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消防站档案
- 格式:doc
- 大小:950.50 KB
- 文档页数:28
微型消防站管理台账1. 基本信息
- 消防站名称:
- 地址:
- 负责人:
- 联系电话:
2. 人员编制
- 站长:
- 消防员:
- 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3. 设备清单
- 消防车辆:
- 型号、数量、状态
- 消防装备:
- 名称、数量、状态
4. 值班安排
- 日期、时间、值班人员
5. 培训记录
- 培训日期、内容、参与人员
6. 演练情况
- 演练日期、内容、参与人员
7. 出勤记录
- 出勤日期、时间、地点、情况简述
8. 维修保养
- 设备名称、维修日期、维修内容
9. 安全检查
- 检查日期、检查内容、发现问题及整改情况
10. 其他事项
以上是一个微型消防站管理台账的基本框架,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和完善。
定期填写和更新这个台账,有助于规范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幼儿园微型消防站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加强幼儿园的消防安全管理,保障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提高火灾应急处置能力,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幼儿园内微型消防站的建设、运行和管理。
二、微型消防站的设置与人员配备(一)微型消防站的设置幼儿园应根据实际情况,在合适的位置设置微型消防站。
微型消防站应设置明显的标识,站内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和装备。
(二)人员配备微型消防站应配备站长、消防员等人员。
站长应由幼儿园安全管理负责人担任,消防员可由教职工兼任。
三、微型消防站的职责(一)防火巡查1、微型消防站人员应定期进行防火巡查,检查幼儿园内的消防设施、器材是否完好有效,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是否畅通,用火、用电、用气是否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等。
2、对巡查中发现的火灾隐患,应及时予以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应及时报告幼儿园安全管理部门,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二)灭火救援1、一旦发生火灾,微型消防站人员应立即赶赴现场,进行灭火救援。
2、在灭火救援过程中,应遵循“先控制、后消灭,救人第一,科学施救”的原则,迅速采取有效的灭火措施,控制火势蔓延,抢救被困人员,保护重要物资。
(三)消防宣传教育1、微型消防站人员应定期组织幼儿园师生开展消防宣传教育活动,普及消防安全知识,提高师生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
2、宣传教育内容包括火灾的危害、预防火灾的措施、火灾发生时的应急处置方法、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等。
四、微型消防站的装备配备与维护(一)装备配备1、微型消防站应配备一定数量的灭火器材,如灭火器、灭火水枪、水带等。
2、配备个人防护装备,如消防头盔、消防服、消防手套、消防靴等。
3、配备通讯设备,如对讲机等。
4、配备其他必要的消防装备,如消防斧、消防撬棍等。
(二)装备维护1、微型消防站应建立装备维护管理制度,定期对装备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确保装备完好有效。
2、对损坏或失效的装备,应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
3、装备的维护保养记录应齐全、规范。
五、微型消防站的训练与演练(一)训练1、微型消防站人员应定期参加消防业务培训和训练,提高灭火救援技能。
微型消防站管理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微型消防站的管理,确保消防安全,制定本管理规定。
第二条微型消防站是指设置在特定场所或者单位内的消防设施和器材,用于防控火灾事故的单位。
第三条微型消防站的管理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第四条微型消防站的责任人为消防站长,其具体职责由本规章制度中的相关条款规定。
第五条微型消防站的成员应具有相关的消防安全知识和技能,根据需要进行培训和演练。
第六条微型消防站应定期进行巡查和维护,确保设施和器材的完好和使用效能。
第七条微型消防站应与所在单位的其他安全管理部门密切配合,共同保障安全。
第八条基于本规章制度,微型消防站可以制定相应的消防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
第二章消防设施和器材管理第九条微型消防站应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消防设施和器材,包括消防栓、灭火器、灭火器具等。
第十条消防设施和器材应定期检查、保养和维修,确保其正常的使用功能。
第十一条消防设施和器材的存放地点应干燥、通风,远离易燃物质。
第十二条消防设施和器材的管理者应掌握其使用方法,并定期进行演练和培训。
第十三条消防设施和器材的管理者应及时上报设备故障和损坏情况,并采取措施及时修复或更换。
第三章消防安全管理第十四条微型消防站应制定消防安全操作规程,明确消防设施和器材的使用方法。
第十五条微型消防站应建立火灾报警和求救机制,保障火灾情况的及时报告和救援。
第十六条微型消防站应根据所在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应急预案,明确灭火、疏散和伤员抢救等各项措施。
第十七条微型消防站应定期进行消防安全演练,提高应对火灾事故的能力。
第十八条微型消防站应针对可能出现的火灾危险源,采取预防措施,消除隐患。
第四章管理与监督第十九条微型消防站的管理由所在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部门负责。
第二十条所在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部门应定期对微型消防站进行检查和督导,了解其工作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第二十一条微型消防站应配备消防安全管理员,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单位微型消防站配置标准
一、人员配备
1. 微型消防站人员配备应满足值班、轮换和应急出动需要,至少明确一名负责人。
2. 微型消防站应确定一个班次,工作时间应与行政办公时间相符合,或根据单位实际工作时间确定。
3. 微型消防站应建立人员档案,包括姓名、职务、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
二、设备设施
1. 微型消防站应根据实际情况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如灭火器、灭火器箱、消防水桶、消防沙箱等。
2. 微型消防站应设置明显的标识标牌,标明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等。
3. 微型消防站应配备必要的通讯设备,如对讲机、电话等,确保通讯畅通。
4. 微型消防站应设置明显的安全出口标识,确保人员疏散安全。
三、值班制度
1. 微型消防站应建立值班制度,明确值班人员和值班时间。
2. 值班人员应保持高度警惕,随时准备应对突发事件。
3. 值班人员应做好消防器材的检查和维护工作,确保器材完好有效。
4. 值班人员应做好值班记录,包括值班时间、人员情况、器材使用情况等。
四、培训教育
1. 微型消防站人员应定期接受消防安全培训,提高消防安全意识和技能。
2. 培训内容应包括消防法规、消防器材使用方法、灭火技巧等。
3. 培训结束后应进行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4. 微型消防站人员应积极参加消防部门组织的培训和演练活动。
五、应急预案
1. 微型消防站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应对突发
事件的流程和措施。
2. 应急预案应包括报警、通讯、疏散、灭火等各个环节。
浙江省单位微型消防站建设标准为引导和规范单位微型消防站建设,推动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快速处置初起火灾,提升单位火灾自我防范能力,制定本标准。
一、建设原则除消防法律法规规定应建立专职消防队外的其他消防安全重点单位(以下简称“重点单位”)均应建立微型消防站,鼓励非重点单位建立微型消防站。
微型消防站以“救早、灭小”为目标,按照“有人员、有器材、有战斗力”标准建设,达到“1分钟响应启动、3分钟到场扑救、5分钟协同作战”的要求。
二、分级标准单位微型消防站分为三级:(一)设有消控室的重点单位,应建立一级微型消防站。
同一建筑内多个重点单位共用消防控制室的,应按照一级微型消防站的要求分别独立建站。
(二)无消控室、员工人数在10人(含)以上的重点单位,应建立二级微型消防站。
(三)无消控室、员工人数在10人以下的重点单位,应建立三级微型消防站。
(四)非重点单位可参照此分级标准建立微型消防站。
三、建设要求— 1 —(一)人员配备1.基本要求。
单位微型消防站人员配备应满足单位灭火应急处置“1分钟响应启动、3分钟到场扑救、5分钟协同作战”的要求。
2.岗位设置。
单位微型消防站应设站长、值班员、消防员等岗位,设有消控室的单位应设消控室操作员,配有消防车辆的单位微型消防站应设驾驶员岗位,可根据单位微型消防站的规模设置班(组)长等岗位。
站长一般由单位消防安全管理人担任。
3.分组编排。
一级微型消防站每班次在岗人员不应少于4人。
其中,能到场参与火灾扑救的在岗人员不应少于3人;二级微型消防站同时在岗人员不应少于3人;三级微型消防站同时在岗人员不应少于2人。
单位微型消防站各岗位值班要求(二)装备配备单位微型消防站应根据扑救初起火灾需要,配备一定数量的— 2 —灭火、通信、防护等器材装备,有条件的单位微型消防站可选配消防车辆,并根据灭火救援需要合理设置消防器材装备(车辆)存放点。
单位微型消防站装备配备参考标准(三)站点设置1.单位微型消防站选址应遵循“便于出动、全面覆盖”的原则,选择便于人员车辆出动、3分钟可到达单位任意地点的场地。
微型消防站日常管理制度1. 值班制度:- 确保消防站24小时全天候处于待命状态。
- 设立轮班制度,保持消防站的连续值班。
2. 着装制度:- 值班人员必须着消防站指定的制服,以便身份辨识。
- 不得穿着短裤、拖鞋等不符合工作要求的服装。
3. 勤务规定:- 值班人员必须在消防站内保持高度警惕,确保能够迅速应对任何突发事件。
- 值班期间不得离开岗位,除非有特殊情况。
4. 巡查制度:- 每小时进行一次全面巡查,确保消防设备和器材的正常运行和储备。
- 每天进行一次维护巡查,确保设备和器材的良好状态。
5. 文书管理:- 值班人员需要将每次巡查的情况和发现的问题记录在消防站的日常管理记录簿上。
- 每次突发事件发生后,必须立即填写消防事件报告,并上报给上级部门。
6. 消防设备保养:- 定期进行消防设备和器材的检查和保养,确保其完好可用。
- 检查灭火器、消防栓、灭火器材等是否在有效期内,并定期更新。
7. 火灾应急演练:- 定期组织火灾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应对火灾的能力和熟悉逃生路线。
- 演练后进行总结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改进。
8. 安全培训:- 培训员工正确使用消防器材和灭火技能。
- 培训员工了解相关消防法规和责任,提高安全意识。
9. 急救医疗:- 配备急救医疗器材和人员,能够及时处理突发状况下的伤病事故。
10. 整洁卫生:- 保持消防站内整洁卫生,不得堆放杂物。
- 定期清理消防站周围的垃圾和杂草。
以上是微型消防站日常管理制度的一些基本规定,根据具体情况可能会有所调整和补充。
微型消防站日常管理制度(二)一、明确微型消防站队长、工作人员及职责。
二、消防站人员应定期开展消防业务培训,制定灭火应急疏散预案,并联合各项目管理部门定期开展消防演练。
三、按时上、下班,不迟到、不早退。
严格请销假制度,请假一天以上,需经队长签字批准。
未经批准,工作人员不得随意离开消防站。
四、按照工作计划,开展消防安全检查,对于发现的火灾的隐患和违法行为予以整改和制止。
浙江省单位微型消防站建设标准为引导和规范单位微型消防站建设,推动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快速处置初起火灾,提升单位火灾自我防范能力,制定本标准。
一、建设原则除消防法律法规规定应建立专职消防队外的其他消防安全重点单位(以下简称“重点单位”)均应建立微型消防站,鼓励非重点单位建立微型消防站。
微型消防站以“救早、灭小”为目标,按照“有人员、有器材、有战斗力”标准建设,达到“1分钟响应启动、3分钟到场扑救、5分钟协同作战”的要求。
二、分级标准单位微型消防站分为三级:(一)设有消控室的重点单位,应建立一级微型消防站。
同一建筑内多个重点单位共用消防控制室的,应按照一级微型消防站的要求分别独立建站。
(二)无消控室、员工人数在10人(含)以上的重点单位,应建立二级微型消防站。
(三)无消控室、员工人数在10人以下的重点单位,应建立三级微型消防站。
— 1 —(四)非重点单位可参照此分级标准建立微型消防站。
三、建设要求(一)人员配备1.基本要求。
单位微型消防站人员配备应满足单位灭火应急处置“1分钟响应启动、3分钟到场扑救、5分钟协同作战”的要求。
2.岗位设置。
单位微型消防站应设站长、值班员、消防员等岗位,设有消控室的单位应设消控室操作员,配有消防车辆的单位微型消防站应设驾驶员岗位,可根据单位微型消防站的规模设置班(组)长等岗位。
站长一般由单位消防安全管理人担任。
3.分组编排。
一级微型消防站每班次在岗人员不应少于4人。
其中,能到场参与火灾扑救的在岗人员不应少于3人;二级微型消防站同时在岗人员不应少于3人;三级微型消防站同时在岗人员不应少于2人。
单位微型消防站各岗位值班要求— 2 —(二)装备配备单位微型消防站应根据扑救初起火灾需要,配备一定数量的灭火、通信、防护等器材装备,有条件的单位微型消防站可选配消防车辆,并根据灭火救援需要合理设置消防器材装备(车辆)存放点。
单位微型消防站装备配备参考标准— 3 —(三)站点设置1.单位微型消防站选址应遵循“便于出动、全面覆盖”的原则,选择便于人员车辆出动、3分钟可到达单位任意地点的场地。
微型消防站职责及相关制度指引职能职责一、微型消防站应承担以下任务1.根据火灾报告,及时赶赴现场实施火灾扑救;2.熟悉所在单位(场所)情况,制定完善灭火救援预案,定期开展灭火救援演练;3.开展防火巡查和消防宣传教育,普及消防安全知识;4.落实消防安全户籍化管理和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工作;5.接受当地公安消防部门调度,协助处置毗邻单位、场所初起火灾扑救。
二、(副)站长应履行以下职责1.组织指挥初起火灾扑救;2.组织制定执勤、管理制度,掌握人员和装备情况,组织开展灭火救援业务训练、落实安全措施;3.组织熟悉所在单位的道路、水源和单位情况以及灭火救援预案,掌握常见火灾及其他灾害事故的种类、特点及处置对策,组织建立业务资料档案;4.组织开展防火巡查、消防宣传教育;5.及时报告工作中的重要情况。
三、班(组)长应履行以下职责1.组织指挥本班(组)开展初起火灾扑救;2.掌握所在重点单位的道路、水源、单位情况和常见火灾及其他灾害事故的处置程序及行动要求,熟悉灭火救援预案;3.熟悉装备性能和操作使用方法,落实维护、保养;4.组织开展防火巡查和消防宣传教育;5.管理本班(组)人员,确定任务分工。
四、驾驶员应履行以下职责1.熟悉所在单位的道路、水源、单位情况,熟悉灭火救援预案;2.熟练掌握车辆构造及车载固定装备的技术性能和操作使用方法,能够及时排除一般故障;3.负责车辆和车载固定灭火救援装备的维护保养,及时补充消防车辆的油、水、电、气和灭火剂。
五、控制室值班员(通信员)应履行以下职责1.按照火灾报告或地方政府、公安机关及其消防机构的指令,及时发出出动信号,并做好记录;2.熟练使用和维护消防设施设备(通信装备),及时发现故障并报修;3.掌握所在重点单位的道路、水源、单位情况,熟记通信用语和有关单位、部门的联系方法;4.及时整理灭火救援工作档案;5.及时向值班站长报告工作中的重要情况。
六、消防员应履行以下职责:1.根据职责分工,完成初起火灾扑救;2.熟悉所在重点单位的道路、水源和基本情况;3.保持个人防护装备和负责保养装备完整好用,掌握装备性能和操作使用方法;4.负责防火巡查和消防宣传教育。
微型消防站档案 …
& *****有限公司 % 2017年8月 目 录
一、微型消防站现场照片………………………………………… 2 二、微型消防站人员配备………………………………………… 3 三、微型消防站装备配备………………………………………… 4 四、微型消防站器材照片………………………………………… 5 五、微型消防站管理制度………………………………………… 6 六、微型消防站灭火应急预案……………………………………13 七、微型消防站人员岗位职责……………………………………23 八、微型消防站业务培训记录……………………………………25 九、微型消防站灭火救援演练记录………………………………26 十、相关音视频资料………………………………………………27 微型消防站现场照片 微型消防站人员配备 站 长
** 副站长
** 消防员
**** *** *** *** *** **** 驾驶员
** ** 控制室值班员
** ** ** *** ** **
照 片
照 片
照 片 照 片 照 片 照 片 照 片 照 片
照 片 照 片
照 片 照 片 照 片 照 片 照 片 照 片 微型消防站装备配备 序号 器材名称 配备数量 备注 1 消防头盔 6顶 2 消防员灭火防护服 6套 3 消防手套 6付 4 消防安全腰带 6根 5 消防员灭火防护靴 6双 6 正压式消防空气呼吸器 2具 7 佩戴式防爆照明灯 6个 8 消防员呼救器 6个 9 方位灯 6个 10 消防轻型安全绳 6根 11 消防腰斧 6把 12 消防过滤式综合防毒面具 12个 微型消防站器材照片 微型消防站管理制度 一、岗位培训制度 为了加强微型消防站组织的建设管理,提高本单位微型消防站预防和扑救火灾的能力,根据《消防法》和《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岗位培训制度管理规定》,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微型消防站消防员岗位培训制度,对每名新入职消防员都要开展岗前培训,对在职消防员培训至少每年组织一次。 微型消防站消防员岗位培训制度内容: (一)业务理论学习 1、火灾的定义 2、燃烧的定义及三要素 3、防火的主要措施 4、火灾的处置程序 5、发生火灾的具体做法 6、火灾的分类 7、灭火的基本方法 8、灭火时应注意事项 9、发生火灾时的救人、疏散方法 10、发生火灾时逃生方法 11、火场防爆 12、干粉灭火器适应火灾和使用方法。 (二)器材装备常识 1、供水器材 2、喷射器具 3、个人防护装备 4、常用灭火器和灭火剂 (三)安全防护常识 1、安全常识 2、安全防护的基本方法与要求 3、作战训练安全要则 (四)单位基本概况熟悉及灭火预案熟悉 1、熟悉本单位交通道路、水源情况及其火灾危险性; 2、熟悉本单位灾害事故处置的对策及基本程序; 3、书序本单位重点部位情况; 4、熟悉本单位内部的消防设施情况; 5、熟悉本单位灭火预案。 (五)会报火警 1、报警方式方法以及内容 (六)技能训练 1、学会穿着灭火防护服的方法,程序规范,动作迅速;衣带平整,尼龙搭扣粘合对齐;双脚踏到靴底;安全带扎牢锁紧或空隙不超过10厘米;盔帽戴正或帽带贴于下颚;整个操作要顺利且迅速完成。 2、学会佩戴空气呼吸器的方法,佩戴空气呼吸器程序规范,动作迅速;佩戴前需检查器材,并放出残留气体;肩带、腰带拉紧,呼吸 器津贴身体;整个操作要迅速顺利完成。 (七)水袋铺设 1、两盘、三盘水带连接,掌握两盘水带连接的方法和要领,水带、水枪借口不得脱口或卡口;水带扭圈不得超过360度;水带要甩开,整个操作要能够顺利完成。 (八)射水 1、掌握射水的基本要领。 2、熟悉射流变换的操作方法和基本要求。 (九)徒手救人 1、背式救人 2、抱式救人 3、抬式救人 4、肩式救人 (十)基本灭火器材使用 1、灭火器的使用 2、消防栓的使用 3、灭火毯的使用 (十一)预案演练 1、组织灭火 2、人员疏散 3、报警增援 二、队伍管理制度 一、微型消防站配备不少于6人。 二、微型消防站应设站长 、副站长、消防员等岗位,站长应由单位消防安全管理人荣任。 三、微型消防站平时防火宣传或检查,定期接受消防培训,发生火灾时应及时启动火灾预案和灭火处置程序,扑救初起火灾,组织疏散人员,引导消防队到场,协助保护火灾现场。 四、微型消防站人员应具备以下条件: 1.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身体素质良好,年龄在18周岁到50周岁之间。 2.热爱消防工作忠于职守,具有较强的工作责任感。 3.思想觉悟高,有上进心,具备必要的消防安全知识及技能。 五.微型消防站应根据人员变化的情况及时调整、补充。 三、防火巡查制度 一、防火巡查由消防站负责人带队,组织消防队员参加,巡查时应佩戴标志,对体育馆配电室、消防控制室等场所进行防火巡查。 二、防火巡查应包括下列内容:用火、用电有无违章情况;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是否畅通;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是否完好;常闭式防火门是否处于关闭状态,防火卷帘下是否堆放物品影响使用;消防设施、器材是否在位、完整;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的人员在岗情况;其他消防安全情况。 三、巡查次数:体育馆消防安全防火巡查应每日至少一次;体育馆在营业期间的防火巡查应当每两小时一次;营业结束时应当对营业现场进行检查,消除遗留火种。 四、隐患处理:对检查出的当场整改不了的情况,要报告消防安全责任人,制定整改计划,明确整改措施、整改时限,限期消除,并采取防范措施,确保整改期间的安全,并在《火灾隐患整改记录薄》中记录。 五、发现初起火灾应当立即报警并及时补救。 六、防火巡查应当填写巡查记录,巡查人员及其负责人应当在巡查记录上签名。 七、本记录应当妥善保管,以备公安消防机构和上级主管部门检查。 四、值守联动 (一)微型消防站应建立值守制度,确保值守人员24小时在岗在位,做好应急准备。 (二)接到火警信息后,控制室值班员应迅速核实火情,启动灭火处置程序。消防员应按照“3分钟到场”要求赶赴现场处置。 (三)微型消防站应纳入当地灭火救援联勤联动体系,参与周边区域灭火处置工作。 五、考核评价 一、有条件的单位适应增加微型消防站工作人员工资,年底拿出部分资金作为年终考评奖。 二、单位每年组织对各部门的消防工作进行评审,经评审不合格的部门,取消当年评优评先的资格,同时取消分管责任人一切年终奖励。 三、有下列情况的单位和个人,根据情况给予表彰和奖励: 1、日常工作管理规范,普及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及时消除火灾隐患,消防设施、器材保管完好,消防安全工作成绩突出的。 2、积极支援临近单位或居民扑救火灾,避免重大损失,有显著成绩的。 3、在扑救火灾中,抢救公共财产和人民生命财产表现突出的。 4、在消防安全工作中其它方面作出突出成绩的。 四、有下列情况的单位和个人,根据情节轻重给以相应的行政处分: 1、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及规定制度,不依照本规定落实消防工作的。 2、消防机构发出火灾隐患整改通知,不予配合整改的。 3、消防设施、器材管理不善,长期不予维护保养,致使执勤装备严重损坏的。 4、发生火灾事故,但未造成较大经济损失,无人员伤亡的。 五、发生火灾事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或人员伤亡,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微型消防站灭火应急预案 为确保本厂消防安全,根据消防机关的要求及国家相关法律的规定,结合厂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报警程序 1.火灾报警 (1)消防中控室人员接报警后,接警员应立即按跑点程序赶往报警现场,确认火情,跑点时应携带消防应急包、对讲机等必备用品。 (2)确认火灾后,应及时向消防中控室汇报情况,本着“小火自救,大火报警”的原则处置。 (3)以起火点区域最高领导(无主管领班级以上人员时由保安部跑点员代职)组织在场员工形成第一灭火力量(1分钟),做好灭火、疏散等相关工作。 (4)消防中控室接报后,立即启动微型消防站,按下紧急报警按钮,消防人员立即赶至消防中控室着战斗服(配备消防斧、消防绳等物品)前往起火现场形成第二灭火力量(3分钟)。并及时通知本部门有关人员(消防主管和保安部经理/副经理)和电话总机,由总机按报警程序通知各部门相关人。 2.电话报警(出警程序同上) 每个员工发现火情都有报警、灭火自救的责任和义务,必须快速、准确地报告厂区消防站。 (1)员工发现火情时,千万不要惊慌失措,需冷静、沉着、语言清晰地将火情发生的位置(区域、部门地点、楼层、房号)、燃烧物、火势 大小、有无人员受伤、报警人姓名和部门报告消防站(报警电话)。 (2)报警人报警后,应及时就近取用轻便灭火器进行扑救,并采取其他相应紧急措施。 (3)消防站接到报警,应立即互通信息,向上一级报告;电话总机接到报警后,要做好详细记录,并通知以下人员: .保安部经理。 .安全负责人。 .发生火情部位的部门经理。 .总经理或值班经理,其他相关领导。 .总经理办公室。 (4)以上人员接到通知后应就近携带灭火设备立即到达现场,如通知不到本人,总机利用一切通讯手段通知;如部门经理不在时,由各部门最高职务人员履行职责。 (二)灭火指挥 1.接到火灾通知后,厂区应迅速成立灭火应急指挥部,指挥部可根据实际情况,设定在消防站或起火区域附近的安全地带,由总经理或在场最高管理人员担任总指挥,指挥部成员由以下管理人员组成: (1)总指挥:**(总指挥不在,由副总指挥担任并以此类推)。 (2)副总指挥** (副总指挥不在,由部门经理担任)。 (3)现场指挥:**。 (4)灭火组:*************************。 (5)设备保障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