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小兴安岭
- 格式:doc
- 大小:32.00 KB
- 文档页数:5
部编版小学语文《美丽的小兴安岭》课文原文及赏析《美丽的小兴安岭》课文原文:小兴安岭位于我国东北地区,那里四季分明,景色各异。
春天,小兴安岭是一座绿色的宝库。
冰雪融化,溪水潺潺,树木抽出嫩绿的新芽,各种野花竞相开放,鸟儿在枝头欢快地歌唱,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夏天,小兴安岭变成了绿色的海洋。
参天的大树郁郁葱葱,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斑驳的光影,林间凉风习习,是避暑的好地方。
秋天,小兴安岭变得五彩斑斓。
树叶像被画家染过一样,红的、黄的、橙的、褐的,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秋日画卷。
果实累累,满山遍野都是丰收的喜悦。
冬天,小兴安岭披上了银装。
雪花飘飘,树枝上挂满了晶莹的冰凌,大地一片洁白,仿佛进入了童话世界。
小兴安岭不仅景色优美,而且资源丰富。
这里有珍贵的木材,有丰富的野生动物和植物,还有清澈的河流和矿产资源。
赏析:《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课文以四季为线索,生动描绘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的自然资源。
文章语言简洁明快,形象生动,富有诗意。
作者通过对春天冰雪融化、新芽抽发、野花盛开、鸟儿歌唱的描绘,展现了小兴安岭春天的生机勃勃;通过夏天大树郁郁葱葱、凉风习习的描绘,展示了小兴安岭夏天的清凉宜人;通过秋天树叶五彩斑斓、果实累累的描绘,呈现了小兴安岭秋天的丰饶美丽;通过冬天雪花飘飘、大地洁白的描绘,刻画了小兴安岭冬天的纯净梦幻。
此外,课文还强调了小兴安岭的资源丰富,既有珍贵的木材,又有丰富的野生动物和植物,还有清澈的河流和矿产资源,进一步突出了小兴安岭的重要价值。
整篇文章结构清晰,语言流畅,情感饱满,让读者深深感受到了小兴安岭的美丽和魅力,同时也唤起了人们对大自然的敬畏和保护之情。
[《美丽的小兴安岭》段落分析] 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小兴安岭像绿色的海洋。
这段介绍小兴安岭的概貌,讲了小兴安岭的地理位置,在我国东北以及树木数量多,种类多,森林广阔无垠、一片绿色的特点。
第二段(25自然段)在描写小兴安岭四季景色。
作者抓住了不同季节景物的特点,紧紧围绕美丽诱人进行具体介绍。
第二自然段:写小兴安岭春天的美景。
春天,作者抓住树木积雪小溪小鹿原木等景物来描写。
树抽新枝,枝长嫩叶;积雪融化,汇成小溪,小鹿出来散步,这些都是春天特有的景象,反映了小兴安岭春天生机勃勃的特点,勾画了小兴安岭春天的美丽景色。
第三自然段:写小兴安岭夏天的美景。
夏天,作者抓住树木雾太阳草地野花等景物来描写。
先写夏天树木葱葱茏茏,枝叶密密层层。
接着描绘森林的晨雾。
一个浸字写出了早晨整个森林浓雾迷漫的特点。
然后用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太阳出来、晨雾散去的森林景色。
最后用各种各样写出在森林的草地上野花盛开的美丽景色。
第四自然段:写小兴安岭秋天的美景。
秋天,作者抓住树叶松柏山葡萄榛子等景物来写。
从白桦、栎树的叶子变黄,松柏更苍翠,落叶在林间飞舞,说明秋天的森林色彩美丽。
同时用一个献字告诉人们,森林里的野果成熟了,这里的特产正在被采集利用。
第五自然段:写小兴安岭冬天的美景。
冬天,作者抓住雪花树木西北风紫貂黑熊松鼠等反映小兴安岭冬季的特点。
先讲小兴安岭冬天雪花飞舞,银装素裹。
然后讲黑熊躲进洞里,松鼠在枝头散步,给寒冷的冬天增添了生趣。
第三段:(最后一个自然段)总结全文。
指出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以此结尾,紧扣题目,洋溢着作者对小兴安岭的赞美之情。
美丽的小兴安岭阅读理解及答案一、小兴安岭的地理位置及特点地理位置小兴安岭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横跨黑龙江、吉林两省,东起黑龙江省牡丹江市,西至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全长约900公里。
地理特点小兴安岭地处中国东北亚寒带中,属于大兴安岭山脉的延伸。
它是中国最大的构造起伏山脉之一,山势陡峭、峰峦叠嶂。
小兴安岭地区地貌多样,包括山地、丘陵、平原等多种类型。
其中,山地是主要地貌类型,高山岭峰错落有致。
同时,这里还有许多湖泊、河流和冰川遗迹,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水系。
二、小兴安岭的气候与植被气候小兴安岭地处寒温带,气候寒冷,年均气温在-4℃至-2℃之间。
冬季漫长而寒冷,降雪丰富,有着“中国北方的阿尔卑斯山”之称。
夏季短暂而凉爽,适宜生长各类植物。
植被小兴安岭地区植被类型丰富多样,包括森林、草原、湿地等。
其中,森林是最主要的植被类型,占地面积的大部分。
森林覆盖率高达80%以上,是中国最重要的森林资源之一。
这里的森林生态系统十分完整,物种资源丰富。
主要树种有松、云杉、落叶松等,其中落叶松是小兴安岭特有的树种。
此外,许多珍稀濒危动植物也在这里栖息,如东北虎、穿山甲等。
三、小兴安岭的旅游资源自然景观小兴安岭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吸引着众多游客。
这里有壮丽的山峦、秀美的湖泊和清澈的河流。
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到壮美的自然风光,体验着大自然的魅力。
在小兴安岭地区,有许多著名的旅游景点。
比如在牡丹江市境内,有美丽的让胡路湖和美人石;在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有吉林市雾凇岛和珲春市踏雪观光赏林景区等。
文化遗产除了自然景观,小兴安岭地区还有丰富的文化遗产。
这里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民俗文化。
游客可以参观当地的博物馆、文化村等地,了解小兴安岭的历史和文化,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
美食体验小兴安岭地区的美食也是一大特色。
这里的美食以野生动物肉为主,口味独特、营养丰富。
比如小兴安岭烤全羊、鹿肉火锅等都是当地的特色菜。
游客可以品尝当地美食,体验不一样的味蕾享受。
《美丽的小兴安岭》(优秀5篇)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
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下面是白话文整理的《美丽的小兴安岭》(优秀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材分析:教学目标: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及勇于创新的精神。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小兴安岭的向往,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4、创新目标:创设情境,读中感悟,读中积累,读中运用语言。
教学重难点:课前准备: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自学指导法,讨论交流法教学媒体:cai课件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1、导入:同学们,通过假想旅行,我们曾到过山青水秀的武夷山,泛舟畅游过恬淡清丽的江南小镇,深深地感受到祖国南方的风光美如画。
那祖国的北方怎么样呢?在祖国的东北有许多高大的群山,其中有一座山,名字叫“小兴安岭”,那里可美了,像个大花园。
(点击打开课件主页)。
2、交流:学生汇报所查找的有关小兴安岭的资料。
【为感知文本作知识储备和情感铺垫】二、扫除障碍,整体感知1、请生自读课文。
a、一读:读通课文。
形式:自由朗读;圈划生词。
检查预习:形式:合作分节读课文。
通过评价正音,识字;解决课文的感情基调问题。
读懂课文。
形式:潜心默读,边读边想象画面,划出不懂的词句和你喜爱的词句。
检查预习:形式:交流感受;质疑问难。
通过质疑随文识词并理解词句;通过交流对文本大致内容整体感知。
c、三读:读顺课文。
形式:读板书中的词语;感知课文a、出示小黑板,齐读并自我发现词语排列规律,(板:春夏秋冬)揭示课文主要内容及写作顺序。
(春)抽出嫩绿涨满淙淙地流着(夏)葱葱茏茏密密层层浓雾照射(秋)松柏苍翠林间飞舞献出(冬)积满白雪没过膝盖呼呼地刮过b、初次见面,小兴安岭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美丽的花园、巨大的宝库、绿色的海洋)三、学习一、六自然段1、自读这两个自然段,小组讨论:应怎样读出它给你留下的大、博、美的感受?2、汇报读,互评,齐读。
美丽的小兴安岭主要内容美丽的小兴安岭。
小兴安岭,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中国重要的山脉之一。
它横亘在黑龙江、吉林和内蒙古三省区之间,是中国东北地区的分界线。
小兴安岭地势险峻,山峦起伏,风景秀丽,自然生态资源丰富,被誉为“东北瑰宝”,是一个美丽而神秘的地方。
小兴安岭地区气候多变,山脉之间的气候差异较大。
山脉南坡气候温和湿润,适宜农作物生长,北坡气候寒冷干燥,适宜森林植被生长。
这种气候差异造就了小兴安岭地区独特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
小兴安岭是中国东北地区重要的森林资源基地之一,森林覆盖率很高。
这里的森林资源丰富,各种珍稀植物和动物栖息于此,是中国的天然氧吧。
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和美丽,漫步在葱郁的森林中,呼吸清新的空气,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小兴安岭地区还有许多美丽的景点,如长白山、老里克湖、小兴安岭国家森林公园等。
长白山是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被誉为“东北第一神山”,四季风光美不胜收。
老里克湖是中国最大的泥火山口湖,湖水清澈见底,四周群山环抱,景色宜人。
小兴安岭国家森林公园是一个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森林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胜地,是游览小兴安岭的绝佳去处。
除了自然景观,小兴安岭还有丰富的人文历史。
这里曾是古代辽、金、元等王朝的疆域,留下了许多历史遗迹和文化古迹。
如辽金古城遗址、元代古道、清代古村落等,这些古老的建筑和遗址见证了小兴安岭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小兴安岭地区的美丽不仅在于其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更在于这里的人们勤劳、朴实、热情好客。
当你来到这里,你会感受到当地人的热情款待和真诚友好,他们会向你展示小兴安岭的美丽风景和丰富文化,让你留恋忘返。
总的来说,小兴安岭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地方,它的美丽在于其独特的自然景观、丰富的生态资源、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热情好客的人们。
如果你想远离喧嚣,感受大自然的魅力,那么不妨来小兴安岭走一走,感受这片美丽的土地带给你的惊喜和感动。
美丽的小兴安岭,位于中国东北的边陲,是大自然造就的一座壮美的绿色宝库。
其核心之美,宛如一篇生动的诗篇,每一句都饱含了自然的韵味。
小兴安岭的中心句,无疑是其浓郁的森林生态。
这里,茂密的树木层叠交错,形成了一片无垠的绿色海洋。
无论是高耸的红松,还是各种阔叶树,都在这里共同构筑了一个生机勃勃的森林世界。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地面上,形成了斑驳的光影,给人一种温暖而神秘的感觉。
此外,小兴安岭的丰富生物多样性也是其魅力所在。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稀有的野生动物穿梭其间,如东北虎、黑熊、猞猁等。
同时,各种鸟类也在这里安家落户,为这座森林带来了美妙的歌声。
无论是春天的繁殖季节,还是秋天的迁徙季节,你都可以在这里欣赏到一场生动的自然生态秀。
小兴安岭的美,还在于它那四季分明的气候变化。
春天的兴安岭,万物复苏,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夏天的兴安岭,郁郁葱葱,充满了生命的活力;秋天的兴安岭,五彩斑斓,仿佛一幅宏大的油画;冬天的兴安岭,银装素裹,静谧而庄重。
总结起来,美丽的小兴安岭的中心句是其独特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这里是生命的乐园,是自然的天堂。
它以其无比的魅力和生动的诗篇,向世界展示了大自然的神奇和壮美。
每一位踏足此地的游客,都会被其深深吸引,感叹大自然的奇妙和伟大。
美丽的小兴安岭作文400字6篇1.《探索小兴安岭的美丽》小兴安岭是我们家乡的一张名片,它的美丽不仅体现在它的自然风光上,也体现在它的文化和历史上。
我最喜欢的是小兴安岭的山水,它们总是那么引人入胜,让我流连忘返。
小兴安岭的山体高耸入云,蒸腾的云雾让这里的景色渐渐变得模糊了起来。
白雪皑皑的群山,像冬天的花朵,散发着美丽的香气,让人赞叹不已。
我们可以在小兴安岭上亲身感受大自然的美妙与巍峨,体验摧枯拉朽般的神奇力量。
小兴安岭的近代历史也令人兴奋。
小兴安岭的战斗和革命遗迹是国家历史遗产,而且是我们文化传承的宝贵财富。
皇清政府的牛录持进一步加剧了这一时期的动荡,为之后的各种战斗奠定了基础。
我们可以去参观这些纪念碑和遗址,了解我们祖国的历史经验。
在小兴安岭的学校里,我和我的同学们工作和学习,我们也常常聊天和玩耍。
我们的校园环境幽雅,宽阔开放,舒适安静的风格给我们带来了非常积极的影响。
我们的校园还有一些漂亮的景点,如樱花林和校园湖。
樱花林是我们的骄傲之一。
当他们在春天开放时,他们是如此迷人。
我们会前去品尝,看风景,拍照和记录。
无论是自然风光、历史遗迹还是美丽的校园,小兴安岭都是一个美丽、独特、富有魅力的地方。
我们应该好好保护它们,并努力让更多人了解它们,让小兴安岭的美丽继续传承下去。
重点:1.小兴安岭的自然风光如何概括2.小兴安岭的历史和文化遗产3.小兴安岭的校园环境和景点4.保护小兴安岭的美丽,并让更多人了解它用词分析:词汇方面,文章的语言清新且流畅,虽有长句,却不失简洁。
在一些形容词上使用了不同寻常的词汇,如“耸入云”、“皑皑”、“舒适安静”等。
也有一些表达虽不是特别新颖,但是巧妙并适当,如“体验摧枯拉朽般的神奇力量”、“一些漂亮的景点,如樱花林和校园湖”。
2.《小兴安岭的美景》小兴安岭是山山相连,云卷云舒的地方。
山上有流水叮咚响,树上有鸟儿呼啸鸣,远处还有广袤无垠的森林和动物。
这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
在小兴安岭的山脉上,早晨的云层就像薄纱一样包裹着整个山脉,让人仿佛置身于神话世界。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15篇)《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1一、教学要求1.认识祖国东北的小兴安岭的美丽和富饶,感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特有的美,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的教育。
2.学习本课生字15个;理解葱葱笼笼、密密层层、严严实实等迭词以及抽、封、浸、献、刮等动词;理解描写小兴安岭四季景色的词句;初步学习是也是句式;学习作者按四季的顺序,抓住特色进行观察的方法。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理解描写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的词句;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
三、教具准备挂图、配乐朗诵的课文。
四、教学时间3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介绍小兴安岭。
在祖国的东北有一座山脉叫小兴安岭(若教室挂着地图,可让学生找一找)。
小兴安岭几百里全是森林,那真是美极了。
(二)范读课文(最好是配乐朗诵)。
(三)初步了解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
1.提示: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每段写的是什么?2.自读课文。
3.学生说自然段段意。
①小兴安岭像绿色的海洋。
②小兴安岭春天的美景。
③小兴安岭夏天的美景。
④小兴安岭秋天的美景。
⑤小兴安岭冬天的美景。
⑥小兴安岭是花园,也是宝库。
(四)教学生字、生词。
抽(ch#u)出新枝长出嫩(n8n)芽小鹿(l))映(y@ng)在水中封(f5ng)得严(y2n)严实实浓(n$ng)雾升起工人宿舍(sh8)献(xi4n)出酸(su1n)甜的果子名贵(gu@)药材没过膝(x9)盖呼呼地刮黑熊舔脚掌(zh3ng)春天快来临(l0n)(以上生字放在具体词语中,再结合儿童经验,意思易懂,不必过多的解释,主要是字形与字音的教学。
)(五)朗读全文。
突出下列字形的书写指导:嫩左、中、右结构,中间是束,右边是攵。
酸酉旁里的一短横不能丢;右边的夋一笔一画详细描写。
献左半边是南,里边是两个短横。
掌是上中下结构,上面是?,中间是口,下边是手。
有一竖。
第二课时(一)复习生字词。
(二)教学第一自然段。
1.自读第一自然段。
三年级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课文原文美丽的小兴安岭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有数不清的红松、白桦、栎树……几百里连成一片,就像绿色的海洋。
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
山上的积雪融化了,雪水汇成小溪,淙淙地流着。
溪里涨满了春水。
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
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
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
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像利剑一样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
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
秋天,白桦和栎树的叶子变黄了,松柏显得更苍翠了。
秋风吹来,落叶在林间飞舞。
这时候,森林向人们献出了酸甜可口的山葡萄,又香又脆的榛子,鲜嫩的蘑菇和木耳,还有人参等名贵药材。
冬天,雪花在空中飞舞。
树上积满了白雪。
地上的雪厚厚的,又松又软,常常没过膝盖。
西北风呼呼地刮过树梢。
紫貂和黑熊不得不躲进各自的洞里。
紫貂捕到一只野兔当美餐,黑熊只好用舌头舔着自己又肥又厚的脚掌。
松鼠靠秋天收藏在树洞里的松子过日子,有时候还到枝头散散步,看看春天是不是快要来临。
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美丽的小兴安岭》知识点1.“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
”“抽出”是长出的意思。
“抽出”写出了枝条快速而有力长出来的样子。
2.“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
”“葱葱茏茏”是讲树木长得非常茂盛,“葱葱茏茏”、“密密层层”写出了夏天树木枝繁叶茂的特点。
“封”既形象地表现了树木枝叶遮天蔽日、又密又厚的景象,又显示出了树木在夏天生长的勃勃生机。
3.“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尽在乳白色的浓雾里。
”“浸”说明小兴安岭的雾很多很浓,水气很大,范围跟森林一样广,使整个森林都浸染在雾中。
美丽的小兴安岭
作者:
来源:《江苏科技报·E教中国》2022年第03期
学科:小学语文教材版本:部编2018版(三年级上册)
主講教师:刘纯学校:珲春市第八小学校
教学分析:《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三篇文章。
这一单元是围绕着“壮丽的祖国山河”专题编写的。
课文主要讲述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表达作者对祖国山河与大自然的无比热爱。
课文紧扣“美丽的大花园”与“巨大的宝库”,按照“总—分—总”的结构进行介绍。
其中,第二段按四季更迭的顺序具体介绍,是进行情感熏染与语言文字训练的极佳载体。
依据本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本文教学要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和学习方法的指导,给学生们创设民主、平等的氛围,合作探究与自主学习并重,全面提高学生们的语文素养。
由于平时语文课非常重视学生的预习,所以除个别学生外,大部分学生基本上养成了预习的好习惯。
三年级的学生已初步形成主动识字的意识,逐渐养成了课外阅读的习惯,能积极地搜集、整理资料。
由于学生们对周围充满了好奇心,逐渐树立了实践创新的精神,故本节课把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促进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作为重点。
重点难点: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学会生字新词,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
熟读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写作顺序。
23 美丽的小兴安岭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课文内容,了解课文写作顺序。
3.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与丰富的物产。
4.体会作者用词的准去与生动,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观察及表达的方法。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部分。
二、过程与方法
1、课前收集小兴安岭的图片、文字资料。
2、课中,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直观感受文章所描写的景色。
3、引导学生感情朗读,讨论、交流,理解文章内容,体会用词的准确、生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小兴安岭的美景,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感受;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
准确理解课文描写小兴安岭的四季景色的句子,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教法与学法:
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具体描述的方法。
教具准备:
ppt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本课生字,掌握由本课生字组成的语。
2.理解课文,体会小兴安岭春天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前一课学习方法引题。
1. 齐读课题。
2. 根据单元导读,引出本课学习方法(附板书:多读多想)
3. 生根据收集的资料,补充简介小兴安岭。
二、按预习方法自行初读课文,师检查预习情况:
1. 请生教读圈出的生字,并随机正音。
生提醒教读。
2. 请生领读勾画的新词及喜爱的词语,注意正音。
在不理解的词旁打上“?”随文学习后不解,再提出来共同解决。
3. 出示小黑板,齐读并自我发现词语排列规律,(板:春夏秋冬)揭示课文主要内容及写作顺序。
贴学生的四季画。
(春)抽出嫩绿涨满淙淙地流着
(夏)葱葱茏茏浓雾照射
(秋)松柏苍翠林间飞舞献出
(冬)积满白雪没过膝盖呼呼地刮过
三、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
1. 自读这两个自然段,小组讨论:应怎样读,从哪些词句体会到的?
2. 汇报读,互评,齐读。
(板:大花园巨大宝库)
3. 小结本文“总—分—总”的组篇方式。
四、按喜欢的季节分组,合作学习二至五自然段,揭示阅读提示:
1. 你最喜欢的季节写了哪些景物?用“=”标出来。
2. 你最喜欢这个季节的什么?怎么读?联系文中你体会最深的词或资料说说理由。
3 展示汇报,选你最喜欢的.方式:或画画,或朗读,或邀请伙伴表演,……
五、交流汇报第二自然段的学习成果。
1.学生汇报这段所写的春天的景物
2.学生说喜欢的景物,读句子,说读出的体会。
师生多角色感情朗读。
重点引导:(1)抽出(应用查字典理解、换词比较体会树木的生机勃勃及拟人手法的生动形象)(2)溪水的欢快旋律,师生在朗读与配乐中互动。
(3)从“悄悄看、别惊扰”中体会小鹿在这舒适、安宁的家园里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生活及爱护动物的环保意识。
3.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展示喜爱的景物。
(画画、朗读、表演等)
4.感情朗读全段。
质疑,师生共同释疑。
5.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背诵全段。
六、用组词、辨析等方式学习这段生字。
作业设计:书写生字,熟读课文。
板书设计:
美丽的大花园
美丽的小兴安岭
巨大的宝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小兴安岭的主要特点是森林:一年四季,森林最美。
夏天的森林尤其显得特殊。
2. 理解课后第3道题的句子里带点的动词所表达的意思。
3. 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4. 感情朗读课文,并能从描写春、夏、秋、冬景色的段落中,选一段背下来。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用“读懂一段写景文章”的方法,学习了这一课“春天”的部分,让我们欣赏到小兴安岭生机勃勃的春天。
可是,我们还没有看够春天的美景,夏天又来了,让我们迎着夏天灿烂的阳光,再次走进美丽的小兴安岭。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1. 看录像。
2. 小组学习第三自然段,用学习“春天”的方法理解课文,自学后,同位可交换意见,解决疑难问题。
学习方法:
①边读边想,主要写了什么景物。
②找出你认为写得好的句子和词语。
③感情朗读课文。
3. 据学法导读。
(1)这一段描写了夏天小兴安岭什么景物?
(板书:树木、浓雾、阳光、野花)
(2)夏天的树木是怎样,读有关句子
①教师出示句子,让学生找出最能突出夏天小兴安岭树木特点的词,理解“葱葱茏茏”。
②用换词方式,体会“密密层层”、“封”的准确性
③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你从哪儿可以具体看出来?(“挡”、“遮”)
④教师范读,再指导读好这个句子。
过渡:刚才这个句子是老师最喜欢的句子,你又喜欢哪句?
(3)第二句:“浓雾”。
①出示这句子,让学生自己找出不理解的词
②看图,帮助学生理解“浸”
③想象情境,指导朗读
雾在山谷里飘起,由于森林被叶子封得严严实实的,雾不易散去,整个森林就像泡在浓雾中。
你要是置身其中,你感觉怎样?能读出你的感觉吗?
(4)第三句:“太阳”。
①出示句子,让学生质疑
②看图理解“缕”、“像利剑”
③朗读这个句子
(5)第四句:“野花。
”
①出示句子,说说这句好在哪儿?
②齐读句子
(6)小结:
这一段,作者抓住了夏天花木繁茂的特点。
先从夏天的早晨写起,写出了小兴安岭早晨特有的朦胧美,再写太阳渐渐升高,阳光驱散浓雾,出现了利箭一样的金光,大花坛似的草地。
从这段描写中,我们看出作者很注意突出季节特点。
三、默读课文,自学第四、第五自然段。
我们知道小兴安岭的春天、夏天都很美,那秋天、冬天又怎样呢?你们想知道吗?现在,老师让你们自己去走一走,看一看。
(学生继续用上述方法,默读课文,自学四、五自然段,看看学生是否真的掌握了“读懂一段写景文章”的方法。
)
1. 检查自学情况。
①第四、第五自然段各写了什么景物?
②在“秋天”、“冬天”一段,哪个句子写得好?
③出示句子:
a.落叶在林间飞舞。
b.西北风呼呼地刮着。
(词语替换法,让学生理解“飞舞”更能表现秋天的欢快、活泼;“刮”突出西北风非常猛烈。
)
2. 小结:
秋天果实累累,遍地是名贵药材,无边的森林尽是宝藏,这多么令人惊喜!
冬天,小兴安岭雪花纷飞,动物们独特的过冬方式给文章增添了无穷的情趣。
这两段,作者也是抓住景物的特点,用比喻、拟人等手法刻写出来的。
3. 指导学生读出丰收的喜悦及动物的不同表现。
四、总结延生。
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抓住景物在不同季节的特点,进行生动、具体的描述,向大家展示了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画面。
只短短的几分钟,我们大家在小兴安岭里一同度过了春、夏、秋、冬,那里景色诱人,你觉得小兴安岭是个什么地方?(大花园、宝库)
齐读最后一段。
法制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保护法》。
五、师生配合朗读课文。
作业设计:
两者任选一道:
1、你最喜欢小兴安岭哪个季节的景色,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下来。
2、把你最喜欢的季节的景色用你手中的画笔画出来。
板书设计:
23·美丽的小兴安岭
春树木嫩绿春水涨满
夏树木茂密野花盛开
秋落叶飞舞野果成熟
冬积雪覆盖野兽进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