法规,实验教学、科研实验室环境污染成了监管盲区。
成立后的实验中心,实验室相对集中。
由于中心实验室使用空间有限,实验室既是学生实验场所,也是教师的科研场地。
实验室的管理面临严峻的考验,实验室的环境管理与治理不容忽视。
(一)教学科研中心成立之前,实验室现对独立,实验教学与管理各自为政,缺乏统一的管理,造成部分教师及实验室人员环保意识薄弱,对实验室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和危害性缺乏认识;实验教学与科研过程中,随意倾倒排放废液、乱丢废弃物等违规操作现象普遍存在;对于实验室产生的“三废”缺乏完善的治理措施。
(二)实验教学重视程度不够。
一直以来实验教学从属于教学,对实验室污染的防治没有纳入管理实验内容,加之实验设计和药品用量的不合理化,加重了实验室的污染。
校园水污染调查报告摘要:本报告对某校园内水污染状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调查结果表明,该校园内部分场所存在不同程度的水污染问题,主要来源为污水排放不达标、化学品使用不当等。
建议学校加强环保宣传教育,加强水质监测和管理,推广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等。
一、背景近年来,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水污染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为了了解所在校园内的水污染情况,我们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
二、调查方法我们先在校园内确定9个调查点,包括洗手间、实验室、饮水机等。
接着,向师生发放了调查问卷,共收集回答了272份有效问卷。
最后,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统计。
三、调查结果1、污水排放不达标。
在洗手间、厨房等场所,许多人在使用后随意排放废水,导致水污染非常严重。
2、化学品使用不当。
在实验室中,许多人不能正确使用化学品,加之一些危险品存放不当,也存在着水污染的风险。
3、用水浪费。
在饮用水、洗衣服等场所,许多人没有意识到治理水资源的重要性,使用浪费严重。
四、建议及措施1、加强环保宣传教育。
学校应该通过悬挂标语、宣传海报等方式,向师生普及环保知识,提高其环保意识。
2、加强水质监测和管理。
学校应该按照国家标准进行定期检测,加强对污水排放的管理,建立相关的违章惩罚制度。
3、推广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学校应该鼓励师生采用低碳节能、环保的生活方式,防止水资源的浪费,促进可持续发展。
五、结论通过本次调查,我们认为该校园内存在部分水污染问题。
建议学校加强环保宣传教育,加强水质监测和管理,推广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等。
只有通过共同的努力,才能够建设美丽的、绿色的、环保的校园。
第27卷第3期凯里学院学报Vol.27No.3 2009年6月Journal of Kaili University J un.2009高校化学实验室环境污染与防治韩 彩,曹 晖(凯里学院环境与生命科学学院,贵州凯里556011)摘 要:分析了高校化学实验室排放的废气、废液、固体废弃物等对环境的污染及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关键词:化学实验室;环境污染;防治措施中图分类号:X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9329(2009)0320044203 高校化学实验室是大学生以及科教人员从事化学实验、进行科学研究的场所,是培养综合能力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和提高科教人员业务能力的主阵地,每天都有大批师生在做各种化学实验.因此,就要涉及到大量化学药品的应用,涉及到实验过程中发生化学反应而排出废液,产生有害气体和固体废弃物的问题.实验室的污染,虽然在数量与强度方面不及排污的工业企业单位,但全国有数以万计的高校的化学实验室,由于实验长年累月地在进行,累积的污染非常严重.如果不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势必会影响实验室的教学和工作环境,损害实验室科教人员和学生的身体健康,也会给社会环境造成危害.另外,与工业生产的固定生产方式不同,学生实验所用化学试剂变化多,种类也很多,大学化学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将实验数百种化学药品,排放的废弃物成分相当复杂,累积效应实在不应被忽视.随着高校的扩招,实验活动成倍增多,如不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其后果将难以预料[123].本文探讨了造成实验室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1 化学实验室环境污染种类及危害1.1 废气实验室产生的废气包括人员活动产生的废气和实验过程产生的废气.其中前者来自于实验人数众多,仪器设备连续工作时间长,容易造成实验室内空气混浊,还有室外大气污染物借通风换气和渗透而进入实验室;实验室内实验人员呼吸过程排出的气体,人体皮肤、器官及不洁净物散发出来的不良气味;由室外带入及室内活动产生的灰尘等.实验过程产生的废气包括燃料燃烧废气、试剂和样品的挥发物、化学合成和分析过程中间产物、泄漏和排空的标准气和载气等.实验室废气包括酸雾、甲醛、苯系物、各种有机溶剂等常见污染物和汞蒸汽、光气等较少遇到的污染物.通常实验室中直接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的实验都要求在通风橱内进行,这虽然是保证室内空气质量、保护实验人员健康安全的有效办法,但将有毒、有害气体排放到室外直接污染了环境空气.对有挥发性的化学试剂还能做到在通风橱内进行取样,但有些实验产生的气体是混合气体,这些混合气体的具体成分、是否有毒、含量是否超标并未得到充分考虑.因为人们认为量少,且为短时排放,没有受到重视,更没进行检测,就直接排放到实验室外的大气中去了.多数气体如硫化氢、光气、氢氰酸、氟化氢、氨、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溴蒸汽等均为窒息性或刺激性气体,或由呼吸道吸入,引起呼吸道疾病;或刺激眼睛角膜,引起造血系统及中枢神经系统损坏,严重时使眼睛失明.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在空气中的富集会形成酸雨,妨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可使植物的叶面腊质保护层遭受损坏,生态系统中营养元素的循环因而将受到阻碍.一些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甲烷等大量排放,使全球气体变暖.如果不加强实验室的空气污染防治措施,不仅会影响实验人员的身体健康,同时还会影响实验仪器设备的使用寿命[223].1.2 废液实验室产生的废液包括多余的样品、分析过程做标样的标液、分析残液及失效的各种贮藏液,还有大量的洗涤用水.这些液体废弃物按成分可分为有机和无机两种,其中有机废弃物比无机废弃物污染的范围更广,带来的危害更严重.实验室的教学和科研中用到大量的化学试剂,很多是有很大毒性的,如亚硝酸盐、环氧氯丙烷等,能引起人体产生癌变;一些有机溶剂如二甲苯、氯仿等能破坏人体免疫系统,造成人体机能失调;而有一些化学试剂具有很强的腐蚀性,如浓酸、浓碱等.不少高校化学实验室对这些废弃物不加任何处理就直接排入下水道,在一些大学因为实验室没有专门的排污口,也就没有专门的污水处理装置,而这些来自实验室的污水无疑的被直接排放到学校的总的排污口,被稀释,流入了河流,日积月累必然对水体造成严重危害.也许被大量的生活用水稀释后,总的污水排放并不超标,但是来自于不同实验室的污水性质千差万别.比如来自工科学院的废液中就有可能含有重金属,而理学院的废水中就可能有酸、碱及各种难溶解的有机物,有关农学方面的学院就会产生含有各种农药、含磷化合物、氰化物等毒性很强的废液,更有甚者某些生物实验室的废液中可能含有有害微生物.这些废液不加处理的被排入城市污水管网,对城市环境造成了巨大的潜在威胁.大量未经处理的腐蚀性试剂,在沿下水管道排放过程中,不仅对管道有很强的腐蚀性,而且流进水源,也将改变水质的成分,造成水质的污染.例如,浓酸在排放过程中,由于与金属管发生化学反应,对管道产生腐蚀作用,使铁管内部斑驳脱落,或者造成部分点蚀,使管道经受不住水的压力,易断裂,造成不应有的经济损失;同时,由于铁离子溶于水中,改变了水的成分,饮用污染的水,能造成腹泻.过浓的酸也使水质呈酸性,不经处理直接排3 收稿日期:2009201211 作者简介:韩 彩(19722),女,河南南召人,凯里学院环境与生命科学学院讲师,硕士.放,用作浇灌农田,禾苗不会生长旺盛,从而影响农业生产.用这些污染的水进行淡水养殖,会引起鱼苗死亡,造成养殖户的经济损失,影响渔业养殖.有机溶剂直接通过管道排放,虽然一般不会对金属管道造成腐蚀,但却污染水质,如饮用含有吡啶、氯仿污染的水,就会破坏人体神经中枢,造成免疫系统能力下降,甚至引起机能失调,导致死亡.有机污染物排入水体后可引起两种效应,一是生态效应,引起生物在种类和数量上的变化;另一个是溶解氧效应,造成水质的恶化,从而危及水生生物的生长、繁殖,甚至导致水生生物死亡及物种的灭绝.因此,高校化学实验室对环境的污染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122],[4].1.3 固体废弃物实验室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包括多余样品、分析产物、消耗或破损的实验用品(如玻璃器皿、纱布)、残留或失效的化学试剂、废弃的试剂瓶等.这些固体废弃物根据实验室的性质不同有很多,污染性质也有很大的区别.一般实验室废弃物并没有专门的处理制度,许多学校也没有废弃回收站,甚至把这些过期的药品、试剂丢弃到垃圾桶混到生活垃圾中处理.这样很多有毒试剂、重金属试剂就随垃圾一起被拉到郊外搁置或埋藏,造成当地的土壤和水质的严重污染.例如含汞、铅等的药品试剂,释放到当地的水和土壤中,人和牲畜长期饮食含有这些离子的水质和吸收了这些离子的植物,会造成神经性的损害,严重的还能导致神经错乱甚至死亡.2 导致化学实验室污染环境的原因2.1 认识不到位目前对于化学实验室污染问题的严重性,以及防治的意义,许多人还存在认识不足的问题.有些实验室缺乏科学的管理,在药品的管理,学生实验管理上有很大漏洞,部分实验室人员的环境意识还十分薄弱,甚至认为实验室产生的这点污染对环境来说算不了什么,完全是小题大作.在这些错误观念下,许多实验室出现把化学废物直接倒入下水道、土埋;气体废物直接用通风橱排入大气等随意排放化学废物的现象.而许多学生在实验中更是没有相关的环保意识,操作中违规的现象普遍存在,乱倒废液,乱丢杂物.2.2 实验设计不合理包括实验教材的编写、实验内容的设计、实验过程的安排及实验计划等等不尽合理,造成导致污染的可能.在这种情况下只要做实验,就会带来污染.很多高校还一直沿用十几年前的实验教材,所做实验没有创新.一些化学教科书和实验教材只要求学生懂得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和实验结果,对于实验可能带来的环境污染以及如何防治则只字未提,缺乏人文关怀和环保意识,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2.3 投入不足一些实验室苦于资金投入不足,没有直接处理实验废物的能力,因而对污染的防治显得无能为力.由于缺乏资金投入,也使得相关环保工业发展相对滞后,对于化学废液的处理显得束手无策,并最终给污水处理厂、河湖等承受者带来了污染.2.4 没有制订专门系统的化学废物收集流程化学废物种类繁杂,收集方法涉及多门化学学科,化学废物收集流程的整理工作十分浩大,我国至今还没有整理出来一套完整的化学废物收集流程.3 化学实验室污染的防治措施3.1 提高环保意识实验绿色化是化学实验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化学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作为化学教师,教师要不断提高环保意识,在教给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要教给学生保护环境防止污染的思想,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提高思想认识,是保护环境、消除或减轻实验污染的前提条件.3.2 建立科学的实验室管理办法和岗位责任制度只有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实验室污染带来的严重后果,实验人员才会在实验过程中遵守规则,认真操作.实验室要建立各级环境管理办法和制度,同时实行环境保护责任制,贯彻“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以减轻实验室污染.3.3 推行环保、绿色、清洁实验(1)对于实验项目的设计与选取时,应考虑到环境污染的问题,尽可能的采用“绿色化学”、“清洁实验”,并降低各种原材料的消耗.在保证实验效果的前提下,提倡实验室采用无毒、无害或者低毒、低害的试剂,尽可能减少危险化学品和生物制品的使用.(2)开展微量、半微量实验,减少污染物排放.微型化学实验具有减少污染、节约经费(其试剂用量为常规实验的1/10至1%)、缩短实验时间(大约为常规实验的40%),同时也降低了水、电能源的消耗.微型实验的开设对毒性大、药品贵、耗量大、污染严重、操作复杂的化学实验尤为必要.开展微型化学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增强环保意识,取得良好的环境效应.(3)开展系列化、开放性的实验,回收利用实验产物.建立系列化实验,可解决实验后废弃物的处理这一问题.“系列化”即:上一实验的生成物是下一实验的反应物.这样做有可能节能、节省药品,减少污染.(4)加强各种实验材料的管理体制,对单项实验进行定额核算,特别是危险化学品更要建立管理档案,领多少,何时用多少,剩多少,都要有详实的记录.(5)发挥教学多媒体的作用.教学多媒体是知识经济的产物,它是信息社会的标志之一.在实验教学中,计算机辅助教学模拟化学实验(仿真实验)是一种化学试剂和仪器装置“零投入”和“废弃物零排放”的特殊实验方式,特别是某些毒害较大的化学实验可以采用这种方式,从而可防止为了学习一点儿知识而付出高昂的环境代价的作法.利用教学录像,是减少重复污染的有效途径.3.4 对实验室产生的三废进行处理3.4.1 废气的处理.通风换气是排出实验室废气,改善实验室空气质量的最有效措施之一.对于实验室内的一般混浊的空气比如实验人员的呼出气等,经常开窗和打开换气扇或者开动通风橱换气,可以被直接排出室外.但对于酸雾、甲醛、苯系物等有机溶剂的挥发气,一定要建有专用的通风橱或通风管道并加设过滤器,稀释后排出.这些被排出的气体若为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必须通过与氧充分燃烧或经吸收装置、过滤器等处理后才可排出.并应不间断的抽查实验后产生废气的含量,做好记录,判定是否超标,以便采取预防措施.如二氧化硫、氯化氢、氟化氢、氯气、硫化氢等都可以用石灰溶液吸收.对于易挥发、有毒、恶臭的试剂,应在通风橱中建立试剂架,取用时可避免实验室内毒害污染.此外,许多植物可以吸收有毒气体如柳杉、夹竹桃、枫树、柑橘等都有很强的吸收二氧化硫的能力;红柳、合欢、槐树、紫藤均有较强吸收氯气的能力;女真树可吸收二氧化硫和氟化氢;落叶禾构树能吸收氮氧化合物.所以在实验室周围种植一些合适的树木,在很大程度上能消除一些有毒气体对环境的污染[425].3.4.2 废液的处理 实验室废液应根据其化学特性选择合适的容器和存放地点,通过密闭容器存放,不可混合贮存,容器标签必须标明废物种类、贮存时间,定期处理[627].3.4.2.1 无机废液的处理.・54・第3期韩 彩,曹 晖: 高校化学实验室环境污染与防治(1)对含稀酸和含稀碱的废液可相互中和,溶液p H值达6~8时即可排放.(2)含有氰化物的废液.在废液中先加入混合碱液,使金属离子沉淀而分离.调节滤液的p H值在6~8之间,再往滤液中加入过量的次氯酸钠溶液或漂白粉,充分搅拌,静置12h以上,使氰化物分解.也可以在含有氰化物的废液中首先加入消石灰,使其废液的p H值在7.5~10.5之间,然后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硫酸亚铁溶液,充分搅拌,使氰化物转化为无毒的铁氰络合物沉淀而消除氰废液的剧毒性.同时,在处理时必须在通风橱内十分谨慎地进行.(3)对含有铅、锌、镉、汞、锰等重金属离子的废液,可以采用氢氧化物共沉淀法、硫化物共沉淀法、碳酸盐沉淀法、吸附法、氧化还原法中和沉淀法、氧化分解法,使这些金属离子转变为氢氧化物或碳酸盐沉淀,再将沉淀与液体分离.例如含汞盐的废液可先调p H=8~10,加入过量硫化钠使生成硫化汞,再加入硫酸亚铁,生成的硫化铁能吸附悬浮于水中的硫化汞微粒进行共沉淀.清液可排放弃去,残渣经焙烧可回收汞.(4)对含Cr(Ⅵ)废液,可以在酸性条件下先用还原剂FeSO4或用硫酸加铁屑还原至Cr(Ⅲ)后,再转化为氢氧化物沉淀而分离.具体操作为:在酸性含铬(Ⅵ)的废液中,加入质量分数约10%的硫酸亚铁溶液,使Cr(Ⅵ)还原为Cr (Ⅲ),再向此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消石灰,使溶液的p H值调至6~8之间,且加热至80℃左右后静置,使溶液的颜色由黄色转变为绿色,使其沉淀分离后排放废液.铬酸洗液如失效变绿,,用砂芯漏斗滤去二氧化锰沉淀后再用.(5)含砷的废液.利用硫酸铁在碱性条件下形成氢氧化铁沉淀与砷的化合物共沉淀和吸咐作用,将废液中的砷除去.或在含砷废液中加入氧化钙,调节并控制p H=8,生成砷酸钙和亚砷酸钙.也可将废液调p H=10以上,加入硫化钠,与砷反应生成难溶的、低毒的硫化物沉淀.(6)含有铅的废液.在含铅的废液中加入消石灰,使其P H值调至11,而使废液中的铅生成Pb(O H)2沉淀,然后加入Al2(SO4)3沉淀剂,并使p H值调至7~8之间,即产生Al(O H)3和Pb(O H)2共同沉淀,静置后,分离沉淀,便可排放废液.(7)银的回收.含银废液在搅拌下加入过量的浓盐酸,使生成氯化银沉淀.用倾泻法洗涤沉淀以除去三价铁和氯离子.在V(浓H2SO4):V(H2O)=1:4的硫酸溶液或质量分数为10%~15%氯化钠溶液中加入锌粒或插入锌棒还原氯化银沉淀,得到暗灰色银粉,洗涤干燥后即可.3.4.2.2 有机废液的处理.实验用过的有机溶剂有些可以回收.回收有机溶剂通常先在分液漏斗中洗涤,将洗涤后的有机溶剂进行蒸馏或分馏处理加以精制、纯化.整个回收过程应在通风橱内进行.(1)三氯甲烷.将三氯甲烷废液依次用水、浓硫酸(用量为三氯甲烷的1/10)、纯水、盐酸羟胺(质量分数0.5%,分析纯)洗涤,用蒸馏水洗后,用氯化钙干燥,过滤后蒸馏.收集60~62℃的馏分.(2)四氯化碳.若含有双硫腙,则可用硫酸洗一次,再用水洗两次,经无水氯化钙干燥后蒸馏,收集76~78℃的馏分.若含铜试剂,则只需用纯水洗两次,经无水氯化钙干燥后即可蒸馏.(3)乙醚.将乙醚废液置于分液漏斗中用水洗一次.中和(用石蕊试纸检查),用质量分数0.5%高锰酸钾洗至紫色不退.再用水洗,用质量分数0.5%~1%硫酸亚铁铵溶液洗涤,以除去过氧化物.水洗后用氯化钙干燥,过滤,收集3315~3415℃的馏分使用.(4)其他有机溶剂如石油醚、正己烷、乙酸乙酯等废液均可用相应的方法纯化回收.(5)酚.高浓度的酚可用乙酸丁酯萃取、重蒸馏回收.低浓度的含酚废液可加入次氯酸钠或漂白粉使酚氧化.对于不能回收的有机废液,要按照其性质分别采用焚烧法、溶剂萃取法、吸附法、氧化分解法、水解法、生物化学处理法.如对苯胺类、酚类废液,可采用氧化分解法,在其废液中加入漂白粉或过氧化氢等促其分解,然后排放废液. 3.4.3 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固体废弃物尽可能回收利用,比如报废的实验仪器,或作为教学模型使用,或拆解后对其中性能良好的器件作为零配件使用.对于有条件且学校设有专门经费的学校,还可以请专业废弃物处理公司进行回收.固体可燃性废物分类收集、处理,一律及时焚烧.固体非可燃性废物分类收集,可加漂白粉进行氯化消毒处理,满足消毒条件后作最终处置.一次性使用的制品如手套、帽子、工作服、口罩等使用后放入污物袋内集中烧毁.可重复利用的玻璃器材如玻片、吸管、玻瓶等可以用1000~3000mg/ L有效氯溶液浸泡2~6h,然后清洗重新使用,或者废弃.盛标本的玻璃、塑料、搪瓷容器可煮沸15min或者用1000 mg/L有效氯漂白粉澄清液浸泡2~6h,消毒后用洗涤剂及流水刷洗、沥干;用于微生物培养的,用压力蒸汽灭菌后使用[324].总之,高等学校各个实验室由干其任务和性质不同,在实验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类型及程度也有差异,加强高校实验室污染防治应通过各种途径,采取各种措施,既保证了高校环境的清洁与安静,又能把对周围环境的污染限制在最小限度.参考文献:[1]方林,黄宏海.高校实验室的环境污染与防治措施[J].化学工程师,2008(2):47249.[2]杜娟.化学实验室的环境污染及其治理[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2):1512153.[3]余华.对实验室污染问题的思考和建议[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3):58260.[4]韩冰,陈军等.高校实验室重要环境因素污染问题的探讨[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07(3):57259.[5]张荣.高校实验室环境污染和治理对策[J].黑龙江环境通报,2003(7):15219.[6]任志宏.化学实验室的环境污染与防治[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62263.[7]王娟,曹慧君.化学实验室对环境污染与防治[J].仪器管理,2006(5):51253.[责任编辑:潘志清]・64・凯里学院学报第27卷。
实验室的环境污染因素实验常会产生污染物,虽然每次排放污染物的量相对于工业排污量来说很小,但由于实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在进行,累积的污染不容忽视。现以韩山师范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实验室为例,进行分析。实验室的大气污染1.一些实验室的通风设备的不良,极易造成小环境的污染。2.实验产生的气体不经吸收装置处理,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例如,丙烯酸类的合成实验,该类物质具有浓烈的刺鼻气味,对呼吸系统有很强的刺激性和损伤性,如果不进行吸收处理,极易在短时间内对实验者造成伤害。3.为图方便省事,在使用挥发性药品时,没在通风橱中进行。直接在敞开的容器中完成操作,会使整个实验室充满呛人的气味,造成实验室中的空气污染。实验室废液对水质的污染1.将不经处理的废液随手倒入水池内进行排放。不仅对管道有很强的腐蚀性,而且流进水源,也将改变水质的成分,造成水质的污染。2.很多实验室的下水道与居民的下水道相通,污染物通过下水道形成交叉污染,最后流入河中或者渗入地下,其危害不可估量。实验室过期药品、试剂的污染1.由于学校没有废弃回收站,有些实验者便把这些过期的药品、试剂丢弃到垃圾桶,而很多有毒试剂、重金属试剂就随垃圾一起被拉到郊外搁置或埋藏,造成当地的土壤和水质的严重污染。2.对实验后产生的废弃物缺乏有效处理,废液和废渣直接排入下水道和垃圾堆中,废气直接排放,极少在排放气口装有活性炭吸附装置。实验室的其它污染实验室里除了废气、废液和固体废弃物产生的环境污染外,还有噪声等对环境的污染。有些大功率的、大型的仪器、设备在运转时会发出震耳的噪音,超出了人们所能承受的声音分贝、从而造成实验者和周围教学场所的人受到噪音污染。实验室污染的防治措施1、制定并完善相应法律法规, 推行实验室标准化建设和管理2、开展微量、半微量实验,减少污染物排放3、树立绿色化学理念, 增强全员环境保护意识4、完善实验室管理办法, 建立健全环保岗位责任制度5、加大环保资金投入和环保考核力度6、规范实验室“三废”防治措施结语除了加大投入,采取相应的污染治理措施以及严格实施有关管理办法和制度外,更重要的是我们每位实验者要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和自身防护意识。有时只要我们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规范操作,就可以防止污染的发生。
环境监测实验室的环境污染及预防对策分析随着现代化的不断发展,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环境监测实验室应运而生。
环境监测实验室主要负责监测环境污染,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
下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环境监测实验室的环境污染及预防对策进行分析。
一、环境监测实验室的环境污染环境监测实验室在工作过程中,也会产生环境污染。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废水污染环境监测实验室在检测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水进行洗涤、分离等操作,这就会产生废水。
废水中含有有机物和化学试剂等有害物质,如果不加以处理,便会对周围的水体造成严重污染。
2.废气污染环境监测实验室在检测过程中,需要使用各种化学试剂,这些试剂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如氨气、硫化氢等。
如果不及时处理,就会对环境产生极大的危害。
3.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监测实验室在工作中,会产生大量的固体废物,如试剂瓶、纸张等。
如果不妥善处理,这些固体废物也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二、预防对策对于环境监测实验室的环境污染问题,可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1.实行分类收集将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等按照种类进行分类收集,分别进行处理。
减少污染物混合的可能性,从而降低污染程度。
2.加强废水处理环境监测实验室应建立废水处理系统,将废水进行处理后再排放。
采用生物处理、吸附、膜过滤等方式,将废水中的污染物去除或降解,减少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3.加强废气处理环境监测实验室应建立废气处理系统,将废气进行处理后再排放。
采用吸附、活性炭吸附、催化氧化等方式,将废气中的有害气体去除或降解,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4.实行三废“零排放”环境监测实验室应实行三废“零排放”制度,即废水、废气、固体废物一律不得直接排放。
对产生的废水废气进行处理后再排放,对固体废物进行分类收集和妥善处理。
5.加强环境管理环境监测实验室应加强环境管理,制定科学合理的操作规程,规范操作流程,减少环境污染的发生。
同时,要加强环境监测,及时发现环境污染隐患。
化验室环境污染处理的清洁机制探讨摘要:本文分析了化验室污染处理的背景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通过不断完善规章制度、妥善处理实验后废弃物、提高分析人员的环保意识等多种措施,并结合清洁生产探讨解决化验室的环境污染问题及建立清洁生产长效机制的方法。
关键词:化验室清洁生产污染物处理长效机制前言:我国颁布的《清洁生产促进法》中对清洁生产是这样描述的:“清洁生产是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化工企业是国家的支柱产业,任何一个大型的化工企业都离不开分析化验这项工作,化工企业化验室的污染程度虽无法和工业污染相提并论,但也是不容忽视的。
塔石化质检部作为塔石化的生产辅助单位,承担着生产过程控制、入厂原材料、出厂产品质量检验等化验工作。
期间,会使用到不同种类的化学试剂,接触含有甲醛、氨、甲烷、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的样品,其日积月累的污染也应该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
随着分公司QHSE管理体系建设的不断推进,化验室的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多的得到重视,员工的自我防护意识及环保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因此,在化验室推行清洁生产,通过全过程控制,最大限度的减少化验室的环境污染,是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化验室环境污染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1化验室环境污染的现状据统计,在塔石化质检部化验分析的过程中,经常使用的各种有毒有害化学药品约50余种,有强酸、强碱类的硫酸、盐酸、氢氧化钠、氨水,有剧毒的碘化汞及有机类的石油醚、乙醇、环己烷,还有强氧化剂重铬酸钾、硝酸银等。
同时,在做某些装置控制分析样品时,如尿液中尿素含量测定,需在酸性条件下加热消解;因此,就不可避免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有毒有害的废弃物。
化验室产生的主要污染物可分为废气、废水和废液、固体废弃物三大类,其主要危害如下:⑴化验室中产生的废气如挥发性试剂和样品的挥发物、分析过程中间产物、泄漏和排空的标准气等,如果没有经过合理的处理将直接影响员工的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