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 课时提升作业二 1.2 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地球的圈层结构
- 格式:doc
- 大小:289.50 KB
- 文档页数:7
2021 届高考地理人教版〔选考〕一轮复习强化训练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的圈层结构一、选择题最新研究说明,类似地球最简单、最远古的微生物,可幸存于火星极端稀薄的大气层中。
当前火星外表枯燥寒冷,但是大量证据显示,数十亿年前河流、湖泊和海洋覆盖在火星外表,由于地球液态水存在的区域就有生命,科学家猜想当火星处于潮湿气候状态下,生命体可以进化形成。
据此答复1~2 题。
1.通常情况下火星很难有生命的孕育主要是因为()A.常年低大气压环境B.缺乏足够的液态水C.日温度两极化现象D.距日距离较远2.火星生命体可以形成的条件必须要有()①微生物的存在②水资源充足③光照、温度适宜④适宜的大气环境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②③D.①②③1.解析第1题,当前火星外表枯燥寒冷,而数十亿年前潮湿的环境下可能有生命体进化,说明气温低、枯燥,使其很难孕育生命,而这是火星距离太阳较远造成的,故D正确。
第 2 题,可以借鉴地球生命现象存在的条件,与②③④三项关系最密切。
凌日和冲日是两种天文现象。
太阳系中的行星在绕日运行过程中有时会处在太阳与地球之间。
这时,地球上的观测者可看到一小黑圆点在日面缓慢移动,这就是凌日现象。
所谓的冲日,通常是指在地球上观察的行星和太阳的位置相差180 度,即该行星和太阳分别处在地球的两侧,行星、地球、太阳排成一条直线。
读图完成3~4 题。
某行星冲日图某行星凌日图3.太阳系中地球两侧相邻的行星是()A.木星与土星B.金星与火星C.金星与木星D.火星与土星4.以下关于凌日和冲日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水星和金星可发生凌日现象B.位于地球公转轨道外侧的行星,可发生凌日现象C.位于地球公转轨道内侧的行星,可发生冲日现象D.在地球上既可看到火星凌日,也可看到火星冲日3.解析第3题,根据太阳系八大行星距日远近的排列顺序可知,地球两侧相邻的行星是金星与火星。
第 4 题,根据题意可知,能够发生凌日现象的行星应该位于太阳和地球轨道之间,即水星和金星可发生凌日现象。
新疆高考地理一轮专题第3讲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地球的圈层结构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9题;共68分)1. (4分) (2017高二下·温州期中) 12月14 日21时11分,嫦娥三号探测器在高真空的月球表面预选着陆区域成功着陆,标志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实现地外天体软着陆的国家。
完成下列各题。
(1)探测器软着陆月面有难度,主要原因是()A . 真空——无法用降落伞减速B . 太阳风——容易吹倒月球车C . 地形起伏大——角峰、火山锥林立D . 低温——当地季节为冬季(2)科学家建议给未来的月球系一根“腰带”(长1.1万公里,宽400公里)以获取资源,然后用激光或微波把该资源传回地球,该资源应是()A . 太阳能B . 风能C . 核能D . 闪电2. (4分)“神舟十号”飞船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在轨飞行15天,并首次开展中国航天员太空授课活动.据此完成下题.(1)根据天体系统的组成和层次,与“神舟十号”类似的是()①小天体②卫星③星际物质④哈雷彗星⑤火星⑥土卫六号⑦“风云二号”气象卫星.A . ①②③B . ②⑥⑦C . ①③⑤D . ③④⑦(2)在长征火箭托举“神十”飞船升空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澳大利亚日期为6月10日B . 印度观众观看电视直播,当地时间为18时40分C . 发射地酒泉当日日出时间在当地地方时6点以后D . 济南第二天的正午太阳高度将会更大(3)“神舟十号”飞船升空与着陆期间,济南正午太阳高度与昼长状况基本符合图中的()A . ①B . ②C . ③D . ④(4)最可能干扰航天员太空授课电视直播收看效果的是()A . 云雾B . 流星C . 太阳活动D . 太阳辐射3. (4分)最近获得了新的发现,泄露蒸汽与D星球岩石样本发生反应,证实D星霖岩石中存在着复杂的有机物质.结合图,回答下题.(1)当“好奇号’俄功降落至D星球表面时,已经离开了()A . 地月系B . 太阳系C . 银河系D . 总星系(2) C星球上有生命存在的条件之一是该星球具有适中的质量和体积,从而()A . 产生昼夜更替现象B . 有安全的宇宙环境C . 有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条件D . 有适宜的温度(3)人类首先选择D星球作为探索生命起源和进化的行星,是因为D星球上的一些地理现象与地球十分相似,主要表现在()①D星球和地球一样被厚厚的大气层所包围②D星球上和地球上都有四季变化,且四季的长度一样③D星球与地球的自转周期都比较适中④D星球、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都比较适中.A . ①②B . ②③C . ①④D . ③④4. (2分) (2018高一上·牡丹江期中) 太阳系中的八颗行星的类型组合,正确的是()A . 水星、土星、天王星B . 海王星、木星、金星C . 地球、火星、土星D . 地球、金星、火星、水星5. (2分) (2019高一上·长春月考) 公元前28年,史书记载“三月乙未,日出黄。
课时提升作业二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竹书纪年》记载:“帝禹后氏八年雨金于夏邑”。
这是发生在公元前2133年降落在今河南省的一场铁陨石雨,也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一次陨石雨记录。
据此完成1、2题。
1.影响地球的陨石主要来自( )A.月球B.太阳C.太阳系D.河外星系2.导致陨石坠落过程中形成“陨石雨”的主要因素是( )A.地球重力B.天体撞击C.大气摩擦D.太阳辐射【解析】1选C,2选C。
第1题,地球大多数陨石来自于火星和木星间的小行星带,小部分来自月球和火星,因此选太阳系。
第2题,陨石在落向地面时,速度非常快,与大气剧烈磨擦产生热量,由于温度升高导致大块陨石爆炸,产生带来危害的“陨石雨”。
(2018·南通模拟)火星表面是一个空气稀薄且干燥、寒冷的沙漠世界,太阳风可能是导致火星大气稀薄的“罪魁祸首”。
下图为美国航天局公布的“太阳风加速火星大气离子逃逸示意图”。
据此完成3、4题。
3.地球上的大气没有被太阳风“剥夺”,主要是因为地球( )A.与太阳距离更远B.公转速度较慢C.表面温度较低D.体积和质量更大4.火星大气的流失导致火星表面温度降低的主要原因是( )A.到达火星的太阳辐射减少B.火星大气吸收太阳辐射减少C.火星表面辐射减弱D.火星大气吸收火星表面辐射减少【解析】3选D,4选D。
第3题,相对于火星而言,地球的质量体积更大,吸引大气层存在,减弱了太阳风对地球大气离子的逃逸作用。
第4题,火星大气的流失会减弱大气层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从而增加到达火星的太阳辐射,但因大气稀薄,大气吸收的火星表面辐射会减少。
(2018·中原名校联考)太阳辐射中被绿色植物用来进行光合作用的那部分能量称为光合有效辐射,简称PAR,它直接影响着植物的生长、发育、产量和产品质量。
读太湖地区太阳总辐射(Q)与PAR的多年月平均值变化曲线图,回答5、6题。
5.太湖地区太阳总辐射(Q)与PAR的季节变化特点是( )A.Q值夏秋季节小,冬春季节大B.PAR值冬春季节小,夏秋季节大C.PAR值比Q值季节变化更小D.Q值与PAR值在同一个月达到最大值6.造成太湖地区太阳总辐射(Q)8月份达最高值的主要因素是( )A.太阳高度最大B.白昼最长C.炎热干燥的天气D.硬化路面剧增【解析】5选C,6选C。
精品教案
可编辑
课时提升作业 二
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地球的圈层结构
(4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2015年7月24日,美国天文学家表示,他们发现了距离地球约1 400光年,位于天鹅座的“另一
个地球”——“开普勒452b”,科学家猜想它与地球的相似指数为0.98。据此完成1、2题。
1.称“开普勒452b”为“另一个地球”的原因是它最有可能拥有的特征为
( )
A.表面温度适宜 B.能发可见光
C.既公转又自转 D.绕恒星运动
2.若上题中“开普勒452b”拥有的特征存在,则与该特征直接相关的原因是
( )
A.自身的体积和质量适中
B.与中心天体的距离适中
C.周围拥有较多的卫星
D.绕中心天体呈逆时针方向旋转
【解析】1选A,2选B。第1题,结合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进行判断,主要与表面温度适宜有关,本身
不发光。第2题,“开普勒452b”所在天体系统的中心为恒星,故表面温度适宜主要和与中心天体的距离
适中有关。
太阳风暴“击中”地球磁场会为全球一些高纬度地区带来一场盛大的极光“焰火盛会”。读下图,回
答3、4题。
精品教案
可编辑
3.图文材料中显示的太阳活动类型主要是( )
A.黑子和耀斑 B.黑子和太阳风
C.耀斑和太阳风 D.耀斑和日珥
4.下列关于在太阳剧烈活动时期采取的保护措施,可行的是( )
①适当调控人造卫星的运行
②尽量减少室外活动
③关闭所有通信设施
④关闭所有大型发电设施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3选C,4选A。第3题,图中太阳表面异常增亮的部分为耀斑,太阳表面催生的气体为太阳风。
第4题,太阳剧烈活动时,其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会影响电离层,从而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故应适当调
整人造卫星的运行;此外,为了减小影响,应适当减少室外活动;关闭所有的通信设施和所有大型发电设
施显然是不现实的。
5.西昌卫星发射基地作为我国卫星发射基地之一,其区位优势不包括( )
A.区域经济较发达,资金、技术优势突出
B.纬度较低,可充分利用地球自转的离心力,多晴朗天气,“发射窗口”好
C.海拔较高,发射倾角好,地空距离短,可缩短地面到卫星轨道的距离
D.峡谷地形,地质结构坚实,有利于发射场的总体布局
【解析】选A。西昌位于川西地区,地质稳定,纬度较低,海拔较高,气象条件较好,具备建设航天发射
基地的基础条件。
精品教案
可编辑
【加固训练】
传输广播电视节目信号的地球同步卫星会受到太阳影响,其空间位置如下图所示。关于太阳对同步卫星的
影响,正确的叙述是( )
A.使卫星绕地球公转速度发生变化
B.电磁波对卫星的影响强度白天小于夜晚
C.使卫星传输到地球站的信号受干扰
D.地球位于远日点时,卫星受太阳的影响最大
【解析】选C。太阳活动会干扰卫星传输到地球站的信号;面向太阳时干扰强度大,即白天大于夜晚;地
球位于远日点时,卫星受太阳的影响最小。
(2015·福州模拟)下图示意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日照时数逐月变化。读图完成6、7题。
6.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省级行政区依次为( )
A.青海、陕西、新疆 B.新疆、陕西、青海
C.新疆、青海、陕西 D.陕西、青海、新疆
精品教案
可编辑
7.影响①省(区)日照时数逐月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海陆位置 B.海拔
C.天气状况 D.昼夜长短
【解析】6选C,7选D。第6题,读图可知,图中①地夏季日照时数最大,说明该地区纬度高,且多晴
朗天气,故为新疆;②地冬季日照时数比③地冬季多,且比较稳定,是因为②地地势高,故②地为青海省。
第7题,由上题可知,①为新疆,夏季日照时数多,冬季日照时数少,主要是因为新疆位于中纬度地带,
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白昼时间长,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白昼时间短。
(2016·永州模拟)2015年4月1日,意大利西西里岛的埃特纳火山再次喷发,大量的熔岩顺山坡流下,
景象蔚为壮观。据此回答8、9题。
8.埃特纳火山是欧洲最高的活火山,其火山熔岩来源于( )
A.岩石圈 B.地壳 C.软流层 D.下地幔
9.埃特纳火山喷发出的熔岩流凝固后位于( )
A.地球的外部圈层 B.上地幔
C.下地幔 D.岩石圈
【解析】8选C,9选D。第8题,软流层被认为是火山岩浆的发源地,故火山熔岩来源于软流层,C项
正确。第9题,火山喷发,熔岩凝固转化为岩浆岩,成为岩石圈的一部分。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多年平均太阳辐射与日照时数年内变化,读图完成10、11题。
10.该地区( )
A.太阳辐射与日照时数呈正相关
精品教案
可编辑
B.太阳辐射与日照时数呈负相关
C.春季的太阳辐射高于秋季
D.日照时数夏季最长
11.该地区8月与12月太阳辐射相差较大的主导因素是( )
A.太阳高度 B.日照时数
C.天气状况 D.植被覆盖
【解析】10选C,11选A。第10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区春季(3、4、5月)的太阳辐射总量高于秋季
(9、10、11月)的太阳辐射总量;该地区的太阳辐射与日照时数没有明显的相关性;日照时数秋季最长。
第1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区8月的日照时数少于12月,但太阳辐射高于12月,这与8月的正午太
阳高度大于12月有关。
【加固训练】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太阳年辐射总量分布图。读图,完成(1)、(2)题。
(1)图示中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与图示其他地区相比,该地太阳能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
①纬度较低,正午太阳高度较大
②海拔高,空气稀薄
③晴天多,云层少
精品教案
可编辑
④白昼长,日照时间长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1)选C,(2)选B。③地位于青藏高原,该地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高,对太阳辐射的削
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大。
二、非选择题(共56分)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8分)
材料一 2015年7月,美国宇航局发布消息,已经在行星际空间中飞行四年的“朱诺”号探测器预计在
2016年7月4日抵达木星,它是从美国南部的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升空的。
材料二 木星是太阳系八颗行星中体积和质量最大、自转最快的行星。木星并不是正球形的,而是两极稍
扁、赤道略鼓。木星主要由氢和氦组成。
(1)“朱诺”号木星探测器使用太阳能作为能源,但木星上太阳辐射能相对较弱。为了保证“朱诺”号上的
能源供应,应采取何种措施?
(2)与地球相比,木星有哪些条件有利于生物生存?有哪些条件不利于生物生存?
(3)美国为什么选择在佛罗里达州建航天发射基地?
【解析】第(1)题,从增大太阳能电池帆板面积及调整帆板朝向等方面回答。第(2)题,注意从自身条件和
外部条件两方面分析。第(3)题,航天基地选址一般从纬度、地形、天气、交通、发射安全性等方面考虑。
答案:(1)加大太阳能电池帆板面积;采取措施使太阳能电池帆板始终对着太阳。
(2)有利条件:有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太阳光照稳定。不利条件:距太阳远,温度较低;缺少水分;缺
少供生物呼吸的氧气。
(3)佛罗里达州纬度较低,自转线速度较大,有利于航天器的发射;临海,海运便利,有利于大型火箭的运
输;周围海洋面积广阔,地广人稀,比较安全。
13.(能力挑战题)读下面两图,完成下列问题。(28分)
精品教案
可编辑
(1)40千米地壳等厚度线与我国________________(自然分界线)北部大致一致,简要说明地势与地壳厚度的
关系。
(2)我国东北部的7月等温线与地壳厚度线的吻合度较高,简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3)太原和石家庄纬度相当,但7月气温差别较大,简述其原因。
【解析】地壳厚度不一,其中高山、高原地区地壳较厚,平原、盆地地区地壳相对较薄,即地势高,地壳
厚度大;地势低,地壳厚度小。同时,地势高低又影响气温等其他因素。
答案:(1)第二、第三级阶梯 地势高,地壳厚度大;地势低,地壳厚度小。
(2)气温和地壳厚度都受地势高低的影响,其等值线延伸方向基本与山脉走向一致。
(3)太原地处黄土高原,地势高,气温低;石家庄位于华北平原,地势低,气温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