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小兴安岭 (2)
- 格式:ppt
- 大小:5.75 MB
- 文档页数:32
《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体会作者用词准确、生动。
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
3.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丰富的物产,培养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描写小兴安岭四季景色的词句,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性。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教学准备:1. PPT 课件。
2.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 师生谈话,直接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2. 复习生字词。
3. 由本文中心句“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导入新课学习。
二、新课学习,感受小兴安岭的四季之美1.指导学习小兴安岭的“春之美”。
(1)自由读第二自然段。
(2)这一自然段写了哪些景物?(3)结合具体词句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4)用几个词形容春天的小兴安岭的美。
(5)指导感情朗读第二自然段,读出对小兴安岭的喜爱之情。
2.指导学习小兴安岭的“夏之美”。
(1)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这一自然段写了哪些景物?(2)夏天景物各有什么特点?通过“浸”、“封”感受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3)用几个词概括夏天小兴安岭的特点。
(4)指导感情朗读第三自然段。
3.按照学习二、三自然段的学习方法,自学课文第四、五自然段,提出自学要求:(1)这两段分别写了哪个季节?(2)每个季节分别写了哪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3)分别用几个词语概括这个季节的主要特点。
4. 汇报交流(1)汇报交流自然段小兴安岭秋天景色的学习情况。
(2)汇报交流自然段小兴安岭冬天景色的学习情况。
5.师生总结课文二、三、四、五自然段的内容,学习第一自然段,通过“数不清“、“绿色的海洋”,体会小兴安岭是大花园,是巨大的宝库。
三、巩固文本,情感升华1. 归纳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爱国热情,体会祖国的繁荣富强是人民建设和保护的结果,初步树立学生的环保意识。
2.再次感情朗读全文,重点读自己喜欢的季节,体会情感。
《美丽的小兴安岭》(第2课时)教案教案背景1.《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文章思路清晰,段落分明,语句生动,用词准确,是进行单元训练重点“用词准确”的一篇典型文章。
在教学中我们要用好这个例子,教给学生抓住一处景物进行观察的方法。
2.三年级的语文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起着承前启后的过度作用,其主要任务是进行段的训练,并在段的训练中培养学生理解词语,运用词语的能力。
然而,准确地运用词语和恰到好处地表达对于刚入三年级不久的学生来说还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还处于学习和积累经验的阶段,而且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也比较有限。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提倡,教师和学生平等对话,学生和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生方式,提倡在想象形象中感知形象,引导学生一边结合插图、多媒体等直观教学手段,一边感悟课文。
教材分析《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课文讲述了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全文共6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概括叙述小兴安岭的特点──绿色的海洋。
第二至五自然段分别具体叙述小兴安岭四季景色;第六自然段做总结,首尾呼应,紧扣题目。
文章思路清晰,段落分明,语句生动,用词准确,是进行单元训练重点“用词准确”的一篇典型文章。
选编本课的意图,是让学生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在感受小兴安岭美丽富饶的同时,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小兴安岭的喜爱之情。
2.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法、谈论法、小组合作法教学重点体会用词造句的准确性,学习作者抓住小兴安岭每个季节景色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
1.听写词语。
嫩绿汇成欣赏刮过药材献出密密层层严严实实又松又软又肥又厚又香又脆景色诱人2.(谈话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感受了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
《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二课时)》教案教学内容: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抓住重点词句理解小兴安岭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
2.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学习作者按四季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句理解小兴安岭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
教学难点:体会“抽出”、“封”等词的准确性。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1.同学们,我们曾经到过美丽的日月潭,富饶的西沙群岛,这些都是我国南方的美景,那我国的北方又是怎样一番风光呢?让我们继续走进课文《美丽的小兴安岭》去欣赏美丽的北国风光吧!2.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二、学习交流:1.学习第六自然段。
(1)过渡:在前面的学习中,小兴安岭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能不能用书上的一句话来告诉大家呢?(2)师随生的回答板书:景色诱人、物产丰富。
2.学习2—5自然段。
过渡:课文哪些自然段在具体写小兴安岭的景色诱人、物产丰富的呢?生找一找,指名口答。
(1)学习第二自然段。
①师范读第二自然段,生闭上眼认真听,边听边想象,你好像看到了什么,仿佛听到了什么?②指名交流,师适时鼓励。
③指名读第二自然段,其余生找出自己认为写得比较美的词语或句子。
④交流。
师重点指导:A:“树木抽出新的枝条”“抽出”能否换为“长出”,为什么?B:淙淙流动的小溪。
C:小鹿在溪边散步……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小鹿的可爱。
⑤小结:春天的小兴安岭哪里美呢?师随生的口答板书:春天:树木、春水、小鹿。
⑥指导朗读:这么多美景,请同学们美美地读出来吧!生齐读第二自然段。
(2)生自学3—5自然段后交流,师根据生的回答板书:夏天:树木、浓雾、野花秋天:落叶、野果、药材冬天:积雪、北风、动物三、感悟、背诵。
1.欣赏完小兴安岭的一年四季,我们真的觉得小兴安岭……引导生有感情地说出最后一自然段。
2.如果有一天你有机会去小兴安岭,你会在什么季节去呢?为什么?3.现在就请你把自己最喜欢的那个季节多读几遍,试着背背,看谁背得又美又快。
《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体会作者用词准确、生动。
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
3.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丰富的物产,培养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描写小兴安岭四季景色的词句,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性。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教学准备:1. PPT 课件。
2.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 师生谈话,直接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2. 复习生字词。
3. 由本文中心句“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导入新课学习。
二、新课学习,感受小兴安岭的四季之美1.指导学习小兴安岭的“春之美”。
(1)自由读第二自然段。
(2)这一自然段写了哪些景物?(3)结合具体词句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4)用几个词形容春天的小兴安岭的美。
(5)指导感情朗读第二自然段,读出对小兴安岭的喜爱之情。
2.指导学习小兴安岭的“夏之美”。
(1)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这一自然段写了哪些景物?(2)夏天景物各有什么特点?通过“浸”、“封”感受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3)用几个词概括夏天小兴安岭的特点。
(4)指导感情朗读第三自然段。
3.按照学习二、三自然段的学习方法,自学课文第四、五自然段,提出自学要求:(1)这两段分别写了哪个季节?(2)每个季节分别写了哪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3)分别用几个词语概括这个季节的主要特点。
4. 汇报交流(1)汇报交流自然段小兴安岭秋天景色的学习情况。
(2)汇报交流自然段小兴安岭冬天景色的学习情况。
5.师生总结课文二、三、四、五自然段的内容,学习第一自然段,通过“数不清“、“绿色的海洋”,体会小兴安岭是大花园,是巨大的宝库。
三、巩固文本,情感升华1. 归纳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爱国热情,体会祖国的繁荣富强是人民建设和保护的结果,初步树立学生的环保意识。
2.再次感情朗读全文,重点读自己喜欢的季节,体会情感。
《美丽的小兴安岭》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美丽的小兴安岭》。
首先说说我对教材的理解:《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的课文。
本组课文是围绕“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创建美好家园”这一专题而编写的。
《美丽的小兴安岭》描写了小兴安岭的美丽和富饶,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小兴安岭的热爱之情。
其次,谈谈教学目标的设计:根据本单元训练重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文中词语;能力目标:体会作者准确生动的语言,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情感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并产生构建美好家园的观念。
第三,说说教法学法:本课,我采用情境教学法、语言描述法,在教学中,把读书放在首位,以读为主,,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
引导学生由读通到读懂,再到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
不刻意追求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而是“抓住几段,教活全篇,把握重点,纲举目张”,来增强语言积累,提高语言能力,发展创新思维。
第四,说说教学程序本课我分三课时来教学,第一课时,学生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感受小兴安岭的美丽;第二课时,品读课文的2、3、4、5自然段,进一步感受小兴安岭景色的优美和物产的丰富。
第三课时,写生字,学习文章的写法,小练笔。
现在重点说说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在这一课时教学中主要解决第二、第三教学目标。
阅读教学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因此,我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重诵读,重感悟,重探究,重创新。
整个教学,围绕“美丽”分三步设计:发现美——讨论美——憧憬美。
第一步:情境激趣,发现美我这样创设:上节课我们对小兴安岭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这节课让我们再一次走进小兴安岭,去欣赏它的美景,好吗?(课件)请学生仔细观看,谈感受。
欣赏完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景后,我和学生们一起走入《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文章,来体会文章中的语言美。
美丽的小兴安岭作文大全3篇【作文一】美丽的小兴安岭我是一名小学生,上次去旅游,我去了小兴安岭。
小兴安岭位于中国东北,非常美丽,那里的大自然真的很迷人。
首先,小兴安岭的森林非常茂密,有很多不同种类的树木,从我小时候妈妈嘴里吹来的童话里我就想去这样的地方探险体验。
在这片茂密的森林里,鸟语花香,有很多生物,例如松鼠和各式各样的鸟类,它们在这样一个温馨的环境中自由自在的生活着。
每当有机会我就会去小兴安岭的森林探险,玩的非常开心。
其次,小兴安岭的山很高,这让我很兴奋,我也渴望去攀登。
当我爬到顶峰时,我真的觉得自己很自豪,感觉自己的毅力也更强了。
站在山顶俯瞰山下的风景,感觉就像登上了视觉的巅峰。
总之,小兴安岭非常美丽,其它的还有很多细节我就不一一介绍了,详细的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去一探究竟。
去访问这个美丽的地方的人们都可以在那里找到快乐和撼动灵魂的非凡时刻,并且它也能给我们留下难忘的记忆。
因此,我发现我真的喜欢上了小兴安岭,希望未来有机会去那里再玩一次。
写作重点:1.描述场景;2.分享体验;3.表达感受。
用词分析:1.非常美丽,迷人;2.自由自在,俯瞰山下的景色;3.喜欢上这里,留下难忘记忆。
【作文二】小兴安岭的美丽我最喜欢的旅游胜地是小兴安岭。
小兴安岭是中国东北最著名的大自然风景区之一,以其无限的美丽而闻名于世界。
小兴安岭的山峰耸立,连绵不断,山清水秀。
其中最高的一座山峰有2000多米高,超群绝伦。
从山顶俯瞰山下,树木、碧水等景色尽收眼底。
站在山巅,感受的是真正的自由与奇妙。
我喜欢在这片沉浸在自然环境中,这种体验真的是无与伦比的。
在小兴安岭你还可以欣赏到动物的足迹和极其稀有的野生植物,这些生物繁殖在这里这是很特殊的体验,我常常听到那些动物清脆悦耳的鸣叫声,然后也可以品尝到当地特色的美食,而这种味道并不会随着你离开这个地方而消失。
这是一种特殊的味道,是独具特色的餐饮体验。
与众多小河、小山、小溪、小瀑布为伴,小兴安岭可以让来此旅游者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和平静。
美丽的小兴安岭作文(5篇)秀丽的小兴安岭作文1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景色可秀丽了,今日,就让我来介绍吧!春天,小兴安岭的小溪边,有正长嫩叶柳姑娘,有在打蝴蝶结的柏松先生,还有在溪边漫步的小鹿一家呢!还有很多树木抽出了新的枝条,长出了嫩绿的叶子,对了,山上的雪都溶化了,雪水汇成小溪,淙淙的往下流,真是太有意思了。
夏天,树木长的密密层层的,拦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当太阳出来时,千万缕的金光照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草地上开着各色的花儿,真像一个秀丽的大花坛,真是太秀丽了!秋天,森林向人们献出了酸甜可口的山葡萄,鲜嫩的木耳,还有人参等珍贵药材,在这个季节里,不仅仅是吃的多,秀丽的东西也许多,比方,秋风吹来,树叶渐渐飘下来像蝴蝶在半空中飘舞。
一串串熟了的山葡萄挂满枝头,真叫人直流口水。
冬天,雪下地可大了,树上积满了厚厚的雪,又松又软,远远看去真是一道秀丽的风景,假如你那时过来,肯定得穿成一个大雪人呢!你们说,小兴安岭美丽吗?本文主要描写“秀丽的小兴安岭”,描绘传神逼真,布局新奇,用词简达。
如“小兴安岭的小溪边,有正长嫩叶柳姑娘,有在打蝴蝶结的柏松先生,还有在溪边漫步的小鹿一家呢”。
秀丽的小兴安岭作文2秀丽的小兴安岭是一座巨大的宝库,里面有几百万公顷的地,有百分之七十是树木,还有许多野菜、野果、鸟儿和各种禽兽,还有人参等珍贵药材。
假如我是里面的啄木鸟,我会每天去关心“生病”的大树看“病”,让小兴安岭的树木永久茂茂密盛的,他们的选一棵老是“生病”的大树,住在他的枝丫上,每天让它就像我家的电源开关一样,被我提示,就可以不生病了。
假如我是里面的屎克螂,我会每天去吃动物的粪便,叫我的同胞们也一起去吃动物的粪便,让小兴安岭的草地上干洁净净。
并让我和我的同伴一起找一群动物居住的地方,待在那,随时清理他们的粪像便,每天像仆人服侍仆人那样,每天待在他们身边。
秀丽的小兴安岭特别大,但人们却不断砍伐里面的树林,挖里面的药材,我估量他们再砍下去,秀丽的小兴安岭就要变成废墟了。
---------------------------------------------------------------范文最新推荐------------------------------------------------------《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2)一、激情导入孩子们,你们想亲自去小兴安岭看看吗?今天老师就带你们一起乘坐梦想飞机,到东北去,继续我们的假想旅行。
好吗?二、激活想象,披文入情过渡语:你们到小兴安岭去旅行,心情一定是愉快的。
你们是在明媚的春天去,还是在金黄的秋天去?是在枝叶繁茂的夏天去,还是在白雪皑皑的隆冬去?小兴安岭已经张开她美丽的怀抱,迎接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
请快快根据自己的选择,去欣赏你所向往的美景。
1、用你喜欢的方式读你喜欢的段落。
将你沿路看到的风景,发现或采撷的宝贝圈划出来。
2、和你的同桌分享你游后的感受。
1/ 53、班内汇报。
按学生汇报的先后顺序学习兴安之春、兴安之夏、兴安之秋、兴安之冬。
A、感悟兴安之春。
a、指名读。
b、语言训练:春天来了,我们和春姑娘一道来到小兴安岭,我看到。
c、结合学生的描述,指点汇成淙淙地意思。
d、指点层次:树木抽新枝积雪融化小鹿快活地活动原木顺水流淌。
e、朗读课文。
体味山间春意盎然,静谧之美。
B、品读兴安之夏。
a、夏天的早晨你来到了小兴安岭,最希望看到什么样的美景?---------------------------------------------------------------范文最新推荐------------------------------------------------------b、结合学生的谈话,指点理解葱葱茏茏密密层层严严实实,感受小兴安岭夏之繁茂。
c、相机指导读出四幅画面之美:葱茏的树木;山谷的晨雾;阳光中的工人宿舍;草地上的鲜花。
d、在夏之山林里,你还窥见了森林什么样的美?想在这里干些什么?D、品读兴安之秋。
《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体会作者用词准确、生动。
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
3.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丰富的物产,培养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描写小兴安岭四季景色的词句,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性。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教学准备:1. PPT 课件。
2.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 师生谈话,直接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2. 复习生字词。
3. 由本文中心句“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导入新课学习。
二、新课学习,感受小兴安岭的四季之美1.指导学习小兴安岭的“春之美”。
(1)自由读第二自然段。
(2)这一自然段写了哪些景物?(3)结合具体词句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4)用几个词形容春天的小兴安岭的美。
(5)指导感情朗读第二自然段,读出对小兴安岭的喜爱之情。
2.指导学习小兴安岭的“夏之美”。
(1)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这一自然段写了哪些景物?(2)夏天景物各有什么特点?通过“浸”、“封”感受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3)用几个词概括夏天小兴安岭的特点。
(4)指导感情朗读第三自然段。
3.按照学习二、三自然段的学习方法,自学课文第四、五自然段,提出自学要求:(1)这两段分别写了哪个季节?(2)每个季节分别写了哪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3)分别用几个词语概括这个季节的主要特点。
4. 汇报交流(1)汇报交流自然段小兴安岭秋天景色的学习情况。
(2)汇报交流自然段小兴安岭冬天景色的学习情况。
5.师生总结课文二、三、四、五自然段的内容,学习第一自然段,通过“数不清“、“绿色的海洋”,体会小兴安岭是大花园,是巨大的宝库。
三、巩固文本,情感升华1. 归纳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爱国热情,体会祖国的繁荣富强是人民建设和保护的结果,初步树立学生的环保意识。
2.再次感情朗读全文,重点读自己喜欢的季节,体会情感。
教学过程回顾课文,导入新课。
(1)本文全文是围绕这句话,按照、、、的顺序来介绍小兴安岭的。
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之情。
明确: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春夏秋冬时间热爱和赞美(2)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课文,感受小兴安岭的美丽。
学习任务四:联系生活,初步理解“绿色的海洋”1.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有数不清的红松、白桦、栎树……几百里连成一片,就像绿色的海洋。
2.“数不清”“几百里连成一片”说明了什么?明确:说明了小兴安岭森林广阔。
句中的省略号表示还有很多树种。
3.你见过森林吗?结合图片,想一想,作者为什么把小兴安岭说成“绿色的海洋”?明确:这是用了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兴安岭的树多的特点。
4.第一自然段总领全文,总写小兴安岭树多的特点。
5.“海洋”是我们常用的一种比喻,照样子写一写。
例:长满树的小兴安岭是绿色的海洋。
摆满书的图书馆是知识的海洋。
节日的天安门广场是欢乐的海洋。
学习任务五:通过重点词句,体会小兴安岭春天的美1.自由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思考:(1)作者向我们描绘了小兴安岭春天的哪些景物?(2)结合重点词句体会小兴安岭春天的美丽。
2.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讨论交流。
3.课堂交流。
交流预设:(1)第2自然段,作者描写了树木、积雪、小溪、小鹿这些景物。
(2)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
“抽出”写出了枝条快速而有力地生长的情形。
(3)山上的积雪融化了,雪水汇成小溪,淙淙地流着。
溪里涨满了春水。
“融化”“汇成”“流着”“涨满”这些表示动态的词语,表现了小兴安岭春天的变化,充满生机。
(4)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
“有的……有的……”这一句式写出了小鹿散步时不同的姿态,体现了小鹿的可爱。
4.总结:抓住关键词句,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小兴安岭春天的无限生机和活力。
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也要注意抓这些关键性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