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考重庆专题道德与法治教材知识复习 九年级上册 第3单元 第5课 守望精神家园
- 格式:ppt
- 大小:1.73 MB
- 文档页数:39
初中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第二节《凝聚价值追求》学习任务清单【学习目标】1:感悟中华民族精神对于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作用;认识到民族精神凝聚各族人民的巨大精神力量;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核心素养:培养爱国意识)2:用实际行动弘扬民族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体会中华民族精神的深刻内涵及其作用;了解构筑中国价值的意义。
【学习重难点】重点: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和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难点:如何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学过程】导课:欣赏《民族精神合集》思考问题:1、民族精神的内涵?2、为什么弘扬民族精神?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一、学要求:预习课本第67-73页,时间8分钟,完成下列任务。
知识归纳1.民族精神的内涵以( )为核心的( )、( )、( )、( )的伟大民族精神。
2.为什么要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伟大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 ) , 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 ),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 )。
3.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在国家危难、民族危亡的 ( )能够挺身而出、舍生忘死、前仆后继;在他人生命、财产遇到危险的( )能够见义勇为、扶危济困、无私奉献;在( )中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敬业创优。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是什么?(1)( )、( )、( )、( )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
(2)( )、( )、( )、( )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
(3)( )、( )、( )、( )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二、研(1) 师徒对研1、民族精神的含义(重点核心) 2.弘扬民族精神的意义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2)小组对研小组合作探究:精神文明建设的意义?三、展——学生展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有这么一群人,他们用行动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感动着你和我。
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限时:15分钟)一、选择题1.(2023·合肥42中三模)西安大唐不夜城因推出脱口秀节目《盛唐密盒》登上热搜,《盛唐密盒》是一种“人文历史盲盒”类的互动表演,通过“演艺+体验”的表演形式,与游客进行知识问答。
《盛唐密盒》爆火的原因是( C )①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自信②中华文化的基本内涵和发展方向发生改变了③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在“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交流活动现场,上榜“中国好人”代表分享自己的心路历程,深深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位观众。
连年进行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评选( A )A.是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建设文明社会的需要B.有利于发挥道德的规范作用,加强社会治理C.启示我们增强社会责任感,勿以恶小而不为D.传播了社会正能量,引导人民群众独善其身3.(2023·合肥蜀山区二模)观察图片《红岩》的封面,下列与主题适合的诗句是( B )A.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B.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D.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4.(2023·北京)雷锋,一座不朽的丰碑。
一代代国人用行动续写着厚重的“雷锋日记”。
当“雷锋日记”写到2023年——以上“雷锋日记”体现了( A )①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②热爱本职工作,珍惜劳动成果③汲取榜样力量,平凡造就伟大④利用自身优势,服务家乡建设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5.(2023·辽宁营口)见义勇为的王金磊、争当事业闯将的周晓辉、奥林匹克大家庭助理志愿者刘迪波等10人被评为2022年“最美大学生”。
他们立志做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材料体现他们( A )①是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人②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③是我们中学生学习的榜样④是为了获得荣誉而承担责任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二、非选择题6.(2023·江西)江西风景独好,红色是最美的风景。
延续文化血脉教学设计教材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2021课标版(部编)内容来源: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五课第一框授课对象:九年级学生目标制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感受个人成长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提升文化认同感、民族自豪感,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责任意识;学习和了解中华文化传统,增强与世界文明交流、对话的意识。
学情分析初中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随着经济世界化与信息技术的开展,历史的和现实的、外乡的和外来的、先进的和腐朽的等各种各样的文化相互激荡,打牢学生的中华文化底色,传承中华美德,弘扬民族精神,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在文化激荡的大环境中,九年级学生受其心理开展水平、认知水平及辨别是非水平的限制,在一定水准上会冷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的理解,从而无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开展。
教材分析“延续文化血脉〞一课,引导学生有意识地了解中华文化的特点及其内在的创造力和包容力,感悟中华传统美德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美丽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从而使学生自觉重视中华文化的价值,重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形成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价值认同与自信。
目标说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和特点说出文化自信的来源说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间的联系树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评价任务通过列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形式,学生说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和特点通过观看视频,说出文化自信的来源通过小组活动,说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间的联系通过小组活动,说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方法教学过程1.一、导入2.播放视频?少林魂?,激发学生的自豪感,进而提出问题:“你因为什么而这么自豪,这么自信?〞3.师生总结文化自信的来源,文化的优秀、国家的强大、人民的力量是文化自信的水之源木之本4.二、活动1---亮好中国名片5.小组合作讨论,将自己最熟悉或最喜爱的一种中国文化与大家分享,并说出它的来历6.教师表现系列图片,师生梳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总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7.三、活动2---共览中华文化8..小组合作设计一条游览路线,带着法国回访代表共同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特点、精神内涵即时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