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动过速性心肌病共23页
- 格式:ppt
- 大小:2.60 MB
- 文档页数:23
室速与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的诊断与治疗发表时间:2012-12-27T15:21:14.37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38期供稿作者:高洁君[导读] 总之,了解室速与心动过速心肌病之间关系,并早期积极治疗室速,有利于心功能的逆转和恢复。
高洁君(安徽省太和县人民医院功能科安徽太和 236600)【中图分类号】R541.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38-0253-02 【关键词】室速心动过速心肌病室性心动过速(室速)是一种起源于希氏束分叉以下,左或右心室,并至少连续3次,频率在100-250次/分的心动过速。
是临床较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常引起心慌、胸闷、心悸、晕厥等症状。
少数患者,尤其是右室流出道室速、无休止性室速、束支折返性室速等患者,可能会引起心脏扩大和心功能不全,即引起心动过速性心肌病(TCMP)。
近年来,随着对室速研究的逐渐深入,室速引起的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的报道逐渐增多,故有必要在临床中提高认识。
1 室速进展为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的诊断室速引起的TCMP在临床上较少见,其诊断必须排除其他任何能引起心脏扩大的原因,并且在室早和室速消除后TCMP能逐渐逆转。
最早Duffee等[1]在1998年首次报道3例无休止性室速合并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给予胺碘酮治疗,室速消失,心腔逐渐变小,心功能得到明显改善。
随后的研究陆续证实了无休止性室速可以诱发TCMP。
无休止性室速患者出现以下情况可考虑心肌病的诊断:心悸、气促、心率加快、心脏扩大、心尖区收缩期杂音;心电图和超声提示扩心病样改变;确认心衰和无休性室速不是其他心脏病所致;无休止性室速控制后心衰明显改善,心脏重构部分逆转[2]。
室速与心脏扩大,心功能不全可以同时存在,并且存在着恶性循环,二者互为因果关系。
室速可能是心肌病的原发病因,心肌病也可能是室速的原发病因。
无休止性室速与心脏扩大,心功能不全并存时,若室速得到控制后,心脏功能逐渐恢复,则支持室速诱发的心动过速性心肌病,因为可逆性是心动过速心肌病的特点。
心动过速性心肌病怎样治疗?
*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的治疗方法,治疗心动过速性心肌病常用的西医疗法和中医疗法。
心动过速性心肌病应该吃什么药。
*心动过速性心肌病怎么治疗?
*一、西医
*1、治疗
主要是针对快速心律失常的治疗,使患者恢复正常心率和节律。
不能恢复窦性心律者,也应尽可能控制心室率(如大部分慢性心房颤动患者)。
控制室上性和室性快速心律失常安全有效方法有多种,如电复律、抗心律失常药物、射频消融和安装心脏起搏器等,应根据患者个体情况予以选择。
器质性心脏病伴快速性心律失常者易发生心力衰竭,应立即予以纠正。
心脏正常者发生快速心律失常也应及时治疗,当因有高危因素或副作用(如新生儿和婴儿)等使不能立即实施有效治疗时,可暂给予姑息治疗,但须定期评价,若心功能不全有发展倾向,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积极治疗。
*2、预后
预后与心动过速持续时间的长短、心肌损伤的程度及心脏的
基础疾病有关。
临床研究发现左心室功能较大的改善通常发生在心动过速终止后1个月,且恢复过程缓慢,6~8个月后达最大恢复。
单纯型心动过速型心肌病一旦终止心动过速,心脏扩大、心功能恢复多较快,程度较好。
不纯型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终止心动过速后的心脏状态和心功能恢复较缓慢,程度较差。
*温馨提示:上面就是对于心动过速性心肌病怎么治疗,心动过速性心肌病中西医治疗方法的相关内容介绍,更多更详尽的有关心动过速性心肌病方面的知识,请关注疾病库,也可以在站内搜索“心动过速性心肌病”找到更多扩展资料,希望以上内容对大家有帮助!。
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的临床治疗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的临床症状、诊断及治疗效果。
方法给胺碘酮、强心、利尿、扩血管、抗凝等综合治疗。
结果本组2例患者基本痊愈出院。
结论本病治疗的关键是有效控制心室率或根治心动过速。
对于没有禁忌证的射频消融术TIHF患者,应首选射频消融术,成功接受射频消融术治疗的TIHF患者,心功能在数月内即恢复,其预后良好,不再复发。
【关键词】心动过速性心肌病心动过速性心肌病是指由于长期反复心动过速引起的心脏扩大和心功能不全,又称快速心律失常性心肌病。
本病男女间有显著差异,大多在30-40岁出现症状,随着年龄增长,症状更加明显,主要症状有①呼吸困难,劳力性呼吸困难,严重呈端坐呼吸或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
②心绞痛;常有典型心绞痛,劳力后发作。
胸痛持续时间较长,用硝酸甘油含化不但无效且可加重。
③晕厥与头晕;多在劳累时发生。
血压下降所致,发生过速或过缓型心律失常时,也可引起晕厥与头晕。
④心悸;患者感觉心脏跳动强烈,尤其左侧卧位更明显,可能由于心律失常或心功能改变所致。
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院2007年收治2例心动过速性心肌病患者,患者1男性,年龄48岁,因阵发性心悸、胸闷、头晕、四肢乏力,无抽搐及意识障碍,当时测脉搏180~200 bpm,症状持续18 h,拍胸片及超声心动图均显示心脏大小、形态正常。
入院后查体,T 36.2 ℃,R 20次/分,P 150 bpm,BP 97.5/78.8 mmHg,颜面部无浮肿,颈静脉轻度怒张,双肺未见异常。
心界叩诊向两侧扩大,心室率180 bpm,律不规整。
第一心音强弱不等,心尖部可闻及Ⅲ期收缩期杂音。
腹软,肝大肋下1.5 cm、剑下2 cm,双下肢轻度浮肿。
ECG及心电监护显示预激综合征(WPW)伴心房颤动,心室率180 bpm,旁道不应期为260 ms。
心脏正位片示全心呈普大型,超声心动图示心脏四腔增大,射血分数(EF)0.42。
给胺碘酮、强心、利尿、扩血管、抗凝等综合治疗。